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旅游区

在我国自然区划概念中,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秦巴山地及云贵高原大部。而在旅游资源上划分,我国西南旅游分区涵盖了广西、云南、贵州、桂林等旅游亚区。

本区位于青藏高原东侧,东面是华南区,北面是华中区,西部接青藏区和缅甸,南临北部湾和越南、老挝等国。地跨滇西与滇南山地、云贵高原和广西丘陵盆地三大地貌单元,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异不明显,对发展旅游业十分有利。是我国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早在距今170万年左右,元谋猿人就在这里生活繁衍。本区自古就是我国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陆路通道,我国的丝绸和工艺品经过该地区运往印度、缅甸等国,被誉为“西南丝路”。本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且人口最多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量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一半.

本区岩溶景观发育典型,分布广泛;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民族风情,别具一格,是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是一个以岩溶景观,热带、亚热带高山深谷风光,以及多民族的文化习俗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区。

下面我将详细分析本区的旅游资源环境特点,及相应可开发的旅游项目

一. 岩溶景观分布广泛

本区的岩溶地貌景观,如孤峰、石林、峰林、峰丛、天生桥、溶洞、岩洞瀑布等无所不有, 堪称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最完美的自然博物馆,也是闻名于世的岩溶风景游览胜地. 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大致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 特、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形成于50万年至3 亿年间,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其中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 “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了世界自然遗产。

喀斯特地貌对于西南地区有大量的优势:

1. 喀斯特洞穴是地下水运动和贮存的良好场所,可利用洞穴作为地下水库,进行发电和灌溉;

2. 喀斯特泉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宜于灌溉、饮用,且有承压性,便于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的元素和气体,在医疗上价值很大;

3. 喀斯特区的矿产资源较丰富,尤以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的各种沉积矿产最为丰富。近年来,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发现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4. 喀斯特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云南石林 千百座拔地而起的石峰、石竹、石笋等,留下了这一童话世界般的壮丽奇景。远远望去, 那一支支、一座座、一丛丛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苍穹,直指青天,犹如一片莽莽苍苍的黑森林,故名“石林”。

在中国三大阶梯地势中,石林景区处于第二阶梯面上。此处高原起伏和缓,切割轻微,海拔在1700米至1950米之间,个别山脉、山峰海拔超过2200米。境内地貌类型主要有高原丘陵、低山、洼地、盆地、石丘、石林、石芽原野、峰丛和溶洞、湖泊、河谷。

泸部西阿庐古洞

位于红河州泸西县境内, 距路南石林以东170余公里处, 因曾是云南古部落阿庐部的穴居点而得名,是一组面积1.6平方公里的喀斯特溶洞群。由9峰18洞组成。现已开放庐源洞、玉柱洞、地下笋河等3000米游程。洞内富有石笋、石花、石幔、石帘等各种象形物, 千姿百态, 维妙维肖。

普者黑

位于文山州丘北县,有大小湖泊60余个,240余个溶洞。高达150-210米的孤峰280余

座, 石峰平地崛起,峰峰相对,全身披绿,百态千姿,或如蛤蟆、青狮,或似情人相对倾心。近山,又见绝壁悬岩,晃动于水影之中,犹如龙飞凤舞。丘北县有汉、壮、彝、苗、白、回、瑶等民族, 以、壮、彝为多, 事实上这里的地貌和民族和广西是连续的

荔波

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荔波,地处黔南边陲,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 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喀斯特形态多种多样,锥峰尖削而密集,洼地深邃而陡峭,锥峰洼地层层叠叠,呈现出峰峦叠嶂的喀斯特峰丛奇特景观。荔波山水融林、洞、湖、瀑为一体,具有奇、险、静、幽的特点,是贵州景区特点的高度浓缩。

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旖旎的风光非亲临不可体会。桂林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甲天下”的赞誉。

漓江是世界上风光最秀丽的河流之一,长160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漓江两岸的山峰伟岸挺拔,形态万千,石峰上多长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远远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最可爱是山峰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百里漓江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 漓江自桂林至阳朔83公里水程,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

桂林山水甲天下, 阳朔山水甲桂林, 所谓阳朔山水, 是指北起兴安, 南抵阳朔, 漓江两岸绵延一百多公里的山光水色。阳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唐诗中一句说得好:城廓并无二里大, 人家都在万山中,山拥江城, 像一朵盛放的莲花。阳朔的山案, 以多胜, 以奇胜, 以秀胜. 连绵数十里的山峰, 如笋拔地, 各不相倚, 有若星罗棋布, 中间穿绕著一条蜿蜓而下的百里沼江, 不禁使人兴起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的咏叹。

案例分析

在这里我重点阐述的是贵州的“溶洞旅游”开发,由于在本区内广西、云南的地域特色更为众人所知,所以相比之下贵州的“溶洞旅游”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其实地处西南地区、以原生态著称的贵州可谓" 无处不溶洞" 。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73%以上。毕节地区织金县有" 溶洞王国" 之称,境内的织金洞有" 天下第一洞" 之称,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除此之外,贵州还有龙宫、天星洞、犀牛洞、九龙洞、双河洞、燕子洞等景点。

贵州喀斯特溶洞具有洞穴多、洞深、洞长、险峻、钟乳石发育较好等特点。地下河、地下湖、石柱、石笋、石幔等地下喀斯特形态组成发育完整、类型多种、造型奇特、宏伟瑰丽的洞穴系统。

近年来,中国民众参加洞穴探险和洞穴旅游的热情越来越高,一些地方还成立了洞穴探险协会,吸引许多年轻人参加。海内外的探险爱好者和研究洞穴的学者也来到中国,开展洞穴探险和科研合作。但绝大部分洞穴还没有人工探测过。洞穴探险、洞穴技术培训、喀斯特旅游和科技考察,将是今后着力培养的新兴旅游方向。

其中我认为荔波就是本地重点的旅游区域,原因如下:

1. 以喀斯特自然风光为主的绿色资源, 走进荔波就是走进了绿色的王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景区和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92%。其中有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此外,还发现了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单性木兰和40多个动植物新种。是许多学者旅游考察

的好去处

2.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峡谷和樟江风光带组成,而各景区又风格迥异。

水春河景区是樟江上游一轴20多公里的丹青画卷,两岸险峰对崎,浓荫蔽日,峭石突兀,江流如练。在水平如镜的河面,宁静清幽,富有诗情画意,泛舟清水白云间,宛如在画中游;在飞湍浪卷的急流险滩,喧闹、惊险、刺激,景色秀丽,野趣无穷,人称“小桂林”。主要景点有梅滩,苦竹滩,白石滩,天然图画,姊妹峰,龙王洞,夕照归途等。但最为诱人的是在峡谷间漂流,奇峰绝壁夹急流组成了29道浪的壮美景观,乘上安全舒适的橡皮舟,破浪击水漂流而下,过急滩,穿长浪,时而跃起于风尖浪口,飞流直下,碧波飞溅;时而跌入浪底,瞬间人舟淹没在波涛翻涌的江水中,惊心动魄;时而泛舟于绿水白云间,缓缓而行,在悠然自得中猎奇揽胜,听鸟鸣猿啼,使人在惊险刺激中产生与大自然搏击的豪迈气概。众多游客评价水春河漂流是集“三峡之险、桂林之秀、九寨沟之幽”为一体的绝美佳景。

3.喀斯特森林保护区, 整个区域是上有森林,中有石林,下有洞林,石头上长树,石缝里盘根的景象,这些景象与参天古树、明河暗流,瀑布、深潭、山泉、溶洞等景观为体,形成一系列罕见的景色。多层次地展现漏斗、洼地、谷地、槽谷四种原始森林景观。主要有青龙潭,金狮洞,梅林,燕子窟,螃蟹沟,白鹇山等12个景点。

4.以民族风情为主的特色旅游资源, 荔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其中以布依、水、苗、瑶四个民族为主,由于多民族聚居,使荔波县充满了异族情调。每个民族都拥有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婚丧嫁娶习俗,样式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别具情趣,形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荔波布依族主要分布在玉屏镇、甲良镇、朝阳镇、茂兰镇、立化镇、驾欧乡、翁昂乡等地区。布依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绚丽多彩的服饰,独特的民居建筑、婚俗、节日文化等有着悠久的历史,质朴、古老而神秘。“四月八斗牛节”、“端午节”、“祭神扫寨扫家”等节日使人们体味到幽远的布依族习俗和古朴的风情。

5.红色旅游资源, 荔波不仅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乡,又是革命老区,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荔波红色旅游资源形成了四大主题:“恩铭故里,杆栏文化”、“走进恩铭故居,瞻仰一大代表”、“千里跃进黔桂边、百色红军在荔波”,“贵州高原抗日寇,勇士喋血黎明关”。 秀丽迷人的自然山水风光,古朴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相融相辅,相得益彰。

旅游资源设施配套,现已开发的旅游产品有荔波樟江风景区的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的三岔河景区;瑶山、瑶麓、板寨、大土、水扒等民族村寨;邓恩铭故居;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和抗日雄关———黎明关;冬季万里梅花游,“三瑶民族风情游”。水春河峡谷漂流调节坝投入使用,大七孔景区即将开通机动船,天下第一观音———水龙观音峰景正在抓紧建设,现有的旅游产品不断完善,但尚有无限的可开发潜力。

二. 民族风情别具一格

从古至今,本区一直是多民族聚集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各自的民族习俗,创 造出各自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构成独具优势的人文旅游资源,对异地异族的游人有很大吸 引力. 西南地区现有傣族、水族、佤族、苗族、怒族、门巴族、彝族等民族。 云南

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不同的民族和多姿 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当您翻越重重叠叠的大山和蜿蜒流淌河流,踏上云南这片红土地时,总有看不完的景,听不完的故事,探不完的谜……云南,秘境

之旅一定会给您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下面我将介绍本地区几个比较有趣的少数民族文化

1. 纳西族

主要聚居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古称“么些”,是古代生活在中国西北部的氐羌族群的后裔。 纳西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就创造了自己神秘的象形文字,而他们的音乐更使人想起13世纪忽必烈南征时那悠远的岁月……

东巴文——世界上唯一沿用的象形文字. 东巴,是纳西族的宗教祭司。他们书写的经文所使用的文字被称为“东巴文”。这是一种似图画记事、交流的文字,亦称为“纳西象形文字”,目前,已发现的单字有一千多个. 在古代尼罗河畔及中美洲创造的象形文字,早已被大沙漠或原始森林吞蚀的今天,纳西族社会的东巴们还在用东巴象形文字进行读写,难怪人们惊叹这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

“走婚”——“母系王国”的婚俗. 居住在泸沽湖畔的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盛行着一种母系家庭的生活方式. 以走访为特征的“阿夏”是摩梭人特有的一种婚姻形式。男女双方相爱或有了同居的意愿之后,每到夜晚,男到女家夜宿;次晨离开,再回到自己的母系大家庭里。摩梭人的婚姻关系结合自愿,解除自由,分手之后,男女双方都可以去结交新的阿夏。

2. 瑶族

主要分布于滇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瑶族信仰“盘瓠神”。瑶族因其服饰的不同而有多种称呼。居住于文山的瑶族,因善种蓝靛,着蓝衣而叫“蓝靛瑶”。而居住于红河一带的瑶族,因其头缠红、白棉线作为饰物而叫“红头瑶”、“白头瑶”。 “度戒”与“牛达”——瑶族男女的“成年礼”. 云南瑶族男子到16岁,都要举行 “度戒”仪式。届时,在村旁搭一座高约1丈的“云台”。受戒者端坐其上,在度师诵经求神之后,便由云台上翻滚而下,跌入藤网。翻云台的涵义与“拟死再生”是很相近的. 瑶族女子长到15岁,便选个日子,由她的女友帮她拔去眉毛,再换掉花帽改包头帕,就算举行了女子成年仪式“牛达”。“

3. 布朗族

主要聚居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布朗族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受傣族的影响较大。布朗族的竹楼和傣族的相仿,布朗族男人女人都喜好抽烟和嚼烟,布朗人还好喝一种经过发酵的酸茶……

举行两次婚礼——独特的布朗族婚俗。布朗族一般都要举行两次婚礼,头次简单,第二次隆重。第一次婚礼是在定亲以后举行。这次婚礼之后,妻子仍住娘家,丈夫只是晚上才来住宿。生育的孩子由女方家庭抚养。三年后,就可以举行第二次婚礼。第二次婚礼属正式婚礼。届时,新娘要在众多送亲人的陪同下来到男方家。在交验陪嫁的物品和财产后,村寨中的长老为新婚夫妇拴线,并致以吉祥的祝福。至此,布朗族的两次婚礼这才结束。

4. 独龙族

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居住在云南西北部的独龙江边。独龙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独龙族人大多会说怒语。长期以来,独龙族与怒、藏、傈僳等民族为邻,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辅以渔猎和采集为生。

文面——写在脸上的历史. 聚居于独龙江峡谷的独龙族,祖祖辈辈沿袭着古老的文面习俗。由于这一习俗,史书将他们称为“绣面部落”。独龙族的文面习俗,仅限于女子。有关独龙族的文面,说法不一。一说是女子步入成人期的标志;一说是为了防范外族土司或头人的掳夺,以自毁面容的消极方式免遭劫难;一说是用文面来修饰美化自己,视文面为美。现在,女子文面已逐渐减少,在一些上年岁的老年妇女中仍可见到,而年轻女子已不文面,“绣面部落”将会真正成为历史。

案例

一. 湖光山色的虎山彝寨

虎山彝寨位于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属于彝族村寨,寨内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 虎山彝寨又名下寨,寨前是碧水明丽、波光潋滟的红枫湖中湖,寨后是巍峨峻美的大青山——虎山。彝寨向来以浓郁的民族风情闻名,彝族人热情好客,彝族舞蹈奔放而优美,所以到了这里,定要看看彝族的歌舞。自从1995年被开发为清镇彝族风情旅游点后,这里便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作客。

除了民俗文化展示中心建设和民居立面改造外,目前正在着手建设的还有金、银、铜三道寨门,其中,银门在老贵黄路与乡村公路的交界处,此处的“银”与“迎”读音大致相同,意在向来到彝寨作客的朋友们表示欢迎。而金门位于展示中心前面,最为高大雄壮。铜门则位于湖面即将修建的浮桥处。三道寨门都会刻上彝族文字,雕上彝族的图腾。沿着湖岸漫步,耳畔是轻轻的水声和清脆的鸟鸣,眼前是青山绿水,听“寨主”讲述彝族的古老传说,实在是一大乐事。

二. 翠绿包围中的“醉美偏坡”

偏坡村位于乌当区偏坡乡,属于布依族村寨,距贵阳市区10多公里。该村寨布依族人口占97%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2.8%,是典型的民族风韵悠长的古原生态之乡。

一路蜿蜒的水泥乡村道路,环绕在翠绿的大山之中。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让人顿感神清气爽。途经东风镇、渔洞峡、小岩布依村。风景如画的偏坡村,一进村寨口,两旁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十分抢眼。一条清澈的河流上,水车还在不停地转动着,让这个古老的村寨增添了不少灵气。

黄白相间的布依院落、客栈都挂起了红灯笼。村寨四面被郁郁葱葱的山峦包围。寨中不仅道路清爽干净,路旁还设有一些新颖的指示牌和提示牌,醉香舍、濮越香街,这些吸引眼球的地名顿会勾起游客想“探究”的欲望。而村寨里零星开设的一些特色小酒吧,也吸引着游客想“醉入其中”。村寨集山水、布依古寨为一体,沟、谷、水、洞相互交映。游走在村寨中,不仅是一种幸福的享受,更能切身感受到“房在林中建,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偏坡村村民们凭借精湛的织棉、蜡染、刺绣等传统民族工艺,制作出艳丽的头巾、对襟衣等服饰,配上自己手工打磨的银首饰,浑然天成。

以布依民居为架构打造的“濮越香街”,包含了果香、花香、酒香、书香和磨香。龙耕博物馆、农民文化书屋、突兀耸立的古树群、农果体验园、神木园都是偏坡村旅游的特色。游人还可能陶醉在许多古老动人的传说中。

除外,偏坡布依村寨文化艺术绚丽多彩,《铜鼓舞》、《织布舞》等传统歌舞自然传情。其节庆、祝福、婚嫁时均载歌载舞。加上传统乐器唢呐、月琴、木叶的演奏,热闹非凡。而且还承继了古法酿酒术。

游客还可以自行体验豆腐制作、酿酒工艺、稻田摸鱼、钓虾等。

三. 古朴优雅的“诗画渡寨”

渡寨村位于乌当区新堡乡,距离贵阳市中心35公里左右,坐落于阿渡河畔。其簸箕画艺术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曾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高原农民画乡”。

艺术涂鸦墙、阿渡河休息平台、休闲亭、簸箕画长廊等让整个村寨风景如画。刚进村寨入口的“艺术博物馆”,可让游客欣赏到独特的原生态簸箕画、竹编画、木贴画、石头画,而栩栩如生的画顿让人想“占为己有”。渡寨村户户皆有画室。据了解,寨中村民多为技艺高超的竹艺师、绘画大师,许多农民均为竹艺书画世家。

沿着村寨新铺设的青石路观光,路边竹栅栏将生机盎然的农家田园围绕起来,休闲亭坐落在旁,这休闲美景很容易让人沉迷于此。可以体验民间艺术魅力,品味布依农家风味,也可购买特色艺术品。积淀着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在这里可以听到他们放声歌唱的优美布依山

歌。而“三月三”、“六月六”等传统民族节日在这里已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

四. 古韵神秘的造纸陇脚

陇脚村位于乌当区新堡乡香纸沟风景区内,距贵阳市35公里。坐落在香纸沟景区内的陇脚,整个村寨依山傍水,一幢幢富有民族特色的布依民居坐落在青山绿水间,民居的墙上涂画着各种花草图案,鸟儿也将巢筑进了村民家,形成村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有数千年的土法造纸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游客可亲自体验造纸工艺。

五. 原汁原味的“庖汤”王岗

位于乌当区新堡乡王岗村,距贵阳30多公里。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依山傍水的寨子全是以花为姓的布依族,村民用传统的“庖汤”热情款待着客人。铜鼓声声,萦绕耳边,品尝着远近闻名的“三盘四碟八大碗”,真正让人享受到了“庖汤第一村”的美誉,回味无穷。

寨中的铜鼓广场可以让游人观看布依族风情的表演,民俗文化展示长廊让游客亲自感受磨豆浆、打糍粑、冲米的乐趣。可观200多年的布依房屋和千年古树,品尝“庖汤宴”、特色野菜。

六. 神秘的岜沙苗人

位于贵州省南部边境的岜沙是一个奇特的, 充满久远传统乡情的苗族村寨。这里的苗族乡民依然保持着本民族传统的风貌, 保留着明清时期的生活习俗和服装服饰。他们现在的装饰与东邻日本国的古人穿戴十分相似, 为此, 也曾引得许多大和友人前往寻主认宗。

村寨建在山上, 依坡就势搭起富有西面民族特色的木制杆栏式吊脚楼, 从高处望去已经生满绿色青苔的树皮房顶鳞次栉比。屋顶没有烟囱, 冬日的中午, 家家的树皮屋顶上蒸出缈缈的青烟, 那是柴烟和蒸汽的混合物, 于是, 淡淡的青雾便如同白色的丝绒, 暖暖地罩盖在村寨之上, 温馨宁静, 如诗如画。村间空地及山坡上, 或聚或散或疏或密地竖立着高大的木排, 那是村民们的晒谷架, 收割季节, 农民们将稻谷捆好, 一束束的挂在木排之上, 这便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处处展开了稻谷的栅墙, 映得秋日更加金黄。稻谷挂在寨边, 不用担心会丢失, 这是约定俗成的淳朴民风。

走进岜沙, 有如臵身于古远的原始部落, 时间隧道瞬间将人们拉回到数百年前, 村民们穿着土法染制的民族服装, 深蓝紫色泛着光。女子身穿大襟的上衣, 下穿百折短裙, 扎绑腿。领口、袖口、下摆和绑腿都是姑娘们自己绣制的彩锦, 项上戴着粗大的银环。这样的装束, 即显示出女子亭亭玉立的身资, 又十分便于她们登山和劳作。男人们梳着小辫, 头挽发髻, 腰间别着砍刀, 肩头挎着猎枪。这山里虽早已没有走兽飞禽可打, 但男人出门时仍喜欢带着猎枪, 枪已成了他们的随身饰物。

岜沙人认为他们才是最正宗的苗族。早些时候, 年轻人从外地打工回来时, 必须要在村外换上本族的衣服才准许进村。在山寨里, 可以见到妇女在操纵古老的木纺车、织布机, 可以闻到蒸米酒的清香, 可以听到人力舂米沉重的节奏。热闹的聚会场中, 时常有苗族姑娘向外乡的宾客发起" 偷袭", 偏僻苗寨里的小姑娘主动与外来的陌生人嘻闹, 这在汉族区是难以想象的, 其实这也是苗族的风俗之一。清代文人赵翼在其《檐曝杂记》中就有如此记述:粤西土民及滇黔苗倮风俗, 大概皆淳朴, 当墟场唱歌时, 诸妇女杂坐, 凡游客素不相识, 皆可与之嘲弄, 甚有相儇亦所不禁。并有夫妻同坐墟场, 夫见其妻为人所调笑, 不嗔而喜者, 讲妻美能使人悦也。 数百年过去了, 昔日风俗依旧, 仿佛历史已在此处停留。岜沙有吃新节、芦笙节、映山红节、鬼节等节日, 有斗牛、吃相思、荡秋千、跳芦笙、集体围猎、成年剃发仪式等风俗, 有奇特的竹编饭盒、精美的手工钢制针盒、刺绣猎袋、牛角火药筒等民间工艺品。芦笙节规模盛大, 人山人海, 芦笙对赛时, 姑娘盛装助威, 小伙吹起芦笙粗犷、奔放, 尽显古朴本色。

七. 车江侗寨风情和古榕树群风光

榕江是进入侗乡的第一站。这个县名的由来和都柳江边成排的榕树有关。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 如今的榕江县城还有40余株百年上下的榕树。这些榕树根叶茂盛, 既装饰了风景, 又保护了土堤, 成为侗乡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当地的文化传统中, 树木和山林都具有天然神性, 黔东南的苗、侗人民素来就有敬树植树的传统。

榕江古州镇的对岸, 便是举世闻名的车江大坝, 大坝上一片密集的瓦檐和木楼, 就是号称为" 天下第一侗寨" 的车江侗寨。一条清亮亮的河傍寨流过, 那便是榕江了。

车江侗寨由三四个大小不一的侗寨连成, 分上、中、下宝寨, 合称" 三宝侗寨" ;较为出名的是寨头村和章鲁村, 章鲁村是侗族语言标准语音的发源地, 即侗语中" 普通话" 的发源地。车江侗寨中保留着完好的侗族生活场景, 家家务农, 户户纺纱, 寨头村中有最古老的侗族祖先" 萨堂" 庙。" 尊贵" 的客人进寨, 好客的车寨人会为你行" 拦路酒" 礼。着白色侗家服饰的少女, 手捧酒盏, 轻启朱唇, 唱起了敬酒歌, 香醇的米酒就着甜糯的歌声滑入了你的五脏六腑, 令人沉醉。一个朋友对侗乡曾有四字概括:侗乡如歌, 真是诚哉斯言。

醉意盎然地走在寨中沿江而修、卵石铺就的花街古道上, 穿行于整洁、整齐的侗家木楼中, 会看到这样一幅幅堪称经典的画面:在榕树华盖一样的荫翳下, 一群着洁白侗家传统服饰的少女笑语嫣然;在榕树发达的裸根上, 一位蓝衫妇人幽幽地唱着歌;正午的阳光斜斜地斑驳了木构建筑的板墙;两个妇人在院子里悠闲地纺着纱;沿江而修的长长的花街古道和架于河上的形似板凳的桥, 穿着传统侗族服装的妇女从榕树下挑着木桶婀娜多姿地走过, 这就是侗乡。 线路如下

A. 由贵阳到凯里, 转乘至榕江县, 在都柳江畔、古榕树下, 倾听着侗族大歌。让悦耳的芦笙、醇香的米酒伴我们露营在都柳江畔。

B.游榕江古镇古洲、车江, 后乘车经丛江县到芭沙. 游芭沙苗寨, 观带枪的部落。芭沙露营。

C.到地坪, 观中国最大的风雨桥——地坪花桥遗迹, 后到黎平肇兴, 观中国最大的鼓楼群。

D.早到高增, 返回丛江。

八. 海埂民族村

25个民族的风俗民情的地方。旅游者游览不同的村寨,可以观赏到不同的民族风格的房屋建筑,人民的生活习俗,以及风格迥异、舞姿优美的各民族歌舞表演。旅游者可乘兴参加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欢庆活动,臵身节日的欢乐与喜气之中。

九. 侗寨鼓楼

是黔东南侗族特有的建筑,它作为侗族群众议事场所和娱乐中心,造型奇特。最高的有15层,均以杉木为料,采用接榫和悬柱结构,不施一钉一铆;楼的翼角、瓦面和封檐板等处,配以各种彩绘和雕饰。古朴典雅的鼓楼在侗族人心中地位很高,如集资修建鼓楼,本姓的人捐钱捐料在所不惜。

十. 贵阳:红枫湖侗寨

位于贵州清镇县附近,有“高原明珠”之称,为贵阳最大的人工湖,蓄水面积达57.2平 方公里。湖中有岛,岛中有洞,洞中有湖。湖面上飞禽种类繁多,近年又新建了苗寨、侗寨、 布依石板屋等建筑,成为贵州风情旅游村。游人进寨,芦笙、唢呐、大鼓声四起,少数民族 姑娘和小伙子载歌载舞欢迎客人。按照当地风俗,进寨要饮“进寨酒”。然后请客人一起跳 民族集体舞,一起吃糯米糕、烤活鱼,与他们对歌。陶醉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十一.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云贵高原中部的“高原明珠”滇池之滨,距离昆明市区5公里,总体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是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唯一的一个地处内陆且海拔1800米的旅游度假区。昆明年均气温15.1摄氏度,月平均最高气温19.8摄氏度,最低气温7.8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被誉为“春城”。

下面是一些我比较推荐的西南旅游景点

1. 西山

位于昆明市西南郊, 卓立滇池西岸, 系华亭、太华、罗汉、碧晓诸山的总称, 西山峰峦起伏, 古树参天, 远眺有如青春少女卧在滇池之畔, 故有“睡美人”之称。西山的主要游览点有华亭 寺、太华寺、聂耳墓、三清阁、龙门等, 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自然森林公园。

2. 昆明金殿

位于昆明市东北鸣凤山上, 原名太和宫, 又称铜瓦寺。主殿系青铜所造, 熠熠发光, 光耀夺目。

3. 大观楼

在城西大观公园南端, 距市区约7公里1690年始建于观音寺旧址, 曾两度毁于兵燹。现存楼阁为1866年重建。楼为亭阁式建筑, 上下3层, 黄瓦覆盖, 呈正方形 ,楼前门柱上有清代布衣诗人孙冉翁所撰180字长联, 上联写滇池风物、下联写云南历史, 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4. 凉山沪沽湖

位于川滇边境的泸沽湖,苍茫浩荡,古朴秀美,四周群山环抱,林木森森。在浩瀚神秘的泸沽湖畔,居住着一个自称摩梭人的少数民族部落。千百年来,他们与世无争,在婚嫁丧葬衣食住行等方面,至今还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在那片美丽的土地上过着宁静的生活。

对于灾害遗址遗迹的旅游项目开发

在治理灾害发展旅游经济的工作实践中,有的灾害遗址、遗迹是可以经人为转化成为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

一. 西南自然灾害的分布

西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且分布广。在这些自然灾害中,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以及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等山地灾害,对自然景观影响最大。并且,这些山地灾害的遗址、遗迹及其治理工程建筑等特别具有旅游景观构景意义上的规模和形态特征,可以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可以认为,是西南地区的又一种特色的旅游资源。此外,西南地区的火山灾害遗迹和地热资源,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二. 山地灾害旅游资源的特点

构成旅游资源的特性方面来看,山地灾害遗址遗迹之所以可以构成特有的旅游景观,而成为地区特色的旅游资源,是因为它们一般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 独特的旅游观赏性

旅游观赏性是旅游资源的科学性、文化艺术性和娱乐性的总和,是指旅游资源经开发利用之后,可成为旅游者综合感受旅游美感的对象的特性。与一般旅游资源比较来说,自然灾害遗址更具有独特的旅游观赏性。

a. 特色地貌

从观光旅游来看,灾害遗址往往更具有独特的地貌形态和景观空间特征,从而带给观光旅游者独特的空间形态美感。

例如:重庆黔江小南海地震湖坝前保存如初的地震山体崩积物达4500多万立方米,巨大的岩块,参差错落堆积,分布面积约1平方公里,游客观之犹如身临其境,旅游感受十分强烈。滇北川南的泸沽湖畔,巨大的断层崖巍峨参天,并与浩瀚湖水蓝天相映,令人留连忘返。“万里长江第一峡”的虎跳峡,峡中最险的急滩即是峡谷崩落岩块阻流所形成。腾冲大空山火山锥等等,无一不是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特色,给旅游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b. 惊心动魄的灾害史

自然灾害遗址总有一段动人心魄的发生过程(灾害史),从人文景观的旅游感受来说,同样对旅游者心理产生强大的震撼力,从而构成灾害遗址的旅游吸引力。

云南昆明附近的抚仙湖为构造陷落湖,已发现湖底保存有古街道和其他人类活动的遗迹遗物。现有中科院水下考古研究基地,进行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以期进一步揭示抚仙湖水下古城之迷。自近年抚仙湖水下古城消息报道以来,湖畔的澄江镇游人不绝,该镇也籍此发展旅游。

重庆黔江小南海考察中,相传在1856年清朝咸丰年间发生地震时,曾有一本地知名乡绅大户庄园即为地震所埋没湖水之下。此外,至今还留有万余亩水下森林。九寨沟的大小海子,西昌的邛海等均为地震湖。

一般来说,西南地区山地的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发生地往往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灾害历史。

c. 丰富生动的灾害科学教育内容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自然界演进规律的体现,各种山地灾害的发生、发展都蕴涵着复杂的科学成因机制。对灾害的认识、研究以及整治,无不蕴涵奇奥的科学原理和方法。通过灾害遗址旅游,宣传各种灾害科学知识,不仅增加旅游活动的科学性、趣味性,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也是进行灾害科普教育,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的社会举措。

2. 科学考察与研究的基地

许多典型的历史灾害遗址或现实的发生地,往往成为某些灾害科学考察和研究的基地。如抚仙湖的水下考古研究基地,腾冲热海的火山地热观测研究基地,云南盈江、东川、梁河等地的沟谷暴雨泥石流定位观测研究站等等。

这些科研基地有的也可以经开发而成为旅游景区景点。有的灾害科学研究基地有着相当长的建站历史,拥有十分丰富的灾害观测资料,和十分生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的音像资料。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旅游者获得生动难忘的灾害景观感性体验,或开展让旅游者亲身参与灾害科学观测等活动,是现实可行的将灾害科研资源,进行有效的旅游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3. 灾害遗址多,分布广,易于空间组织旅游线路

西南地区自然灾害遗址多(见“西南泥石流灾害分布图”),分布广,并多与河流、沟谷地貌相伴,其灾害遗址区域多有水体相伴形成。如火山口湖、地震湖、断 陷湖、泥石流沟等。也符合旅游活动“亲水性”特点,适合构成旅游地重要的景观要素——水体的基本要求。因此,西南地区的灾害遗址易于与区域其他旅游景区、景点或各种旅游要素组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旅游线路,充分发挥灾害遗址的旅游功用。有的甚至可以形成灾害科学专题旅游线路。

三. 开发自然灾变遗迹的意义

积极研究和开发灾害遗址的旅游功用,对打造“神秘西部”旅游主题,发展西南地区旅游有积极意义。

1. 丰富区域特色旅游资源,增强灾害遗址旅游资源以其独特的科学性、观赏性、和强烈的吸引力等特征,成为西南地区的又一种特色的旅游资源。灾害遗址的旅游感受特征与“神秘西部”大旅游的主题是相符的,研究开发西南地区灾害遗址的旅游功用,有益于增强西部旅游的主题形象定位,塑造良好的西部旅游形象。

2. 增加景区景点,改善地区旅游格局. 西南地区地域广大,著名的景区景点分布广,旅游线路长,空间组织松散,从而导致旅程长,耗时多和费用高等。开发新的灾害旅游资源,可以增加景区景点, 丰富游览内容,改善旅游线路格局,甚至可能形成新的旅游线路。

3. 可能发现新的有价值的旅游景点. 西南地区自然灾害频繁,类型多,特别在一些地貌景观奇特的地区,多有灾害遗址存在,加强对灾害遗址的研究和开发,极有可能发现新的、具有强烈吸引力或轰动性的旅游景点。

在我国自然区划概念中,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秦巴山地及云贵高原大部。而在旅游资源上划分,我国西南旅游分区涵盖了广西、云南、贵州、桂林等旅游亚区。

本区位于青藏高原东侧,东面是华南区,北面是华中区,西部接青藏区和缅甸,南临北部湾和越南、老挝等国。地跨滇西与滇南山地、云贵高原和广西丘陵盆地三大地貌单元,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异不明显,对发展旅游业十分有利。是我国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早在距今170万年左右,元谋猿人就在这里生活繁衍。本区自古就是我国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陆路通道,我国的丝绸和工艺品经过该地区运往印度、缅甸等国,被誉为“西南丝路”。本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且人口最多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量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一半.

本区岩溶景观发育典型,分布广泛;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民族风情,别具一格,是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是一个以岩溶景观,热带、亚热带高山深谷风光,以及多民族的文化习俗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区。

下面我将详细分析本区的旅游资源环境特点,及相应可开发的旅游项目

一. 岩溶景观分布广泛

本区的岩溶地貌景观,如孤峰、石林、峰林、峰丛、天生桥、溶洞、岩洞瀑布等无所不有, 堪称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最完美的自然博物馆,也是闻名于世的岩溶风景游览胜地. 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大致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 特、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形成于50万年至3 亿年间,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其中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 “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了世界自然遗产。

喀斯特地貌对于西南地区有大量的优势:

1. 喀斯特洞穴是地下水运动和贮存的良好场所,可利用洞穴作为地下水库,进行发电和灌溉;

2. 喀斯特泉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宜于灌溉、饮用,且有承压性,便于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的元素和气体,在医疗上价值很大;

3. 喀斯特区的矿产资源较丰富,尤以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的各种沉积矿产最为丰富。近年来,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发现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4. 喀斯特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云南石林 千百座拔地而起的石峰、石竹、石笋等,留下了这一童话世界般的壮丽奇景。远远望去, 那一支支、一座座、一丛丛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苍穹,直指青天,犹如一片莽莽苍苍的黑森林,故名“石林”。

在中国三大阶梯地势中,石林景区处于第二阶梯面上。此处高原起伏和缓,切割轻微,海拔在1700米至1950米之间,个别山脉、山峰海拔超过2200米。境内地貌类型主要有高原丘陵、低山、洼地、盆地、石丘、石林、石芽原野、峰丛和溶洞、湖泊、河谷。

泸部西阿庐古洞

位于红河州泸西县境内, 距路南石林以东170余公里处, 因曾是云南古部落阿庐部的穴居点而得名,是一组面积1.6平方公里的喀斯特溶洞群。由9峰18洞组成。现已开放庐源洞、玉柱洞、地下笋河等3000米游程。洞内富有石笋、石花、石幔、石帘等各种象形物, 千姿百态, 维妙维肖。

普者黑

位于文山州丘北县,有大小湖泊60余个,240余个溶洞。高达150-210米的孤峰280余

座, 石峰平地崛起,峰峰相对,全身披绿,百态千姿,或如蛤蟆、青狮,或似情人相对倾心。近山,又见绝壁悬岩,晃动于水影之中,犹如龙飞凤舞。丘北县有汉、壮、彝、苗、白、回、瑶等民族, 以、壮、彝为多, 事实上这里的地貌和民族和广西是连续的

荔波

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荔波,地处黔南边陲,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 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喀斯特形态多种多样,锥峰尖削而密集,洼地深邃而陡峭,锥峰洼地层层叠叠,呈现出峰峦叠嶂的喀斯特峰丛奇特景观。荔波山水融林、洞、湖、瀑为一体,具有奇、险、静、幽的特点,是贵州景区特点的高度浓缩。

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旖旎的风光非亲临不可体会。桂林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甲天下”的赞誉。

漓江是世界上风光最秀丽的河流之一,长160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漓江两岸的山峰伟岸挺拔,形态万千,石峰上多长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远远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最可爱是山峰倒影,几分朦胧,几分清晰。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从山峰倒影的画面上流过,真有“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意境。百里漓江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 漓江自桂林至阳朔83公里水程,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

桂林山水甲天下, 阳朔山水甲桂林, 所谓阳朔山水, 是指北起兴安, 南抵阳朔, 漓江两岸绵延一百多公里的山光水色。阳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唐诗中一句说得好:城廓并无二里大, 人家都在万山中,山拥江城, 像一朵盛放的莲花。阳朔的山案, 以多胜, 以奇胜, 以秀胜. 连绵数十里的山峰, 如笋拔地, 各不相倚, 有若星罗棋布, 中间穿绕著一条蜿蜓而下的百里沼江, 不禁使人兴起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的咏叹。

案例分析

在这里我重点阐述的是贵州的“溶洞旅游”开发,由于在本区内广西、云南的地域特色更为众人所知,所以相比之下贵州的“溶洞旅游”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其实地处西南地区、以原生态著称的贵州可谓" 无处不溶洞" 。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73%以上。毕节地区织金县有" 溶洞王国" 之称,境内的织金洞有" 天下第一洞" 之称,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除此之外,贵州还有龙宫、天星洞、犀牛洞、九龙洞、双河洞、燕子洞等景点。

贵州喀斯特溶洞具有洞穴多、洞深、洞长、险峻、钟乳石发育较好等特点。地下河、地下湖、石柱、石笋、石幔等地下喀斯特形态组成发育完整、类型多种、造型奇特、宏伟瑰丽的洞穴系统。

近年来,中国民众参加洞穴探险和洞穴旅游的热情越来越高,一些地方还成立了洞穴探险协会,吸引许多年轻人参加。海内外的探险爱好者和研究洞穴的学者也来到中国,开展洞穴探险和科研合作。但绝大部分洞穴还没有人工探测过。洞穴探险、洞穴技术培训、喀斯特旅游和科技考察,将是今后着力培养的新兴旅游方向。

其中我认为荔波就是本地重点的旅游区域,原因如下:

1. 以喀斯特自然风光为主的绿色资源, 走进荔波就是走进了绿色的王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景区和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92%。其中有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此外,还发现了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单性木兰和40多个动植物新种。是许多学者旅游考察

的好去处

2.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峡谷和樟江风光带组成,而各景区又风格迥异。

水春河景区是樟江上游一轴20多公里的丹青画卷,两岸险峰对崎,浓荫蔽日,峭石突兀,江流如练。在水平如镜的河面,宁静清幽,富有诗情画意,泛舟清水白云间,宛如在画中游;在飞湍浪卷的急流险滩,喧闹、惊险、刺激,景色秀丽,野趣无穷,人称“小桂林”。主要景点有梅滩,苦竹滩,白石滩,天然图画,姊妹峰,龙王洞,夕照归途等。但最为诱人的是在峡谷间漂流,奇峰绝壁夹急流组成了29道浪的壮美景观,乘上安全舒适的橡皮舟,破浪击水漂流而下,过急滩,穿长浪,时而跃起于风尖浪口,飞流直下,碧波飞溅;时而跌入浪底,瞬间人舟淹没在波涛翻涌的江水中,惊心动魄;时而泛舟于绿水白云间,缓缓而行,在悠然自得中猎奇揽胜,听鸟鸣猿啼,使人在惊险刺激中产生与大自然搏击的豪迈气概。众多游客评价水春河漂流是集“三峡之险、桂林之秀、九寨沟之幽”为一体的绝美佳景。

3.喀斯特森林保护区, 整个区域是上有森林,中有石林,下有洞林,石头上长树,石缝里盘根的景象,这些景象与参天古树、明河暗流,瀑布、深潭、山泉、溶洞等景观为体,形成一系列罕见的景色。多层次地展现漏斗、洼地、谷地、槽谷四种原始森林景观。主要有青龙潭,金狮洞,梅林,燕子窟,螃蟹沟,白鹇山等12个景点。

4.以民族风情为主的特色旅游资源, 荔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其中以布依、水、苗、瑶四个民族为主,由于多民族聚居,使荔波县充满了异族情调。每个民族都拥有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婚丧嫁娶习俗,样式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别具情趣,形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荔波布依族主要分布在玉屏镇、甲良镇、朝阳镇、茂兰镇、立化镇、驾欧乡、翁昂乡等地区。布依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绚丽多彩的服饰,独特的民居建筑、婚俗、节日文化等有着悠久的历史,质朴、古老而神秘。“四月八斗牛节”、“端午节”、“祭神扫寨扫家”等节日使人们体味到幽远的布依族习俗和古朴的风情。

5.红色旅游资源, 荔波不仅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乡,又是革命老区,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荔波红色旅游资源形成了四大主题:“恩铭故里,杆栏文化”、“走进恩铭故居,瞻仰一大代表”、“千里跃进黔桂边、百色红军在荔波”,“贵州高原抗日寇,勇士喋血黎明关”。 秀丽迷人的自然山水风光,古朴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相融相辅,相得益彰。

旅游资源设施配套,现已开发的旅游产品有荔波樟江风景区的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的三岔河景区;瑶山、瑶麓、板寨、大土、水扒等民族村寨;邓恩铭故居;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和抗日雄关———黎明关;冬季万里梅花游,“三瑶民族风情游”。水春河峡谷漂流调节坝投入使用,大七孔景区即将开通机动船,天下第一观音———水龙观音峰景正在抓紧建设,现有的旅游产品不断完善,但尚有无限的可开发潜力。

二. 民族风情别具一格

从古至今,本区一直是多民族聚集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各自的民族习俗,创 造出各自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构成独具优势的人文旅游资源,对异地异族的游人有很大吸 引力. 西南地区现有傣族、水族、佤族、苗族、怒族、门巴族、彝族等民族。 云南

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不同的民族和多姿 多彩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当您翻越重重叠叠的大山和蜿蜒流淌河流,踏上云南这片红土地时,总有看不完的景,听不完的故事,探不完的谜……云南,秘境

之旅一定会给您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下面我将介绍本地区几个比较有趣的少数民族文化

1. 纳西族

主要聚居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古称“么些”,是古代生活在中国西北部的氐羌族群的后裔。 纳西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就创造了自己神秘的象形文字,而他们的音乐更使人想起13世纪忽必烈南征时那悠远的岁月……

东巴文——世界上唯一沿用的象形文字. 东巴,是纳西族的宗教祭司。他们书写的经文所使用的文字被称为“东巴文”。这是一种似图画记事、交流的文字,亦称为“纳西象形文字”,目前,已发现的单字有一千多个. 在古代尼罗河畔及中美洲创造的象形文字,早已被大沙漠或原始森林吞蚀的今天,纳西族社会的东巴们还在用东巴象形文字进行读写,难怪人们惊叹这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

“走婚”——“母系王国”的婚俗. 居住在泸沽湖畔的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盛行着一种母系家庭的生活方式. 以走访为特征的“阿夏”是摩梭人特有的一种婚姻形式。男女双方相爱或有了同居的意愿之后,每到夜晚,男到女家夜宿;次晨离开,再回到自己的母系大家庭里。摩梭人的婚姻关系结合自愿,解除自由,分手之后,男女双方都可以去结交新的阿夏。

2. 瑶族

主要分布于滇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瑶族信仰“盘瓠神”。瑶族因其服饰的不同而有多种称呼。居住于文山的瑶族,因善种蓝靛,着蓝衣而叫“蓝靛瑶”。而居住于红河一带的瑶族,因其头缠红、白棉线作为饰物而叫“红头瑶”、“白头瑶”。 “度戒”与“牛达”——瑶族男女的“成年礼”. 云南瑶族男子到16岁,都要举行 “度戒”仪式。届时,在村旁搭一座高约1丈的“云台”。受戒者端坐其上,在度师诵经求神之后,便由云台上翻滚而下,跌入藤网。翻云台的涵义与“拟死再生”是很相近的. 瑶族女子长到15岁,便选个日子,由她的女友帮她拔去眉毛,再换掉花帽改包头帕,就算举行了女子成年仪式“牛达”。“

3. 布朗族

主要聚居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布朗族在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受傣族的影响较大。布朗族的竹楼和傣族的相仿,布朗族男人女人都喜好抽烟和嚼烟,布朗人还好喝一种经过发酵的酸茶……

举行两次婚礼——独特的布朗族婚俗。布朗族一般都要举行两次婚礼,头次简单,第二次隆重。第一次婚礼是在定亲以后举行。这次婚礼之后,妻子仍住娘家,丈夫只是晚上才来住宿。生育的孩子由女方家庭抚养。三年后,就可以举行第二次婚礼。第二次婚礼属正式婚礼。届时,新娘要在众多送亲人的陪同下来到男方家。在交验陪嫁的物品和财产后,村寨中的长老为新婚夫妇拴线,并致以吉祥的祝福。至此,布朗族的两次婚礼这才结束。

4. 独龙族

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居住在云南西北部的独龙江边。独龙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独龙族人大多会说怒语。长期以来,独龙族与怒、藏、傈僳等民族为邻,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辅以渔猎和采集为生。

文面——写在脸上的历史. 聚居于独龙江峡谷的独龙族,祖祖辈辈沿袭着古老的文面习俗。由于这一习俗,史书将他们称为“绣面部落”。独龙族的文面习俗,仅限于女子。有关独龙族的文面,说法不一。一说是女子步入成人期的标志;一说是为了防范外族土司或头人的掳夺,以自毁面容的消极方式免遭劫难;一说是用文面来修饰美化自己,视文面为美。现在,女子文面已逐渐减少,在一些上年岁的老年妇女中仍可见到,而年轻女子已不文面,“绣面部落”将会真正成为历史。

案例

一. 湖光山色的虎山彝寨

虎山彝寨位于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属于彝族村寨,寨内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 虎山彝寨又名下寨,寨前是碧水明丽、波光潋滟的红枫湖中湖,寨后是巍峨峻美的大青山——虎山。彝寨向来以浓郁的民族风情闻名,彝族人热情好客,彝族舞蹈奔放而优美,所以到了这里,定要看看彝族的歌舞。自从1995年被开发为清镇彝族风情旅游点后,这里便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作客。

除了民俗文化展示中心建设和民居立面改造外,目前正在着手建设的还有金、银、铜三道寨门,其中,银门在老贵黄路与乡村公路的交界处,此处的“银”与“迎”读音大致相同,意在向来到彝寨作客的朋友们表示欢迎。而金门位于展示中心前面,最为高大雄壮。铜门则位于湖面即将修建的浮桥处。三道寨门都会刻上彝族文字,雕上彝族的图腾。沿着湖岸漫步,耳畔是轻轻的水声和清脆的鸟鸣,眼前是青山绿水,听“寨主”讲述彝族的古老传说,实在是一大乐事。

二. 翠绿包围中的“醉美偏坡”

偏坡村位于乌当区偏坡乡,属于布依族村寨,距贵阳市区10多公里。该村寨布依族人口占97%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2.8%,是典型的民族风韵悠长的古原生态之乡。

一路蜿蜒的水泥乡村道路,环绕在翠绿的大山之中。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让人顿感神清气爽。途经东风镇、渔洞峡、小岩布依村。风景如画的偏坡村,一进村寨口,两旁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十分抢眼。一条清澈的河流上,水车还在不停地转动着,让这个古老的村寨增添了不少灵气。

黄白相间的布依院落、客栈都挂起了红灯笼。村寨四面被郁郁葱葱的山峦包围。寨中不仅道路清爽干净,路旁还设有一些新颖的指示牌和提示牌,醉香舍、濮越香街,这些吸引眼球的地名顿会勾起游客想“探究”的欲望。而村寨里零星开设的一些特色小酒吧,也吸引着游客想“醉入其中”。村寨集山水、布依古寨为一体,沟、谷、水、洞相互交映。游走在村寨中,不仅是一种幸福的享受,更能切身感受到“房在林中建,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偏坡村村民们凭借精湛的织棉、蜡染、刺绣等传统民族工艺,制作出艳丽的头巾、对襟衣等服饰,配上自己手工打磨的银首饰,浑然天成。

以布依民居为架构打造的“濮越香街”,包含了果香、花香、酒香、书香和磨香。龙耕博物馆、农民文化书屋、突兀耸立的古树群、农果体验园、神木园都是偏坡村旅游的特色。游人还可能陶醉在许多古老动人的传说中。

除外,偏坡布依村寨文化艺术绚丽多彩,《铜鼓舞》、《织布舞》等传统歌舞自然传情。其节庆、祝福、婚嫁时均载歌载舞。加上传统乐器唢呐、月琴、木叶的演奏,热闹非凡。而且还承继了古法酿酒术。

游客还可以自行体验豆腐制作、酿酒工艺、稻田摸鱼、钓虾等。

三. 古朴优雅的“诗画渡寨”

渡寨村位于乌当区新堡乡,距离贵阳市中心35公里左右,坐落于阿渡河畔。其簸箕画艺术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曾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高原农民画乡”。

艺术涂鸦墙、阿渡河休息平台、休闲亭、簸箕画长廊等让整个村寨风景如画。刚进村寨入口的“艺术博物馆”,可让游客欣赏到独特的原生态簸箕画、竹编画、木贴画、石头画,而栩栩如生的画顿让人想“占为己有”。渡寨村户户皆有画室。据了解,寨中村民多为技艺高超的竹艺师、绘画大师,许多农民均为竹艺书画世家。

沿着村寨新铺设的青石路观光,路边竹栅栏将生机盎然的农家田园围绕起来,休闲亭坐落在旁,这休闲美景很容易让人沉迷于此。可以体验民间艺术魅力,品味布依农家风味,也可购买特色艺术品。积淀着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在这里可以听到他们放声歌唱的优美布依山

歌。而“三月三”、“六月六”等传统民族节日在这里已形成独特的文化品牌。

四. 古韵神秘的造纸陇脚

陇脚村位于乌当区新堡乡香纸沟风景区内,距贵阳市35公里。坐落在香纸沟景区内的陇脚,整个村寨依山傍水,一幢幢富有民族特色的布依民居坐落在青山绿水间,民居的墙上涂画着各种花草图案,鸟儿也将巢筑进了村民家,形成村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有数千年的土法造纸工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游客可亲自体验造纸工艺。

五. 原汁原味的“庖汤”王岗

位于乌当区新堡乡王岗村,距贵阳30多公里。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依山傍水的寨子全是以花为姓的布依族,村民用传统的“庖汤”热情款待着客人。铜鼓声声,萦绕耳边,品尝着远近闻名的“三盘四碟八大碗”,真正让人享受到了“庖汤第一村”的美誉,回味无穷。

寨中的铜鼓广场可以让游人观看布依族风情的表演,民俗文化展示长廊让游客亲自感受磨豆浆、打糍粑、冲米的乐趣。可观200多年的布依房屋和千年古树,品尝“庖汤宴”、特色野菜。

六. 神秘的岜沙苗人

位于贵州省南部边境的岜沙是一个奇特的, 充满久远传统乡情的苗族村寨。这里的苗族乡民依然保持着本民族传统的风貌, 保留着明清时期的生活习俗和服装服饰。他们现在的装饰与东邻日本国的古人穿戴十分相似, 为此, 也曾引得许多大和友人前往寻主认宗。

村寨建在山上, 依坡就势搭起富有西面民族特色的木制杆栏式吊脚楼, 从高处望去已经生满绿色青苔的树皮房顶鳞次栉比。屋顶没有烟囱, 冬日的中午, 家家的树皮屋顶上蒸出缈缈的青烟, 那是柴烟和蒸汽的混合物, 于是, 淡淡的青雾便如同白色的丝绒, 暖暖地罩盖在村寨之上, 温馨宁静, 如诗如画。村间空地及山坡上, 或聚或散或疏或密地竖立着高大的木排, 那是村民们的晒谷架, 收割季节, 农民们将稻谷捆好, 一束束的挂在木排之上, 这便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处处展开了稻谷的栅墙, 映得秋日更加金黄。稻谷挂在寨边, 不用担心会丢失, 这是约定俗成的淳朴民风。

走进岜沙, 有如臵身于古远的原始部落, 时间隧道瞬间将人们拉回到数百年前, 村民们穿着土法染制的民族服装, 深蓝紫色泛着光。女子身穿大襟的上衣, 下穿百折短裙, 扎绑腿。领口、袖口、下摆和绑腿都是姑娘们自己绣制的彩锦, 项上戴着粗大的银环。这样的装束, 即显示出女子亭亭玉立的身资, 又十分便于她们登山和劳作。男人们梳着小辫, 头挽发髻, 腰间别着砍刀, 肩头挎着猎枪。这山里虽早已没有走兽飞禽可打, 但男人出门时仍喜欢带着猎枪, 枪已成了他们的随身饰物。

岜沙人认为他们才是最正宗的苗族。早些时候, 年轻人从外地打工回来时, 必须要在村外换上本族的衣服才准许进村。在山寨里, 可以见到妇女在操纵古老的木纺车、织布机, 可以闻到蒸米酒的清香, 可以听到人力舂米沉重的节奏。热闹的聚会场中, 时常有苗族姑娘向外乡的宾客发起" 偷袭", 偏僻苗寨里的小姑娘主动与外来的陌生人嘻闹, 这在汉族区是难以想象的, 其实这也是苗族的风俗之一。清代文人赵翼在其《檐曝杂记》中就有如此记述:粤西土民及滇黔苗倮风俗, 大概皆淳朴, 当墟场唱歌时, 诸妇女杂坐, 凡游客素不相识, 皆可与之嘲弄, 甚有相儇亦所不禁。并有夫妻同坐墟场, 夫见其妻为人所调笑, 不嗔而喜者, 讲妻美能使人悦也。 数百年过去了, 昔日风俗依旧, 仿佛历史已在此处停留。岜沙有吃新节、芦笙节、映山红节、鬼节等节日, 有斗牛、吃相思、荡秋千、跳芦笙、集体围猎、成年剃发仪式等风俗, 有奇特的竹编饭盒、精美的手工钢制针盒、刺绣猎袋、牛角火药筒等民间工艺品。芦笙节规模盛大, 人山人海, 芦笙对赛时, 姑娘盛装助威, 小伙吹起芦笙粗犷、奔放, 尽显古朴本色。

七. 车江侗寨风情和古榕树群风光

榕江是进入侗乡的第一站。这个县名的由来和都柳江边成排的榕树有关。经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 如今的榕江县城还有40余株百年上下的榕树。这些榕树根叶茂盛, 既装饰了风景, 又保护了土堤, 成为侗乡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当地的文化传统中, 树木和山林都具有天然神性, 黔东南的苗、侗人民素来就有敬树植树的传统。

榕江古州镇的对岸, 便是举世闻名的车江大坝, 大坝上一片密集的瓦檐和木楼, 就是号称为" 天下第一侗寨" 的车江侗寨。一条清亮亮的河傍寨流过, 那便是榕江了。

车江侗寨由三四个大小不一的侗寨连成, 分上、中、下宝寨, 合称" 三宝侗寨" ;较为出名的是寨头村和章鲁村, 章鲁村是侗族语言标准语音的发源地, 即侗语中" 普通话" 的发源地。车江侗寨中保留着完好的侗族生活场景, 家家务农, 户户纺纱, 寨头村中有最古老的侗族祖先" 萨堂" 庙。" 尊贵" 的客人进寨, 好客的车寨人会为你行" 拦路酒" 礼。着白色侗家服饰的少女, 手捧酒盏, 轻启朱唇, 唱起了敬酒歌, 香醇的米酒就着甜糯的歌声滑入了你的五脏六腑, 令人沉醉。一个朋友对侗乡曾有四字概括:侗乡如歌, 真是诚哉斯言。

醉意盎然地走在寨中沿江而修、卵石铺就的花街古道上, 穿行于整洁、整齐的侗家木楼中, 会看到这样一幅幅堪称经典的画面:在榕树华盖一样的荫翳下, 一群着洁白侗家传统服饰的少女笑语嫣然;在榕树发达的裸根上, 一位蓝衫妇人幽幽地唱着歌;正午的阳光斜斜地斑驳了木构建筑的板墙;两个妇人在院子里悠闲地纺着纱;沿江而修的长长的花街古道和架于河上的形似板凳的桥, 穿着传统侗族服装的妇女从榕树下挑着木桶婀娜多姿地走过, 这就是侗乡。 线路如下

A. 由贵阳到凯里, 转乘至榕江县, 在都柳江畔、古榕树下, 倾听着侗族大歌。让悦耳的芦笙、醇香的米酒伴我们露营在都柳江畔。

B.游榕江古镇古洲、车江, 后乘车经丛江县到芭沙. 游芭沙苗寨, 观带枪的部落。芭沙露营。

C.到地坪, 观中国最大的风雨桥——地坪花桥遗迹, 后到黎平肇兴, 观中国最大的鼓楼群。

D.早到高增, 返回丛江。

八. 海埂民族村

25个民族的风俗民情的地方。旅游者游览不同的村寨,可以观赏到不同的民族风格的房屋建筑,人民的生活习俗,以及风格迥异、舞姿优美的各民族歌舞表演。旅游者可乘兴参加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欢庆活动,臵身节日的欢乐与喜气之中。

九. 侗寨鼓楼

是黔东南侗族特有的建筑,它作为侗族群众议事场所和娱乐中心,造型奇特。最高的有15层,均以杉木为料,采用接榫和悬柱结构,不施一钉一铆;楼的翼角、瓦面和封檐板等处,配以各种彩绘和雕饰。古朴典雅的鼓楼在侗族人心中地位很高,如集资修建鼓楼,本姓的人捐钱捐料在所不惜。

十. 贵阳:红枫湖侗寨

位于贵州清镇县附近,有“高原明珠”之称,为贵阳最大的人工湖,蓄水面积达57.2平 方公里。湖中有岛,岛中有洞,洞中有湖。湖面上飞禽种类繁多,近年又新建了苗寨、侗寨、 布依石板屋等建筑,成为贵州风情旅游村。游人进寨,芦笙、唢呐、大鼓声四起,少数民族 姑娘和小伙子载歌载舞欢迎客人。按照当地风俗,进寨要饮“进寨酒”。然后请客人一起跳 民族集体舞,一起吃糯米糕、烤活鱼,与他们对歌。陶醉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十一.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云贵高原中部的“高原明珠”滇池之滨,距离昆明市区5公里,总体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是中国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唯一的一个地处内陆且海拔1800米的旅游度假区。昆明年均气温15.1摄氏度,月平均最高气温19.8摄氏度,最低气温7.8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被誉为“春城”。

下面是一些我比较推荐的西南旅游景点

1. 西山

位于昆明市西南郊, 卓立滇池西岸, 系华亭、太华、罗汉、碧晓诸山的总称, 西山峰峦起伏, 古树参天, 远眺有如青春少女卧在滇池之畔, 故有“睡美人”之称。西山的主要游览点有华亭 寺、太华寺、聂耳墓、三清阁、龙门等, 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自然森林公园。

2. 昆明金殿

位于昆明市东北鸣凤山上, 原名太和宫, 又称铜瓦寺。主殿系青铜所造, 熠熠发光, 光耀夺目。

3. 大观楼

在城西大观公园南端, 距市区约7公里1690年始建于观音寺旧址, 曾两度毁于兵燹。现存楼阁为1866年重建。楼为亭阁式建筑, 上下3层, 黄瓦覆盖, 呈正方形 ,楼前门柱上有清代布衣诗人孙冉翁所撰180字长联, 上联写滇池风物、下联写云南历史, 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4. 凉山沪沽湖

位于川滇边境的泸沽湖,苍茫浩荡,古朴秀美,四周群山环抱,林木森森。在浩瀚神秘的泸沽湖畔,居住着一个自称摩梭人的少数民族部落。千百年来,他们与世无争,在婚嫁丧葬衣食住行等方面,至今还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在那片美丽的土地上过着宁静的生活。

对于灾害遗址遗迹的旅游项目开发

在治理灾害发展旅游经济的工作实践中,有的灾害遗址、遗迹是可以经人为转化成为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

一. 西南自然灾害的分布

西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且分布广。在这些自然灾害中,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以及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等山地灾害,对自然景观影响最大。并且,这些山地灾害的遗址、遗迹及其治理工程建筑等特别具有旅游景观构景意义上的规模和形态特征,可以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可以认为,是西南地区的又一种特色的旅游资源。此外,西南地区的火山灾害遗迹和地热资源,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二. 山地灾害旅游资源的特点

构成旅游资源的特性方面来看,山地灾害遗址遗迹之所以可以构成特有的旅游景观,而成为地区特色的旅游资源,是因为它们一般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1. 独特的旅游观赏性

旅游观赏性是旅游资源的科学性、文化艺术性和娱乐性的总和,是指旅游资源经开发利用之后,可成为旅游者综合感受旅游美感的对象的特性。与一般旅游资源比较来说,自然灾害遗址更具有独特的旅游观赏性。

a. 特色地貌

从观光旅游来看,灾害遗址往往更具有独特的地貌形态和景观空间特征,从而带给观光旅游者独特的空间形态美感。

例如:重庆黔江小南海地震湖坝前保存如初的地震山体崩积物达4500多万立方米,巨大的岩块,参差错落堆积,分布面积约1平方公里,游客观之犹如身临其境,旅游感受十分强烈。滇北川南的泸沽湖畔,巨大的断层崖巍峨参天,并与浩瀚湖水蓝天相映,令人留连忘返。“万里长江第一峡”的虎跳峡,峡中最险的急滩即是峡谷崩落岩块阻流所形成。腾冲大空山火山锥等等,无一不是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特色,给旅游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b. 惊心动魄的灾害史

自然灾害遗址总有一段动人心魄的发生过程(灾害史),从人文景观的旅游感受来说,同样对旅游者心理产生强大的震撼力,从而构成灾害遗址的旅游吸引力。

云南昆明附近的抚仙湖为构造陷落湖,已发现湖底保存有古街道和其他人类活动的遗迹遗物。现有中科院水下考古研究基地,进行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以期进一步揭示抚仙湖水下古城之迷。自近年抚仙湖水下古城消息报道以来,湖畔的澄江镇游人不绝,该镇也籍此发展旅游。

重庆黔江小南海考察中,相传在1856年清朝咸丰年间发生地震时,曾有一本地知名乡绅大户庄园即为地震所埋没湖水之下。此外,至今还留有万余亩水下森林。九寨沟的大小海子,西昌的邛海等均为地震湖。

一般来说,西南地区山地的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发生地往往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灾害历史。

c. 丰富生动的灾害科学教育内容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自然界演进规律的体现,各种山地灾害的发生、发展都蕴涵着复杂的科学成因机制。对灾害的认识、研究以及整治,无不蕴涵奇奥的科学原理和方法。通过灾害遗址旅游,宣传各种灾害科学知识,不仅增加旅游活动的科学性、趣味性,丰富旅游活动内容,也是进行灾害科普教育,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的社会举措。

2. 科学考察与研究的基地

许多典型的历史灾害遗址或现实的发生地,往往成为某些灾害科学考察和研究的基地。如抚仙湖的水下考古研究基地,腾冲热海的火山地热观测研究基地,云南盈江、东川、梁河等地的沟谷暴雨泥石流定位观测研究站等等。

这些科研基地有的也可以经开发而成为旅游景区景点。有的灾害科学研究基地有着相当长的建站历史,拥有十分丰富的灾害观测资料,和十分生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的音像资料。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旅游者获得生动难忘的灾害景观感性体验,或开展让旅游者亲身参与灾害科学观测等活动,是现实可行的将灾害科研资源,进行有效的旅游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3. 灾害遗址多,分布广,易于空间组织旅游线路

西南地区自然灾害遗址多(见“西南泥石流灾害分布图”),分布广,并多与河流、沟谷地貌相伴,其灾害遗址区域多有水体相伴形成。如火山口湖、地震湖、断 陷湖、泥石流沟等。也符合旅游活动“亲水性”特点,适合构成旅游地重要的景观要素——水体的基本要求。因此,西南地区的灾害遗址易于与区域其他旅游景区、景点或各种旅游要素组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旅游线路,充分发挥灾害遗址的旅游功用。有的甚至可以形成灾害科学专题旅游线路。

三. 开发自然灾变遗迹的意义

积极研究和开发灾害遗址的旅游功用,对打造“神秘西部”旅游主题,发展西南地区旅游有积极意义。

1. 丰富区域特色旅游资源,增强灾害遗址旅游资源以其独特的科学性、观赏性、和强烈的吸引力等特征,成为西南地区的又一种特色的旅游资源。灾害遗址的旅游感受特征与“神秘西部”大旅游的主题是相符的,研究开发西南地区灾害遗址的旅游功用,有益于增强西部旅游的主题形象定位,塑造良好的西部旅游形象。

2. 增加景区景点,改善地区旅游格局. 西南地区地域广大,著名的景区景点分布广,旅游线路长,空间组织松散,从而导致旅程长,耗时多和费用高等。开发新的灾害旅游资源,可以增加景区景点, 丰富游览内容,改善旅游线路格局,甚至可能形成新的旅游线路。

3. 可能发现新的有价值的旅游景点. 西南地区自然灾害频繁,类型多,特别在一些地貌景观奇特的地区,多有灾害遗址存在,加强对灾害遗址的研究和开发,极有可能发现新的、具有强烈吸引力或轰动性的旅游景点。


相关内容

  • 西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西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摘要 我国西南地区具备发展可持续发展农业的优势.但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同时,西南地区也是我国农业相对落后的地区之一.,因此,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应是西部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思路. 二.前言 我国西南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较为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具备 ...

  • 我国西北.西南.青藏高原地区的旅游发展问题
  • 题 目: 我国西北.西南.青藏高原地区 (12个省份)的旅游发展问题 内容摘要: 西北.西南.青藏高原三区(12省)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既有历史文化悠久的美丽古城,又有美丽富饶的桂林.丽江山水,有吸引全世界人眼球的珠穆朗玛峰,更有丰富多姿多彩的各族人民的风俗.传统文化等等.可以说我国西部真的是到处都迷 ...

  • 红色旅游:关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
  • 红色旅游:关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 为了让人们深入了解这段历史及其对我州的影响,本报特对此进行关注,让我们一起追忆那段烽火岁月,并在回忆中寻觅当年教育救国的艰难历程. ?????? 73年前的5月4日,在全国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共赴国难.一致抗战的烽火岁月里,一群怀着教育救国梦想的莘莘学子和专家教授 ...

  • 边疆旅游对边疆问题的作用和基理
  • 边疆旅游对边疆问题的作用和基理 摘要: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常以边贸做先导,边贸的发展会带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旅游业一旦发展起来,又会推动贸易向深广方向发展. 近年来,边疆旅游区域开发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决策水平不高的问题.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对于旅游业在边疆区 ...

  • 1191[中国旅游地理]西南大学满分答案
  • 1191<中国旅游地理>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学号: 类别: 姓名: 网教 专业: 层次: 专升本 金融 201 5 年 12 月 [1191] 四 五 总分 在人类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地区. (2)现代城市.游乐项目多分布在 4.简述宫廷礼 ...

  • 欢迎会答谢词
  • 尊敬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各级领导和乡亲们.国家民委八协办.内蒙古自治区民委.文化厅.电视台.日报社和鄂尔多斯成陵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国家民委日报社的各位领导及全体同胞.朋友们:赛音摆罗(大家好)! 在盛夏水草丰盛的聚会祭祖的七月里(忽兰撒剌),我们欢聚在圣祖曾经统一8xx年的美丽富饶的细索姆那兀的鄂尔多斯 ...

  • 南宁你就是我今天下午要完成的工作
  • 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城市,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在古代属于百越之地,唐贞观年间太宗将这里命名为"邕州",因而南宁的简称就是"邕".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位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是红豆的故乡,,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 ...

  • [城市风光] 中国三十四个省府城市风光(西南地区)
  • 中国三十四个省府城市风光 (西南地区六个) 中国西南地区有一个直辖市重庆(渝),有广西(桂)和西藏(藏)二个自治区及云.贵.川三个省,共六个省级行政区.除了重庆市,其余五个省区的首府城市分别为南宁市.拉萨市.昆明市.贵阳市和成都市.这六个城市都是重量级的旅游城市. 十四.昆明市概况 昆明地处云南省中 ...

  • 析贵阳绕城高速西南环线对花溪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 [摘要]高速公路建设对人流.物流,商业流.金融流.信息流.文化流等有着巨大的带动作用,这种带动作用不仅对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该地城市结构布局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并以绕城高速西南环线对花溪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 花溪区 经济社会 推动 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