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为范身正为师(正文)

德高为范 身正为师

【内容摘要】:“德高为范,为人师表”是多么的重要。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第一要素,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往往就是道德的标准,在学生眼中就是智慧的象征、人格的象征,可以说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

【关键词】:道德素养 标准 影响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是对教师的提出的要求。作为教师队伍的一名新兵,我深知自己肩负的任务有多重, “德高为范,为人师表”是多么的重要。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第一要素,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小学教师,我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表模样,事事做出表率。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也就是说,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教师又要以自身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的成长。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往往就是道德的标准。一个好的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智慧的象征、人格的象征,可以说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有人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教师的举止影响太大了。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1995年7月28日的《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题目为《一个母亲的抗争》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

孩子,从小崇拜爸爸妈妈。一上学就开始崇拜老师,不再崇拜家长。原因一个是老师知识多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从人格上不再崇拜父母,因为父母说话总不算数,或者家长自己说的,却经常做不到。”这一段话说得是比较中肯的。在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平时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那么我本人在工作中首先就早来晚走。我带领的是二年级的学生,孩子们年纪相对来说还比较小,正处于一个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和建立的阶段,在班上我严格要求孩子们写字一定要保持页面干净整洁,但是对于刚学字、认字的孩子来说似乎有些困难,那么我就从平时的生活中一点一点的来要求他们,每天的值日生必须把黑板用清水擦干净,告诉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第二天老师课堂板书时干净整洁,他们看的也一目了然,这样不知不觉中就给孩子们作了“示范”。应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从老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会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被广大教育家奉为金玉良言,不无道理。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心理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在周围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如果在这关键时期,受到不良氛围的熏陶,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歧。以此下去,他们的思想和言行的健康发展将受到严重阻碍。先人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有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试看今日少年之雄姿,必将赢得未来强国之势。”反之,少年不争气,国将不国。这样的悲剧,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华儿女,谁都不愿看到。然而,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他们的言谈举止也深受老师的影响。由于好奇心,学生非常关注教师的一点一滴,而且刻意去模仿。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却很强。中小学生由于这样的特点,不分青红皂白,极力效仿,哪怕是小小的表情、动作,都不肯轻易放过。

作为教师,有时当我们真心诚意地把你的爱心奉献给有些学生时,并不一定使他们马上克服缺点、改正毛病,记得听其他老师说起他们的经验时说,对那些平时比较散漫、不够遵守纪律的学生投入很多精力,但是管教效果却不是非常明显,比如他们犯错误时老师不止几次地耐心给他们讲道理;有的学生生病时老师从家里给他们拿药、买营养品;有的学生家庭困难,老师毫不吝惜地资助他们生活费,可是,在他们身上有时仍然出现问题。经过深刻反省,最后

发现原来当时他们只做了一半工作,还有一半没有做到,那就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慈”是母亲,“严”是父亲的解释。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则应该既要当好母亲,又要做好父亲,也就是对学生既要慈爱,又要严管。正如小树的成长,既需要浇灌,也需要修剪。实际上,慈爱是爱,严管又何尝不是爱呢?古人云:“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我们教师都应该是君子。因此在情感教育的前提下,对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我总是让他们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配以灵活的措施。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们感到他们是生活在充满温暖而又有秩序的集体中。

培养学生还要有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并且引导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对“理想”这个诱人的字眼儿,谈起来容易,让学生们实现起来就困难了,对于每位年龄只有七、八左右岁的孩子来说更难。他们的思想正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想象中往往带着天真的情绪,对外面的世界他们像初生的婴儿一样,更多的是好奇,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是凭着各自的兴趣在学习和了解,这是一个意识形成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开始让他们在脑子里慢慢的形成理想的概念,学着规划自己的远大理想,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建立要有拼搏进取的精神。因此,我经常利用课堂时间给他们讲南朝孙康映雪苦读的故事,讲宋朝陈正之勤能补拙的故事,讲顾炎武勤勉好学、终志不懈的故事等等,他们都非常的感兴趣,而且也能体会到故事的意思,使他们在脑子里初步有了理想的概念。

教育事业是神圣的。但教师不是圣人,孰能无过?因此,师德需要培养、教育和教师自学。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依法执教,以德育人;爱岗敬业,尽心竭力;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谨治学,精业勤业;团结协作,携手共进;尊敬家长,共同育人;廉洁从教,以身作则。而要遵循这些原则,教师自学非常重要。所以,我必须积极认真参加每一次师德培训,虚心请教老教师,平时多注意观察德高望重的教师的为人处事。善待学生,深入学生中间,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同时,自己要做出表率,处处为学生及家长作榜样。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做起,低起点,严要求,使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三个环境中接触到每个社会人都能成为德育教育者,天天检查,人人关心,久而久之就会“润物细无声”,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我不是学者,不能深邃的思想表达我们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

美的诗句讴歌我们职业,但是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可以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

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青春在这片热土中闪光!

参考文献:

1、《德育原理》参考文献和资料

2、《中国青年报》

3、《大中小学德语规程》 邢元敏 高等教育出版社

4、《英才教育》 贾馥茗 台湾开明书店

德高为范 身正为师

【内容摘要】:“德高为范,为人师表”是多么的重要。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第一要素,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往往就是道德的标准,在学生眼中就是智慧的象征、人格的象征,可以说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

【关键词】:道德素养 标准 影响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是对教师的提出的要求。作为教师队伍的一名新兵,我深知自己肩负的任务有多重, “德高为范,为人师表”是多么的重要。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第一要素,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小学教师,我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表模样,事事做出表率。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也就是说,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教师又要以自身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的成长。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往往就是道德的标准。一个好的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智慧的象征、人格的象征,可以说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有人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教师的举止影响太大了。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1995年7月28日的《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题目为《一个母亲的抗争》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

孩子,从小崇拜爸爸妈妈。一上学就开始崇拜老师,不再崇拜家长。原因一个是老师知识多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从人格上不再崇拜父母,因为父母说话总不算数,或者家长自己说的,却经常做不到。”这一段话说得是比较中肯的。在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平时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那么我本人在工作中首先就早来晚走。我带领的是二年级的学生,孩子们年纪相对来说还比较小,正处于一个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和建立的阶段,在班上我严格要求孩子们写字一定要保持页面干净整洁,但是对于刚学字、认字的孩子来说似乎有些困难,那么我就从平时的生活中一点一点的来要求他们,每天的值日生必须把黑板用清水擦干净,告诉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第二天老师课堂板书时干净整洁,他们看的也一目了然,这样不知不觉中就给孩子们作了“示范”。应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从老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会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被广大教育家奉为金玉良言,不无道理。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心理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在周围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如果在这关键时期,受到不良氛围的熏陶,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歧。以此下去,他们的思想和言行的健康发展将受到严重阻碍。先人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有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试看今日少年之雄姿,必将赢得未来强国之势。”反之,少年不争气,国将不国。这样的悲剧,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华儿女,谁都不愿看到。然而,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他们的言谈举止也深受老师的影响。由于好奇心,学生非常关注教师的一点一滴,而且刻意去模仿。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却很强。中小学生由于这样的特点,不分青红皂白,极力效仿,哪怕是小小的表情、动作,都不肯轻易放过。

作为教师,有时当我们真心诚意地把你的爱心奉献给有些学生时,并不一定使他们马上克服缺点、改正毛病,记得听其他老师说起他们的经验时说,对那些平时比较散漫、不够遵守纪律的学生投入很多精力,但是管教效果却不是非常明显,比如他们犯错误时老师不止几次地耐心给他们讲道理;有的学生生病时老师从家里给他们拿药、买营养品;有的学生家庭困难,老师毫不吝惜地资助他们生活费,可是,在他们身上有时仍然出现问题。经过深刻反省,最后

发现原来当时他们只做了一半工作,还有一半没有做到,那就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慈”是母亲,“严”是父亲的解释。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则应该既要当好母亲,又要做好父亲,也就是对学生既要慈爱,又要严管。正如小树的成长,既需要浇灌,也需要修剪。实际上,慈爱是爱,严管又何尝不是爱呢?古人云:“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我们教师都应该是君子。因此在情感教育的前提下,对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我总是让他们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配以灵活的措施。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们感到他们是生活在充满温暖而又有秩序的集体中。

培养学生还要有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并且引导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对“理想”这个诱人的字眼儿,谈起来容易,让学生们实现起来就困难了,对于每位年龄只有七、八左右岁的孩子来说更难。他们的思想正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想象中往往带着天真的情绪,对外面的世界他们像初生的婴儿一样,更多的是好奇,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是凭着各自的兴趣在学习和了解,这是一个意识形成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开始让他们在脑子里慢慢的形成理想的概念,学着规划自己的远大理想,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建立要有拼搏进取的精神。因此,我经常利用课堂时间给他们讲南朝孙康映雪苦读的故事,讲宋朝陈正之勤能补拙的故事,讲顾炎武勤勉好学、终志不懈的故事等等,他们都非常的感兴趣,而且也能体会到故事的意思,使他们在脑子里初步有了理想的概念。

教育事业是神圣的。但教师不是圣人,孰能无过?因此,师德需要培养、教育和教师自学。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依法执教,以德育人;爱岗敬业,尽心竭力;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谨治学,精业勤业;团结协作,携手共进;尊敬家长,共同育人;廉洁从教,以身作则。而要遵循这些原则,教师自学非常重要。所以,我必须积极认真参加每一次师德培训,虚心请教老教师,平时多注意观察德高望重的教师的为人处事。善待学生,深入学生中间,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同时,自己要做出表率,处处为学生及家长作榜样。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做起,低起点,严要求,使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三个环境中接触到每个社会人都能成为德育教育者,天天检查,人人关心,久而久之就会“润物细无声”,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我不是学者,不能深邃的思想表达我们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

美的诗句讴歌我们职业,但是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可以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

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青春在这片热土中闪光!

参考文献:

1、《德育原理》参考文献和资料

2、《中国青年报》

3、《大中小学德语规程》 邢元敏 高等教育出版社

4、《英才教育》 贾馥茗 台湾开明书店


相关内容

  • 书信写作格式
  •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 ...

  • [优秀作文]论书信的格式
  •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  (1 ...

  • 书信的格式
  • 1.书信格式 2.收信人的辈分和写信的口气 3.写信字体(整洁干净,大方美观) 4.落款位置和日期 5.写信目的和立场 6.写信用纸(email则可适当选择信纸背景以烘托主题) 7.信件封面格式和收信人尊称 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

  • 书信格式包括的5个部分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zMjkzNTI=.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0MzY0MDg=.html 书信格式包括的5个部分 例文:("_"表示空格) 敬爱的XX(或亲爱的,等): __您好 ...

  • 给父母写信的格式
  • 书信是人们生活中最为普通.最为古老的一种沟通方式.掌握书信的格式和要求,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书信的功能. 书信和格式: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 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根据对象和所述 ...

  • 关于书信的格式
  •  一、书信概述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人们的社会产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动方式来进行。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使用到一系列的应用文,如传统的书信、名片、柬贴、启事、题诗题词、对对联等,现代的如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等。这些应用写作包含着丰 ...

  • [个人师德工作计划]
  • <个人师德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顺应时代步伐,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 <个人师德工作计划> 文章<个人师德工作计划>正文开始>> 一.指导思想: 以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

  • 一般书信的格式
  • 1.书信格式 2.收信人的辈分和写信的口气 3.写信字体(整洁干净,大方美观) 4.落款位置和日期 5.写信目的和立场 6.写信用纸(email则可适当选择信纸背景以烘托主题) 7.信件封面格式和收信人尊称 书信写作格式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

  • 写书信的格式
  •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如: 亲爱的小明:(要顶格写) 另外,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 (1)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