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5届高三语文(江苏专用)一轮课案训练:专题三 考点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专题三 考点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1.(2014吉林复习质检)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问题。

江 晴

[清]郑 燮①

雾裹山疑失, 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 吐出望江楼。

【注】 ①郑燮:号板桥, 清代书画家, 文学家。

这首诗在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解答此题时, 要注意“整体上”这一要求, 而不是抓住只言片语。 答案:对比(或借景抒情) 。前两句描绘出雾裹江上峰峦、雷隐隐雨茫茫的昏暗沉闷之景; 后两句描绘出江雨初停、夕阳半露、楼出江上的豁然开朗之景。晴和雨两种情景构成对比,(或雨给人的低沉和晴给人的畅快心情也形成对比), 表现出一种变化的自然美, 表达了诗人厌弃阴暗、向往光明的情绪。

2.(2014陕西第二次质检)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 完成问题。

春 日

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 日

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鸣禽,

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

安排句法已难寻。

这两首诗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解析:解答此题时, 要分别找出两首诗运用的不同的表达技巧, 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①秦观的《春日》, 运思绵密, 描摹传神。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 聚焦于庭院一角, 描绘出一幅春雨过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 通过对偶、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 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诗歌缘情写景, 曲折隐晦地体现了诗人因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②陈与义的《春日》, 写春则明显地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诗人只抓住最能代表春天特点的景物加以点染。然后, 由写景转入抒情:春意浓、诗兴旺。将更多的春意留给读者自己去看、去想、去揣摩。

3.(2014长沙二模)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甲)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 风吹一夜满关山。

(乙) 从军北征

李 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②。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 ①梅花何处落:《梅花落》为古曲名, 此处“梅花落”三字拆用。②《行路难》:笛曲, 声情哀怨, 内容兼及“离别伤悲之意”。 请简析这两首诗在三、四句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 注意“写法”这一限制,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作答。

答案:第一首诗运用虚写(想象或联想) 的手法, 从笛曲《梅花落》生发想象, 描绘出风送梅花, 一夜之间落满关山的优美画面, 并借征夫听曲想象故乡梅花飘落的情景, 含蓄地表达思乡之情。第二首诗运用细节(动作) 描写的方法, 描绘北征途中, 三十万征人听到笛曲后一齐回首望月的细节, 含蓄地表现征人普遍的思乡之情。

4.(2014湖南衡阳毕业联考) 阅读下面的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①

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②破后, 擘钗③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 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 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 一十四番回。

【注】 ①此词约作于靖康之变后十四年。②凤凰城:汉唐长安的美称。③擘钗:语出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钗为古代妇女头饰, 常充当定情信物, 又或在分离时各执一半, 以为将来复合之凭证, 谓之擘钗。

本词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 试举出其中两种进行赏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 可以从修辞的角度, 也可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选出手法, 并分析表达效果。

答案:①借喻。以“凤凰城破”喻指靖康之变, 北宋灭亡。

②用典。借用“擘钗破镜”两个典故来说明一家人在国亡后的离散。 ③衬托。借杜鹃啼声之悲来衬托主人公心中之悲。

④以小见大。本词表面是写国破后一个家庭的悲剧, 实际写出了一个民族的悲剧, 国家的悲剧。 (答出别的手法, 只要合理亦可)

5.(2014山东青岛统一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 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 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 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 忍更无诗向此留。

第二联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写庐山夜色的? 这样写具有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 抓住上句的“月色”和下句的“流水”, 就可看出动静结合的手法。 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 。上句描写了山中月色的皎洁, 下句写山间的流水潺潺, 动静结合, 勾勒了一个明净、幽寂、清寒的世界, 为第三联表达内心的情感营造了氛围。

6.(2014苏北四市质量抽测)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 维

相逢方一笑, 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 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 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 望君犹伫立。

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 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 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是表达离别之情, 这也是提示从抒情方式的角度来作答。

答案:①借景抒情, 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 传达了作者感伤之情; ②直抒胸臆, 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 ③细节描写(动作描写) 以伫立河边的细节, 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

7.(2014济南外国语学校第一次质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

晏 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长恨离亭, 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 淡月胧明, 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具体分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是“哪些表现手法”, 显然不是一种。解答此题时, 抒情方式、修辞手法都可以考

虑。

答案:①运用借景抒情手法。作者在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 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②运用衬托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 以雁归衬托人未归。

8.(2013浙江金华十校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后面问题。

系裙腰

张 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 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 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 尚小如钱。问何日藕, 几时莲。

下阕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 请作简要说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 不要误为抒情方式的考查。细读诗歌, 会读出双关的修辞手法的。

答案:运用了双关手法。末句“问何日藕, 几时莲”, “藕”谐音双关为“偶”, “莲”谐音双关为“怜”。该句表面写不知荷花何日生藕, 何日产莲, 实际写不知何时能与心上人团圆, 得到心上人的爱怜。

专题三 考点三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1.(2014吉林复习质检)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问题。

江 晴

[清]郑 燮①

雾裹山疑失, 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 吐出望江楼。

【注】 ①郑燮:号板桥, 清代书画家, 文学家。

这首诗在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解答此题时, 要注意“整体上”这一要求, 而不是抓住只言片语。 答案:对比(或借景抒情) 。前两句描绘出雾裹江上峰峦、雷隐隐雨茫茫的昏暗沉闷之景; 后两句描绘出江雨初停、夕阳半露、楼出江上的豁然开朗之景。晴和雨两种情景构成对比,(或雨给人的低沉和晴给人的畅快心情也形成对比), 表现出一种变化的自然美, 表达了诗人厌弃阴暗、向往光明的情绪。

2.(2014陕西第二次质检)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 完成问题。

春 日

秦 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

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

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 日

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鸣禽,

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

安排句法已难寻。

这两首诗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解析:解答此题时, 要分别找出两首诗运用的不同的表达技巧, 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①秦观的《春日》, 运思绵密, 描摹传神。诗人捕捉到春雨“万丝”的特征, 聚焦于庭院一角, 描绘出一幅春雨过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 通过对偶、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 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诗歌缘情写景, 曲折隐晦地体现了诗人因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②陈与义的《春日》, 写春则明显地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诗人只抓住最能代表春天特点的景物加以点染。然后, 由写景转入抒情:春意浓、诗兴旺。将更多的春意留给读者自己去看、去想、去揣摩。

3.(2014长沙二模)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甲)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 风吹一夜满关山。

(乙) 从军北征

李 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②。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 ①梅花何处落:《梅花落》为古曲名, 此处“梅花落”三字拆用。②《行路难》:笛曲, 声情哀怨, 内容兼及“离别伤悲之意”。 请简析这两首诗在三、四句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 注意“写法”这一限制,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作答。

答案:第一首诗运用虚写(想象或联想) 的手法, 从笛曲《梅花落》生发想象, 描绘出风送梅花, 一夜之间落满关山的优美画面, 并借征夫听曲想象故乡梅花飘落的情景, 含蓄地表达思乡之情。第二首诗运用细节(动作) 描写的方法, 描绘北征途中, 三十万征人听到笛曲后一齐回首望月的细节, 含蓄地表现征人普遍的思乡之情。

4.(2014湖南衡阳毕业联考) 阅读下面的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①

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②破后, 擘钗③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 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 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 一十四番回。

【注】 ①此词约作于靖康之变后十四年。②凤凰城:汉唐长安的美称。③擘钗:语出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钗为古代妇女头饰, 常充当定情信物, 又或在分离时各执一半, 以为将来复合之凭证, 谓之擘钗。

本词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 试举出其中两种进行赏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 可以从修辞的角度, 也可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选出手法, 并分析表达效果。

答案:①借喻。以“凤凰城破”喻指靖康之变, 北宋灭亡。

②用典。借用“擘钗破镜”两个典故来说明一家人在国亡后的离散。 ③衬托。借杜鹃啼声之悲来衬托主人公心中之悲。

④以小见大。本词表面是写国破后一个家庭的悲剧, 实际写出了一个民族的悲剧, 国家的悲剧。 (答出别的手法, 只要合理亦可)

5.(2014山东青岛统一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 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 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 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 忍更无诗向此留。

第二联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写庐山夜色的? 这样写具有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 抓住上句的“月色”和下句的“流水”, 就可看出动静结合的手法。 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 。上句描写了山中月色的皎洁, 下句写山间的流水潺潺, 动静结合, 勾勒了一个明净、幽寂、清寒的世界, 为第三联表达内心的情感营造了氛围。

6.(2014苏北四市质量抽测)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 维

相逢方一笑, 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 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 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 望君犹伫立。

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 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 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是表达离别之情, 这也是提示从抒情方式的角度来作答。

答案:①借景抒情, 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 传达了作者感伤之情; ②直抒胸臆, 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 ③细节描写(动作描写) 以伫立河边的细节, 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

7.(2014济南外国语学校第一次质检)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

晏 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长恨离亭, 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 淡月胧明, 好梦频惊, 何处高楼雁一声?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具体分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是“哪些表现手法”, 显然不是一种。解答此题时, 抒情方式、修辞手法都可以考

虑。

答案:①运用借景抒情手法。作者在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 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②运用衬托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 以雁归衬托人未归。

8.(2013浙江金华十校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后面问题。

系裙腰

张 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 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 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 尚小如钱。问何日藕, 几时莲。

下阕主要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 请作简要说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 不要误为抒情方式的考查。细读诗歌, 会读出双关的修辞手法的。

答案:运用了双关手法。末句“问何日藕, 几时莲”, “藕”谐音双关为“偶”, “莲”谐音双关为“怜”。该句表面写不知荷花何日生藕, 何日产莲, 实际写不知何时能与心上人团圆, 得到心上人的爱怜。


相关内容

  • 高三下语文教学计划
  • 高三下语文教学计划一:下学期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2014年考试大纲为依据,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训练这条主线,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和应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运 ...

  •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共7篇)
  • 篇一: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普安县青山民族中学 朱政 一学期的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终于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来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点简单的小结. 首先,由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来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高三复习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 ...

  • 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 高中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高一年级教学指导意见 学生刚上高中,对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方法等都不熟悉,老师必须要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 基础知识:落实课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 ...

  • 安阳县一中2014届高三语文三轮复习计划与策略
  • 2014届高三语文三轮复习计划与策略 安阳县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高三备课组 2013-9 为迎接2014年高考,实现高考既定目标,结合本届高三年级具体情况,力求做到复习有针对性,有实效性,打整体战,特拟定以下计划. 第一部分 复习指导思想 本年度的高三语文教学将继续注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

  • 2015高三语文期末教学总结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语文组 杨金华 在这一学期中,我立足学生,立足教材,立足高考实际,密切关注相关信息,使自己的学习.复习能够紧跟最新形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展望2016年高考,我信心百倍.现将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最新 ...

  • 高三语文教学教师工作总结范文
  • 我今年担任高三年级文科班的语文教师。一学期又快结束,在这里我对一学期来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 第一次上高三,教学经验还很不足的我还是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一学期来,我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课内外相结合,基本上完成本学期初给自己安排的教学工作。 学生基本情况: 1、 基础薄 ...

  • 2012高三语文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考纲、新课标、新高考模式、新命题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学和高三语文备考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高考改革趋势,在全面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充分调研各校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精选的优秀复习资料,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推 ...

  •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
  • 2015年安徽省高考考试说明各学科解读 2015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学科解读 戴俊和 由于安徽省2016年可能参加全国统考,与2014年安徽高考<考试说明>相比,2015年<考试说明>总体稳定,其部分变化,体现了由安徽卷向全国新课标卷过渡的特点. 考试说明具体变化如下: 一.&q ...

  • [高考语文]最新高三语文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 2015年高三语文复习情况交流材料 针对我校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的现实情况,我们把高考的复习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点或专题复习阶段(第一轮复习)上学期基本结束 本阶段主要是专题复习,总目标是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增强学生的得分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具体目标是狠抓几个基础知识点如多音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