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理论"的研究分析

“培养理论”的研究分析

" 培养理论" (Cultivation theory ),又称" 教养理论" 或" 涵化理论" ,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者格伯纳(Gerbner )等学者研究得出的 。有关" 培养理论" 的研究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关于电视传播效果的研究。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国内暴力犯罪问题日益严重。政府认为电视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暴力行为。为此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 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 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以寻找解决途径。格伯纳等研究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承担了" 文化指标研究" (Cultural index studies )。此项研究由机制分析(institution process analysis)、讯息系统分析(media message analysis) 和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 三部分组成。其中" 培养分析" 理论成果最为突出。研究结果表明," 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 (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 培养理论" 的基本假设是:长时间收看电视的人,其对社会现实的看法更加接近于电视所呈现的景象。即电视通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 了电视观众的" 现实观" 与" 社会观" 。

" 培养理论" 是建立在若干前提之上的。充分把握与理解这些前提,是完整准确的理解" 培养理论" 的关键。

第一,格伯纳认为,电视节目内容是一致的。由于经济效益驱动下对收视率的追求,电视节目内容往往是能够满足最大多数人共同兴趣的。电视节目投资者和制作者更加乐于复制那些已被证明可以获得高收视率的有利可图的节目。这样就必然造成电视内容整体的趋同。这一点,格伯纳在制度分析中进行了分析论述。 第二,电视信息是具有整体倾向性的。电视所传达的信息是语言、图像、声音等象征符号的有机组合系统。而隐藏在这一象征符号系统背后的是则是特定的意识形态系统。这就必然导致了该符号系统意义 "结构的完整性" 与" 整体倾向性" 。通过" 讯息系统分析" ,格伯纳认为,美国的传播媒介反映了统治阶级尤其是统治资本的价值和利益。也恰恰是基于这一前提,培养理论得以成为美国经验学派同法兰克福批判学派共同感兴趣的理论交集。

第三,鉴于电视内容的一致性,格伯纳认为,受众虽然会在电视节目之间进行选择,但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因此," 看电视本身是一种仪式性,而非功能性的过程。"1 所以,在格伯纳看来,对" 培养理论" 的验证不能建立在受众对节目偏好的基础上。

第四,电视不同于印刷与广播媒体。它不需要以识字为获得媒介的技术前提,无论老人、小孩、文盲或者知识分子都可以收看。其声画并举的传播模式给受众

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电视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与日常娱乐的主要媒介。正如格伯纳所说的:" 电视机已经成为家庭的中心成员,成为在大多数时间解说最多故事的那个叙述者。"2许多人从出生开始便与电视为伴,被包围在电视提供的信息之中。深在其中的人们很难对电视世界与现实世界做出清晰正确的区分,更谈不上" 自由漫步" 于电视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了。

第五,培养理论是建构在" 现实" 的三个维度或者说" 现实" 的三种意义之上的。在媒介社会," 现实" 分为真实存在的" 客观现实" ,由大众传播媒体塑造的" 媒介现实" 或称" 符号现实" 、 "虚拟现实" ,以及由" 客观现实" 与" 媒介现实" 共同作用于人的头脑而形成的" 主观现实" 。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处于这三种现实的包围之中。身处媒介信息浸润之中的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看法,尤其是对亲身难以体验的现实,更多的是要取决于媒介构建的影像。而由于上面提到的媒介讯息的一致性与倾向性,这种依靠" 媒介现实" 所建立的" 主观现实" 必然不可避免的偏离" 客观现实" ,而倾向于" 媒介现实" 。培养理论正是力图理清" 媒介现实" 对" 主观现实" 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发生的原因。

" 培养理论" 提出后,格伯纳等人又对其做了理论上的补充与修正。提出了" 主流说" (mainstreaming )和" 共鸣说" (resonance )以及" 第一级信念" (first-order beliefs) 和" 第二级信念" (second-order beliefs)。

" 主流说" 是指,不同背景不同社会群体的长时间看电视者,其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即" 主观现实" 均倾向于" 媒介现实" ,具有趋向" 主流" 的趋势。" 共鸣说" 是指,电视的" 培养" 效果在某些特定群体中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如女性更加容易受到暴力伤害,因此大量收看电视的女性受众更加倾向于认为暴力犯罪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就是" 与电视中呈现的高犯罪世界的描绘产生了' 共鸣' 。" " 第一级信念" 则是指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表面认识。如暴力犯罪的发生率等。" 第二级信念" 是指对社会现实态度层面的认识。如社会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应当指出的是," 第一级信念" 与" 第二级信念" 虽然在程度上是递进的关系,但它们并不具有天然的因果关系。在培养理论中," 第一级信念" 更多的受电视影响, 而" 第二级信念" 则受电视以及其它各种因素的综合制约。

经过不断的补充与修正,培养理论日渐完善。但是,一些问题仍时常困扰着研究者。

首先,电视培养效果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 到底是长时间的收视使人不敢在夜晚独自上街;还是由于这种恐惧使人不得不呆在家里看更长时间的电视?"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这一问题似乎并不能得到满意的解答。

其次,从总体看长时间的收视确实是产生培养效果的主因。当控制某一变量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时,受众的" 收视时长" 在" 培养" 效果中所起的作用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当同时控制多个变量时," 培养" 效果中可以归于电视的效果就非常小了。这一点也是其他研究者对" 培养理论" 提出质疑的依据。

实证研究的技术手段对研究结果也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如问题设计的精当与否在研究中至关重要。有的研究者认为,以某一特定节目类型为研究对象(如暴力节目),会看到更加清晰的培养结果。但这种观点似乎与格伯纳的基本假设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

从培养理论提出至今,新的研究结论层出不穷。其中既包括支持" 培养" 假说的研究结果,也不乏部分甚至全部否定" 培养" 假说的研究结论。

米歇尔·摩根(Michael Morgan)与詹姆斯·沙楠(James Shanahan)在1997年传播学年鉴(Communication Yearbook )上发表文章,梳理总结了" 培养理论" 提出后二十多年中的5600多项" 培养研究" 后,肯定了" 培养效果" 的存在。作者认为尽管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从总体来看," 培养理论" 已经得到了证明。正像约瑟夫·多米尼克(Joseph R. Dominick)在他的书中讲的那样:" 公平地说,尽管不是所有的传播学者都对" 培养理论" 表示信服,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培养" 效果在一部分群体中确实存在。"1

我国传播学界,尤其是大陆传播学界对于" 培养理论" 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相对于对其它传播学理论(如沉默的螺旋等)的研究仍然比较欠缺。大陆学者所著传播学著作中, 郭庆光教授的《传播学教程》中有对培养理论的专门论述。此外,华夏出版社出版的译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译著《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都有对培养理论的较全面论述。除此以外,笔者以" 培养理论" 、" 教养理论" 、" 涵化理论" 等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检索1994年至2002年文章,没有发现专门论述" 培养理论" 的文章。夏文蓉发表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的文章《传媒形态与受众心理空间的构建》在比较" 使用与满足理论" 与" 培养理论" 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电视形态与受众心理空间的差异等问题;陆晔发表在《社会科学》95年2月号的文章《作为现代社会文化情况的媒介现实》对" 客观现实"" 媒介现实" 与" 主观现实" 三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而对" 培养理论" 的论述只是作为对三种现实关系的一种印证;张克旭等作者发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2期的文章《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是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对三种现实的关系进行探讨。严格说来,以上这些文章都不能算作对培养理论的专门论述。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大陆传播学界还没有专门论述" 培养理论" 的文章发表,而对" 培养理论" 的实证研究似乎也很少有人触及。

相对于大陆来说,港台,尤其是台湾传播学界对" 培养理论" 的专门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李金铨所著《大众传播理论》、翁秀琪著《大众传播理论与实证》都对培养理论进行了专章论述。此外,李慧馨1994年在《广播与电视》发表题为《培养理论回顾与前瞻:1967-1993》,对培养理论作了细致的梳理并且提出了理论发展的前瞻。在实证研究方面,莫明明所做《电视新闻暴力内容对儿童之培养效果初探》与王旭所做《收看电视与对治安观感之间的关联-培养理论的验证》都是对培养理论所做的实证研究。此外,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助理教授李月莲在2002年10月号《传媒透视》发表的论文《从" 培养分析" 看中大迎新事件》则试图利用培养理论对现实问题做出解释。

经典的" 培养理论" 完全是针对电视传播效果所做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还对家用录像机、有线电视等新媒介技术环境下的" 培养" 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检视新媒介对" 培养理论" 的影响。对" 培养理论" 在新媒介环境下的验证也已成为" 培养研究" 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是,应当指出的是,无论是家用录像机还是有线电视,其基本的信息传递仍是基于电视的。因此," 培养" 所赖以发生作用的媒介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姓名:孙伟

学号:[1**********]8 班级:新闻一班

“培养理论”的研究分析

" 培养理论" (Cultivation theory ),又称" 教养理论" 或" 涵化理论" ,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者格伯纳(Gerbner )等学者研究得出的 。有关" 培养理论" 的研究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关于电视传播效果的研究。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国内暴力犯罪问题日益严重。政府认为电视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暴力行为。为此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 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 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以寻找解决途径。格伯纳等研究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承担了" 文化指标研究" (Cultural index studies )。此项研究由机制分析(institution process analysis)、讯息系统分析(media message analysis) 和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 三部分组成。其中" 培养分析" 理论成果最为突出。研究结果表明," 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 (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 培养理论" 的基本假设是:长时间收看电视的人,其对社会现实的看法更加接近于电视所呈现的景象。即电视通过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 了电视观众的" 现实观" 与" 社会观" 。

" 培养理论" 是建立在若干前提之上的。充分把握与理解这些前提,是完整准确的理解" 培养理论" 的关键。

第一,格伯纳认为,电视节目内容是一致的。由于经济效益驱动下对收视率的追求,电视节目内容往往是能够满足最大多数人共同兴趣的。电视节目投资者和制作者更加乐于复制那些已被证明可以获得高收视率的有利可图的节目。这样就必然造成电视内容整体的趋同。这一点,格伯纳在制度分析中进行了分析论述。 第二,电视信息是具有整体倾向性的。电视所传达的信息是语言、图像、声音等象征符号的有机组合系统。而隐藏在这一象征符号系统背后的是则是特定的意识形态系统。这就必然导致了该符号系统意义 "结构的完整性" 与" 整体倾向性" 。通过" 讯息系统分析" ,格伯纳认为,美国的传播媒介反映了统治阶级尤其是统治资本的价值和利益。也恰恰是基于这一前提,培养理论得以成为美国经验学派同法兰克福批判学派共同感兴趣的理论交集。

第三,鉴于电视内容的一致性,格伯纳认为,受众虽然会在电视节目之间进行选择,但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因此," 看电视本身是一种仪式性,而非功能性的过程。"1 所以,在格伯纳看来,对" 培养理论" 的验证不能建立在受众对节目偏好的基础上。

第四,电视不同于印刷与广播媒体。它不需要以识字为获得媒介的技术前提,无论老人、小孩、文盲或者知识分子都可以收看。其声画并举的传播模式给受众

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电视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与日常娱乐的主要媒介。正如格伯纳所说的:" 电视机已经成为家庭的中心成员,成为在大多数时间解说最多故事的那个叙述者。"2许多人从出生开始便与电视为伴,被包围在电视提供的信息之中。深在其中的人们很难对电视世界与现实世界做出清晰正确的区分,更谈不上" 自由漫步" 于电视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了。

第五,培养理论是建构在" 现实" 的三个维度或者说" 现实" 的三种意义之上的。在媒介社会," 现实" 分为真实存在的" 客观现实" ,由大众传播媒体塑造的" 媒介现实" 或称" 符号现实" 、 "虚拟现实" ,以及由" 客观现实" 与" 媒介现实" 共同作用于人的头脑而形成的" 主观现实" 。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处于这三种现实的包围之中。身处媒介信息浸润之中的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看法,尤其是对亲身难以体验的现实,更多的是要取决于媒介构建的影像。而由于上面提到的媒介讯息的一致性与倾向性,这种依靠" 媒介现实" 所建立的" 主观现实" 必然不可避免的偏离" 客观现实" ,而倾向于" 媒介现实" 。培养理论正是力图理清" 媒介现实" 对" 主观现实" 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发生的原因。

" 培养理论" 提出后,格伯纳等人又对其做了理论上的补充与修正。提出了" 主流说" (mainstreaming )和" 共鸣说" (resonance )以及" 第一级信念" (first-order beliefs) 和" 第二级信念" (second-order beliefs)。

" 主流说" 是指,不同背景不同社会群体的长时间看电视者,其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即" 主观现实" 均倾向于" 媒介现实" ,具有趋向" 主流" 的趋势。" 共鸣说" 是指,电视的" 培养" 效果在某些特定群体中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如女性更加容易受到暴力伤害,因此大量收看电视的女性受众更加倾向于认为暴力犯罪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就是" 与电视中呈现的高犯罪世界的描绘产生了' 共鸣' 。" " 第一级信念" 则是指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表面认识。如暴力犯罪的发生率等。" 第二级信念" 是指对社会现实态度层面的认识。如社会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应当指出的是," 第一级信念" 与" 第二级信念" 虽然在程度上是递进的关系,但它们并不具有天然的因果关系。在培养理论中," 第一级信念" 更多的受电视影响, 而" 第二级信念" 则受电视以及其它各种因素的综合制约。

经过不断的补充与修正,培养理论日渐完善。但是,一些问题仍时常困扰着研究者。

首先,电视培养效果的因果关系难以确定。" 到底是长时间的收视使人不敢在夜晚独自上街;还是由于这种恐惧使人不得不呆在家里看更长时间的电视?"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这一问题似乎并不能得到满意的解答。

其次,从总体看长时间的收视确实是产生培养效果的主因。当控制某一变量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时,受众的" 收视时长" 在" 培养" 效果中所起的作用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当同时控制多个变量时," 培养" 效果中可以归于电视的效果就非常小了。这一点也是其他研究者对" 培养理论" 提出质疑的依据。

实证研究的技术手段对研究结果也有比较显著的影响,如问题设计的精当与否在研究中至关重要。有的研究者认为,以某一特定节目类型为研究对象(如暴力节目),会看到更加清晰的培养结果。但这种观点似乎与格伯纳的基本假设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

从培养理论提出至今,新的研究结论层出不穷。其中既包括支持" 培养" 假说的研究结果,也不乏部分甚至全部否定" 培养" 假说的研究结论。

米歇尔·摩根(Michael Morgan)与詹姆斯·沙楠(James Shanahan)在1997年传播学年鉴(Communication Yearbook )上发表文章,梳理总结了" 培养理论" 提出后二十多年中的5600多项" 培养研究" 后,肯定了" 培养效果" 的存在。作者认为尽管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从总体来看," 培养理论" 已经得到了证明。正像约瑟夫·多米尼克(Joseph R. Dominick)在他的书中讲的那样:" 公平地说,尽管不是所有的传播学者都对" 培养理论" 表示信服,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培养" 效果在一部分群体中确实存在。"1

我国传播学界,尤其是大陆传播学界对于" 培养理论" 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相对于对其它传播学理论(如沉默的螺旋等)的研究仍然比较欠缺。大陆学者所著传播学著作中, 郭庆光教授的《传播学教程》中有对培养理论的专门论述。此外,华夏出版社出版的译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译著《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都有对培养理论的较全面论述。除此以外,笔者以" 培养理论" 、" 教养理论" 、" 涵化理论" 等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检索1994年至2002年文章,没有发现专门论述" 培养理论" 的文章。夏文蓉发表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的文章《传媒形态与受众心理空间的构建》在比较" 使用与满足理论" 与" 培养理论" 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电视形态与受众心理空间的差异等问题;陆晔发表在《社会科学》95年2月号的文章《作为现代社会文化情况的媒介现实》对" 客观现实"" 媒介现实" 与" 主观现实" 三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而对" 培养理论" 的论述只是作为对三种现实关系的一种印证;张克旭等作者发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2期的文章《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是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对三种现实的关系进行探讨。严格说来,以上这些文章都不能算作对培养理论的专门论述。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大陆传播学界还没有专门论述" 培养理论" 的文章发表,而对" 培养理论" 的实证研究似乎也很少有人触及。

相对于大陆来说,港台,尤其是台湾传播学界对" 培养理论" 的专门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李金铨所著《大众传播理论》、翁秀琪著《大众传播理论与实证》都对培养理论进行了专章论述。此外,李慧馨1994年在《广播与电视》发表题为《培养理论回顾与前瞻:1967-1993》,对培养理论作了细致的梳理并且提出了理论发展的前瞻。在实证研究方面,莫明明所做《电视新闻暴力内容对儿童之培养效果初探》与王旭所做《收看电视与对治安观感之间的关联-培养理论的验证》都是对培养理论所做的实证研究。此外,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助理教授李月莲在2002年10月号《传媒透视》发表的论文《从" 培养分析" 看中大迎新事件》则试图利用培养理论对现实问题做出解释。

经典的" 培养理论" 完全是针对电视传播效果所做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学者们还对家用录像机、有线电视等新媒介技术环境下的" 培养" 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检视新媒介对" 培养理论" 的影响。对" 培养理论" 在新媒介环境下的验证也已成为" 培养研究" 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是,应当指出的是,无论是家用录像机还是有线电视,其基本的信息传递仍是基于电视的。因此," 培养" 所赖以发生作用的媒介环境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姓名:孙伟

学号:[1**********]8 班级:新闻一班


相关内容

  • 最全工学.文学.农学.理学类热门专业汇总!报志愿选专业看这一篇就够了
  • 小编今天吐血整理了工学.文学.农学.理学类十大热门专业,以及这四类的所有专业汇总,帮孩子报志愿选专业看着一篇就够啦!内容真的特别全,建议家长们一定要看到最后~ 工学类十大热门专业推荐 建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设计部门从事设计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 ...

  • 成人高考高升专专升本所有专业介绍
  • 高中起点专科专业介绍: 1.护理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必备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技能的护理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邓小平理论概论.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生物化学.心理 ...

  • 西安石油大学院系专业介绍
  • 院系专业介绍 石油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音乐系.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石油工程学院 石油工程专业 石油工程专业覆盖原钻井.采油及油藏专业,是石油 ...

  • 福大各专业介绍
  • 2011年福州大学招生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咨询电话:0591-22866590,22866584)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有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 ...

  • 2015年文科生可以报考的十大热门专业
  • 2015年文科生可以报考的十大热门专业 NO.1 汉语言文学 专业解密:本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 ...

  • 临床实践教学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 ・144・Journd ofClinicaland西弘砌lmdMedicineV01.8,No.5 May.2009 临床实践教学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探讨 田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胸外科北京lo0050) [关键词] 临床实践教学专业理论硕士研究生培养 如 ...

  • 数 量 经 济 学 020209
  • 数 量 经 济 学 020209 (一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严谨求实的思想作风和较高的精 神文明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经济学基础理论,掌握数学和统计学基本方法 ...

  • 远程教育课程简介
  • 国内留学,艺术类专业远程教育 你想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学费获得全球性认可的香港学府授予的本科.研究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吗? 你想不出门就能感受到西方开放式的教育理念吗? 你想获得香港及内地各大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厂.演艺公司的实习.就业平台吗? 如果你是在校大学生想修影视传媒.艺术类的第二专业, ...

  • 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
  •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管理学 课程性质:基础课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总 学 时:51 总 学 分:3 先行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在学生四年的学习中,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