作物栽培学(专)

作物栽培学专科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 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是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一门应用科学。简言之,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主产理论和技术措施的科学。

2.生长 :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3.种子的寿命: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力的时间。

4。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

5.经济产量: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

6。作物品质:是指人类所要求的农作物目标产品的质量。

二、填空:

1.栽培作物包括(作物)(环境)(措施)三个环节。

2.稻、麦类一般划分为(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几个生育时期。

3.种子的萌发分为(吸胀)(萌动)(发芽)等3个阶段。

4.小麦产量构成因子为(穗数)(单穗粒数)(粒重),

5.全国种植业委员会将我国种植业划分为(10)个一级区和(31)个二级区。

三、简述题

1.简述作物栽培的特点

(1)复杂性

多种多样的作物都是有机体,而且各自又有其不同的特征特性。每种作物又有不少的品种,每个品种也有不同的特征特性。环境条件(气象条件、土壤条件和生物条件)不同、栽培措施不同也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等等

(2)季节性

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天时和农时不可违背,违背了天时农时,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就可能影响到全年的生产,有时甚至将间接地影响下一年或下一季的生产。

(3)地区性

作物生产又具有严格的地区性。从大处说,不同的地区适于栽培不同的作物;从小处说,即使在同一地点(县、乡、村)的不同地块(阳坡、阴坡、高燥、平缓、低洼地等等)所种植的作物也不应当强求一律。

(4)变动性

随着人们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认识的加深,随着新作物新品种的引种和创新,以及随着新技术新措施的引进,栽培作物的方法措施等也要不断变化,不可墨守陈规。

2.简述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

作物的个别器官、整个植株的生育及作物的建成和产量的积累均经历前期较缓慢,中期加快、后期又减缓以至停滞衰弱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一条“S”形的曲线,通常可划分为五个阶段:①初始期②生长期或快速生长期③生长率渐减期;④稳定期;⑤衰老期。

3.影响根生长的条件有哪些?

(1)土壤阻力:(2)土壤水分:(3)土壤温度:(4)土壤养分;(5)土壤氧气

此外,作物地上部分生长良好,也有利于根系生长。

4.育苗移栽有哪些优越性?

(1)育苗移栽比直播栽培可延长作物生长期,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各种作物平衡增产,有把一年12个月当做14个月来利用的长处,此乃东方传统农业中的经验良法之一。

(2)苗期叶面积小,便于精细管理,有利于培育壮苗。

(3)能实行集约经营,节约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投资。

(4)育苗可按计划规格移栽,保证单位面积上的合理密度和苗全苗壮。

四、论述题

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方法是如何将作物分类的?

将作物分为四大部分,九大类别。

1. 粮食作物其中又分三类

(1) 谷类作物 绝大部分是禾本科作物,也包括荞麦(蓼科)。

(2) 豆类作物

(3) 薯芋类作物(根茎作物)

2. 经济作物(或工业原料作物)

(4) 纤维作物

(5) 油料作物

(6) 糖料作物

(7) 其它作物(有些是嗜好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十三香等。染料作

物有蓝靛、茜草等,特用作物有桑、竹、橡胶等。

3. 饲料和绿肥作物

(8) 饲料和绿肥作物

4. 药用作物

(9) 药用作物

作物栽培学专科作业题(二)

一、名词解释

1.作物引种: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所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2.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

3.种子的休眠: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4.基本养生长期: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

5.经济系数: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6.冷害:作物遇到零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

二、填空

1.作物栽培的研究法包括(观察法)(生长分析法)(发育研究法)(生长发育研究法)。

2.玉米一般划分为(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吐丝期)(成熟期)等几个生育时期。

3.单子叶作物的根,属( 须)根系;双子叶作物的根,属( 直 )根系。

4.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包括(穗数)(单穗颖花数)(结实率)(粒重)。

5.在研究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中,根据因素的类别可以将环境划分为下列(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地形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5类。

三、简述题

1。简述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

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1)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带,光、热条件较好。

(2)东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强烈,而西北部地区气候大陆性极强,水条件差异很大。

(3)我国的山地显著多于平地,对土地利用和作物生产一般是弊多利少。

2.作物温光反应特性在生产上有哪些方面应用?

(1)引种上的应用

(2)栽培上的应用

(3)在育种上的应用

3.简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

1)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期的基础如果作物没有一定的营养生长期,通常不会开始生殖生长。营养生长期生长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殖生长期生长的优劣,最后影响到作物产量的高低。

2)在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之间会形成一种彼此消长的竞争关系,这一阶段若营养生长过旺,等群体过大,叶片肥大,植株过高,容易引起后期倒伏,幼穗分化受到影响,穗多,粒少,空壳多,产量降低。

3)在生殖生长期,作物营养生长还在进行, 若营养生长过旺,如后期贪青倒伏,影响种子和果实充实形成;若营养生长太差,又会引起作物早衰,同样影响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4.如何确定作物施肥量?

(1)目标产量

(2)作物单位产量的养分吸收量

(3)土壤当季养分供应量

(4)肥料利用率

四、论述题

论述在作物栽培中如何应用生育进程理论?

第一 各种促进或抑制生长的措施,都应在生育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用。

第二 同一作物的不同器官通过生育周期的步伐不同,生育速度各异,在控制某一器官生育的同时,应注意对其它器官的影响。

第三 作物生育是不可逆的。应从开始就密切注意苗情,注意各个同步生育的器官,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否则就无法补救了。

作物栽培学专科作业题(三)

一、名词解释

1.食物安全:是指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

2.作物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作物的大田生育期,以天数表示。

3.分蘖节:禾谷类作物基部茎节的节间极短,密集于土内靠近地表处。

4.根冠比:根系重与冠部重之比。

5.源:源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同化物的叶片。

二、填空

1.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分为(喜温作物)作物和(耐寒作物)作物。

2.豆类一般划分为(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等几个生育时期。

3.不同作物和不同品种对低温的范围和时间要求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冬性类型)(半冬性类型)(春性类型)3类。

4.豆类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包括(株数)(单株有效分枝数)(每分枝荚数)(单荚实粒数)(粒重)。

5.作物遇到的干旱有(大气干旱)(土壤干旱)两类。

三、简述题

1.作物引种的基本原则

①生活条件需得到满足。

②克服限制因子的影响。

③被引种作物对引种地的环境有逐步适应的过程,它能够不断地改变本身的某些习性,与新环境中各个生态因子相适应。

2.简述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

1) 减少呼吸消耗:暗呼吸可消耗光合作用净同化碳素的30—70%。许多呼吸作用是与基本

的需能代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2) 增加光的截获率:主要是通过“株型育种”和用决定的,它与作物生产力之间存在密切

相关。通过增施二氧化碳和使用光呼吸抑制剂。

3) 从耕作栽培方面考虑为了充分利用生长季节,a.要合理按排好茬口,采用间作、套作,

增加复种指数,以充分利用一年中的太阳辐射能量.b.排除由于肥、水不足而妨碍作物物质生产的各种限制因素;c.合理密植,使群体结构处于最佳状态。

3.在研究作物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1).环境因素相互联系的综合作用

(2)主要因素。

(3)环境因素的不可代替性

(4)环境因素作用的阶段性

(5)环境因素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 简述人工控旺技术的关键环节?

(1) 深中耕:采用人工松土的办法,使植株周围的土壤松动,损伤部分根系(切断浮根),减少营养和水分的吸收,减缓苗叶生长,从而达到控旺目的。

(2)压苗:压苗主要用于麦类,苗期麦苗出现旺长时,可用术破或其他工具压苗,使地上部麦苗受压损,控制其生长,从而促进根系生长。

(3)晒田:晒田是水稻生产特有的先控后促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4)打(割)叶:采用手摘或刀割的办法,去掉一部分叶片,减少叶片的消耗,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这样有利于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5)摘心(打顶):无限花序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只要顶芽不受损,均能不断分化出新的枝叶。

(6)整枝:主要指摘除无效侧枝、芽,这在棉花和豆类作物上应用较多。

四、论述题

作物个体与群体关系如何?如何协调两者关系以促进作物高产?

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有单株的总和称为群体。

1.作物个体和群体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作物的个体是群体的组成单位,群体是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但群体中的个体已不同于一个单独的个体。单独生长个体的生长状况和产量高低,绝不与群体中生长的个体相对应。

2.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

一般说来,种植密度稀,有利于个体生长,但不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群体生长量小,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种植密度大,个体生长不良,但在一定范围内,群体生长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如果密度进一步加大,则群体生产量将逐渐递减,产量下降。

3.利用作物群体自动调节原理

采取栽培技术措施提高作物产量除了种植密度外,品种的选择、肥料的施用和生长调节剂的应用都能影响作物群体的自动调节。

在品种的选择方面,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一般应选择比较耐肥,中偏矮秆或半矮秆具有

倾斜的叶层配置的品种;若要进一步进行多肥集约栽培,尚需在半矮秆和直立叶型的基础上, 还需注意叶片厚度的选择,这样才有利于获得高产。

肥料的施用对作物群体影响很大,如施用氮肥,一是影响作物营养器官和产品器官的生

长发育,二是协调作物群体结构大小与体内的代谢过程。因此施肥时期和施用量必须适时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或抑制作物的生长,特别是调节植株高度和叶面积大小,对合理群体的形成十分有利。

作物栽培学专科作业题(四)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农业自然资源:是指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如光、热、土地、生物等。

2.作物生育时期:在作物的一生中,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外部的形态特征和内部的生理特性上,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根据这些变化,特别是形态特征上的显著变化,可将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

3.分蘖:分蘖节上着生的腋芽在适宜的条件下能长成为新茎。

4.叶龄余数:作物某一品种一生的总叶数减去已抽出的叶数。

5.库:主要是指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6.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有一个时期需要养分,无论在吸收速度上,还是在绝对数量上都最大,且这时施肥的作用最明显,增产效率也最高,这一时期称为。

二、填空

1.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中性和(定日照)作物。

2.棉花一般划分为(出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等几个生育时期。

3.薯类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包括(株数)(单株薯块数)(单薯重)。

4.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微生物肥料)3类。

5.育苗方式有以下几种(湿润育秧)(纸筒育秧)(营养钵育秧)(方格育苗)(工厂化育苗)方式。

三、简述题

1.作物栽培法有几种?分别解释。

有四种,分别是:

(1)生物观察法

作物生产的过程是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形成和物质积累的过程。对这些过程进行跟踪,必须通过肉眼观察和仪器测量。这是搜集科学事实和自然信息的基本途径。

(2)生长分析法

生长分析法的出发点是,作物的生育进程以植株的干物质积累来衡量,干物质积累又与

光合面积(叶面积)有直接的关系。生长分析法的具体做法是,间隔一定的天数,在田间进行取样调查,测定叶面积消长和干物质动态,有时还将植株各不同器官分别进行测定。

(3)发育研究法

发育研究法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的天数测量植株的生长状况。

(4)生长发育研究法

生长发育研究法是在生长分析法和发育研究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2。确定种植密度的依据是什么?

(1)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光照、温度、雨量、生长季节等气候条件,对作物的生长发育 有很大影响。

(2)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一般在肥力水平高、施肥量大和管理好的土地上,植株生长繁茂,分蘖、分枝较多,可发挥单株生产力,密度宜小些。但对单秆性作物则应高肥高密;而在土壤瘠薄、肥量少和管理差的条件下,植株生长较差,应适当增加密度,依靠群体生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播种量宜大些,单秆性作物却不宜增大密度。

(3)作物种类和品种类型:作物种类不同,植株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都有很大差异。

3.简述作物施肥的原则

(1)用养结合的原则。

(2).需要的原则

(3).经济的原则

4。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注意什么?

(1)选择适宜的药剂

(2)确定适宜的施药时期

(3)选择适宜的浓度和剂量

(4)选择适当剂型

(5)确定适当的使用方法

(6)配合使用生长调节剂及与其他农药混用

四、论述题

论述源、流、库三者的关系。

源、流、库的形成和功能的发挥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时可以相互代替。

1) 源是产量库形成和充实的物质基础。作物在正常生长情况下,源与库的大小和强

度是协调的,否则,若有较多的同化物而无较夫的贮存库,或者有较大的贮存库而

无较多的同化物,均不能高产。

2) 源、库器官的功能是相对的,有时同一器官兼有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

3) 源、流、库在作物代谢活动和产量形成中构成统一的整体,三者的平衡发展状况

决定作物产量的高低。

4) 源、库的发展及其平衡状况往往是支配产量的关键因素。

5) 从库、源与流的关系看,库、源大小对流的方向、速率、数量都有明显影响。

作物栽培学专科作业题(五)

一、名词解释

1.作物生长模拟:是通过对作物生育和产量的实验数据加以理论概括和数据抽象,找出作物生育动态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动态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模拟作物在给定的环境下整个生育期的生长状况,借以指导实际生产。

2.作物物候期:是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

3.叶的功能期:叶从开始输出光合产物到失去输出能力所持续时间的长短。

4.叶龄指数:作物某一时期已抽出(或已展开)叶数占总叶数的百分数。

5.流:是指作物植株体内输导系统的发育状况及其运转速率。

二、填空

1.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将作物分为(四)大部分,(九)大类别。

2.油菜一般划分为(出苗期)(现蕾抽茎期)(开花期)(成熟期)等几个生育时期。

3.作物光合生产的能力与(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效率)密切相关。

4。施肥方式有(种肥)(追肥)(积肥)三种。

5。节水灌溉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喷灌)(微灌)(膜上灌)(地下灌)(作物调亏灌溉)。

三、简述题

1.如何确定植株的配置方式?

① 充分利用光能,田间植株的均匀配置,至少在生育前期和中期对光照截获较好。 ② 充分利用土壤营养和水分。

③ ③方便农事操作。

2.什么是作物营养临界期?

作物营养临界期就是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量上虽不算太多,但需要的程度很迫切,此时如缺少这种养分,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而且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后来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过来。这一时期就叫是作物营养临界期。

3。简述常用的几种施肥方法。

(1)全层施肥: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土壤表层,通过翻耕混入土壤全层。全层施肥一般结合 播种前整地进行。基肥的施用常用此法。全层施肥可加速土壤的熟化过程,作

物在整个生长期中能不断得到养分,并能促使植物根系向下延伸。

(2)表层施肥:

播种或移植前,或在作物生长期间,将肥料均匀撒于土壤表层,通过灌溉水或中耕培士,将肥料带入根层。

(3)集中施肥把肥料集中施在作物根系附近或种子附近的施肥方法。集中施肥可提高作

物根际范围内营养成分的浓度,创造一个较好的营养环境,促进壮苗早发,为丰产打个好基础。

(4)根外追肥:将速效化肥或一些微量元素肥料按一定浓度溶于水中,通过机械喷洒于叶面,养分经叶面吸收进入作物体内。

4。杂草有哪些危害?

(1)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和争空间杂草具有密集而庞大的根系,吸水吸肥力极强。

(2)一些杂草是病菌害虫的中间寄主和越冬场所由于杂草的抗逆性强,不少是越年或多年生植物,其生育期较长,所病菌和害虫常常是先在杂草上寄生或过冬,在作物长出后,则逐渐迁移到作物上为害。

(3)影响人畜健康

(4)增加管理用工和生产成本。

四、论述题

生产中如何确定播期?

(1)气候规律

根据据当地灾害性气候出现时段的规律,可通过调节播期早迟来避开灾害性天气的危害,特别应避开作物对灾害最敏感的时期。

(2)栽培制度

根据当地栽培制度,作物换茬衔接来确定适宜播期是平衡周年生产,保证各种作物高产的一个重要条件。特别是多熟制中,季节性强,收种时间紧,应以茬口衔接、苗龄为依据。所以根据前作收获期决定后作移栽期,根据后作的适宜苗龄决定适宜的播种期,做到播期、苗龄、栽期三对口。间套作栽培,应根据适宜共生期长短确定播期,一般单作播期较早,间套作播期较迟。

(3)品种特性

品种类型不同,温光反应特性也不同,生育特性有很大差异,如春性强的小麦、油菜品种,早播易引起早穗或早花,降低产量。一般生育期长的迟熟品种播期较早,生育短的早熟品种播期较迟。

(4)病虫害

调节作物播种期,错开病虫发生季节,是防病治虫的农业措施之一。根据作物种类和病虫发生规律,适当提前或延迟播种期是避开或减轻病虫危害的有效措施,也是确定播种期的依据之一。

作物栽培学专科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 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是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一门应用科学。简言之,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主产理论和技术措施的科学。

2.生长 :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3.种子的寿命: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力的时间。

4。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

5.经济产量: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即一般所指的产量。

6。作物品质:是指人类所要求的农作物目标产品的质量。

二、填空:

1.栽培作物包括(作物)(环境)(措施)三个环节。

2.稻、麦类一般划分为(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几个生育时期。

3.种子的萌发分为(吸胀)(萌动)(发芽)等3个阶段。

4.小麦产量构成因子为(穗数)(单穗粒数)(粒重),

5.全国种植业委员会将我国种植业划分为(10)个一级区和(31)个二级区。

三、简述题

1.简述作物栽培的特点

(1)复杂性

多种多样的作物都是有机体,而且各自又有其不同的特征特性。每种作物又有不少的品种,每个品种也有不同的特征特性。环境条件(气象条件、土壤条件和生物条件)不同、栽培措施不同也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等等

(2)季节性

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天时和农时不可违背,违背了天时农时,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就可能影响到全年的生产,有时甚至将间接地影响下一年或下一季的生产。

(3)地区性

作物生产又具有严格的地区性。从大处说,不同的地区适于栽培不同的作物;从小处说,即使在同一地点(县、乡、村)的不同地块(阳坡、阴坡、高燥、平缓、低洼地等等)所种植的作物也不应当强求一律。

(4)变动性

随着人们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认识的加深,随着新作物新品种的引种和创新,以及随着新技术新措施的引进,栽培作物的方法措施等也要不断变化,不可墨守陈规。

2.简述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

作物的个别器官、整个植株的生育及作物的建成和产量的积累均经历前期较缓慢,中期加快、后期又减缓以至停滞衰弱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一条“S”形的曲线,通常可划分为五个阶段:①初始期②生长期或快速生长期③生长率渐减期;④稳定期;⑤衰老期。

3.影响根生长的条件有哪些?

(1)土壤阻力:(2)土壤水分:(3)土壤温度:(4)土壤养分;(5)土壤氧气

此外,作物地上部分生长良好,也有利于根系生长。

4.育苗移栽有哪些优越性?

(1)育苗移栽比直播栽培可延长作物生长期,增加复种指数,促进各种作物平衡增产,有把一年12个月当做14个月来利用的长处,此乃东方传统农业中的经验良法之一。

(2)苗期叶面积小,便于精细管理,有利于培育壮苗。

(3)能实行集约经营,节约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投资。

(4)育苗可按计划规格移栽,保证单位面积上的合理密度和苗全苗壮。

四、论述题

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方法是如何将作物分类的?

将作物分为四大部分,九大类别。

1. 粮食作物其中又分三类

(1) 谷类作物 绝大部分是禾本科作物,也包括荞麦(蓼科)。

(2) 豆类作物

(3) 薯芋类作物(根茎作物)

2. 经济作物(或工业原料作物)

(4) 纤维作物

(5) 油料作物

(6) 糖料作物

(7) 其它作物(有些是嗜好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十三香等。染料作

物有蓝靛、茜草等,特用作物有桑、竹、橡胶等。

3. 饲料和绿肥作物

(8) 饲料和绿肥作物

4. 药用作物

(9) 药用作物

作物栽培学专科作业题(二)

一、名词解释

1.作物引种: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所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2.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

3.种子的休眠: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4.基本养生长期: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

5.经济系数: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6.冷害:作物遇到零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

二、填空

1.作物栽培的研究法包括(观察法)(生长分析法)(发育研究法)(生长发育研究法)。

2.玉米一般划分为(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吐丝期)(成熟期)等几个生育时期。

3.单子叶作物的根,属( 须)根系;双子叶作物的根,属( 直 )根系。

4.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包括(穗数)(单穗颖花数)(结实率)(粒重)。

5.在研究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中,根据因素的类别可以将环境划分为下列(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地形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5类。

三、简述题

1。简述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

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1)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带,光、热条件较好。

(2)东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强烈,而西北部地区气候大陆性极强,水条件差异很大。

(3)我国的山地显著多于平地,对土地利用和作物生产一般是弊多利少。

2.作物温光反应特性在生产上有哪些方面应用?

(1)引种上的应用

(2)栽培上的应用

(3)在育种上的应用

3.简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

1)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期的基础如果作物没有一定的营养生长期,通常不会开始生殖生长。营养生长期生长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殖生长期生长的优劣,最后影响到作物产量的高低。

2)在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之间会形成一种彼此消长的竞争关系,这一阶段若营养生长过旺,等群体过大,叶片肥大,植株过高,容易引起后期倒伏,幼穗分化受到影响,穗多,粒少,空壳多,产量降低。

3)在生殖生长期,作物营养生长还在进行, 若营养生长过旺,如后期贪青倒伏,影响种子和果实充实形成;若营养生长太差,又会引起作物早衰,同样影响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4.如何确定作物施肥量?

(1)目标产量

(2)作物单位产量的养分吸收量

(3)土壤当季养分供应量

(4)肥料利用率

四、论述题

论述在作物栽培中如何应用生育进程理论?

第一 各种促进或抑制生长的措施,都应在生育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用。

第二 同一作物的不同器官通过生育周期的步伐不同,生育速度各异,在控制某一器官生育的同时,应注意对其它器官的影响。

第三 作物生育是不可逆的。应从开始就密切注意苗情,注意各个同步生育的器官,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否则就无法补救了。

作物栽培学专科作业题(三)

一、名词解释

1.食物安全:是指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

2.作物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作物的大田生育期,以天数表示。

3.分蘖节:禾谷类作物基部茎节的节间极短,密集于土内靠近地表处。

4.根冠比:根系重与冠部重之比。

5.源:源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同化物的叶片。

二、填空

1.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分为(喜温作物)作物和(耐寒作物)作物。

2.豆类一般划分为(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等几个生育时期。

3.不同作物和不同品种对低温的范围和时间要求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冬性类型)(半冬性类型)(春性类型)3类。

4.豆类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包括(株数)(单株有效分枝数)(每分枝荚数)(单荚实粒数)(粒重)。

5.作物遇到的干旱有(大气干旱)(土壤干旱)两类。

三、简述题

1.作物引种的基本原则

①生活条件需得到满足。

②克服限制因子的影响。

③被引种作物对引种地的环境有逐步适应的过程,它能够不断地改变本身的某些习性,与新环境中各个生态因子相适应。

2.简述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

1) 减少呼吸消耗:暗呼吸可消耗光合作用净同化碳素的30—70%。许多呼吸作用是与基本

的需能代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2) 增加光的截获率:主要是通过“株型育种”和用决定的,它与作物生产力之间存在密切

相关。通过增施二氧化碳和使用光呼吸抑制剂。

3) 从耕作栽培方面考虑为了充分利用生长季节,a.要合理按排好茬口,采用间作、套作,

增加复种指数,以充分利用一年中的太阳辐射能量.b.排除由于肥、水不足而妨碍作物物质生产的各种限制因素;c.合理密植,使群体结构处于最佳状态。

3.在研究作物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1).环境因素相互联系的综合作用

(2)主要因素。

(3)环境因素的不可代替性

(4)环境因素作用的阶段性

(5)环境因素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 简述人工控旺技术的关键环节?

(1) 深中耕:采用人工松土的办法,使植株周围的土壤松动,损伤部分根系(切断浮根),减少营养和水分的吸收,减缓苗叶生长,从而达到控旺目的。

(2)压苗:压苗主要用于麦类,苗期麦苗出现旺长时,可用术破或其他工具压苗,使地上部麦苗受压损,控制其生长,从而促进根系生长。

(3)晒田:晒田是水稻生产特有的先控后促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4)打(割)叶:采用手摘或刀割的办法,去掉一部分叶片,减少叶片的消耗,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这样有利于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5)摘心(打顶):无限花序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只要顶芽不受损,均能不断分化出新的枝叶。

(6)整枝:主要指摘除无效侧枝、芽,这在棉花和豆类作物上应用较多。

四、论述题

作物个体与群体关系如何?如何协调两者关系以促进作物高产?

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有单株的总和称为群体。

1.作物个体和群体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作物的个体是群体的组成单位,群体是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但群体中的个体已不同于一个单独的个体。单独生长个体的生长状况和产量高低,绝不与群体中生长的个体相对应。

2.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

一般说来,种植密度稀,有利于个体生长,但不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群体生长量小,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种植密度大,个体生长不良,但在一定范围内,群体生长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如果密度进一步加大,则群体生产量将逐渐递减,产量下降。

3.利用作物群体自动调节原理

采取栽培技术措施提高作物产量除了种植密度外,品种的选择、肥料的施用和生长调节剂的应用都能影响作物群体的自动调节。

在品种的选择方面,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一般应选择比较耐肥,中偏矮秆或半矮秆具有

倾斜的叶层配置的品种;若要进一步进行多肥集约栽培,尚需在半矮秆和直立叶型的基础上, 还需注意叶片厚度的选择,这样才有利于获得高产。

肥料的施用对作物群体影响很大,如施用氮肥,一是影响作物营养器官和产品器官的生

长发育,二是协调作物群体结构大小与体内的代谢过程。因此施肥时期和施用量必须适时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或抑制作物的生长,特别是调节植株高度和叶面积大小,对合理群体的形成十分有利。

作物栽培学专科作业题(四)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农业自然资源:是指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如光、热、土地、生物等。

2.作物生育时期:在作物的一生中,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外部的形态特征和内部的生理特性上,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根据这些变化,特别是形态特征上的显著变化,可将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

3.分蘖:分蘖节上着生的腋芽在适宜的条件下能长成为新茎。

4.叶龄余数:作物某一品种一生的总叶数减去已抽出的叶数。

5.库:主要是指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6.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有一个时期需要养分,无论在吸收速度上,还是在绝对数量上都最大,且这时施肥的作用最明显,增产效率也最高,这一时期称为。

二、填空

1.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中性和(定日照)作物。

2.棉花一般划分为(出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等几个生育时期。

3.薯类作物产量构成因子包括(株数)(单株薯块数)(单薯重)。

4.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微生物肥料)3类。

5.育苗方式有以下几种(湿润育秧)(纸筒育秧)(营养钵育秧)(方格育苗)(工厂化育苗)方式。

三、简述题

1.作物栽培法有几种?分别解释。

有四种,分别是:

(1)生物观察法

作物生产的过程是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形成和物质积累的过程。对这些过程进行跟踪,必须通过肉眼观察和仪器测量。这是搜集科学事实和自然信息的基本途径。

(2)生长分析法

生长分析法的出发点是,作物的生育进程以植株的干物质积累来衡量,干物质积累又与

光合面积(叶面积)有直接的关系。生长分析法的具体做法是,间隔一定的天数,在田间进行取样调查,测定叶面积消长和干物质动态,有时还将植株各不同器官分别进行测定。

(3)发育研究法

发育研究法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的天数测量植株的生长状况。

(4)生长发育研究法

生长发育研究法是在生长分析法和发育研究法的基础上形成的。

2。确定种植密度的依据是什么?

(1)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光照、温度、雨量、生长季节等气候条件,对作物的生长发育 有很大影响。

(2)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一般在肥力水平高、施肥量大和管理好的土地上,植株生长繁茂,分蘖、分枝较多,可发挥单株生产力,密度宜小些。但对单秆性作物则应高肥高密;而在土壤瘠薄、肥量少和管理差的条件下,植株生长较差,应适当增加密度,依靠群体生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播种量宜大些,单秆性作物却不宜增大密度。

(3)作物种类和品种类型:作物种类不同,植株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都有很大差异。

3.简述作物施肥的原则

(1)用养结合的原则。

(2).需要的原则

(3).经济的原则

4。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注意什么?

(1)选择适宜的药剂

(2)确定适宜的施药时期

(3)选择适宜的浓度和剂量

(4)选择适当剂型

(5)确定适当的使用方法

(6)配合使用生长调节剂及与其他农药混用

四、论述题

论述源、流、库三者的关系。

源、流、库的形成和功能的发挥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时可以相互代替。

1) 源是产量库形成和充实的物质基础。作物在正常生长情况下,源与库的大小和强

度是协调的,否则,若有较多的同化物而无较夫的贮存库,或者有较大的贮存库而

无较多的同化物,均不能高产。

2) 源、库器官的功能是相对的,有时同一器官兼有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

3) 源、流、库在作物代谢活动和产量形成中构成统一的整体,三者的平衡发展状况

决定作物产量的高低。

4) 源、库的发展及其平衡状况往往是支配产量的关键因素。

5) 从库、源与流的关系看,库、源大小对流的方向、速率、数量都有明显影响。

作物栽培学专科作业题(五)

一、名词解释

1.作物生长模拟:是通过对作物生育和产量的实验数据加以理论概括和数据抽象,找出作物生育动态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动态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模拟作物在给定的环境下整个生育期的生长状况,借以指导实际生产。

2.作物物候期:是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

3.叶的功能期:叶从开始输出光合产物到失去输出能力所持续时间的长短。

4.叶龄指数:作物某一时期已抽出(或已展开)叶数占总叶数的百分数。

5.流:是指作物植株体内输导系统的发育状况及其运转速率。

二、填空

1.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将作物分为(四)大部分,(九)大类别。

2.油菜一般划分为(出苗期)(现蕾抽茎期)(开花期)(成熟期)等几个生育时期。

3.作物光合生产的能力与(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效率)密切相关。

4。施肥方式有(种肥)(追肥)(积肥)三种。

5。节水灌溉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喷灌)(微灌)(膜上灌)(地下灌)(作物调亏灌溉)。

三、简述题

1.如何确定植株的配置方式?

① 充分利用光能,田间植株的均匀配置,至少在生育前期和中期对光照截获较好。 ② 充分利用土壤营养和水分。

③ ③方便农事操作。

2.什么是作物营养临界期?

作物营养临界期就是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量上虽不算太多,但需要的程度很迫切,此时如缺少这种养分,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而且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后来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过来。这一时期就叫是作物营养临界期。

3。简述常用的几种施肥方法。

(1)全层施肥: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土壤表层,通过翻耕混入土壤全层。全层施肥一般结合 播种前整地进行。基肥的施用常用此法。全层施肥可加速土壤的熟化过程,作

物在整个生长期中能不断得到养分,并能促使植物根系向下延伸。

(2)表层施肥:

播种或移植前,或在作物生长期间,将肥料均匀撒于土壤表层,通过灌溉水或中耕培士,将肥料带入根层。

(3)集中施肥把肥料集中施在作物根系附近或种子附近的施肥方法。集中施肥可提高作

物根际范围内营养成分的浓度,创造一个较好的营养环境,促进壮苗早发,为丰产打个好基础。

(4)根外追肥:将速效化肥或一些微量元素肥料按一定浓度溶于水中,通过机械喷洒于叶面,养分经叶面吸收进入作物体内。

4。杂草有哪些危害?

(1)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和争空间杂草具有密集而庞大的根系,吸水吸肥力极强。

(2)一些杂草是病菌害虫的中间寄主和越冬场所由于杂草的抗逆性强,不少是越年或多年生植物,其生育期较长,所病菌和害虫常常是先在杂草上寄生或过冬,在作物长出后,则逐渐迁移到作物上为害。

(3)影响人畜健康

(4)增加管理用工和生产成本。

四、论述题

生产中如何确定播期?

(1)气候规律

根据据当地灾害性气候出现时段的规律,可通过调节播期早迟来避开灾害性天气的危害,特别应避开作物对灾害最敏感的时期。

(2)栽培制度

根据当地栽培制度,作物换茬衔接来确定适宜播期是平衡周年生产,保证各种作物高产的一个重要条件。特别是多熟制中,季节性强,收种时间紧,应以茬口衔接、苗龄为依据。所以根据前作收获期决定后作移栽期,根据后作的适宜苗龄决定适宜的播种期,做到播期、苗龄、栽期三对口。间套作栽培,应根据适宜共生期长短确定播期,一般单作播期较早,间套作播期较迟。

(3)品种特性

品种类型不同,温光反应特性也不同,生育特性有很大差异,如春性强的小麦、油菜品种,早播易引起早穗或早花,降低产量。一般生育期长的迟熟品种播期较早,生育短的早熟品种播期较迟。

(4)病虫害

调节作物播种期,错开病虫发生季节,是防病治虫的农业措施之一。根据作物种类和病虫发生规律,适当提前或延迟播种期是避开或减轻病虫危害的有效措施,也是确定播种期的依据之一。


相关内容

  • 浅谈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2011年第06期(总第256期) 吉 林 农 业 JILIN AGRICULTURE NO.06,2011(CumulativetyNO.256) 浅谈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王加勤 (贵州省织金县珠藏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织金 552100) 摘要: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是国民经 ...

  • 无土栽培产品介绍
  • 无土栽培介绍 一.无土栽培的优点 无土栽培之所以能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是因为这种新的栽培技术与常规土壤比较有许多优点. (一)产量高.品质好 无土栽培能充分发挥作物的生产潜力,与土壤栽培相比,产量可以成倍或几十倍地提高,土壤栽培不仅产量低,而且消耗水分很多. 无土栽培不但省水,而且省肥,一般统计 ...

  • 无土栽培论文
  • 目录 摘要 一.无土栽培技术的含义 二.无土栽培技术的历史 (一)试验探索年代 1.矿质营养学说的提出 2.矿质营养学说的证实 3.矿质营养学说的充实 4.标准营养液配方的提出 (二)实用化时代 (三)高科技发展时代 三.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点 (一)作物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 (二)清洁卫生 (三)省 ...

  • 蔬菜.花卉无土栽培技术
  • 蔬菜.花卉无土栽培技术.txt珍惜生活--上帝还让你活着,就肯定有他的安排.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是每一件事情都记到日记里面.蔬菜.花卉无土栽培技术 无土栽培的优点 无土栽培之所以能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是因为这种新的栽培技术与常规土壤比较有许多优点. (一)产量高.品质好 无土栽培能充分发挥作物 ...

  • 作物栽培学总论题
  • 作物栽培学总论 一.名词解释 1.作物:广义上指有利于人类而由人工进行栽培的植物.狭义上指农田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 2.作物栽培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3.引种:作物引种就是从外 ...

  • 地膜覆盖技术
  • 地膜覆盖技术 20世纪中叶,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农用塑料薄膜的出现,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利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进行蔬菜和其它作物的生产均获得良好效果.日本最早从1948年开始研究利用,1955年首先应用于草莓覆盖生产,并进行推广,1965年正式开展了研究工作.1977年日本全国120万公顷的旱田 ...

  • 何首乌栽培技巧
  • 农业知识 2.田间管理 ①间苗与定苗种子繁殖幼苗高10厘米左右时,间除过密或弱苗.苗高15厘米时,按株距25-30厘米疏弱留强定苗.②肥水管理何首乌喜肥,除施足底肥外,幼苗期迫施一次清淡人畜粪尿水,以利幼苗生长.翌年5月追施一次人粪尿,施后浇-次水.9-10月份每亩施厩肥1000-1500公斤.③搭 ...

  • 设施蔬菜简易无土栽培技术
  • 主持人:近年来,随着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普及,无土栽培在我国已经逐步运用于生产,成为了生产绿色蔬菜的一条有效途径,被广大市民和农民朋友所关注.我们请河北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田秀娟老师介绍设施蔬菜简易无土栽培技术. 1.主持人:什么是设施无土栽培技术? 专家:无土栽培就是不采用天然土 ...

  • 农作物栽培技术中关键要素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作物栽培技术中关键要素研究 作者:陈培正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08期 摘 要: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必须在保证农业发展质量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发展经济与国力.农业的质量和产量都会受到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影响,想要发展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