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总体规划草案出炉 大都市圈即将构建

“开门做规划”,在全过程公众参与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以下简称“上海2040”)8月22日面世。即日起,“上海2040”正式启动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公示。此次规划在价值取向上,由经济导向为主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城市未来愿景转向突出人的全面发展。

上海的发展也将与周边区域实现融合发展。根据规划草案,未来将构建上海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协同发展的上海大都市圈,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应。

常住人口2020年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

“上海2040”提到,上海将以成为高密度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城市为目标,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睿智发展的转型路径。探索超大城市“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创新发展模式。

规划将严格落实中央严控超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缓解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紧约束之间的矛盾,至202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至2040年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

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内

按照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要求,全市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内。

一是优化用地结构,确保生态用地(含绿化广场用地)占市域陆域面积比例在60%以上,增加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的比例,坚持农村居民点用地优化与拆并并重,积极推进存量用地二次开发和低效工业用地减量。

二是实现广域空间统筹,注重陆海统筹开发,积极开发低空空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构建陆海空开放型国土开发格局。

三是促进空间复合利用,探索商业、办公、居住、公共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等用地的复合开发,推进轨道交通场站的综合开发利用。

城市副中心均有至少2条轨交线路直接服务

至2040年,基本实现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全覆盖。

提高中心城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加密中心城北部、东部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在中环附近形成城市轨道环线,增强沿黄浦江等主要客运走廊的服务功能,确保城市副中心均有至少2条轨道交通线路直接服务。

至2040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占全出行方式比重的50%以上,绿色交通出行比重达到85%,轨道交通站点600米面积覆盖率达到60%以上。

通过15分钟步行解决市民基本生活

“上海2040”指出,4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和广场,5分钟步行可达率90%;包括社区公园、小广场、街角绿地等,实现人均4平方米的规划目标; 生活性平均出行距离控制在2.5公里以内;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可达覆盖率达到100%。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一是通过15分钟的步行距离,就能够解决市民在社区里基本生活,乃至工作、休闲、学习等需求。二是传统社区以生活为主,面向未来的社区把工作、休闲包括学习、创新需求都包括在里面,意味着土地利用方式也要相应的转变,是一个复合社区。三是未来这座城市人口结构或者说城市功能会发生改变,这个社区也是一个不断成长或者说有机更新的社区。四是社区是一个开放的共享社区,不是封闭的,空间是按照上海已有的优势,构建一个小的公共空间,不仅服务社区居民也对市民开放,这样使社区成为改善城市生活,提升这个城市竞争力的基本载体。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庄少勤指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这次规划的亮点,社区是城市基本单元,可以说是城市的细胞,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乃至于城市发展方式的改变,都可以从这里开始。在互联网背景下,社区作用不光是生活场景,也可以作为工作场所,这次规划当中从改变社区开始对外来城市持续发展产生新的动力。”

PM2.5浓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

在“上海2040”中,提出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全市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于2025年达到峰值,至2040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减少15%左右。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高水系连通性,市域河面率提高至10.5%左右,提高城市防汛除涝能力; 增强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能力。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极端气候影响。

按照“上海2040”的规划,未来上海将显著改善环境质量。力争2040年PM2.5浓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高度聚焦水环境改善,2030年前实现水功能区全面达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

规划提出构建“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

至204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在生态空间格局上,郊区以10片生态保育区和9条生态廊道等生态战略保障空间为基底,推进生态林屏障建设,保护滨江沿海生态岸线和滩涂,推进国家公园以及郊野公园建设;中心城周边地区以外环绿带、近郊绿环和16条生态间隔带为锚固,防止主城区进一步蔓延; 中心城内加快实施10片楔形绿地,结合重要转型地区新增若干100公顷以上大型公园,加强13条滨河绿带建设。

“开门做规划”,在全过程公众参与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以下简称“上海2040”)8月22日面世。即日起,“上海2040”正式启动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公示。此次规划在价值取向上,由经济导向为主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城市未来愿景转向突出人的全面发展。

上海的发展也将与周边区域实现融合发展。根据规划草案,未来将构建上海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协同发展的上海大都市圈,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应。

常住人口2020年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

“上海2040”提到,上海将以成为高密度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城市为目标,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睿智发展的转型路径。探索超大城市“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创新发展模式。

规划将严格落实中央严控超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缓解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紧约束之间的矛盾,至202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至2040年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

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内

按照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要求,全市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内。

一是优化用地结构,确保生态用地(含绿化广场用地)占市域陆域面积比例在60%以上,增加绿地、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的比例,坚持农村居民点用地优化与拆并并重,积极推进存量用地二次开发和低效工业用地减量。

二是实现广域空间统筹,注重陆海统筹开发,积极开发低空空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构建陆海空开放型国土开发格局。

三是促进空间复合利用,探索商业、办公、居住、公共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等用地的复合开发,推进轨道交通场站的综合开发利用。

城市副中心均有至少2条轨交线路直接服务

至2040年,基本实现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全覆盖。

提高中心城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加密中心城北部、东部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在中环附近形成城市轨道环线,增强沿黄浦江等主要客运走廊的服务功能,确保城市副中心均有至少2条轨道交通线路直接服务。

至2040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占全出行方式比重的50%以上,绿色交通出行比重达到85%,轨道交通站点600米面积覆盖率达到60%以上。

通过15分钟步行解决市民基本生活

“上海2040”指出,4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和广场,5分钟步行可达率90%;包括社区公园、小广场、街角绿地等,实现人均4平方米的规划目标; 生活性平均出行距离控制在2.5公里以内;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可达覆盖率达到100%。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一是通过15分钟的步行距离,就能够解决市民在社区里基本生活,乃至工作、休闲、学习等需求。二是传统社区以生活为主,面向未来的社区把工作、休闲包括学习、创新需求都包括在里面,意味着土地利用方式也要相应的转变,是一个复合社区。三是未来这座城市人口结构或者说城市功能会发生改变,这个社区也是一个不断成长或者说有机更新的社区。四是社区是一个开放的共享社区,不是封闭的,空间是按照上海已有的优势,构建一个小的公共空间,不仅服务社区居民也对市民开放,这样使社区成为改善城市生活,提升这个城市竞争力的基本载体。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局长庄少勤指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这次规划的亮点,社区是城市基本单元,可以说是城市的细胞,城市生活方式的改变乃至于城市发展方式的改变,都可以从这里开始。在互联网背景下,社区作用不光是生活场景,也可以作为工作场所,这次规划当中从改变社区开始对外来城市持续发展产生新的动力。”

PM2.5浓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

在“上海2040”中,提出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全市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放于2025年达到峰值,至2040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减少15%左右。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高水系连通性,市域河面率提高至10.5%左右,提高城市防汛除涝能力; 增强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能力。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极端气候影响。

按照“上海2040”的规划,未来上海将显著改善环境质量。力争2040年PM2.5浓度控制在20微克/立方米左右,高度聚焦水环境改善,2030年前实现水功能区全面达标。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

规划提出构建“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

至204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在生态空间格局上,郊区以10片生态保育区和9条生态廊道等生态战略保障空间为基底,推进生态林屏障建设,保护滨江沿海生态岸线和滩涂,推进国家公园以及郊野公园建设;中心城周边地区以外环绿带、近郊绿环和16条生态间隔带为锚固,防止主城区进一步蔓延; 中心城内加快实施10片楔形绿地,结合重要转型地区新增若干100公顷以上大型公园,加强13条滨河绿带建设。


相关内容

  • 城市禁止露天烧烤
  • 城市禁止露天烧烤 禁烧烤 环保部提出,要严格控制城市露天烧烤,在人口稠密的大型城市,应通过立法予以禁止. 做实验 用LD-6S多功能激光粉尘仪对烧烤摊持续监测发现,烧烤摊一开始工作,PM2.5从113微克/立方米陡升到223微克/立方米 有疑问 相对于其它污染源,烧烤这点污染不算多,燃煤.汽油等工业 ...

  • 首都经济圈
  • 部分代表.委员:"十二五"规划打造首都经济圈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昨天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纲要(草案)多处提及有关北京的内容,并给北 京确定了两件大事.本报采访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方面负 ...

  • 上海还是国际大都市吗?
  • 美国时代广场正在展示来自中国的形象广告,而作为中国的代表城市的上海,在国际人士眼中有着怎样的形象?上海还是国际大都市吗? "如果用一个单词来形容上海,你会选择什么?" 有60人认为用"增长和发展" (Growth & development)来形容上海 ...

  • 长江经济带交通规划出炉 成都与周边城1至2小时通达
  • 华西都市报(微博)讯(四川日报(微博)记者 李梦媛)记者10月14日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成都市和重庆市共同构建的成渝城市群,在不久前国务院发布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中,被列入国家将重点打造的四大城际交通城市群"榜单". 根据< ...

  •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
  • 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 浦东地处黄浦江以东.上海开埠以来,浦东地区的开发,在历次城市总体规划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规划设想.1985年2月,国务院在批复<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中,肯定了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开发浦东的建议.1986年10月13日,国务院在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 ...

  • 泉州城市总体规划最新修编成果出炉
  • 台湾海峡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分析图 面对城市的发展机遇和态势,泉州市于2003年11月开始组织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经过近6年的努力,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单位最终提交了规划成果.昨天,市政府召开成果技术鉴定会,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对成果进行鉴定. 五个环境区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在<泉州市城 ...

  • "舟山群岛新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草案)
  •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 昨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次会议将审查和批准<国民 ...

  • 2017各省市新计生条例出炉法律解读
  • 2017各省市新计生条例出炉法律解读 截止2017年月17日止个,已有6省市出台了新的计生条例.未来,各地婚假.产假如何休? 陪产假.护理假增加多少? 何种情况下可安排再生育(生育三孩及三孩以上)? 请看下文详细了解! 伴随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全面两孩" ...

  •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分析
  • 2008年5月 工业技术经济 Vol127,No15总第175期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分析 张永庆 张冬冬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1摘 要2 本文在结合前人对都市旅游发展潜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都市旅游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潜在支持力.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