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从何来?

  百姓心安才有社会平安,平安贵州建设没有终点,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   2015年,全省群众安全感较2010年提升10.14个百分点;对政法机关综合满意度较2010年提升9.57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政法部门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群众的意愿是平安建设的‘风向标’,群众的评价是平安建设的‘试金石’。”正如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所说,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意味着贵州离“民主法治健全、人民幸福安康”的目标更近了一步,意味着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又增添了一份保障。   群众安全感从何来?   织牢社会治安“防控网”   1月20日,深夜,气温已接近0℃。   家住贵阳市解放路的陈阳芬走在回家的路上。沿途的商店都打烊了,街上也很少有行人,可她一点都不害怕:前方的警务值班室亮着灯,彻夜有人值守。   然而,十年前,就在同一条路上,她曾遭遇过飞车抢劫。“现在有了警务室,再晚回家也不怕。”   像陈阳芬一样,许多贵阳市民感受到了“安全”:街道上设有警务值班室,公交车站用大喇叭循环播放“安全提示”,时常会碰见民警巡逻,社区安装了防盗门或防盗网。   事实上,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变化之外,1.86万名特巡警、16万个视频监控点、3000多个智能报警点、24小时网格化巡防布警机制、社会联防联控组织、“贵州公安警务多彩云”信息资源库……多项社会防控举措结成了一张严密的“网”,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平安不平安,首先看治安。近年来,贵州着重织牢街面巡逻防控网、技术视频监控网、城镇社区防控网、行业单位防控网、网络信息防控全网、农村治安防控网,投入大量警力、物力解决影响安全感的突出问题。   截至2015年11月底,全省命案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0.03%,降幅排名全国第一,抢劫、抢夺、盗窃案件同比分别下降49.4%、54.7%、9.8%。其中,贵阳市街面“两抢”发案数从2012年的日均28件下降到4件以下,“两严一降”(严打严防“两抢一盗”、降低刑事发案率)专项行动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了样本。   防患于未然、治之于未乱。为了从源头上解决治安问题,贵州在“防”字上做足了功夫,创造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铜仁经验”、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余庆经验”、社区管理“贵阳经验”等“贵州样本”。特别是在运用大数据提升社会防控和应急体系能力水平方面,贵州先行一步,在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城中村智慧门牌管理、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建设等方面率先作出探索。   以贵阳市云岩区改茶村为例。这个城中村曾常年是治安乱点、维稳难点。2015年初,云岩区公安分区在改茶村试点建立房屋、人口数据库,并开发了“智慧门牌”管理平台。   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改茶村社区民警掌握了4130位常住居民、33695位暂住居民的详细信息,并形成了“及时上报、随时更新、共同监督”的群防机制。运行不到半年,“智慧门牌”就协助侦破案件7起,全村“两抢一盗”警情大幅度下降,治安情况明显好转。   注入法治建设“新动力”   建设平安贵州,平安为基,法治为魂。   作为法治贵州建设的主力军,全省政法部门从司法体制改革中汲取动力,在推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上求进步。   “输了官司,赢了公正!”2015年11月,黔南州独山县农民莫某收到都匀市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发出这样的感慨。   因家里的土地被独山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征收,征收价款达不到预期,莫某便到都匀市人民法院“讨公道”。按照行政案件异地集中管辖原则,都匀市法院受理了这个案件,被起诉方的负责人也出庭应诉。   “‘民告官’最担心的是法院不会保持公正。”莫某表示,整个诉讼过程公开透明,法官说理充分、析法生动,被起诉方也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让我输得服气”。   这个案子适用的“行政案件异地集中管辖原则”,是贵州司法改革的一大成果。2015年5月起,贵州确定25个基层法院为集中管辖法院,实行跨行政区域管辖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由于司法审判区域与行政管理区域实现了相对分离,实行集中管辖后,审理中的不当干预明显减少,案件质效有所提高,推动各地出台规定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告官不见官”现象初步改观。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2015年以来,贵州省共启动了由省委政法委作为第一牵头单位的96项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84项,“以案定员”“法院立案登记制度”“检察院公益诉讼制度”“司法公开机制”等改革项目不仅创造了全国司法改革的“贵州经验”,而且大大提升了贵州政法机关的执法司法公信力,预防和减少了群众担心的执法不公、司法腐败等问题。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为了让群众共享司法改革的成果,2015年10月,贵州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并在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窗口,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在全省设立了1300多个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1.88万个村(居)法律援助联络点,以100%的覆盖率助推“法治贵州”建设,让法治的理念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维护公正是政法机关的生命线。”贵州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表示,政法机关是老百姓平常打交道比较多的部门,是群众看党风政风的一面镜子。“如果不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就不会相信政法机关,从而也不会相信党和政府。”   做好基层百姓“贴心人”   1月19日,在广州打工的杨兴兵(化名),骑着摩托行驶在兰海高速贵阳段,赶着回老家过年。   在进入一个隧道口时,由于右侧车道有散沙,摩托车打滑侧翻,他和后座上的妻子都摔在了车道中央。杨兴兵赶紧爬起来,发现后方停着一辆打着双闪的警车,而一辆大货车提前变道,绕过了他们。   原来,高速交警发现了这辆摩托车,跟在后面一路护航。“要不是交警保护我们,怕是不能平安回家了。”杨兴兵说。   与此同时,一则“贵州交警太有爱”的微博获得万余网友点赞、转发。照片记录了一位名叫吴彪的交警,让两位盲人拉着自己的衣服,将他们送到了目的地。   这样暖心的事例还有很多。春节期间仍不忘为村民调解纠纷的黎平法院法官吴远芳、执着反贪20年的检察官谭虎、为援助对象来回奔波的司法工作者韩祥、深入虎穴缉毒追凶的警官付杰、不顾自身安危救治病人的狱医钱利丹……他们为建设“平安贵州”倾尽全力,无论冬夏、不分日夜地奋斗在一线。   “忠字当头、实字为先、严字强基、廉字正己”。贵州打造了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政法队伍,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这支队伍,既是群众的“贴心人”,更是平安的“守护者”。   各级政法部门积极回应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努力创新和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和公民办事办证提供更宽松、更便捷、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   贵州交警利用大数据云平台支撑防控体系建设,推出“贵州交警”APP,可以一站式处理违章、查询路况、进行安全教育等,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贵州省司法厅推出的“调解大篷车”开进了70多个乡镇,有效化解矛盾100余起,调解成功率超过98%,调解履约率达到100%。   贵州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编制了全国首部戒毒工作规范《戒毒人员戒治操典》,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多名戒毒人员摆脱毒瘾、重塑生活的信心。   针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的“六项工程”亮点纷呈。其中,“育新工程”投入资金1.36亿元,建成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专门教育学校20所。“雨露工程”创建“留守儿童之家”1029所;“阳光工程”累计帮助7万余名戒毒康复人员融入社会;“回归工程”帮助21779位刑释人员重新就业……   百姓心安才有社会平安,平安贵州建设没有终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一切都为了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百分百”。   (责任编辑/喻 丹)

  百姓心安才有社会平安,平安贵州建设没有终点,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   2015年,全省群众安全感较2010年提升10.14个百分点;对政法机关综合满意度较2010年提升9.57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政法部门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群众的意愿是平安建设的‘风向标’,群众的评价是平安建设的‘试金石’。”正如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所说,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意味着贵州离“民主法治健全、人民幸福安康”的目标更近了一步,意味着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又增添了一份保障。   群众安全感从何来?   织牢社会治安“防控网”   1月20日,深夜,气温已接近0℃。   家住贵阳市解放路的陈阳芬走在回家的路上。沿途的商店都打烊了,街上也很少有行人,可她一点都不害怕:前方的警务值班室亮着灯,彻夜有人值守。   然而,十年前,就在同一条路上,她曾遭遇过飞车抢劫。“现在有了警务室,再晚回家也不怕。”   像陈阳芬一样,许多贵阳市民感受到了“安全”:街道上设有警务值班室,公交车站用大喇叭循环播放“安全提示”,时常会碰见民警巡逻,社区安装了防盗门或防盗网。   事实上,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变化之外,1.86万名特巡警、16万个视频监控点、3000多个智能报警点、24小时网格化巡防布警机制、社会联防联控组织、“贵州公安警务多彩云”信息资源库……多项社会防控举措结成了一张严密的“网”,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平安不平安,首先看治安。近年来,贵州着重织牢街面巡逻防控网、技术视频监控网、城镇社区防控网、行业单位防控网、网络信息防控全网、农村治安防控网,投入大量警力、物力解决影响安全感的突出问题。   截至2015年11月底,全省命案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0.03%,降幅排名全国第一,抢劫、抢夺、盗窃案件同比分别下降49.4%、54.7%、9.8%。其中,贵阳市街面“两抢”发案数从2012年的日均28件下降到4件以下,“两严一降”(严打严防“两抢一盗”、降低刑事发案率)专项行动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了样本。   防患于未然、治之于未乱。为了从源头上解决治安问题,贵州在“防”字上做足了功夫,创造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铜仁经验”、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余庆经验”、社区管理“贵阳经验”等“贵州样本”。特别是在运用大数据提升社会防控和应急体系能力水平方面,贵州先行一步,在公路防控体系建设、城中村智慧门牌管理、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建设等方面率先作出探索。   以贵阳市云岩区改茶村为例。这个城中村曾常年是治安乱点、维稳难点。2015年初,云岩区公安分区在改茶村试点建立房屋、人口数据库,并开发了“智慧门牌”管理平台。   在大数据的帮助下,改茶村社区民警掌握了4130位常住居民、33695位暂住居民的详细信息,并形成了“及时上报、随时更新、共同监督”的群防机制。运行不到半年,“智慧门牌”就协助侦破案件7起,全村“两抢一盗”警情大幅度下降,治安情况明显好转。   注入法治建设“新动力”   建设平安贵州,平安为基,法治为魂。   作为法治贵州建设的主力军,全省政法部门从司法体制改革中汲取动力,在推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上求进步。   “输了官司,赢了公正!”2015年11月,黔南州独山县农民莫某收到都匀市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发出这样的感慨。   因家里的土地被独山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征收,征收价款达不到预期,莫某便到都匀市人民法院“讨公道”。按照行政案件异地集中管辖原则,都匀市法院受理了这个案件,被起诉方的负责人也出庭应诉。   “‘民告官’最担心的是法院不会保持公正。”莫某表示,整个诉讼过程公开透明,法官说理充分、析法生动,被起诉方也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让我输得服气”。   这个案子适用的“行政案件异地集中管辖原则”,是贵州司法改革的一大成果。2015年5月起,贵州确定25个基层法院为集中管辖法院,实行跨行政区域管辖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由于司法审判区域与行政管理区域实现了相对分离,实行集中管辖后,审理中的不当干预明显减少,案件质效有所提高,推动各地出台规定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告官不见官”现象初步改观。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2015年以来,贵州省共启动了由省委政法委作为第一牵头单位的96项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84项,“以案定员”“法院立案登记制度”“检察院公益诉讼制度”“司法公开机制”等改革项目不仅创造了全国司法改革的“贵州经验”,而且大大提升了贵州政法机关的执法司法公信力,预防和减少了群众担心的执法不公、司法腐败等问题。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为了让群众共享司法改革的成果,2015年10月,贵州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并在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设立窗口,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在全省设立了1300多个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1.88万个村(居)法律援助联络点,以100%的覆盖率助推“法治贵州”建设,让法治的理念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维护公正是政法机关的生命线。”贵州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谌贻琴表示,政法机关是老百姓平常打交道比较多的部门,是群众看党风政风的一面镜子。“如果不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就不会相信政法机关,从而也不会相信党和政府。”   做好基层百姓“贴心人”   1月19日,在广州打工的杨兴兵(化名),骑着摩托行驶在兰海高速贵阳段,赶着回老家过年。   在进入一个隧道口时,由于右侧车道有散沙,摩托车打滑侧翻,他和后座上的妻子都摔在了车道中央。杨兴兵赶紧爬起来,发现后方停着一辆打着双闪的警车,而一辆大货车提前变道,绕过了他们。   原来,高速交警发现了这辆摩托车,跟在后面一路护航。“要不是交警保护我们,怕是不能平安回家了。”杨兴兵说。   与此同时,一则“贵州交警太有爱”的微博获得万余网友点赞、转发。照片记录了一位名叫吴彪的交警,让两位盲人拉着自己的衣服,将他们送到了目的地。   这样暖心的事例还有很多。春节期间仍不忘为村民调解纠纷的黎平法院法官吴远芳、执着反贪20年的检察官谭虎、为援助对象来回奔波的司法工作者韩祥、深入虎穴缉毒追凶的警官付杰、不顾自身安危救治病人的狱医钱利丹……他们为建设“平安贵州”倾尽全力,无论冬夏、不分日夜地奋斗在一线。   “忠字当头、实字为先、严字强基、廉字正己”。贵州打造了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政法队伍,专业素质不断提升、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这支队伍,既是群众的“贴心人”,更是平安的“守护者”。   各级政法部门积极回应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努力创新和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和公民办事办证提供更宽松、更便捷、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   贵州交警利用大数据云平台支撑防控体系建设,推出“贵州交警”APP,可以一站式处理违章、查询路况、进行安全教育等,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贵州省司法厅推出的“调解大篷车”开进了70多个乡镇,有效化解矛盾100余起,调解成功率超过98%,调解履约率达到100%。   贵州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编制了全国首部戒毒工作规范《戒毒人员戒治操典》,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多名戒毒人员摆脱毒瘾、重塑生活的信心。   针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的“六项工程”亮点纷呈。其中,“育新工程”投入资金1.36亿元,建成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专门教育学校20所。“雨露工程”创建“留守儿童之家”1029所;“阳光工程”累计帮助7万余名戒毒康复人员融入社会;“回归工程”帮助21779位刑释人员重新就业……   百姓心安才有社会平安,平安贵州建设没有终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一切都为了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百分百”。   (责任编辑/喻 丹)


相关内容

  • 最能体现党员民警先进性的关键是平时看得出(辩论赛)
  • 我方认为最能体现党员民警先进性的关键是平时看得出.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辩题中的两个字眼"最"和"关键"."最"是指党员民警先进性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而"关键"又是指党员民警先进性得以体现的基础与核心. 在明确了辩题中的 ...

  • 强化宗旨意识做人民满意的公仆活动总结
  • "强化宗旨意识,做人民满意公仆"活动总结 ---市林业局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通知精神,市林业局为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勤政廉洁.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干部队伍,积极组织开展了"强化宗旨意识,做人民满意公仆"活动 ...

  • 在县级部门.区乡镇党政"一把手"谈心会上的讲话
  • 同志们: 前面几位书记都很真诚的与大家一道交换了一些工作意见,其目的就是要让大家如何真正履职尽责,抓好自己的工作,以你们的言行来带领全县各级干部,推动**发展.因为在座各位都是部门和区乡镇党政"一把手",在这个位子上该干些什么,前面几位书记讲得很好,我在这里只是把他们的发言作一些 ...

  • 加强和改进司法作风建设活动的整改措施2
  • <加强和改进司法作风建设活动>的整改措施 为进一步端正司法作风.规范司法行为,大力培养干警的为民意识和务实作风,使广大干警切实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正懂得"权从何来"."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站在大局的高度把司法为民落到实 ...

  • 学习研究政策经验谋划推动转型跨越式发展心得体会
  • 学习研究政策经验 谋划推动转型跨越式发展心得体会 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在酒泉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和"学习研究政策经验 谋划推动转型跨越"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精神,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我县开展了"学习研究政策经验 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大学习 ...

  • 公众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双双"不及格"(新华每日电讯 2007-1-16)
  • 公众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双双"不及格" ( 2007-01-16 10:18:08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2版 据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记者顾瑞珍)15日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 ...

  •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自查整改报告
  •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自查整改报告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自查整改报告 按照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转发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发 一.学习先进,认清践行"严"&q ...

  • 争做四个模范心得体会
  • “是盾,就矗立在危险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2月3日,中央电视台播出“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刘金国同志作为第一位在职高级公安领导干部光荣入眩 近几天来,通过对刘金国同志先进事迹《感动中国,无愧人民》等相关内容的学习, ...

  • 检察院开展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和市政法会议工作精神,按照地.市政法机关开展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安排部署,着力解决宗旨意识淡薄.价值取向偏移.特权思想严重.执法不公不廉.伤害群众感情.侵犯群众利益等问题,确保政法队伍是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坚定广大检察干警的政治方向.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