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好老师

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好老师

——学习丁榕老师报告有感

袁占舵

在我所接触的诸多教育名家中,受学生轰轰烈烈热爱、令学生铭记一生的好老师以前当属孙维刚。昨天听了丁榕老师的报告,感动颇深,几经热泪盈眶。丁榕老师教过八届学生,最短的仅接触一年,可是她的每一名学生都称她“妈妈”,全体学生每一年都有固定的聚会日,都给丁老师拜年,真可谓情同“亲母子、亲母女”。如此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够相提并论了吧。

丁榕老师之所以能成为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好老师,我想是因为她自己具备特有的个人魅力,更有那颗大爱真爱学生之心,她极其渊博的育人智慧得心应手地发挥在她的教育实践中。

她的报告能使我们切实体会到:“好老师让学生记住一辈子”,“好老师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遇上好老师是学生的一大幸运”,“好老师的课让人爱听爱学”……

我想欣赏了丁老师报告,就会自觉地把她做为了我们最具体最直接的楷模。如何做一名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好老师,以下我结合听报告的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暴露强势,彰显魅力

好老师要让学生喜欢,必须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或多技之长牢牢吸引住学生。 丁榕老师的报告像在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语调是那样亲切,感受那样清晰,说着我们最熟悉的事情。从她的演讲中,我除了学到许多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更多的是感受到丁老师那崇高的人格魅力,如此想当然她怎样能够吸引住她的学生。学美术初中毕业的她开始站到课堂上当语文老师,能把书法绘画的技能运用到课堂上,便得到了所有学生凝聚在自己的身边。她同时给了我们一个面目丑陋的历史老师怎样用自己渊博知识、善歌技巧和滑稽诙谐吸引住学生的案例。这给我们老师提供了一种新的让学生喜爱的好方法。

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突破思维定势,跳出老圈子,学会开拓创新。彰显自己的强势,掩盖自己的劣势,以此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劣势≠缺点”,如果一个人有劣势,我们真的可以忽略,并从中加以利用,有时劣势也能改变人的命运。

丁榕老师讲:“用你的魅力吸引你的学生。那么用什么魅力吸引学生呢?那就是你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特长,那么老师的微笑就是魅力。微笑给学生力量,微笑给学生信心,因为学生喜欢老师的微笑,这就是魅力。”我想这最基本的一技之长,每一名老师是都能学得并能用好的。

(二)找准位置,人品保证

丁老师要求老师找准位置,做最合适的自己。无论是你选择了教师职业,还是教师职业选择了你,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从内心喜欢当老师的,肯定会做的很好,成为一个很有作为的好老师。不是心甘情愿当老师的,如果你已经无法改变这个现状了,那你就不要怨声载道了,而要试着去喜欢这个职业。

“接受你改变不了的,改变你能改变的。做不了高山上的青松,就做大树;做不了大树,就做路边的小树;做不了小树,就做灌木;做不了灌木,就做一棵

小草。决定成败的不是你的尺寸大小,而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这句话会令心存浮躁的教育者深思。

丁老师善于从人格的角度完善人:“你要给学生知识,你必须比他们更有知识;你要学生有道德,你必须自己先有高尚的道德”

好老师不仅仅要求书教得好,首先必须人品好。要心态平和,心底善良,光明磊落,谦虚诚实,厚道大度,认真负责。不自私,没有坏心眼。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挖苦讽刺学生,不对学生发脾气。爱帮助学生,对学生有爱心、真心、耐心。同时“爱学生不需理由,爱学生不求回报。”

(三)学生首位,爱业得福

赵忠祥曾经采访过她。问过她两个问题:

1、什么是班主任的快乐和幸福? 她回答说:“学生快乐和幸福就是班主任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2、做一个班主任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她说:“学生喜欢就是做班主任最大的成就。”

看似很普通很简单的回答,但细细品来,丁老师却是从内心到行动上,都是把学生放在了第一位,这的确是很不容易的,这需要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 丁老师非常爱自己的学生,她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丁老师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你能否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取决与你能否受到学生的喜爱,要想让学生喜爱你,你就必须爱学生。”她用自己真诚的爱和无私的奉献赢得了更多孩子的爱。丁老师正是用她的爱来诠释着当一名班主任的职责!

丁老师在诠释“做幸福、快乐、有成就感的班主任”时说得好:“用心才能有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到幸福,成就在快乐和幸福中获得。”“班主任的快乐、幸福是建立在学生快乐、幸福之上的。”

丁老师认为现在看一个老师敬不敬业,首先要看她是否有创新。老师每天第一个到班,最后一个离开,手中拿一小本本记这记那,这只能说是勤勤恳恳, 而不是敬业。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精髓是创造。她给我深刻的一句话是:不重复别人走过的路,也不要重复自己走过的路,别人走的路要变成自己的。让学生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只有这样才能苦中有乐,乐中施爱,爱中得福。

需要教师用爱、用方法、用真情影响学生,采取民主管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的人格,创造条件请学生参加,让学生真正把自己当作班集体这一家庭中不可少的一员。她以人为本,严中有情,严中有爱。在严与爱中饱含着对生命体的尊重,在一时一事中透露出对学生一生一世的影响。

一位老师若能体验并拥有以上理念,必会是幸福、快乐、有成就感的老师!

(四) 学为生存,更新观念

丁老师要求我们:“ 学习教育理论;积累经验资料;探索教育规律”。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时说:“学习是为了生存。”丁老师68岁高龄了,仍然每天在孜孜不倦地学习之中,这应是我们所有老师学习的榜样。

通过学习,探寻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该学会设计育人蓝图。了解学生之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设计育人蓝图。

现在的班主任从职业型正向事业型发展,对待学生只有爱心不行,要有智慧;只有奉献不行,要用魅力吸引学生;光有经验不行,要有创造;光有阅历不行,要有激情;遇到问题找观念,不是先找方法,方法要因人而异。出了问题再解决

就是落后。有的学生对他进行批评、鼓励、表扬、惩罚为什么都不行?就是因为我们的观念落后。

丁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先进的班级管理观念:从人性的角度了解人,重在规律, 要了解每个年龄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是什么,应该施与什么教育。从人本的角度完善人,让每名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班集体做贡献。从人格的角度开发人,重在发展,人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对每个学生都应充满期待、充满关爱,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从人才的角度教育人,重在责任,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毁掉孩子的一生,也可以挽救孩子的一生。教师要有责任心,不要给学生轻易下负面的结论。

(五)改进方法、拓宽途径

丁老师在报告中强调,教育是情感的付出,是科学的创新,是艺术的创造;教育是爱的传递,其责任、义务、使命是永恒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观念必须更新,教育的方法必须改变,教育的途径必须拓宽。

在丁老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严厉的批评。她用自己的睿智,设计一个一个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具体情境中自己去感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思索。

丁老师给我们提供了改进教育方法:按需施教、要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要用学生的情感区体验情感;要用学生的兴趣填补自己兴趣的空白;要把学生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凡遇到难题的时候,先问为什么,怎样形成的。需要的满足是积极性的源泉:满足合理的需要;引导过分的需要;纠正错误的需要;靠情感凝聚,靠制度纠正。变不许“××”为许“××”。对待孩子犯错误,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案例。等等

丁榕老师的报告引用大量生动、详实、感人的案例,分析了学生思想教育中 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并提供了最好的对策。他提出拓宽教育途径: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学生、教师群体、家庭、社会、学校、媒体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立德树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喜爱的班级活动,走进心灵,贴近生活。充分学习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在体验、感悟、参与中自助、自悟。 作为老师,应该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胸怀,把对人生的理解,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带给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每一名学生都幸福快乐,努力成为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好老师,一个让自己的学生一辈子都能记住的好老师!

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好老师

——学习丁榕老师报告有感

袁占舵

在我所接触的诸多教育名家中,受学生轰轰烈烈热爱、令学生铭记一生的好老师以前当属孙维刚。昨天听了丁榕老师的报告,感动颇深,几经热泪盈眶。丁榕老师教过八届学生,最短的仅接触一年,可是她的每一名学生都称她“妈妈”,全体学生每一年都有固定的聚会日,都给丁老师拜年,真可谓情同“亲母子、亲母女”。如此恐怕没有任何人能够相提并论了吧。

丁榕老师之所以能成为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好老师,我想是因为她自己具备特有的个人魅力,更有那颗大爱真爱学生之心,她极其渊博的育人智慧得心应手地发挥在她的教育实践中。

她的报告能使我们切实体会到:“好老师让学生记住一辈子”,“好老师可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遇上好老师是学生的一大幸运”,“好老师的课让人爱听爱学”……

我想欣赏了丁老师报告,就会自觉地把她做为了我们最具体最直接的楷模。如何做一名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好老师,以下我结合听报告的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暴露强势,彰显魅力

好老师要让学生喜欢,必须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或多技之长牢牢吸引住学生。 丁榕老师的报告像在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语调是那样亲切,感受那样清晰,说着我们最熟悉的事情。从她的演讲中,我除了学到许多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更多的是感受到丁老师那崇高的人格魅力,如此想当然她怎样能够吸引住她的学生。学美术初中毕业的她开始站到课堂上当语文老师,能把书法绘画的技能运用到课堂上,便得到了所有学生凝聚在自己的身边。她同时给了我们一个面目丑陋的历史老师怎样用自己渊博知识、善歌技巧和滑稽诙谐吸引住学生的案例。这给我们老师提供了一种新的让学生喜爱的好方法。

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突破思维定势,跳出老圈子,学会开拓创新。彰显自己的强势,掩盖自己的劣势,以此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劣势≠缺点”,如果一个人有劣势,我们真的可以忽略,并从中加以利用,有时劣势也能改变人的命运。

丁榕老师讲:“用你的魅力吸引你的学生。那么用什么魅力吸引学生呢?那就是你的一技之长。如果没有特长,那么老师的微笑就是魅力。微笑给学生力量,微笑给学生信心,因为学生喜欢老师的微笑,这就是魅力。”我想这最基本的一技之长,每一名老师是都能学得并能用好的。

(二)找准位置,人品保证

丁老师要求老师找准位置,做最合适的自己。无论是你选择了教师职业,还是教师职业选择了你,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从内心喜欢当老师的,肯定会做的很好,成为一个很有作为的好老师。不是心甘情愿当老师的,如果你已经无法改变这个现状了,那你就不要怨声载道了,而要试着去喜欢这个职业。

“接受你改变不了的,改变你能改变的。做不了高山上的青松,就做大树;做不了大树,就做路边的小树;做不了小树,就做灌木;做不了灌木,就做一棵

小草。决定成败的不是你的尺寸大小,而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这句话会令心存浮躁的教育者深思。

丁老师善于从人格的角度完善人:“你要给学生知识,你必须比他们更有知识;你要学生有道德,你必须自己先有高尚的道德”

好老师不仅仅要求书教得好,首先必须人品好。要心态平和,心底善良,光明磊落,谦虚诚实,厚道大度,认真负责。不自私,没有坏心眼。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挖苦讽刺学生,不对学生发脾气。爱帮助学生,对学生有爱心、真心、耐心。同时“爱学生不需理由,爱学生不求回报。”

(三)学生首位,爱业得福

赵忠祥曾经采访过她。问过她两个问题:

1、什么是班主任的快乐和幸福? 她回答说:“学生快乐和幸福就是班主任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2、做一个班主任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她说:“学生喜欢就是做班主任最大的成就。”

看似很普通很简单的回答,但细细品来,丁老师却是从内心到行动上,都是把学生放在了第一位,这的确是很不容易的,这需要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 丁老师非常爱自己的学生,她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丁老师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你能否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取决与你能否受到学生的喜爱,要想让学生喜爱你,你就必须爱学生。”她用自己真诚的爱和无私的奉献赢得了更多孩子的爱。丁老师正是用她的爱来诠释着当一名班主任的职责!

丁老师在诠释“做幸福、快乐、有成就感的班主任”时说得好:“用心才能有快乐,不求回报就能得到幸福,成就在快乐和幸福中获得。”“班主任的快乐、幸福是建立在学生快乐、幸福之上的。”

丁老师认为现在看一个老师敬不敬业,首先要看她是否有创新。老师每天第一个到班,最后一个离开,手中拿一小本本记这记那,这只能说是勤勤恳恳, 而不是敬业。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精髓是创造。她给我深刻的一句话是:不重复别人走过的路,也不要重复自己走过的路,别人走的路要变成自己的。让学生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只有这样才能苦中有乐,乐中施爱,爱中得福。

需要教师用爱、用方法、用真情影响学生,采取民主管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的人格,创造条件请学生参加,让学生真正把自己当作班集体这一家庭中不可少的一员。她以人为本,严中有情,严中有爱。在严与爱中饱含着对生命体的尊重,在一时一事中透露出对学生一生一世的影响。

一位老师若能体验并拥有以上理念,必会是幸福、快乐、有成就感的老师!

(四) 学为生存,更新观念

丁老师要求我们:“ 学习教育理论;积累经验资料;探索教育规律”。在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时说:“学习是为了生存。”丁老师68岁高龄了,仍然每天在孜孜不倦地学习之中,这应是我们所有老师学习的榜样。

通过学习,探寻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应该学会设计育人蓝图。了解学生之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设计育人蓝图。

现在的班主任从职业型正向事业型发展,对待学生只有爱心不行,要有智慧;只有奉献不行,要用魅力吸引学生;光有经验不行,要有创造;光有阅历不行,要有激情;遇到问题找观念,不是先找方法,方法要因人而异。出了问题再解决

就是落后。有的学生对他进行批评、鼓励、表扬、惩罚为什么都不行?就是因为我们的观念落后。

丁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先进的班级管理观念:从人性的角度了解人,重在规律, 要了解每个年龄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是什么,应该施与什么教育。从人本的角度完善人,让每名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班集体做贡献。从人格的角度开发人,重在发展,人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对每个学生都应充满期待、充满关爱,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从人才的角度教育人,重在责任,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毁掉孩子的一生,也可以挽救孩子的一生。教师要有责任心,不要给学生轻易下负面的结论。

(五)改进方法、拓宽途径

丁老师在报告中强调,教育是情感的付出,是科学的创新,是艺术的创造;教育是爱的传递,其责任、义务、使命是永恒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观念必须更新,教育的方法必须改变,教育的途径必须拓宽。

在丁老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严厉的批评。她用自己的睿智,设计一个一个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具体情境中自己去感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思索。

丁老师给我们提供了改进教育方法:按需施教、要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要用学生的情感区体验情感;要用学生的兴趣填补自己兴趣的空白;要把学生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凡遇到难题的时候,先问为什么,怎样形成的。需要的满足是积极性的源泉:满足合理的需要;引导过分的需要;纠正错误的需要;靠情感凝聚,靠制度纠正。变不许“××”为许“××”。对待孩子犯错误,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案例。等等

丁榕老师的报告引用大量生动、详实、感人的案例,分析了学生思想教育中 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并提供了最好的对策。他提出拓宽教育途径:以心理教育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学生、教师群体、家庭、社会、学校、媒体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立德树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喜爱的班级活动,走进心灵,贴近生活。充分学习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在体验、感悟、参与中自助、自悟。 作为老师,应该让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胸怀,把对人生的理解,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带给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每一名学生都幸福快乐,努力成为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好老师,一个让自己的学生一辈子都能记住的好老师!


相关内容

  • [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
  • <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 1.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2.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 3.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 ...

  • 初中教师师德体会
  •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在很大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加困难.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 ...

  • 学习于漪老师心得体会
  •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种种现象五光十色,乱人耳目,对教育是极大的挑战,对教师是极大的诱-惑。总书记提出希望之一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提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总书记的论述不仅有广泛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习于老师的教学观,如沐春风,沁人心脾 ...

  • 我一辈子的理想,就是当老师
  • 他培养了40名硕士,20名博士,在高校三次培养概率论研究的后继队伍,他是我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也是将马尔可夫过程引入中国的重要人物,还是教师节的积极提倡者.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前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王梓坤先生.王先生给人的印象是一位慈祥的老者.先生安宁.平和的脸上是经历过沧海桑田后的静水深渊. ...

  • 学生吃剩半个饼丢到垃圾桶老师捡起当众咽下
  • 学生吃剩半个饼丢到垃圾桶老师捡起当众咽下 一位60多岁的老教师"为了教会学生节约/将学生扔进垃圾桶里的饼子拣起来当着全班80多名同学的面吃了"这让学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 这是昨日上午发生在师大附中附工补习班理二班里的一幕' 本报讯(记者王茗段文) 昨日"师大附 ...

  • 马云曾经是一个考试不及格.曾经很淘气的学生
  • 马云曾经是一个考试不及格.曾经很淘气的学生 1月6日上午,百名"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奖老师在三亚"重回课堂".但不同以往的是,这次,他们是坐在讲台下的"学生",为他们上课的是三位特殊的老师,高晓松.宋小宝和马云. "我特别感谢在座的 ...

  • 学人访谈|陈平原:发现语文之美,反思教育之责
  • 问1:陈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从1996年开始关注教育话题,到今年已经二十年了.<六说文学教育>这本书应该说凝结了您这20多年对文学教育的思考和感悟.您之前其实关注大学教育比较多,而这本书中涉及到了基础教育的话题.那么您回归到基础教育的初衷是什么呢?又想传达给读者一些什么东西呢? 陈平原: ...

  • 不忘初心争做新一代四有教师
  • 不忘初心 争做新一代四有教师 不忘初心 争做新一代四有"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民教师只有坚持不忘初心,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才能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助推者.能否站 ...

  • 提高自身修养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 提高自身修养,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中小学生处于身心不断变化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他们有极强的模仿性.可塑性.班主任恰恰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具有实质影响的人.一方面,班主任是学生直接模仿.学习的对象和榜样,小到衣着服饰,大到思想意识,班主任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你的学生:另一面,班主任对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