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五:聚落地理学

聚落地理学

帅婷婷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西宁 810008)

学号:[1**********]

摘要:聚落地理学是研究聚落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的学科,着重研究人口分布的具体形式—聚落。聚落地理分为乡村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两大部分。从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当前研究热点问题;城市化、城市结构与城市体系;农村聚落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当前研究热点问题;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当前研究热点问题等方面对聚落地理学加以综述。

关键词:聚落地理学,农村聚落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1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基本完成了从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在后工业化社会发展阶段,于20世纪后期开始迈向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技术、人口、制度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格局和城市化进程①。自从城市地理学开始从聚落地理学中分离出来以后,国际上城市研究大致经历了产生与发展时期、数量革命时期、多元发展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活跃的学术氛围等大环境因素的推动下,形成了许多城市研究的学术流派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城市研究起步较晚,现代中国城市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不断向国外学习和吸收先进城市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同时,近20年来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处于旺盛的发展时期,表现为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注重研究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以及不断加强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而且从事城市研究的队伍日益壮大,主要教学研究机构正在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风格等⑦。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于洪俊、宁越敏的《城市地理概论》(1983),许学强、朱剑如的《现代城市地理学》(1988),崔功豪的《城市地理学》(1992),阎小培等的《地理·区

域·城市》(1997),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的《城市地理学}(1997),顾朝林、柴彦威、蔡建明等编著的《中国城市地理》(1998)等关于城市研究的代表性综合性研究著作。同时,有关城市研究工作者在《地理学报》等各种相关刊物上发表的涉及城市研究的方方面面的大量学术论文,全面推动了城市研究的发展。近20年来中国城市研究在城市化研究、城镇体系研究、城市形态与内部地域结构、城市地貌与城市类型、城市发展研究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虽然中国城市地理学在主要领域进展迅速,但是国外城市多学科综合研究趋势加强,普遍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研究中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全面,综合化、多元化、动态化、定量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各种新思潮、新理论、新的哲学观点自出现后很快就会被引入到城市研究中。与西方国家的城市研究比较,目前中国城市研究总体水平仍然落后于西方国家,基本处于对西方学说的介绍与引进阶段,适合中国城市发展的理论探索和模式明显不足。在研究中,分学科、分地区的单项研究较多,综合性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新的经济、社会、技术因素研究不深。在研究体系与学科上,仍然局限在传统的地理学、规划学、建筑学等单学科的研究阶段,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与范式。因此,中国城市研究必须紧密跟踪世界城市研究发展趋势,重视市场经济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重视个人消费者的偏好和需要,城市中个人和团体行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城市微观研究方向应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并加强城市中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及社区居民、种族间冲突的研究,还有妇女的就业行业及其对城市社会结构,乃至经济和地域结构的影响。

同时,应继续加强对城市土地进行经济评价、土地有偿使用的空间分析、土地使用价格市场的研究、城市空间的合理重组,以及结合社会空间分析,研究城市住房空间布局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住房需求和住房资源分配的研究、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消费的区位选择研究、居住区改造与社区演替研究、住房政策等等方面的研究。

另外,对中国国际城市、城市带或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动力机制、地域变化以及群体内各城市的功能分工与协作,新兴产业、企业集团化、跨国公司及其空间组织对城市空间再组织的影响,大城市地域扩张的动态过程、方式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新城市或者城市新区区位和功能,新区与旧城的结合,投资环境

与投资效益,还有城市与区域发展相互作用机制与模式,中国城市信息系统以及发展过程模拟等都是未来中国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与方向。[1]

1.2当前研究热点问题

城市地理学是近年来世界和我国地理学科中发展速度最快、应用性最强、学术思想最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城市地理学研究历来有两大走向:一是把城市作为“点”,研究区域的城镇体系;二是把城市作为“面”,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从应用角度看,两者均是为城市和区域规划发展服务。目前的研究热点与学术前沿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1.2.1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机制和体制创新研究

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研究历来都是城市地理学的重点,内容涉及全国及区域城市化的特征、地域类型、发展机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乡镇企业与乡村城市化的关系、小城镇与乡村城市化的关系等方面。90年代后半期以来,开始对城市化研究进行理性思考与理论总结,并对城市化研究中的难点,即城市化机制进行深入探讨。1998年宁越敏的“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是对宏观城市化机制创新性研究的代表性成果;郑弘毅主编的《农村城市化研究》一书,是对乡村城市化的基本理论、小城镇扩散与集聚的机制,指标体系以及地域差异,的系统研究。90年代末,我国政府对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问题有了更为积极的认识,实施城市化战略被确定为我国“十五” 时期的一大重要任务,但城市和区域发展中存在的诸如人口城乡转移渠道不畅、城市经济结构趋同、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衔接和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缺乏联合行动、统一规划缺乏实施和监督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化的推进,这就要求从制度创新的角度、从因地制宜的角度研究城市化问题。因此,对城镇规划、人口管理、经济组织、土地流转、资金筹集等经济社会体制创新和对小城镇发展的地域模式的研究形成新的研究热点。

1.2.2城市体系与城市群的研究

城市体系的传统研究领域主要是“三结构一网络”,即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联系网络。“三结构一网络”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区域、不同地域类型的因地制宜的应用研究、二是用新的方法技术对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三是对联系城市的航空、信息等

网络系统结构的研究。

90年代后半期以来,城镇体系研究在“三结构一网络”基础上,向更深层次研究推进,即对城市群、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等城市体系的特殊形态进行理论与实践(规划)两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经济、人口集聚与扩散的机制与调控研究”成果(2000),代表着国内研究的前沿;在应用研究方面,周一星主持的“济宁---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2001)、“南京都市圈规划”(2000)代表着国内研究的前沿。对城镇密集地区(都市区、都市圈和都市连绵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是今后城镇体系研究的前沿领域。

1.2.3大城市空间扩展与社会空间、感应空间的研究

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包括CBD、边缘区、城市空间扩展、城市市场空间、城市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5个方面。其中,最新成果主要集中于城市空间扩展研究领域,包括土地利用空间扩展动态研究和大城市郊区化研究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土地利用空间扩展动态研究从土地利用角度对扩展规模、特征、动力和模式进行探讨;大城市郊区化研究主要对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表现形式、动力机制和现象结果进行中西方、不同城市的比较研究。周一星的“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对策研究”(2000)代表了这方面的前沿。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研究是我国城市地理研究的薄弱环节,研究成果相当有限,代表性成果有王兴中的“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2000)和柴彦威的“中日城市结构比较研究”。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国外开展较多,并且对城镇规划和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应用价值,是我国城市地理学应开拓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1.2.4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研究

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是城市地理学的一个新领域,研究面还较窄,成果数量还很少,代表性成果是阎小培的“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1999)。基于信息化迅猛发展,信息网络对中国传统的城市等级体系、经济活动区位决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信息化对城市与城镇体系的影响、信息网络与城市体系的互动关系,信息网络与大城市地域结构的互动关系是城市地理今后应开拓的新的研究领域。

1.2.5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增长点”,相比之下城市地理学

对这方面研究较少,仅有一些理论综述、评价指标和土地利用的文章。随着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化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的日益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也会逐步深化。城市人居环境既包括人工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今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将侧重城市人工环境的研究。研究城市人居环境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及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城市发展模式。

2城市化、城市结构与城市体系

2.1城市化

2.1.1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是一个城市空间向乡村地带扩张和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向乡村地区扩散的过程。[2]

2.1.2城市化的机制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工业处于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城市规模越大,第三产业在就业中的比例就越高。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力量,人口和经济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2.2城市地域结构

2.2.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

2.2.2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

(1)集聚力:即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居民部门向市中心集聚,具有交通方便、社会条件优势如知名度。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其次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第二,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2)离散力: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城市中心经济效益下降、声望下降等,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吸引加速城市的分散。第一是经济条件方面。第二是社会条件方面。

(3)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活动的力量。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门槛,自然地理、技术设备条件等。

(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

2.2.3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芝加哥大学伯吉斯提出,分5个同心圆地带: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家庭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

(2)扇形模型:美国霍伊特提出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联成一个扇形。

(3)多核模型:美国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城市不断向外扩大,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 [3]

2.3城市体系

2.3.1城市体系的概念

城市体系是指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有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体系,也称城市系统。

2.3.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等级规模法则:1913年奥尔巴哈指出,通常人口规模居第2位的城市其人口为人口为居第1位城市人口的一半,第3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下类推。

(2)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城市比其他城市大许多倍,不一定国家首都都是首位城市,地区中心也可以成为首位城市,一国也可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比较明显。

(3)农村聚落体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4]

2.4城市对称化分布

地理对称原理

除了初等几何学中的中心对称、轴对称和旋转对称外,为了描述城市和集镇空间的规律性分布,对称的概念必须扩展,一些扩展的概念,如平移对称、斜对称(均变对称)、反对称、色对称和曲线对称都被引进到本文中。扩展了的对称概念均引自苏联结晶学家Mikbeev和SchublikovI和古生物学家Naliwkinll的著作.为了研究沿公路、铁路和河流城市和集镇的分布规律,本文引进平移和曲线对称的概念,为了描述平行四边形区域内城市和集镇的分布,需要斜对称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理上有对称关系的两个城市的人日和规模不必一样,因为按照色对称的定义,人口和规模的变化是允许的。

叶大年针对中国城市和集镇的分布提出下列对称原理:

(1)一个区域如果在地质构造上有对称性,它会在自然地理相应的对称上反映出来,如地形和地貌;

(2)一个区域在自然地理上有对称性,它会在经济地理相应的对称性上反映出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被认为是经济高度发展的体现,因而经济的对称性,可由城市分布的对称性反映出来;

(3)区域气候条件,如气温、年降水量,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性;

(4)人们的重大经济政治活动也会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性;

(5)一个国家彼此反对称的两个区域,由于人们的有效努力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影响反对称的程度。

3农村聚落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1当前研究热点问题

农村空心化现象虽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中国农村发展在长期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矛盾激化与问题积淀.以及当前的农村空心化问题要远比其他国家更复杂、更严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人口以年均1000多万的规模涌入城镇,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方式.可是乡村人口转移并未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缩减相挂钩,“两栖”占地现象普遍。多数农村地区缺乏合理规划.宅基地管理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 “一户多宅”现象非常突出。在这种背景下.乡村

聚落空间结构迅速更替和发展,引发了农村空心化及其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我国村庄数量多、占地规模大,在胡焕庸线东南半壁43%的土地上集中了全国约90%的村庄和85%的耕地.农村空心化与新房扩建占地相伴而生。造成了大量耕地被占用及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成为优化城乡土地利用配置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5]

4乡村地理学

4.1中国乡村地理研究与发展展望

从目前我国乡村发展的实际和国内外乡村地理学的发展态势看我国乡村地理学的未来,在以下方面应有所加强:

4.1.1重视乡村地理学发展

目前,我国人文地理学中的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地理发展欣欣向荣,相比之下,乡村地理学则处于一种衰退状态,主要原因不仅是研究人员为数不多,科研经费欠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然也与国情有着紧密联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时期,乡村中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并且越来越突出,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特提出“三农”问题,以显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在地理学界,乡村地理学发展步履缓慢。我国乡村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对其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热情。

4.1.2加强学科基础建设

由于我国乡村地理学基础薄弱,因此我们应从界定基本概念入手,逐步建立起学科的理论基础,明确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方向与内容,增强研究的技术与方法,最终形成完善的乡村地理学研究体系。同时,在研究中除了对现象进行描述与归纳之外,还应该注重对理论的提炼。由于乡村地理学研究涉及内容广泛,应继续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与借鉴,特别是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新思想和新方法的采用,将更加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与研究。

4.1.3转变研究范式

研究范式(paradigm)是指一门学科内部广为接受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从197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度计量化的空间分析忽视了人的价值和众多社会文化

等深层次问题,由此西方乡村地理学研究开始向社会和文化转型。我国目前的研究范式多为传统的经验主义,缺乏从社会、文化和个人的角度去思考所研究的对象,今后应有所转变。

4.2开展热点问题研究

4.2.1经济与生态的冲突

既要保护乡村生态,又要乡村经济发展,这是全球面临的一大课题,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就更为显著,特别是在生态脆弱区,乡村的脱贫致富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是我们最为紧迫的问题。实际上,乡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仅仅就是生态和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政策、社会、文化和乡村中的居民。

4.2.2乡村资源的整合

目前乡村资源的概念已经不断得到延伸,不仅包括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越来越突出的将是人力资源、资本存量资源、景观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田园环境资源和乡村空间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合理评价与整合将是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4.2.3乡村空间的重构

乡村空间包括了经济空间、聚落空间和社会空间,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乡村空间系统。乡村的变化必然带来乡村经济的重组、社会的重构、聚落的重新分布,它们将成为今后我国乡村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4.2.4乡村居民行为的变迁

人本主义影响之下的西方乡村地理学,在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研究中,融入了更多对乡村居民行为和心理的解释,特别是在乡村景观研究中,对“人”的研究成为近年来西方学者的一大热点。目前我国的乡村正进行着经济和社会的重要转型,传统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中,乡村居民的心理和行为将发生巨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在乡村的各个方面,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6]

参考文献:

[1]杨永春.近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5):P84-91.

[2]顾朝林.人文地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P91.

[3]赵荣;王恩涌;赵小林 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P207-222.

[4]顾朝林.人文地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P104-107.

[5]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地理学报2009,64(10):P1193.

[6]周心琴,张小林.我国乡村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

理,2005,25(2):P286-287.

聚落地理学

帅婷婷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西宁 810008)

学号:[1**********]

摘要:聚落地理学是研究聚落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的学科,着重研究人口分布的具体形式—聚落。聚落地理分为乡村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两大部分。从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当前研究热点问题;城市化、城市结构与城市体系;农村聚落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当前研究热点问题;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当前研究热点问题等方面对聚落地理学加以综述。

关键词:聚落地理学,农村聚落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1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基本完成了从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在后工业化社会发展阶段,于20世纪后期开始迈向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技术、人口、制度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发展格局和城市化进程①。自从城市地理学开始从聚落地理学中分离出来以后,国际上城市研究大致经历了产生与发展时期、数量革命时期、多元发展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活跃的学术氛围等大环境因素的推动下,形成了许多城市研究的学术流派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城市研究起步较晚,现代中国城市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不断向国外学习和吸收先进城市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同时,近20年来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处于旺盛的发展时期,表现为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注重研究课题的实践意义和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以及不断加强与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而且从事城市研究的队伍日益壮大,主要教学研究机构正在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风格等⑦。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于洪俊、宁越敏的《城市地理概论》(1983),许学强、朱剑如的《现代城市地理学》(1988),崔功豪的《城市地理学》(1992),阎小培等的《地理·区

域·城市》(1997),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的《城市地理学}(1997),顾朝林、柴彦威、蔡建明等编著的《中国城市地理》(1998)等关于城市研究的代表性综合性研究著作。同时,有关城市研究工作者在《地理学报》等各种相关刊物上发表的涉及城市研究的方方面面的大量学术论文,全面推动了城市研究的发展。近20年来中国城市研究在城市化研究、城镇体系研究、城市形态与内部地域结构、城市地貌与城市类型、城市发展研究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虽然中国城市地理学在主要领域进展迅速,但是国外城市多学科综合研究趋势加强,普遍应用先进的技术方法,研究中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全面,综合化、多元化、动态化、定量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各种新思潮、新理论、新的哲学观点自出现后很快就会被引入到城市研究中。与西方国家的城市研究比较,目前中国城市研究总体水平仍然落后于西方国家,基本处于对西方学说的介绍与引进阶段,适合中国城市发展的理论探索和模式明显不足。在研究中,分学科、分地区的单项研究较多,综合性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新的经济、社会、技术因素研究不深。在研究体系与学科上,仍然局限在传统的地理学、规划学、建筑学等单学科的研究阶段,难以形成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与范式。因此,中国城市研究必须紧密跟踪世界城市研究发展趋势,重视市场经济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重视个人消费者的偏好和需要,城市中个人和团体行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城市微观研究方向应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并加强城市中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及社区居民、种族间冲突的研究,还有妇女的就业行业及其对城市社会结构,乃至经济和地域结构的影响。

同时,应继续加强对城市土地进行经济评价、土地有偿使用的空间分析、土地使用价格市场的研究、城市空间的合理重组,以及结合社会空间分析,研究城市住房空间布局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住房需求和住房资源分配的研究、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消费的区位选择研究、居住区改造与社区演替研究、住房政策等等方面的研究。

另外,对中国国际城市、城市带或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特点、动力机制、地域变化以及群体内各城市的功能分工与协作,新兴产业、企业集团化、跨国公司及其空间组织对城市空间再组织的影响,大城市地域扩张的动态过程、方式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新城市或者城市新区区位和功能,新区与旧城的结合,投资环境

与投资效益,还有城市与区域发展相互作用机制与模式,中国城市信息系统以及发展过程模拟等都是未来中国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与方向。[1]

1.2当前研究热点问题

城市地理学是近年来世界和我国地理学科中发展速度最快、应用性最强、学术思想最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城市地理学研究历来有两大走向:一是把城市作为“点”,研究区域的城镇体系;二是把城市作为“面”,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从应用角度看,两者均是为城市和区域规划发展服务。目前的研究热点与学术前沿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1.2.1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机制和体制创新研究

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研究历来都是城市地理学的重点,内容涉及全国及区域城市化的特征、地域类型、发展机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乡镇企业与乡村城市化的关系、小城镇与乡村城市化的关系等方面。90年代后半期以来,开始对城市化研究进行理性思考与理论总结,并对城市化研究中的难点,即城市化机制进行深入探讨。1998年宁越敏的“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是对宏观城市化机制创新性研究的代表性成果;郑弘毅主编的《农村城市化研究》一书,是对乡村城市化的基本理论、小城镇扩散与集聚的机制,指标体系以及地域差异,的系统研究。90年代末,我国政府对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问题有了更为积极的认识,实施城市化战略被确定为我国“十五” 时期的一大重要任务,但城市和区域发展中存在的诸如人口城乡转移渠道不畅、城市经济结构趋同、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衔接和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缺乏联合行动、统一规划缺乏实施和监督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化的推进,这就要求从制度创新的角度、从因地制宜的角度研究城市化问题。因此,对城镇规划、人口管理、经济组织、土地流转、资金筹集等经济社会体制创新和对小城镇发展的地域模式的研究形成新的研究热点。

1.2.2城市体系与城市群的研究

城市体系的传统研究领域主要是“三结构一网络”,即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联系网络。“三结构一网络”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区域、不同地域类型的因地制宜的应用研究、二是用新的方法技术对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三是对联系城市的航空、信息等

网络系统结构的研究。

90年代后半期以来,城镇体系研究在“三结构一网络”基础上,向更深层次研究推进,即对城市群、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等城市体系的特殊形态进行理论与实践(规划)两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经济、人口集聚与扩散的机制与调控研究”成果(2000),代表着国内研究的前沿;在应用研究方面,周一星主持的“济宁---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2001)、“南京都市圈规划”(2000)代表着国内研究的前沿。对城镇密集地区(都市区、都市圈和都市连绵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是今后城镇体系研究的前沿领域。

1.2.3大城市空间扩展与社会空间、感应空间的研究

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包括CBD、边缘区、城市空间扩展、城市市场空间、城市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5个方面。其中,最新成果主要集中于城市空间扩展研究领域,包括土地利用空间扩展动态研究和大城市郊区化研究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土地利用空间扩展动态研究从土地利用角度对扩展规模、特征、动力和模式进行探讨;大城市郊区化研究主要对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表现形式、动力机制和现象结果进行中西方、不同城市的比较研究。周一星的“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对策研究”(2000)代表了这方面的前沿。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研究是我国城市地理研究的薄弱环节,研究成果相当有限,代表性成果有王兴中的“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2000)和柴彦威的“中日城市结构比较研究”。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国外开展较多,并且对城镇规划和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应用价值,是我国城市地理学应开拓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1.2.4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研究

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是城市地理学的一个新领域,研究面还较窄,成果数量还很少,代表性成果是阎小培的“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1999)。基于信息化迅猛发展,信息网络对中国传统的城市等级体系、经济活动区位决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信息化对城市与城镇体系的影响、信息网络与城市体系的互动关系,信息网络与大城市地域结构的互动关系是城市地理今后应开拓的新的研究领域。

1.2.5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增长点”,相比之下城市地理学

对这方面研究较少,仅有一些理论综述、评价指标和土地利用的文章。随着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化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的日益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也会逐步深化。城市人居环境既包括人工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今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将侧重城市人工环境的研究。研究城市人居环境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及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城市发展模式。

2城市化、城市结构与城市体系

2.1城市化

2.1.1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是一个城市空间向乡村地带扩张和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向乡村地区扩散的过程。[2]

2.1.2城市化的机制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的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一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的第二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工业处于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城市规模越大,第三产业在就业中的比例就越高。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力量,人口和经济向城市集中,是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2.2城市地域结构

2.2.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

2.2.2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

(1)集聚力:即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居民部门向市中心集聚,具有交通方便、社会条件优势如知名度。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首先是交通方便,其次城市中心是商业最好的区位。第二,市中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

(2)离散力:向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城市中心经济效益下降、声望下降等,郊区高质量住宅区吸引加速城市的分散。第一是经济条件方面。第二是社会条件方面。

(3)摩擦力:是指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活动的力量。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门槛,自然地理、技术设备条件等。

(4)三种力的循环相互作用

2.2.3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1)同心圆模型:芝加哥大学伯吉斯提出,分5个同心圆地带:中心商务区、过渡带、工人家庭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

(2)扇形模型:美国霍伊特提出高租金住宅区从市中心商业区开始,沿方便的交通线向另一远处高租金住宅区延伸,最后彼此相联成一个扇形。

(3)多核模型:美国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城市不断向外扩大,并出现新的郊区有自己的核心。原因是城市的多样化功能不断出现。 [3]

2.3城市体系

2.3.1城市体系的概念

城市体系是指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有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就是城市体系,也称城市系统。

2.3.2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1)等级规模法则:1913年奥尔巴哈指出,通常人口规模居第2位的城市其人口为人口为居第1位城市人口的一半,第3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下类推。

(2)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城市比其他城市大许多倍,不一定国家首都都是首位城市,地区中心也可以成为首位城市,一国也可有两个首位城市,发展中国家首位城市法则比较明显。

(3)农村聚落体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4]

2.4城市对称化分布

地理对称原理

除了初等几何学中的中心对称、轴对称和旋转对称外,为了描述城市和集镇空间的规律性分布,对称的概念必须扩展,一些扩展的概念,如平移对称、斜对称(均变对称)、反对称、色对称和曲线对称都被引进到本文中。扩展了的对称概念均引自苏联结晶学家Mikbeev和SchublikovI和古生物学家Naliwkinll的著作.为了研究沿公路、铁路和河流城市和集镇的分布规律,本文引进平移和曲线对称的概念,为了描述平行四边形区域内城市和集镇的分布,需要斜对称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在地理上有对称关系的两个城市的人日和规模不必一样,因为按照色对称的定义,人口和规模的变化是允许的。

叶大年针对中国城市和集镇的分布提出下列对称原理:

(1)一个区域如果在地质构造上有对称性,它会在自然地理相应的对称上反映出来,如地形和地貌;

(2)一个区域在自然地理上有对称性,它会在经济地理相应的对称性上反映出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被认为是经济高度发展的体现,因而经济的对称性,可由城市分布的对称性反映出来;

(3)区域气候条件,如气温、年降水量,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性;

(4)人们的重大经济政治活动也会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性;

(5)一个国家彼此反对称的两个区域,由于人们的有效努力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影响反对称的程度。

3农村聚落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1当前研究热点问题

农村空心化现象虽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中国农村发展在长期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矛盾激化与问题积淀.以及当前的农村空心化问题要远比其他国家更复杂、更严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人口以年均1000多万的规模涌入城镇,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方式.可是乡村人口转移并未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缩减相挂钩,“两栖”占地现象普遍。多数农村地区缺乏合理规划.宅基地管理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 “一户多宅”现象非常突出。在这种背景下.乡村

聚落空间结构迅速更替和发展,引发了农村空心化及其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我国村庄数量多、占地规模大,在胡焕庸线东南半壁43%的土地上集中了全国约90%的村庄和85%的耕地.农村空心化与新房扩建占地相伴而生。造成了大量耕地被占用及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成为优化城乡土地利用配置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5]

4乡村地理学

4.1中国乡村地理研究与发展展望

从目前我国乡村发展的实际和国内外乡村地理学的发展态势看我国乡村地理学的未来,在以下方面应有所加强:

4.1.1重视乡村地理学发展

目前,我国人文地理学中的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地理发展欣欣向荣,相比之下,乡村地理学则处于一种衰退状态,主要原因不仅是研究人员为数不多,科研经费欠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然也与国情有着紧密联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时期,乡村中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并且越来越突出,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特提出“三农”问题,以显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在地理学界,乡村地理学发展步履缓慢。我国乡村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对其投入更多的关注和热情。

4.1.2加强学科基础建设

由于我国乡村地理学基础薄弱,因此我们应从界定基本概念入手,逐步建立起学科的理论基础,明确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方向与内容,增强研究的技术与方法,最终形成完善的乡村地理学研究体系。同时,在研究中除了对现象进行描述与归纳之外,还应该注重对理论的提炼。由于乡村地理学研究涉及内容广泛,应继续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与借鉴,特别是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新思想和新方法的采用,将更加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与研究。

4.1.3转变研究范式

研究范式(paradigm)是指一门学科内部广为接受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从197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度计量化的空间分析忽视了人的价值和众多社会文化

等深层次问题,由此西方乡村地理学研究开始向社会和文化转型。我国目前的研究范式多为传统的经验主义,缺乏从社会、文化和个人的角度去思考所研究的对象,今后应有所转变。

4.2开展热点问题研究

4.2.1经济与生态的冲突

既要保护乡村生态,又要乡村经济发展,这是全球面临的一大课题,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就更为显著,特别是在生态脆弱区,乡村的脱贫致富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是我们最为紧迫的问题。实际上,乡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仅仅就是生态和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政策、社会、文化和乡村中的居民。

4.2.2乡村资源的整合

目前乡村资源的概念已经不断得到延伸,不仅包括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越来越突出的将是人力资源、资本存量资源、景观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田园环境资源和乡村空间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合理评价与整合将是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4.2.3乡村空间的重构

乡村空间包括了经济空间、聚落空间和社会空间,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乡村空间系统。乡村的变化必然带来乡村经济的重组、社会的重构、聚落的重新分布,它们将成为今后我国乡村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4.2.4乡村居民行为的变迁

人本主义影响之下的西方乡村地理学,在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研究中,融入了更多对乡村居民行为和心理的解释,特别是在乡村景观研究中,对“人”的研究成为近年来西方学者的一大热点。目前我国的乡村正进行着经济和社会的重要转型,传统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中,乡村居民的心理和行为将发生巨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在乡村的各个方面,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6]

参考文献:

[1]杨永春.近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5):P84-91.

[2]顾朝林.人文地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P91.

[3]赵荣;王恩涌;赵小林 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P207-222.

[4]顾朝林.人文地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P104-107.

[5]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地理学报2009,64(10):P1193.

[6]周心琴,张小林.我国乡村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

理,2005,25(2):P286-287.


相关内容

  • 七年级地理居民与聚落学案设计
  • 七年级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学案设计初稿 区初一中心组 李世梅 本章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特点. 2.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3.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 4.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区别. 5.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章难点: 1.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 2.主要语 ...

  • 第一单元第二课[城市聚落]教学设计(2012版)
  • 第一单元第二课<城市聚落>教学设计(2012版) 平湖市东湖中学 主笔 刘莉 参与:刘华忠.朱明华.金凤.韩秋雅 2012.9.14 一.[课标解读]: 课标: 1-2-2 以及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找出影响聚落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解读: 选择的区域:乡村与城市 学习内容:说出聚落的含 ...

  • 新加坡的地理教学_地理论文
  •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国,在中小学地理教学上有其明显的特点.现从新加坡的教育体制.中小学 地理课程和中学地理教材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教育体制 目前新加坡的学制(1982年试行),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一般6年).中等教育(包括中学4 -5年和大学先修教育2-3年)及高等教育等. 小学 ...

  • 文章 | "文明时代"的中原和长江下游--不同轨迹和道路的比较
  • 摘要:"文明时代"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时代,中原和长江下游地区地理环境.聚落分布规律和规模.生业经济.特别资源的掌控以及信仰系统的不同,导致了两地文明化进程不同的轨迹和道路,长江下游地区社会结构稳定,影响深远但没有扩张的欲望,与中原地区社会组织内部充满了张力形成鲜明的对比, ...

  • 聚落教学设计
  •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探究性教学设计 王黎明 孝昌县小河中学 一.教材分析 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联系紧密,在人文地理学中,聚落也被称为人口的文化景观,它是人类居住活动所创造的最为典型的人文环境.作为人文环境的聚落,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肯定受到风俗.文化等人文因素的控制与作用,但起决定 ...

  • 优秀案例评选第4章[第三节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
  • 网络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 世界的聚落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和活动建议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主体.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及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成功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不断提高,学生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不 ...

  • 地理七年级上册导学案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总课时:1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了解地理这一门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和一般的学习方法,了解学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培 养学地理情感,初步形成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这一概念,理解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 离不开地理知识. ...

  • 临近高考如何复习人文地理
  • 临近高考如何复习人文地理 山东/刘爱萍 一. 人文地理考试与学习中的基本问题 人文地理内容在文科综合测试中的特点是:(1)试题分数比重越来越大:(2)多与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综合在一起考查,关注区域人文特征和区域发展,强调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3)人文地理内容变化大,试题多比较新颖,选材为最新的 ...

  • 初一地理教案
  • 地理教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2)东西半球划分.(3) 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课前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