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的临床应用指导

  胺碘酮的适应证      胺碘酮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兼具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延长复极,主要用于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房颤及室颤的发生,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主要用于以下情况: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如房颤的转复与维持窦律;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一级、二级预防;作为ICD的辅助治疗;在心脏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   应用剂量与方法静脉胺碘酮的使用最好不要>3天,应特别注意选用大静脉,最好是中心静脉给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在心肺复苏中,如2~3次电除颤和血管加压药物无效时,立即用胺碘酮300 mg(或5 mg/kg)静脉注射,以5%葡萄糖10~20 ml稀释,快速推注,然后再次除颤。如仍无效,可于10~15分钟后重复追加胺碘酮150 mg,用法同前。   室颤转复后,胺碘酮可静滴维持量。在初始6小时以内以1 mg/分速度给药,随后18小时以0.5 mg/分速度给药,第1个24小时内用药总量一般控制在2.0~2.2 g。第2个24小时及以后的维持量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酌情减量。   持续性室速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单形、多形性室速和未明确诊断的宽QRS波心动过速,首剂静脉用药150 mg,用5%葡萄糖稀释后推注10分钟。首剂用药10~15分钟后如仍不见转复,可重复追加静脉150 mg。一般需要静脉维持用药,方法同前述室颤或无脉性室速。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用于无可逆原因引起的室颤或室速,在复律后、β受体阻滞剂无效的非持续性室速、置入ICD后均需应用胺碘酮预防复发。起始负荷量800~1 600 mg/日,分次服用,共2~3周,宜在住院期内开始应用,也可参考房颤的治疗用量。   维持量一般不宜>400 mg/日,女性或低体重者可减至200~300 mg/日维持。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口服胺碘酮不应过分强调小剂量。对已置入ICD者,合并应用小剂量胺碘酮(200 mg/日)可以减少室颤或室速发作次数,降低室速的频率,使发作时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易于耐受。   转复房颤与预防复发胺碘酮用于药物转复的口服剂量,住院患者1.2~1.8 g/日,分次口服,直至总量10 g。院外患者600~800 mg/日,分次口服,直至总量10 g。静脉用量,5~7 mg/kg静脉注射30~60分钟,然后以1.2~1.8 g/日持续静滴或分次口服,直至总量达10 g。口服预防阵发性房颤发作或进行电复律的药物准备,可用较慢的负荷方法,如200 mg,3次/日,服用7天;200 mg,2次/日,服用7天;尔后200 mg,1次/日口服,必要时增加剂量或延长负荷时间。电复律可在口服1周左右进行。口服维持量一般为100 mg/日或200 mg/日,每周服药5天。      胺碘酮治疗中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胺碘酮肺毒性肺毒性是本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病率2%~17%,应用小剂量(15%,诊断可确定。一旦出现肺部不良反应,应予停药,早期的轻度肺毒性停药可逆转,若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易于奏效。对接受胺碘酮治疗的氧吸入者,氧浓度应尽量保持在能被充分氧合条件下的最低水平,以免出现肺水肿。为了减少肺毒性发生,除坚持小剂量治疗外,治疗开始时有必要行胸片及肺功能检查。且坚持每3~6个月作病史重新评估、体检、胸片等复查,以便尽早确诊。必要时,及时行高分辨薄层扫描。   心脏的不良反应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为0.8%~24%。临床上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室内阻滞、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低血压及其他心律失常等,其中以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率  甲状腺功能异常长期接受碘治疗者,其发生率3%~10%,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比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多2~4倍。监测促甲状腺激素(TSH)很重要,T3降低、TSH升高>5μU/ml,应考虑为甲减;T3升高、TSH下降  消化系统毒性不常见,大多表现为恶心,部分出现肝脏损害,表现为肝酶(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等)升高,一般在用药数周或数月内出现。最严重的是药物性肝炎,虽然少见,但偶可致命。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肝脏功能。若用药以前肝脏功能正常,用药后肝脏酶升高3倍,或用药前肝脏酶已升高,用药后再增高2倍者,除必须及时停药外,还需要按病毒性肝炎处理。胺碘酮引起的肝炎可能是致命的。   神经系统毒性 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约0.3%,可表现为肌肉无力、继发性肌痛、末梢神经病变、脱髓鞘性周围神经及锥体外系病变。症状有头痛、共济失调、颤抖、记忆减退、失眠多梦等。所以,临床用药时注意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必要时立即停药。   眼毒性长期服用胺碘酮>3个月者,几乎均会出现角膜微小碘颗粒沉积,与剂量及疗程有关,裂隙灯下可见角膜下约1/3处有特殊的蓝棕色粉末样颗粒带,是胺碘酮经泪腺排出沉积于角膜所致,一般无症状,很少有视力受损,偶有眼内异物感,且减量后可以恢复,双目点滴1%甲基纤维素可防治眼毒性。光晕也很常见,一般不影响视力,应向患者解释,使之免除顾虑。最重但很少见的合并症是视神经炎,一旦发生,必须停药。   其他过敏性皮疹及光敏感性皮炎,胺碘酮治疗中忌在阳光下暴晒;骨质疏松症;胰腺炎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无菌性附睾炎等。对后三类不良反应临床上罕见,一经诊断,应立即停药并按相应疾病处理;静脉使用胺碘酮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静脉炎。   对于服用胺碘酮的患者,应进行合理的长期随访,进行效益-风险比的评价。服药第1年应3个月随访1次,评价心律失常的控制是否稳定、有无不良反应发生,此后每6个月就诊1次。

  胺碘酮的适应证      胺碘酮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兼具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延长复极,主要用于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房颤及室颤的发生,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主要用于以下情况: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如房颤的转复与维持窦律;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一级、二级预防;作为ICD的辅助治疗;在心脏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   应用剂量与方法静脉胺碘酮的使用最好不要>3天,应特别注意选用大静脉,最好是中心静脉给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在心肺复苏中,如2~3次电除颤和血管加压药物无效时,立即用胺碘酮300 mg(或5 mg/kg)静脉注射,以5%葡萄糖10~20 ml稀释,快速推注,然后再次除颤。如仍无效,可于10~15分钟后重复追加胺碘酮150 mg,用法同前。   室颤转复后,胺碘酮可静滴维持量。在初始6小时以内以1 mg/分速度给药,随后18小时以0.5 mg/分速度给药,第1个24小时内用药总量一般控制在2.0~2.2 g。第2个24小时及以后的维持量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酌情减量。   持续性室速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单形、多形性室速和未明确诊断的宽QRS波心动过速,首剂静脉用药150 mg,用5%葡萄糖稀释后推注10分钟。首剂用药10~15分钟后如仍不见转复,可重复追加静脉150 mg。一般需要静脉维持用药,方法同前述室颤或无脉性室速。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用于无可逆原因引起的室颤或室速,在复律后、β受体阻滞剂无效的非持续性室速、置入ICD后均需应用胺碘酮预防复发。起始负荷量800~1 600 mg/日,分次服用,共2~3周,宜在住院期内开始应用,也可参考房颤的治疗用量。   维持量一般不宜>400 mg/日,女性或低体重者可减至200~300 mg/日维持。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史的患者,口服胺碘酮不应过分强调小剂量。对已置入ICD者,合并应用小剂量胺碘酮(200 mg/日)可以减少室颤或室速发作次数,降低室速的频率,使发作时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易于耐受。   转复房颤与预防复发胺碘酮用于药物转复的口服剂量,住院患者1.2~1.8 g/日,分次口服,直至总量10 g。院外患者600~800 mg/日,分次口服,直至总量10 g。静脉用量,5~7 mg/kg静脉注射30~60分钟,然后以1.2~1.8 g/日持续静滴或分次口服,直至总量达10 g。口服预防阵发性房颤发作或进行电复律的药物准备,可用较慢的负荷方法,如200 mg,3次/日,服用7天;200 mg,2次/日,服用7天;尔后200 mg,1次/日口服,必要时增加剂量或延长负荷时间。电复律可在口服1周左右进行。口服维持量一般为100 mg/日或200 mg/日,每周服药5天。      胺碘酮治疗中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胺碘酮肺毒性肺毒性是本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发病率2%~17%,应用小剂量(15%,诊断可确定。一旦出现肺部不良反应,应予停药,早期的轻度肺毒性停药可逆转,若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易于奏效。对接受胺碘酮治疗的氧吸入者,氧浓度应尽量保持在能被充分氧合条件下的最低水平,以免出现肺水肿。为了减少肺毒性发生,除坚持小剂量治疗外,治疗开始时有必要行胸片及肺功能检查。且坚持每3~6个月作病史重新评估、体检、胸片等复查,以便尽早确诊。必要时,及时行高分辨薄层扫描。   心脏的不良反应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为0.8%~24%。临床上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静止、室内阻滞、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低血压及其他心律失常等,其中以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率  甲状腺功能异常长期接受碘治疗者,其发生率3%~10%,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比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多2~4倍。监测促甲状腺激素(TSH)很重要,T3降低、TSH升高>5μU/ml,应考虑为甲减;T3升高、TSH下降  消化系统毒性不常见,大多表现为恶心,部分出现肝脏损害,表现为肝酶(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等)升高,一般在用药数周或数月内出现。最严重的是药物性肝炎,虽然少见,但偶可致命。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肝脏功能。若用药以前肝脏功能正常,用药后肝脏酶升高3倍,或用药前肝脏酶已升高,用药后再增高2倍者,除必须及时停药外,还需要按病毒性肝炎处理。胺碘酮引起的肝炎可能是致命的。   神经系统毒性 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约0.3%,可表现为肌肉无力、继发性肌痛、末梢神经病变、脱髓鞘性周围神经及锥体外系病变。症状有头痛、共济失调、颤抖、记忆减退、失眠多梦等。所以,临床用药时注意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必要时立即停药。   眼毒性长期服用胺碘酮>3个月者,几乎均会出现角膜微小碘颗粒沉积,与剂量及疗程有关,裂隙灯下可见角膜下约1/3处有特殊的蓝棕色粉末样颗粒带,是胺碘酮经泪腺排出沉积于角膜所致,一般无症状,很少有视力受损,偶有眼内异物感,且减量后可以恢复,双目点滴1%甲基纤维素可防治眼毒性。光晕也很常见,一般不影响视力,应向患者解释,使之免除顾虑。最重但很少见的合并症是视神经炎,一旦发生,必须停药。   其他过敏性皮疹及光敏感性皮炎,胺碘酮治疗中忌在阳光下暴晒;骨质疏松症;胰腺炎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无菌性附睾炎等。对后三类不良反应临床上罕见,一经诊断,应立即停药并按相应疾病处理;静脉使用胺碘酮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静脉炎。   对于服用胺碘酮的患者,应进行合理的长期随访,进行效益-风险比的评价。服药第1年应3个月随访1次,评价心律失常的控制是否稳定、有无不良反应发生,此后每6个月就诊1次。


相关内容

  • CFDA指导原则目录
  • 更新日期:2015 年 4 月 10 日 CFDA 指导原则 化药(53 项) 1. 2. 3. 4. 5. 6. 7. 8. 9. 化学药物长期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合成多肽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已有国家标准化学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化学药物综述资料撰写的格式和内 ...

  • 北京大学医学部护理综合2017年考试大纲
  • 护理综合考试大纲 Ⅰ. 考试范围 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占30%(其中护理学导论占10%, 基础护理学占20%).内科护理学占40%.外科护理学占30%. Ⅱ. 答题方式及时间:闭卷.笔试.180 分钟 Ⅲ. 试题分值:300 分 Ⅳ. 题型结构及比例 选择题(单选) 80 ...

  • 新药研究指导原则目录
  • 新药研究指导原则目录 2006年12月7日整理 一.化学药物 颁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标 题 起草时发布时间 间 2003 2003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005 2 ...

  • 临床路径管理原则.表单和流程
  • 阜平县医院 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医疗机 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 各临床科室应当参照本指导原则实施临床路径 管理工作. 第二章 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 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临床路 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 ...

  • 考研[护理综合]参考大纲
  • 考研<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 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占60%,180分,每题1.5分,120道题,其中护理学基础36道.内科护理学48道.外科护理学36道) 多项选择题(占20%,60分,每题2分,30道题,其中护理学基础9道.内科护理学12道.外科护理学9道) 问答题(病例分析 ...

  • 医务人员岗位职责
  • 一. 临床科室人员岗位职责 [1] 临床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科主任是本科诊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对院长负责. 2.定期讨论本科在贯彻医院(医疗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 ...

  • 临床医学八年制阶段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
  • [摘要] 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实施阶段导师制是培养少数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措施,现就临床医学八年制阶段导师制的实施方法.阶段导师的工作职责.阶段导师制的保障措施及实施意义方面进行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 八年制;阶段导师制;探索;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 ...

  • 内科学课程标准
  • <内科学>课程标准所属系部:医疗系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各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整体性 较强.涉及知识面较广.与基础医学及其他临床学科之间的联系甚为密切,在临床医学中具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 ...

  •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2
  •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一.临床科主任职责 二.临床主任医师职责 三.临床主治医师职责 四.临床住院医师职责 五.放射科主任职责 六.放射科主任医师职责 七.放射科主治医师职责 八.放射科医师职责 九.放射科技师职责 十.放射科技士.技术员职责 十一.检验科主任职责 十二.主任(副主任)检验师职责 ...

  • 2013年修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2013年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各科室更好的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依据此制度执行. 第二章 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 第三条 临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