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理念下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策略

浅析低碳理念下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策略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的不断建设,城市的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人居环境的品质要求也逐渐提高,建造节能减排、高效舒适的居住小区已成为众多开发商的竞争手段,作为城市规划者也需要注重低碳理念在居住小区规划中的应用。低碳生态居住区的建设作为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解析“低碳”、“生态”的内涵,明晰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的核心要素,通过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两个层面提出将低碳理念融入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低碳、生态、住区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tf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由于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相应提高,对于居住的要求转化为以生态健康为主。低碳理念在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居住区规划建设中运用,推动着城市规划建设的积极发展。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可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来化解从工业革命以来“高碳”的城市发展模式给城市带来的种种危机。将低碳理念融入生态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不仅能够减少城市碳的排放量,还可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探索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策略,是倡导低碳生活、促进居住区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2低碳生态居住区的相关理论及实践

2.1低碳理论

“低碳”一词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首次出现,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低碳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第二种情形是零排放;第三种情形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低碳理念是贯穿于经济,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在于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等。

低碳城市的相关理论是在应对能源紧张和气候变化两大城市危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以能源使用和环境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城市发展理论体系的子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理念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2.2低碳居住区的内涵分析

低碳居住区是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和居民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利用现有自然条件、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来创造一个适合于低碳经济下的居民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其特点为“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

应用低碳生态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居住区,使居住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高效使用资源和能源,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消费模式。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通过低碳的设计手段同时又能合理的控制能源的消耗和利用,实现向自然获取和回报之间平衡的居住场所。

2.3低碳居住区的实践研究

国外的低碳居住区发展的研究,已经不仅仅着眼于住宅节能生态技术本身,而是扩展到从社区、城市到区域的空间形态、交通模式、组织管理、住房政策和公众参与等众多领域。低碳居住区是指居住区内除了将一切生活生产的活动所带来的碳排放降低到最低以外,也通过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行动,最终达到零排放的理想状态。2008-2009年,英国韦斯特明斯特大学对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提出低碳生态城镇的规划和建设进行了调研。低碳或“零”碳排放和“零”废弃物是所有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生态城镇的发展目标。 3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的核心要素

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以居住区为基本单位,对居住区的资源使用与建设布局的整体部署。该规划包括目标定位、空间结构系统、规划实施机制、建设与运营模式和指标评价体系等基本内容。

3.1 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将社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规划设计使居住区内的各种资源在内部系统与城市系统之间有序循环转换,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低碳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下列要素需要重点优化:第一,建立混合土地利用模式与紧凑空间布局形态,从规划角度合理安排居住区资源空间分布。第二,建设相对完善的

低碳生态居住区物质循环系统。第三,选择合理的绿色建筑材料和适宜性的建造技术。

3.2 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运营管理

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如果要顺利运营下去,必须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居住区实施机制和合理的运营模式。首先,建立低碳生态居住区的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进行量化,从而为低碳居住区运营管理提供依据。其次,建立相对完善法律体系与激励监督机制。最后,保持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居住区的日常低碳运营。 4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策略

4.1区位分析与场地选址

影响居住区选址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区位、土地价格、基础设施、环境质量等因素。用地的选择,低碳生态居住区选址时不建议选用开发强度高的用地和生态绿地,开发强度高的用地人口密度高度集中,可能会引起交通拥堵,温室气体污染等环境问题。低碳生态居住区在选址时还应考虑周围的教育、商业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目前某些居住区由于选址过于远离城市中心,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居住区变成功能单一的“睡城”,不仅浪费能源,而且生活及其不便。选址时,基地周边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目前部分国家进行居住区选址时,通常会做环境影响评估,即考虑周边环境可能对地块造成的影响以及分析本地块开发之后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4.2用地布局与空间形态

功能混合用地布局的居住区是低碳生态居住区的组织模式,也反映了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低碳生态居住区的土地混合利用可以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从而增加公共交通和步行的比例,减少机动化出行和交通系统的碳排放量。因此,在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土地的混合使用十分必要。在低碳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土地混合利用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不同功能的用地混合最终反映在土地使用及建筑物上。其次,密度的混合则是通过容积率、高层和多层的混合布置来反映。最后,是开发和保护的混合,反映在建成区和保护区的融合上。

4.3低碳交通系统规划策略

交通是居住区里一个重要的节能减排环节,目前机动车成为主要的居民出行方式,但机动化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其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妨碍空气的正常对流,把有害气都存于空气底部;二是交通尾气的排放导致空气污染更加严重,因此低碳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混合式交通系统是低碳居住交通主要方式,道路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和资源的使用,相应减少了建设过程中碳的排放量。同时,混合式交通布局是一种更环保、更舒适交通手段。

5总结

在“低碳城市”的时代背景下,低碳生态居住区作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它的构建是实现城市低碳生态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低碳理念也逐步融入到居住区的建设实践中区,既是源于城

市建设现实的需要,又指导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运营管理。建设低碳生态居住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两个层面,只有“规划与管理”两者结合才能保障低碳生态居住区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晴. 社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以美国普雷亚维斯塔社区为例[j]. 城市规划. 2010(09)

[2]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 2008(04)

[3] 赵敏.低碳消费方式实现途径探讨[j]. 经济问题探索. 2011(02)

[4]李慧栋,李同升,郜鹏,社区规划的发展进程与多维透视[j].城市发展研究. 2006(06) [5]

[5]赵民,赵蔚编著.社区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3

[6] 叶昌东,周春山.低碳社区建设框架与形式[j].现代城市研究. 2010(08)

[7] 刘琴. 发展低碳规划的背景与思考[j]. 建筑知识. 2010

[8]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社区及其实践[j]. 城市问题. 2008(10)

[9]夏宏嘉,哈尔滨市低碳社区规划理念初探[j]. 山西建筑. 2010(18)

[10] 王潇文“. 白地”、“棕地”及其它:土地使用兼容性制度研究[c].2009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9

[11]顾倩.基于低碳理念的生态社区规划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浅析低碳理念下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策略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的不断建设,城市的生态环境每况愈下,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人居环境的品质要求也逐渐提高,建造节能减排、高效舒适的居住小区已成为众多开发商的竞争手段,作为城市规划者也需要注重低碳理念在居住小区规划中的应用。低碳生态居住区的建设作为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解析“低碳”、“生态”的内涵,明晰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的核心要素,通过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两个层面提出将低碳理念融入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低碳、生态、住区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tf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概述

由于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相应提高,对于居住的要求转化为以生态健康为主。低碳理念在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居住区规划建设中运用,推动着城市规划建设的积极发展。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可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来化解从工业革命以来“高碳”的城市发展模式给城市带来的种种危机。将低碳理念融入生态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不仅能够减少城市碳的排放量,还可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探索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策略,是倡导低碳生活、促进居住区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2低碳生态居住区的相关理论及实践

2.1低碳理论

“低碳”一词在英国《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的“低碳经济”概念中首次出现,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低碳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第二种情形是零排放;第三种情形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低碳理念是贯穿于经济,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在于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等。

低碳城市的相关理论是在应对能源紧张和气候变化两大城市危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以能源使用和环境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城市发展理论体系的子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理念成为可持续发展理念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2.2低碳居住区的内涵分析

低碳居住区是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和居民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利用现有自然条件、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来创造一个适合于低碳经济下的居民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其特点为“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

应用低碳生态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居住区,使居住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高效使用资源和能源,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消费模式。

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通过低碳的设计手段同时又能合理的控制能源的消耗和利用,实现向自然获取和回报之间平衡的居住场所。

2.3低碳居住区的实践研究

国外的低碳居住区发展的研究,已经不仅仅着眼于住宅节能生态技术本身,而是扩展到从社区、城市到区域的空间形态、交通模式、组织管理、住房政策和公众参与等众多领域。低碳居住区是指居住区内除了将一切生活生产的活动所带来的碳排放降低到最低以外,也通过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行动,最终达到零排放的理想状态。2008-2009年,英国韦斯特明斯特大学对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提出低碳生态城镇的规划和建设进行了调研。低碳或“零”碳排放和“零”废弃物是所有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生态城镇的发展目标。 3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的核心要素

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以居住区为基本单位,对居住区的资源使用与建设布局的整体部署。该规划包括目标定位、空间结构系统、规划实施机制、建设与运营模式和指标评价体系等基本内容。

3.1 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将社区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规划设计使居住区内的各种资源在内部系统与城市系统之间有序循环转换,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低碳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下列要素需要重点优化:第一,建立混合土地利用模式与紧凑空间布局形态,从规划角度合理安排居住区资源空间分布。第二,建设相对完善的

低碳生态居住区物质循环系统。第三,选择合理的绿色建筑材料和适宜性的建造技术。

3.2 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运营管理

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如果要顺利运营下去,必须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居住区实施机制和合理的运营模式。首先,建立低碳生态居住区的指标体系,同时对指标进行量化,从而为低碳居住区运营管理提供依据。其次,建立相对完善法律体系与激励监督机制。最后,保持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居住区的日常低碳运营。 4低碳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策略

4.1区位分析与场地选址

影响居住区选址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区位、土地价格、基础设施、环境质量等因素。用地的选择,低碳生态居住区选址时不建议选用开发强度高的用地和生态绿地,开发强度高的用地人口密度高度集中,可能会引起交通拥堵,温室气体污染等环境问题。低碳生态居住区在选址时还应考虑周围的教育、商业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目前某些居住区由于选址过于远离城市中心,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居住区变成功能单一的“睡城”,不仅浪费能源,而且生活及其不便。选址时,基地周边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目前部分国家进行居住区选址时,通常会做环境影响评估,即考虑周边环境可能对地块造成的影响以及分析本地块开发之后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4.2用地布局与空间形态

功能混合用地布局的居住区是低碳生态居住区的组织模式,也反映了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低碳生态居住区的土地混合利用可以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从而增加公共交通和步行的比例,减少机动化出行和交通系统的碳排放量。因此,在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土地的混合使用十分必要。在低碳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土地混合利用的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不同功能的用地混合最终反映在土地使用及建筑物上。其次,密度的混合则是通过容积率、高层和多层的混合布置来反映。最后,是开发和保护的混合,反映在建成区和保护区的融合上。

4.3低碳交通系统规划策略

交通是居住区里一个重要的节能减排环节,目前机动车成为主要的居民出行方式,但机动化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其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妨碍空气的正常对流,把有害气都存于空气底部;二是交通尾气的排放导致空气污染更加严重,因此低碳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混合式交通系统是低碳居住交通主要方式,道路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和资源的使用,相应减少了建设过程中碳的排放量。同时,混合式交通布局是一种更环保、更舒适交通手段。

5总结

在“低碳城市”的时代背景下,低碳生态居住区作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它的构建是实现城市低碳生态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低碳理念也逐步融入到居住区的建设实践中区,既是源于城

市建设现实的需要,又指导低碳生态居住区的运营管理。建设低碳生态居住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两个层面,只有“规划与管理”两者结合才能保障低碳生态居住区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晴. 社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以美国普雷亚维斯塔社区为例[j]. 城市规划. 2010(09)

[2]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 2008(04)

[3] 赵敏.低碳消费方式实现途径探讨[j]. 经济问题探索. 2011(02)

[4]李慧栋,李同升,郜鹏,社区规划的发展进程与多维透视[j].城市发展研究. 2006(06) [5]

[5]赵民,赵蔚编著.社区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3

[6] 叶昌东,周春山.低碳社区建设框架与形式[j].现代城市研究. 2010(08)

[7] 刘琴. 发展低碳规划的背景与思考[j]. 建筑知识. 2010

[8]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社区及其实践[j]. 城市问题. 2008(10)

[9]夏宏嘉,哈尔滨市低碳社区规划理念初探[j]. 山西建筑. 2010(18)

[10] 王潇文“. 白地”、“棕地”及其它:土地使用兼容性制度研究[c].2009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9

[11]顾倩.基于低碳理念的生态社区规划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相关内容

  • 城乡规划中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与策略
  • 摘 要 本文以我国典型的山地城市--重庆为例,通过对自然本底条件的剖析,介绍了近年来重庆在构建生态文明城市中的一些主要规划理念.策略和做法,并对下阶段的一些工作进行了思考,期望能为其他山地城市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城乡规划 生态文明 策略 重庆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党的 ...

  • 环境生态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毕业 环境生态毕业论文选题(1152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 ...

  • 郑州高新区西四环以西最新发展规划
  • 郑州高新区西四环以西最新发展规划 一.项目名称 [郑州"高新新城"] "高新新城"为郑州高新城五大功能组团之一位于高新区西北部是郑州 高新城"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 "高新新城"的范围为东至西四环路.西至绕城高速 ...

  • 绿色营销毕业论文万科地产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内 江 师 范 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设计) 题 目 万科地产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分析 专 业 市场营销 姓 名 傅夏雨 学 号 [1**********] 2014年11月 班 级 指导教师 目 录 摘要 ········································· ...

  •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绿色室内设计的办公空间设计研究
  • 教学档案 Teaching Archives 79 基于绿色室内设计理念的办公空间设计课程研究 The Curriculum Research of Offi ce Space Design Based on the Green Interior Design Ideas 郑雅慧 Zheng Yah ...

  •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一. 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设计分析 1. 2. 3. 4. 规划定位为:济宁城市的主中心,全市的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 城市总体定位为:一个以水为特色的城市中心区:城市空间定位为:一个城水交融.生活生态和谐的城市生态新区. 主要职能:济宁 ...

  • 绿地系统规划
  • 华南农业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论文 <城市绿地规划>课程论文 东莞生态园规划分析 班 级: 14本科 学 号: 30号 姓 名: 胡德鹏 教 学 点: 农科 完成时间:2016年6月30日 摘要 简介 总则 城市定位.目标与策略 区位图与中心区结构图 协调区用地规划与系统图 土地利用现状 ...

  • 采煤塌陷区规划的景观策略与方法
  • 采煤塌陷区规划的景观策略与方法 以景观为切入点. 探讨煤矿塌陷区规划中景观策略的综合效应及技术手段,从 应用方法上为煤矿塌陷区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途径.结合山西司马矿景 观生态规划实例,从整体的景观格局规划到具体的生态适应设计,提出了煤矿 塌陷区复合生态系统恢复的景观方法. 煤矿采空塌陷区对周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