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复习题15

第十五章 肝功能不全

一、选择题

A型题

1.肝功能障碍时容易出血的原因是

A 肝素产生增多

B 纤溶酶产生增多

C 凝血因子产生减少

D 毛细血管壁受损

E FDP增多

[答案]C

2.硬化失代偿期发生的肝肾综合征的主要机制是

A 肾小管坏死

B 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减低

C 肾单位缺失

D GFR减少

E 胆红素对肾脏的毒性作用

[答案]D

1. 能障碍时最易出现下列哪项变化

A低蛋白血症

B凝血因子减少

C高胆红素血症

D血氨水平升高

E芳香族氨基酸水平升高

[答案]C

2. 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

A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B使脑细胞产生抑制性突出后电位

C干扰脑细胞膜的功能

D与正常递质竞争受体,但其效应远较正常递质弱

E促进血浆氨基酸失衡

[答案]D

3. 胃肠道内防碍氨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A胆汁分泌减少

B蛋白质摄入减少

C肠道细菌受抑制

D血液中尿素浓度下降

E肠内PH小于5

[答案]E

4. 肝功能障碍患者常伴的电解质代谢紊乱主要是

A 由放腹水引起

B 由肾功能衰竭引起

C 由胃肠功能衰竭引起

D 由醛固酮.ADH引起

E 应用利尿药引起

[答案]E

5. 肝性脑病时,血氨升高的原因是

A 肠道细菌繁殖分解蛋白质和尿素增加

B 肠内氨经侧支循环直接进入体内

C 体内氨生成增加,清除减少

D 肾脏产生的氨吸收入血增多

E 肝合成尿素减少

[答案]C

9.肝硬化患者血氨增高的诱因可以是

A 胃肠运动增强

B 胃肠道出血

C 脂肪酸摄入减少

D 糖类摄入减少

E 肠道内细菌活动减弱

[答案]B

10.血氨增高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A 影响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

B 使乙酰胆碱产生过多

C 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D 使脑干网状结构不能正常活动

E 使NE活动性减弱

[答案]C

11.应用左旋多巴可治疗某些肝性脑病患者,其机制是

A 降低血氨

B 入脑后可形成正常神经递质

C 促进脑氨的清除

D 促进支链氨基酸进入脑组织

E 减少芳香氨基酸进入脑内

[答案]B

12.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A 引起失血性休克

B 脑组织缺血缺氧

C 经肠道细菌作用而产生氨

D 血液中苯乙胺和酪胺增加

E 破坏血脑屏障,假性神经递质入脑

[答案]C

13.肝性脑病患者服用肠道抗生素的目的是

A 防治胃肠道感染

B 预防肝胆系统感染

C 防止腹水感染

D 抑制肠道对氨的吸收

E 抑制肠道细菌而减少毒性物质的产生和吸收

[答案]E

14.下列哪项不是肝性功能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

A 只见于急性重症肝炎

B 肾血流量明显减少

C 肾小管功能未受损

D GFR严重降低

E 常有低血容量

[答案]A

15.治疗肝性脑病的措施中,下列哪项是不妥当的?

A 静脉点滴谷氨酸钠

B 给予足量碱性药物

C 补充葡萄糖

D 补充钾盐

E 给予左旋多巴

[答案]B

16.肝性脑病时脑组织乙酰胆碱的变化是

A 由于肝脏合成胆碱脂酶减少,乙酰胆碱因分解减少而增加

B 血氨增高抑制乙酰胆碱合成而使其减少

C 分解减少与合成减少共同作用,其含量正常

D 血氨使乙酰胆碱分解加速,其含量减少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B

17.肝性脑病出现扑翼样震颤的机制是

A 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

B GABA减少

C 乙酰胆碱减少

D 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减少

E 假性神经递质取代多巴胺

[答案]E

18.下列哪项不是肝性脑病的临床特征

A 可以是急性或慢性

B 患者都有昏迷

C 可以是复发性

D 可表现为性格和行为异常

E 有的患者发病可有明显的诱因

[答案]B

19.肝性脑病时芳香族氨基酸入脑增多的机制是

A血氨浓度增加

B血浆短链脂肪酸增加

C血脑屏障破坏

D血浆支链氨基酸减少

E血浆硫醇含量增多

[答案]D

B型题

A 降低血氨

B增加脑内多巴胺和NE

C 纠正氨基酸失衡

D 降低血中GABA水平

E增加神经细胞膜Na-K-ATP酶活性

1. 肝性脑病时用L-多巴治疗的直接作用是

2. 肝性脑病用复方氨基酸溶液治疗的直接作用是

3. 肝性脑病时用乳果糖治疗的直接作用是

[答案]1B 2C 3A

A 使神经突触部位 冲动传递障碍

B 抑制神经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

C 使神经元呈超极化状态

D 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

E 抑制脑细胞呼吸

1. 氨中毒对CNS的作用环节是

2. GABA引起肝性脑病的作用环节是

3. 缺氧诱发肝性脑病的作用环节是

[答案]1B 2C 3D

A 感染

B 酗酒

C 便秘

D 腹腔放液

E 镇静剂.麻醉剂使用不当

1. 可使肠内毒性物质生成吸收增多,诱发肝性脑病

2. 可导致组织蛋白分解增强.氨生成增多,诱发肝性脑病

3. 可引起门脉血管扩张.肝组织缺血加重,诱发肝性脑病

[答案]1C 2A 3D

A 氨与α- 酮戊二酸结合形成谷氨酸

B 氨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

C 氨与γ-氨基丁酸结合形成琥珀酸

D 丙酮酸氧化脱羧

E 乙酰辅酶A与胆碱形成乙酰胆碱

1.氨的代谢中上列哪项使NADH消耗增多?

2.氨的代谢中上列哪项属耗能过程?

[答案]1A 2B

A GABA和谷氨酰胺

B 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 ++

C苯丙氨酸、酪氨酸

D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和5-HT

E谷氨酸和乙酰胆碱

1.支链氨基酸是指

2.兴奋性中枢神经递质是指

3.芳香族氨基酸是指

4.能引起肝性脑病的假性神经递质是指

5.抑制性神经递质是指

[答案]1B 2E 3C 4D 5A

C型题

A 抑制酪胺酸羟化酶

B 抑制多巴胺β-羟化酶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1. 苯乙醇胺

2. 苯丙氨酸

[答案]1C 2A

A 脑内假性神经递质增多

B 脑内NE减少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1. 血浆氨基酸失衡可导致

2. 血氨增高可导致

[答案]1C 2C

A 消化道出血

B 利尿剂使用不当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1. 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可由于

2. 暴发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肝性脑病可由于

[答案]1C 2D

A 灭活减少

B 生成增多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1. 肝硬化时血中醛固酮增加是因为

2. 肝硬化时血中胰岛素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1C 2C

A 白蛋白合成减少

B 球蛋白合成增多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3. 肝功能障碍患者产生腹水是由于

4.肝功能障碍患者易出血是由于

[答案] 3A 4D

X型题

1.肝功能衰竭引起昏迷时,体内GABA可发生下列哪项变化和作用

A 肝脏不能清除肠菌作用生成的大量GABA

B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血中GABA便进入脑内

C 大脑神经元突触后膜GABA受体减少

D GABA的脱氨分解受抑制

E 使Cl— 通过突触后神经膜内流增加

[答案]ABDE

2.肝性脑病时血浆氨基酸的变化有

A 酪氨酸增加

B 亮氨酸.异亮氨酸增加

C 色氨酸减少

D 苯丙氨酸减少

E GABA增加

[答案]AE

6. 肝性脑病时神经递质的变化有

A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减少

B 假性神经递质增加

C 5-HT增加

D 谷氨酸增加

E GABA增加

[答案]ABCE

7. 肝性脑病诱因的作用大多通过下列哪些机制?

A 增加氮负荷

B 增加肝细胞损害

C 增加脑对毒性 物质的敏感性

D 引起脑细胞水肿

E 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

[答案]ABCE

8. 氨增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因为

A 使脑组织ATP减少

B 引起神经元变性

C 使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

D 干扰神经细胞膜离子转运

E 增加假性神经递质

[答案]ACDE

9. 肝性脑病患者较多见的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是

A 血清钾增高

B 血清钾减低

C 酸中毒

D 碱中毒

E 血清钠减低

[答案]BDE

10. 肝硬化腹水引起GFR下降的机制可能有

A 肾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使肾血管收缩

B 假性神经递质使出球小动脉紧张性降低

C 血浆中激肽增加,使血液分布于肌肉皮肤增加

D TXA2/PGI2增加,使肾血管收缩

E RAS活性增强

[答案]ADE

11. 严重肝病时血氨增高是由于

A 肠道细菌大量繁殖

B 食物消化、吸收、排空障碍

C 鸟氨酸循环障碍

D 存在门-体分流

E 肾清除尿素减少

[答案]ABCDE

12. 在肝性脑病治疗中口服乳果糖的目的是

A 降低肠道pH值

B 抑制NH4+转变NH3

C 促进NH3向肠腔内扩散

D 主要在小肠发挥作用

E 补充血糖

[答案]ABC

10.氨干扰脑的能量代谢机制是

A 促进AAA进入脑组织

B 抑制GABA转氨酶

C α-酮戊二酸消耗减少

D 抑制Na+-K+-ATP酶

E 呼吸链的递氢过程受阻

[答案]CE

11.肝功能障碍出现凝血障碍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B FDP减少

C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D凝血因子消耗增多

E血小板数量减少

[答案] CDE

12.肝功能障碍患者易出现哪些物质代谢变化

A低血糖症

B低钾血症

C低钙血症

D低钠血症

E低白蛋白血症

[答案]ABDE

二、填空题

1. 肝性腹水形成的机制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门脉高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淋巴循环障碍 钠水潴留

2. 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有以下几种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消化道出血 水电解质紊乱 感染 摄入大量蛋白质

3. 肝功能衰竭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侧枝循环的建立和开放 枯否细胞功能抑制 内毒素从结肠漏出过多 内毒素吸收过多

4. 肝硬化患者可口服不易被肠道吸收的乳果糖,在肠腔内细菌的作用下被分解成____、

____从而____肠道内PH值,减少氨的吸收。

[答案] 乳酸 醋酸 降低

5. 功能严重障碍可因___血症,而增强__对支链氨基酸的摄取和分解,导致___。

[答案] 高胰岛素 肌肉组织 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值下降

6.目前解释肝性脑病发生机制的主要学说有___、___、___、___。

[答案] 氨中毒学说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GABA 学说

7.肝功能障碍时肝细胞对____的灭活能力减弱,若伴腹水形成致使____,从而引

起____分泌增加,导致钾的丢失增加而发生低钾血症。

[答案] 激素 有效血容量不足 醛固酮

三、名词解释题

1. false neurotransmitter(假性神经递质)

[答案] 假性神经递质,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它们的化学结构和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其相似,但生理效能却远较真性神经递质低,称之为假性神经递质。

2. hepatic encephalopathy

[答案] 肝性脑病,是指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神经精神综合症。

3. 氨基酸失衡

[答案] 严重肝病患者,血浆中BCAA水平下降,而AAA含量增加,是肝性脑病发生的机制之一。

4.hepatorenal syndrome

[答案] 肝肾综合症,是指肝硬化患者在失代偿期所发生的功能性肾衰及重症肝炎所伴随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5.氨中毒学说

[答案] 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使尿素合成障碍或氨的产生过多导致血氨水平升高,增高的血氨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引起肝性脑病发生。

6.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答案]由于假性神经递质(苯乙醇氨和羟苯乙醇氨等)在网状结构的神经突触部位堆积,使神经突触部位冲动传递发生障碍,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7.hepatic failure

[答案] 肝功能衰竭,肝功能不全的晚期阶段,由于肝实质细胞和枯否细胞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症。

四、问答题

1. 试述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机制。

[答案] 严重肝病时往往出现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其发生机制为:

① 肝硬化肝小叶正常结构受到破坏,肝窦走行和排列失去常态,又由于门脉高压形成,

侧枝循环的建立开放,都使通过肝窦的血流量减少,部分血液不能充分接触枯否细胞,这样进入体循环的内毒素增加;

② 肝内淤积的胆汁酸和结合胆红素可抑制枯否细胞功能,使内毒素清除不足; ③ 门脉高压,结肠壁淤血水肿,漏入腹腔的内毒素增加;

④ 严重肝病时,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致使内毒素吸收增加。

2. 为什么说氨基酸失衡学说是假性神经递质学说的补充和发展?

[答案] 氨基酸失衡学说认为脑内的假性神经递质不仅仅来自肠道,当血浆中AAA水平升高时,通过血脑屏障的AAA增加,脑组织可以利用这些AAA自身合成假性神经递质,并抑制真性神经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合成,因此肝性脑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假性神经递质取代了真性神经递质,也可能是由于脑内真性神经递质合成受阻,或者是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说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是假性神经递质学说的补充和发展。

3. 请说明高血氨和氨基酸失衡在肝性脑病发生机制中的相互关系。临床在治疗肝功能衰竭

患者时,为什么强调降低血氨的同时要纠正氨基酸失衡?

[答案]

① 高血氨可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导致来自氨基酸的糖异生与产氨的进一步增加。

为了保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这时胰岛素分泌也相应增加,可以促进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BCAA,使血浆中BCAA水平下降,同时胰高血糖素使分解代谢作用加强,使AAA水平升高,共同促进了氨基酸失衡的发生;

② 高血氨在脑内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的增加可促进中性氨基酸(此

时主要为AAA)通过血脑屏障入脑,或减少中性氨基酸从脑内流出;

所以说高血氨与血浆氨基酸失衡是相互依赖,互为因果,共同促进肝性脑病的发生,主要通过它们的代谢、转化而密切联系在一起。给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注射BCAA溶液,将有助于控制高血氨的毒性作用。这是因为BCAA的分解可形成谷氨酸,后者与氨结合形成谷氨酰胺,加强了对氨的利用,而使血氨降低,所以说对于肝功能衰竭患者不仅要降低血氨水平,更要强调防治氨基酸失衡。

4. 简述肝性脑病诱因的作用机制,并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例说明。

[答案]肝性脑病诱因的作用机制为:

① 氨的负荷增加;

② 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

③ 提高脑组织对神经毒质的敏感性;

肝硬化,门脉高压使消化道粘膜淤血水肿,以及胆汁的分泌减少,使食物消化、吸收和排空障碍,肠道菌群丛生,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蛋白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氨;大出血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发生肾功能障碍,尿素肝肠循环增加,产氨↑;大量失血引起低血压,休克,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对毒性物质的敏感性↑;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而诱发脑病的发生。

5. 试述肝性功能性肾衰的发生机制。

[答案] 大都数肝硬化晚期患者和少数爆发性肝炎患者都会伴有功能性肾衰,但肾脏并没有器质性病变。肾血流减少、GFR降低,肾小管功能基本正常,这种肾血流量与GFR的严重降低目前认为是肾血管持续收缩的结果,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 肝功能严重障碍时不能有效清除循环中的有毒物质,如内毒素和假性神经递质以及

ET、TXA2等;

② 门脉高压、低血容量都会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两者通过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引起肾血管收缩,再加上肾内血液的重分布(皮质肾单位血管收缩更为明显)肾皮质缺血、GFR降低,而发生功能性肾衰。

6. 试述假性神经递质的形成及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

[答案]食物蛋白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如苯丙氨酸、酪氨酸在肠道细菌脱羧酶的作用下可生成苯乙胺和酪胺。当肝功能严重障碍,经肠道吸收的这些生物胺不能被充分清除;或者由于门-体分流的形成使生物胺绕过肝脏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后在脑细胞内非特异性-β羟化酶的作用下形成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它们的化学结构与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其相似,但生理效能远较真性神经递质为弱,故称为假性神经递质(假性神经递质)。当脑干网状结构中假性神经递质大量蓄积,则竞争性地取代真性神经递质而被神经末梢所摄取、储存,导致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功能失常,传至大脑皮质的冲动受阻,而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第十五章 肝功能不全

一、选择题

A型题

1.肝功能障碍时容易出血的原因是

A 肝素产生增多

B 纤溶酶产生增多

C 凝血因子产生减少

D 毛细血管壁受损

E FDP增多

[答案]C

2.硬化失代偿期发生的肝肾综合征的主要机制是

A 肾小管坏死

B 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减低

C 肾单位缺失

D GFR减少

E 胆红素对肾脏的毒性作用

[答案]D

1. 能障碍时最易出现下列哪项变化

A低蛋白血症

B凝血因子减少

C高胆红素血症

D血氨水平升高

E芳香族氨基酸水平升高

[答案]C

2. 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

A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B使脑细胞产生抑制性突出后电位

C干扰脑细胞膜的功能

D与正常递质竞争受体,但其效应远较正常递质弱

E促进血浆氨基酸失衡

[答案]D

3. 胃肠道内防碍氨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A胆汁分泌减少

B蛋白质摄入减少

C肠道细菌受抑制

D血液中尿素浓度下降

E肠内PH小于5

[答案]E

4. 肝功能障碍患者常伴的电解质代谢紊乱主要是

A 由放腹水引起

B 由肾功能衰竭引起

C 由胃肠功能衰竭引起

D 由醛固酮.ADH引起

E 应用利尿药引起

[答案]E

5. 肝性脑病时,血氨升高的原因是

A 肠道细菌繁殖分解蛋白质和尿素增加

B 肠内氨经侧支循环直接进入体内

C 体内氨生成增加,清除减少

D 肾脏产生的氨吸收入血增多

E 肝合成尿素减少

[答案]C

9.肝硬化患者血氨增高的诱因可以是

A 胃肠运动增强

B 胃肠道出血

C 脂肪酸摄入减少

D 糖类摄入减少

E 肠道内细菌活动减弱

[答案]B

10.血氨增高引起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A 影响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

B 使乙酰胆碱产生过多

C 干扰脑细胞的能量代谢

D 使脑干网状结构不能正常活动

E 使NE活动性减弱

[答案]C

11.应用左旋多巴可治疗某些肝性脑病患者,其机制是

A 降低血氨

B 入脑后可形成正常神经递质

C 促进脑氨的清除

D 促进支链氨基酸进入脑组织

E 减少芳香氨基酸进入脑内

[答案]B

12.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主要机制是

A 引起失血性休克

B 脑组织缺血缺氧

C 经肠道细菌作用而产生氨

D 血液中苯乙胺和酪胺增加

E 破坏血脑屏障,假性神经递质入脑

[答案]C

13.肝性脑病患者服用肠道抗生素的目的是

A 防治胃肠道感染

B 预防肝胆系统感染

C 防止腹水感染

D 抑制肠道对氨的吸收

E 抑制肠道细菌而减少毒性物质的产生和吸收

[答案]E

14.下列哪项不是肝性功能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

A 只见于急性重症肝炎

B 肾血流量明显减少

C 肾小管功能未受损

D GFR严重降低

E 常有低血容量

[答案]A

15.治疗肝性脑病的措施中,下列哪项是不妥当的?

A 静脉点滴谷氨酸钠

B 给予足量碱性药物

C 补充葡萄糖

D 补充钾盐

E 给予左旋多巴

[答案]B

16.肝性脑病时脑组织乙酰胆碱的变化是

A 由于肝脏合成胆碱脂酶减少,乙酰胆碱因分解减少而增加

B 血氨增高抑制乙酰胆碱合成而使其减少

C 分解减少与合成减少共同作用,其含量正常

D 血氨使乙酰胆碱分解加速,其含量减少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B

17.肝性脑病出现扑翼样震颤的机制是

A 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

B GABA减少

C 乙酰胆碱减少

D 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减少

E 假性神经递质取代多巴胺

[答案]E

18.下列哪项不是肝性脑病的临床特征

A 可以是急性或慢性

B 患者都有昏迷

C 可以是复发性

D 可表现为性格和行为异常

E 有的患者发病可有明显的诱因

[答案]B

19.肝性脑病时芳香族氨基酸入脑增多的机制是

A血氨浓度增加

B血浆短链脂肪酸增加

C血脑屏障破坏

D血浆支链氨基酸减少

E血浆硫醇含量增多

[答案]D

B型题

A 降低血氨

B增加脑内多巴胺和NE

C 纠正氨基酸失衡

D 降低血中GABA水平

E增加神经细胞膜Na-K-ATP酶活性

1. 肝性脑病时用L-多巴治疗的直接作用是

2. 肝性脑病用复方氨基酸溶液治疗的直接作用是

3. 肝性脑病时用乳果糖治疗的直接作用是

[答案]1B 2C 3A

A 使神经突触部位 冲动传递障碍

B 抑制神经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

C 使神经元呈超极化状态

D 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

E 抑制脑细胞呼吸

1. 氨中毒对CNS的作用环节是

2. GABA引起肝性脑病的作用环节是

3. 缺氧诱发肝性脑病的作用环节是

[答案]1B 2C 3D

A 感染

B 酗酒

C 便秘

D 腹腔放液

E 镇静剂.麻醉剂使用不当

1. 可使肠内毒性物质生成吸收增多,诱发肝性脑病

2. 可导致组织蛋白分解增强.氨生成增多,诱发肝性脑病

3. 可引起门脉血管扩张.肝组织缺血加重,诱发肝性脑病

[答案]1C 2A 3D

A 氨与α- 酮戊二酸结合形成谷氨酸

B 氨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

C 氨与γ-氨基丁酸结合形成琥珀酸

D 丙酮酸氧化脱羧

E 乙酰辅酶A与胆碱形成乙酰胆碱

1.氨的代谢中上列哪项使NADH消耗增多?

2.氨的代谢中上列哪项属耗能过程?

[答案]1A 2B

A GABA和谷氨酰胺

B 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 ++

C苯丙氨酸、酪氨酸

D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和5-HT

E谷氨酸和乙酰胆碱

1.支链氨基酸是指

2.兴奋性中枢神经递质是指

3.芳香族氨基酸是指

4.能引起肝性脑病的假性神经递质是指

5.抑制性神经递质是指

[答案]1B 2E 3C 4D 5A

C型题

A 抑制酪胺酸羟化酶

B 抑制多巴胺β-羟化酶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1. 苯乙醇胺

2. 苯丙氨酸

[答案]1C 2A

A 脑内假性神经递质增多

B 脑内NE减少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1. 血浆氨基酸失衡可导致

2. 血氨增高可导致

[答案]1C 2C

A 消化道出血

B 利尿剂使用不当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1. 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可由于

2. 暴发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肝性脑病可由于

[答案]1C 2D

A 灭活减少

B 生成增多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1. 肝硬化时血中醛固酮增加是因为

2. 肝硬化时血中胰岛素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1C 2C

A 白蛋白合成减少

B 球蛋白合成增多

C 两者均可

D 两者均否

3. 肝功能障碍患者产生腹水是由于

4.肝功能障碍患者易出血是由于

[答案] 3A 4D

X型题

1.肝功能衰竭引起昏迷时,体内GABA可发生下列哪项变化和作用

A 肝脏不能清除肠菌作用生成的大量GABA

B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血中GABA便进入脑内

C 大脑神经元突触后膜GABA受体减少

D GABA的脱氨分解受抑制

E 使Cl— 通过突触后神经膜内流增加

[答案]ABDE

2.肝性脑病时血浆氨基酸的变化有

A 酪氨酸增加

B 亮氨酸.异亮氨酸增加

C 色氨酸减少

D 苯丙氨酸减少

E GABA增加

[答案]AE

6. 肝性脑病时神经递质的变化有

A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减少

B 假性神经递质增加

C 5-HT增加

D 谷氨酸增加

E GABA增加

[答案]ABCE

7. 肝性脑病诱因的作用大多通过下列哪些机制?

A 增加氮负荷

B 增加肝细胞损害

C 增加脑对毒性 物质的敏感性

D 引起脑细胞水肿

E 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

[答案]ABCE

8. 氨增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因为

A 使脑组织ATP减少

B 引起神经元变性

C 使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

D 干扰神经细胞膜离子转运

E 增加假性神经递质

[答案]ACDE

9. 肝性脑病患者较多见的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是

A 血清钾增高

B 血清钾减低

C 酸中毒

D 碱中毒

E 血清钠减低

[答案]BDE

10. 肝硬化腹水引起GFR下降的机制可能有

A 肾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使肾血管收缩

B 假性神经递质使出球小动脉紧张性降低

C 血浆中激肽增加,使血液分布于肌肉皮肤增加

D TXA2/PGI2增加,使肾血管收缩

E RAS活性增强

[答案]ADE

11. 严重肝病时血氨增高是由于

A 肠道细菌大量繁殖

B 食物消化、吸收、排空障碍

C 鸟氨酸循环障碍

D 存在门-体分流

E 肾清除尿素减少

[答案]ABCDE

12. 在肝性脑病治疗中口服乳果糖的目的是

A 降低肠道pH值

B 抑制NH4+转变NH3

C 促进NH3向肠腔内扩散

D 主要在小肠发挥作用

E 补充血糖

[答案]ABC

10.氨干扰脑的能量代谢机制是

A 促进AAA进入脑组织

B 抑制GABA转氨酶

C α-酮戊二酸消耗减少

D 抑制Na+-K+-ATP酶

E 呼吸链的递氢过程受阻

[答案]CE

11.肝功能障碍出现凝血障碍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B FDP减少

C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D凝血因子消耗增多

E血小板数量减少

[答案] CDE

12.肝功能障碍患者易出现哪些物质代谢变化

A低血糖症

B低钾血症

C低钙血症

D低钠血症

E低白蛋白血症

[答案]ABDE

二、填空题

1. 肝性腹水形成的机制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门脉高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淋巴循环障碍 钠水潴留

2. 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有以下几种____、___、____、____。

[答案]上消化道出血 水电解质紊乱 感染 摄入大量蛋白质

3. 肝功能衰竭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侧枝循环的建立和开放 枯否细胞功能抑制 内毒素从结肠漏出过多 内毒素吸收过多

4. 肝硬化患者可口服不易被肠道吸收的乳果糖,在肠腔内细菌的作用下被分解成____、

____从而____肠道内PH值,减少氨的吸收。

[答案] 乳酸 醋酸 降低

5. 功能严重障碍可因___血症,而增强__对支链氨基酸的摄取和分解,导致___。

[答案] 高胰岛素 肌肉组织 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值下降

6.目前解释肝性脑病发生机制的主要学说有___、___、___、___。

[答案] 氨中毒学说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GABA 学说

7.肝功能障碍时肝细胞对____的灭活能力减弱,若伴腹水形成致使____,从而引

起____分泌增加,导致钾的丢失增加而发生低钾血症。

[答案] 激素 有效血容量不足 醛固酮

三、名词解释题

1. false neurotransmitter(假性神经递质)

[答案] 假性神经递质,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它们的化学结构和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其相似,但生理效能却远较真性神经递质低,称之为假性神经递质。

2. hepatic encephalopathy

[答案] 肝性脑病,是指继发于严重肝脏疾病的神经精神综合症。

3. 氨基酸失衡

[答案] 严重肝病患者,血浆中BCAA水平下降,而AAA含量增加,是肝性脑病发生的机制之一。

4.hepatorenal syndrome

[答案] 肝肾综合症,是指肝硬化患者在失代偿期所发生的功能性肾衰及重症肝炎所伴随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5.氨中毒学说

[答案] 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使尿素合成障碍或氨的产生过多导致血氨水平升高,增高的血氨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引起肝性脑病发生。

6.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答案]由于假性神经递质(苯乙醇氨和羟苯乙醇氨等)在网状结构的神经突触部位堆积,使神经突触部位冲动传递发生障碍,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7.hepatic failure

[答案] 肝功能衰竭,肝功能不全的晚期阶段,由于肝实质细胞和枯否细胞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症。

四、问答题

1. 试述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机制。

[答案] 严重肝病时往往出现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其发生机制为:

① 肝硬化肝小叶正常结构受到破坏,肝窦走行和排列失去常态,又由于门脉高压形成,

侧枝循环的建立开放,都使通过肝窦的血流量减少,部分血液不能充分接触枯否细胞,这样进入体循环的内毒素增加;

② 肝内淤积的胆汁酸和结合胆红素可抑制枯否细胞功能,使内毒素清除不足; ③ 门脉高压,结肠壁淤血水肿,漏入腹腔的内毒素增加;

④ 严重肝病时,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致使内毒素吸收增加。

2. 为什么说氨基酸失衡学说是假性神经递质学说的补充和发展?

[答案] 氨基酸失衡学说认为脑内的假性神经递质不仅仅来自肠道,当血浆中AAA水平升高时,通过血脑屏障的AAA增加,脑组织可以利用这些AAA自身合成假性神经递质,并抑制真性神经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合成,因此肝性脑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假性神经递质取代了真性神经递质,也可能是由于脑内真性神经递质合成受阻,或者是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说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是假性神经递质学说的补充和发展。

3. 请说明高血氨和氨基酸失衡在肝性脑病发生机制中的相互关系。临床在治疗肝功能衰竭

患者时,为什么强调降低血氨的同时要纠正氨基酸失衡?

[答案]

① 高血氨可刺激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导致来自氨基酸的糖异生与产氨的进一步增加。

为了保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这时胰岛素分泌也相应增加,可以促进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BCAA,使血浆中BCAA水平下降,同时胰高血糖素使分解代谢作用加强,使AAA水平升高,共同促进了氨基酸失衡的发生;

② 高血氨在脑内与谷氨酸结合形成谷氨酰胺,谷氨酰胺的增加可促进中性氨基酸(此

时主要为AAA)通过血脑屏障入脑,或减少中性氨基酸从脑内流出;

所以说高血氨与血浆氨基酸失衡是相互依赖,互为因果,共同促进肝性脑病的发生,主要通过它们的代谢、转化而密切联系在一起。给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注射BCAA溶液,将有助于控制高血氨的毒性作用。这是因为BCAA的分解可形成谷氨酸,后者与氨结合形成谷氨酰胺,加强了对氨的利用,而使血氨降低,所以说对于肝功能衰竭患者不仅要降低血氨水平,更要强调防治氨基酸失衡。

4. 简述肝性脑病诱因的作用机制,并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例说明。

[答案]肝性脑病诱因的作用机制为:

① 氨的负荷增加;

② 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

③ 提高脑组织对神经毒质的敏感性;

肝硬化,门脉高压使消化道粘膜淤血水肿,以及胆汁的分泌减少,使食物消化、吸收和排空障碍,肠道菌群丛生,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蛋白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氨;大出血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发生肾功能障碍,尿素肝肠循环增加,产氨↑;大量失血引起低血压,休克,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对毒性物质的敏感性↑;以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而诱发脑病的发生。

5. 试述肝性功能性肾衰的发生机制。

[答案] 大都数肝硬化晚期患者和少数爆发性肝炎患者都会伴有功能性肾衰,但肾脏并没有器质性病变。肾血流减少、GFR降低,肾小管功能基本正常,这种肾血流量与GFR的严重降低目前认为是肾血管持续收缩的结果,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 肝功能严重障碍时不能有效清除循环中的有毒物质,如内毒素和假性神经递质以及

ET、TXA2等;

② 门脉高压、低血容量都会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两者通过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引起肾血管收缩,再加上肾内血液的重分布(皮质肾单位血管收缩更为明显)肾皮质缺血、GFR降低,而发生功能性肾衰。

6. 试述假性神经递质的形成及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作用。

[答案]食物蛋白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如苯丙氨酸、酪氨酸在肠道细菌脱羧酶的作用下可生成苯乙胺和酪胺。当肝功能严重障碍,经肠道吸收的这些生物胺不能被充分清除;或者由于门-体分流的形成使生物胺绕过肝脏进入体循环,透过血脑屏障后在脑细胞内非特异性-β羟化酶的作用下形成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它们的化学结构与真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极其相似,但生理效能远较真性神经递质为弱,故称为假性神经递质(假性神经递质)。当脑干网状结构中假性神经递质大量蓄积,则竞争性地取代真性神经递质而被神经末梢所摄取、储存,导致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功能失常,传至大脑皮质的冲动受阻,而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相关内容

  • 动物病理学_复习题
  • <动物病理学>本科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坏疽:组织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腐败菌继发感染而引起的变化. 2.肉芽组织:即幼嫩的结缔组织.富含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并有炎症细胞浸润. 3.梗死:动脉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坏死. 4.吞噬作用: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吞噬病原体或( ...

  • 小肠系膜淋巴结外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 ・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 ) 小肠系膜淋巴结外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陆洪芬 王 坚! 探讨淋巴结外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学表型.方法 对 例发生于小肠系膜的淋巴 [摘要]目的 结外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镜下显示特征性的双相性细胞结构,由旋涡状排列 ...

  • 兽医病理学复习题
  • 兽医病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患病机体内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揭示疾病 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规律,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的一门学科. 充血 :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 淤血 :是指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 ...

  •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病 理班级 0438-40专业,层次大专临床医学教 师周 伊专业技 术职务讲 师授课方式 (大,小班,实习)大班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绪论 第一章组织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 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适应性反应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和瑞芝.病理 ...

  • 病理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 病 理 生 理 学 一.填空: 1.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主要是通过的突变或 2.缺氧可分为性缺氧 3 4.代谢性酸中毒是以细胞外液增加或原发性生理过程. 5.肺水肿分为 6.血液性缺氧的常见原因有贫血.和 7.透过血脑屏障,过血脑屏障. 8.炎症过程中激肽的作用有增高微血管通透性.对平滑肌的效应. 和 ...

  • [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 病理生理单项选择练习题 C .大量应用速尿D .急性肾衰少尿期 E.大量应氧含量正常,而动-静脉血氧含量 一 用胰岛素 差变小见于 D 1.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14.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 D A .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室为 D A .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肾小管间 ...

  • 植物保护学之植物病理学的复习重点
  • 植物保护学之植物病理学的复习重点 1.植物病理学:研究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病害的表现和为害.发生流行规律以及如何控 制病害的生物学科. 2.植物病害:植物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的连续侵扰,生理活性受到干扰而表现的异常 状态. 3.病因: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 4.什么是侵染性病 ...

  • 农业植物病理学习题集
  • 河南农业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 <农业植物病害防治>期末考试试卷(A )参考答案 一.写出下列病原物的拉丁学名或英文缩写(每小题1分,共5分) 1. 稻纹枯病菌 Pyricularia oryzae 2. 小麦条锈病菌 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

  • 病理临床与进展
  • 感受病理新的魅力 -----<病理临床与进展>课后心得 南通大学医学院 朱瑾 14160135 摘要:此科目对临床病理做了很深入的解释,临床病理学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同时,对病理临床的进展进行了阐述,重点突出了病理学在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及临床医疗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桥梁作用,力 ...

  • 文献检索复习题答案
  • [置顶] 习题 2007-10-11 12:25:52 阅读45685 评论0 112007/10 Oct11 . 概论思考题 概论思考题 1.简述文献的构成. 2.简述医学文献的特点. 3.简述文献检索的概念和类型. 4.简述文献检索系统的评价因素. 5.什么事查全率和查准率,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