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耻辱,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卢旺达连载之二)

人类文明的耻辱,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卢旺达连载之二)

2012-02-25 10:26:23

浏览 989 次 | 评论 0 条

2011年8月31日  卢旺达首都金加利

当今世界,什么都能让人出名,比如唱歌、演电影、体育比赛、性丑闻等等。甚至厚颜无耻也能让你一夜成名,比如凤姐,比如郭美美。

然而,让卢旺达这个弹丸小国出名的原因却极为罕见:百日之内全国人口的1/8被灭绝!

所以,我们可以说是慕名而来:参观卢旺达大屠杀纪念馆。

问路时,当地人都劝我们打的前往,但这与我俩的行为方式相违背。于是,我们就一个劲儿地打探该乘哪路公交车。一位衣冠楚楚彬彬有礼的绅士见状干脆用自己的车子将我们送了过去。

下车地点距离大屠杀纪念馆还有数百米路,途中遇到一群刚放学的中学生。大家刚刚聊了几句,其中一位女孩子就摊开双手对村妇说,你给我点钱吧。

村妇问她,为什么?

对方见状,无声走开了。

在非洲,伸手讨钱很普遍,但他们大多不会纠缠你。

大屠杀纪念馆免门票,我们参观了里面的声像和图片文字说明,看到了集中埋葬死难者的大墓地,基本了解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来龙去脉。

1994年4月6日,载着卢旺达总统和布隆迪总统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击落,两国元首同时罹难。次日,空难在卢旺达国内引发了胡图族与图西族的互相猜疑,从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武装冲突和部族大屠杀。百日之内竟有80万人死于非命,50万妇女被强奸,其中很多人因此感染了艾滋病。此外,还有200多万难民逃往国外,另有200多万人流离失所,酿成了震惊世界的人间惨剧。

导致这场大屠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个。其一,卢旺达部族矛盾由来已久。历史上,卢旺达曾被多个西方国家殖民过,殖民主义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实行“间接统治”和“分而治之”的政策,既先用占人口14%的图西人统治占人口85%的胡图人,后又利用胡图人反对图西人并统治图西人。如此,导致了1959年、1963年、1967年和1973年的4次大规模部族流血冲突,使原本和睦相处的两个民族反目成仇。

其二,与争夺土地有关。大屠杀前,卢旺达全国人口为800万,而国土面积却仅为2.6万平方公里。作为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卢旺达的许多农民无地可种,难以谋生。争夺生存空间导致了人类间的相互残杀。

后来,在布隆迪的中国援外人员告诉我们,据说卢旺达现政府对当年大屠杀的态度十分暧昧。公开批评大屠杀的言论事实上是被禁止的,违者甚至会被投入监牢。

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悔改,讳疾忌医。

一个不会反思的国家如何求发展?

参观完毕,村妇一直为捐多少给博物馆而纠结。皇帝说,他们写的很明白,说这里的工作人员没有工资,靠捐助谋生。一个国家,花那么多钱建了博物馆,却不愿为此付出维护费用,很说明问题啊。他们到底是不是真心反省呢?所以,这个钱捐不捐都行,反正捐了也到不了死难者的亲属手中。

最后,村妇做主做出了我们的一份贡献。

从纪念馆出来后,我俩每人花300卢旺达法郎乘坐摩托车返回了宾馆。与肯尼亚和乌干达不同的是,卢旺达的摩托车营运管理很严,一辆车只能乘坐一个乘客,而且乘客也必须戴安全帽。

同样让我们吃惊的是,这里只要你走斑马线,所有车辆都会自动停下为你让路。这一点是乌干达和肯尼亚不能比的,天朝也不行。

在街上我们多次看到全副武装的巡逻队,似乎说明这里的治安不好。再加上刚刚参观的东西令人心寒,所以,我们决定早早返回宾馆,早早离开基加利。

其实,据说在当今东非各国中,卢旺达的社会治安是最好的(后来我们发现埃塞俄比亚才是最好的),政府管理也是最有成效的。这一切要归功于现任总统保罗、卡加梅。据说这是位铁腕总统,高压强权是他的治国风格,可喜的是卡加梅非常痛恨贪污腐败,一旦发现有官员犯戒,绝对不手软。

不过,一个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过多依赖于某个个人是十分危险的。

晚餐是在所住宾馆吃的,这里有印度菜和中国菜,卢旺达自产的啤酒非常好喝,我们叫了一瓶650毫升的Muetzig ,麦香味十足,价格是1500卢旺达法郎。

卢旺达物价很贵,500ml的可口可乐600-700卢旺达法郎,1L的矿泉水500卢旺达法郎(美元兑卢旺达法郎的比价约为1:600)。

人口密度超大,工业不发达,物价不贵才见鬼。

***************************************************************************

卢旺达大屠杀纪念馆

大墓穴,里面是受害人的遗骸。大屠杀期间,卢旺达全国在百日之内有80万人死于非命,50万妇女被强奸,其中很多人因此感染了艾滋病。此外,还有200多万难民逃往国外,另有200多万人流离失所。

基加利的邮局

基加利市容

我们的晚餐。Muetzig 啤酒麦香味十足

站在酒店大阳台上,基加利的夜色很美。

人类文明的耻辱,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卢旺达连载之二)

2012-02-25 10:26:23

浏览 989 次 | 评论 0 条

2011年8月31日  卢旺达首都金加利

当今世界,什么都能让人出名,比如唱歌、演电影、体育比赛、性丑闻等等。甚至厚颜无耻也能让你一夜成名,比如凤姐,比如郭美美。

然而,让卢旺达这个弹丸小国出名的原因却极为罕见:百日之内全国人口的1/8被灭绝!

所以,我们可以说是慕名而来:参观卢旺达大屠杀纪念馆。

问路时,当地人都劝我们打的前往,但这与我俩的行为方式相违背。于是,我们就一个劲儿地打探该乘哪路公交车。一位衣冠楚楚彬彬有礼的绅士见状干脆用自己的车子将我们送了过去。

下车地点距离大屠杀纪念馆还有数百米路,途中遇到一群刚放学的中学生。大家刚刚聊了几句,其中一位女孩子就摊开双手对村妇说,你给我点钱吧。

村妇问她,为什么?

对方见状,无声走开了。

在非洲,伸手讨钱很普遍,但他们大多不会纠缠你。

大屠杀纪念馆免门票,我们参观了里面的声像和图片文字说明,看到了集中埋葬死难者的大墓地,基本了解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来龙去脉。

1994年4月6日,载着卢旺达总统和布隆迪总统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上空被火箭击落,两国元首同时罹难。次日,空难在卢旺达国内引发了胡图族与图西族的互相猜疑,从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武装冲突和部族大屠杀。百日之内竟有80万人死于非命,50万妇女被强奸,其中很多人因此感染了艾滋病。此外,还有200多万难民逃往国外,另有200多万人流离失所,酿成了震惊世界的人间惨剧。

导致这场大屠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个。其一,卢旺达部族矛盾由来已久。历史上,卢旺达曾被多个西方国家殖民过,殖民主义者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实行“间接统治”和“分而治之”的政策,既先用占人口14%的图西人统治占人口85%的胡图人,后又利用胡图人反对图西人并统治图西人。如此,导致了1959年、1963年、1967年和1973年的4次大规模部族流血冲突,使原本和睦相处的两个民族反目成仇。

其二,与争夺土地有关。大屠杀前,卢旺达全国人口为800万,而国土面积却仅为2.6万平方公里。作为非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卢旺达的许多农民无地可种,难以谋生。争夺生存空间导致了人类间的相互残杀。

后来,在布隆迪的中国援外人员告诉我们,据说卢旺达现政府对当年大屠杀的态度十分暧昧。公开批评大屠杀的言论事实上是被禁止的,违者甚至会被投入监牢。

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悔改,讳疾忌医。

一个不会反思的国家如何求发展?

参观完毕,村妇一直为捐多少给博物馆而纠结。皇帝说,他们写的很明白,说这里的工作人员没有工资,靠捐助谋生。一个国家,花那么多钱建了博物馆,却不愿为此付出维护费用,很说明问题啊。他们到底是不是真心反省呢?所以,这个钱捐不捐都行,反正捐了也到不了死难者的亲属手中。

最后,村妇做主做出了我们的一份贡献。

从纪念馆出来后,我俩每人花300卢旺达法郎乘坐摩托车返回了宾馆。与肯尼亚和乌干达不同的是,卢旺达的摩托车营运管理很严,一辆车只能乘坐一个乘客,而且乘客也必须戴安全帽。

同样让我们吃惊的是,这里只要你走斑马线,所有车辆都会自动停下为你让路。这一点是乌干达和肯尼亚不能比的,天朝也不行。

在街上我们多次看到全副武装的巡逻队,似乎说明这里的治安不好。再加上刚刚参观的东西令人心寒,所以,我们决定早早返回宾馆,早早离开基加利。

其实,据说在当今东非各国中,卢旺达的社会治安是最好的(后来我们发现埃塞俄比亚才是最好的),政府管理也是最有成效的。这一切要归功于现任总统保罗、卡加梅。据说这是位铁腕总统,高压强权是他的治国风格,可喜的是卡加梅非常痛恨贪污腐败,一旦发现有官员犯戒,绝对不手软。

不过,一个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过多依赖于某个个人是十分危险的。

晚餐是在所住宾馆吃的,这里有印度菜和中国菜,卢旺达自产的啤酒非常好喝,我们叫了一瓶650毫升的Muetzig ,麦香味十足,价格是1500卢旺达法郎。

卢旺达物价很贵,500ml的可口可乐600-700卢旺达法郎,1L的矿泉水500卢旺达法郎(美元兑卢旺达法郎的比价约为1:600)。

人口密度超大,工业不发达,物价不贵才见鬼。

***************************************************************************

卢旺达大屠杀纪念馆

大墓穴,里面是受害人的遗骸。大屠杀期间,卢旺达全国在百日之内有80万人死于非命,50万妇女被强奸,其中很多人因此感染了艾滋病。此外,还有200多万难民逃往国外,另有200多万人流离失所。

基加利的邮局

基加利市容

我们的晚餐。Muetzig 啤酒麦香味十足

站在酒店大阳台上,基加利的夜色很美。


相关内容

  • 卢旺达饭店:被世界遗弃的血海孤岛
  • <卢旺达饭店>剧照.维和部队接走了所有白人,保罗在雨中绝望:他孤身一人能够保护身后1268名处于险地的难民吗? 男主角原型保罗·卢斯赛伯吉纳和饰演者唐·钱德勒 以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不约而同表现了一个细节:联合国部队接走所有的白人,屠刀架在脖子上的黑人难民却不能上车.西方文明和 ...

  • 论国际法上的灭绝种族罪灭
  • 论国际法上的灭绝种族罪 一.灭绝种族罪的历史渊源 194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以下简称"灭种公约")第一条明确规定:"缔约国确认灭绝种族行为,不 论发生于平时或战时,均系国际法上的一种罪行,承允防止并惩治之.&quo ...

  • 201147-潘基文-纪念卢旺达种族屠杀
  • Secretary-General's Message on the Commemoration of the Genocide in Rwanda 关于卢旺达境内灭绝种族事件17周年纪念日的致辞 New York, 7 April 2011 2011年4月7日 美国纽约 Today, we hon ...

  • 从米洛舍维奇到卡拉季奇:国人的思想进步(评论辑录:组图)
  • 从米洛舍维奇到卡拉季奇:国人的思想进步(评论辑;组图) 被通缉的卡拉季奇 风云际会也招人白眼:图为卡拉季奇1992年8月26日在英国伦敦出席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和平会议时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刘宇摄 恶人恶像秉性难移:这张拼版照片显示卡拉季奇易容前后的对比 难兄难弟 2008年07月24日08:44 ...

  • 自由作家影评
  • <自由作家> 剧情介绍:(偷懒一下,剧情简介是网上摘录的.这是2007年的新片,看完后的第一感觉是这部电影 有望在明年角逐奥斯卡.) 有这样一个校园,里面充斥着暴力与斗殴,不同种族的学生喋血街头只是家常便饭,如果你问其中的学生有没有朋友死于暴力械斗,他们的答案全都是Yes.学生们只能一心 ...

  • 国际法上管辖与豁免的冲突--以"灭绝种族罪"为例
  • 国际法上管辖与豁免的冲突一一以"灭绝种族罪" 为例 [案例1]皮诺切特(Augusto Pinochet)案 皮诺切特(Augusto Pinochet)是智利的前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被控 在执政期间犯有包括灭绝种族.酷刑在内的严重侵犯人权的罪行.[1] 1998年9 月,皮诺切 ...

  • 第三章 当代世界地区性民族问题热点
  • 第三章 当代世界地区性民族问题热点(10课时) 一.中东地区及阿以冲突中的民族问题 中东地区历来是世界民族热点之一,也是二战以来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中东地区的民族问题及其影响是世界性的,可见,这一地区的局势对世界和平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东地区诸多复杂的矛盾之中,民族矛盾最为突出,民族 ...

  •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 感谢生在和平的国家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看完<卢旺达饭店>这部影片,内心无比地沉重.最大的感慨就是感谢我生在和平的国家. 1994年,在那个精神物质高尚文明的时代,中国已经进入和平45年了,祥和发展中的我们,竟不知远在卢旺达发生的胡图族对图西族的种族大屠杀的惨案.在这场 ...

  • [福布斯]出炉"全球十大恶人"(组图)
  • <福布斯>出炉"全球十大恶人"(组图) 2008-04-29 06:09:27 来源: 大洋网(广州) 核心提示:<福布斯>杂志最新一期罕见地评选出了全球十大可怕通缉犯,"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排在首位.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很长的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