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与行动(云南省国际贸易学会)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与行动

一、历史上的三条丝绸之路 ........................................................................................................... 1

二、“一带一路”的由来及意义 ....................................................................................................... 3

(一)“一带一路”的提出 ....................................................................................................... 3

(二)“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 ............................................................................................... 4

(三)“一带一路”核心内涵 ................................................................................................... 6

(四)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重大 ....................................................................................... 7

(五)共建“一带一路”的原则 ............................................................................................. 11

三、“一带一路”发展思路 ............................................................................................................. 11

(一)“一带一路”发展的框架思路 ..................................................................................... 11

(二)“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 ............................................................................................. 12

(三)“一带一路”的合作机制 ............................................................................................. 18

四、建设“一带一路”中国在行动 ................................................................................................. 19

(一)“一带一路”成地方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汇 ................................................. 19

(二)丝路基金设立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直接动力 ..................................................... 20

(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广受欢迎 ..................................................................... 21

(四)“一带一路”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 22

(五)2015年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的进展情况 ................................. 24

五、南博会介绍 ............................................................................................................................. 26

六、云南省商务研究院介绍 ......................................................................................................... 27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与行动

尊敬的各国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的昆明,绿荫成行,天高风暖。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各方宾客相聚一堂,共同研究探讨亚洲和亚洲同世界各地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谨代表云南省商务厅商务研究院,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与行动”。 一、历史上的三条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个听起来具有诗意的名字,仿佛这一条路是用柔软的丝绸铺成。而事实上这条路并非如丝绸般柔滑,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这是人类探寻未知世界的探索之路,当东方和西方猜测彼此是否用黄金铺成道路的时候,这条路就是相互探索和了解的走廊。

丝绸之路的发展,使得东西方之间,人种和民族的迁徙、征战和融合,政治、文化和宗教交流都得到了开展,并且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丝绸之路极大的推动了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他就像一条大动脉,为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存在、更新和发展不停地输送血液和养分,造就了人类文明今日的辉

煌。

古代中国通往海外和西方的丝绸之路有三条: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为促进中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各自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相互不可替代,把中国与世界文明联系起来。 南方丝绸之路由西、中、东三线构成。从四川成都经云南至缅甸、印度并进一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地中海地区的“蜀身毒道”,是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最早的中西交通线路,也是富于盛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西线。南方丝绸之路的中线为从四川经云南到越南和中南半岛的交通线,历史文献记载为“步头道”和“进桑道”。南方丝绸之路的东线为从四川经贵州、广西、广东至南海的“牂牁道”,或称为“夜郎道”。南方丝绸之路早在商代已开通,古代中国在西南方向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交流是经由南方丝绸之路进行的,它是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同东南亚、南亚、西亚以至欧洲地中海地区文明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

北方丝绸之路则是古代中国西北地区同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非洲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它以古代中国长安为起点,经过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进而联结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非洲的一条陆路交通。北方丝绸之路兴起于两汉,繁荣在唐宋,延续了一千多年。

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通道,它由“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大干线组成。东海航线从中国通向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南海航线从中国通向东

南亚及印度洋地区。这两大航线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海上交通网络,并在变幻莫测的世界历史进程中不断延伸、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晚于北方丝绸之路一、二十年,兴盛于唐以后。从晚唐到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十分兴盛。明末清初繁荣昌盛的海上贸易急剧衰落,光芒闪耀的海上丝绸之路日渐式微,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走到了尽头。

丝绸之路的发展,使得东西方之间,人种和民族的迁徙、征战和融合,政治、文化和宗教交流都得到了开展,并且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丝绸之路极大的推动了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她就像一条大动脉,为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存在、更新和发展不停地输送血液和养分,造就了人类文明今日的辉煌。 二、“一带一路”的由来及意义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一)“一带一路”的提出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

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

(二)“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臵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

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带一路”沿线包括中亚、东盟、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等65个国家(当然,“一带一路”是开放的,不限于65个国家),44亿人口,经济容量约为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过去10年中国“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为19%,较同期中国外贸额的年均增速高出4个百分点。今后还有更大增长空间。正在制订的十三五规划中,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约5亿人次,中国的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三)“一带一路”核心内涵

第一,开放。这是古丝绸之路的基本精神,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理念。也就是说,“一带一路”建设,对世界上所有国家或经济体、国际组织、区域合作机制和民间机构开放,在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上,不搞封闭小圈子、不具排他性。尤其要求推动各参与方努力提高投资与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在相互开放中培育可持续增长的市场和发展的新动力。

第二,包容。这是区别于其他合作组织或机制的典型特征。一方面,它意味着“一带一路”参与方的多元化,即有别于其他合作机制,不针对第三方,也没有门槛要求,所有有意愿参与的国家或地区皆可成为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另一方面,意味着合作方式的多样化,没有严格统一的参与规则,各方围绕扩大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需要,可采用双边或多边、本区域或跨区域、金融或贸易等多样化、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方式。在具体项目建设中,可广泛吸纳沿线各国当地企业、西方国家企业以及相关国际机构合作开发,构建多方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的包容性决定了其具有兼容并蓄的优势,不仅不会主动挑战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反而能与现有各类机制实现良好对接。

第三,互利。这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动力。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项区域合作构想,只有真正实现互利共赢才具有持久活力和广阔前景,互利性是一切合作得以出现和延续的动力。因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求包括中国

在内的各参与方之间,不搞零和博弈,不搞利益攫取、殖民扩张,更不能打着开放、自由贸易的幌子,搞以邻为壑的重商主义、产品倾销。要立足于各参与方优势互补,实现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第四,共营。这是保障“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历史上看,古丝绸之路虽是由汉朝政府打通并拓展,却是以民间商旅互通有无为主,并不是由某一国政府主导的,因此,古丝绸之路精神本身蕴含共同营建、共同受益的内涵特征。“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其虽然由中国倡议并积极推进,但实质上是惠及各参与方的共商共营共建共享项目,不是援助计划,更不是所谓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无论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与民心相通等互联互通的具体机制化安排,还是实现方式、合作内容、阶段目标等,都需要各方共同商议、共同参与,共同营建,共同受益,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乃至“命运共同体”。 (四)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重大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中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需要,是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具体实践。“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目的,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臵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

作架构。由此将促进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一体化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促进建立和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此同时,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架构,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西北、东北、西南、沿海和港澳台、内陆五大区块的定位与布局,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促进全面释放内陆开放潜力、提升内陆经济开放水平,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提供新动力。“一带一路”建设将欧亚大陆的两端,即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和最具活力的东亚经济圈更加紧密地联接起来,带动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的发展,促进形成一体化的欧亚大市场,并辐射非洲等区域。从历史上看,“丝绸之路”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通道。而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使各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发挥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实现优势互补,将大幅提升世界贸易体系的活力,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实现互利共赢的过程。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新常态下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寻找新经济增长点,培育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具有重大意义;对于世界,“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和推进措施的实施,必将对沿线国家产生广阔辐射效应,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调整中抓住有利时机,把中国的市场和劳动力优势与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承接来自发达

经济体的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将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与中国目前的资金优势、产能优势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转化为对外合作优势,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水平,让“一带一路”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外溢效应惠及更多国家,必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促进亚欧非区域发展和人类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一带一路”域内有60多个国家,约4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3%。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而且要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一带一路”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和优先合作领域,契合亚欧大陆的实际需要。尤其是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亟需升级改造。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仅本身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发展,更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为区域各国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基础建设的乘数效

应,每投入10亿美元的基础建设投资,将新增3万-8万个就业岗位,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5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肩负的使命是促进全球2/3的人口的发展,这是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也是为人类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优化和创新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机制。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博鳌论坛演讲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同时,共建“一带一路”的途径是以目标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灵活,富有弹性,是多元开放的合作进程。因此,“一带一路”不针对第三方,对世界全面开放,既与其他合作组织或机制有效衔接,又是对新型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机制创新的积极探索;既能缓解当今全球治理机制权威性、有效性和及时性难以适应现实需求的困境,又能满足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期望变革全球治理机制的需求。共建“一带一路”,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具体实践,既有利于以新的形式使欧亚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又有助于相关国家携手应对贸易保护、气候变化、贫困问题、极端主义等现实威胁,共同提供新的全球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五)共建“一带一路”的原则

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三、“一带一路”发展思路

(一)“一带一路”发展的框架思路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二)“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

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

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重点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

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设施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

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础设施水平。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

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

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畅通信息丝绸之路。加快推进双边跨境光缆等建设,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完善空中(卫星)信息通道,扩大信息交流与合作。

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沿线国家宜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以及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和实施。改善边境口岸通关设施条件,加快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建设,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能力。加强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化合作,推进跨境监管程序协调,推动检验检疫证书国际互联网核查,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降低非关税壁垒,共同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透明度,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挖掘贸易新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创新贸易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把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

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壁垒。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领域合作。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加强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

推动新兴产业合作,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

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推动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中国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鼓励本国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促进企业按属地化原则经营管理,积极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主动承

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有关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开展磋商。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深化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务实合作,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鼓励在沿线国家使用所筹资金。

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推动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风险应对和危机处臵制度安排,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形成应对跨境风险和危机处臵的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征信管理部门、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之间的跨境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以及各国主权基金作用,引导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

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强化与周边国家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有关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在妇幼健康、残疾人康复以及艾滋病、结核、疟疾等主要传染病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扩大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

加强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拓和推进与沿线国家在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公共行政管理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务实合作。

充分发挥政党、议会交往的桥梁作用,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立法机构、主要党派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开展城市交流合作,欢迎沿线国家重要城市之间互结友好城市,以人文

交流为重点,突出务实合作,形成更多鲜活的合作范例。欢迎沿线国家智库之间开展联合研究、合作举办论坛等。

加强沿线国家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重点面向基层民众,广泛开展教育医疗、减贫开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保等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促进沿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加强文化传媒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运用新媒体工具,塑造和谐友好的文化生态和舆论环境。

(三)“一带一路”的合作机制

当前,世界经济融合加速发展,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合作蓬勃发展。 加强双边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沟通磋商,推动双边关系全面发展。推动签署合作备忘录或合作规划,建设一批双边合作示范。建立完善双边联合工作机制,研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方案、行动路线图。充分发挥现有联委会、混委会、协委会、指导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等双边机制作用,协调推动合作项目实施。

强化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发挥上海合作组织(SCO)、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亚洲合作对话(ACD)、亚信会议(CICA)、中阿合作论坛、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作用,相关国家加强沟通,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继续发挥沿线各国区域、次区域相关国际论坛、展会以及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前海合作论坛等平台的建设性作用。支持沿线国家地方、民间挖掘“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联合举办专项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图书展。倡议建立“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 四、建设“一带一路”中国在行动

(一)“一带一路”成地方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汇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一带一路”正从战略构想走向落实。在各部委2015年工作部署中,“一带一路”和“走出去”出现的频率极高。

表1:2015年政府部门重点工作摘录

资料来源:各部委网站及公开信息整理

“一带一路”写入31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成地方两会热

点。“一带一路”成了2015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标配”,31个省份均针对“一带一路”的建设进行了破题。多省份明确了本地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角色和定位。北京提出,立足国际交往中心定位,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广东提出“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排头兵”;海南提出“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新疆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宁夏提出“进一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

(二)丝路基金设立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直接动力 2014年11月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4天后,在北京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紧接着,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发出邀请:丝路基金是开放的,可以根据地区、行业或者项目类型设立子基金,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2014年11月9日,在201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表示,丝路基金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设立丝路基金是要利用中国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丝路基金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

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将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丝路基金的成立,将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道,有力助推“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亚洲地区互联互通的“高铁速度”。

(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广受欢迎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5年3月12日,英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随后,法国、意大利、德国等西方国家纷纷以意向创始成员国身份申请加入亚投行。韩国、俄罗斯、巴西等域内国家和重要新兴经济体也纷纷申请成为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涵盖了除美日和加拿大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 ,以及亚欧区域的大部分国家,成员遍及五大洲。

作为由中国提出创建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要业务是援助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在

全面投入运营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运用一系列支持方式为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包括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以振兴包括交通、能源、电信、农业和城市发展在内的各个行业投资。

(四)“一带一路”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西北、东北地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

西南地区。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

衔接的重要门户。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

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发挥海外侨胞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独特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妥善安排。

内陆地区。利用内陆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优势,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

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建立中欧通道铁路运输、口岸通关协调机制,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局,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 (五)2015年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的进展情况

对外贸易方面,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额236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其中,我国对沿线国家出口1445亿美元,增长10%,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8%,大幅领先于整体出口增速;自沿线国家进口915亿美元,占我国进口总额的23.4%。其中,一季度广东省与沿线重点国家进出口总额278亿美元,同比增长6.5%,占同期广东省外贸总额的12.9%,增速高于全省9.6个百分点;出口151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增速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江苏省与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为264亿美元,出口178亿美元,同比增长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浙江省与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233.6亿美元,同比增长3.5%;出口19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比重的31.8%,同比增长16%,对浙江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上海市与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为205.6亿美元,出口103亿美元,同比上升1.3%。

福建省与沿线重点国家进出口总额为101亿美元,同比增长

3.6%,增速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占同期福建省进出口总额的26%,其中,出口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增速高于全省13.2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方面,一季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7家,同比增长18.4%;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6.8亿美元,其中蒙古、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对华实际投资金额整体增长超过1倍,中东欧、西亚北非地区国家对华实际投资金额增长超过4倍。其中对广东省投资项目50个,同比增长6.4%;对福建省投资项目22个,同比增长100 %。 对外投资方面,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25.6 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 9.9%。其中位居前三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新加坡、印尼和老挝,分别投资 5.7 亿美元、 3 亿美元和 2.6 亿美元。一季度江苏省企业赴沿线国家投资项目数同比增长41%,协议投资额增长65.4%;广东省对沿线重点国家实际投资1.64亿美元,同比增长134.3%;浙江省在沿线国家投资总额为

9.5亿美元,投资领域广泛,布局形势良好;福建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资新增13个项目,实际投资11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倍。 对外承包工程方面,一季度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 152 亿美元,完成营业额 140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 7.6% 和 10.3% 。其中,浙江省企业在沿线33个国家完成工程营业额3.8亿美元,占比

为27.6%,与2014年全年相比约提高了2.6个百分点。

此外,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势头也很好。目前,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70多个在建合作区项目,建区企业基础设施投资超过80亿美元,将带动入区企业投资近100亿美元,预计年产值超过200亿美元,可为当地创造20万个就业机会。如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自开工建设以来,已实现产值37.5亿美元,向当地政府累计缴纳税收逾7000万美元,目前吸纳当地从业人员超3000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借助柬埔寨服装行业在国际上享有较优惠贸易政策的有利条件,吸引中国超过50家纺织和轻工企业入驻,已成为柬埔寨重要的纺织轻工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为当地近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五、南博会介绍

中国—南亚博览会(简称“南博会”)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由中国商务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并邀请南亚各国商务主管部门联合举办。2012年10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将之前南亚国家商品展升格为中国—南亚博览会,并于2013年起每年都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第3届南博会暨第23届昆交会将于2015年6月12日至16日在昆明举行,印度拟作为第三届南博会主题国和第10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轮值主席国。本届南博会暨昆交会为凸显“亲诚惠容、合作共赢”的主题,以展览展示、经贸洽谈和签约为重点,同时还将举行第10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第7届GMS经济走廊论坛、第13届东盟华商会、第3届中

国—南亚智库论坛、第3届商品(服务)采购大会等系列重要活动。 南博会商品(服务)采购大会是中国—南亚博览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之一,将于2015年6月12日—6月14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商品(服务)采购大会立足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面向亚太、面向世界的专业性采购大会,是推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促进购销有效对接、实现各方密切合作、携手共赢的盛会和平台。本届商品(服务)采购大会,将为企业提供买方需求和卖方需求对接、商务洽谈和企业项目(产品)推介展示三个方面的专业服务,满足各方对采购和供应、投资和招商的需求,提供定向精准的专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采购服务。商品(服务)采购大会组委会诚邀各位嘉宾参加专业采购洽谈会、主题推介、形象展示、活动承办和冠名赞助等活动。 六、云南省商务研究院介绍

云南省商务研究院

云南省国际贸易学会

成立于1979年

领域:国内外贸易、外商投资、对外投资、对外经济合作、口岸经济、替代种植、开放型经济等

业务:学术研究、平台建维、商务咨询、媒体展会、国际交流、市场服务

定位:云南商务领域官方科研机构、东南亚南亚市场权威服务提供商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与行动

一、历史上的三条丝绸之路 ........................................................................................................... 1

二、“一带一路”的由来及意义 ....................................................................................................... 3

(一)“一带一路”的提出 ....................................................................................................... 3

(二)“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 ............................................................................................... 4

(三)“一带一路”核心内涵 ................................................................................................... 6

(四)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重大 ....................................................................................... 7

(五)共建“一带一路”的原则 ............................................................................................. 11

三、“一带一路”发展思路 ............................................................................................................. 11

(一)“一带一路”发展的框架思路 ..................................................................................... 11

(二)“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 ............................................................................................. 12

(三)“一带一路”的合作机制 ............................................................................................. 18

四、建设“一带一路”中国在行动 ................................................................................................. 19

(一)“一带一路”成地方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汇 ................................................. 19

(二)丝路基金设立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直接动力 ..................................................... 20

(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广受欢迎 ..................................................................... 21

(四)“一带一路”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 22

(五)2015年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的进展情况 ................................. 24

五、南博会介绍 ............................................................................................................................. 26

六、云南省商务研究院介绍 ......................................................................................................... 27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与行动

尊敬的各国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的昆明,绿荫成行,天高风暖。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各方宾客相聚一堂,共同研究探讨亚洲和亚洲同世界各地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谨代表云南省商务厅商务研究院,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愿景与行动”。 一、历史上的三条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个听起来具有诗意的名字,仿佛这一条路是用柔软的丝绸铺成。而事实上这条路并非如丝绸般柔滑,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这是人类探寻未知世界的探索之路,当东方和西方猜测彼此是否用黄金铺成道路的时候,这条路就是相互探索和了解的走廊。

丝绸之路的发展,使得东西方之间,人种和民族的迁徙、征战和融合,政治、文化和宗教交流都得到了开展,并且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丝绸之路极大的推动了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他就像一条大动脉,为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存在、更新和发展不停地输送血液和养分,造就了人类文明今日的辉

煌。

古代中国通往海外和西方的丝绸之路有三条: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为促进中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各自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相互不可替代,把中国与世界文明联系起来。 南方丝绸之路由西、中、东三线构成。从四川成都经云南至缅甸、印度并进一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地中海地区的“蜀身毒道”,是历史文献所记载的最早的中西交通线路,也是富于盛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西线。南方丝绸之路的中线为从四川经云南到越南和中南半岛的交通线,历史文献记载为“步头道”和“进桑道”。南方丝绸之路的东线为从四川经贵州、广西、广东至南海的“牂牁道”,或称为“夜郎道”。南方丝绸之路早在商代已开通,古代中国在西南方向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交流是经由南方丝绸之路进行的,它是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同东南亚、南亚、西亚以至欧洲地中海地区文明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

北方丝绸之路则是古代中国西北地区同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非洲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它以古代中国长安为起点,经过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进而联结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非洲的一条陆路交通。北方丝绸之路兴起于两汉,繁荣在唐宋,延续了一千多年。

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通道,它由“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大干线组成。东海航线从中国通向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南海航线从中国通向东

南亚及印度洋地区。这两大航线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海上交通网络,并在变幻莫测的世界历史进程中不断延伸、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晚于北方丝绸之路一、二十年,兴盛于唐以后。从晚唐到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十分兴盛。明末清初繁荣昌盛的海上贸易急剧衰落,光芒闪耀的海上丝绸之路日渐式微,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走到了尽头。

丝绸之路的发展,使得东西方之间,人种和民族的迁徙、征战和融合,政治、文化和宗教交流都得到了开展,并且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丝绸之路极大的推动了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她就像一条大动脉,为人类及人类文明的存在、更新和发展不停地输送血液和养分,造就了人类文明今日的辉煌。 二、“一带一路”的由来及意义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一)“一带一路”的提出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

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

(二)“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臵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

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带一路”沿线包括中亚、东盟、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等65个国家(当然,“一带一路”是开放的,不限于65个国家),44亿人口,经济容量约为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过去10年中国“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为19%,较同期中国外贸额的年均增速高出4个百分点。今后还有更大增长空间。正在制订的十三五规划中,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约5亿人次,中国的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三)“一带一路”核心内涵

第一,开放。这是古丝绸之路的基本精神,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理念。也就是说,“一带一路”建设,对世界上所有国家或经济体、国际组织、区域合作机制和民间机构开放,在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上,不搞封闭小圈子、不具排他性。尤其要求推动各参与方努力提高投资与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在相互开放中培育可持续增长的市场和发展的新动力。

第二,包容。这是区别于其他合作组织或机制的典型特征。一方面,它意味着“一带一路”参与方的多元化,即有别于其他合作机制,不针对第三方,也没有门槛要求,所有有意愿参与的国家或地区皆可成为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另一方面,意味着合作方式的多样化,没有严格统一的参与规则,各方围绕扩大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需要,可采用双边或多边、本区域或跨区域、金融或贸易等多样化、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方式。在具体项目建设中,可广泛吸纳沿线各国当地企业、西方国家企业以及相关国际机构合作开发,构建多方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的包容性决定了其具有兼容并蓄的优势,不仅不会主动挑战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反而能与现有各类机制实现良好对接。

第三,互利。这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动力。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项区域合作构想,只有真正实现互利共赢才具有持久活力和广阔前景,互利性是一切合作得以出现和延续的动力。因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求包括中国

在内的各参与方之间,不搞零和博弈,不搞利益攫取、殖民扩张,更不能打着开放、自由贸易的幌子,搞以邻为壑的重商主义、产品倾销。要立足于各参与方优势互补,实现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第四,共营。这是保障“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历史上看,古丝绸之路虽是由汉朝政府打通并拓展,却是以民间商旅互通有无为主,并不是由某一国政府主导的,因此,古丝绸之路精神本身蕴含共同营建、共同受益的内涵特征。“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其虽然由中国倡议并积极推进,但实质上是惠及各参与方的共商共营共建共享项目,不是援助计划,更不是所谓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无论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与民心相通等互联互通的具体机制化安排,还是实现方式、合作内容、阶段目标等,都需要各方共同商议、共同参与,共同营建,共同受益,使之成为“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乃至“命运共同体”。 (四)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重大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推动中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需要,是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具体实践。“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目的,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臵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

作架构。由此将促进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一体化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促进建立和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此同时,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架构,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西北、东北、西南、沿海和港澳台、内陆五大区块的定位与布局,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促进全面释放内陆开放潜力、提升内陆经济开放水平,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提供新动力。“一带一路”建设将欧亚大陆的两端,即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和最具活力的东亚经济圈更加紧密地联接起来,带动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的发展,促进形成一体化的欧亚大市场,并辐射非洲等区域。从历史上看,“丝绸之路”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通道。而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使各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发挥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实现优势互补,将大幅提升世界贸易体系的活力,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实现互利共赢的过程。对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新常态下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寻找新经济增长点,培育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具有重大意义;对于世界,“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和推进措施的实施,必将对沿线国家产生广阔辐射效应,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调整中抓住有利时机,把中国的市场和劳动力优势与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承接来自发达

经济体的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将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与中国目前的资金优势、产能优势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转化为对外合作优势,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水平,让“一带一路”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外溢效应惠及更多国家,必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促进亚欧非区域发展和人类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精神。“一带一路”域内有60多个国家,约4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3%。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而且要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一带一路”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和优先合作领域,契合亚欧大陆的实际需要。尤其是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亟需升级改造。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仅本身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发展,更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为区域各国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基础建设的乘数效

应,每投入10亿美元的基础建设投资,将新增3万-8万个就业岗位,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5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肩负的使命是促进全球2/3的人口的发展,这是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也是为人类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优化和创新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机制。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博鳌论坛演讲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同时,共建“一带一路”的途径是以目标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灵活,富有弹性,是多元开放的合作进程。因此,“一带一路”不针对第三方,对世界全面开放,既与其他合作组织或机制有效衔接,又是对新型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机制创新的积极探索;既能缓解当今全球治理机制权威性、有效性和及时性难以适应现实需求的困境,又能满足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期望变革全球治理机制的需求。共建“一带一路”,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具体实践,既有利于以新的形式使欧亚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又有助于相关国家携手应对贸易保护、气候变化、贫困问题、极端主义等现实威胁,共同提供新的全球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五)共建“一带一路”的原则

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三、“一带一路”发展思路

(一)“一带一路”发展的框架思路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二)“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

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

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重点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

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设施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

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础设施水平。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

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

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畅通信息丝绸之路。加快推进双边跨境光缆等建设,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完善空中(卫星)信息通道,扩大信息交流与合作。

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沿线国家宜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以及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和实施。改善边境口岸通关设施条件,加快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建设,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能力。加强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化合作,推进跨境监管程序协调,推动检验检疫证书国际互联网核查,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降低非关税壁垒,共同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透明度,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挖掘贸易新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创新贸易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把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

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壁垒。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领域合作。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加强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

推动新兴产业合作,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

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推动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中国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鼓励本国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促进企业按属地化原则经营管理,积极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主动承

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有关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开展磋商。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深化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务实合作,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鼓励在沿线国家使用所筹资金。

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推动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风险应对和危机处臵制度安排,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形成应对跨境风险和危机处臵的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征信管理部门、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之间的跨境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以及各国主权基金作用,引导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

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强化与周边国家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有关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在妇幼健康、残疾人康复以及艾滋病、结核、疟疾等主要传染病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扩大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

加强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拓和推进与沿线国家在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公共行政管理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务实合作。

充分发挥政党、议会交往的桥梁作用,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立法机构、主要党派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开展城市交流合作,欢迎沿线国家重要城市之间互结友好城市,以人文

交流为重点,突出务实合作,形成更多鲜活的合作范例。欢迎沿线国家智库之间开展联合研究、合作举办论坛等。

加强沿线国家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重点面向基层民众,广泛开展教育医疗、减贫开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保等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促进沿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加强文化传媒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运用新媒体工具,塑造和谐友好的文化生态和舆论环境。

(三)“一带一路”的合作机制

当前,世界经济融合加速发展,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合作蓬勃发展。 加强双边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沟通磋商,推动双边关系全面发展。推动签署合作备忘录或合作规划,建设一批双边合作示范。建立完善双边联合工作机制,研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方案、行动路线图。充分发挥现有联委会、混委会、协委会、指导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等双边机制作用,协调推动合作项目实施。

强化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发挥上海合作组织(SCO)、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亚洲合作对话(ACD)、亚信会议(CICA)、中阿合作论坛、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作用,相关国家加强沟通,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继续发挥沿线各国区域、次区域相关国际论坛、展会以及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前海合作论坛等平台的建设性作用。支持沿线国家地方、民间挖掘“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联合举办专项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图书展。倡议建立“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 四、建设“一带一路”中国在行动

(一)“一带一路”成地方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汇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一带一路”正从战略构想走向落实。在各部委2015年工作部署中,“一带一路”和“走出去”出现的频率极高。

表1:2015年政府部门重点工作摘录

资料来源:各部委网站及公开信息整理

“一带一路”写入31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成地方两会热

点。“一带一路”成了2015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标配”,31个省份均针对“一带一路”的建设进行了破题。多省份明确了本地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角色和定位。北京提出,立足国际交往中心定位,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广东提出“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排头兵”;海南提出“打造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新疆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宁夏提出“进一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

(二)丝路基金设立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直接动力 2014年11月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4天后,在北京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有关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紧接着,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发出邀请:丝路基金是开放的,可以根据地区、行业或者项目类型设立子基金,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2014年11月9日,在201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表示,丝路基金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设立丝路基金是要利用中国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丝路基金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

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将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丝路基金的成立,将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道,有力助推“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亚洲地区互联互通的“高铁速度”。

(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广受欢迎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5年3月12日,英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随后,法国、意大利、德国等西方国家纷纷以意向创始成员国身份申请加入亚投行。韩国、俄罗斯、巴西等域内国家和重要新兴经济体也纷纷申请成为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涵盖了除美日和加拿大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 ,以及亚欧区域的大部分国家,成员遍及五大洲。

作为由中国提出创建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要业务是援助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在

全面投入运营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运用一系列支持方式为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包括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以振兴包括交通、能源、电信、农业和城市发展在内的各个行业投资。

(四)“一带一路”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西北、东北地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

西南地区。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

衔接的重要门户。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

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发挥海外侨胞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独特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妥善安排。

内陆地区。利用内陆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优势,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

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建立中欧通道铁路运输、口岸通关协调机制,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局,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 (五)2015年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的进展情况

对外贸易方面,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额236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其中,我国对沿线国家出口1445亿美元,增长10%,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8%,大幅领先于整体出口增速;自沿线国家进口915亿美元,占我国进口总额的23.4%。其中,一季度广东省与沿线重点国家进出口总额278亿美元,同比增长6.5%,占同期广东省外贸总额的12.9%,增速高于全省9.6个百分点;出口151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增速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江苏省与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为264亿美元,出口178亿美元,同比增长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浙江省与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233.6亿美元,同比增长3.5%;出口19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比重的31.8%,同比增长16%,对浙江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上海市与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为205.6亿美元,出口103亿美元,同比上升1.3%。

福建省与沿线重点国家进出口总额为101亿美元,同比增长

3.6%,增速高于全省2.7个百分点,占同期福建省进出口总额的26%,其中,出口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增速高于全省13.2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方面,一季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7家,同比增长18.4%;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6.8亿美元,其中蒙古、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对华实际投资金额整体增长超过1倍,中东欧、西亚北非地区国家对华实际投资金额增长超过4倍。其中对广东省投资项目50个,同比增长6.4%;对福建省投资项目22个,同比增长100 %。 对外投资方面,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25.6 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 9.9%。其中位居前三位的国家地区分别为新加坡、印尼和老挝,分别投资 5.7 亿美元、 3 亿美元和 2.6 亿美元。一季度江苏省企业赴沿线国家投资项目数同比增长41%,协议投资额增长65.4%;广东省对沿线重点国家实际投资1.64亿美元,同比增长134.3%;浙江省在沿线国家投资总额为

9.5亿美元,投资领域广泛,布局形势良好;福建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投资新增13个项目,实际投资11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倍。 对外承包工程方面,一季度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 152 亿美元,完成营业额 140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 7.6% 和 10.3% 。其中,浙江省企业在沿线33个国家完成工程营业额3.8亿美元,占比

为27.6%,与2014年全年相比约提高了2.6个百分点。

此外,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势头也很好。目前,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70多个在建合作区项目,建区企业基础设施投资超过80亿美元,将带动入区企业投资近100亿美元,预计年产值超过200亿美元,可为当地创造20万个就业机会。如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自开工建设以来,已实现产值37.5亿美元,向当地政府累计缴纳税收逾7000万美元,目前吸纳当地从业人员超3000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借助柬埔寨服装行业在国际上享有较优惠贸易政策的有利条件,吸引中国超过50家纺织和轻工企业入驻,已成为柬埔寨重要的纺织轻工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为当地近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五、南博会介绍

中国—南亚博览会(简称“南博会”)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由中国商务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并邀请南亚各国商务主管部门联合举办。2012年10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将之前南亚国家商品展升格为中国—南亚博览会,并于2013年起每年都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第3届南博会暨第23届昆交会将于2015年6月12日至16日在昆明举行,印度拟作为第三届南博会主题国和第10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轮值主席国。本届南博会暨昆交会为凸显“亲诚惠容、合作共赢”的主题,以展览展示、经贸洽谈和签约为重点,同时还将举行第10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第7届GMS经济走廊论坛、第13届东盟华商会、第3届中

国—南亚智库论坛、第3届商品(服务)采购大会等系列重要活动。 南博会商品(服务)采购大会是中国—南亚博览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之一,将于2015年6月12日—6月14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商品(服务)采购大会立足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面向亚太、面向世界的专业性采购大会,是推动地区优势产业发展、促进购销有效对接、实现各方密切合作、携手共赢的盛会和平台。本届商品(服务)采购大会,将为企业提供买方需求和卖方需求对接、商务洽谈和企业项目(产品)推介展示三个方面的专业服务,满足各方对采购和供应、投资和招商的需求,提供定向精准的专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采购服务。商品(服务)采购大会组委会诚邀各位嘉宾参加专业采购洽谈会、主题推介、形象展示、活动承办和冠名赞助等活动。 六、云南省商务研究院介绍

云南省商务研究院

云南省国际贸易学会

成立于1979年

领域:国内外贸易、外商投资、对外投资、对外经济合作、口岸经济、替代种植、开放型经济等

业务:学术研究、平台建维、商务咨询、媒体展会、国际交流、市场服务

定位:云南商务领域官方科研机构、东南亚南亚市场权威服务提供商


相关内容

  • 一带一路规划各省定位
  • 一带一路规划各省定位 "一带一路"规划发布,针对各省份的定位也悉数出炉.其中,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福建则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按"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的表述,要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 ...

  • 资料一带一路
  • "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简称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或 Belt And Road 简称,BA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 ...

  • 如何宣传一带一路
  • 如何宣传一带一路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号:2013050265 周新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及<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公布以来,国内外舆论对中国的意图.政策手段.前景及影响展开了热烈讨论.应该客观正视的是,沿线国家及 ...

  • 课堂教学资料[一带一路]
  •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 ...

  • "一带一路"战略的认识误区
  •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刘卫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一.引言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 ...

  • 一带一路最新知识点
  • "一带一路"知识点汇总 一.概念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个月后,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首次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即二者合称(丝绸之路经 ...

  • 中国一带一路规划正式公布(佳信咨询)
  • 西安佳信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一带一路规划正式公布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全文如下: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外交部 商务部 ...

  • "一带一路"正向纵深推进
  • 核心提示:"走出去"企业处于对外投资第一线,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认知的直接载体,而良好企业形象是宣介"一带一路"倡议最好的广告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 ...

  • 全国两会学习发言稿
  • 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热点播报的题目是<聚焦全国两会热点,积极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成为今年两会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