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育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浅谈美术教育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富宁县那能乡中心学校——樊廷富

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跨世纪人才以及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学科。那么美术教育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培养学的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是生活中合乎规律的、与其内容和谐统一的、丰富独特而又令人愉悦的具体形象。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就必须有鉴赏能力,而人的鉴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且爱美是人的天性,对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来说,表现尤为突出。通过审美教育,能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去鉴别真伪、分辨善恶,判断美丑。所以我们的美术教育有较多的审美内容。如:我们学习关山月、傅抱石的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可以使学生对祖国山河壮丽多姿感到自豪;学习徐悲鸿的《奔马》则透发出清癯刚劲的精神美等审美课。此外,学生在美术课的实践活动中,除了亲身感受到变化多姿、造型结构美和绚丽多彩的色彩美以外,同时也会感受到蕴藏于自然的变化、统一、对称、均衡、对比、和谐等形式美。 二、对学生的造型能力的培养

“型”是美术教育的基础,也是美术的根本内容和主要手段。“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美术作品的好坏,一幅好的美术作品肯定有一个好的造型。而这个造型又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整幅的结构造型。这

是一种比较大范围的造型,就如我们写作文用什么内容来表达思想感情一样,同样的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状物体来表示。如:同是表达人的愤怒,可以用一个人的面部表情直接表达,也可以用人的举止和周围的物体组合来表达。又如:同是表达冬天,有的人可能直接用大雪纷飞来表达,也有人用穿着毛衣、棉帽的人来表达等。不同的内容、物体就有不同的结构造型,也有不同的组合造型。怎样把这些物体组合在一起才美呢?这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强调的问题。一种是单个物体的造型。每一个物体都有不同的形状,但我们可以归纳成几种几何图形。如:长方形(长方体),正方形(正方体),三角形、圆形等。在实物中我们可以把现实中的大部分房子、书本、课桌看作长方体;我们的手、脚、指、树木的支干可以看作圆柱体;我们的整个头可以看作是蛋形的圆;牡丹花可以看作圆形的等。这是物体的整体形状,在我们学习画画时。教师必须先教会学生了解物体的大体造型,然后再去分小的部分造型。如:我们画小汽车,可以把小汽车先看作一个长方体确定大小位置再来确定它的门、车轮的大小位置等。这样就不会出现变形和太大的比例问题了。

三、对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能力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想象能力非常丰富的人,尤其是画家、诗人、作家、科学家、天文学家,他们肯定有非一般人的想象能力,才有今天的成就。想象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教育中有较多的体现,如根据一个场景、一种现象、一个季节、一首诗歌,让学生画一幅想象画等。又如:让学生用泥捏人

的喜、怒、哀、乐等,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在实物绘画中,我们也要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尤其是小学生,不可能画得和物体一模一样,也不要求画得和物体一模一样,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对学生的色彩能力的培养

色彩是美术教育中绘画的基础。要想学好绘画,色彩知识是少不了的。色彩是表现物体形状的关键,当然这里的色彩不单单是红、黄、蓝、橙、绿、紫等,它还包括黑白。没有色彩的对比,形状是表现不出来的。如在同一幅画中,如果有十个物体,十个物体都用红色或蓝色画,这些物体是很难表现出来的。尤其是如果在色彩的明度和亮度上如果拉不大距离,这些物体是不可能在画中区分开来的,就如同在黑暗中看物体一样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如色彩的明暗、深浅等。我国的墨本就只是黑色,但在绘画中却分深浅五色,可见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而且色彩还可以表达人的不同情感、性格等,所以色彩在绘画中是很重要的。

五、对学生的表现手法的培养

表现手法是美术创作的最终结果,美术创作的最终好坏决定于表现手法的好坏,因为好的绘画,色彩依附于形状中,好的形状又要用好的手法来表现。不同的绘画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水彩有水彩的表现手法,水粉有水粉的表现手法,国画有国画的表现手法。就是同一类绘画,画同一样物体也可能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表现手法。但作为一些常用的、普通的表现技法,教师是应该培养学生的。如:学习国画时

的勾、皴、擦、点、染;水彩画中的干湿画法等。

六、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不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在硬件和软件上狠下功夫,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一则这样的事例: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他们画一颗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这位同学的美术水平在国内学校算比较可以。人家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是社会因素: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们画得“像”,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二是教学问题: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还有家长过早给儿童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儿童,转变观念,提高审美意识。(二)、充分利用电教设备,搞好课堂教学。(三)、加强能力培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四)、课外多画日记画。

目前,“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根本趋势。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从教材来说,需要有包含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各种各样的要求;从教师来说,需要有发现学生创造性的幼芽的机敏的感受性,使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在脑子中积累更多的表象,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创造价值,不断进取。同时在艺术创造中,要注重个性的培养,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教育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个人特色和风格。因此,教师应尽力营造一种崇尚个性和独立思考、反对僵化和盲目崇拜的良好教学氛围,允许失败,鼓励表现自我和张扬个性。

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接触乡土文化,增强审美感知力。民间是一块内容丰富的文化课堂,乡土文化让人目不暇接,美术课教学可以把课堂扩大到教室之外,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融入大自然,和实践相结合,会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从而使他们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二是就地取材,培养创造能力。美术新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由单一变为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美育成分,又有跟上时代节奏的内容。总之,美术教育的创新需要美育工作者进行不断的探索,乡土文化是美育教育中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有热爱美育教育的恒心,就一定能

找到更多的素材来充实课堂。

七、对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对美术创作的观点、态度和采用的科学方法。

第一,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创造性地教学活动是相对现行教材,就常规教法而言,进行有目的有创新的教学实践的探索。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使美术教学理论不断深化与提高水平,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也是教师工作的乐趣所在。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应从教材、教法、教具三个方面探索。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1)、对现行教材创造性地施教。现行美术课本配有教师用的《教学参考用书》,对每节教法均有提示,但不见得适应每个地区或每位教师。具体施教者根据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现有的教学设备条件,创造性施教。创造性地施教既包括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也包括对现行教材内容重新排列组合,改变教学内容的秩序,探索更合适的时机施教,使教学任务圆满完成。(2)创造性地编排乡土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理论正确指导下与地区教研员共商议实验新的内容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升华为新的教学理论。(3)探讨教学手段,改革和发明创造新教具,这是为了使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一目了然,更富有情趣和易与接受。(4)改进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同一内容的教学在同一年级上,应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作欲望。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中教

师应着眼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提倡标新立异的创造意识,鼓励大胆创新。美术课不同于手工课或劳作课,它的教学重在交艺术制作(或表现)的规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有创造性的完成作业,从一年级开始,凡是能发挥创造性的课业,就要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地创造表现,从小注意培养创造意识,使之逐渐形成不照搬模仿,推陈出新。(2)培养兴趣,使学生从创造中得到乐趣。注意课业内容富有情趣,能吸引学生,而兴趣往往可导致勤奋的钻研。(3)安排以不同的效果作业。比如版画、粘贴画、写意画等,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创造的欲望。(4)设定条件,明确创作目标,促进学生有目标地创造,完成既定的任务。例如,组合画创作,纸造型、圆桶造型、等课业,以限定条件(比如限定颜色作画)打破原有表现观念(比如改变树叶只能画绿色),促进其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5)设定条件,启发联想与经验转移。比如:用竖、横、曲、折等基本线条启发联想物象;剪基本形可做什么;叠剪的纸造型,平放是刺猬,竖放粘贴一纸片上可能是一塔松等等。(6)用废旧材料组合或制作新的视觉艺术形象。促进学生巧妙利用材料、大胆设想,积极思维,敢于拆开、置换、重新组合、组建。(7)帮助学生消除进入绘画“写实期”创造表现的心理障碍。学生进入绘画“写实期”(在四年级以后),开始不喜欢画画,有心理障碍,一是胆怯,认为自己表现能力差而信心不足;二是眼高手低,对自己的绘画过分地自我批评。如不注意引导,会抑制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阻碍创造思维的提高。解决办法:首先是讲解写实绘画只是绘画形式的一种,写实能力

不完全代表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许多世界级的大画家的绘画就是儿童模样。要鼓励学生保持无拘无束的心态作画,画面采取涂满颜色的形式,以色块组合效果掩盖画形的准确,使其得到审美愉悦和成功的满足。其次是鼓励大胆表现,以充足的资料和直观演示,使学生通过参观资料度过抓形难关。第三是使学生认识不同于他人作品所具有的可贵品质和独立存在的价值。第四是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美术作品的优点,并加以肯定,鼓励和表扬,使其增强创作欲望和信心。第五是多安排工艺与绘画结合的课,使学生能在工艺制作中考虑应用绘画,使制作与绘画能力都得到提高,又可以促进积极思维,将二者结合,培养二者结合的创造性。

总之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素质和能力的最佳途径。而美术教学中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致力于这一有意义的活动,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美术这一特殊科目的重中之重。

浅谈美术教育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富宁县那能乡中心学校——樊廷富

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跨世纪人才以及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学科。那么美术教育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培养学的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是生活中合乎规律的、与其内容和谐统一的、丰富独特而又令人愉悦的具体形象。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就必须有鉴赏能力,而人的鉴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后天的培养和训练。且爱美是人的天性,对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来说,表现尤为突出。通过审美教育,能使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去鉴别真伪、分辨善恶,判断美丑。所以我们的美术教育有较多的审美内容。如:我们学习关山月、傅抱石的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可以使学生对祖国山河壮丽多姿感到自豪;学习徐悲鸿的《奔马》则透发出清癯刚劲的精神美等审美课。此外,学生在美术课的实践活动中,除了亲身感受到变化多姿、造型结构美和绚丽多彩的色彩美以外,同时也会感受到蕴藏于自然的变化、统一、对称、均衡、对比、和谐等形式美。 二、对学生的造型能力的培养

“型”是美术教育的基础,也是美术的根本内容和主要手段。“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美术作品的好坏,一幅好的美术作品肯定有一个好的造型。而这个造型又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整幅的结构造型。这

是一种比较大范围的造型,就如我们写作文用什么内容来表达思想感情一样,同样的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状物体来表示。如:同是表达人的愤怒,可以用一个人的面部表情直接表达,也可以用人的举止和周围的物体组合来表达。又如:同是表达冬天,有的人可能直接用大雪纷飞来表达,也有人用穿着毛衣、棉帽的人来表达等。不同的内容、物体就有不同的结构造型,也有不同的组合造型。怎样把这些物体组合在一起才美呢?这是我们教师必须要强调的问题。一种是单个物体的造型。每一个物体都有不同的形状,但我们可以归纳成几种几何图形。如:长方形(长方体),正方形(正方体),三角形、圆形等。在实物中我们可以把现实中的大部分房子、书本、课桌看作长方体;我们的手、脚、指、树木的支干可以看作圆柱体;我们的整个头可以看作是蛋形的圆;牡丹花可以看作圆形的等。这是物体的整体形状,在我们学习画画时。教师必须先教会学生了解物体的大体造型,然后再去分小的部分造型。如:我们画小汽车,可以把小汽车先看作一个长方体确定大小位置再来确定它的门、车轮的大小位置等。这样就不会出现变形和太大的比例问题了。

三、对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能力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想象能力非常丰富的人,尤其是画家、诗人、作家、科学家、天文学家,他们肯定有非一般人的想象能力,才有今天的成就。想象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教育中有较多的体现,如根据一个场景、一种现象、一个季节、一首诗歌,让学生画一幅想象画等。又如:让学生用泥捏人

的喜、怒、哀、乐等,都是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在实物绘画中,我们也要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尤其是小学生,不可能画得和物体一模一样,也不要求画得和物体一模一样,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对学生的色彩能力的培养

色彩是美术教育中绘画的基础。要想学好绘画,色彩知识是少不了的。色彩是表现物体形状的关键,当然这里的色彩不单单是红、黄、蓝、橙、绿、紫等,它还包括黑白。没有色彩的对比,形状是表现不出来的。如在同一幅画中,如果有十个物体,十个物体都用红色或蓝色画,这些物体是很难表现出来的。尤其是如果在色彩的明度和亮度上如果拉不大距离,这些物体是不可能在画中区分开来的,就如同在黑暗中看物体一样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色彩能力,如色彩的明暗、深浅等。我国的墨本就只是黑色,但在绘画中却分深浅五色,可见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而且色彩还可以表达人的不同情感、性格等,所以色彩在绘画中是很重要的。

五、对学生的表现手法的培养

表现手法是美术创作的最终结果,美术创作的最终好坏决定于表现手法的好坏,因为好的绘画,色彩依附于形状中,好的形状又要用好的手法来表现。不同的绘画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水彩有水彩的表现手法,水粉有水粉的表现手法,国画有国画的表现手法。就是同一类绘画,画同一样物体也可能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表现手法。但作为一些常用的、普通的表现技法,教师是应该培养学生的。如:学习国画时

的勾、皴、擦、点、染;水彩画中的干湿画法等。

六、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不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在硬件和软件上狠下功夫,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一则这样的事例: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他们画一颗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这位同学的美术水平在国内学校算比较可以。人家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是社会因素: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们画得“像”,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二是教学问题: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还有家长过早给儿童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儿童,转变观念,提高审美意识。(二)、充分利用电教设备,搞好课堂教学。(三)、加强能力培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四)、课外多画日记画。

目前,“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根本趋势。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从教材来说,需要有包含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各种各样的要求;从教师来说,需要有发现学生创造性的幼芽的机敏的感受性,使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在脑子中积累更多的表象,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创造价值,不断进取。同时在艺术创造中,要注重个性的培养,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教育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个人特色和风格。因此,教师应尽力营造一种崇尚个性和独立思考、反对僵化和盲目崇拜的良好教学氛围,允许失败,鼓励表现自我和张扬个性。

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接触乡土文化,增强审美感知力。民间是一块内容丰富的文化课堂,乡土文化让人目不暇接,美术课教学可以把课堂扩大到教室之外,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融入大自然,和实践相结合,会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让学生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从而使他们创造出优秀的作品。二是就地取材,培养创造能力。美术新课程改革后,教学内容由单一变为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美育成分,又有跟上时代节奏的内容。总之,美术教育的创新需要美育工作者进行不断的探索,乡土文化是美育教育中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有热爱美育教育的恒心,就一定能

找到更多的素材来充实课堂。

七、对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对美术创作的观点、态度和采用的科学方法。

第一,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创造性地教学活动是相对现行教材,就常规教法而言,进行有目的有创新的教学实践的探索。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使美术教学理论不断深化与提高水平,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也是教师工作的乐趣所在。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应从教材、教法、教具三个方面探索。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1)、对现行教材创造性地施教。现行美术课本配有教师用的《教学参考用书》,对每节教法均有提示,但不见得适应每个地区或每位教师。具体施教者根据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现有的教学设备条件,创造性施教。创造性地施教既包括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也包括对现行教材内容重新排列组合,改变教学内容的秩序,探索更合适的时机施教,使教学任务圆满完成。(2)创造性地编排乡土教材。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理论正确指导下与地区教研员共商议实验新的内容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升华为新的教学理论。(3)探讨教学手段,改革和发明创造新教具,这是为了使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一目了然,更富有情趣和易与接受。(4)改进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同一内容的教学在同一年级上,应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作欲望。在创造能力的培养中教

师应着眼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提倡标新立异的创造意识,鼓励大胆创新。美术课不同于手工课或劳作课,它的教学重在交艺术制作(或表现)的规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有创造性的完成作业,从一年级开始,凡是能发挥创造性的课业,就要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地创造表现,从小注意培养创造意识,使之逐渐形成不照搬模仿,推陈出新。(2)培养兴趣,使学生从创造中得到乐趣。注意课业内容富有情趣,能吸引学生,而兴趣往往可导致勤奋的钻研。(3)安排以不同的效果作业。比如版画、粘贴画、写意画等,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创造的欲望。(4)设定条件,明确创作目标,促进学生有目标地创造,完成既定的任务。例如,组合画创作,纸造型、圆桶造型、等课业,以限定条件(比如限定颜色作画)打破原有表现观念(比如改变树叶只能画绿色),促进其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5)设定条件,启发联想与经验转移。比如:用竖、横、曲、折等基本线条启发联想物象;剪基本形可做什么;叠剪的纸造型,平放是刺猬,竖放粘贴一纸片上可能是一塔松等等。(6)用废旧材料组合或制作新的视觉艺术形象。促进学生巧妙利用材料、大胆设想,积极思维,敢于拆开、置换、重新组合、组建。(7)帮助学生消除进入绘画“写实期”创造表现的心理障碍。学生进入绘画“写实期”(在四年级以后),开始不喜欢画画,有心理障碍,一是胆怯,认为自己表现能力差而信心不足;二是眼高手低,对自己的绘画过分地自我批评。如不注意引导,会抑制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阻碍创造思维的提高。解决办法:首先是讲解写实绘画只是绘画形式的一种,写实能力

不完全代表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许多世界级的大画家的绘画就是儿童模样。要鼓励学生保持无拘无束的心态作画,画面采取涂满颜色的形式,以色块组合效果掩盖画形的准确,使其得到审美愉悦和成功的满足。其次是鼓励大胆表现,以充足的资料和直观演示,使学生通过参观资料度过抓形难关。第三是使学生认识不同于他人作品所具有的可贵品质和独立存在的价值。第四是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美术作品的优点,并加以肯定,鼓励和表扬,使其增强创作欲望和信心。第五是多安排工艺与绘画结合的课,使学生能在工艺制作中考虑应用绘画,使制作与绘画能力都得到提高,又可以促进积极思维,将二者结合,培养二者结合的创造性。

总之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性素质和能力的最佳途径。而美术教学中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致力于这一有意义的活动,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美术这一特殊科目的重中之重。


相关内容

  •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 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 说 明 体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必修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健康是每个人生存.文明生活.高效率学习与工作的前提.体育与健康课的功能是综合性的,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它对促进青少年身 ...

  • 中外大学生创业技能培养途径研究
  • 中外大学生创业技能培养途径研究 随着国内外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和其研究内容不断细化拓展,大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创建创业型社会.2009年2月15日, 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 ...

  • 初中美术教学计划
  • 篇一:初中美术教学计划范文 一.教学分析: 本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教材内容充分完全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愉悦的学习美术课程.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把教学分为四个教学领域,这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

  •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工作总体思路
  •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工作总体思路 学发[2010]1号 一.学生工作总体指导思想 我校学生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特色工作建设,突出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学风建设工作.服务学生工作 ...

  • 信息技术开题报告
  •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及创新能力研究> 开题报告 一.引言 收集信息,指的是学生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熟练掌握各种获取信息的工具,对所需信息的指向比较明确.处理信息,则是指学生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加工并运用到自己的活动中,将所获得的信息作为活动过程与结果的 ...

  • "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手工课中的利用_"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手工课中的利用
  • [摘 要] 对于"废旧材料"的开发利用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将各种看似无用的东西灵活的利用起来.本文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 创设"废旧材料"利用的学习任务; 培养学生 ...

  • 美术计划和总结
  • 2013---2014六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突出了"美术. 人文. 科技"交融的创新教育理论,以"美术与人文"."美术与科技"两个方面组课,观念适度超前,兼顾实际的可操作性,可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发 ...

  • 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_1417
  • 周跃良,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系在新的课程计划中,德育活动在活动课程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反映了国内教育界已认识到德育活动在 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从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德育实践来看,活动课程的引入不仅为那些早已在实行但又 无法正常纳入到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活动提供了一种使其系统化.正规化的结构框架,而且更为 ...

  • 课外活动及其意义.任务
  • 课外活动及其意义.任务 一.课外活动的概念界说 课外活动是对在教学大纲范围以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必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创造能力.开拓精神.审美情趣.道德行为等个性特征的和谐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有必要将课外活动和一些概念进行比较,以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