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散文教学课例研修报告

初中散文教学课例研修报告

【主 题】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散文 实效性 《散步》《那树》

【研修目的】通过简要介绍《散步》和《那树》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表现,找

到适合初中学生学习散文的方法,帮助语文老师寻找散文教学的“敲门砖”。

【正 文】

一 研究主题及内容

1.本次课例研究的主题为“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随着宣恩县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研讨会在李家河的召开,让宣恩县的语

文教学走进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宣恩县民族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借着这股

东风,掀起了“课内比教学”的高潮,为了让此次活动更深入,更有以利于指

导教师们的常规教学,为此,选定了初中很有代表性的两篇散文作为研修的课

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那树》。

执教教师分别为,向露执教《散步》,田雪萍执教《那树》。

2.选择这两篇散文作为研修课例的理由是: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自读课文,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

上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着浓郁温馨的亲情。表达——互敬互爱、珍爱亲情、

珍惜生命的大主题。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

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这篇散文所涉及到的读书方法

和散文文体特征都是散文教学的典范。

《那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名作。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

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

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文章采用托物

寓意的手法,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那树用自己

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这篇散文所涉及到的“人”“树”“动物”的生存状态,吸引了学生对于自

身较为深入的思考,对于自我的行为也会引发反思。因此,引导学生感知老树

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托物寓意的手法;探究文章打动人心的奥秘,

品析鉴赏本文的哲理美、修辞美,感受悲剧色彩、奇幻色彩,透过文字表面深

层体会王鼎钧散文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增

强环保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二 课例教学方案的预设

(一)《散步》一文采用了预习加展示的课型,没有按照自读课文的课型设

计,而是依据教研组预定的方案,采用的是“1+1”课堂模式进行的。

教学流程如下:

1.营造氛围,谈论亲情。播放给妈妈洗脚公益广告导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

验,从而架起文本与生活有效沟通的桥梁。然后请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对“爱”

这种情感的理解。

2.走进文本,感受亲情。

①从题目开始指导学生朗读,整体感知文本。

②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快速抢答。

3.挑读课文,赏析语言。

①学生自由挑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文中人物性格的语句,并加以

赏析。

②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语句,交流心得。在合作与品味中挖掘尊老的内涵,

以突出重点。

③朗读文章最后一句,教师点拨,以理解主旨,突破难点,并体会以小见大

的写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语言品析,玩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

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愉悦。在探究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启

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让他们去圈点勾画,

去品味语言的精妙,感悟人性的淳美,感受亲情的温馨,探究生命的真谛,从

而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4.拓展延伸,拥抱亲情。幸福家庭是美好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渗

透着浓浓的亲情,它不仅在莫怀戚家中,也在我们每个人家里。请同学们说说

自己家里的亲情故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

学生与教师的经历体验就是课程,社会生活就是课程。设计讲述亲情故事,就

是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亲情的体验中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形成他们

对社会、人生的双向理解,获得对生命意义和生命本质的认识,并进而形成自

己健康的个性。

5. 朗读毕淑敏的散文《孝心无价》来总结全文。

课堂教学精彩回放:

第一个亮点:快速抢答,老师设计了5个小问题“散步的人有哪些?在哪个

季节散步?散步的地点在哪里?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的结局是什

么”,五个小问题迅速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文本中,也很快地理清了文章的主要

内容。学生在这个环节表现的很积极。学生胆子也很大,因为问题没有难度,

学生不会有答题时的思维障碍。老师很漂亮地完成了走进文本的基本任务。

第二个亮点:挑读课文。这个环节符合学生的阅读差异,以学生为主题,让

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此环节,老师用的是“从文中 ,读出了一个 (人)”.于是学生积极回答“一个慈爱亲切的奶奶,一个贤惠温柔的母亲,一

个孝敬善良的我,一个聪明乖巧的儿子”。此时,老师又提问了“如果你有一束

鲜花,你此时会送给谁?为什么呢?”让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拓宽。

第三个亮点:“找出你感受最深,觉得最值得体味的句子,读出来,并说说你

的感受。”环节时,为了提高实效性,老师要求学生从“景物描写”的句子入手。

让学生头脑中有“生命”的大概念。从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来引导学生分析

课文主题——“尊老爱幼,承担责任”。

第四个亮点:写作指导在这篇散文的教学中是很成功的得到了体现。首先老

师引导学生分析了本文的写法“以小见大”,然后,老师安排了语文活动 “文

中哪些句子写得对称?”学生马上动手在文中圈点勾画,很快地找到了如“*有

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

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于是老师恰当地进行点拨:指出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第五个亮点:走出文本,谈论亲情。这个环节是课文的拓展延伸。此时有个学生就谈到了他本人的亲身亲历,因为不小心体育课的时候,他摔骨折了手臂,他妈妈在医院陪护的故事。说的很详细,也很动情。还有学生谈到了,父母在外打工,对于父母的想念之情。有的学生用诗歌表达了对母亲的爱,有的学生用歌曲表达对父母的爱。最后全班齐读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此时,课堂内的所有学生都沉浸在美文里,有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于是其他所有的学生都跟着唱起来了,有的学生还满面泪水。此时,让整个课堂中,不仅仅是语文课的美,更是向我们展示了语文课上带来的“人情美”,人类最高尚的情感写真。

整个课堂上,老师很好地把握的教学的节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最值得称道的是语言品析,紧紧地抓住了学生想要宣泄内心情感的时机和急于表达的欲望。师生互动很自然,每一个环节的转换都水到渠成。课文点拨以情感为线索,贯穿对文本的品味,使学生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每个学生的内心有所触动,从而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整个课堂的点拨都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教学环节不拖沓不生硬。

(二)《那树》的教学预设

教学程序依然按照教读课文设计。采用“1+1”课堂模式进行。

此篇课文一共讲授了三遍。分别在平行班中进行了三次课堂教学研究。整个教学安排了五个语文活动:

独立预习环节,课文语言品析环节,写作技巧指导环节,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改写的环节。

下面就重点介绍第三次的课堂互动情况(907班课堂实录)。

独立预习课分作三个任务进行:

1.听读课文,扫清字词。

2.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按照:树“绿着生”,树“绿着死”把课文分作两个部分。

3.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那是一棵 的树,因为课文第 段中这样说

“ ”。

第二课时展示课。针对预习任务,学生自由展示。

第一个任务,学生很容易的就完成了。对于字词的掌握,学生做得很好。 第二个任务,根据提示“绿着生”“绿着死”,学生完成了课文结构的分析。 第一部分(从开篇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描写早期的大树和近期的大树——“绿着生”。第二部分(从“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到结尾),描写现时的大树,——“绿着死”。

教师适当点拨: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越是久远的叙述得越简略,越是近期的叙述得越详细。

第三个任务,采用的是“开火车”和“风水轮流转”的方式,在小组内展示。 通过结构的分析,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

老师提问 “文章向我们介绍这样的一棵树,是怎样写的?”走进文本,品味语言的美。学生总结了“那是一棵坚固的树;那是一棵外形奇特的树;那是一棵奉献于人类的树;那是一棵富有忍耐力的树;那是一棵被人类残忍杀害的树;那是一棵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的树……”抓住了“树”的形象,为下一步品析语言打下了基础。

“除了树,还写了些什么?怎样写的?”学生迅速进入阅读状态。找到了“人类”“蚂蚁”。从而得出了,人类与蚂蚁相比,人类没有蚂蚁有情有义,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张钦概括出 “一个伟大生命悲壮的一生”。由此学生提炼出本文的主题: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反思。

适时提出“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感受了那树的命运,你想对人类说点什么?”

的真情感言环节。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格言,不要求太长,但是一定要有特色。这个环节学生中,学生表现得很激愤,情绪在这个环节得到了恰当的宣泄。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所表达的内容也很深刻,写出了犹如“停下你高举的屠刀,否则你会成为地球上最寂寞的人。”“树,我为我们人类犯下的罪行向你鞠躬道歉。”“人类不该残忍的伤害地球上的其他种族,应该和谐相处”等。

抓住学生情绪进入到第四个环节。“为什么能够这样如此打动人心,所描述的对象让我们如此感动呢?”

学生通过对“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等语句的再次朗诵和品味,明确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最有代表性的是对人类的称呼,比如屠杀,刽子手等等,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感情倾向,同时作者还把真挚感情放进动人心弦的细腻描写之中,在物的身上寄予人的情感——托物寓意。

学生明白了托物寓意的含义,自然转入到最后一个环节:“采用第一人称,以树的口吻来改写课文” ,这个环节是安排到课外完成的。

通过对作文的批阅,发现有的学生把全文中的那树改成了“我”,通篇改写没有能突出重点。好的作文是进行了恰当的联想和想象,加入自己的独特感受,把自己放入到那情景中去,进行细腻地描写。

三,课例研修中的经验与教训

《散步》一课的教学总体上是很完美的一节课。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

老师的点拨,以及对学生思维的激发和恰当的点评都是很有效的。唯一不足的是,课堂中环节的过渡性语言显得不是很简洁。

《那树》的教学设计通过多次修改,最后一次教学设计的环节很精练,课堂上对于学生的点拨也很准确。最成功的就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透过文字表面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不足的地方就是环节过渡语言不是很简洁,在点评学生的时候喜欢重复学生的答案,让教学时间浪费了。

由此得出,散文的教学有以下一些特点:

1.散文的教学一定要立足于对文本语言的仔细品味,这是散文教学的基础。根基不牢,大厦不稳。品析语言的时候,要恰当地进行点拨,包括修辞,情感,写法等,同时获得这些信息的途径就是“读”, 有个性化的诵读,也有集体的朗读,找到代表性的语句,通过读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读”功不到,“品”就是空谈。语言品味既要以人为本,又要讲究语文的特色。要知道语文课姓“语”——听得懂,想得到,说得准,读得美,写得妙。

2.课堂流程的切换要恰当,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握住学生当时的情绪,逐渐推进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设计不可死板,要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小环节。

3.带领学生学习的时候,老师的激情很重要,可以说老师的激情决定了整个课堂的氛围。由此,语文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的锻炼。

4.语文老师要加强内功的修炼。尤其是课堂语言的表述要精练,教学环节过渡的语言也要精心预设,好的过渡语言会马上把学生带入到文本的意境中。

5.奇特的教学环节设计会让整个课堂鲜活起来。要达到这个新颖,奇特,科学的精巧设计,老师需要下苦功夫。因此备课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先读通,读懂

文本,有自己深刻的感悟后,才能指导学生读出感悟。要是老师自己都没有“读”,学生怎么也学不会“阅读”。

6.散文的文体知识是老师的必备工具,是带领学生进行阅读长跑的车辆。老师心中有“货”,学生才能有所“获”。

附录:

1.《散步》课件

2.《那树》课件

3.学生(张心怡)改写的作文《生如夏花》

初中散文教学课例研修报告

【主 题】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散文 实效性 《散步》《那树》

【研修目的】通过简要介绍《散步》和《那树》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表现,找

到适合初中学生学习散文的方法,帮助语文老师寻找散文教学的“敲门砖”。

【正 文】

一 研究主题及内容

1.本次课例研究的主题为“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随着宣恩县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研讨会在李家河的召开,让宣恩县的语

文教学走进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宣恩县民族实验中学语文教研组借着这股

东风,掀起了“课内比教学”的高潮,为了让此次活动更深入,更有以利于指

导教师们的常规教学,为此,选定了初中很有代表性的两篇散文作为研修的课

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那树》。

执教教师分别为,向露执教《散步》,田雪萍执教《那树》。

2.选择这两篇散文作为研修课例的理由是: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自读课文,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

上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着浓郁温馨的亲情。表达——互敬互爱、珍爱亲情、

珍惜生命的大主题。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

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这篇散文所涉及到的读书方法

和散文文体特征都是散文教学的典范。

《那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名作。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

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

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文章采用托物

寓意的手法,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那树用自己

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这篇散文所涉及到的“人”“树”“动物”的生存状态,吸引了学生对于自

身较为深入的思考,对于自我的行为也会引发反思。因此,引导学生感知老树

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托物寓意的手法;探究文章打动人心的奥秘,

品析鉴赏本文的哲理美、修辞美,感受悲剧色彩、奇幻色彩,透过文字表面深

层体会王鼎钧散文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增

强环保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二 课例教学方案的预设

(一)《散步》一文采用了预习加展示的课型,没有按照自读课文的课型设

计,而是依据教研组预定的方案,采用的是“1+1”课堂模式进行的。

教学流程如下:

1.营造氛围,谈论亲情。播放给妈妈洗脚公益广告导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

验,从而架起文本与生活有效沟通的桥梁。然后请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对“爱”

这种情感的理解。

2.走进文本,感受亲情。

①从题目开始指导学生朗读,整体感知文本。

②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快速抢答。

3.挑读课文,赏析语言。

①学生自由挑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文中人物性格的语句,并加以

赏析。

②有感情地朗读喜欢的语句,交流心得。在合作与品味中挖掘尊老的内涵,

以突出重点。

③朗读文章最后一句,教师点拨,以理解主旨,突破难点,并体会以小见大

的写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语言品析,玩味,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

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愉悦。在探究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启

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给学生充分自主的空间,让他们去圈点勾画,

去品味语言的精妙,感悟人性的淳美,感受亲情的温馨,探究生命的真谛,从

而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4.拓展延伸,拥抱亲情。幸福家庭是美好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渗

透着浓浓的亲情,它不仅在莫怀戚家中,也在我们每个人家里。请同学们说说

自己家里的亲情故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

学生与教师的经历体验就是课程,社会生活就是课程。设计讲述亲情故事,就

是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亲情的体验中加深对文本的解读,形成他们

对社会、人生的双向理解,获得对生命意义和生命本质的认识,并进而形成自

己健康的个性。

5. 朗读毕淑敏的散文《孝心无价》来总结全文。

课堂教学精彩回放:

第一个亮点:快速抢答,老师设计了5个小问题“散步的人有哪些?在哪个

季节散步?散步的地点在哪里?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的结局是什

么”,五个小问题迅速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文本中,也很快地理清了文章的主要

内容。学生在这个环节表现的很积极。学生胆子也很大,因为问题没有难度,

学生不会有答题时的思维障碍。老师很漂亮地完成了走进文本的基本任务。

第二个亮点:挑读课文。这个环节符合学生的阅读差异,以学生为主题,让

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此环节,老师用的是“从文中 ,读出了一个 (人)”.于是学生积极回答“一个慈爱亲切的奶奶,一个贤惠温柔的母亲,一

个孝敬善良的我,一个聪明乖巧的儿子”。此时,老师又提问了“如果你有一束

鲜花,你此时会送给谁?为什么呢?”让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拓宽。

第三个亮点:“找出你感受最深,觉得最值得体味的句子,读出来,并说说你

的感受。”环节时,为了提高实效性,老师要求学生从“景物描写”的句子入手。

让学生头脑中有“生命”的大概念。从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来引导学生分析

课文主题——“尊老爱幼,承担责任”。

第四个亮点:写作指导在这篇散文的教学中是很成功的得到了体现。首先老

师引导学生分析了本文的写法“以小见大”,然后,老师安排了语文活动 “文

中哪些句子写得对称?”学生马上动手在文中圈点勾画,很快地找到了如“*有

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

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于是老师恰当地进行点拨:指出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第五个亮点:走出文本,谈论亲情。这个环节是课文的拓展延伸。此时有个学生就谈到了他本人的亲身亲历,因为不小心体育课的时候,他摔骨折了手臂,他妈妈在医院陪护的故事。说的很详细,也很动情。还有学生谈到了,父母在外打工,对于父母的想念之情。有的学生用诗歌表达了对母亲的爱,有的学生用歌曲表达对父母的爱。最后全班齐读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此时,课堂内的所有学生都沉浸在美文里,有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于是其他所有的学生都跟着唱起来了,有的学生还满面泪水。此时,让整个课堂中,不仅仅是语文课的美,更是向我们展示了语文课上带来的“人情美”,人类最高尚的情感写真。

整个课堂上,老师很好地把握的教学的节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最值得称道的是语言品析,紧紧地抓住了学生想要宣泄内心情感的时机和急于表达的欲望。师生互动很自然,每一个环节的转换都水到渠成。课文点拨以情感为线索,贯穿对文本的品味,使学生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每个学生的内心有所触动,从而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整个课堂的点拨都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教学环节不拖沓不生硬。

(二)《那树》的教学预设

教学程序依然按照教读课文设计。采用“1+1”课堂模式进行。

此篇课文一共讲授了三遍。分别在平行班中进行了三次课堂教学研究。整个教学安排了五个语文活动:

独立预习环节,课文语言品析环节,写作技巧指导环节,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改写的环节。

下面就重点介绍第三次的课堂互动情况(907班课堂实录)。

独立预习课分作三个任务进行:

1.听读课文,扫清字词。

2.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按照:树“绿着生”,树“绿着死”把课文分作两个部分。

3.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那是一棵 的树,因为课文第 段中这样说

“ ”。

第二课时展示课。针对预习任务,学生自由展示。

第一个任务,学生很容易的就完成了。对于字词的掌握,学生做得很好。 第二个任务,根据提示“绿着生”“绿着死”,学生完成了课文结构的分析。 第一部分(从开篇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描写早期的大树和近期的大树——“绿着生”。第二部分(从“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到结尾),描写现时的大树,——“绿着死”。

教师适当点拨: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越是久远的叙述得越简略,越是近期的叙述得越详细。

第三个任务,采用的是“开火车”和“风水轮流转”的方式,在小组内展示。 通过结构的分析,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

老师提问 “文章向我们介绍这样的一棵树,是怎样写的?”走进文本,品味语言的美。学生总结了“那是一棵坚固的树;那是一棵外形奇特的树;那是一棵奉献于人类的树;那是一棵富有忍耐力的树;那是一棵被人类残忍杀害的树;那是一棵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的树……”抓住了“树”的形象,为下一步品析语言打下了基础。

“除了树,还写了些什么?怎样写的?”学生迅速进入阅读状态。找到了“人类”“蚂蚁”。从而得出了,人类与蚂蚁相比,人类没有蚂蚁有情有义,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张钦概括出 “一个伟大生命悲壮的一生”。由此学生提炼出本文的主题: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反思。

适时提出“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感受了那树的命运,你想对人类说点什么?”

的真情感言环节。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格言,不要求太长,但是一定要有特色。这个环节学生中,学生表现得很激愤,情绪在这个环节得到了恰当的宣泄。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所表达的内容也很深刻,写出了犹如“停下你高举的屠刀,否则你会成为地球上最寂寞的人。”“树,我为我们人类犯下的罪行向你鞠躬道歉。”“人类不该残忍的伤害地球上的其他种族,应该和谐相处”等。

抓住学生情绪进入到第四个环节。“为什么能够这样如此打动人心,所描述的对象让我们如此感动呢?”

学生通过对“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两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等语句的再次朗诵和品味,明确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最有代表性的是对人类的称呼,比如屠杀,刽子手等等,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感情倾向,同时作者还把真挚感情放进动人心弦的细腻描写之中,在物的身上寄予人的情感——托物寓意。

学生明白了托物寓意的含义,自然转入到最后一个环节:“采用第一人称,以树的口吻来改写课文” ,这个环节是安排到课外完成的。

通过对作文的批阅,发现有的学生把全文中的那树改成了“我”,通篇改写没有能突出重点。好的作文是进行了恰当的联想和想象,加入自己的独特感受,把自己放入到那情景中去,进行细腻地描写。

三,课例研修中的经验与教训

《散步》一课的教学总体上是很完美的一节课。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

老师的点拨,以及对学生思维的激发和恰当的点评都是很有效的。唯一不足的是,课堂中环节的过渡性语言显得不是很简洁。

《那树》的教学设计通过多次修改,最后一次教学设计的环节很精练,课堂上对于学生的点拨也很准确。最成功的就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透过文字表面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不足的地方就是环节过渡语言不是很简洁,在点评学生的时候喜欢重复学生的答案,让教学时间浪费了。

由此得出,散文的教学有以下一些特点:

1.散文的教学一定要立足于对文本语言的仔细品味,这是散文教学的基础。根基不牢,大厦不稳。品析语言的时候,要恰当地进行点拨,包括修辞,情感,写法等,同时获得这些信息的途径就是“读”, 有个性化的诵读,也有集体的朗读,找到代表性的语句,通过读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读”功不到,“品”就是空谈。语言品味既要以人为本,又要讲究语文的特色。要知道语文课姓“语”——听得懂,想得到,说得准,读得美,写得妙。

2.课堂流程的切换要恰当,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握住学生当时的情绪,逐渐推进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设计不可死板,要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小环节。

3.带领学生学习的时候,老师的激情很重要,可以说老师的激情决定了整个课堂的氛围。由此,语文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的锻炼。

4.语文老师要加强内功的修炼。尤其是课堂语言的表述要精练,教学环节过渡的语言也要精心预设,好的过渡语言会马上把学生带入到文本的意境中。

5.奇特的教学环节设计会让整个课堂鲜活起来。要达到这个新颖,奇特,科学的精巧设计,老师需要下苦功夫。因此备课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先读通,读懂

文本,有自己深刻的感悟后,才能指导学生读出感悟。要是老师自己都没有“读”,学生怎么也学不会“阅读”。

6.散文的文体知识是老师的必备工具,是带领学生进行阅读长跑的车辆。老师心中有“货”,学生才能有所“获”。

附录:

1.《散步》课件

2.《那树》课件

3.学生(张心怡)改写的作文《生如夏花》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教研员国培研修总结
  • 2014年11月3-12日,我十分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初中语文教研员班研修学习.在上海师大,我聆听了专家们的报告,认真参与了各项研修活动,顿觉眼前猛然一亮,心中豁然开朗,许多教学疑难点.困惑之处在此找到了答案,冰释的快乐上升为审美的愉悦.感谢上海师大各位教授专家的倾心付出!感谢 ...

  • 海峡两岸作文教学面面观
  • 开栏的话: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改革开放以来,两岸教育交流日益频繁.为搭建两岸基础教育交流平台,本刊特设"两岸基础教育交流"栏目,欢迎两岸中小学教师和研究人员投稿,来稿请注明"两岸基础教育交流"字样,我们将予以特别关注. 2013年12月26日 ...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提出 (一)课程改革的客观诉求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发展纵向深入的应然需求,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价值虚化.目标弱化.内容窄化.实施僵 ...

  • 初中语文作文研修总结
  • 初中语文作文研修总结 叶圣陶先生曾说:"世间如果有所谓的作文方法,也不过顺着说话想心思的自然规律加以说明而已." 我认为作文教学方法,也就是怎样指导学生"顺着说话想心思的自然规律加以说明".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

  • 国培计划(1)1
  • 2010 年"国培计划"--海南省农村中学教师 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海南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 中国教师研修网 为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 (教师[2010]4 号) ,落实<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实施 ...

  • 校本研修-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早读的有效性
  • 濂水镇初级中学2016年个人校本研修 课题编号:LSZX-201601 课题名称: 学 科:语 文 负责人:李 莹 研修时间:2016年4月-2017年4月 南郑县濂水镇初级中学教科研领导小组 目 录 (2016年)(初中语文)(201601) 濂水镇初级中学校本研修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在初中语文 ...

  • 2011远程研修
  • 2011年章丘市高中.初中教师远程研修的通知 2011年章丘市高中.初中教师远程研修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教育办,市属各高中.初中学校: 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的通知>(鲁教师函[2011]12号)精神,为做好2011年我市教师远程研修培训工作 ...

  • 国培个人学习计划
  • 国培个人学习计划一:国培学习个人研修计划 12月中旬,国培计划--河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小学数学培训班将要在在南京师范大学开班,20XX年以来,省级的骨干教师学习.省名师选拔学习等四次省级培训和学习,但是这次却是唯一一次国培计划,并且是走进高等院校的学习,能够有机会参加高水平的研修和学习学习,特别是能 ...

  • 2014.1.26英语组校本研修计划
  • 教研组2013学年第二学期 "融入视频学习的段力佩茶馆式教学新探索"研修方案 叶文化 研修背景: 2013年3月,我校校长朱立宏提出在我校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2013年9月,我校参加中国C20慕课联盟(初中)筹建大会,成为中国慕课联盟初中组的第一批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