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网络计划技术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最早出现在美国, 目前在发达国家应用非常广泛,已成为流行的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科学方法,该方法上世纪传入我国之后,在生产中得到了一些运用,它满足了工程施工的要求,尤其适合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网络计划技术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实施监督和计划的控制以及跟踪调整方面相对落后,基本上停留于计划的编制工作上,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下面就如何提高施工管理中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水平作深入研究。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 关键路线法 建筑工程 应用

1. 绪论................................................................................................................................................ 2

1.1 产生背景 . ........................................................................................................................... 2

1.2 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概况 . ............................................................................................... 2

1.2.1 国内发展概况 . ........................................................................................................ 2

1.2.2 国外发展概况 . ........................................................................................................ 3

1.3 研究的意义 . ....................................................................................................................... 3

1.4 研究的方法 . ....................................................................................................................... 3

2. 网络计划技术的理论概述 . ........................................................................................................... 3

2.1 网络图的基本概念 . ........................................................................................................... 4

2.2 绘制网络计划图 . ............................................................................................................... 5

2.2.1 绘制网络图的步骤 . ................................................................................................ 5

2.2.2绘制网络图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 6

2.2.3网络图的合并与简化 . ............................................................................................. 6

2.3网络计划图参数及其计算 . ................................................................................................ 7

2.3.1事项时间的计算 . ..................................................................................................... 7

2.3.2工序时间的计算 . ..................................................................................................... 8

2.4随机工序时间 . .................................................................................................................... 8

2.5网络计划优化 . .................................................................................................................... 9

2.5.1工期优化 . ............................................................................................................... 10

2.5.2时间——资源优化 . ............................................................................................... 10

2.5.3时间——费用优化 . ............................................................................................... 10

2.6建筑工程项目的含义和内容 . .......................................................................................... 12

2.6.1 建筑工程项目的含义 . .......................................................................................... 12

2.6.2建筑工程项目的内容 . ........................................................................................... 12

2.6.3 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 . .......................................................................................... 12

3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3

3.1存在的问题 . ...................................................................................................................... 13

3.1.1普及率不高 . ........................................................................................................... 13

3.1.2管理水平低下 . ....................................................................................................... 14

3.1.3应用深度不够 . ....................................................................................................... 14

3.2原因分析 . .......................................................................................................................... 14

3.2.1外部环境的影响 . ................................................................................................... 14

3.2.2企业自身素质的制约 . ........................................................................................... 15

4提高网络计划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 . ......................................................................................... 15

4.1建立统一规范的施工管理体系 . ................................................................................... 15

4.2加强对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视 . ....................................................................................... 16

4.3加大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 ....................................................................................... 16

4.4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密切配合 . ................................................................................... 17

5结束语 . ......................................................................................................................................... 17

1. 绪论

1.1 产生背景

从19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用网络图代替传统的横道图编制计划,形成的计划称为网络计划。它是五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依其起源有关键路径法(CPM )与计划评审法(PERT )之分。1956年,美国杜邦公司在制定企业不同业务部门的系统规划时,制定了第一套网络计划。这种计划借助于网络表示各项工作与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通过网络分析研究工程费用与工期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在编制计划及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路线。这种方法称为关键路线法(CPM );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部,在制定研制“北极星”导弹计划时,同样地应用了网络分析方法与网络计划,但它注重于对各项工作安排的评价和审查,这种计划称为计划评审法(PERT )。鉴于这两种方法的差别,CPM 主要应用于以往在类似工程中已取得一定经验的承包工程,PERT 更多地应用于研究与开发项目中[1]。

随着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在以上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方法,如搭接网络技术、随机网络技术、排队仿真随机网络技术、风险评审技术等。这些方法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研等计划管理中,对缩短工期,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2]。

1.2 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概况

1.2.1 国内发展概况

上世纪60年代,华罗庚将网络计划技术引入中国。此后,网络计划技术首先在建筑业和采矿业得到推广和应用。我国网络计划技术研究主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针对网络计划技术的专著就有多部,如1981年出版周慧兴的《网络计划技术》,1982年出版的朱瑶

翠的《企业管理中的网络计划技术》,1987年林知炎的《网络计划技术》。90年代初,中国相继颁发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l001-91)》、《网络计划技术GB/T13400。1-3-92》。该规程和标准的颁发使我国在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方面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二十一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网络技术技术研究得到一定程度重视,但研究力度和领域仍然偏少,在数学理论、建模等方面会有更大发展空间[4]。

1.2.2 国外发展概况

1957年,美国杜邦公司和兰德公司在建造化工厂时开发了CPM 。并利用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局特别规划室和洛可希德航空公司在制定北极星导弹的发射计划时采用了PERT 。此后,随着网络计划技术在西方工业国家的大型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网络计划技术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各国工程人员相继提出搭接网络法(1960年) 、决策树型网络法(1960年) 、决策关键线路法(1960年) 、图示评审技术(1966年) 、随机网络技术(1979年) 、流水网络法(1980年) 、风险型随机网络技术(1981年) 等更为先进的网络计划技[3]。

1.3 研究的意义

利用网络图表达计划任务的进度安排及各项活动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分析,计算网络时间参数,找出关键活动和关键线路;并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求得工期、资源与费用的优化方案。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进行监督与控制,以保证达到预定的计划目标。

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运用网络技术能从需要管理的生产任务的总进度着眼,以任务中各工序所需要的工时为时间因素,按照工序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做出网络图,以反映任务全貌,实现管理过程模型化。然后进行时间参数计算,找出生产计划中的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对任务的各项工序所需要的人、财、物通过改善网络计划做出合理安排,得到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还可以对各种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以保证生产任务优质优量地完成。

1.4 研究的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1)实地调查法;在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从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对网络计划技术重视程度进行了实地调查。

(2)文献分析法;通过进行大量的网上调查,图书馆查阅资料,查阅大量关于国内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文献资料,进行扎实的实证资料的的收集与整理,去粗取精,结合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条理化出本人的研究观点,加以具体阐述与论证。在理论依据上广泛借鉴,对比我国现有网络计划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

(3)理论结合实际法:这篇论文要立足于工程建设的实际,在已有事实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重点突出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体现自己的客观优势和特点。

2. 网络计划技术的理论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系统地介绍了网络计划技术的理论及应用方法。

网络计划技术是基于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 和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 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4]。

19世纪中期,美国工程师泰罗在米德威尔工厂首次倡导科学管理,他建议把计划管理从工厂的业务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管理部门——计划室。用于计划管理的各种图表、数据都集中在计划室内,出计划室统一负责管理工厂的计划业务[6]。随后,泰罗的助手亨利·L·甘特(Henry·L·Gantt) 发明了用横道图的形式编排进度计划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和容易掌握的优点,很快在工程界得以推广。但它在表现内容上存在以下缺陷:第一、不能准确地反映计划任务中各项作业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二、不能反映出整个任务中的关键所在;第三、不适宜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删[4]。鉴于横道图的缺陷,卡洛尔·阿丹密基(Karol Adamieeki) 于1931年研制出了协调图,但没有受到工程管理界的足够重视。与此同时,在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和军事项目中广泛采用了里程碑系统。里程碑系统的应用虽未从根本上解决复杂项目的计划和控制问题,但却为网络概念的产生充当了媒介。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军界和各大企业的管理人员相继摸索出了各种计划和控制技术,其中以网络计划技术最为有效。网络计划技术克服了横道图的缺陷,能够反映项目进展中各作业间的逻辑关系,并可以事先进行科学安排,因而为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5]。1957年,美国杜邦公司和兰德公司在建造化工厂时开发了CPM ,并利用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4]。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局特别规划室和洛可希德航空公司首次提出PERT ,并利用其制定了北极星导弹的发射计划,使得工程比原定时间提前两年完成,并节约成本15%。北极星导弹的发射是一个超大型的工程,涉及到美国48个州的200多个主要承包商和11000多个企业

[8]。上世纪60年代,耗资400亿美元,涉及两万多个企业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也是采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管理的。此后,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于1961年开始在建筑业首先应用网络计划技术[9]。随后,英国、德国和加拿大将网络计划技术在采矿业推广使用[10]。网络计划技术在西方工业国家的大型工程项目的实践表明,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可节约资金l0%~15%,缩短工期15%-20%,而编制网络计划所需的费用仅占工程总费用的0.1%[15]。

上世纪60年代,华罗庚将网络计划技术引入中国,并结合中国“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思想,将网络计划技术称为“统筹法”[6]。此后,网络计划技术首先在建筑业得到推广。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相继颁发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lOOl-91)》、《网络计划技术GB/T13400。1-3-92》。该规程和标准的颁发使我国在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方面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11]。

2.1 网络图的基本概念

(1)工序

工序又称作业、工作、活动。一项工程总由许多彼此关联的独立活动组成,这些活动成为工序。工序需要消耗时间或资源。各道工序之间先后关联,完成每道工序的时间称为工序时间。在企业生产中工序可以是新产品设计中的初级设计、技术设计、工装制造等[12]。 虚工序不是实际中的具体工序,仅用于表示相邻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不需要时间和资源。

(2)事项

事项又称为节点、事件。事项标志工序的开始或结束,本身不消耗时间或资源。某个事项的实现,标志着在它前面各个工序的结束,又标志着在它之后的各个工序的开始。

网络图中的事项通常用圆圈和里面的数字表示,数字表示事项的编号,如①,②,③,…工序通常用实箭线来表示,箭头表示工序行进的方向,箭头和箭尾鱼事项相连。与箭头相连

事项表示工序的结束,称为箭头事项。与箭尾相连的事项表示工序的开始,称为箭尾事项。虚工序用虚箭线表示,没有工序名称和工序时间。

在网络图中,用箭线及其权、箭头事项和箭尾事项来确切表示一个工序。如图2-1所示。

图 2-1

(3)网络图

网络图是指由工序、事件及工序时间构成的赋权有向图。网络图包含完成整个项目的所有工序。

网络图包括两种格式,一种是双代号网络图,用节点表示事件,用箭头表示工序;另一种是单代号网络图,用节点表示工序,用箭线表明工序之间的关系[12]。本文使用的是双代号网络图。

(4)路线

路线是指从始点开始,沿箭线的方向,连续不断地到达终点的通路。这样的路线由许多条,各条路线的路长(路上各工序时间之和)可能不同,其中路长最长的路称为关键路线[13]。关键路线上的工序称为关键工序。关键路线可能会有多条。

(5)紧前工序

紧前工序是指紧接某项工序的先行工序。

(6)紧后工序

紧后工序是指紧接某项工序的后续工序。

2.2 绘制网络计划图

2.2.1 绘制网络图的步骤

绘制网络图的关键在于网络图必须正确全面地反映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1)确定目标

网络计划的目标是多方面综合的,但按侧重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2]:第一类,时间要求为主;第二类,资源要求为主;第三类,费用要求为主。

(2)编制工序明细表

收集和整理资料,将任务(或项目、工程)分解成若干道工序,确定工序的紧前和紧后关系,估计完成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劳动力、费用和资源,编制出工序明细表。

①任务分解时,要由网络绘制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一起来进行,以保证分解的任务既满足完成工程任务的需要,又符合编制网络计划的要求。

②根据使用的部门的不同,任务分解的详略程度不同。同一个任务可以画出几种详略程度不同的网络图:总网络图、一级网络图、二级网络图等,分别提供总指挥部门、基层部门、具体执行人使用。为了便于管理,各级网络图中工序和事项应统一编号。

(3)绘制网络图

依据工序明细表,按照一定规则绘制网络图。

2.2.2绘制网络图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1)网络图是有向图,绘制时应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从左向右延伸。

(2)网络图中不允许有回路,否则会出现逻辑错误,工序永远到不了终点。

(3)网络图只有一个始点和终点,其他为中间事项。

(4)给事项进行编号时,应使箭尾标号小于箭头编号。为了便于修改编号和调整计划,可以在编号过程中,留出一些空号。

(5)正确表示工序之间的前行和后续关系。

(6)相邻节点之间只能有一条弧线。

(7)虚工序的运行

①可将前面的不允许存在的情况化解。

②正确表示工序之间的前后关系。

③正确表示平行交叉作业。一个工序被分为几个工序同时进行,称为平行工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序交叉进行,称为交叉作业。

(8)网络图的布局要清晰美观,关键路线尽量在中间,联系密切的工序放在相近的位置,尽量避免箭杆的交叉。

2.2.3网络图的合并与简化

在不同的网络图上对工序粗细的划分程度可以有很大差别。把图上的一组工序简化为一个组合工序,称为网络图的简化;把若干个局部网络图归并成一个网络图,称为网络图的合并[10]。

两个网络图中的共同事项称为交界事项。交界事项沟通了两个以上的网络的各个工序之间的关系。交界事项又分为进入交界事项和引出交界事项。在进行网络图的简化时,若图中的一组活动具有唯一的开始事项和结束事项,就可以简化为一项大的组合工序。但要注意,简化后的组合工序的时间一定要以这个网络的关键路线的持续时间来表示。

2.3网络计划图参数及其计算

对于复杂的工程项目,在整个网络图中有许多路线,通过列举写出所有路线的找出关键路线的方法不可行,可以通过计算网络图中有关时间参数的方法找出关键路线。时间参数也可以为网络图优化、调整和执行提供明确的时间概念。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包括事项最早时间、事项最迟时间、事项时差、工序最早开始时间、工序最迟开始时间、工序最早结束时间、工序最迟结束时间、总时差、单时差。

2.3.1事项时间的计算

(1)事项最早时间

事项j 的最早时间用TE (j )表示,它表明以它为始点的各工序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也表示以它为终点的各工序最早可能完成的时间。

事项最早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

①设始点事项的开始时间为TE (1)=0,表示工程从零时刻开始工作。

②自左至右逐步计算事项最早时间,直至终点事项。

③若一个事项同时是多个箭线的箭头事项,则选其中箭尾事项最早时间加箭线时间之和的最大值作为该事项最早时间。即:

TE (j )=max[TE(i )+T(i ,j )]

式中,TE (i )为与事项相邻的各紧前事项的最早时间;T (i ,j )为工序(i ,j )的工序时间。

④终点事项的最早时间记为TE (n ),是工程的最早完工工期,简称工程工期。 事项最早时间可以标注在网络图上每个事项旁边的矩形框内。

(2)事项最迟时间

事项i 的最迟时间用TL (i )表示,它表明在不影响任务总工期的条件下,以它为始点的工序的最迟必须开始的时间,或以它为终点的各工序最迟必须结束的时间。 事项最迟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

①终点事项的最迟时间就是工程最早完工时间,即TL (n )= TE(n )。

②自右至左逐步计算事项最迟时间,直至始点事项。

③若一个事项同时是几个箭线的箭尾事项,选其中箭头事项的最迟时间与箭线时间之差最小值作为该事项的最迟时间。即

TL (i )=min[TL(j )-T (i ,j )]

式中,TL (j )为与事项相邻的各紧后事项的最迟结束时间。

事项最迟时间可以标在网络图上各个事项旁边的三角框内。

(3)事项时差

事项时差是指各事项的最迟时间与最早时间之差。根据事项时差可以找出网络图的关键路线。用事项时差来判断关键路线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事项时差为零。

②路线上每个工序满足TE (j )-TE (i )= T(i ,j )或TL (j )-TL (i )= T(i ,j )。 在只有一条关键路线时,利用事项时差判断关键路线只考虑第一个条件就可,但可能存在多条关键路线时,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2.3.2工序时间的计算

(1)工序最早开始时间ES (i ,j )

任何一个工序必须在其所有紧前工序全部完成之后才能开始,因此工序的最早时间是它的各项紧前工序最早结束时间中的最大值。通过与事项最早时间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对比可知,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其箭尾事项的最早时间。即

ES (i ,j )=TE(i )

(2)工序最早结束时间EF (i ,j )

工序最早结束时间等于工序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工序的工作时间。即

EF (i ,j )= ES(i ,j )+T(i ,j )

(3)工序最迟结束时间LF (i ,j )

工序最迟结束时间是指在不影响工程最早完工时间TE 的前提下,工序最迟必须完成的时间,等于这个工序箭头事项的最迟时间。即

LF (i ,j )=TL(j )

(4)工序最迟开始时间LS (i ,j )

工序最迟开始时间等于工序最迟结束时间减去工序的工作时间。即

LS (i ,j )= LF(i ,j )- T(i ,j )

(5)工序总时差TF (i ,j )

工序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工程最早完工时间的前提下,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或最迟结束时间可以推迟的时间。即

TF (i ,j )= LS(i ,j )-ES (i ,j )=LF(i ,j )-EF (i ,j )

工序总是差越大,说明工序在整个网络中的调整时间越大,利用工序总时差可以调整非关键路线上工序的开工时间,以保证将资源用到关键工序上。

(6)工序单时差FF (i ,j )

工序单时差是指在不影响紧后工序的最早可能开工时间的前提下,工序最早可能结束时间可以推迟的时间。即

FF (i ,j )=ES(j ,k )-EF (i ,j )=TE(j )-TE (i )-T (i ,j )

2.4随机工序时间

在前面所讲的内容中,工序时间都是作为固定值出现的。但在实际项目工作中,各个工序的完工时间往往不是确定的。本节讨论工序时间的确定以及随机工序时间对网络计划关键路线完成率的影响。

工序时间是指完成工序(i ,j )所需的时间,一般用T (i ,j )表示。确定工序时间的方法包括一点时间估计法和三点时间估计法[7]。

(1)一点时间估计法

一点时间估计法是指为每个工序估计一个工序时间。在具备工时定额和劳动定额的任务中,工序时间可以用这些定额资料确定;无定额可查,但有工序的统计资料,也可利用统计资料通过分析来确定工序时间。

(2)三点时间估计法

三点时间估计法是指为每个工序估计三个时间:乐观时间、最可能时间、悲观时间,然后对三个时间计算平均值作为该工序的工序时间。其中乐观时间是指在顺利情况下,完成工序所需的最少时间,记为a ;悲观时间是指最不顺利的情况下,完成工序所需时间,记为b ;最可能时间是指正常情况下,完成工序所需时间,记为m 。

在不具备一点时间估计法所需的资料时,可采用三点时间估计法。

工序的上述三种时间都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根据经验,这些时间的概率分布可以认为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4]。一般情况下,每道工序的工序时间的计算公式为:

T (i , j )=

方差为: a +4m +b 6

⎛b -a ⎫σ2= ⎪ 6⎝⎭

工序时间的随机性,会造成工程完工时间的随机性。设关键路线上的工序数位N ,关键路线上工序的完工时间为T K ,各个工序的完工时间现行无关,则工程完工时间的期望值为:

N 2

T E =∑k =1a k +4m k +b k 6

方差为:

⎛b -a k ⎫2σE =∑ k ⎪ 6⎭k =1⎝N

2 在已知工程完工时间期望值T E 和方差σE 的情况下,通过令λ=2T -T E

σ,可以将非正

态分布转化正态分布,利用正态分布表可以对某个时间内完成工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也可以计算工程在某一概率下完工需要多久。

2.5网络计划优化

在确定了网络的所有参数后,便可以制定出一个初始计划。在制定初始计划时,由于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一项工程的分析,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因此,初

始计划难免潜藏着某些尚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诸如富裕时间和资源潜力的合理利用、计划结构的合理组织等[7]。所以,有必要根据特定的需要,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进行分析、调整,以使方案不断优化。

网络计划优化一般分三种:A 、工期优化;B 、时间—资源优化;C 、时间—费用优化。

2.5.1工期优化

在完成某项工程项目时,人们总希望在保证质量和不增加人力、物力的前提下,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整个项目。项目的工期就是关键路线的路长。因此,必须首先明确关键路线和关键工序,设法缩短关键工序的时间,从而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工期优化是通过改变某些工序的逻辑顺序或缩短工期,以使总工期符合目标要求。工期优化的具体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一、改变关键工序的逻辑顺序,将串联工序改为平行工序。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工序都可以改为平行工序,必须视各工序的具体内容而定。第二、缩短关键工序的工作时间。一般可采取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设备的效率、增加人力、延长单位时间内的制度工作时间等措脆,来缩短关键工序的工作时间。

但应该明确的是,第一、关键工序所压缩的时间量并不等于整个任务所压缩的时间量;第二、关键路线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某些关键工序时间的压缩,关键路线可能发生改变,所以,在压缩时间后,应重新计算有关参数,以确定最终的关键路线。

2.5.2时间——资源优化

在编制网络图时,如果仅考虑时间,不考虑资源的均衡利用,往往会使资源得不到均衡利用。于是需要对网络图进行调整,调整的基本原则为:

(1)尽量保证关键工序的资源需要量;

(2)利用非关键工序的时差错开各工序使用资源的时间;

(3)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延长时差大的工序的工时,或切断某些非关键工作,以平衡资源需要量。

在利用总时差错开各工序开工时间,拉平资源需求高峰的过程中,在确实受到资源限制,或者在考虑综合经济效益的条件,也可适当推迟工期。另外,还可以采取非关键资源分段的措施来实现资源的平衡。

2.5.3时间——费用优化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在考虑尽快完工的同时,必须考虑其工程费用问题,要在尽快完工和费用最低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因此对网络计划进行时间—费用分析。

(1)工程费用一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

直接费用是直接与完成工程有关的费用,如工人工资、材料费、能源费、工具费等。采取措施缩短工期会使直接费用增加[8]。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工序的作业时间越短,直接费用越大。

间接费用是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等非直接用于完成工程任务的费用。网络计划优化时,常将间接费用看作每天是固定的费用,工期缩短一天,就会减少一天的间接费用。反之,则会增加一天的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变动率是缩短一天工程工期增加的直接费用,用g 表示。

g 极限时间的工序直接费用-正常时间的工序直接费用 正常时间-极限时间

式中,正常时间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即由各工序的作业时间所构成的工程完工时间;极限时间是指为了缩短各工序的作业时间而采取一切可能的技术组织措施之后,可能达到的作业时间和完成工程项目的最短时间。

完成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总费用与工程完工时间之间的关系可用图2-2来表示。工程费用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相加得来,工期缩短时,直接费用增加,间接费用减少。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交点处工程费用最低,该点对应的工程完工时间为最低成本日程

[5]。

图 2-2

(2)最低成本日程的确定

编制网络计划图,无论是以降低费用为主要目标,还是以尽量缩短工期完工时间为主要目标,都要计算最低成本日程,从而提出时间—费用的优化方案。

最低成本日程的计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只有压缩关键路线上的工期才能够使总工期缩短;

②在网络图中,同时有几条关键路线时,为了缩短总工期,必须同时缩短这几条关键路线。如只缩短一条则只能使其中一条关键路线变成非关键路线,工程费用增加,总工期不会缩短[5]。

最低成本日程的计算步骤如下:

①绘制网络图,计算事项和工序的时间参数,确定工程工期与关键路线,计算相应工程费用。

②在各条关键路线上所有可压缩的工序中,各确定一个直接费用变动率最低的工序作为压缩工序。这些压缩工序上的费用率之和记为g ,若压缩工序的费用率之和小于单位时间的

间接费用h ,即(g -h )

③确定压缩时间。选取非关键路线上总时差的最小值a ,选取压缩工序可压缩时间的最小值β,则压缩时间θ=min (α,β)。

④重复1)-3) 步,直到压缩工序的费用率之和大于单位时间的间接费用,即(g -h )>0。

2.6建筑工程项目的含义和内容

2.6.1 建筑工程项目的含义

建筑工程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是指为完成依法立项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及安装工程等)而进行的、有起止日期的、达到规定要求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特定过程,包括策划、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和移交等。[1]

2.6.2建筑工程项目的内容

建筑工程项目包括:工程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1)工程建设项目(也叫“建设单位” ):指具有一个设计任务书和总体设计,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管理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的工程建设项目。一个建设项目往往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2]

(2)单项工程(也叫 “枢纽工程项目” ):是指在一个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它是工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应单独编制工程概预算。[3]

(3)单位工程:是指具有独立设计,可以独立组织施工,但建成后一般不能进行生产或发挥效益的工程。它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4]

(4)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它是按工程部位、设备种类和型号、使用材料和工种的不同进一步划分出来的工程,主要用于计算工程量和套用定额时的分类。[5]

(5)分项工程:是通过较为简单的施工过程就可以生产出来,以适当的计量单位就可以进行工程量及其单价计算的建筑工程或安装工程称为分项工程。[6]

2.6.3 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

(1)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形成固定资产为特定目标。约束条件有:时间约束,即要有合理的建设工期时间限制;资源约束,即有一定的投资总额,人力、物力等条件限制;质量约束,即每项工程都有预期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或使用效益的目标要求。[7]

(2)建筑项目实施的一次性,项目不能重复。

(3)建筑项目的确定性,项目必有确定的终点,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中,外部和内部因素总是会发生一些变化,当项目目标发生实质性变动时,他不再是原来的项目了,而是一个新的项目,因此说项目的目标是确定性的。

(4)建筑项目具有整体性,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建筑项目是由一个或若干个互相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所组成的,建筑项目中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5)建筑项目的风险性,建筑项目的投资额巨大,建筑周期长,投资周期长,期间的物价变动,市场需求,资金利率等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会带来较大风

险。

建筑工程项目除了具有一般项目的基本特点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明确的建筑任务,如建设一个住宅小区或建设一座发电厂等。

(2)具有明确的质量、进度和费用目标。

(3)建筑成果和建筑过程固定在某一地点。

(4)独特的性质,建设项目具有唯一性的特点。

(5)结果的不可逆性, 按照建筑项目特定的任务和固定的建设地点,需要专门的单一设计,并应根据实际条件的特点,建立一次性组织进行施工生产生活,建筑项目资金的投入具有不可逆性。

(6)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复杂性多特点,主要表现在:工程项目涉及的单位多,各单位之间关系协调的难度和工作量大;工程技术的复杂性不断提高,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大中型项目的建设规模大;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对工程项目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工程项目的影响,越来越复杂。

(7)需要遵循必要的建筑工程和特定的建筑过程,即一个建设项目从提出建设的设想、建议、方案选择、评估、决策、勘察、设计、施工一直到竣工、投入使用,均有一个有序的全过程。

3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存在的问题

3.1.1普及率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企业不断涌现,但由于我国建筑业起步较晚,跟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网络计划技术作为施工项目常用的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十分普及。据相关资料统计,越顶尖的建筑企业,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率越高,中央和省级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最高,每年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高达40%左右;而市一级的施工单位,每年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面只占1 5%左右;县级及以下施工企业,

由于技术管理水平较差,每年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面只有5%左右。

3.1.2管理水平低下

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编制计划工作上,而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没有对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

3.1.3应用深度不够

施工网络计划图的编制往往只是简单地反映整个项目中各工作单元之问的相互关系,没有对各个工序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因此编制深度不够,对网络计划的编制也只是停留在表面。

3.2原因分析

3.2.1外部环境的影响

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变化快、施工易受行政干预、工程进度需根据资金随时调整和因拖欠工程款导致无法开工等。网络计划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来制定的,倘若工程设计发生变化,会对网络计划的编制和修改带来很大困难,导致施工企业应接不暇,无法使用网络计划进行有效管理;有些建筑企业在施工期间甚至违反建筑学的客观规律,不断压缩工程周期,为了完成任务,不按当初编制的网络计划进行施工,使网络计划的使用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开发商不及时支付工程款或付款时没有与网络计划紧密结合,从客观上降低了建筑企业使用网络计划技术的积极性。此外,目前市场上编制网络计划的软件很多,但适用于施工进度控制的却很少,而且不能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编制计划,从而阻碍了建筑施工

企业应用网络计划对项目进度进行控制。

3.2.2企业自身素质的制约

①传统工作模式的阻碍。传统的施工管理更偏向于人工管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比较注重工作经验的运用,很少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同时施工企业对网络计划的认识不足。许多建筑工人在施工中并不采用网络计划技术,他们认为会限制行动自由,不像传统管理模式更看重个人经验。

②管理粗放现象严重。施工管理现场没有根据计划进行跟踪检查,随意性大,工程数据收集不全、不完整,进度数据统计、处理、分析能力差,没有专人负责等。

③缺乏高素质管理人员。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同时也是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更注重施工技术的研究,对施工进度的管理局限于横道图,缺乏网络计划技术的相关知识。

4提高网络计划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

4.1建立统一规范的施工管理体系

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有一套统一健全的管理制度作为保证,通过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建立明确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并对管理内容进行跟踪和管理。首先,对工程的设计进行管理,通过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避免频繁地更改工程设计,导致工期延长;其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对工程进度进行监督和管理,使工程进度得到实时监控,避免因延误工期导致

成本增加或因赶工期带来质量隐患;再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网络计划技术对财务状况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使项目资金跟上工程项目的进度,不至于推迟工程施工,同时对工程拨款进行合理控制,能够有效防止工程款项的浪费,达到工程款项使用的最优化。

4.2加强对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视

不仅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要对网络计划技术足够重视,还要求基层管理人员也要重视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许多高级管理人员往往只重视企业工程量的多少和能够获得的工程款项的多少,却忽视了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混乱的施工管理

不仅影响施工计划,严重地更导致工期延迟,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额外支出,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所以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必须从根本上重视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只有高级管理层的意识到网络计划技术的必要性,才能让基层管理人员在生产中重视到这一管理技术的作用,从而设计出更优更好的管理软件和程序,制定更为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计划,从而对工程施工项目进行更好的管理。

4.3加大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因为许多中小型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学习专业的管理知识,对管理知识的应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从专业的角度来对施工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网络计划技术不能很好的了解和把握。所以,建筑企业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同时加强网络计划技术应用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对施工过程的

管理和控制能力。

4.4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密切配合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网络计划的编制与实施都是建立在已知的施工方法基础之上的,因此需要管理人员了解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根据施工要求有针对性地编制行之有效的管理计划,制定系统的管理措施,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密切配合,使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5结束语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科学的建筑施工管理思想、手段和方法,在施工组织和管理应用广泛。它的应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也与参与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密切相关。在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一方面,领导需要意识到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加强对员工的引导;另一方面,需要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培养既会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大力推广网络计划技术,提高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水平,以适应现代化管理技术的需要。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计划技术,面对复杂的建筑工程,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网络计划技术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最早出现在美国, 目前在发达国家应用非常广泛,已成为流行的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科学方法,该方法上世纪传入我国之后,在生产中得到了一些运用,它满足了工程施工的要求,尤其适合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网络计划技术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实施监督和计划的控制以及跟踪调整方面相对落后,基本上停留于计划的编制工作上,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下面就如何提高施工管理中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水平作深入研究。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 关键路线法 建筑工程 应用

1. 绪论................................................................................................................................................ 2

1.1 产生背景 . ........................................................................................................................... 2

1.2 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概况 . ............................................................................................... 2

1.2.1 国内发展概况 . ........................................................................................................ 2

1.2.2 国外发展概况 . ........................................................................................................ 3

1.3 研究的意义 . ....................................................................................................................... 3

1.4 研究的方法 . ....................................................................................................................... 3

2. 网络计划技术的理论概述 . ........................................................................................................... 3

2.1 网络图的基本概念 . ........................................................................................................... 4

2.2 绘制网络计划图 . ............................................................................................................... 5

2.2.1 绘制网络图的步骤 . ................................................................................................ 5

2.2.2绘制网络图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 6

2.2.3网络图的合并与简化 . ............................................................................................. 6

2.3网络计划图参数及其计算 . ................................................................................................ 7

2.3.1事项时间的计算 . ..................................................................................................... 7

2.3.2工序时间的计算 . ..................................................................................................... 8

2.4随机工序时间 . .................................................................................................................... 8

2.5网络计划优化 . .................................................................................................................... 9

2.5.1工期优化 . ............................................................................................................... 10

2.5.2时间——资源优化 . ............................................................................................... 10

2.5.3时间——费用优化 . ............................................................................................... 10

2.6建筑工程项目的含义和内容 . .......................................................................................... 12

2.6.1 建筑工程项目的含义 . .......................................................................................... 12

2.6.2建筑工程项目的内容 . ........................................................................................... 12

2.6.3 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 . .......................................................................................... 12

3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3

3.1存在的问题 . ...................................................................................................................... 13

3.1.1普及率不高 . ........................................................................................................... 13

3.1.2管理水平低下 . ....................................................................................................... 14

3.1.3应用深度不够 . ....................................................................................................... 14

3.2原因分析 . .......................................................................................................................... 14

3.2.1外部环境的影响 . ................................................................................................... 14

3.2.2企业自身素质的制约 . ........................................................................................... 15

4提高网络计划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 . ......................................................................................... 15

4.1建立统一规范的施工管理体系 . ................................................................................... 15

4.2加强对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视 . ....................................................................................... 16

4.3加大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 ....................................................................................... 16

4.4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密切配合 . ................................................................................... 17

5结束语 . ......................................................................................................................................... 17

1. 绪论

1.1 产生背景

从19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用网络图代替传统的横道图编制计划,形成的计划称为网络计划。它是五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依其起源有关键路径法(CPM )与计划评审法(PERT )之分。1956年,美国杜邦公司在制定企业不同业务部门的系统规划时,制定了第一套网络计划。这种计划借助于网络表示各项工作与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通过网络分析研究工程费用与工期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在编制计划及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路线。这种方法称为关键路线法(CPM );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部,在制定研制“北极星”导弹计划时,同样地应用了网络分析方法与网络计划,但它注重于对各项工作安排的评价和审查,这种计划称为计划评审法(PERT )。鉴于这两种方法的差别,CPM 主要应用于以往在类似工程中已取得一定经验的承包工程,PERT 更多地应用于研究与开发项目中[1]。

随着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在以上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方法,如搭接网络技术、随机网络技术、排队仿真随机网络技术、风险评审技术等。这些方法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研等计划管理中,对缩短工期,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2]。

1.2 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概况

1.2.1 国内发展概况

上世纪60年代,华罗庚将网络计划技术引入中国。此后,网络计划技术首先在建筑业和采矿业得到推广和应用。我国网络计划技术研究主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针对网络计划技术的专著就有多部,如1981年出版周慧兴的《网络计划技术》,1982年出版的朱瑶

翠的《企业管理中的网络计划技术》,1987年林知炎的《网络计划技术》。90年代初,中国相继颁发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l001-91)》、《网络计划技术GB/T13400。1-3-92》。该规程和标准的颁发使我国在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方面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二十一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网络技术技术研究得到一定程度重视,但研究力度和领域仍然偏少,在数学理论、建模等方面会有更大发展空间[4]。

1.2.2 国外发展概况

1957年,美国杜邦公司和兰德公司在建造化工厂时开发了CPM 。并利用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局特别规划室和洛可希德航空公司在制定北极星导弹的发射计划时采用了PERT 。此后,随着网络计划技术在西方工业国家的大型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广泛应用,网络计划技术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各国工程人员相继提出搭接网络法(1960年) 、决策树型网络法(1960年) 、决策关键线路法(1960年) 、图示评审技术(1966年) 、随机网络技术(1979年) 、流水网络法(1980年) 、风险型随机网络技术(1981年) 等更为先进的网络计划技[3]。

1.3 研究的意义

利用网络图表达计划任务的进度安排及各项活动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分析,计算网络时间参数,找出关键活动和关键线路;并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求得工期、资源与费用的优化方案。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进行监督与控制,以保证达到预定的计划目标。

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运用网络技术能从需要管理的生产任务的总进度着眼,以任务中各工序所需要的工时为时间因素,按照工序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做出网络图,以反映任务全貌,实现管理过程模型化。然后进行时间参数计算,找出生产计划中的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对任务的各项工序所需要的人、财、物通过改善网络计划做出合理安排,得到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还可以对各种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以保证生产任务优质优量地完成。

1.4 研究的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1)实地调查法;在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从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对网络计划技术重视程度进行了实地调查。

(2)文献分析法;通过进行大量的网上调查,图书馆查阅资料,查阅大量关于国内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文献资料,进行扎实的实证资料的的收集与整理,去粗取精,结合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条理化出本人的研究观点,加以具体阐述与论证。在理论依据上广泛借鉴,对比我国现有网络计划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

(3)理论结合实际法:这篇论文要立足于工程建设的实际,在已有事实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重点突出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体现自己的客观优势和特点。

2. 网络计划技术的理论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系统地介绍了网络计划技术的理论及应用方法。

网络计划技术是基于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 和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 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4]。

19世纪中期,美国工程师泰罗在米德威尔工厂首次倡导科学管理,他建议把计划管理从工厂的业务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管理部门——计划室。用于计划管理的各种图表、数据都集中在计划室内,出计划室统一负责管理工厂的计划业务[6]。随后,泰罗的助手亨利·L·甘特(Henry·L·Gantt) 发明了用横道图的形式编排进度计划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和容易掌握的优点,很快在工程界得以推广。但它在表现内容上存在以下缺陷:第一、不能准确地反映计划任务中各项作业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二、不能反映出整个任务中的关键所在;第三、不适宜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删[4]。鉴于横道图的缺陷,卡洛尔·阿丹密基(Karol Adamieeki) 于1931年研制出了协调图,但没有受到工程管理界的足够重视。与此同时,在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和军事项目中广泛采用了里程碑系统。里程碑系统的应用虽未从根本上解决复杂项目的计划和控制问题,但却为网络概念的产生充当了媒介。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军界和各大企业的管理人员相继摸索出了各种计划和控制技术,其中以网络计划技术最为有效。网络计划技术克服了横道图的缺陷,能够反映项目进展中各作业间的逻辑关系,并可以事先进行科学安排,因而为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5]。1957年,美国杜邦公司和兰德公司在建造化工厂时开发了CPM ,并利用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4]。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局特别规划室和洛可希德航空公司首次提出PERT ,并利用其制定了北极星导弹的发射计划,使得工程比原定时间提前两年完成,并节约成本15%。北极星导弹的发射是一个超大型的工程,涉及到美国48个州的200多个主要承包商和11000多个企业

[8]。上世纪60年代,耗资400亿美元,涉及两万多个企业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也是采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管理的。此后,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于1961年开始在建筑业首先应用网络计划技术[9]。随后,英国、德国和加拿大将网络计划技术在采矿业推广使用[10]。网络计划技术在西方工业国家的大型工程项目的实践表明,在大型工程项目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可节约资金l0%~15%,缩短工期15%-20%,而编制网络计划所需的费用仅占工程总费用的0.1%[15]。

上世纪60年代,华罗庚将网络计划技术引入中国,并结合中国“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思想,将网络计划技术称为“统筹法”[6]。此后,网络计划技术首先在建筑业得到推广。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相继颁发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lOOl-91)》、《网络计划技术GB/T13400。1-3-92》。该规程和标准的颁发使我国在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方面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11]。

2.1 网络图的基本概念

(1)工序

工序又称作业、工作、活动。一项工程总由许多彼此关联的独立活动组成,这些活动成为工序。工序需要消耗时间或资源。各道工序之间先后关联,完成每道工序的时间称为工序时间。在企业生产中工序可以是新产品设计中的初级设计、技术设计、工装制造等[12]。 虚工序不是实际中的具体工序,仅用于表示相邻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不需要时间和资源。

(2)事项

事项又称为节点、事件。事项标志工序的开始或结束,本身不消耗时间或资源。某个事项的实现,标志着在它前面各个工序的结束,又标志着在它之后的各个工序的开始。

网络图中的事项通常用圆圈和里面的数字表示,数字表示事项的编号,如①,②,③,…工序通常用实箭线来表示,箭头表示工序行进的方向,箭头和箭尾鱼事项相连。与箭头相连

事项表示工序的结束,称为箭头事项。与箭尾相连的事项表示工序的开始,称为箭尾事项。虚工序用虚箭线表示,没有工序名称和工序时间。

在网络图中,用箭线及其权、箭头事项和箭尾事项来确切表示一个工序。如图2-1所示。

图 2-1

(3)网络图

网络图是指由工序、事件及工序时间构成的赋权有向图。网络图包含完成整个项目的所有工序。

网络图包括两种格式,一种是双代号网络图,用节点表示事件,用箭头表示工序;另一种是单代号网络图,用节点表示工序,用箭线表明工序之间的关系[12]。本文使用的是双代号网络图。

(4)路线

路线是指从始点开始,沿箭线的方向,连续不断地到达终点的通路。这样的路线由许多条,各条路线的路长(路上各工序时间之和)可能不同,其中路长最长的路称为关键路线[13]。关键路线上的工序称为关键工序。关键路线可能会有多条。

(5)紧前工序

紧前工序是指紧接某项工序的先行工序。

(6)紧后工序

紧后工序是指紧接某项工序的后续工序。

2.2 绘制网络计划图

2.2.1 绘制网络图的步骤

绘制网络图的关键在于网络图必须正确全面地反映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1)确定目标

网络计划的目标是多方面综合的,但按侧重点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2]:第一类,时间要求为主;第二类,资源要求为主;第三类,费用要求为主。

(2)编制工序明细表

收集和整理资料,将任务(或项目、工程)分解成若干道工序,确定工序的紧前和紧后关系,估计完成工序所需要的时间、劳动力、费用和资源,编制出工序明细表。

①任务分解时,要由网络绘制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一起来进行,以保证分解的任务既满足完成工程任务的需要,又符合编制网络计划的要求。

②根据使用的部门的不同,任务分解的详略程度不同。同一个任务可以画出几种详略程度不同的网络图:总网络图、一级网络图、二级网络图等,分别提供总指挥部门、基层部门、具体执行人使用。为了便于管理,各级网络图中工序和事项应统一编号。

(3)绘制网络图

依据工序明细表,按照一定规则绘制网络图。

2.2.2绘制网络图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1)网络图是有向图,绘制时应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从左向右延伸。

(2)网络图中不允许有回路,否则会出现逻辑错误,工序永远到不了终点。

(3)网络图只有一个始点和终点,其他为中间事项。

(4)给事项进行编号时,应使箭尾标号小于箭头编号。为了便于修改编号和调整计划,可以在编号过程中,留出一些空号。

(5)正确表示工序之间的前行和后续关系。

(6)相邻节点之间只能有一条弧线。

(7)虚工序的运行

①可将前面的不允许存在的情况化解。

②正确表示工序之间的前后关系。

③正确表示平行交叉作业。一个工序被分为几个工序同时进行,称为平行工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序交叉进行,称为交叉作业。

(8)网络图的布局要清晰美观,关键路线尽量在中间,联系密切的工序放在相近的位置,尽量避免箭杆的交叉。

2.2.3网络图的合并与简化

在不同的网络图上对工序粗细的划分程度可以有很大差别。把图上的一组工序简化为一个组合工序,称为网络图的简化;把若干个局部网络图归并成一个网络图,称为网络图的合并[10]。

两个网络图中的共同事项称为交界事项。交界事项沟通了两个以上的网络的各个工序之间的关系。交界事项又分为进入交界事项和引出交界事项。在进行网络图的简化时,若图中的一组活动具有唯一的开始事项和结束事项,就可以简化为一项大的组合工序。但要注意,简化后的组合工序的时间一定要以这个网络的关键路线的持续时间来表示。

2.3网络计划图参数及其计算

对于复杂的工程项目,在整个网络图中有许多路线,通过列举写出所有路线的找出关键路线的方法不可行,可以通过计算网络图中有关时间参数的方法找出关键路线。时间参数也可以为网络图优化、调整和执行提供明确的时间概念。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包括事项最早时间、事项最迟时间、事项时差、工序最早开始时间、工序最迟开始时间、工序最早结束时间、工序最迟结束时间、总时差、单时差。

2.3.1事项时间的计算

(1)事项最早时间

事项j 的最早时间用TE (j )表示,它表明以它为始点的各工序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也表示以它为终点的各工序最早可能完成的时间。

事项最早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

①设始点事项的开始时间为TE (1)=0,表示工程从零时刻开始工作。

②自左至右逐步计算事项最早时间,直至终点事项。

③若一个事项同时是多个箭线的箭头事项,则选其中箭尾事项最早时间加箭线时间之和的最大值作为该事项最早时间。即:

TE (j )=max[TE(i )+T(i ,j )]

式中,TE (i )为与事项相邻的各紧前事项的最早时间;T (i ,j )为工序(i ,j )的工序时间。

④终点事项的最早时间记为TE (n ),是工程的最早完工工期,简称工程工期。 事项最早时间可以标注在网络图上每个事项旁边的矩形框内。

(2)事项最迟时间

事项i 的最迟时间用TL (i )表示,它表明在不影响任务总工期的条件下,以它为始点的工序的最迟必须开始的时间,或以它为终点的各工序最迟必须结束的时间。 事项最迟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

①终点事项的最迟时间就是工程最早完工时间,即TL (n )= TE(n )。

②自右至左逐步计算事项最迟时间,直至始点事项。

③若一个事项同时是几个箭线的箭尾事项,选其中箭头事项的最迟时间与箭线时间之差最小值作为该事项的最迟时间。即

TL (i )=min[TL(j )-T (i ,j )]

式中,TL (j )为与事项相邻的各紧后事项的最迟结束时间。

事项最迟时间可以标在网络图上各个事项旁边的三角框内。

(3)事项时差

事项时差是指各事项的最迟时间与最早时间之差。根据事项时差可以找出网络图的关键路线。用事项时差来判断关键路线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事项时差为零。

②路线上每个工序满足TE (j )-TE (i )= T(i ,j )或TL (j )-TL (i )= T(i ,j )。 在只有一条关键路线时,利用事项时差判断关键路线只考虑第一个条件就可,但可能存在多条关键路线时,必须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

2.3.2工序时间的计算

(1)工序最早开始时间ES (i ,j )

任何一个工序必须在其所有紧前工序全部完成之后才能开始,因此工序的最早时间是它的各项紧前工序最早结束时间中的最大值。通过与事项最早时间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对比可知,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其箭尾事项的最早时间。即

ES (i ,j )=TE(i )

(2)工序最早结束时间EF (i ,j )

工序最早结束时间等于工序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工序的工作时间。即

EF (i ,j )= ES(i ,j )+T(i ,j )

(3)工序最迟结束时间LF (i ,j )

工序最迟结束时间是指在不影响工程最早完工时间TE 的前提下,工序最迟必须完成的时间,等于这个工序箭头事项的最迟时间。即

LF (i ,j )=TL(j )

(4)工序最迟开始时间LS (i ,j )

工序最迟开始时间等于工序最迟结束时间减去工序的工作时间。即

LS (i ,j )= LF(i ,j )- T(i ,j )

(5)工序总时差TF (i ,j )

工序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工程最早完工时间的前提下,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或最迟结束时间可以推迟的时间。即

TF (i ,j )= LS(i ,j )-ES (i ,j )=LF(i ,j )-EF (i ,j )

工序总是差越大,说明工序在整个网络中的调整时间越大,利用工序总时差可以调整非关键路线上工序的开工时间,以保证将资源用到关键工序上。

(6)工序单时差FF (i ,j )

工序单时差是指在不影响紧后工序的最早可能开工时间的前提下,工序最早可能结束时间可以推迟的时间。即

FF (i ,j )=ES(j ,k )-EF (i ,j )=TE(j )-TE (i )-T (i ,j )

2.4随机工序时间

在前面所讲的内容中,工序时间都是作为固定值出现的。但在实际项目工作中,各个工序的完工时间往往不是确定的。本节讨论工序时间的确定以及随机工序时间对网络计划关键路线完成率的影响。

工序时间是指完成工序(i ,j )所需的时间,一般用T (i ,j )表示。确定工序时间的方法包括一点时间估计法和三点时间估计法[7]。

(1)一点时间估计法

一点时间估计法是指为每个工序估计一个工序时间。在具备工时定额和劳动定额的任务中,工序时间可以用这些定额资料确定;无定额可查,但有工序的统计资料,也可利用统计资料通过分析来确定工序时间。

(2)三点时间估计法

三点时间估计法是指为每个工序估计三个时间:乐观时间、最可能时间、悲观时间,然后对三个时间计算平均值作为该工序的工序时间。其中乐观时间是指在顺利情况下,完成工序所需的最少时间,记为a ;悲观时间是指最不顺利的情况下,完成工序所需时间,记为b ;最可能时间是指正常情况下,完成工序所需时间,记为m 。

在不具备一点时间估计法所需的资料时,可采用三点时间估计法。

工序的上述三种时间都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根据经验,这些时间的概率分布可以认为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4]。一般情况下,每道工序的工序时间的计算公式为:

T (i , j )=

方差为: a +4m +b 6

⎛b -a ⎫σ2= ⎪ 6⎝⎭

工序时间的随机性,会造成工程完工时间的随机性。设关键路线上的工序数位N ,关键路线上工序的完工时间为T K ,各个工序的完工时间现行无关,则工程完工时间的期望值为:

N 2

T E =∑k =1a k +4m k +b k 6

方差为:

⎛b -a k ⎫2σE =∑ k ⎪ 6⎭k =1⎝N

2 在已知工程完工时间期望值T E 和方差σE 的情况下,通过令λ=2T -T E

σ,可以将非正

态分布转化正态分布,利用正态分布表可以对某个时间内完成工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也可以计算工程在某一概率下完工需要多久。

2.5网络计划优化

在确定了网络的所有参数后,便可以制定出一个初始计划。在制定初始计划时,由于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一项工程的分析,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因此,初

始计划难免潜藏着某些尚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诸如富裕时间和资源潜力的合理利用、计划结构的合理组织等[7]。所以,有必要根据特定的需要,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进行分析、调整,以使方案不断优化。

网络计划优化一般分三种:A 、工期优化;B 、时间—资源优化;C 、时间—费用优化。

2.5.1工期优化

在完成某项工程项目时,人们总希望在保证质量和不增加人力、物力的前提下,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完成整个项目。项目的工期就是关键路线的路长。因此,必须首先明确关键路线和关键工序,设法缩短关键工序的时间,从而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工期优化是通过改变某些工序的逻辑顺序或缩短工期,以使总工期符合目标要求。工期优化的具体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一、改变关键工序的逻辑顺序,将串联工序改为平行工序。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工序都可以改为平行工序,必须视各工序的具体内容而定。第二、缩短关键工序的工作时间。一般可采取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设备的效率、增加人力、延长单位时间内的制度工作时间等措脆,来缩短关键工序的工作时间。

但应该明确的是,第一、关键工序所压缩的时间量并不等于整个任务所压缩的时间量;第二、关键路线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某些关键工序时间的压缩,关键路线可能发生改变,所以,在压缩时间后,应重新计算有关参数,以确定最终的关键路线。

2.5.2时间——资源优化

在编制网络图时,如果仅考虑时间,不考虑资源的均衡利用,往往会使资源得不到均衡利用。于是需要对网络图进行调整,调整的基本原则为:

(1)尽量保证关键工序的资源需要量;

(2)利用非关键工序的时差错开各工序使用资源的时间;

(3)在技术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延长时差大的工序的工时,或切断某些非关键工作,以平衡资源需要量。

在利用总时差错开各工序开工时间,拉平资源需求高峰的过程中,在确实受到资源限制,或者在考虑综合经济效益的条件,也可适当推迟工期。另外,还可以采取非关键资源分段的措施来实现资源的平衡。

2.5.3时间——费用优化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在考虑尽快完工的同时,必须考虑其工程费用问题,要在尽快完工和费用最低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因此对网络计划进行时间—费用分析。

(1)工程费用一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

直接费用是直接与完成工程有关的费用,如工人工资、材料费、能源费、工具费等。采取措施缩短工期会使直接费用增加[8]。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工序的作业时间越短,直接费用越大。

间接费用是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等非直接用于完成工程任务的费用。网络计划优化时,常将间接费用看作每天是固定的费用,工期缩短一天,就会减少一天的间接费用。反之,则会增加一天的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变动率是缩短一天工程工期增加的直接费用,用g 表示。

g 极限时间的工序直接费用-正常时间的工序直接费用 正常时间-极限时间

式中,正常时间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即由各工序的作业时间所构成的工程完工时间;极限时间是指为了缩短各工序的作业时间而采取一切可能的技术组织措施之后,可能达到的作业时间和完成工程项目的最短时间。

完成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总费用与工程完工时间之间的关系可用图2-2来表示。工程费用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相加得来,工期缩短时,直接费用增加,间接费用减少。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交点处工程费用最低,该点对应的工程完工时间为最低成本日程

[5]。

图 2-2

(2)最低成本日程的确定

编制网络计划图,无论是以降低费用为主要目标,还是以尽量缩短工期完工时间为主要目标,都要计算最低成本日程,从而提出时间—费用的优化方案。

最低成本日程的计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只有压缩关键路线上的工期才能够使总工期缩短;

②在网络图中,同时有几条关键路线时,为了缩短总工期,必须同时缩短这几条关键路线。如只缩短一条则只能使其中一条关键路线变成非关键路线,工程费用增加,总工期不会缩短[5]。

最低成本日程的计算步骤如下:

①绘制网络图,计算事项和工序的时间参数,确定工程工期与关键路线,计算相应工程费用。

②在各条关键路线上所有可压缩的工序中,各确定一个直接费用变动率最低的工序作为压缩工序。这些压缩工序上的费用率之和记为g ,若压缩工序的费用率之和小于单位时间的

间接费用h ,即(g -h )

③确定压缩时间。选取非关键路线上总时差的最小值a ,选取压缩工序可压缩时间的最小值β,则压缩时间θ=min (α,β)。

④重复1)-3) 步,直到压缩工序的费用率之和大于单位时间的间接费用,即(g -h )>0。

2.6建筑工程项目的含义和内容

2.6.1 建筑工程项目的含义

建筑工程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是指为完成依法立项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及安装工程等)而进行的、有起止日期的、达到规定要求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受控活动组成的特定过程,包括策划、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和移交等。[1]

2.6.2建筑工程项目的内容

建筑工程项目包括:工程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

(1)工程建设项目(也叫“建设单位” ):指具有一个设计任务书和总体设计,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管理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的工程建设项目。一个建设项目往往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组成。[2]

(2)单项工程(也叫 “枢纽工程项目” ):是指在一个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它是工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应单独编制工程概预算。[3]

(3)单位工程:是指具有独立设计,可以独立组织施工,但建成后一般不能进行生产或发挥效益的工程。它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4]

(4)分部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它是按工程部位、设备种类和型号、使用材料和工种的不同进一步划分出来的工程,主要用于计算工程量和套用定额时的分类。[5]

(5)分项工程:是通过较为简单的施工过程就可以生产出来,以适当的计量单位就可以进行工程量及其单价计算的建筑工程或安装工程称为分项工程。[6]

2.6.3 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

(1)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形成固定资产为特定目标。约束条件有:时间约束,即要有合理的建设工期时间限制;资源约束,即有一定的投资总额,人力、物力等条件限制;质量约束,即每项工程都有预期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或使用效益的目标要求。[7]

(2)建筑项目实施的一次性,项目不能重复。

(3)建筑项目的确定性,项目必有确定的终点,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中,外部和内部因素总是会发生一些变化,当项目目标发生实质性变动时,他不再是原来的项目了,而是一个新的项目,因此说项目的目标是确定性的。

(4)建筑项目具有整体性,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建筑项目是由一个或若干个互相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所组成的,建筑项目中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5)建筑项目的风险性,建筑项目的投资额巨大,建筑周期长,投资周期长,期间的物价变动,市场需求,资金利率等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会带来较大风

险。

建筑工程项目除了具有一般项目的基本特点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明确的建筑任务,如建设一个住宅小区或建设一座发电厂等。

(2)具有明确的质量、进度和费用目标。

(3)建筑成果和建筑过程固定在某一地点。

(4)独特的性质,建设项目具有唯一性的特点。

(5)结果的不可逆性, 按照建筑项目特定的任务和固定的建设地点,需要专门的单一设计,并应根据实际条件的特点,建立一次性组织进行施工生产生活,建筑项目资金的投入具有不可逆性。

(6)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复杂性多特点,主要表现在:工程项目涉及的单位多,各单位之间关系协调的难度和工作量大;工程技术的复杂性不断提高,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大中型项目的建设规模大;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对工程项目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工程项目的影响,越来越复杂。

(7)需要遵循必要的建筑工程和特定的建筑过程,即一个建设项目从提出建设的设想、建议、方案选择、评估、决策、勘察、设计、施工一直到竣工、投入使用,均有一个有序的全过程。

3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存在的问题

3.1.1普及率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企业不断涌现,但由于我国建筑业起步较晚,跟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网络计划技术作为施工项目常用的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十分普及。据相关资料统计,越顶尖的建筑企业,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率越高,中央和省级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最高,每年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高达40%左右;而市一级的施工单位,每年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面只占1 5%左右;县级及以下施工企业,

由于技术管理水平较差,每年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面只有5%左右。

3.1.2管理水平低下

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编制计划工作上,而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没有对施工项目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

3.1.3应用深度不够

施工网络计划图的编制往往只是简单地反映整个项目中各工作单元之问的相互关系,没有对各个工序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因此编制深度不够,对网络计划的编制也只是停留在表面。

3.2原因分析

3.2.1外部环境的影响

外部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变化快、施工易受行政干预、工程进度需根据资金随时调整和因拖欠工程款导致无法开工等。网络计划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来制定的,倘若工程设计发生变化,会对网络计划的编制和修改带来很大困难,导致施工企业应接不暇,无法使用网络计划进行有效管理;有些建筑企业在施工期间甚至违反建筑学的客观规律,不断压缩工程周期,为了完成任务,不按当初编制的网络计划进行施工,使网络计划的使用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开发商不及时支付工程款或付款时没有与网络计划紧密结合,从客观上降低了建筑企业使用网络计划技术的积极性。此外,目前市场上编制网络计划的软件很多,但适用于施工进度控制的却很少,而且不能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编制计划,从而阻碍了建筑施工

企业应用网络计划对项目进度进行控制。

3.2.2企业自身素质的制约

①传统工作模式的阻碍。传统的施工管理更偏向于人工管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比较注重工作经验的运用,很少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同时施工企业对网络计划的认识不足。许多建筑工人在施工中并不采用网络计划技术,他们认为会限制行动自由,不像传统管理模式更看重个人经验。

②管理粗放现象严重。施工管理现场没有根据计划进行跟踪检查,随意性大,工程数据收集不全、不完整,进度数据统计、处理、分析能力差,没有专人负责等。

③缺乏高素质管理人员。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同时也是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更注重施工技术的研究,对施工进度的管理局限于横道图,缺乏网络计划技术的相关知识。

4提高网络计划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

4.1建立统一规范的施工管理体系

各项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有一套统一健全的管理制度作为保证,通过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建立明确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并对管理内容进行跟踪和管理。首先,对工程的设计进行管理,通过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避免频繁地更改工程设计,导致工期延长;其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对工程进度进行监督和管理,使工程进度得到实时监控,避免因延误工期导致

成本增加或因赶工期带来质量隐患;再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网络计划技术对财务状况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使项目资金跟上工程项目的进度,不至于推迟工程施工,同时对工程拨款进行合理控制,能够有效防止工程款项的浪费,达到工程款项使用的最优化。

4.2加强对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视

不仅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要对网络计划技术足够重视,还要求基层管理人员也要重视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许多高级管理人员往往只重视企业工程量的多少和能够获得的工程款项的多少,却忽视了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混乱的施工管理

不仅影响施工计划,严重地更导致工期延迟,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额外支出,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所以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必须从根本上重视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只有高级管理层的意识到网络计划技术的必要性,才能让基层管理人员在生产中重视到这一管理技术的作用,从而设计出更优更好的管理软件和程序,制定更为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计划,从而对工程施工项目进行更好的管理。

4.3加大对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因为许多中小型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学习专业的管理知识,对管理知识的应用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从专业的角度来对施工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网络计划技术不能很好的了解和把握。所以,建筑企业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同时加强网络计划技术应用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对施工过程的

管理和控制能力。

4.4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密切配合

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网络计划的编制与实施都是建立在已知的施工方法基础之上的,因此需要管理人员了解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根据施工要求有针对性地编制行之有效的管理计划,制定系统的管理措施,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密切配合,使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5结束语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科学的建筑施工管理思想、手段和方法,在施工组织和管理应用广泛。它的应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也与参与项目的单位和个人密切相关。在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一方面,领导需要意识到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加强对员工的引导;另一方面,需要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培养既会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大力推广网络计划技术,提高网络计划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应用水平,以适应现代化管理技术的需要。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计划技术,面对复杂的建筑工程,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关内容

  • 第三章-工程网络计划技术
  • 第三章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方法.它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20世纪50年代,为了适应科学研究和新的生产组织管理的需要,国外陆续出现了一些计划管理的新方法. 1956年,美国杜邦化学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数学家共同开发了关键线路法(Critical P ...

  • 年度销售的计划总结
  • 年度销售计划总结 市场营销部门的工作就是规划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由于在市场营销计划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所以市场营销部门必须不断的监督和控制市场营销活动.尽管这种监督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不少公司还是达不到足够适当的控制程度.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小型公司控制比大型公司差.它们在确立明 ...

  • 施工项目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建设施工项目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正文目录 1 2 背景 ......................................................................................................................... ...

  • 网络计划方法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 网络计划方法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问题 [摘要]:本文从网络计划方法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网络计划方法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网络计划方法 施工管理应用 一.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与一般工业生产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表现在: (1) 生 ...

  • 继承华罗庚先生的遗志
  • 继承华罗庚先生的遗志 占领国际网络计划技术和项目管理软件的制高点 任世贤 (贵州省电子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心) 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证明了专家们的预言:21世纪是项目管理的世纪.网络计划技术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系统科学技术层面的基础方法或工具.华罗庚教授是世界伟大的数学家,在众多的数学领域做出了杰 ...

  • 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 附件: 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高度重视信息化对建筑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强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 二.发展 ...

  • 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全文]
  • 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建质[2011]6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www.mohurd.gov.cn 2011年05月18日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高度重视信息化对建筑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统筹规划.政策 ...

  • 企业网络建设项目需求任务书
  • 企业网络建设项目需求任务书(一)企业需求分析 1. DHYNET公司需求分析概述 DHY 公司是一家拥有500名员工的新型IT 企业,公司有近500台运行windows 2003/xp的计算机.公司总部位于宁波,并分别在余姚.慈溪设有分公司.总部设有财务.研发.生产和销售4个部门,每个分公司则由销售 ...

  • 项目管理师下午论文
  • 论项目风险管理 摘要: 本文以作者主持的某高校数字化图书馆项目建设为例,探讨项目风险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结合实例全面阐述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以及个人的经验教训. 2007年6月,我作为某公司的项目经理承接某高校数字图书馆的项目建设.该项目投资约500万元,采用招标的方式进行.我公司为最终中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