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和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指出,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在观察、思考一切社会现象时, 马克思都把“实践”与“直观”对立起来, 把感性的人的活动与“抽象”的思辨对立起来, 马克思不仅把实践理解为全部生活的本质, 理解为检验任何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而且也把它理解为自己哲学与一切传统的哲学之间的分水岭, 马克思甚至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与此相反的是, 费尔巴哈和其他一切唯物主义一样, 只把人看作“感性对象”, 没有把人看作“感性活动”, 把客观世界仅仅看作是认识的对象, 而不是改造的对象, 因而不能正确改造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更看不到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但是他们的认识是不切底的, 不懂得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这样一来, 客观世界不过是单纯被人反映的客体, 根本不是实践的对象, 而人则成为了消极、直观地认识对象的主体, 只能消极的反映对象, 对客观的改造无所作为。费尔巴哈等人没有认识到, 人只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去认识世界, 而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在观察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时, 把实践排除去了。

在《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 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正是以“实践”的观点批判以往一切哲学的缺陷, 并阐明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 在马克思看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作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基本的中介和现实表现形式, 在物质生产中和社会交往过程中, 不是被规定在某种固定不变的模式之中。人运用自己的现实的本质力量掌握世界, 通过实践创造能满足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的对象, 同时也把它们变为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与活动的组成部分, 并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 都归根到底相互制约。正因如此, 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新世界观”就是唯物史观, 这个新世界的“天才萌芽”后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发展成为唯物史观的思想体系, 这个思想体系“不是 革命时代寻找某种范畴, 而是始终站在历史的基础上, 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世界, 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在复杂的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在他的巨著《资本论》中, 从经济运动和人类劳动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许多重要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和进一步发挥。根据马克思的观点, 实践的主体是人, 实践的客体是不依赖于主体但又受主体影响的历史的客观存在物。实践的主体和实践的客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 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另外, 马克思对“需要”、“劳动”等范畴的深刻分析, 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费尔巴哈》等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了重要补充和发展, 在实践对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实践对人类发展的决定作用, 实践对人类认识能力的促进作用

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问题上,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向前推进了一步。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之后, 又有许多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和理论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列宁和毛泽东等人, 与此同时, “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实施, 是唯物主义实践观结合中国实际具体运用, 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 更是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创新和发展。他们把唯物史观付诸实践来解决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有着鲜明的哲学党性原则, 即在始终坚持“物质一元论”的前提下,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他认为, 实践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并且,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科学与技术的突飞猛进, 社会实践形式有进一步分化的趋势。但在生产实践活动始终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生产实践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 生产实践解决的是社会和自然的矛盾, 不理解生产实践在全部社会实践中以及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的基本作用, 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因此, 人类的认识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所以, 对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态度, 应当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要正确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 并不断发展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全国各

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根基。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了继承和发展, 形成了中国传统色彩的实践观, 毛泽东对实践的概念和特点作了进一步规定。在《论持久战》一文中,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思想, 通俗具体地规定了实践概念, 指出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毛泽东在此之前写的《实践论》中曾把实践概念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行”联系起来, 认为实践就是“行”, 认识则为“知”, 这样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行”这一古老的哲学范畴作了辩证唯物论的改造, 使之成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实践”相一致的范畴。他认为实践与认识相比, 具有客观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认识是主观的东西, 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东西, 它既需要思想、认识等主观的东西作指导, 又要不但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实践是一种客观的过程, 这种客观过程具有直接现实性, 它直接改造现实世界, 使现实世界发生变化。毛泽东对人类实践活动的这种社会性有深刻的见解, 认为实践是群众性的社会活动,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只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才是最全面最深刻的实践, 才能形成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才能改变社会历史前进的方向。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研究和学习提供了范例。对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沿着毛泽东对马克思实践观进行探索的道路, 我们就可以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作出全面考察和研究, 从而丰富和

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体系。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如同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一样,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必须反映人类实践活动的时代特点, 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随着当代世界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显著提高, 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人们在满足物质文化的同时, 对良好社会环境与和谐社会氛围的要求也显著提高。与此同时,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 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观结合中国实际的运用和发展, 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自主创新”, 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由此促进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都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人类实践活动水平的提高, 表明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超越以往任何一种哲学而成为一种新世界观,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对人类实践活动作了科学的理解, 从而掌握了真理的标准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我们在考察和研究当代人类活动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加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设也是十分有益的。

综上所述,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本质的社会实践观, 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和实施等, 结晶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实践论命题; 具体化为改革开放中以生产力标准替代“姓资姓社”标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替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思

想。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必须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觉审视实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来审视实践。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式下, 科技是龙头、理论是先导。整个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已高度发达, 单一的物质文化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我们必须站在唯物主义实践观的高度来审视全人类的发展, 在生活实践中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创建一个融合的社会氛围, 从而更好地向人们说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及构建和谐社会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同时, 更应当看到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的主流是发展经济并由此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指出,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在观察、思考一切社会现象时, 马克思都把“实践”与“直观”对立起来, 把感性的人的活动与“抽象”的思辨对立起来, 马克思不仅把实践理解为全部生活的本质, 理解为检验任何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而且也把它理解为自己哲学与一切传统的哲学之间的分水岭, 马克思甚至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与此相反的是, 费尔巴哈和其他一切唯物主义一样, 只把人看作“感性对象”, 没有把人看作“感性活动”, 把客观世界仅仅看作是认识的对象, 而不是改造的对象, 因而不能正确改造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更看不到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但是他们的认识是不切底的, 不懂得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这样一来, 客观世界不过是单纯被人反映的客体, 根本不是实践的对象, 而人则成为了消极、直观地认识对象的主体, 只能消极的反映对象, 对客观的改造无所作为。费尔巴哈等人没有认识到, 人只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去认识世界, 而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在观察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时, 把实践排除去了。

在《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 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一文中正是以“实践”的观点批判以往一切哲学的缺陷, 并阐明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 在马克思看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作为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基本的中介和现实表现形式, 在物质生产中和社会交往过程中, 不是被规定在某种固定不变的模式之中。人运用自己的现实的本质力量掌握世界, 通过实践创造能满足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的对象, 同时也把它们变为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与活动的组成部分, 并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都是以此为基础展开的, 都归根到底相互制约。正因如此, 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新世界观”就是唯物史观, 这个新世界的“天才萌芽”后来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发展成为唯物史观的思想体系, 这个思想体系“不是 革命时代寻找某种范畴, 而是始终站在历史的基础上, 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世界, 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在复杂的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在他的巨著《资本论》中, 从经济运动和人类劳动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许多重要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和进一步发挥。根据马克思的观点, 实践的主体是人, 实践的客体是不依赖于主体但又受主体影响的历史的客观存在物。实践的主体和实践的客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 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另外, 马克思对“需要”、“劳动”等范畴的深刻分析, 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费尔巴哈》等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了重要补充和发展, 在实践对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实践对人类发展的决定作用, 实践对人类认识能力的促进作用

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问题上,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向前推进了一步。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之后, 又有许多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和理论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列宁和毛泽东等人, 与此同时, “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实施, 是唯物主义实践观结合中国实际具体运用, 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 更是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创新和发展。他们把唯物史观付诸实践来解决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有着鲜明的哲学党性原则, 即在始终坚持“物质一元论”的前提下,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他认为, 实践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并且,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科学与技术的突飞猛进, 社会实践形式有进一步分化的趋势。但在生产实践活动始终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生产实践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 生产实践解决的是社会和自然的矛盾, 不理解生产实践在全部社会实践中以及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的基本作用, 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因此, 人类的认识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所以, 对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态度, 应当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要正确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 并不断发展才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全国各

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根基。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了继承和发展, 形成了中国传统色彩的实践观, 毛泽东对实践的概念和特点作了进一步规定。在《论持久战》一文中,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思想, 通俗具体地规定了实践概念, 指出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毛泽东在此之前写的《实践论》中曾把实践概念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行”联系起来, 认为实践就是“行”, 认识则为“知”, 这样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行”这一古老的哲学范畴作了辩证唯物论的改造, 使之成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实践”相一致的范畴。他认为实践与认识相比, 具有客观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认识是主观的东西, 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东西, 它既需要思想、认识等主观的东西作指导, 又要不但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实践是一种客观的过程, 这种客观过程具有直接现实性, 它直接改造现实世界, 使现实世界发生变化。毛泽东对人类实践活动的这种社会性有深刻的见解, 认为实践是群众性的社会活动,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只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才是最全面最深刻的实践, 才能形成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才能改变社会历史前进的方向。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研究和学习提供了范例。对马克思主义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沿着毛泽东对马克思实践观进行探索的道路, 我们就可以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作出全面考察和研究, 从而丰富和

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体系。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如同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一样,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必须反映人类实践活动的时代特点, 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随着当代世界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显著提高, 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人们在满足物质文化的同时, 对良好社会环境与和谐社会氛围的要求也显著提高。与此同时,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 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观结合中国实际的运用和发展, 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自主创新”, 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由此促进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都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人类实践活动水平的提高, 表明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超越以往任何一种哲学而成为一种新世界观,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对人类实践活动作了科学的理解, 从而掌握了真理的标准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我们在考察和研究当代人类活动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加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设也是十分有益的。

综上所述,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本质的社会实践观, 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和实施等, 结晶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实践论命题; 具体化为改革开放中以生产力标准替代“姓资姓社”标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替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思

想。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必须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觉审视实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来审视实践。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式下, 科技是龙头、理论是先导。整个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已高度发达, 单一的物质文化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我们必须站在唯物主义实践观的高度来审视全人类的发展, 在生活实践中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创建一个融合的社会氛围, 从而更好地向人们说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及构建和谐社会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同时, 更应当看到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的主流是发展经济并由此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关内容

  •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它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 ...

  • 浅谈[实践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意义
  • 摘 要 <实践论>发表距今已有77年的历史.77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充分论证了<实践论>的正确性.本文以<实践论>中的三个基本观点, 来阐明它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义.今天,重温<实践论>的基本观点,不仅对于贯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 ...

  • 马基本各章节读书笔记
  • 第1章读书笔记 (2011-04-14 19:57:1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1)马义的多角度理解 (2)马义的三个组成部分①马哲②政经③科社 (3)对马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4)作为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是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和F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 ...

  •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本文阐述了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认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当代马克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导读大纲
  •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导读大纲 南京市委党校 孙景坛教授 第一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的命运 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300年.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马 哲及政治经济学):列宁领导俄国革命成功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 ...

  •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范式"的出场与逻辑
  • 作者:曹典顺 学习与探索 2014年07期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14)03-0009-0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推广,起始于新文化运动,盛行于新中国建设时期,创新于改革开放时代.无论是新文化运动,还是新中国建设,抑或是改革开放,都必须有着与之相 ...

  •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研究综述
  • 模块一:研究概况 我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问题的研讨,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而真正的研讨热潮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并持续至今.总的看来,这场讨论经由了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提出,到马克思哲学教科书体系的反思与改革,再到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具体辨析的过程.其发生原因主要是,随着马克思 ...

  • 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一项战略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阐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则是其中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分清多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现在,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也有不同含义的马克思主义.第一种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学说的体系.这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它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