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理健康观

我的心理健康观

我认为心理健康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健康的标准,以此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些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的距离,就能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根据1946年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在会议上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只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其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本人认为,虽然也有许多的心理学者或专家提出过一些相同含义的多种说法,但是,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大会讨论并且予以通过的定义和标准。

健康是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健康呢?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1)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情绪稳定与愉快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5)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大学生心理状况发展的动态客观记录,它能真实地反映和记录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心理档案也应像学籍档案一样从入校时就建立,但由于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保密性,因而必须制定完善的心理档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心理档案应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家庭情况、每学期或每学年的心理测验情况、综合印象(含辅导员或班主任的鉴定、同学之间的相互测评和学

生的自我总结)和心理咨询记录等内容,以便于辅导员或班主任、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动态有全面了解。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举办心理科普知识讲座,系统地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介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心理卫生专业知识培训,建立一支既有学生工作经验又有心理卫生知识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高校有一批专门从事学生管理的工作人员,他们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善于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障碍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和思政工作经验,却缺乏心理卫生专业知识。只有对他们加强心理卫生专业知识的培训,才能提高他们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开展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高校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全校学生,通过个别面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对于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介绍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

引进专门从事心理卫生研究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专业人才,从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工作和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普遍存在专业人员不足,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工作中专业性不够,针对性不强,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引进一批这方面的人才,将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

心理健康很重要,尤其我们大学生,我们要时时关注,刻刻关注。

我的心理健康观

我认为心理健康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健康的标准,以此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些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的距离,就能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根据1946年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在会议上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只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与其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本人认为,虽然也有许多的心理学者或专家提出过一些相同含义的多种说法,但是,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大会讨论并且予以通过的定义和标准。

健康是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健康呢?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1)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2)情绪稳定与愉快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4)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5)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大学生心理状况发展的动态客观记录,它能真实地反映和记录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心理档案也应像学籍档案一样从入校时就建立,但由于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保密性,因而必须制定完善的心理档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心理档案应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家庭情况、每学期或每学年的心理测验情况、综合印象(含辅导员或班主任的鉴定、同学之间的相互测评和学

生的自我总结)和心理咨询记录等内容,以便于辅导员或班主任、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动态有全面了解。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举办心理科普知识讲座,系统地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介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心理卫生专业知识培训,建立一支既有学生工作经验又有心理卫生知识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高校有一批专门从事学生管理的工作人员,他们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善于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障碍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们虽然有着丰富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和思政工作经验,却缺乏心理卫生专业知识。只有对他们加强心理卫生专业知识的培训,才能提高他们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开展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高校要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全校学生,通过个别面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对于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介绍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

引进专门从事心理卫生研究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专业人才,从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工作和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目前,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普遍存在专业人员不足,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工作中专业性不够,针对性不强,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引进一批这方面的人才,将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

心理健康很重要,尤其我们大学生,我们要时时关注,刻刻关注。


相关内容

  • 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培养初探_杨震
  • 教育与职业 第8期(总第576期 ) 心理健康教育 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培养初探 杨震 [摘要]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具有重要作用,鉴于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观的不良现状,文章在重新界定 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培养的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批判性教学,从心理健 ...

  • 关于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师资再教育的重要性
  • 关于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师资再教育的重要性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适应社会激剧变化.飞速发展和人才成长的需要,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 ...

  • [考察报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考察报告
  • [考察报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考察报告 桐城市心理健康教育考察组 二oo五年三月 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在校园生活中也日益凸显出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市亟待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为此,市委. ...

  • 特色评估工作报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报告 健康的心理,是促进学生"德.技.力"全面发展的基础,师生内心世界的和谐,是实现我院"交融通达,和谐共生"办学理念的根本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就是要遵循心理教育规律,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 ...

  •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健康的含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身会上完全安好的状态. 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 心理健康的含义: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与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

  • 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
  • 作者:石文山陈家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02期 随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近年来正逐渐成为许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相应于这种教育实践的进展,在教育理论界,论述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论文也开始出现,有的研究者甚至主张 ...

  • 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 第9期2006年9月 No.9Sep.2006中国教育学刊 JournaloftheChineseSocietyofEducation 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任其平* [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安庆 246011]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发展取向的功能和适应取向的功能.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 ...

  •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 ...

  •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方案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 ...

  •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2016
  • 2016年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针对当代初中生身心特点,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宗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将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