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荣勤学不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桓荣勤学不倦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吧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注释】①桓荣:东汉人。②仓卒:匆忙,此指社会动乱。③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文言知识】说“岂”。“岂”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指“哪里”,表疑问。上文“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意为哪里知道学习的好处能像这样啊!“岂敢”即哪敢。二、指“难道”,表反诘。如“岂吾不若人”,意为难道我不如别人?【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初 ②厄 ③嗤 ④应 ⑤及2、翻译:①而荣讲诵不息②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9.桓荣勤学不倦1.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

桓荣勤学不倦桓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而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吧曰:“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

【注释】①桓荣:东汉人。②仓卒:匆忙,此指社会动乱。③太常:职官名称,负责祭祀礼乐及选拔人才。【文言知识】说“岂”。“岂”有两个常用义项:一、指“哪里”,表疑问。上文“岂意学之为利若是哉”,意为哪里知道学习的好处能像这样啊!“岂敢”即哪敢。二、指“难道”,表反诘。如“岂吾不若人”,意为难道我不如别人?【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初 ②厄 ③嗤 ④应 ⑤及2、翻译:①而荣讲诵不息②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9.桓荣勤学不倦1.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


相关内容

  • 司马光勤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 司马光勤学[原文]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 ...

  • 凿壁借光阅读答案
  • <凿壁借光>阅读训练附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24-26题(6分)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4.用 ...

  •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训练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以: (3)腰白玉之环 腰: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9.文中哪 ...

  • 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 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本试卷共七段文言文, 满分100分,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1至3题(12分)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 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 ...

  • 王羲之学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 王羲之学书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凸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相传这里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幼年学书的地方.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极其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七岁时,他师从人称卫夫人的女书法家卫铄练习书法.王羲之"幼讷于言,人 ...

  • 1.校训."三风"
  • 校训."三风" 张玮老师撰稿 ◇设立地点:新楼架空层墙壁上 ◇设立时间:2013年2月 ◇景点要素: 1. 校训:明理明志 至善至远 校风:书香致远 精彩无限 教风:爱心"责任"智慧 学风:勤学"善思"笃行 2. 出处:"明理&q ...

  • 发烫的手指教案
  • 篇一:发烫的手指教案 一.教学目标: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朗读课文,理解 "手指为什么会发烫"的原因. 3.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取得成就. 二.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 ...

  • 任末好学阅读答案及翻译
  • 语文网小编今天推荐的是:任末好学阅读答案及翻译.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任末好学阅读答案及翻译,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任末好学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 ...

  • 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 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以《教学课标》为准绳,认真贯彻“课改”精神,教学好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进行有效的读、写、听、说训练,切实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汲取课文中的实用语言,艺术语言,文学语言的丰富;同时,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