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体验合作

  我国现在的美术教学把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创造性是艺术的属性,是艺术发展的动力。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及其个性的培养。学生是祖国各地的未来,是祖国的明天,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实施人才的全面培养,特别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型人才离不开美术教育。   在我们欠发达地区当前美术教育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绘画兴趣,束缚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开拓型人才。那么针对这种现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我认为可以从几种具体的创新式美术教学方法的实施和运用入手:      一、尝试教学法的运用      尝试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自由探究,主张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尝试策略,为教学理论注入新鲜血液。   (一)学练结合,学生为主。   在“自己做帽子”这节课上,我首先向学生提出自主练习的要求:仔细看书中的制作步骤,然后用自己带来的学习工具和材料尝试做一顶帽子,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交流制作的方法。通过大约十分钟的尝试练习,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做起来了,就让他们把自己做的帽子戴在头上到讲台前展示一下。结果其他学生发现他们的帽子形状差不多,有些还散掉了。原来他们都是根据第一种制作方法来做的,有的在做第三步骤时折角斜拉不到位,所以出现了上述情况。这时,我利用幻灯片把各种现实中的帽子和自己用各种材料做成的帽子比较,讲解了几种制作方法并且强调了制作要点。然后再让学生去做,最后让他们每个人戴着自己做的帽子在教室里展示一番。我认为这种“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的尝试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精神,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这正是当前实行创新教育所必需的。   (二)组织教学,适当引导。   当然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创新思想的教师。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所谓创造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有自身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和运用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教师。教师角色的换位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组织者的作用。   在美术课中运用尝试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创造性等,着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视学习为乐趣。      二、体验性学习法的使用      所谓体验性学习主要是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体验学习,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体验性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生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开展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   如在实施“画触觉”这一课的教学时,我让学生抚摸自己的脸、身上的衣服以及学习用品等,体验触摸不同事物的感受并且说出来。脸很细腻,桌面有凉又滑,橡皮软软的,笔硬硬的……再结合自己对点线面和色彩的不同感受来画触觉。这样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把抽象的感觉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知觉行为。从而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实践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   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多姿多彩,只要把教材内容融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和谐地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      三、合作式教学法的实施      合作式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课程的学习任务采取分组或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形式,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有组织地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和操作等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激励、竞争提高。合作式教学扩大了教与学之间交叉活动的自由空间。学习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式教学彻底摒弃了闭门造车式的学习方式,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合作式教学法以其在教育的广泛性、充分性和个体性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美术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合作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交流合作过程中学生相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迪、相互补充、相互给予、相互吸收。在学会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了学生智商和情商的相互共同发展。合作中,相互间的评价让每位学生产生竞争意识,获得进步。弥补了一个教师面向众多差异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遗憾,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人的创新精神的造就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多方面综合培养的结果。美术教育教学以其多方面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以其学习艺术创造与实践为基本内容的学科特点,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美术教学要创新,教师首先要更新美术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新理念。形成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交流合作,尝试生动活泼的多种美术教学方法,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多方位去探索,积极开创美术教育的新局面。

  我国现在的美术教学把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创造性是艺术的属性,是艺术发展的动力。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及其个性的培养。学生是祖国各地的未来,是祖国的明天,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实施人才的全面培养,特别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型人才离不开美术教育。   在我们欠发达地区当前美术教育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绘画兴趣,束缚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开拓型人才。那么针对这种现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我认为可以从几种具体的创新式美术教学方法的实施和运用入手:      一、尝试教学法的运用      尝试教学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自由探究,主张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尝试策略,为教学理论注入新鲜血液。   (一)学练结合,学生为主。   在“自己做帽子”这节课上,我首先向学生提出自主练习的要求:仔细看书中的制作步骤,然后用自己带来的学习工具和材料尝试做一顶帽子,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分析交流制作的方法。通过大约十分钟的尝试练习,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做起来了,就让他们把自己做的帽子戴在头上到讲台前展示一下。结果其他学生发现他们的帽子形状差不多,有些还散掉了。原来他们都是根据第一种制作方法来做的,有的在做第三步骤时折角斜拉不到位,所以出现了上述情况。这时,我利用幻灯片把各种现实中的帽子和自己用各种材料做成的帽子比较,讲解了几种制作方法并且强调了制作要点。然后再让学生去做,最后让他们每个人戴着自己做的帽子在教室里展示一番。我认为这种“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的尝试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精神,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这正是当前实行创新教育所必需的。   (二)组织教学,适当引导。   当然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创新思想的教师。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所谓创造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有自身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和运用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教师。教师角色的换位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组织者的作用。   在美术课中运用尝试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创造性等,着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视学习为乐趣。      二、体验性学习法的使用      所谓体验性学习主要是从学生角度出发,通过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体验学习,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体验性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生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开展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   如在实施“画触觉”这一课的教学时,我让学生抚摸自己的脸、身上的衣服以及学习用品等,体验触摸不同事物的感受并且说出来。脸很细腻,桌面有凉又滑,橡皮软软的,笔硬硬的……再结合自己对点线面和色彩的不同感受来画触觉。这样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把抽象的感觉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知觉行为。从而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实践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性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   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多姿多彩,只要把教材内容融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和谐地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      三、合作式教学法的实施      合作式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课程的学习任务采取分组或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形式,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有组织地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和操作等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激励、竞争提高。合作式教学扩大了教与学之间交叉活动的自由空间。学习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式教学彻底摒弃了闭门造车式的学习方式,俗话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合作式教学法以其在教育的广泛性、充分性和个体性等方面的优势,成为美术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合作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交流合作过程中学生相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启迪、相互补充、相互给予、相互吸收。在学会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了学生智商和情商的相互共同发展。合作中,相互间的评价让每位学生产生竞争意识,获得进步。弥补了一个教师面向众多差异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遗憾,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人的创新精神的造就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多方面综合培养的结果。美术教育教学以其多方面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以其学习艺术创造与实践为基本内容的学科特点,对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因此,美术教学要创新,教师首先要更新美术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新理念。形成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交流合作,尝试生动活泼的多种美术教学方法,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多方位去探索,积极开创美术教育的新局面。


相关内容

  • 二年级下册硬笔书法教案
  • 体验-训练提升.数学教学:情境驱动-自主尝试-质疑碰撞-内化感悟-训练提升.综合学科教学:音乐.英语:激趣导入(情境.游戏.技能)-情感体验-理解演绎-合作创新-交流展示:美术.书法:激趣导入--主动参与-审美体验-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科学.信息技术等: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制定方案--自主探究. ...

  • 小学二年级体育课教案上学期(2010年10月)
  • 小学二年级体育课教案上学期(2010年10月) 第 1课时 学习阶段:水平一 学习目标:学会在陌生的场地和陌生的伙伴进行体育活动和游戏 学习内容:集队.游戏 学习步骤: 一. 调动情绪,愉快游戏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游戏"跟我做",激起学生的学 习兴趣. 2.组织学生 ...

  • 中班2015.3--7月总目标
  • 中班段总目标 (2015.3---2015.7)中班段 3--7 月区域折纸.泥工 3.9--3.20 3.23--4.3 4.6--4.17 4.20--4.30 5.4--5.15 5.18--5.29 6.1--6.12 6.15--6.26 6.29--7.10 7.13--7.24 小船 ...

  • 三人两足合作跑
  • <三人两足合作跑>案例 高唐县第四实验小学 田保江 案例描述: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尝试一种有趣的奔跑方式--两人三足跑,大家想试一试吗? 生:想! [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接下来,我请一位同学站到前面与我共同演示.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两人一组练习,看看哪一 ...

  • 2013年大二班下学期教学计划
  • 月份/主题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三 月 份 {春 天 畅 想 曲} 第一周 1,常规教育 教育幼儿要做一个团结,友爱,正直,善良,有 礼貌的好孩子. 2,复习上学期重点内容 引导幼儿复习并牢记重点内容. 3,语言:<春姑娘> 激发幼儿对春天的关注. 4,美术:<特别的花朵&g ...

  •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全册)
  • 六年级体育教案 第 1.2.3课时 学习目标: 1.主动参与广播操的复习,并能做出示范. 2. 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学习内容:游戏 广播操 学习步骤: 一.快乐游戏,活跃情绪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集队. 2.组织学生游戏.3.组织学生柔韧练习.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全班 ...

  • 体育教案-跳双绳
  • 本課突出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侧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落实,对其进行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培养,学会欣赏他人.体验成功的心情.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不乏其个性的张扬,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跳长绳(双绳)的 ...

  • 张春花201504小班第五周教案反思
  • 活动时间: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下午) 游戏名称:下雨的时候 5 (表演游戏) 游戏目标: 1.在有序投入表演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培养倾听能力. 3.尝试协商角色.分工合作,选择材料,布置简单游戏情境. 游戏重点:同伴之间相互协商角色.分工合作,选择材料,布置 ...

  • 体育游戏Microsoft Word 文档
  • 大班体育活动:玩竹梯 2013年09月 - 活动目标:1.在高10--20cm 的斜坡上练习间隔走,增强小腿肌群的力量,提高平衡能力.2.尝试在不同高度的竹梯上行走,探索保持身体平衡的方法.3.积极愉快地参加体育活动,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活动准备:竹梯.轮胎.装水的塑料瓶.拱形门.录音机.磁带 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