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伦理困惑向道德建设提出的任务

作者:陈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8年08期

  3 年前《中国青年》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困扰中国青年人的十个伦理问题》的文章。(注:文章中所提出的10个问题依次是:第一,“谁是君子?谁是小人?”第二,“当善良不能引出好结果时,为什么不作恶?作恶也许会带来善。”第三,“金钱万能?金钱万恶?”第四,“不扫自家门前雪,怎管他人瓦上霜?”第五,“为什么非要以死来捍卫正义?”第六,“理想,只能是革命的吗?”第七,“干活,该不该讨价还价?”第八,“面对‘利’和‘义’我该拒绝谁?”第九,“竞争,仅仅是为了赢吗?”第十,“人与人的距离拉大了,福兮?祸兮?”)这些问题是作者平日间与青年人接触中捕捉到的。文章只是客观地摆出了问题,没有什么评论。3年过去了, 这些伦理困惑在青年中仍然存在。(注:这一类的文章比较典型的有:《想生存发展就要把自己变得丑恶些吗?》,(《中国青年》997年第7期);《为什么找不到一个纯情女孩? —一个纯情男子的天问》,(《中国青年》1997年第9期);《我不停地奋斗,为什么成功离我越来越远?》,(《中国青年》1996年第10期;《请听听一个“坏孩子”的倾诉》,(1997年11月28日《首都公安报》);《大学生如此丑恶陋》,(《海上文坛》1997年第一期); 《少年英雄为何流落街头》,(《人间方园》1998年第3期);)研究青年中存在的这些伦理困惑,探讨青年中为什么会有这些困惑,对于引导青年、对于道德建设和伦理研究会有启发的。

  一、在伦理道德问题上青年人有何困惑?

  我仔细研究10个问题(注:段跃:《困扰中国青年人的十人伦理问题》载《中国青年》1995年第5期。)所依据的材料。从材料看,10 个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恶的界限是什么,产生了疑惑。甚至对明显的善恶都分不清。有人竟然认为她必须帮助老板作黑帐,这是为了全体职工的利益。(注:段跃:《困扰中国青年人的十人伦理问题》载《中国青年》1995年第5期。)

  第二类:对于千百年来人类所确立的一些基本的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产生了疑惑。比如,要不要区分君子与小人。有青年认为:“是君子,还是小人并不重要。做小人是技巧,是生存手段。……”为了生存什么手段都是可以采取的,不管道德与否。

  这一问题比起分不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似乎更加严重。当人们分不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是仍在竭力分辨善恶的时候,表明人们还是在追求善。而当人们提出区分君子与小人、区分善恶并不重要的时候,就变成了想取消善恶的界限。而取消善恶的区别就意味着不必讲道德。这是做人要讲道德这样一个根本信念的动摇。

  与此相关的困惑是很多的。比如:是为善好还是作恶好?有人问:“当善良不能引出好结果时,为什么不作恶?作恶也许会带来善。”(注:段跃:《困扰中国青年人的十人伦理问题》载《中国青年》1995年第5期。)作恶怎么能带来善呢?这个善是对谁而言的呢?

  这一类问题还包括做人要不要讲良心?要不要讲人格?要不要维护正义?要不要帮助别人……做人要讲道德,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个做人的根本信念。如今,这个根本的信念在一些青年人心里产生了动摇,成了一种疑惑。

  第三类: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道路有疑惑。其中包括如何对待金钱?如何对待享乐,要不要追求崇高理想?如何对待命运?如何看待奋斗、成功与失败。

  这一类的困惑,每一代青年人都会产生。但是,社会的飞速发展,使这些古老的问题变得更加尖锐,更加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对自身命运的把握也越来越难。特别是在人欲横流的时代,还要不要崇高的理想?在如何对待人生价值的追求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歧路。

  二、青年中的伦理困惑是从何而来的?

  以上三类伦理困惑中,最值得研究的是前两类。

  在青年人中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为什么会出现疑惑呢?眼下流行的说法认为,这是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一切都处于变动之中,原有的道德已变得不适用,而新的道德尚未建立起来,这就必然引起人们善恶准则的混乱,对于善恶的界限是什么说不清楚。

  对这种观点我认为不能笼统地肯定,也不能简单地否定。在有些问题上是这样的,在有些问题上不是这样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一种分配方式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由平均主义转变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变化,势必引起原有的一些善恶准则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人们在某些问题上的善恶观念自然会出现一些困惑,会出现一些无所适从的窘态。但是,社会转型并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转变,社会主义制度仍然是根本的准则,社会主义所确立的基本的道德准则并没有发生变化,行贿受贿不会因社会转型而由恶变为善。连行贿受贿这一类历来都视为恶的事情的善恶性质都分不清楚,是另有原因的。

  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社会基本的道德水平在下降,行为失范的现象普遍发生,社会风气严重恶化。当人们视行贿受贿为常规,为当然,认为行贿就像买商品要付款一样的合乎情理时,办事不行贿反成了新鲜事,成了有背于情理的事。当人们把受贿视为帮助别人办事应得的报酬时,不受贿反而不合情理。生活在这种风气下的一些成年人,对于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懒得去区分,视善恶为等同;而对于还正在热心追求真善美的青年人来说,他还是想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些年轻人就会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问题上发生困惑。

  对于社会转型引起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混乱,要靠转变观念,靠正确的伦理论证来解决。而后一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混乱,只能靠扭转社会风气来解决。

  如果说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困惑与社会转型有密切的联系,那么对做人要不要讲道德、要不要讲良心、要不要拼死维护正义、要不要帮助别人、要不要讲人格等根本的道德信念的困惑、动摇,与社会的转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社会转型会在某些问题上带来善恶界限的不清,但善恶界限不清不等于人们不讲道德,人们努力区分善恶界限就是要讲道德。把社会转型、某些具体的道德观念怎样变化当作产生道德信念的困惑、动摇的原因,是缺乏根据的。道德信念的动摇,有道德生活自身的原因。这些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

  其一,社会生活中行为失范的现象普遍发生,这些现象长期作用于青年人,在青年人头脑中引起到底要不要讲道德的困惑。比如说,品德教育是从做人要诚实开始的,可是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讲假话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近年来,还多次从报纸上看到中学教师为即将升入大学的新生改填成绩单,改写评语的事情。类似的不诚实、不讲道德的事情就发生在青年人的视野之内,青年人怎么能不对做人一定要诚实的道德信念发生疑问呢?

  其二,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存在着讲道德的人吃亏,不讲道德的人反而占便宜的现象。这种现象也使一些青年人产生疑惑。这种现象又有多种表现。比如在遇到一些利益冲突时,那些日常就能踢会咬、又奸又滑的人,群众不敢惹他,领导见了怕他,这些人总是在实际上会占到便宜;而为人厚道,对自己要求严格、不会胡搅蛮缠、宁肯自己吃亏也不会去伤害别人的人则往往吃亏。至于像乔安山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反而遭到诬陷,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那就会更伤青年人的心,使人们对做好事的必要性产生了疑问。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善与恶完全被颠倒的事情经常发生,那么做人要不要讲道德的疑问的产生也就不奇怪了。

  其三,长期以来,道德教育不落实、不扎实,人格教育不被重视。道德教育历来都是最受党和国家的重视的,但是在家长、在学校领导的心目中,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地位是不高的。学生家长与学校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不好直接影响个人前程,影响学校的声誉与经济收入。社会所关注的是实际的效益、利润,是干活多少,没有人把精力投放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可以说,长期以来道德教育是不落实的。当然也不能说一点道德教育都没有,各级学校、家庭都有一些道德教育,但灌输道德准则多,实实在在的、一点一滴的品行培养少。从1996年共青团中央组织的全国大型调查看,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但是实际上却没有那样做,知与行是分离的。这表明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有些问题,即把道德当作知识的倾向严重存在,忽视了习惯的培养。当人们把道德准则仅作为一种知识对待时,它就不能深入人心,不能成为行为的实际准则。说的是一套,行的是另一套;学校教育的是一套,社会上流行的是另一套。到底应该怎么做就成一种疑惑,道德到底是什么也不清楚了。

  在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只强调抽象的道德原则,而不大强调人格问题。道德过多地渗入了政治色彩,一般的人之为人的问题不被重视。这样,最基本的品德素质的培养出现空缺,不知羞耻、不讲信用、不诚实、没有气节观念、不讲良心、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懂得理想人格,甚至连公德都不讲的现象就普遍发生。一旦政治理想破灭,就一下子垮到了底,连起码的做人的准则也不讲了。那些身居高位的中高级干部走上贪污腐化的道路,与他们没有真正的人格追求是有直接关系的。

  其四,有一些混乱的似是而非的思潮也给青年人造成了种种伦理困惑。这些年来,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在这些思潮中,不乏充满生机,给人以启迪、激励、催人奋进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好的精神食粮,但是也有一些似是而非、充满混乱的所谓的“理论”。它们往往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对青年人充满诱惑力。比如说,人到底应当怎样度过一生?人生应不应当追求崇高?有一些人说人想怎么活就怎么活,不必提倡崇高。古往今来每个人的活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大约是行不通的。首先有法律在约束着人,每个人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作为。其次还有道德伦理在人的内心约束着人,有社会舆论约束着人。想怎么活就怎么活的绝对自由,从来就不曾有过。如果不提倡追求理想人格,不提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人怎能净化自己的灵魂?道德对社会还有何推动力?有人认为,提倡追求崇高人格,但是实际上达不到,结果会造成道德虚伪,“法乎其上”反而“得乎其下”。如果“法乎其下”,却能持久“得乎其中”。(注:《寻找新文化的历史坐标》, 《中国青年》1995年第5期。)按照这种理论社会不需要把英雄树立为榜样,反而应当把懒汉懦夫树立为榜样。诸如此类的思潮,怎能不给青年人造成伦理困惑?

  三、青年的伦理困惑给道德建设提出的任务

  帮助青年消除这些困惑是我们道德教育、伦理研究工作者的任务。要解决这些困惑有两种办法。一是就具体的困惑来进行讨论,解决一些认识问题。二是做长期的、艰苦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多解决一些品德基本素质的问题,从根本上培养青年人的正确的道德信念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第一种办法是必要的,但是作用是有限的。一方面具体生活向人们提出的每个伦理问题,都是十分复杂的,它是一个知识问题,又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问题,难以十分简明地从学理上说清楚。另一方面,这种具体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而能比较圆满解答这种问题的人又是少而又少的。几亿青少年,靠有限的专家应付不了这么多的困惑青年。第二种办法见效较慢,工作也很艰难,但是能使人的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习惯、道德知识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经过这种培养的人,也许复杂的道理他们讲不太清楚,但对善恶的选择不发生困惑。这两种办法,两种任务,我们道德教育、伦理研究工作者都应当承担。但是我以为,更重要的任务是后者。具体地说,这一任务又可分为以下4点。

  第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格培养。部分青年中存在有伦理困惑,但在有些青年中没有。例如孙天帅在韩国女老板的淫威面前,没有低头。事实表明,是否产生伦理困惑一方面与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与主体有关。一心追求理想人格的人,在最基本的伦理问题上,是不会困惑的。由此看来,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格培养,是消除青年伦理困惑的最根本的途径。

  人格培养是最基本的品德培养,也就是使一个人具有人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比如,要有荣辱感、要知耻,要有道德追求,要诚实、讲信用,要自尊、自重、爱护自己名誉,要懂得尊敬别人,有同情心,有正义感,讲良心,负责任,等等。人格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人自觉地以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自觉地进行人格修养,关心自己的名声,不要自己把自己不当人。如果一个人根本不关心自己的名声,别人把他是否当人看他都无所谓,那他自然也就会认为区分崇高与卑鄙是无意义的,人生不必追求崇高,不必敬仰崇高。

  人格不是道德体系,不是道德原则。人格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资格,是人与禽兽相区分的界限。不同道德体系、不同道德原则,是不同经济制度、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人群在道德方面的界限、区别。就一个道德个体而言,自幼及长,应先进行人格素质的教育,使其有一个较好的品质基础,然后方可灌输一种社会政治理想以及由此所要求的道德原则。不进行基本的人格素质教育就直接进行某种道德体系,道德原则教育,无异于在沙滩上建造高楼大厦。人格素质的基础不好、不牢,没有道德理想追求,是青年伦理困惑最根本的原因。

  第二,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若把讲人格理解为做人要自尊、自爱、自重,一个人要关注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关注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那么讲公德就是要尊重社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关心他人,要使社会、公众在自己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社会公德在很长时间里是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的。究其原因,大约是在唱高调的年代,人们普遍地认为公德是各社会、各国家都通行的道德,层次太低,不具有革命性与先进性,因此不值得重视。但是从近些年的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看,一个社会的公德水平高低,对于这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公德水平普遍地较高,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很有秩序,人与人的关系会很和谐,就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反之,这个社会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总是乱糟糟地,相互之间冲突不断,各种活动都难于顺利进行。

  社会公德在一个道德体系里虽然处于最低的一个层次,但其作用绝对不可忽视。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在社会生活中在协调人与人关系方面有重大作用,而且是因为它在一个人的品德形成过程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公德所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些最常见、最基本的关系。这些关系在各种社会、各种人群、各个时代都存在,因而处理这些关系,也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做人所遇到的最基本的道德问题。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德都不具备,那么他不可能建立起更高的道德境界。

  公德中的善恶准则,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善恶准则,基本公德不具备的人,必然对基本的善恶区别是弄不清楚的,是困惑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连社会公德都可以不讲,那么他就会否认区分善恶的必要性,否认整个道德生活的必要性。青年中存在道德困惑与社会公德水平下降不无关系。

  由于社会公德的问题是随时随地都会遇到,如何处理这些关系是一个人遇到的最多的道德问题,是受到的最多的道德锻炼。因而它在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道德习惯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忽视社会公德的培养,一个人的人格就会有重大缺陷。越过社会公德的培养,更高的道德层次不可能形成。加强社会公德的培养,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平,是消除青年中的伦理道德困惑的根本途径之一。

  第三,要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崇高理想的教育。人格培养、公德培养,可以使青年自身追求真、善、美的内在的素质得到提高,使其建立起基本的善恶观念。但仅有基本的善恶观念在这复杂的、有着多种诱惑力的社会中,还显得不够强有力;在一些超出一般的善恶问题的更为复杂的人生问题上,在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潮、理论面前,还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理论和确立正确的人生信念。比如如何评价革命理想?如何看待今天普遍流行的讲实用、讲实惠的世俗理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讲理想?讲什么样的理想?奋斗十几年还没有成功的人该怎么办?这些问题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善恶观念,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上才能作出恰当评价与选择。所以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在适当的年龄段上应由人格、公德教育转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第四,伦理研究工作者应当对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不断作出伦理论证。青年的伦理困惑中,有一部分问题不是由青年主体自身的原因引起的,而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比如,把辛福强和他妹妹作比较,谁更君子的问题,实质上是问,这两个人谁应当是新时代的榜样?如果不能从伦理学上对类似的问题作出说明,青年中自然会有困惑。再比如,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骗子对骗子的经济,骗到后来大家都越来越聪明,也都骗累了,于是共同制定好防骗的制度,以利于合作,人也诚实了,也讲起道德来了。(注:《世纪末中国人不愿稀里哗啦走出去》,《中国青年》1995年第5期。)这种观点如果是对的, 那么现在的坑蒙拐骗也就无可指责了。职业道德中讲的诚实守信的要求似乎不用进行教育,有一天会自然来到。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必须靠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伦理工作者来从理论上加以说明,给青年人有一个引导。否则,道德建设在一代人身上就不能产生深刻作用。

作者介绍:陈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系

作者:陈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8年08期

  3 年前《中国青年》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困扰中国青年人的十个伦理问题》的文章。(注:文章中所提出的10个问题依次是:第一,“谁是君子?谁是小人?”第二,“当善良不能引出好结果时,为什么不作恶?作恶也许会带来善。”第三,“金钱万能?金钱万恶?”第四,“不扫自家门前雪,怎管他人瓦上霜?”第五,“为什么非要以死来捍卫正义?”第六,“理想,只能是革命的吗?”第七,“干活,该不该讨价还价?”第八,“面对‘利’和‘义’我该拒绝谁?”第九,“竞争,仅仅是为了赢吗?”第十,“人与人的距离拉大了,福兮?祸兮?”)这些问题是作者平日间与青年人接触中捕捉到的。文章只是客观地摆出了问题,没有什么评论。3年过去了, 这些伦理困惑在青年中仍然存在。(注:这一类的文章比较典型的有:《想生存发展就要把自己变得丑恶些吗?》,(《中国青年》997年第7期);《为什么找不到一个纯情女孩? —一个纯情男子的天问》,(《中国青年》1997年第9期);《我不停地奋斗,为什么成功离我越来越远?》,(《中国青年》1996年第10期;《请听听一个“坏孩子”的倾诉》,(1997年11月28日《首都公安报》);《大学生如此丑恶陋》,(《海上文坛》1997年第一期); 《少年英雄为何流落街头》,(《人间方园》1998年第3期);)研究青年中存在的这些伦理困惑,探讨青年中为什么会有这些困惑,对于引导青年、对于道德建设和伦理研究会有启发的。

  一、在伦理道德问题上青年人有何困惑?

  我仔细研究10个问题(注:段跃:《困扰中国青年人的十人伦理问题》载《中国青年》1995年第5期。)所依据的材料。从材料看,10 个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恶的界限是什么,产生了疑惑。甚至对明显的善恶都分不清。有人竟然认为她必须帮助老板作黑帐,这是为了全体职工的利益。(注:段跃:《困扰中国青年人的十人伦理问题》载《中国青年》1995年第5期。)

  第二类:对于千百年来人类所确立的一些基本的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产生了疑惑。比如,要不要区分君子与小人。有青年认为:“是君子,还是小人并不重要。做小人是技巧,是生存手段。……”为了生存什么手段都是可以采取的,不管道德与否。

  这一问题比起分不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似乎更加严重。当人们分不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但是仍在竭力分辨善恶的时候,表明人们还是在追求善。而当人们提出区分君子与小人、区分善恶并不重要的时候,就变成了想取消善恶的界限。而取消善恶的区别就意味着不必讲道德。这是做人要讲道德这样一个根本信念的动摇。

  与此相关的困惑是很多的。比如:是为善好还是作恶好?有人问:“当善良不能引出好结果时,为什么不作恶?作恶也许会带来善。”(注:段跃:《困扰中国青年人的十人伦理问题》载《中国青年》1995年第5期。)作恶怎么能带来善呢?这个善是对谁而言的呢?

  这一类问题还包括做人要不要讲良心?要不要讲人格?要不要维护正义?要不要帮助别人……做人要讲道德,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个做人的根本信念。如今,这个根本的信念在一些青年人心里产生了动摇,成了一种疑惑。

  第三类: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道路有疑惑。其中包括如何对待金钱?如何对待享乐,要不要追求崇高理想?如何对待命运?如何看待奋斗、成功与失败。

  这一类的困惑,每一代青年人都会产生。但是,社会的飞速发展,使这些古老的问题变得更加尖锐,更加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对自身命运的把握也越来越难。特别是在人欲横流的时代,还要不要崇高的理想?在如何对待人生价值的追求等方面,存在着许多歧路。

  二、青年中的伦理困惑是从何而来的?

  以上三类伦理困惑中,最值得研究的是前两类。

  在青年人中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为什么会出现疑惑呢?眼下流行的说法认为,这是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一切都处于变动之中,原有的道德已变得不适用,而新的道德尚未建立起来,这就必然引起人们善恶准则的混乱,对于善恶的界限是什么说不清楚。

  对这种观点我认为不能笼统地肯定,也不能简单地否定。在有些问题上是这样的,在有些问题上不是这样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一种分配方式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由平均主义转变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变化,势必引起原有的一些善恶准则的变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人们在某些问题上的善恶观念自然会出现一些困惑,会出现一些无所适从的窘态。但是,社会转型并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转变,社会主义制度仍然是根本的准则,社会主义所确立的基本的道德准则并没有发生变化,行贿受贿不会因社会转型而由恶变为善。连行贿受贿这一类历来都视为恶的事情的善恶性质都分不清楚,是另有原因的。

  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社会基本的道德水平在下降,行为失范的现象普遍发生,社会风气严重恶化。当人们视行贿受贿为常规,为当然,认为行贿就像买商品要付款一样的合乎情理时,办事不行贿反成了新鲜事,成了有背于情理的事。当人们把受贿视为帮助别人办事应得的报酬时,不受贿反而不合情理。生活在这种风气下的一些成年人,对于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懒得去区分,视善恶为等同;而对于还正在热心追求真善美的青年人来说,他还是想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些年轻人就会在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问题上发生困惑。

  对于社会转型引起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混乱,要靠转变观念,靠正确的伦理论证来解决。而后一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混乱,只能靠扭转社会风气来解决。

  如果说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困惑与社会转型有密切的联系,那么对做人要不要讲道德、要不要讲良心、要不要拼死维护正义、要不要帮助别人、要不要讲人格等根本的道德信念的困惑、动摇,与社会的转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社会转型会在某些问题上带来善恶界限的不清,但善恶界限不清不等于人们不讲道德,人们努力区分善恶界限就是要讲道德。把社会转型、某些具体的道德观念怎样变化当作产生道德信念的困惑、动摇的原因,是缺乏根据的。道德信念的动摇,有道德生活自身的原因。这些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

  其一,社会生活中行为失范的现象普遍发生,这些现象长期作用于青年人,在青年人头脑中引起到底要不要讲道德的困惑。比如说,品德教育是从做人要诚实开始的,可是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讲假话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近年来,还多次从报纸上看到中学教师为即将升入大学的新生改填成绩单,改写评语的事情。类似的不诚实、不讲道德的事情就发生在青年人的视野之内,青年人怎么能不对做人一定要诚实的道德信念发生疑问呢?

  其二,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存在着讲道德的人吃亏,不讲道德的人反而占便宜的现象。这种现象也使一些青年人产生疑惑。这种现象又有多种表现。比如在遇到一些利益冲突时,那些日常就能踢会咬、又奸又滑的人,群众不敢惹他,领导见了怕他,这些人总是在实际上会占到便宜;而为人厚道,对自己要求严格、不会胡搅蛮缠、宁肯自己吃亏也不会去伤害别人的人则往往吃亏。至于像乔安山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反而遭到诬陷,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那就会更伤青年人的心,使人们对做好事的必要性产生了疑问。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善与恶完全被颠倒的事情经常发生,那么做人要不要讲道德的疑问的产生也就不奇怪了。

  其三,长期以来,道德教育不落实、不扎实,人格教育不被重视。道德教育历来都是最受党和国家的重视的,但是在家长、在学校领导的心目中,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地位是不高的。学生家长与学校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不好直接影响个人前程,影响学校的声誉与经济收入。社会所关注的是实际的效益、利润,是干活多少,没有人把精力投放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可以说,长期以来道德教育是不落实的。当然也不能说一点道德教育都没有,各级学校、家庭都有一些道德教育,但灌输道德准则多,实实在在的、一点一滴的品行培养少。从1996年共青团中央组织的全国大型调查看,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但是实际上却没有那样做,知与行是分离的。这表明在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有些问题,即把道德当作知识的倾向严重存在,忽视了习惯的培养。当人们把道德准则仅作为一种知识对待时,它就不能深入人心,不能成为行为的实际准则。说的是一套,行的是另一套;学校教育的是一套,社会上流行的是另一套。到底应该怎么做就成一种疑惑,道德到底是什么也不清楚了。

  在道德教育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只强调抽象的道德原则,而不大强调人格问题。道德过多地渗入了政治色彩,一般的人之为人的问题不被重视。这样,最基本的品德素质的培养出现空缺,不知羞耻、不讲信用、不诚实、没有气节观念、不讲良心、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懂得理想人格,甚至连公德都不讲的现象就普遍发生。一旦政治理想破灭,就一下子垮到了底,连起码的做人的准则也不讲了。那些身居高位的中高级干部走上贪污腐化的道路,与他们没有真正的人格追求是有直接关系的。

  其四,有一些混乱的似是而非的思潮也给青年人造成了种种伦理困惑。这些年来,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在这些思潮中,不乏充满生机,给人以启迪、激励、催人奋进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好的精神食粮,但是也有一些似是而非、充满混乱的所谓的“理论”。它们往往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对青年人充满诱惑力。比如说,人到底应当怎样度过一生?人生应不应当追求崇高?有一些人说人想怎么活就怎么活,不必提倡崇高。古往今来每个人的活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大约是行不通的。首先有法律在约束着人,每个人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作为。其次还有道德伦理在人的内心约束着人,有社会舆论约束着人。想怎么活就怎么活的绝对自由,从来就不曾有过。如果不提倡追求理想人格,不提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么人怎能净化自己的灵魂?道德对社会还有何推动力?有人认为,提倡追求崇高人格,但是实际上达不到,结果会造成道德虚伪,“法乎其上”反而“得乎其下”。如果“法乎其下”,却能持久“得乎其中”。(注:《寻找新文化的历史坐标》, 《中国青年》1995年第5期。)按照这种理论社会不需要把英雄树立为榜样,反而应当把懒汉懦夫树立为榜样。诸如此类的思潮,怎能不给青年人造成伦理困惑?

  三、青年的伦理困惑给道德建设提出的任务

  帮助青年消除这些困惑是我们道德教育、伦理研究工作者的任务。要解决这些困惑有两种办法。一是就具体的困惑来进行讨论,解决一些认识问题。二是做长期的、艰苦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多解决一些品德基本素质的问题,从根本上培养青年人的正确的道德信念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第一种办法是必要的,但是作用是有限的。一方面具体生活向人们提出的每个伦理问题,都是十分复杂的,它是一个知识问题,又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问题,难以十分简明地从学理上说清楚。另一方面,这种具体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而能比较圆满解答这种问题的人又是少而又少的。几亿青少年,靠有限的专家应付不了这么多的困惑青年。第二种办法见效较慢,工作也很艰难,但是能使人的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习惯、道德知识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经过这种培养的人,也许复杂的道理他们讲不太清楚,但对善恶的选择不发生困惑。这两种办法,两种任务,我们道德教育、伦理研究工作者都应当承担。但是我以为,更重要的任务是后者。具体地说,这一任务又可分为以下4点。

  第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格培养。部分青年中存在有伦理困惑,但在有些青年中没有。例如孙天帅在韩国女老板的淫威面前,没有低头。事实表明,是否产生伦理困惑一方面与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与主体有关。一心追求理想人格的人,在最基本的伦理问题上,是不会困惑的。由此看来,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格培养,是消除青年伦理困惑的最根本的途径。

  人格培养是最基本的品德培养,也就是使一个人具有人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比如,要有荣辱感、要知耻,要有道德追求,要诚实、讲信用,要自尊、自重、爱护自己名誉,要懂得尊敬别人,有同情心,有正义感,讲良心,负责任,等等。人格培养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人自觉地以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自觉地进行人格修养,关心自己的名声,不要自己把自己不当人。如果一个人根本不关心自己的名声,别人把他是否当人看他都无所谓,那他自然也就会认为区分崇高与卑鄙是无意义的,人生不必追求崇高,不必敬仰崇高。

  人格不是道德体系,不是道德原则。人格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资格,是人与禽兽相区分的界限。不同道德体系、不同道德原则,是不同经济制度、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人群在道德方面的界限、区别。就一个道德个体而言,自幼及长,应先进行人格素质的教育,使其有一个较好的品质基础,然后方可灌输一种社会政治理想以及由此所要求的道德原则。不进行基本的人格素质教育就直接进行某种道德体系,道德原则教育,无异于在沙滩上建造高楼大厦。人格素质的基础不好、不牢,没有道德理想追求,是青年伦理困惑最根本的原因。

  第二,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若把讲人格理解为做人要自尊、自爱、自重,一个人要关注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关注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那么讲公德就是要尊重社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关心他人,要使社会、公众在自己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社会公德在很长时间里是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的。究其原因,大约是在唱高调的年代,人们普遍地认为公德是各社会、各国家都通行的道德,层次太低,不具有革命性与先进性,因此不值得重视。但是从近些年的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看,一个社会的公德水平高低,对于这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公德水平普遍地较高,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很有秩序,人与人的关系会很和谐,就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反之,这个社会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总是乱糟糟地,相互之间冲突不断,各种活动都难于顺利进行。

  社会公德在一个道德体系里虽然处于最低的一个层次,但其作用绝对不可忽视。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在社会生活中在协调人与人关系方面有重大作用,而且是因为它在一个人的品德形成过程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公德所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些最常见、最基本的关系。这些关系在各种社会、各种人群、各个时代都存在,因而处理这些关系,也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做人所遇到的最基本的道德问题。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德都不具备,那么他不可能建立起更高的道德境界。

  公德中的善恶准则,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善恶准则,基本公德不具备的人,必然对基本的善恶区别是弄不清楚的,是困惑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连社会公德都可以不讲,那么他就会否认区分善恶的必要性,否认整个道德生活的必要性。青年中存在道德困惑与社会公德水平下降不无关系。

  由于社会公德的问题是随时随地都会遇到,如何处理这些关系是一个人遇到的最多的道德问题,是受到的最多的道德锻炼。因而它在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道德习惯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忽视社会公德的培养,一个人的人格就会有重大缺陷。越过社会公德的培养,更高的道德层次不可能形成。加强社会公德的培养,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平,是消除青年中的伦理道德困惑的根本途径之一。

  第三,要坚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崇高理想的教育。人格培养、公德培养,可以使青年自身追求真、善、美的内在的素质得到提高,使其建立起基本的善恶观念。但仅有基本的善恶观念在这复杂的、有着多种诱惑力的社会中,还显得不够强有力;在一些超出一般的善恶问题的更为复杂的人生问题上,在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潮、理论面前,还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理论和确立正确的人生信念。比如如何评价革命理想?如何看待今天普遍流行的讲实用、讲实惠的世俗理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讲理想?讲什么样的理想?奋斗十几年还没有成功的人该怎么办?这些问题的复杂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善恶观念,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上才能作出恰当评价与选择。所以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在适当的年龄段上应由人格、公德教育转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第四,伦理研究工作者应当对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不断作出伦理论证。青年的伦理困惑中,有一部分问题不是由青年主体自身的原因引起的,而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比如,把辛福强和他妹妹作比较,谁更君子的问题,实质上是问,这两个人谁应当是新时代的榜样?如果不能从伦理学上对类似的问题作出说明,青年中自然会有困惑。再比如,有人说市场经济就是骗子对骗子的经济,骗到后来大家都越来越聪明,也都骗累了,于是共同制定好防骗的制度,以利于合作,人也诚实了,也讲起道德来了。(注:《世纪末中国人不愿稀里哗啦走出去》,《中国青年》1995年第5期。)这种观点如果是对的, 那么现在的坑蒙拐骗也就无可指责了。职业道德中讲的诚实守信的要求似乎不用进行教育,有一天会自然来到。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必须靠理论工作者,特别是伦理工作者来从理论上加以说明,给青年人有一个引导。否则,道德建设在一代人身上就不能产生深刻作用。

作者介绍:陈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系


相关内容

  • 网络安全影响
  • 信息时代的网络安全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看法和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已深人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特别是对中国网民中的特殊群体-青年大学生影响颇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25周岁 ...

  • 文明社区申报材料八
  • 八.青年志愿者 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者精神的精髓.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志愿活动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志愿者旗帜 我的青春我做主, 激扬青春靠奉献! 互相帮助趁现在, 无私奉献最光荣! 青 ...

  • 2010年院校学生工作报告
  •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下面将由我代表计科院全体教职员工,作2009--2010学年度计科院的学生工作报告,作为计科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分院党委的全面工作,2009年我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大事.议大事,不断调整完善计科院院发展思路 我和分院党委成员深入研究计科 ...

  • 大学生网络调查报告
  • 大学生网络使用调查报告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约有2000万人,从学生成长面对的文化环境来看,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是全球化趋势的一个重要特征,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力对于青年人往往带有极大的诱惑.网络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上的绝对优势,在有限的时空投放密集的信息容量,进行信 ...

  • 浅析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 2012年6月第34卷增刊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Jun.2012 Vol.34Specialsec. 浅析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叶喜葱,刘文俊,赵光伟 ...

  • 诚信:从传统走向现代
  • 作者:钱焕琦 道德教育研究 2004年07期 诚信:从传统走向现代 诚,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学和哲学概念,以后成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畴.其本义指真实不欺,诚实无妄.直到孔子时期,"诚"还未形成为理论概念.孟子时不但已经形成为理论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说:&quo ...

  • 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推荐)
  • 基本资料 自主权利的道德界限(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推荐) 作者: 王国乡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页数: 定价: 42.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分析,揭示当代中国人在道德实践和道德理念中存在的诸多困惑:并通过对四种著名高校伦理学教材的一系列质疑,指出当代中国 ...

  •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研究
  •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研究 研究问题的提出: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像一把双刃剑,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由于大学生的素质与修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网络道德问题层出不穷. 研究意义:﹙1﹚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提高自身的价值. ﹙2﹚ 二.文献综述 前言 本研究从CN ...

  • 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