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转型与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安徽考察工作时强调,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实现领导 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是当前加强党的建设,也是做好各项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江 总书记在强调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又提出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 ,这是关系到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全面创新内容的扩展和深 化,研究这一课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转型必然要求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整个社会处 于转型之中。社会转型时期,为什么要提出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的问题?这是由社会转 型前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局限性引起的,这种局限性又渊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建国 后的较长时期,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以及主观指导思想上的失误,我们在社会发展阶段、社 会主要矛盾、工作重心、经济体制等重大问题上,都有不正确的认识及其实践。例如,在社 会发展阶段上,没有看到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为可以很快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在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没有看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反而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阶级斗争作 为主要矛盾;在工作重心问题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在经济体制问题上,搞高度集中的社会 主义计划经济,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一段时间里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 的深入发展,其局限性就越来越明显。

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囿于人们的认识水平、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往往打上了计划经济 和阶级斗争的烙印。其突出表现是,靠行政命令,搞政治运动,搞“大呼隆”、一哄而上、 “一刀切”等等领导方式和方法实施领导,显然,弊端很多。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度集中统 一 的行政命令,对农民种植什么,规定得很死;对企业更是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 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 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践表明 ,社会需要转型,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需要转变和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等 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这些方面的变化还会随着改革的深化进一步展开。根据实践的发 展变化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的 各项工作能否做好,我们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我们的事业最终能否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因此,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 都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紧密结 合人民群众对提高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提高运用民主法制开展 工作的能力,提高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能力,努力掌握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江泽民同志强调,采取正确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 要带领人民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开拓前进的执政党必须具备的能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同时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改革创新,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 领导方法。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不断改进,为我们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 和保证。这就充分说明了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必要性。

提倡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不但是社会转型的客观必然性的要求,而且也有理论和 事实根据。

唯物辩证法是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的理论根据。“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 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 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8页)马克思的 这段话,深刻地概括了辩证法对发展和创新的本质理解,是我们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 哲学依据。

时代与实践每天都在证明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在变,为我们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创新提供了事实根据。邓小平说过,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 出现。世界在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思维观念、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都要变。世界日新月异 ,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些同志往往感到“老办 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这是我们在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和建设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在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如果再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命令的方式方法来管 理社会经济活动,那肯定是不行的。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我们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也要创新,才能胜任领导工作,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推进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是一个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推进,必须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变“一言堂”随意型为民主法制型。过去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反映到领导方式和领导 方 法上往往是“家长制”盛行,“一言堂”决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破了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要求我们各项决策及活动注意体现民主化、科学性。为了保证民主化 、科学性,必须重视制度建设。正如邓小平所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 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要依靠制度、法律办事,保证领导决策及其活动符合规则,遵 循规律,并取得成功。

——变封闭型为开放型。过去长期的闭关自守,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管理工作,使之在领 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上也呈现封闭状态。当前的改革开放必然要求开放式的方法与之相适应, 既允许人们接触各种思潮,又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引导,既依靠政工干部做工作,又充分发 挥 社会的力量和传播媒介的效力,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对人的管理工作。开放型的领导方 式和领导方法要求有分析地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积极成果,如将行为科学和企业文化等 理论和方法运用于管理工作之中。特别是当我们加入WTO之后,还要注意遵循通常的国际惯 例,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也有一个与国际接轨问题,因而当然要将世界的共性和我国的个性 相统 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变强迫型为自主型。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整齐划一的特性,又由于指导思 想上的“左”的错误,过去在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上出现过“管、卡、压”,要求人们“理 解 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这显然带有较浓的强迫性。其结果,只能产生被领导者的 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消极被动地对待工作,影响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 下,要求我们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不能简单地采用行政命令手段(不是完全放弃),而要在 增强主体能动性、自觉性方面下功夫,可以采用讨论、启发、吸引等方法,引导人们自觉地 服从领导,积极地参与活动,努力工作,做出成绩。

——变单一型为多样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统一性和 单一性。行政命令,搞运动等,是其基本的领导方式和方法。“大跃进”时期,全国大炼钢 铁,与其说是搞经济建设,不如说是在搞政治运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注重从生 产力状况看问题,允许生产关系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就必然要求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的多样性。我国沿海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要有区别; 经济特区与内地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也有不同;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三资 企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更是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必须承认其特殊性,允许灵活 性。

三、充分认识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的主客观条件

实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不但要认识它的历史必然性和理论根据,还要看到它的 可 能性,即具备的主客观条件。

第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为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提供 了思想基础和观念条件。首先,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使人们树立起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 精神。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奋勇开拓 、不断创新的精神,已成为国家和民族得以强大的希望所在,成为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 的精神动力。其次,改革开放及社会转型,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时效意识和民主法制意 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利益主体的形成,使得社会竞争空前激烈,这就促 使 人们逐渐革除过去的依赖心理,树立起强烈的竞争意识。市场经济发展,激烈的竞争和生存 的需要,要求人们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改变了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 制下不重视效益、不讲求效率的现象,逐步形成了视效率为生命的时效意识。发展市场经 济使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社会生活,在经济活动中日益成为平等的主体。市场经济要求一切经 济活动和政府的经济职能都必须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办事,这使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最为重要的是,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化,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的 发 展意识,已在人们的头脑中确立起来。这些意识都是现代社会成员特别是领导者所必须具备 的素质和品格。因此,凡是符合竞争意识、时效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发展意识的领导方式 和领导方法的创新,都会得到拥护和支持。

第二,科学技术进步,为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科学技 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通信技术,为我们的领导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今天, 一个全球性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门、加工基地、销售总部设在世界各地,这些部门之 间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办公楼里一样便于勾通。在信息社会,大量信息的存储和检索的 任务,几乎已完全由计算机系统来承担。领导活动的调查研究,信息的获得,不一定非要领 导者亲自走一走、看一看,很多信息通过操作电脑就能获得。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领导形式 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第三,经济全球化,为我们领导活动特别是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参照系或 借鉴条件。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迅速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作用下,资本、 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各个国家的 经济被越来越深地卷入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以至相互依存关系达到了前 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我们要努力扩大、利用积极有利的一面,为我 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其中包括在领导方式和方法上,进行比较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习别人先进的、有积极作用的管理与领导经验,是促进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 展的需要。

四、以辩证思维看待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

(一)管住和放开相统一

首先,领导者要管住什么?一是要管住方向。二是要管住目标。三是要管住基本政策。四是 抓头头,实现目标。事实说明,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正是有一套适合市场经济的国家 管理。但是,管,并不意味着回到过去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其次,领导者要放开什么?第一,放开,就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地区先富裕 起来;放开,就是让农民家庭、集体企业、国有企业真正有经营的自主权,有自主权才有积 极性和创造性;放开,就是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得到发展;放开,就要走向市场,让多 种经济成分和形式在统一市场中平等竞争,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改造自己的 实现形式,增强自身的内在活力,形成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局面,使整个经济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第二,制定政策措施要“先放后导”。从某种 意义上说,新政策措施只有通过在实践中的撞击反射,才能逐步确立和完善起来。“先放后 导”,用老眼光看,可能会出现一些乱的局面,但由乱到治,由不规范到规范恰恰是事物发 展过程中的规律性现象。“放”字当头,“导”在其中,以“放”带“导”,以“导”助“ 放”,会使各项政策措施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也会使改革开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法治和德治相统一

“法治”作为一种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理论,同时也是一种领导理论。作为治国理论 和领导理论,“法治论”认为,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一个单位,其长治久安和兴旺 发达的关键在于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是有贤明的领导人,但并不否认领导人的重大作用 。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都要严格依法办事。 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 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 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 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段论述高屋建瓴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法 治的主体、客体、对象、标准、宗旨、方式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它不仅对于推进依法治国的 进程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各级领导做好领导工作也同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 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属于政治建设、 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 常重要的。可以说,法治与德治的统一是治国理论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方法的创新。

(三)精确和模糊相统一

精确处理和模糊处理是重要的领导方式和方法。精确处理,就是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结合起来看待事物,解决问题。这是现代思维方式的内在要求,是领导者在现代社会分析矛 盾、解决矛盾的一种基本功。从质和量的角度看,认识事物存在着两种基本形式:确定事物 现象的性质,称为定性分析;确定事物现象的数量关系,称为定量分析。定性是定量的基础 ,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和深化。领导者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有助于把握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达到领导活动的目标。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在计划经济过渡到市 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加入WTO的时候,对“量”的要求将 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在领导方式和方法上要注意精确处理。

模糊处理,就是领导者在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人、财、物的领导活动中,大处认真, 小处糊涂,突出重点,淡化一般,举重若轻,化繁为简,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决断的领 导方法。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象计划经济那样,统得很死,管得很严,应有相当的自由 度,模糊处理是必要的。领导者运用模糊处理法有助于抓住主要矛盾,改变事必躬亲的领导 方法。在领导活动中,运用模糊处理法,就是用矛盾分析法,找出并抓住主要矛盾,认真做 好重要的事情,把次要的、不必亲自过问的事分派给别人。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去研究本地 本部门的发展规划、重大决策等问题,有效地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本部门的工作。

以上只是概括了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内容的几个主要方面,随着领导实践的发展,创 新领导方式和方法的内容将越来越丰富,我们要继续深入地加以研究。

江泽民同志在安徽考察工作时强调,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实现领导 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是当前加强党的建设,也是做好各项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江 总书记在强调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又提出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 ,这是关系到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途命运的全面创新内容的扩展和深 化,研究这一课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社会转型必然要求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整个社会处 于转型之中。社会转型时期,为什么要提出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的问题?这是由社会转 型前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局限性引起的,这种局限性又渊源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建国 后的较长时期,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以及主观指导思想上的失误,我们在社会发展阶段、社 会主要矛盾、工作重心、经济体制等重大问题上,都有不正确的认识及其实践。例如,在社 会发展阶段上,没有看到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为可以很快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在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没有看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反而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阶级斗争作 为主要矛盾;在工作重心问题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在经济体制问题上,搞高度集中的社会 主义计划经济,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一段时间里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 的深入发展,其局限性就越来越明显。

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囿于人们的认识水平、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往往打上了计划经济 和阶级斗争的烙印。其突出表现是,靠行政命令,搞政治运动,搞“大呼隆”、一哄而上、 “一刀切”等等领导方式和方法实施领导,显然,弊端很多。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度集中统 一 的行政命令,对农民种植什么,规定得很死;对企业更是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 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 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践表明 ,社会需要转型,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需要转变和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等 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这些方面的变化还会随着改革的深化进一步展开。根据实践的发 展变化提出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的 各项工作能否做好,我们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我们的事业最终能否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因此,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 都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紧密结 合人民群众对提高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提高运用民主法制开展 工作的能力,提高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能力,努力掌握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江泽民同志强调,采取正确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 要带领人民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开拓前进的执政党必须具备的能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行之有效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同时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改革创新,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 领导方法。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不断改进,为我们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 和保证。这就充分说明了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必要性。

提倡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不但是社会转型的客观必然性的要求,而且也有理论和 事实根据。

唯物辩证法是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的理论根据。“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 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 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8页)马克思的 这段话,深刻地概括了辩证法对发展和创新的本质理解,是我们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 哲学依据。

时代与实践每天都在证明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在变,为我们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创新提供了事实根据。邓小平说过,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 出现。世界在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思维观念、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都要变。世界日新月异 ,墨守成规只能导致落后。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些同志往往感到“老办 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这是我们在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和建设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在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如果再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命令的方式方法来管 理社会经济活动,那肯定是不行的。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我们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也要创新,才能胜任领导工作,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推进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必须实现四个转变

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是一个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推进,必须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变“一言堂”随意型为民主法制型。过去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反映到领导方式和领导 方 法上往往是“家长制”盛行,“一言堂”决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破了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要求我们各项决策及活动注意体现民主化、科学性。为了保证民主化 、科学性,必须重视制度建设。正如邓小平所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 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们要依靠制度、法律办事,保证领导决策及其活动符合规则,遵 循规律,并取得成功。

——变封闭型为开放型。过去长期的闭关自守,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管理工作,使之在领 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上也呈现封闭状态。当前的改革开放必然要求开放式的方法与之相适应, 既允许人们接触各种思潮,又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引导,既依靠政工干部做工作,又充分发 挥 社会的力量和传播媒介的效力,才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对人的管理工作。开放型的领导方 式和领导方法要求有分析地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积极成果,如将行为科学和企业文化等 理论和方法运用于管理工作之中。特别是当我们加入WTO之后,还要注意遵循通常的国际惯 例,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也有一个与国际接轨问题,因而当然要将世界的共性和我国的个性 相统 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变强迫型为自主型。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整齐划一的特性,又由于指导思 想上的“左”的错误,过去在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上出现过“管、卡、压”,要求人们“理 解 的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这显然带有较浓的强迫性。其结果,只能产生被领导者的 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消极被动地对待工作,影响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 下,要求我们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不能简单地采用行政命令手段(不是完全放弃),而要在 增强主体能动性、自觉性方面下功夫,可以采用讨论、启发、吸引等方法,引导人们自觉地 服从领导,积极地参与活动,努力工作,做出成绩。

——变单一型为多样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统一性和 单一性。行政命令,搞运动等,是其基本的领导方式和方法。“大跃进”时期,全国大炼钢 铁,与其说是搞经济建设,不如说是在搞政治运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注重从生 产力状况看问题,允许生产关系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就必然要求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的多样性。我国沿海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要有区别; 经济特区与内地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也有不同;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三资 企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更是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必须承认其特殊性,允许灵活 性。

三、充分认识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的主客观条件

实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不但要认识它的历史必然性和理论根据,还要看到它的 可 能性,即具备的主客观条件。

第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为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提供 了思想基础和观念条件。首先,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使人们树立起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 精神。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奋勇开拓 、不断创新的精神,已成为国家和民族得以强大的希望所在,成为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 的精神动力。其次,改革开放及社会转型,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时效意识和民主法制意 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利益主体的形成,使得社会竞争空前激烈,这就促 使 人们逐渐革除过去的依赖心理,树立起强烈的竞争意识。市场经济发展,激烈的竞争和生存 的需要,要求人们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改变了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 制下不重视效益、不讲求效率的现象,逐步形成了视效率为生命的时效意识。发展市场经 济使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社会生活,在经济活动中日益成为平等的主体。市场经济要求一切经 济活动和政府的经济职能都必须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办事,这使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最为重要的是,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化,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的 发 展意识,已在人们的头脑中确立起来。这些意识都是现代社会成员特别是领导者所必须具备 的素质和品格。因此,凡是符合竞争意识、时效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发展意识的领导方式 和领导方法的创新,都会得到拥护和支持。

第二,科学技术进步,为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科学技 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通信技术,为我们的领导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今天, 一个全球性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门、加工基地、销售总部设在世界各地,这些部门之 间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办公楼里一样便于勾通。在信息社会,大量信息的存储和检索的 任务,几乎已完全由计算机系统来承担。领导活动的调查研究,信息的获得,不一定非要领 导者亲自走一走、看一看,很多信息通过操作电脑就能获得。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领导形式 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第三,经济全球化,为我们领导活动特别是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参照系或 借鉴条件。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迅速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作用下,资本、 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以越来越大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各个国家的 经济被越来越深地卷入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以至相互依存关系达到了前 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我们要努力扩大、利用积极有利的一面,为我 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其中包括在领导方式和方法上,进行比较研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习别人先进的、有积极作用的管理与领导经验,是促进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 展的需要。

四、以辩证思维看待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

(一)管住和放开相统一

首先,领导者要管住什么?一是要管住方向。二是要管住目标。三是要管住基本政策。四是 抓头头,实现目标。事实说明,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正是有一套适合市场经济的国家 管理。但是,管,并不意味着回到过去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其次,领导者要放开什么?第一,放开,就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地区先富裕 起来;放开,就是让农民家庭、集体企业、国有企业真正有经营的自主权,有自主权才有积 极性和创造性;放开,就是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得到发展;放开,就要走向市场,让多 种经济成分和形式在统一市场中平等竞争,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改造自己的 实现形式,增强自身的内在活力,形成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局面,使整个经济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第二,制定政策措施要“先放后导”。从某种 意义上说,新政策措施只有通过在实践中的撞击反射,才能逐步确立和完善起来。“先放后 导”,用老眼光看,可能会出现一些乱的局面,但由乱到治,由不规范到规范恰恰是事物发 展过程中的规律性现象。“放”字当头,“导”在其中,以“放”带“导”,以“导”助“ 放”,会使各项政策措施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也会使改革开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法治和德治相统一

“法治”作为一种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理论,同时也是一种领导理论。作为治国理论 和领导理论,“法治论”认为,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一个单位,其长治久安和兴旺 发达的关键在于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是有贤明的领导人,但并不否认领导人的重大作用 。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都要严格依法办事。 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 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 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 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段论述高屋建瓴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法 治的主体、客体、对象、标准、宗旨、方式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它不仅对于推进依法治国的 进程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各级领导做好领导工作也同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 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属于政治建设、 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 常重要的。可以说,法治与德治的统一是治国理论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方法的创新。

(三)精确和模糊相统一

精确处理和模糊处理是重要的领导方式和方法。精确处理,就是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结合起来看待事物,解决问题。这是现代思维方式的内在要求,是领导者在现代社会分析矛 盾、解决矛盾的一种基本功。从质和量的角度看,认识事物存在着两种基本形式:确定事物 现象的性质,称为定性分析;确定事物现象的数量关系,称为定量分析。定性是定量的基础 ,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和深化。领导者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有助于把握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达到领导活动的目标。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在计划经济过渡到市 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加入WTO的时候,对“量”的要求将 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在领导方式和方法上要注意精确处理。

模糊处理,就是领导者在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人、财、物的领导活动中,大处认真, 小处糊涂,突出重点,淡化一般,举重若轻,化繁为简,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决断的领 导方法。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象计划经济那样,统得很死,管得很严,应有相当的自由 度,模糊处理是必要的。领导者运用模糊处理法有助于抓住主要矛盾,改变事必躬亲的领导 方法。在领导活动中,运用模糊处理法,就是用矛盾分析法,找出并抓住主要矛盾,认真做 好重要的事情,把次要的、不必亲自过问的事分派给别人。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去研究本地 本部门的发展规划、重大决策等问题,有效地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本部门的工作。

以上只是概括了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创新内容的几个主要方面,随着领导实践的发展,创 新领导方式和方法的内容将越来越丰富,我们要继续深入地加以研究。


相关内容

  • 浙江大学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 浙江大学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在市委组织部的精心安排组织下,我有幸作为浙江大学--文昌市第三期中青年干部创新思维与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的一员,10月22日,我们来到美丽的杭州,在有着百年悠久历史."东方剑桥"美誉的浙江大学开始为期15天的学习培训.在培训期间,浙江人的一种谦虚大度及 ...

  •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所未有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时代环境是前所未有的,而信息化和市场经济潮流互相激荡所产生许多新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许多高度复杂的问题和矛盾往往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解决.这是每一个组织在当今时代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则 ...

  • 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浙江科学发展
  • 突出实践特色.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是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鲜明特征和显著特点.体制机制具有根本性.先决性的意义,浙江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就,主要靠体制机制创新:今后再创科学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要靠体制机制创新.我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浙江要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和确保 ...

  •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全文) 来源:解放日报 2010年12月02日13:31 我来说两句(0)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二○一一 ...

  • 社会转型期中国工会的特征与展望
  • 作者:袁廿一唐德祥陈永兴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02期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不断向现代化迈进,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转型.中国工会的转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 一.中国工会的社会转型期背景 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 ...

  • 企业政工师职称论文
  • 企业政工师职称论文 浅谈创新企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秦皇岛市引青管理局徐嘉鑫)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企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企业的 ...

  • 提升能力素质 建设能力强的领导班子
  • --二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2012-4-16 8:19: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日报评论员 各级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领导核心,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枢纽地位,起着定方向.办大事.决胜负的主导作用.领导班子能力素质的高低既决定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现状,更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一个 ...

  • 党代会报告(定稿)
  • 迈向现代化 建设幸福城 共同开启江阴科学发展的新征程 --在中国共产党江阴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朱民阳 (2011年6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江阴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江阴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从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 ...

  • 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 主动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 奋力开启经济发展新征程 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2015-01-08 来源:成都日报 2015年 1月7日,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新初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五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