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学案

2课时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影响。 2.认识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影响的两个方面。

一、促进区域① 调整

1.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② 时间,加快③ 的进程。

二、促进区域④ 与合作

1.发达国家发展处于⑤ 和⑥ 期的产业。 2.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处于⑦ 或⑧ 期的产业。 三、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1.改变了区域的⑨ 。 2.伴随着⑩ 的转移和扩散。 四、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发达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会减少

,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2.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

1.产业转移一定会促进转入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吗?

2.产业转移对劳动力就业分布有何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互动探究] 1.读教材图5.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及图5.16“日本产业转移影响举例”,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日本二战后主导产业的发展历程。

(2)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给日本的劳动力就业和地理环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说明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2.读教材图5.13“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和图5.14“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应发展哪一时期的产业?

(2)“微笑曲线”揭示了现阶段产品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的附加价值的什么规律?

(3)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为什么是产品的一般加工环节?

(4)按照两图所示的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985年韩国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对此你作何评价?

3.模拟产业移出地和产业移入地的居民,讨论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出地”和“产业移入地”的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完成下表。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移出地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图示区域景观及转出地环境改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地的景观由原来的乡村地区变为了高度工业化的地区 B.环境污染随着产业转移的到来而出现 C.转出地的环境问题有所缓解

D.图示区域可以完全杜绝废弃物的出现 2.该地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注意( )。

①酸雨的防治 ②水污染的防治 ③引导城市规模无限扩大 ④完全杜绝噪声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正在迅速成为重要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我国制造了世界上70%的玩具、

60%的自行车、50%的鞋、1/3的箱包、1/2的微波炉,1/3的电视机和空调、1/4的洗衣机和1/5的冰箱。

材料二 “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是台湾宏碁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图。

材料三 最近美国道康宁公司与德国瓦克公司拟在江苏张家港地区申请大片良田建立有机硅厂。据粗略计划,该厂年产量为10万吨有机硅,需要纯净木炭数万吨,每炼一吨硅仅电炉的电耗量就是1.4万度,生产过程还将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存在着大量的粉尘污染。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的制造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制造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这类企业的大量引进对我国发展的不利影响。

答案:

知识体系梳理

①产业结构 ②产业升级 ③工业化 ④产业分工 ⑤开发 ⑥增长 ⑦成熟 ⑧衰退 ⑨地理景观 ⑩环境污染

就业机会

就业压力

基础学习交流

1.产业转移的企业,多是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如果转入区盲目引进,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经济效益最终丧失。

2.产业向外转移的国家,劳动力就业机会减少;接受产业转移的国家,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

思维探究与创新

探究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互动探究] 1.(1)二战后日本的主导产业由轻工业起步,50年代中期转向发展重化工业,进入80年代转向发展高新技术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2)就业机会减少,环境质量提升。

(3)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此外,外迁或外建也导致了企业生产技术的下降,削弱了产品的竞争能力。

2.(1)发达国家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应该发展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日本和韩国应该发展开发期、增长期的产业。

(2)“微笑曲线”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象:在抛物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研发环节的附加价值逐渐升高;在抛物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附加价值逐渐上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

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最不赚钱的部分。

(3)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和资源较多。而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可以保持自己的技术和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

(4)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最好能引进处于研发期、增长期的产业及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

3.(1)产业移出地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因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提高。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劳动力从第二产业移向第三产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幅度高于产业移入地)。 (2)产业移入地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因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移向第二产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 [归纳总结]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基础智能检测

1.D 2.A

全新视角拓展

3.(1)改革开放的政策,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2)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致力于高附加值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的研发;重视品牌营销(注重销售和服务,努力营造自己的品牌),使产业链尽力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

(3)会加快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的消耗速度和加剧能源短缺局面;会加剧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影响当地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思维导图构建

①产业结构 ②分工与合作 ③地理环境 ④劳动力就业

2课时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影响。 2.认识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影响的两个方面。

一、促进区域① 调整

1.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② 时间,加快③ 的进程。

二、促进区域④ 与合作

1.发达国家发展处于⑤ 和⑥ 期的产业。 2.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处于⑦ 或⑧ 期的产业。 三、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1.改变了区域的⑨ 。 2.伴随着⑩ 的转移和扩散。 四、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1.发达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会减少

,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2.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

1.产业转移一定会促进转入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吗?

2.产业转移对劳动力就业分布有何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互动探究] 1.读教材图5.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及图5.16“日本产业转移影响举例”,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日本二战后主导产业的发展历程。

(2)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给日本的劳动力就业和地理环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说明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2.读教材图5.13“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和图5.14“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应发展哪一时期的产业?

(2)“微笑曲线”揭示了现阶段产品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的附加价值的什么规律?

(3)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为什么是产品的一般加工环节?

(4)按照两图所示的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985年韩国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对此你作何评价?

3.模拟产业移出地和产业移入地的居民,讨论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出地”和“产业移入地”的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完成下表。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移出地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图示区域景观及转出地环境改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地的景观由原来的乡村地区变为了高度工业化的地区 B.环境污染随着产业转移的到来而出现 C.转出地的环境问题有所缓解

D.图示区域可以完全杜绝废弃物的出现 2.该地区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应注意( )。

①酸雨的防治 ②水污染的防治 ③引导城市规模无限扩大 ④完全杜绝噪声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正在迅速成为重要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我国制造了世界上70%的玩具、

60%的自行车、50%的鞋、1/3的箱包、1/2的微波炉,1/3的电视机和空调、1/4的洗衣机和1/5的冰箱。

材料二 “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是台湾宏碁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图。

材料三 最近美国道康宁公司与德国瓦克公司拟在江苏张家港地区申请大片良田建立有机硅厂。据粗略计划,该厂年产量为10万吨有机硅,需要纯净木炭数万吨,每炼一吨硅仅电炉的电耗量就是1.4万度,生产过程还将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存在着大量的粉尘污染。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的制造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制造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这类企业的大量引进对我国发展的不利影响。

答案:

知识体系梳理

①产业结构 ②产业升级 ③工业化 ④产业分工 ⑤开发 ⑥增长 ⑦成熟 ⑧衰退 ⑨地理景观 ⑩环境污染

就业机会

就业压力

基础学习交流

1.产业转移的企业,多是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如果转入区盲目引进,会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经济效益最终丧失。

2.产业向外转移的国家,劳动力就业机会减少;接受产业转移的国家,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

思维探究与创新

探究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互动探究] 1.(1)二战后日本的主导产业由轻工业起步,50年代中期转向发展重化工业,进入80年代转向发展高新技术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2)就业机会减少,环境质量提升。

(3)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此外,外迁或外建也导致了企业生产技术的下降,削弱了产品的竞争能力。

2.(1)发达国家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应该发展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日本和韩国应该发展开发期、增长期的产业。

(2)“微笑曲线”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象:在抛物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研发环节的附加价值逐渐升高;在抛物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附加价值逐渐上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

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最不赚钱的部分。

(3)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和资源较多。而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可以保持自己的技术和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

(4)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最好能引进处于研发期、增长期的产业及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

3.(1)产业移出地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因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提高。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劳动力从第二产业移向第三产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幅度高于产业移入地)。 (2)产业移入地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因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移向第二产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 [归纳总结]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基础智能检测

1.D 2.A

全新视角拓展

3.(1)改革开放的政策,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2)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致力于高附加值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的研发;重视品牌营销(注重销售和服务,努力营造自己的品牌),使产业链尽力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

(3)会加快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的消耗速度和加剧能源短缺局面;会加剧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影响当地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思维导图构建

①产业结构 ②分工与合作 ③地理环境 ④劳动力就业


相关内容

  • 课题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 [课题]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参赛人:臧小兵 时间: 2012-3-27 班级:高三(17)班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要求]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产业转移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我国的 ...

  • 产业转移效应的理论探析
  • 2013/03总第431期商业研究 COMMERCIALRESEARCH 文章编号:1001-148X(2013)03-0012-08 产业转移效应的理论探析 郝 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上海200020) 摘要:产业转移是一国产业政策中的战略性决策,产业转移效应是评价产业转移成功与否的 ...

  • 产业集群化转移_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
  • 第20卷第2期 2011年6月世界地理研究WORLDREGIONALSTUDIESV01.20,No.2Jun..2011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 毛广雄1,2 (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Ilj研究中心卜海200062:2.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摘要:随着 ...

  • 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 地域文化对人口和城市的影响 一.基本概念: 1.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地域文化:是指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的特定文化产物或现象. ①地域文化的物质基础是地理环境.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 一定地域 ...

  •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
  •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 1. 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材分析 <产业转移>是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节紧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 ...

  • 产业转移教学设计
  •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兴市张渚高级中学 陈亮 2015.12 一.课标要求: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考点分解: (1)通过分析课本P87图5.7,说出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分类. (2)通过阅读课本P87-89的图文资料,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3)通过资料以及案例举例 ...

  • 学案50产业转移
  • 学案50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目标定位] 1.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2.了解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以及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3.了解我国产业的变化及转移趋势.4.能够结合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对具体产业转移进行相关分析. 一.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①__________转 ...

  • 09年江苏省初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评选高中组一等奖作1
  • 09年江苏省初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评选高中组一等奖 作品--<产业转移>(卞海燕) 时间:2009-12-31 点击次数:137 字号:大 中 小 5.2 产 业 转 移 教 学 设 计 作者:江苏省外国语学校 卞海燕 [教材分析] 本章第一节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介绍资源跨区域调配:第 ...

  •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第2课时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案 [学习目标]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①新的主导产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加快本国或地区的②经济结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