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   1. 概念: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2. 性质: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二、平行线的判定   1. 定义法: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2. 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3. 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4.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说明:后三个定理的逆定理也成立,它们是直线的位置关系与角的关系互相转化的重要定理.   相交线与平行线是历年中考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判定和角度的计算,一般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会大.有时也与其他知识综合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会有所提高.   以下几道例题均为2008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   例1 (郴州市)如图1,直线l截两平行直线a,b,则下列式子不一定成立的是().   A. ∠1=∠5B. ∠2=∠4   C. ∠3=∠5D. ∠5=∠2   解析: 本题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判断角与角之间的关系.由图1可知,∠1和∠5是同位角,∠2和∠4是内错角,这两组角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分别相等,即A,B是成立的.∠3和∠5是对顶角,也是相等的,即C也是成立的.∠5和∠2不是上述这几类角,故∠5=∠2不一定成立.应选D.   例2 (湛江市)如图2,请写出一个能判定CE∥AB的条件:.   解析: 这是一个“由角定线”的问题.要写出一个能判定CE∥AB的条件,就要结合图形,根据内错角相等或同位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来写.本题答案不唯一,填∠DCE=∠A或∠ECB=∠B或∠A+∠ACE=180°均可.   例3 (义乌市)如图3,AB∥CD,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EFD=60°,EP与∠EF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且EP⊥FP,则∠BEP的大小是.   解析: 因为AB∥CD,∠EFD=60°,故∠FEB=120°.又因为FP平分∠EFD,EP⊥FP,故∠FEP=60°,于是∠BEP=60°.   例4 (泰州市)如图4,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1=∠2时,一定有a∥b   B. 当a∥b时,一定有∠1=∠2   C. 当a∥b时,一定有∠1+∠2=180°   D. 当a∥b时,一定有∠1+∠2=90°   解析: 观察∠1和∠2的位置,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可知,只有C是正确的,应选C.   1. 如图5,AD∥BC,∠EAD=50°,∠ACB=40°,则∠BAC=.   2. 如图6,CD平分∠ACB,DE∥BC交AC于E,且∠ACB=50°,∠B=66°,求∠EDC及∠CDB的大小.   3. 如图7,∠ABC=∠ACB,BD平分∠ABC,CE平分∠ACB,∠DBC =∠F.CE与DF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一、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   1. 概念: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2. 性质: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二、平行线的判定   1. 定义法: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2. 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3. 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4.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说明:后三个定理的逆定理也成立,它们是直线的位置关系与角的关系互相转化的重要定理.   相交线与平行线是历年中考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判定和角度的计算,一般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会大.有时也与其他知识综合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会有所提高.   以下几道例题均为2008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   例1 (郴州市)如图1,直线l截两平行直线a,b,则下列式子不一定成立的是().   A. ∠1=∠5B. ∠2=∠4   C. ∠3=∠5D. ∠5=∠2   解析: 本题已知两条直线平行,判断角与角之间的关系.由图1可知,∠1和∠5是同位角,∠2和∠4是内错角,这两组角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分别相等,即A,B是成立的.∠3和∠5是对顶角,也是相等的,即C也是成立的.∠5和∠2不是上述这几类角,故∠5=∠2不一定成立.应选D.   例2 (湛江市)如图2,请写出一个能判定CE∥AB的条件:.   解析: 这是一个“由角定线”的问题.要写出一个能判定CE∥AB的条件,就要结合图形,根据内错角相等或同位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来写.本题答案不唯一,填∠DCE=∠A或∠ECB=∠B或∠A+∠ACE=180°均可.   例3 (义乌市)如图3,AB∥CD,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EFD=60°,EP与∠EF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且EP⊥FP,则∠BEP的大小是.   解析: 因为AB∥CD,∠EFD=60°,故∠FEB=120°.又因为FP平分∠EFD,EP⊥FP,故∠FEP=60°,于是∠BEP=60°.   例4 (泰州市)如图4,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1=∠2时,一定有a∥b   B. 当a∥b时,一定有∠1=∠2   C. 当a∥b时,一定有∠1+∠2=180°   D. 当a∥b时,一定有∠1+∠2=90°   解析: 观察∠1和∠2的位置,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可知,只有C是正确的,应选C.   1. 如图5,AD∥BC,∠EAD=50°,∠ACB=40°,则∠BAC=.   2. 如图6,CD平分∠ACB,DE∥BC交AC于E,且∠ACB=50°,∠B=66°,求∠EDC及∠CDB的大小.   3. 如图7,∠ABC=∠ACB,BD平分∠ABC,CE平分∠ACB,∠DBC =∠F.CE与DF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相关内容

  • 4.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导学案2
  • 4.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 [学习目标]:1.平行四边形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定义及性质 [新课探究]: 活动一: 如图,□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1)图中有哪些三角形是全等的?有哪些线段是相等的? (2)想办法验证你的猜想?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 ...

  • 全国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3 解一元一 ...

  •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
  • 第4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4.1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4.1.1 相交与平行 一,教材分析:本章节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的内容,章节的内容是相交线与平 行线.它是在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表示及计算,角的认识表示及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本章节主要研究同一平面的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探讨了平行 ...

  • 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 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棱柱 1.2棱锥(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1.3棱台(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几何特征: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1.4圆柱 1.5圆锥 ...

  • 四年级数学线与角
  • 四年级数学线与角 知识梳理: 1.线的认识.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 :直线AB 或直线BA .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 或线段BA .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 (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线与线段之间的关系. 平 ...

  • 七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参考答案
  •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P2. 拓展训练 1.∠COF,∠AOC和∠BOD,160°: 2.150°:3.90°: P4 拓展训练 1.145°:2.60°:3.垂直:4.垂直 P6 拓展训练 1.(1)错:(2)错:(3)错:2.(略) P8 拓展训练 1.C2. ...

  • 新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完整目录
  • 新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 完整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1 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阅读材料 中国古代在数的发展方面的贡献 1.2 数轴 1.3 绝对值 1.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2.1 有理数的加法 2.2 有理数的减法 2.3 有理数的乘法 2.4 有理数的除法 2. ...

  •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导学案 第1学时 内容: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 ...

  • 初中数学各章节主要内容
  • 初中数学各章节主要内容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