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章程本质是对四种权力的规范

依法治校,依章管理大学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依法治校体系。

依法治校的总体目标,就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章程,加强大学的法治管理。大学的建章立制就是科学立法。很多人对立法的科学性不以为然,其结果就是发现自己创造的规则无法执行,很多人按照“我例外”原则行事。我们要先考虑所立的规章制度是不是良法,是不是大多数人都愿意遵从,是不是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规定,符合建立高水平大学的需要。有了良法以后,我们还要保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法律的有效实施,这是依法治校很重要的一个保障。

依法治校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我们还要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德和法是两个层面上的概念,不犯法不一定意味着符合社会道德,这两者间有一定的空间。我们在规范法治纪律的同时,要考虑到应有道德因素参与进来,在此前提下以法治思维来探索创新,真抓实干,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依法治校,还包括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一条是公务员行事的规则,在现代大学法治管理中,同样适用。这就是说,法律和制度规定的职责你必须履行,否则,你就是失职。同时,除了制度内的行为,不能乱作为。现在工作中有许多事情办不成,正是因为一些人把自己手中的管理权力无限放大,实际上是为了寻租,将服务岗位变成了管理岗位,把管理岗位变成控制岗位,自己从中捞到好处。所以,法无授权不可为,实际上是对于管理者的一个限制,是从严治政的具体措施。

依法治校,特别强调以章程来规范我们的思维和学校的管理。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规则思维、程序思维,强调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不能碰触。凡事要在规定的程序与法律的权限内运行,提高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是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需要。我们虽然不是搞法律的,但是大学各级管理者的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就是法治思维。一个有效的大学管理者,其法治思维无处不在。大学管理者的法治思维的提升,一定能提高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规矩、规则办事,以为有权就可以搞定一切,就是破坏规则的非法治思维。

有人说大学是世界上最难管理最复杂的组织机构,因为四种权力交错在一起。管理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权力碰撞,失位、错位。政党权力错位就会影响行政权力,干扰学术权力;行政权力错位就会干涉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影响大学学术权力的有效发挥;学术权力错位影响党的领导,方针政策的贯彻,直至组织涣散;民主权力过分扩大,会影响行政权力的效率,增大运行成本。大学章程本质上是对于大学四种权力的规范约束,既张扬各种权力,又规划好权力范围。从这一意义上说,大学章程的建立能够化解校内的各种矛盾,凝聚最广大群众的力量,努力开拓学校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体制机制创新。例如,过去,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建立不规范,行政指令为主,没有教授的学术主导作用,对学术权力的规定也不完善。这一次制订大学章程的过程中,我们比较注重学位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的关系,学术委员会与教授委员会的关系,学术委员会与人才培养委员会的关系,这些委员会如何张扬学术权力,真正能够发挥出学术自由和学术管理的力量,这是如何提升学校发展内涵的问题。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是一种法律关系,法律主体就是教职员工和学生,用法律条文的行使给予保障,这是章程的基本内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章程的核准稿一共十章,七十四条。大学章程的制定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大学,特别是同类大学章程的有益成分,注重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我校积极探索开放型大学的办学之路,提出以科学发展为统领,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的办学理念。这次特别提出把国际化作为我们的办学特色,是从我校的办学历史和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也是章程的特色之处。

我校的大学章程确立了三种关系。

第一个关系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国家高等学校的一个基本原则,不可动摇。党委的领导是集体决策体制。校长负责是法人负责制。重大问题放在常委会上决策,包括体制、机构设立,中层干部任免,50万元以上重大资金、学校重大事项等。这些决策更多为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上,加强校长的行政指挥能力。

第二个是规范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要相对分离,相互配合,学术权力在高校学术治理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作用,大学要张扬学术权力,加强学术自由。实行教授治学,这是一个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特征。

第三个是凸显了民主管理,完善民主管理和决策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校友会代表大会等多项制度体系,充分保障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组织合力,通过工会组织活动来加强全体教职工的凝聚力。

还有一点,就是加强信息公开。凡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学校建设的重点问题,以及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都要在一定范围予以公开,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这也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5日 14版)

依法治校,依章管理大学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立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依法治校体系。

依法治校的总体目标,就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章程,加强大学的法治管理。大学的建章立制就是科学立法。很多人对立法的科学性不以为然,其结果就是发现自己创造的规则无法执行,很多人按照“我例外”原则行事。我们要先考虑所立的规章制度是不是良法,是不是大多数人都愿意遵从,是不是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规定,符合建立高水平大学的需要。有了良法以后,我们还要保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法律的有效实施,这是依法治校很重要的一个保障。

依法治校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我们还要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德和法是两个层面上的概念,不犯法不一定意味着符合社会道德,这两者间有一定的空间。我们在规范法治纪律的同时,要考虑到应有道德因素参与进来,在此前提下以法治思维来探索创新,真抓实干,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依法治校,还包括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一条是公务员行事的规则,在现代大学法治管理中,同样适用。这就是说,法律和制度规定的职责你必须履行,否则,你就是失职。同时,除了制度内的行为,不能乱作为。现在工作中有许多事情办不成,正是因为一些人把自己手中的管理权力无限放大,实际上是为了寻租,将服务岗位变成了管理岗位,把管理岗位变成控制岗位,自己从中捞到好处。所以,法无授权不可为,实际上是对于管理者的一个限制,是从严治政的具体措施。

依法治校,特别强调以章程来规范我们的思维和学校的管理。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规则思维、程序思维,强调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不能碰触。凡事要在规定的程序与法律的权限内运行,提高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是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需要。我们虽然不是搞法律的,但是大学各级管理者的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就是法治思维。一个有效的大学管理者,其法治思维无处不在。大学管理者的法治思维的提升,一定能提高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规矩、规则办事,以为有权就可以搞定一切,就是破坏规则的非法治思维。

有人说大学是世界上最难管理最复杂的组织机构,因为四种权力交错在一起。管理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权力碰撞,失位、错位。政党权力错位就会影响行政权力,干扰学术权力;行政权力错位就会干涉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影响大学学术权力的有效发挥;学术权力错位影响党的领导,方针政策的贯彻,直至组织涣散;民主权力过分扩大,会影响行政权力的效率,增大运行成本。大学章程本质上是对于大学四种权力的规范约束,既张扬各种权力,又规划好权力范围。从这一意义上说,大学章程的建立能够化解校内的各种矛盾,凝聚最广大群众的力量,努力开拓学校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体制机制创新。例如,过去,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建立不规范,行政指令为主,没有教授的学术主导作用,对学术权力的规定也不完善。这一次制订大学章程的过程中,我们比较注重学位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的关系,学术委员会与教授委员会的关系,学术委员会与人才培养委员会的关系,这些委员会如何张扬学术权力,真正能够发挥出学术自由和学术管理的力量,这是如何提升学校发展内涵的问题。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是一种法律关系,法律主体就是教职员工和学生,用法律条文的行使给予保障,这是章程的基本内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章程的核准稿一共十章,七十四条。大学章程的制定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大学,特别是同类大学章程的有益成分,注重加强学校的制度建设。我校积极探索开放型大学的办学之路,提出以科学发展为统领,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的办学理念。这次特别提出把国际化作为我们的办学特色,是从我校的办学历史和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也是章程的特色之处。

我校的大学章程确立了三种关系。

第一个关系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国家高等学校的一个基本原则,不可动摇。党委的领导是集体决策体制。校长负责是法人负责制。重大问题放在常委会上决策,包括体制、机构设立,中层干部任免,50万元以上重大资金、学校重大事项等。这些决策更多为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上,加强校长的行政指挥能力。

第二个是规范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要相对分离,相互配合,学术权力在高校学术治理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作用,大学要张扬学术权力,加强学术自由。实行教授治学,这是一个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特征。

第三个是凸显了民主管理,完善民主管理和决策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校友会代表大会等多项制度体系,充分保障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组织合力,通过工会组织活动来加强全体教职工的凝聚力。

还有一点,就是加强信息公开。凡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学校建设的重点问题,以及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都要在一定范围予以公开,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这也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05日 14版)


相关内容

  • 试论公司资本认缴期限的公司章程规制
  • 摘 要 新修订的<公司法>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针对<公司法>取消了公司资本缴纳的期限限制,并且赋予了公司章程更大的自主权这一情况,本文通过探讨公司章程的价值.作用,设想了公司章程在规制公司股东按期缴纳资本这一事项上的细节设置和作用机制. 关键词 公司章程 迟延缴纳 ...

  • 周光礼: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周光礼教授
  • 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部署,国务院于2010年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并决定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2014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部委开始研究制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 ...

  • 全面推进高校依法治校的着力点
  • 全面推进高校依法治校的着力点 作者:刘彦博祝非凡<光明日报>( 2016年09月14日 13版) 依法治校是高校管理变革的必然趋势,是高校管理走向科学化.制度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依法治校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实践,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客观需要,更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要求 ...

  • 二公司章程的法律意义
  • 二 公司章程的法律意义 (一) 公司章程是公司设立的必备要件 公司的设立是指为了使公司得以成立并取得法人资格,公司的股东.发起人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所进行的一系列法律行为的总称.公司的设立因为一种法律行为,所以要严格地履行法定条件和程序,不然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法律结果.公司的设立包括如下条件:订立公司章 ...

  • 公司章程法律效力的文献综述
  • 公司章程法律效力的文献综述 [摘要]学界对公司章程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与分析,对公司章程性质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三种学说:契约说.自治法规说和公司宪章说.在此理论上展开了对公司章程效力的研究,但是学界对于公司章程是否具有对外效力还未形成权威的论断,原则上认为公司章程不具有对外部的对抗效力. [关键词]公司 ...

  • 党内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 摘要]发展党内民主, 必须明确党内民主、民主集中制的不同内涵及相互关系。党内民主 作为政治原则和政治制度,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 属性。民主集中制作为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维系组织架构、发挥战斗力 的基础要素。党内民主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础, 民主集 ...

  • 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
  • 董事会制度的起源.演进与中国的学习 作者:邓峰,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内容提要: 公司的两权分离和董事会作为决策中心.董事会采取共管与合议模式及董事作为公司责任的最后承担者是董事会的三个基本原则, 各国立法几乎概无例外, 并衍生出诸多细致规定.产权-不完全合同 ...

  • 党课:政党知识
  • 党 课 无产阶级政党知识 主要介绍政党.政党制度和政党章程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政党的起源.发展.本质.特征.作用.类型,政党制度的内涵.分类,并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以及党章的基本知识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诞生.完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发展对象在了解政党及其制度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加 ...

  • 谈行业组织在行政法中的地位
  • 谈行业组织在行政法中的地位 成应文 摘要:行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改革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就其本质而言,它是各种不同利益团体的结合,有必要用法律对其进行调整.虽然目前行业组织还更多地具有官方性质,但其与政府的分离,并最终成为较为独立的社会组织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行业组织概述 行业组织是指由作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