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合唱艺术的表演形式

试论合唱艺术的表演形式

西安音乐学院 梁 晖

合唱艺术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由于内容不同,形式也就自然不同,本文主要谈“动”、“静”结合的合唱表演形式。 什么是“动”、“静”结合的合唱表演形式?概括地说,就是 合唱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观众不仅能够听到它的声音,而 且还能从视觉上看到它的表演,从而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时得 到完满的艺术享受。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

首先,“动”、“静”结合的合唱表演形式是喜爱合唱艺术的广大听众的一种期望。

长期以来,我们周围的一些合唱表演多注重于唱,却忽 视了与内容需要相关的外在表现,使许多人对合唱艺术的认 识形成一些偏见:他们认为舞台上的合唱似乎就是那种只会 静止站立着唱的音乐艺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观众感到合唱有些呆板和枯燥,即使唱的再好听也难以吸引他们。

随着现代化传媒技术与各类文艺演出的交汇影响,当前的 许多文艺形式正在以多样化的姿态不断涌现,丰富的文艺表演 使得过去那种舞台上以“静态化”为主的合唱表演形式很难满 足当前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今天是一个文艺舞 台百花齐放的时代,尤其是以“动”、“静”结合为主的舞台表 现形式使许多原来平面化的舞台表演越来越立体化了。

“动”、“静”结合的表演形式在舞台艺术欣赏中的意义是 要充分地满足观众的“视”、“听”需要。“视”,指呈现在观 众眼睛里的一切舞台视觉因素。在这里的不仅是指舞台表演 上的“动”与“静”,还包括演员的服装、舞台美术设计、甚 至是舞台灯光变化等所有与合唱最终表演成功密切相关的事 物;“听”,是人们进入音乐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过去,我 们到音乐厅或剧场看合唱音乐会,多半是通过“听”来启发 联想,在这样的一个边“听”边联想的过程中来享受音乐,尽

管也在“看”,但由于以往的某些音乐表演形式缺乏相应的外 在表现,所以观众有时在欣赏音乐会的过程中通过“看”所 得到的艺术享受实际不多。

“统一”、“集中”固然是合唱艺术的主要特点,但是广大 合唱艺术听众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合唱表演能像有的文艺表演 那样,能恰如其分地把作品立体的展现在舞台上,那么怎样 将“动”、“静”结合的立体化舞台表现技巧恰当地与合唱表 演艺术相结合,使合唱艺术在绚丽多彩的文艺世界里更加赢 得观众的青睐,这是合唱指挥需要重视的问题。

其次,“动”、“静”结合的合唱表演形式是对以往“唱” 多“动”少的 “静态化”合唱表演形式的一种发展。

从近年来的国际合唱比赛来看,以往舞台上的“静态化” 合唱表演在如今已不是唯一的表演形式。2006年7月在厦门

举行的《第4 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比赛》就是很好的证明: 比赛的类别包括混声合唱、混声室内合唱、流行合唱音乐、现 代合唱音乐、表演民谣、有伴奏的爵士乐、黑人灵歌、福音 圣歌、教会音乐、无伴奏教会音乐等多个组次。除了类别的

多样外,比赛中更充分显示出表演形式的丰富多彩:注重 “动”、“静”结合在表演动作及队形变化上的设计,甚至连色 彩伴奏乐器和服装也成为了合唱表演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

素,由此可见,今天的合唱表演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各项特

征是越来越明显了。

合唱作品浩瀚如海,是否所有的作品都适合用“动”、 “静”结合这一手段来展示,关键要看作品的内容适不适合这

样去做,如果作品本身无需再进行过多的外在动态化设计,

只要唱好就可以,再硬要强加一些与内容根本不符的外在

演就是多余的。不过,在能够进行“动”、“静”结合设计的

合唱作品中,不同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表演形式,什么样的

合唱作品适合进行“动”、“静”结合的动态化设计呢?一方

面要从作品内容需要出发,从和声整体布局、复调线条的层

次安排、曲式结构的进程规划、各个声部的配器设计等角度

来分析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演出场地的

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下面试举几首合唱作品的“动”、“静”

结合设计方案来与读者共同探讨:

改编成无伴奏混声四部合唱的舒曼的《梦幻曲》(E大调,

4/4 拍)。基于作品安静、祥和的意境,对合唱表演的设计可

以有多种方案的选择:合唱队员按照习惯的四声部排列站 法,面对观众规规矩矩地站在舞台上从头唱到完;从声音的

立体效果出发,将一部分合唱队员放在舞台上,另一部分放

在观众中间(或过道),围绕观众将合唱声部排成四边形,形

成一个合唱圈,合唱圈的每一边均由合唱四个声部的合唱队

员(女高、女中、男高、男低)来组成并演唱,这样一来,观

众再听到的《梦幻曲》就不会是第一个那种声音从舞台上迎

面扑来的感受,而是一种被笼罩、环绕的立体化的感觉,更

能去充分感受作品内容所蕴涵的意境。

男、女声领唱与混声合唱《可爱的一朵玫瑰花》(bE大调,

2/4拍,新疆民歌,沙汉昆改编)是另一种可以设计的合唱体

裁。歌曲的速度舒缓、大小调式交替、色彩明朗,表达的是

爱情主题,可以将合唱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混声队员可集

中安排在合唱架上(男、女可交错排列,部分站、部分坐), 另一部分混声队员再分别编为男、女两组,男声组尾随在男领唱后面、女声组尾随在女领唱后面。第一遍男领唱出来时, 后面尾随的男声组可不唱,只进行与男领唱相配合的表演即 可,合唱的任务由合唱架上的合唱队员来完成,女领唱及其 伴随女声组暂不出舞台。待男领唱唱完第一段后,原地停留, 男领唱可与同伴相靠而坐,此时,女领唱与伴随女声组从舞 台的另一端缓缓走出、并进行演唱。伴随女领唱的女声组一 样可不用唱,只需做与女领唱相配合的表演即可,第二段的 合唱任务也是由合唱架上的合唱队员来完成。第三段,男、女 领唱同时演唱并表演,尾随的男、女声组也开始唱,合唱架 上的队员在唱的同时逐步站起,所有的合唱队员加入适当的 表演来配合领唱直至歌曲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举合唱曲目的舞台表演设计并非 唯一方案,但以上设计均在本人的合唱教学及实际演出中进 行过实践,收效都很好。这说明只要是从作品内容需要出发、 符合演出场地条件(设备)的允许,恰当地利用“动”、“静” 结合这一手法对合唱作品进行舞台表演设计是和表达作品内

容初衷的目的并不矛盾的,如果设计的好,在一定程度上还 可以加深观众对作品的理解。

在设计合唱作品“动”、“静”结合的舞台表演思路上,还 可以去借鉴其它表演团体的优秀经验,如:管乐队行进表演 的思路、舞蹈和歌舞剧(如国外的音乐剧《猫》、电影《出水 芙蓉》、国内海政文工团的音乐剧《赤道雨》)的一些编排创 意。这要求指挥者除了懂得合唱的声音指导、排练及指挥外, 还需要知道一些美术上的平面或立体设计知识,甚至是一点 点舞蹈上的常识,当然,关于舞台的调度、灯光、音响等诸 多方面的知识,能知道的越多越好。指挥甚至还要考虑在某 些情况下,自己是与合唱队员同台表演好,还是只留下合唱 队员自身表演好。当然,要想达到理想的舞台表演效果,前 提还是要合唱队员先把作品唱熟唱好,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 去谈外在的形式表演艺术。

最后,“动”、“静”结合的合唱表演形式是演员和观众共 同参与艺术创造、共同体验艺术美感的一种方式。

在当前的许多文艺演出中,常能看到观众与演员们激情互动的热烈场面,这说明观众在喜爱文艺表演的同时也渴望 能参与其中、共同陶醉在进行艺术创造和体验艺术美感的过

程中。我们的合唱表演艺术能不能也出现这样令人兴奋的激

动场面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将整体演出的进程合理有条 的设计,在可以激发并引导观众即兴热情表演的可能性下 (不可过于复杂),就是可行的,并且可以达到预期的互动气 氛,使演出收到很好的效果。2005年 1月在中国西安新年民

族音乐会上,著名指挥家阎惠昌指挥香港中乐团的成功演出

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演奏香港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

主题曲时,指挥家将每个乐句的间歇两拍留给在场的所有观

众,并在指挥乐队的同时即兴指挥观众用“吼”、“哈”的惯

性节奏语气词来呼应乐队,刹那间观众也变成了演员,大大

增强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亲切感和互动感,使得演出现场效

果异常火爆;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到演奏最后的 《拉德斯基进行曲》时,指挥家们总会约定俗成的在乐曲的那

些固定段落转过身来指挥听众拍手(或强或弱)来呼应乐队,

将听众与演奏员们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这个延续了数百年

的呼应方式,不也早就证明了观众和演员之间互动的重要性

么?正是由于“动”、“静”结合的动感吸引,使得我们的观

众能够更为形象的理解作品并愿意积极参与到我们中间来一

同歌唱,那么怎样去恰当设计并将演出现场观众和演员的兴

奋点巧妙结合,这也是一个指挥应当去考虑的范畴。如果合

唱艺术能够在不断创新表演内涵、将形式和内容很好结合的 同时还拥有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合唱艺术就会不断地进步

和成长。

综上所述,“动”、“静”结合的合唱表演形式实际上是对

传统合唱表演形式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是将以往以“静态化”

演唱为主的合唱表演形式丰富为静态演唱与动态演唱相结合

的一种舞台表演形式。合唱表演形式的“动”、“静”结合不

是纯粹地为了形式而形式,而是为了在表达合唱作品时能够

更生动、更准确、更感人、更深刻地揭示作品内容本身的丰

富内涵。“动”、“静”结合的合唱舞台表演形式是合唱表演艺

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和观众的需要。

试论合唱艺术的表演形式

西安音乐学院 梁 晖

合唱艺术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由于内容不同,形式也就自然不同,本文主要谈“动”、“静”结合的合唱表演形式。 什么是“动”、“静”结合的合唱表演形式?概括地说,就是 合唱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观众不仅能够听到它的声音,而 且还能从视觉上看到它的表演,从而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时得 到完满的艺术享受。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

首先,“动”、“静”结合的合唱表演形式是喜爱合唱艺术的广大听众的一种期望。

长期以来,我们周围的一些合唱表演多注重于唱,却忽 视了与内容需要相关的外在表现,使许多人对合唱艺术的认 识形成一些偏见:他们认为舞台上的合唱似乎就是那种只会 静止站立着唱的音乐艺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观众感到合唱有些呆板和枯燥,即使唱的再好听也难以吸引他们。

随着现代化传媒技术与各类文艺演出的交汇影响,当前的 许多文艺形式正在以多样化的姿态不断涌现,丰富的文艺表演 使得过去那种舞台上以“静态化”为主的合唱表演形式很难满 足当前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今天是一个文艺舞 台百花齐放的时代,尤其是以“动”、“静”结合为主的舞台表 现形式使许多原来平面化的舞台表演越来越立体化了。

“动”、“静”结合的表演形式在舞台艺术欣赏中的意义是 要充分地满足观众的“视”、“听”需要。“视”,指呈现在观 众眼睛里的一切舞台视觉因素。在这里的不仅是指舞台表演 上的“动”与“静”,还包括演员的服装、舞台美术设计、甚 至是舞台灯光变化等所有与合唱最终表演成功密切相关的事 物;“听”,是人们进入音乐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过去,我 们到音乐厅或剧场看合唱音乐会,多半是通过“听”来启发 联想,在这样的一个边“听”边联想的过程中来享受音乐,尽

管也在“看”,但由于以往的某些音乐表演形式缺乏相应的外 在表现,所以观众有时在欣赏音乐会的过程中通过“看”所 得到的艺术享受实际不多。

“统一”、“集中”固然是合唱艺术的主要特点,但是广大 合唱艺术听众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合唱表演能像有的文艺表演 那样,能恰如其分地把作品立体的展现在舞台上,那么怎样 将“动”、“静”结合的立体化舞台表现技巧恰当地与合唱表 演艺术相结合,使合唱艺术在绚丽多彩的文艺世界里更加赢 得观众的青睐,这是合唱指挥需要重视的问题。

其次,“动”、“静”结合的合唱表演形式是对以往“唱” 多“动”少的 “静态化”合唱表演形式的一种发展。

从近年来的国际合唱比赛来看,以往舞台上的“静态化” 合唱表演在如今已不是唯一的表演形式。2006年7月在厦门

举行的《第4 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比赛》就是很好的证明: 比赛的类别包括混声合唱、混声室内合唱、流行合唱音乐、现 代合唱音乐、表演民谣、有伴奏的爵士乐、黑人灵歌、福音 圣歌、教会音乐、无伴奏教会音乐等多个组次。除了类别的

多样外,比赛中更充分显示出表演形式的丰富多彩:注重 “动”、“静”结合在表演动作及队形变化上的设计,甚至连色 彩伴奏乐器和服装也成为了合唱表演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

素,由此可见,今天的合唱表演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各项特

征是越来越明显了。

合唱作品浩瀚如海,是否所有的作品都适合用“动”、 “静”结合这一手段来展示,关键要看作品的内容适不适合这

样去做,如果作品本身无需再进行过多的外在动态化设计,

只要唱好就可以,再硬要强加一些与内容根本不符的外在

演就是多余的。不过,在能够进行“动”、“静”结合设计的

合唱作品中,不同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表演形式,什么样的

合唱作品适合进行“动”、“静”结合的动态化设计呢?一方

面要从作品内容需要出发,从和声整体布局、复调线条的层

次安排、曲式结构的进程规划、各个声部的配器设计等角度

来分析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演出场地的

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下面试举几首合唱作品的“动”、“静”

结合设计方案来与读者共同探讨:

改编成无伴奏混声四部合唱的舒曼的《梦幻曲》(E大调,

4/4 拍)。基于作品安静、祥和的意境,对合唱表演的设计可

以有多种方案的选择:合唱队员按照习惯的四声部排列站 法,面对观众规规矩矩地站在舞台上从头唱到完;从声音的

立体效果出发,将一部分合唱队员放在舞台上,另一部分放

在观众中间(或过道),围绕观众将合唱声部排成四边形,形

成一个合唱圈,合唱圈的每一边均由合唱四个声部的合唱队

员(女高、女中、男高、男低)来组成并演唱,这样一来,观

众再听到的《梦幻曲》就不会是第一个那种声音从舞台上迎

面扑来的感受,而是一种被笼罩、环绕的立体化的感觉,更

能去充分感受作品内容所蕴涵的意境。

男、女声领唱与混声合唱《可爱的一朵玫瑰花》(bE大调,

2/4拍,新疆民歌,沙汉昆改编)是另一种可以设计的合唱体

裁。歌曲的速度舒缓、大小调式交替、色彩明朗,表达的是

爱情主题,可以将合唱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混声队员可集

中安排在合唱架上(男、女可交错排列,部分站、部分坐), 另一部分混声队员再分别编为男、女两组,男声组尾随在男领唱后面、女声组尾随在女领唱后面。第一遍男领唱出来时, 后面尾随的男声组可不唱,只进行与男领唱相配合的表演即 可,合唱的任务由合唱架上的合唱队员来完成,女领唱及其 伴随女声组暂不出舞台。待男领唱唱完第一段后,原地停留, 男领唱可与同伴相靠而坐,此时,女领唱与伴随女声组从舞 台的另一端缓缓走出、并进行演唱。伴随女领唱的女声组一 样可不用唱,只需做与女领唱相配合的表演即可,第二段的 合唱任务也是由合唱架上的合唱队员来完成。第三段,男、女 领唱同时演唱并表演,尾随的男、女声组也开始唱,合唱架 上的队员在唱的同时逐步站起,所有的合唱队员加入适当的 表演来配合领唱直至歌曲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举合唱曲目的舞台表演设计并非 唯一方案,但以上设计均在本人的合唱教学及实际演出中进 行过实践,收效都很好。这说明只要是从作品内容需要出发、 符合演出场地条件(设备)的允许,恰当地利用“动”、“静” 结合这一手法对合唱作品进行舞台表演设计是和表达作品内

容初衷的目的并不矛盾的,如果设计的好,在一定程度上还 可以加深观众对作品的理解。

在设计合唱作品“动”、“静”结合的舞台表演思路上,还 可以去借鉴其它表演团体的优秀经验,如:管乐队行进表演 的思路、舞蹈和歌舞剧(如国外的音乐剧《猫》、电影《出水 芙蓉》、国内海政文工团的音乐剧《赤道雨》)的一些编排创 意。这要求指挥者除了懂得合唱的声音指导、排练及指挥外, 还需要知道一些美术上的平面或立体设计知识,甚至是一点 点舞蹈上的常识,当然,关于舞台的调度、灯光、音响等诸 多方面的知识,能知道的越多越好。指挥甚至还要考虑在某 些情况下,自己是与合唱队员同台表演好,还是只留下合唱 队员自身表演好。当然,要想达到理想的舞台表演效果,前 提还是要合唱队员先把作品唱熟唱好,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 去谈外在的形式表演艺术。

最后,“动”、“静”结合的合唱表演形式是演员和观众共 同参与艺术创造、共同体验艺术美感的一种方式。

在当前的许多文艺演出中,常能看到观众与演员们激情互动的热烈场面,这说明观众在喜爱文艺表演的同时也渴望 能参与其中、共同陶醉在进行艺术创造和体验艺术美感的过

程中。我们的合唱表演艺术能不能也出现这样令人兴奋的激

动场面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将整体演出的进程合理有条 的设计,在可以激发并引导观众即兴热情表演的可能性下 (不可过于复杂),就是可行的,并且可以达到预期的互动气 氛,使演出收到很好的效果。2005年 1月在中国西安新年民

族音乐会上,著名指挥家阎惠昌指挥香港中乐团的成功演出

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演奏香港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

主题曲时,指挥家将每个乐句的间歇两拍留给在场的所有观

众,并在指挥乐队的同时即兴指挥观众用“吼”、“哈”的惯

性节奏语气词来呼应乐队,刹那间观众也变成了演员,大大

增强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亲切感和互动感,使得演出现场效

果异常火爆;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到演奏最后的 《拉德斯基进行曲》时,指挥家们总会约定俗成的在乐曲的那

些固定段落转过身来指挥听众拍手(或强或弱)来呼应乐队,

将听众与演奏员们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这个延续了数百年

的呼应方式,不也早就证明了观众和演员之间互动的重要性

么?正是由于“动”、“静”结合的动感吸引,使得我们的观

众能够更为形象的理解作品并愿意积极参与到我们中间来一

同歌唱,那么怎样去恰当设计并将演出现场观众和演员的兴

奋点巧妙结合,这也是一个指挥应当去考虑的范畴。如果合

唱艺术能够在不断创新表演内涵、将形式和内容很好结合的 同时还拥有广大观众的热情支持,合唱艺术就会不断地进步

和成长。

综上所述,“动”、“静”结合的合唱表演形式实际上是对

传统合唱表演形式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是将以往以“静态化”

演唱为主的合唱表演形式丰富为静态演唱与动态演唱相结合

的一种舞台表演形式。合唱表演形式的“动”、“静”结合不

是纯粹地为了形式而形式,而是为了在表达合唱作品时能够

更生动、更准确、更感人、更深刻地揭示作品内容本身的丰

富内涵。“动”、“静”结合的合唱舞台表演形式是合唱表演艺

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和观众的需要。


相关内容

  • 高中音乐"歌唱"教学研究--学习的意义与内容分析
  • 专题讲座高中音乐"歌唱"教学研究--学习的意义与内容分析陈桂香(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教研中心教研员,中学高级) 序 言 大家从片头播放的视频中,已经感受到今天与老师们共同探讨的是关于高中音乐<歌唱>选修 模块的话题. 我们这个模块的学习,要分四个单元进行,每个单元均 ...

  • 关于参加第三届浙江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通知
  • 学生工作部 教务管理部 浙财院东学„2011‟ 号 关于参加第三届浙江省大学生 艺术展演活动的通知 各分院: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展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展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关于举办全国第三届大学 ...

  • 浅析独唱与合唱发声训练之异同
  • 浅析独唱与合唱发声训练之异同 前言 对于声乐这门艺术来讲,只有好的声音是远远不够的,演唱者还需要从多方面提高并完善自己的音乐修养,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声乐艺术人才.独唱与合唱都是声乐艺术,独唱一旦归属自身声部集合后应为合唱,但合唱不等于独唱的集合,本文就是针对声乐的这两种不同的形式从技术层面.审美方面 ...

  • 大学生艺术展演阵营扩大化
  • 学堂弦歌 "感受美.展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培养健康审美情趣,全面提升艺术素养"--这是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宣传口号.最近,在南京的主要街道和各大高校中都能看到这样的标语.2月9日-14日,来自全国131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共计4600余人汇集金陵 ...

  • 近现代(五四
  • 近现代("五四"以来的)声乐作品创作简述 作 者:2000级声乐1班 曾俊 指导老师:王雅菲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五四"以来的近现代独唱,合唱等歌曲创作的情况的介绍,试分析其对声乐作品所起的作用与价值. 关 键 词:近代音乐 声乐作品 歌曲形式 歌曲创作 近 ...

  • 第2章人声的分类与声乐演唱形式
  • 第二章 人声的分类与声乐演唱风格.形式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声乐作品的听赏,感受不同人声种类的艺术魅力:了解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及原生态唱法的发声技巧.声音色彩.演唱风格和表演方式上的差异: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及其各自的艺术特点. [教学内容]1.人声的分类 2.声乐的演唱风格 3.声乐的演 ...

  • 大型晚会演出主持稿
  • 一.前言: (男)同学们,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一同迎来本世纪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这是我们所有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的节日,大家可以在这一天里尽情的欢歌笑语.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的日子到来之际,我们还同时迎来了三义里小学第一届艺术节的演出,在这次的艺术节活动中大家将看到我校学生各 ...

  • 艺术工作总结
  •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 锣鼓铿锵.水袖飘飘,日前,学校艺体中心人头攒动.座无虚席,2000余名师生共同观看大型神话京剧<宝莲灯>.这是由中国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主办,浙江省教育厅承办的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由浙江京剧团为同学们献 ...

  • 世界非遗舞蹈名录
  •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类名录 阿拉伯地区 阿尔及利亚古拉拉地区的阿赫里 时间:2005 国别:阿尔及利亚 地区:阿拉伯地区 类别:表演艺术 "阿赫里"是古拉拉地区的泽尼特民族(Zenete )在集体仪式中表演的一种诗词音乐.这一地区位于阿尔及利亚西南部,包括大约100个绿洲,居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