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3

一、名词解释:

1.区域:内含着人类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总量稀缺条件下分布不均匀以及某些生产要素不能流动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本质特征。“区域”的本质内涵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和历史基础等共同形成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区域”和“空间”这两个概念,含义是相通的,但“区域”更多的是反映一个平面,是指某个范围,而“空间”则不仅仅反映平面,而且反映立体,包括地面、地下、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经济体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

22.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进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国性区域集团。

23.国土规划: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各项生产建设事业的综合布局,是生产建设或国民经济的空间形式,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上的落实和体现。 区域的最佳经济效益。

(3)二次大战之后,传统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和近代区位理论)演进为现代区位理论,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其实质是“综合决定论”。 6丶区位势能的主要内涵有哪些? (1)区位相关势能的内涵:

①自然条件势能——由于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地域差异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②自然资源势能——由于自然资源的分布组合及其开发

地上,还包括某个范围内经济变量、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区域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或区域内经济活动分布与空间组织的科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内涵是:(1)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2)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3)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4)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5.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1)、区域空间结构的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节点及节点体系、线及网络、域面。它们之间互系,纵横交叉,从而构成了一个区域空间。(2)区域空间结构的核心理论是“发展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倒U型”理论。

6.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活动中社会经济各种成份、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以及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各个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7.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产业之间的构成状况、经济技术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区域产业可以有十多种分类方法,最常见的是马克思的分类法、克拉克的分类法、霍夫曼的分类法等等。其结构模式则有主导产业选择、关联产业配套、基础性产业配套以及潜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

8.节点:是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地,,是由经济活动的内聚力极化而成的各级区域中心,多表现为城镇。

9.线路:区域经济学上的线路主要包括交通线路、通讯系统、能源供给系统、供排水系统等。其中交通线路最重要。

10.域面: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础。域面与区域不同,它不包括节点和网络。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域面就是指广大农村。

11.极化效应:是指经济资源向某个具有优势的地点集聚并逐步使之成为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发展极核的过程。 12.扩散效应:是与极化效应相对的一种效应,指经济活动及各种生产要素从极核向外围扩散的过程。扩散效应的表现方式(外溢)有主动外溢、被动外溢、积极外溢 1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就是指社会财富的增多或国民收入的增加,主要指一定时间内商品和劳务总量或人均拥有量的增长,用GNP(GDP)、人均GNP(人均GDP)或NI(人均NI)等来表示。因此,它是一个量的概念。 14.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内涵远比经济增长丰富和广泛得多。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是社会财富在量上的增多和扩张,而且还意味着质的变化和发展,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简言之,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持续高级化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更是一个质的概念。 15.增长极(发展极):增长并不是同时在任何地方出现;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而且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如果一个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缺少“增长极”,政府的当务之急就应着手创建“增长极”。

16.回波效应:指地区外因素引起的不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和扩张的影响,如在市场作用下不发达地区资本、劳动力等资源向发达区域回流的过程将会引起不发达区域经济的衰退。

17.梯度推移:“梯度推移”理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等人。其理论基础是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如同生命一样,其发展过程都必然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正是由于弗农把这“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于是就创造了区域经济 “梯度推移”理论。

18.区域经济布局:又称区域生产力布局,主要指生产力诸要素在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能使各类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能在原料基地、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之间建立起低成本高效率的联系,能促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了之间的良好协调,也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协调发展。

19.趋优分布理论:该理论认为,追求“绝对均衡”的布局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不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资源要素的投入重点,应优先放在具有较好基础和具有发展优势的地区,这样不仅能尽快地取得投资效果,而且能使这些地区较早地对周边地区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区域的共同协调发展。

20.集聚和分散理论:又可称“合理集中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只有集聚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在这个基础上,随着集中度的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日益显示出来。但是集聚和效益之间并不永远都呈正相关关系,集聚对成本的节约也是有限度的。同时,集聚地区经济技术关系越来越复杂,组织管理的难度也会加大,决策的风险性也会提高,失误会增加。所以,对区域经济进行布局时,应对之进行定量分析,寻找最佳集中度。 21.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区域经济 24.区域规划:在我国,一般将区域规划定义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这一定义,突出了3个方面:(1)区域规划是指区域内部的总体部署,即狭义区域规划;(2)区域规划系指国民经济建设规划,既不是一般的区域经济计划,也不是单纯的土地利用规划;(3)区域规划不仅要进行区域内生产力总体布局,还要对所有的建设项目进行统一安排。

25.区域自然资源:指处于自然状况、没有经过加工但能为人们发现经济用途并加以开发、利用的自然要素和条件。按其天然特点,可分为水资源、土地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渔业资源、动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生态资源等。

26.区域社会资源:区域社会资源包括经过加工制造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等,它是国土资源的最重要构成部分。 二、简述题

1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基本特征(1)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这是形成区域经济的物质前提。由特殊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社会资源构成的经济资源,就是所谓“要素禀赋”,正是这种禀赋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的区域。(2)、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 这是划分区域经济的重要标准。主要使用GDP(GNP)、人均GDP(人均GN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衡量。不同区域经济之间,经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3)、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每个区域特别是“地区经济”、“地方经济”,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都有自身的经济利益,因而不能再搞“一平二调”。但区域之间又必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协调发展,共同发展。(4)、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每个区域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的经济系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区、工矿区、牧区、林区、渔区等等,都是如此。因此,区域经济实质上是由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结构和功能特色的经济系统。

2、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内涵是:

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3、简述“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市场区位论”的中心思想或基本内容是什么?

(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杜能于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对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提出了“农业区位论”。其中心思想是:农业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取决于从农产品生产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韦伯于1905年发表了《论工业的区位》一文,此后又写过两本书,提出了“工业区位论”。其核心内容是: 通过对运输、劳动力、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与计算,把工业品生产成本最低的那个地点,确定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3)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在1933年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它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城市职能、城市大小及空间结构的学说,即城市“等级——规模”学说,因此又被称为“城市区位论”。他的结论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城市分布,应当形成A级城市1个,B级城市2个,C级城市6—12个,D级城市42—54个,E级城市108—128个。(4)廖什的“市场区位论”——廖什在1940年发表《经济的空间分布》,提出了“市场区位论”。他认 为,既然生产和消费都在市场上进行,而生产者的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润,那么,最低成本并不是保证最大利润的决定性因素,而应当去谋求最大市场。

4、.区域经济学的当代研究领域及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1)、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研究,(2)、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路径研究(3)、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4)、区际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5)、全国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

以上五个方面,基本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学在当代的重点研究领域,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着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前三个方面属于单个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问题,第四个方面属于区域之间平等的经济关系,第五个方面属于全国和各区域上下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经济关系。

5丶古典区位理论、近代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的实质

是什么?

(1)古典区位理论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着重从降低成本的角度 探讨农业、工业的最佳区位选择问题,因此其实质是“成本决定论”。

(2)近代区位理论包括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着重从城市等级与规模的空间关系、市场区与市场网的内部联系出发,探索企业如何获取最大利润,因此其实质是“利润决定论”。同时,通过对市场区位发展阶段的分析,探索整个1

价值的地域差异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③交通运输势能——由于交通运输水平、运输能力和便捷程度的差异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④人口分布势能——由于人口分布密度和人口素质的差异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⑤技术经济势能——由于技术经济发展基础不同所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⑥行政势能和政策势能——由于行政中心或行政权力与各项优惠政策等特殊因素差别所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2)区位势能机制的作用:

①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集聚是一种向心的集中生产要素的活动;辐射是一种由中心向外围释放生产要素的活动。

②增值作用和促进作用——增值是指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促进是指经济社会互相影响,全面发展。

7丶如何认识和把握极化与扩散机制理论?

(1)极化效应:①定义:是指经济资源向某个具有优势的地点集聚并逐步使之成为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发展极核的过程。②作用:带来三个方面的向心力:一是使极核成为具有吸引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群的最优区位;二是节约生产要素投入上的多种费用从而提高利润率;三是使国家和区域在权利分配、政策导向等方面作出有利于极核地区的决策选择。

2)扩散效应:①定义——它是与极化效应相对的一种效

应,指经济活动及各种生产要素从极核向外围扩散的过程。②表现方式(外溢)——主动外溢、被动外溢、积极外溢。

(3)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作用力转化——两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交互作用。起初是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使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二元结构鲜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扩散效应逐步增强,极化效应逐步减弱,导致区域间的差距逐步缩小,走向相对均衡的高级有序状态。

8.库兹涅茨“经济增长”的定义、内涵及其意义是什么?定义:库兹涅茨在1966年出版的《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内涵:这个定义包括3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第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提供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或不断增长;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第三,社会制度与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是先进技术得以发挥作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意义:是对各国经济增长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超前和精心提炼。

9、简述现代区域分工理论及其新发展。

(1)要素禀赋理论: 这是由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及其学生俄林提出来的理论,又称“H—O模型”或“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应按照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通过这种分工,可以使各国和各地区的福利水平得以提高,并使全世界的产出达到最高水平。 2)里昂惕夫之谜: 这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

研究中形成的一个“谜”。他两次对“H—O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美国在1947年和1951年,出口的竟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人们的普遍认识和“H—O模型”大相径庭,难以解释,因而变成了一个“谜”。

(3)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命题: 该命题是关于征收关税对各种生产要素间收入分配产生影响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它表明贸易和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具有使国家之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倾向,还可以使一国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价格均等化。

(4)其他有关理论:主要指“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部

门内贸易理论”等。

10.区域共同发展有哪些模式?

区域共同发展是指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展速度、发展内容上要做到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实现协调发展。它主要有以下3种模式: (1)均衡发展,也称平衡发展,指各区域之间必须保持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关系。 (2)非均衡发展,又称不平衡发展,主张遵循并自觉利用不平衡发展规律,实行有区别、有重点、有选择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相对发达地区,通过它们来支持和带动其他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3)非均衡协调发展,其核心内容就是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

11.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的原则和作用各是什么?

区域之间互相开放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强调在开放过程中,任何交换关系都是以其主体的自主平等地位为前提的。(2)共发展原则——强调扬长避短是区域互相开放的基本原则,互利互惠则是区域互相开放的目的所在。(3)整体性原则——强调在开放过程中,必须从区域的整体利益出发,始终注意发挥区域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把整体利益作为开放的主要目标。 (4)层次性原则——强调在开放过程中,要从区域的整体利益出发,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地逐步做到互相开放。 区域之间互相开放的作用: (1)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

( ( (

展:一是能够使生产力诸要素综合起来,实现优化配置;品差异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从根本上二是能够通过联合与协作创造出新的生产力。(2)推动科来说要依靠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其次,是学技术的进步:区域间互相开放,摆脱地区、部门和条块区域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基础分割,使区域中的科研优势与生产广泛结合,加速科研成上,必须加上一只“看得见的手”,也就是要把计划调节与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同时还解除了某些区域技术力量不市场机制相结合。 足的后顾之忧,给科研机构带来生机和活力。 (3)促进区4.试述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域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区域间相互开放冲破了区域分 佩鲁(F·Perroeex)曾任法国巴黎数理经济应用科学研究割、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把企业从某地区和某部门的一厅厅长,后任法兰西学院名誉教授。他提出的“增长极”个“切块”变成了区域经济网络中的一个环节,大大改变了理论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 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区域间互相开放也带 (1)“增长极”理论的中心思想: 强调改变区域经济增长动了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重新组织企业的生产的不平衡性,要尽可能把有限的经济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力,使企业经营活动范围和空间得以扩大。 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地区,使增长极12.简述区域规划的内容。 的经济实力强化,从而形成与周围地区的势差,并通过市(1)确定资源开发的规模和经济发展的方向。 (2)合理布场机制的传导作用,引导整个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局区内的工业建设项目。 (3)统一安排重大基础设施的建 (2)“增长极”形成的关键:在于“创新企业”的存在,设。 (4)确定人口和城镇的合理布局。 (5)合理利用与保并且带动一大批“增长企业”的发展,形成“磁场极”,护土地资源。 (6)搞好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 对周围地区产生吸引和辐射作用。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创论述题: 建“增长极”,不仅要培育“创新企业”,而且要优化周围1、经济学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环境。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 (3)“增长极”的两种效应: ①“极化效应”: “极科学。它的内涵是: 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化效应”主要表现为极点的集聚,从周边地区吸引各种生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第产要素,因而是一种向心运动。②“扩散效应”: “扩散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 第效应”主要表现为极点的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是一种离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心运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这两种效应的强度是不同基本特征是: 1、 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这是形成的:一般来说,起初“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发展到一定区域经济的物质前提。由特殊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社会资阶段后,“极化效应”减弱,“扩散效应”增强;再到后来,源构成的经济资源,就是所谓“要素禀赋”,正是这种禀赋“扩散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 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的区域。2、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5.试述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 ——这是划分区域经济的重要标准。主要使用GDP(GNP)、赫希曼(A·O·Hirschman)是世界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不人均GDP(人均GN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固定资产平衡发展”理论的创立者。1958年出版《经济发展战略》投资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劳动一书,奠定了其在西方经济学界的崇高地位,后任哥伦比生产率等指标来衡量。不同区域经济之间,经济发展程度亚大学的国际经济学教授和哈佛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教授相差很大。 3、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每个区域特别等职。 是“地区经济”、“地方经济”,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 (1)“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提出:这一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体,都有自身的经济利益,因而不能再搞“一平二调”。但要集中力量,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那些关联区域之间又必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协调发展,效应比较大的主要产业,并以它们为动力,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4、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每个区域在长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期的经济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的经济系统。“麻雀虽小, (2)“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根据:赫希曼认为,“发展就是一系五脏俱全”,农区、工矿区、牧区、林区、渔区等等,都列连锁着的不平衡”,“经济发展通常采取踩跷跷板的形式是如此。因此,区域经济实质上是由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前进”,从不平衡走向平衡,又从平衡走向新的不平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结构和功能特色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基础是不平衡的,因此,新投资就应当经济系统。 不平衡,才能达到最终平衡的目标。而且,发展中国家最2论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 缺的就是资本,全面投资缺乏资本来源。 一是“部分先富”论: (1)“部分先富”论的提出:改革开放 (3)“不平衡发展”的“连锁效应”: 何投资都会产生“前向连之初就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锁”和“后向连锁”,还会产生“旁侧连锁”,因此,一国在选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2)“部分先富”的择优先发展的部门时,应当选择连锁效应最大的部门优先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 ②允许和鼓发展。由于关联效应的作用,其他部门就会成长起来,其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③中国速度也许比采取平衡增长战略所能取得的发展更快些。 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6.影响区域经济结构形成和变动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二是“共同富裕”论: (1)“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想:“社会主(1)社会需求结构——一切产品的生产和劳务的提供,最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终都是为了满足需求服务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求通常表现为市场需求,市场成为经济活动的首要制约因涵: 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素,决定着各种要素在不同的产业和部门的投入量,因而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成为影响经济结构形成和变动的基本因素和重要动因。 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2)资源供给结构——各区域不同的资源供给结构,通常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是形成该区域经济结构特色的基础。 区及其慢富群体。 (3)科学技术水平——科学技术进步速度越快,经济结构变 三是 “两个大局”论: (1)“两个大局”的具体内容:改革化就越大,变动就越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弱化资源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时候,供给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反之则越小、越慢越不起影响作沿海又要帮助和支持内地的发展。(2)“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用。 决策和战略推进。在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党中 (4)经济开放程度——一国或一地区作为一个经济体,其开央正式发出“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召,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放程度直接影响着经济体参与社会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因步作了部署。 而影响到该国或该地区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变动。 四是“宏观调控”论: (1)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7.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有哪些? 控的必要性: (2)加强和改善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一定的产业结构是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相适调控:首先,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坚决维护中央应的,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一定政策的权威性;其次,中央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方的规律性:人们可以通过对这种规律的认识,能动地促进的特点和利益,充分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地方正确运用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家赋予的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动,促进本地区经 ( (1)“配第—克拉克定理”——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17济社会的发展。 世纪就 劳动力向能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转移。20世纪503如何认识和把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年代,科林克拉克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1)、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结构理论: (1)区域空间结构理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论——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更多地向第三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①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产业转移。因此,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三个,即节点及节点体系、线及网络、域面。它们之间互业将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将逐步增加。这一定理说明系,纵横交叉,从而构成了一个区域空间。②区域空间结了人均收入水平越低,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越高;构的核心理论是“发展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倒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越低。 U型”理论。 (2)区域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结构 (2)“库茨涅兹法则”——英国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涅菲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经济结构是生产关系结构和生产重点研究了国民收入在三个产业分布状况的变化趋势,他力结构的有机统一体。狭义经济结构就是指生产力结构。认为:农业部门(即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时间生产力结构的主干部分是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的延续,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相对比重同劳动力一样,处域内各产业之间的构成状况、经济技术联系和数量比例关在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即第二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系。 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的,但所吸纳的劳动力的相 2)、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对比重,从各国的情况综合起来看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下——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降;服务部门(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种因素,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促进区域社会财富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并不一定和或国民产出的增多,通常用GNP(GDP)来表示。罗森斯坦劳动力相对比重同步增长,综合起来看是大体不变或略有—罗丹和纳克斯等人主张“平衡增长”,而赫希曼、缪尔达上升。 尔等人坚决反对“平衡增长”,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2)(3)“霍夫曼定理”——德国学者霍夫曼对工业化过程中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比区域经济增工业结构演变作了开创性研究,“霍夫曼比例”是指消费资长理论丰富得多,主要有:佩鲁的“发展极”理论、缪尔达料工业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值。霍夫曼认尔的“回波效应”理论、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弗农的“梯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霍度推移”理论,还有“反梯度推移”理论、“区域发展阶段”夫曼定理”实际上表达了在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着工业结构理论等。 的重工业化趋势。 3)、区域经济运行及其机制理论:(1)区域经济运行理论 (4)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规律——随着工业化的

——主要包括区域资源“转移分析理论”和区域经济竞争推进,工业加工程度不断深化,加工组装工业的发展,大理论。(2)区域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理论——首先,是区大快于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此外,还有工业结构“重域经济运行的动力机制,包括:发挥比较优势取得比较利工业化”、“知识集约化”、产业结构“软化”规律,并有“雁益,促进集聚经济形成集聚效益,产生企业规模效益和产行产业发展形态”、“产品生命循环”等学说。 2

8.新世纪我国如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及各个区域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新世纪,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坚决贯彻和落实十六大精神,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继续调整所有制结构。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是国家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伟大理想的根本保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主要是指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并且注重质的提高,体现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规模经济、资本增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作用。要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集体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继续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 (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今后,为了进一步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更加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清除歧视性规定,给予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竞争,并且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帮助,同时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3)继续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深化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在新世纪,我们应当坚决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稳步地将国有经济从非国有经济命脉的产业和部门退出,向国民经济命脉产业和部门集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而且为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发展开辟了空间。 9.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区域自然资源?

区域自然资源是指处于自然状态、没有经过加工但能为人们发现经济用途并加以开发、利用的自然要素和条件。按其天然特点,可分为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区域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源泉和条件,其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拥有一定自然资源优势的区域,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区域内拥有的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力求把自然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要合理有效地进行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实现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当做到:(1)在摸清“家底”的情况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要通过详尽的调查和分析,确定本区域优势资源的种类、特点、储量、质量、结构和分布,在此基础上统筹安排,制定开发计划,并严格按计划组织实施,特别要防止一哄而上、乱采乱挖。同时,要根据本区域优势资源的丰裕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身条件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如水资源的开发,可以进行不同规模的水电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也可发展各种规模的蓄、引、提、灌工程,为农业增产、稳产创造条件,或开发渔业、发展特种水产养殖等。(2)开发利用和再生相结合,由于自然资源只有不可再生性、不易再生性和有机整体性的特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绝不能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来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否则上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失去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把开发利用和再生结合起来,才能长久保持自然资源丰裕的优势,(3)开发利用程度与自然 资源储量、更新能力相适应,由于自然资源具有相对稀缺性的特点.一定时期内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量只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各种不同的自然资源的利用,应有不同的利用原则。如对不可耗竭资源,应该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尽可能地把这部分资源转化为经济产品。但对可耗竭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只能适量开发利用,确定合适的开发利用量与储存量的比例,以及开采利用量与资源更新能力之间的适度比例。(4)提高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指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给社会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一般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需成本和自然资源使用中带来的实际收益的比较来衡量。如农业开发使用土地资源,应根据开发成本与不同农作物的潜在产量和市场价格的变化进行选择; 开发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时,则要考虑开采成本、运输难易、开采地与市场的距离以及产品的价格变化。(5)要和其他资源的投入相 适应。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考虑到其他资源配套条件。否则,即使有某类丰裕的自然资源,由于成本、劳动、技术投入不成比例,缺乏科学管理,资源优势也难形成区域经济优势。 10.开发和利用区域社会资源的重点是什么

区域社会资源包括经过加工制造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等,它是国土资源的最重要构成部分。区域社会资源丰裕程度,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决定着一定时期区域发展的总目标、最低水平和可能的最高水平,以及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的变动趋势。这已被中外区域经济发展史所证实。同时这也是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本原因和直观反映。因此,充分开发利用区域社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区域规划的中心工作。

对区域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 1、制定人才开发战略,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人力资源是社会资源中的首要资源。人力资源不仅是量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质的要求。因此,区域人力资源

有效供给,关键在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科技人员,企业家的数量及其利用效率。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和人才结构不合理是突出的矛盾,也是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人力资源有效供给不足的地区,一是要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二是要构建劳动力市场、企业家市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打破区域限制,广揽人才:三是要深化人事和劳动制度改革,实行公开竞争、择优选用、提拔人才,以增加人才资源的有效供给。人力资源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则要进一步优化结构:一要结合本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增强各个层次的教育比较优势;二要积极调整科技专业人员部门、行业、城乡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加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三要改革教育、培训机制,适应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升级,使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科学化。

2、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努力增加物力和财力的有效供给 区域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有效供给,有赖于区域经济的增长,而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结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因为,在一个区域内,无论是区内资源还是吸收的外部资源,配置的效率或投入产出的高低都是由其经济结构决定的,经济结构实质上就是资源的转换器。对一个区域而言,其经济结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增长速度的快慢,进而直接关系到区域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有效供给。开发和利用区域物力和财力资源,必须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一是要看力调整区域所有制结构,按照“有进有退”的方针,适当减少国有经济比重,大力扶持和发展非国有经济,优化所有制结构;二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要根据区域资源条件,选择和扶持区域主导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分布格局,提高产业结构的科技水平,参与高层次的国际分工;三是着力调整城乡结构,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乡慎工业,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为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物力、财力资源。 3、加快对外开放,开发和利用外部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资源要素区际单向流动的现象,即国内劳动力资源、资金的区际流动,基本格局是由内地向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流动。同时,外资也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集中。这是因为我国沿海地区改革开放起步早,开放的领域广,经济发展活跃,投资机会多、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东部的劳动力南场、资本市场开放较早,不仅吸引了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人才,也吸引了大量的中西部资金投入到东部沿海地区。外资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和重点,各种吸引外资的政策率先在这里试点、实行。而且,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远比中西部优越,经济基础好,思想文化观念进步,又接近国际市场,加上这些地区和一些国外投资者有着较为密切的社会联系和地缘关系,因而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国外投资者的首选地,投资者给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实践证明对外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弥补了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源缺口,保证了各项建设事业的资源需求。而中西部地区,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资源的流失,加剧了其资源供给短缺。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投资环境、思想文化观念和开放政策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外资进入中西部较少,因而使其经济发展始终受到资源有效供给不足的严重约束,减缓了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更新观念,从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外贸管理体制、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投资政策法规、落实优惠政策等方面入手。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特别要注重政策、法规、政府机构办事效率及管理水平等“软环境”的改善,吸引外部资源,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3

一、名词解释:

1.区域:内含着人类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在总量稀缺条件下分布不均匀以及某些生产要素不能流动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本质特征。“区域”的本质内涵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和历史基础等共同形成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区域”和“空间”这两个概念,含义是相通的,但“区域”更多的是反映一个平面,是指某个范围,而“空间”则不仅仅反映平面,而且反映立体,包括地面、地下、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经济体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

22.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指地理位置相邻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进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国性区域集团。

23.国土规划: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各项生产建设事业的综合布局,是生产建设或国民经济的空间形式,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上的落实和体现。 区域的最佳经济效益。

(3)二次大战之后,传统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和近代区位理论)演进为现代区位理论,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其实质是“综合决定论”。 6丶区位势能的主要内涵有哪些? (1)区位相关势能的内涵:

①自然条件势能——由于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地域差异所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②自然资源势能——由于自然资源的分布组合及其开发

地上,还包括某个范围内经济变量、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区域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或区域内经济活动分布与空间组织的科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内涵是:(1)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2)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3)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4)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5.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1)、区域空间结构的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即节点及节点体系、线及网络、域面。它们之间互系,纵横交叉,从而构成了一个区域空间。(2)区域空间结构的核心理论是“发展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倒U型”理论。

6.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经济活动中社会经济各种成份、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以及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各个环节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7.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产业之间的构成状况、经济技术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区域产业可以有十多种分类方法,最常见的是马克思的分类法、克拉克的分类法、霍夫曼的分类法等等。其结构模式则有主导产业选择、关联产业配套、基础性产业配套以及潜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

8.节点:是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地,,是由经济活动的内聚力极化而成的各级区域中心,多表现为城镇。

9.线路:区域经济学上的线路主要包括交通线路、通讯系统、能源供给系统、供排水系统等。其中交通线路最重要。

10.域面: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础。域面与区域不同,它不包括节点和网络。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域面就是指广大农村。

11.极化效应:是指经济资源向某个具有优势的地点集聚并逐步使之成为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发展极核的过程。 12.扩散效应:是与极化效应相对的一种效应,指经济活动及各种生产要素从极核向外围扩散的过程。扩散效应的表现方式(外溢)有主动外溢、被动外溢、积极外溢 1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就是指社会财富的增多或国民收入的增加,主要指一定时间内商品和劳务总量或人均拥有量的增长,用GNP(GDP)、人均GNP(人均GDP)或NI(人均NI)等来表示。因此,它是一个量的概念。 14.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内涵远比经济增长丰富和广泛得多。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是社会财富在量上的增多和扩张,而且还意味着质的变化和发展,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简言之,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持续高级化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更是一个质的概念。 15.增长极(发展极):增长并不是同时在任何地方出现;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而且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如果一个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缺少“增长极”,政府的当务之急就应着手创建“增长极”。

16.回波效应:指地区外因素引起的不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和扩张的影响,如在市场作用下不发达地区资本、劳动力等资源向发达区域回流的过程将会引起不发达区域经济的衰退。

17.梯度推移:“梯度推移”理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等人。其理论基础是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如同生命一样,其发展过程都必然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正是由于弗农把这“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于是就创造了区域经济 “梯度推移”理论。

18.区域经济布局:又称区域生产力布局,主要指生产力诸要素在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能使各类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能在原料基地、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之间建立起低成本高效率的联系,能促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了之间的良好协调,也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协调发展。

19.趋优分布理论:该理论认为,追求“绝对均衡”的布局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不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资源要素的投入重点,应优先放在具有较好基础和具有发展优势的地区,这样不仅能尽快地取得投资效果,而且能使这些地区较早地对周边地区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区域的共同协调发展。

20.集聚和分散理论:又可称“合理集中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生产要素只有集聚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在这个基础上,随着集中度的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日益显示出来。但是集聚和效益之间并不永远都呈正相关关系,集聚对成本的节约也是有限度的。同时,集聚地区经济技术关系越来越复杂,组织管理的难度也会加大,决策的风险性也会提高,失误会增加。所以,对区域经济进行布局时,应对之进行定量分析,寻找最佳集中度。 21.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区域经济 24.区域规划:在我国,一般将区域规划定义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这一定义,突出了3个方面:(1)区域规划是指区域内部的总体部署,即狭义区域规划;(2)区域规划系指国民经济建设规划,既不是一般的区域经济计划,也不是单纯的土地利用规划;(3)区域规划不仅要进行区域内生产力总体布局,还要对所有的建设项目进行统一安排。

25.区域自然资源:指处于自然状况、没有经过加工但能为人们发现经济用途并加以开发、利用的自然要素和条件。按其天然特点,可分为水资源、土地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渔业资源、动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生态资源等。

26.区域社会资源:区域社会资源包括经过加工制造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等,它是国土资源的最重要构成部分。 二、简述题

1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基本特征(1)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这是形成区域经济的物质前提。由特殊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社会资源构成的经济资源,就是所谓“要素禀赋”,正是这种禀赋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的区域。(2)、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 这是划分区域经济的重要标准。主要使用GDP(GNP)、人均GDP(人均GN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来衡量。不同区域经济之间,经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3)、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每个区域特别是“地区经济”、“地方经济”,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都有自身的经济利益,因而不能再搞“一平二调”。但区域之间又必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协调发展,共同发展。(4)、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每个区域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的经济系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区、工矿区、牧区、林区、渔区等等,都是如此。因此,区域经济实质上是由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结构和功能特色的经济系统。

2、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内涵是:

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3、简述“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市场区位论”的中心思想或基本内容是什么?

(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杜能于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对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提出了“农业区位论”。其中心思想是:农业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取决于从农产品生产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 (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韦伯于1905年发表了《论工业的区位》一文,此后又写过两本书,提出了“工业区位论”。其核心内容是: 通过对运输、劳动力、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与计算,把工业品生产成本最低的那个地点,确定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3)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在1933年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它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城市职能、城市大小及空间结构的学说,即城市“等级——规模”学说,因此又被称为“城市区位论”。他的结论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城市分布,应当形成A级城市1个,B级城市2个,C级城市6—12个,D级城市42—54个,E级城市108—128个。(4)廖什的“市场区位论”——廖什在1940年发表《经济的空间分布》,提出了“市场区位论”。他认 为,既然生产和消费都在市场上进行,而生产者的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润,那么,最低成本并不是保证最大利润的决定性因素,而应当去谋求最大市场。

4、.区域经济学的当代研究领域及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1)、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研究,(2)、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路径研究(3)、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4)、区际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5)、全国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

以上五个方面,基本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学在当代的重点研究领域,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着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前三个方面属于单个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问题,第四个方面属于区域之间平等的经济关系,第五个方面属于全国和各区域上下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经济关系。

5丶古典区位理论、近代区位理论、现代区位理论的实质

是什么?

(1)古典区位理论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着重从降低成本的角度 探讨农业、工业的最佳区位选择问题,因此其实质是“成本决定论”。

(2)近代区位理论包括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着重从城市等级与规模的空间关系、市场区与市场网的内部联系出发,探索企业如何获取最大利润,因此其实质是“利润决定论”。同时,通过对市场区位发展阶段的分析,探索整个1

价值的地域差异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③交通运输势能——由于交通运输水平、运输能力和便捷程度的差异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④人口分布势能——由于人口分布密度和人口素质的差异所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⑤技术经济势能——由于技术经济发展基础不同所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⑥行政势能和政策势能——由于行政中心或行政权力与各项优惠政策等特殊因素差别所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差异。 (2)区位势能机制的作用:

①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集聚是一种向心的集中生产要素的活动;辐射是一种由中心向外围释放生产要素的活动。

②增值作用和促进作用——增值是指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加工提高其附加值;促进是指经济社会互相影响,全面发展。

7丶如何认识和把握极化与扩散机制理论?

(1)极化效应:①定义:是指经济资源向某个具有优势的地点集聚并逐步使之成为整个区域范围内的发展极核的过程。②作用:带来三个方面的向心力:一是使极核成为具有吸引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产业群的最优区位;二是节约生产要素投入上的多种费用从而提高利润率;三是使国家和区域在权利分配、政策导向等方面作出有利于极核地区的决策选择。

2)扩散效应:①定义——它是与极化效应相对的一种效

应,指经济活动及各种生产要素从极核向外围扩散的过程。②表现方式(外溢)——主动外溢、被动外溢、积极外溢。

(3)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作用力转化——两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交互作用。起初是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使区域经济呈现不平衡发展态势,二元结构鲜明。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扩散效应逐步增强,极化效应逐步减弱,导致区域间的差距逐步缩小,走向相对均衡的高级有序状态。

8.库兹涅茨“经济增长”的定义、内涵及其意义是什么?定义:库兹涅茨在1966年出版的《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内涵:这个定义包括3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第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提供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或不断增长;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第三,社会制度与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是先进技术得以发挥作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意义:是对各国经济增长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是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超前和精心提炼。

9、简述现代区域分工理论及其新发展。

(1)要素禀赋理论: 这是由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及其学生俄林提出来的理论,又称“H—O模型”或“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应按照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通过这种分工,可以使各国和各地区的福利水平得以提高,并使全世界的产出达到最高水平。 2)里昂惕夫之谜: 这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

研究中形成的一个“谜”。他两次对“H—O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美国在1947年和1951年,出口的竟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人们的普遍认识和“H—O模型”大相径庭,难以解释,因而变成了一个“谜”。

(3)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命题: 该命题是关于征收关税对各种生产要素间收入分配产生影响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它表明贸易和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具有使国家之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倾向,还可以使一国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价格均等化。

(4)其他有关理论:主要指“协议性区域分工理论”、“部

门内贸易理论”等。

10.区域共同发展有哪些模式?

区域共同发展是指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展速度、发展内容上要做到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实现协调发展。它主要有以下3种模式: (1)均衡发展,也称平衡发展,指各区域之间必须保持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关系。 (2)非均衡发展,又称不平衡发展,主张遵循并自觉利用不平衡发展规律,实行有区别、有重点、有选择的不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相对发达地区,通过它们来支持和带动其他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3)非均衡协调发展,其核心内容就是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

11.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的原则和作用各是什么?

区域之间互相开放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强调在开放过程中,任何交换关系都是以其主体的自主平等地位为前提的。(2)共发展原则——强调扬长避短是区域互相开放的基本原则,互利互惠则是区域互相开放的目的所在。(3)整体性原则——强调在开放过程中,必须从区域的整体利益出发,始终注意发挥区域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把整体利益作为开放的主要目标。 (4)层次性原则——强调在开放过程中,要从区域的整体利益出发,有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地逐步做到互相开放。 区域之间互相开放的作用: (1)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

( ( (

展:一是能够使生产力诸要素综合起来,实现优化配置;品差异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从根本上二是能够通过联合与协作创造出新的生产力。(2)推动科来说要依靠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其次,是学技术的进步:区域间互相开放,摆脱地区、部门和条块区域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在那只“看不见的手”的基础分割,使区域中的科研优势与生产广泛结合,加速科研成上,必须加上一只“看得见的手”,也就是要把计划调节与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同时还解除了某些区域技术力量不市场机制相结合。 足的后顾之忧,给科研机构带来生机和活力。 (3)促进区4.试述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域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区域间相互开放冲破了区域分 佩鲁(F·Perroeex)曾任法国巴黎数理经济应用科学研究割、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把企业从某地区和某部门的一厅厅长,后任法兰西学院名誉教授。他提出的“增长极”个“切块”变成了区域经济网络中的一个环节,大大改变了理论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 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区域间互相开放也带 (1)“增长极”理论的中心思想: 强调改变区域经济增长动了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重新组织企业的生产的不平衡性,要尽可能把有限的经济资源集中投入到发展力,使企业经营活动范围和空间得以扩大。 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地区,使增长极12.简述区域规划的内容。 的经济实力强化,从而形成与周围地区的势差,并通过市(1)确定资源开发的规模和经济发展的方向。 (2)合理布场机制的传导作用,引导整个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局区内的工业建设项目。 (3)统一安排重大基础设施的建 (2)“增长极”形成的关键:在于“创新企业”的存在,设。 (4)确定人口和城镇的合理布局。 (5)合理利用与保并且带动一大批“增长企业”的发展,形成“磁场极”,护土地资源。 (6)搞好环境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 对周围地区产生吸引和辐射作用。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创论述题: 建“增长极”,不仅要培育“创新企业”,而且要优化周围1、经济学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环境。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 (3)“增长极”的两种效应: ①“极化效应”: “极科学。它的内涵是: 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化效应”主要表现为极点的集聚,从周边地区吸引各种生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第产要素,因而是一种向心运动。②“扩散效应”: “扩散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 第效应”主要表现为极点的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是一种离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心运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这两种效应的强度是不同基本特征是: 1、 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这是形成的:一般来说,起初“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发展到一定区域经济的物质前提。由特殊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社会资阶段后,“极化效应”减弱,“扩散效应”增强;再到后来,源构成的经济资源,就是所谓“要素禀赋”,正是这种禀赋“扩散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 不同,才形成了不同的区域。2、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5.试述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 ——这是划分区域经济的重要标准。主要使用GDP(GNP)、赫希曼(A·O·Hirschman)是世界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不人均GDP(人均GN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固定资产平衡发展”理论的创立者。1958年出版《经济发展战略》投资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贸易总额、劳动一书,奠定了其在西方经济学界的崇高地位,后任哥伦比生产率等指标来衡量。不同区域经济之间,经济发展程度亚大学的国际经济学教授和哈佛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教授相差很大。 3、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每个区域特别等职。 是“地区经济”、“地方经济”,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 (1)“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提出:这一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体,都有自身的经济利益,因而不能再搞“一平二调”。但要集中力量,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那些关联区域之间又必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协调发展,效应比较大的主要产业,并以它们为动力,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4、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每个区域在长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期的经济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的经济系统。“麻雀虽小, (2)“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根据:赫希曼认为,“发展就是一系五脏俱全”,农区、工矿区、牧区、林区、渔区等等,都列连锁着的不平衡”,“经济发展通常采取踩跷跷板的形式是如此。因此,区域经济实质上是由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前进”,从不平衡走向平衡,又从平衡走向新的不平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具有自身结构和功能特色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基础是不平衡的,因此,新投资就应当经济系统。 不平衡,才能达到最终平衡的目标。而且,发展中国家最2论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 缺的就是资本,全面投资缺乏资本来源。 一是“部分先富”论: (1)“部分先富”论的提出:改革开放 (3)“不平衡发展”的“连锁效应”: 何投资都会产生“前向连之初就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锁”和“后向连锁”,还会产生“旁侧连锁”,因此,一国在选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2)“部分先富”的择优先发展的部门时,应当选择连锁效应最大的部门优先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 ②允许和鼓发展。由于关联效应的作用,其他部门就会成长起来,其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③中国速度也许比采取平衡增长战略所能取得的发展更快些。 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6.影响区域经济结构形成和变动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二是“共同富裕”论: (1)“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想:“社会主(1)社会需求结构——一切产品的生产和劳务的提供,最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终都是为了满足需求服务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求通常表现为市场需求,市场成为经济活动的首要制约因涵: 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素,决定着各种要素在不同的产业和部门的投入量,因而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成为影响经济结构形成和变动的基本因素和重要动因。 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2)资源供给结构——各区域不同的资源供给结构,通常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是形成该区域经济结构特色的基础。 区及其慢富群体。 (3)科学技术水平——科学技术进步速度越快,经济结构变 三是 “两个大局”论: (1)“两个大局”的具体内容:改革化就越大,变动就越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弱化资源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时候,供给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反之则越小、越慢越不起影响作沿海又要帮助和支持内地的发展。(2)“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用。 决策和战略推进。在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党中 (4)经济开放程度——一国或一地区作为一个经济体,其开央正式发出“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召,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放程度直接影响着经济体参与社会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因步作了部署。 而影响到该国或该地区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变动。 四是“宏观调控”论: (1)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7.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有哪些? 控的必要性: (2)加强和改善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一定的产业结构是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相适调控:首先,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坚决维护中央应的,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一定政策的权威性;其次,中央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地方的规律性:人们可以通过对这种规律的认识,能动地促进的特点和利益,充分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地方正确运用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家赋予的权力,调节好本地区的经济活动,促进本地区经 ( (1)“配第—克拉克定理”——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17济社会的发展。 世纪就 劳动力向能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转移。20世纪503如何认识和把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年代,科林克拉克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1)、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结构理论: (1)区域空间结构理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论——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更多地向第三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①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产业转移。因此,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三个,即节点及节点体系、线及网络、域面。它们之间互业将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将逐步增加。这一定理说明系,纵横交叉,从而构成了一个区域空间。②区域空间结了人均收入水平越低,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越高;构的核心理论是“发展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倒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越低。 U型”理论。 (2)区域经济结构理论——区域经济结构 (2)“库茨涅兹法则”——英国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涅菲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经济结构是生产关系结构和生产重点研究了国民收入在三个产业分布状况的变化趋势,他力结构的有机统一体。狭义经济结构就是指生产力结构。认为:农业部门(即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时间生产力结构的主干部分是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的延续,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相对比重同劳动力一样,处域内各产业之间的构成状况、经济技术联系和数量比例关在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即第二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系。 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的,但所吸纳的劳动力的相 2)、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对比重,从各国的情况综合起来看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下——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降;服务部门(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几乎在种因素,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促进区域社会财富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并不一定和或国民产出的增多,通常用GNP(GDP)来表示。罗森斯坦劳动力相对比重同步增长,综合起来看是大体不变或略有—罗丹和纳克斯等人主张“平衡增长”,而赫希曼、缪尔达上升。 尔等人坚决反对“平衡增长”,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2)(3)“霍夫曼定理”——德国学者霍夫曼对工业化过程中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比区域经济增工业结构演变作了开创性研究,“霍夫曼比例”是指消费资长理论丰富得多,主要有:佩鲁的“发展极”理论、缪尔达料工业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值。霍夫曼认尔的“回波效应”理论、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弗农的“梯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霍度推移”理论,还有“反梯度推移”理论、“区域发展阶段”夫曼定理”实际上表达了在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着工业结构理论等。 的重工业化趋势。 3)、区域经济运行及其机制理论:(1)区域经济运行理论 (4)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规律——随着工业化的

——主要包括区域资源“转移分析理论”和区域经济竞争推进,工业加工程度不断深化,加工组装工业的发展,大理论。(2)区域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理论——首先,是区大快于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此外,还有工业结构“重域经济运行的动力机制,包括:发挥比较优势取得比较利工业化”、“知识集约化”、产业结构“软化”规律,并有“雁益,促进集聚经济形成集聚效益,产生企业规模效益和产行产业发展形态”、“产品生命循环”等学说。 2

8.新世纪我国如何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及各个区域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新世纪,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坚决贯彻和落实十六大精神,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继续调整所有制结构。 (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是国家引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伟大理想的根本保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主要是指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并且注重质的提高,体现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规模经济、资本增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作用。要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集体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继续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 (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今后,为了进一步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更加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清除歧视性规定,给予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竞争,并且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帮助,同时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3)继续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深化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在新世纪,我们应当坚决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稳步地将国有经济从非国有经济命脉的产业和部门退出,向国民经济命脉产业和部门集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而且为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发展开辟了空间。 9.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区域自然资源?

区域自然资源是指处于自然状态、没有经过加工但能为人们发现经济用途并加以开发、利用的自然要素和条件。按其天然特点,可分为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区域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源泉和条件,其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拥有一定自然资源优势的区域,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区域内拥有的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力求把自然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要合理有效地进行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实现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当做到:(1)在摸清“家底”的情况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要通过详尽的调查和分析,确定本区域优势资源的种类、特点、储量、质量、结构和分布,在此基础上统筹安排,制定开发计划,并严格按计划组织实施,特别要防止一哄而上、乱采乱挖。同时,要根据本区域优势资源的丰裕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身条件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如水资源的开发,可以进行不同规模的水电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也可发展各种规模的蓄、引、提、灌工程,为农业增产、稳产创造条件,或开发渔业、发展特种水产养殖等。(2)开发利用和再生相结合,由于自然资源只有不可再生性、不易再生性和有机整体性的特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绝不能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来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否则上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失去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把开发利用和再生结合起来,才能长久保持自然资源丰裕的优势,(3)开发利用程度与自然 资源储量、更新能力相适应,由于自然资源具有相对稀缺性的特点.一定时期内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量只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各种不同的自然资源的利用,应有不同的利用原则。如对不可耗竭资源,应该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尽可能地把这部分资源转化为经济产品。但对可耗竭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只能适量开发利用,确定合适的开发利用量与储存量的比例,以及开采利用量与资源更新能力之间的适度比例。(4)提高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指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给社会带来的实际经济效益,一般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需成本和自然资源使用中带来的实际收益的比较来衡量。如农业开发使用土地资源,应根据开发成本与不同农作物的潜在产量和市场价格的变化进行选择; 开发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时,则要考虑开采成本、运输难易、开采地与市场的距离以及产品的价格变化。(5)要和其他资源的投入相 适应。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考虑到其他资源配套条件。否则,即使有某类丰裕的自然资源,由于成本、劳动、技术投入不成比例,缺乏科学管理,资源优势也难形成区域经济优势。 10.开发和利用区域社会资源的重点是什么

区域社会资源包括经过加工制造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等,它是国土资源的最重要构成部分。区域社会资源丰裕程度,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决定着一定时期区域发展的总目标、最低水平和可能的最高水平,以及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的变动趋势。这已被中外区域经济发展史所证实。同时这也是区域经济差异的根本原因和直观反映。因此,充分开发利用区域社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区域规划的中心工作。

对区域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 1、制定人才开发战略,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人力资源是社会资源中的首要资源。人力资源不仅是量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质的要求。因此,区域人力资源

有效供给,关键在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科技人员,企业家的数量及其利用效率。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有效供给不足和人才结构不合理是突出的矛盾,也是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人力资源有效供给不足的地区,一是要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二是要构建劳动力市场、企业家市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打破区域限制,广揽人才:三是要深化人事和劳动制度改革,实行公开竞争、择优选用、提拔人才,以增加人才资源的有效供给。人力资源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则要进一步优化结构:一要结合本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增强各个层次的教育比较优势;二要积极调整科技专业人员部门、行业、城乡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加强科技人员队伍建设;三要改革教育、培训机制,适应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升级,使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科学化。

2、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努力增加物力和财力的有效供给 区域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有效供给,有赖于区域经济的增长,而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结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因为,在一个区域内,无论是区内资源还是吸收的外部资源,配置的效率或投入产出的高低都是由其经济结构决定的,经济结构实质上就是资源的转换器。对一个区域而言,其经济结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增长速度的快慢,进而直接关系到区域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有效供给。开发和利用区域物力和财力资源,必须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功夫。一是要看力调整区域所有制结构,按照“有进有退”的方针,适当减少国有经济比重,大力扶持和发展非国有经济,优化所有制结构;二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要根据区域资源条件,选择和扶持区域主导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分布格局,提高产业结构的科技水平,参与高层次的国际分工;三是着力调整城乡结构,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乡慎工业,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为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物力、财力资源。 3、加快对外开放,开发和利用外部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资源要素区际单向流动的现象,即国内劳动力资源、资金的区际流动,基本格局是由内地向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流动。同时,外资也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集中。这是因为我国沿海地区改革开放起步早,开放的领域广,经济发展活跃,投资机会多、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东部的劳动力南场、资本市场开放较早,不仅吸引了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人才,也吸引了大量的中西部资金投入到东部沿海地区。外资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是因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和重点,各种吸引外资的政策率先在这里试点、实行。而且,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远比中西部优越,经济基础好,思想文化观念进步,又接近国际市场,加上这些地区和一些国外投资者有着较为密切的社会联系和地缘关系,因而东部沿海地区成为国外投资者的首选地,投资者给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实践证明对外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弥补了东部沿海地区的资源缺口,保证了各项建设事业的资源需求。而中西部地区,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资源的流失,加剧了其资源供给短缺。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投资环境、思想文化观念和开放政策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外资进入中西部较少,因而使其经济发展始终受到资源有效供给不足的严重约束,减缓了经济发展速度。因此,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更新观念,从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外贸管理体制、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投资政策法规、落实优惠政策等方面入手。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特别要注重政策、法规、政府机构办事效率及管理水平等“软环境”的改善,吸引外部资源,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3


相关内容

  • 发展区域经济壮大经济区域
  •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区域经济正在打破国际.省际.市际.县际界限而呈现出新的竞争态势,经济区域的强弱已成为衡量区域经济是否具有现实的和潜在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成为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科学把握区域经济在新一轮竞争的主动权,使经济区域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取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将区域优 ...

  • 区域经济学课程讲义
  • 绪论 主要内容:绪论主要解决四个问题:(1)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来源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2)区域经济学研究什么?怎样研究?(3)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如何?(4)区域经济学同哪些学科关系比较密切?有何关系? 重点:绪论的重点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关于研究对象,有许多种观点,课堂上介 ...

  • 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_李援
  • 现代经济信息 区域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李 援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日益提升,但是,依然存在着资本缺乏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也不甚均衡.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加快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区域社会稳定以及提升区域人民生活水平,而这些 ...

  • 区域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宏观经济 CONTEMPORARYECONOMICS 区域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吴迪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5) [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同时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卓有成效地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 ...

  • 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区域协调内涵诠释
  • 摘要: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强的非均衡依赖性,或者说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在产业关联紧密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达到市场机会公平的过程.非均衡发展一般受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市场作用和政府干预三种力量的影响.无论非均衡发展效应的好坏是三者综 ...

  • 孙久文区域经济学课后习题总结
  •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 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 ...

  • 浅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 提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进步,区域经济发 展研究变得日益重要起来.从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来看,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 究主要存在三种认识.在笔者看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吸 收和辐射两种模式.我们要正确把握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使得两 者互动发展. 关键词:区 ...

  •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 区域:是指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1地球表面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2区域具有一定范围和界线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区域的划分:按概念划分:一种是区域内部空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此来区别其他区域, ...

  •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
  • 知识点一: 1. 区域科学:区域科学是一门有关区域或空间系统的治理.开发.管理的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 2. 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3. 适度人口:指对一国或地区发展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 劳动地域分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