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离子聚合物的应用

含离子聚合物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含离子聚合物的定义、制备、结构、分类和性质进行了介绍,并着重介绍了在木塑复合材料、涂料、生物、钻井液和弹性体中的应用。 关键词:含离子聚合物;应用

1 含离子聚合物的简介

1.1 含离子聚合物的定义

含离子聚合物(Ion-containing Polymer )又称离聚物(Ionomer ),是指碳氢分子链中含有少量离子基团的聚合物,通常认为离子基团的摩尔含量不超过15%[1]。它的主要部分是一个非离子性的主链,次要部分是一种可离子化的或离子性的共聚单体。这个次要部分通常为侧酸基的形式,可通过共聚单体与主链部分共聚而形成,也可用化学方法使非离子性部分改性成部分离子化的高分子材料。离聚物中由于离子键的缔合,在常温下分子链间形成物理交联,具有许多优良的、独特的物理性能。

1.2 含离子聚合物的制备

1.2.1 共聚合

把含有可离子化官能团(如羧基)的单体与烯类单体共聚合,再用所需抗衡离子的氢氧化物、醋酸盐或其它类似的盐中和共聚物形成离聚物。

(1)将烯烃类单体与含酸基(如羧酸基、磺酸基)的单体进行游离基共聚生成的共聚物再与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乙酸盐等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反应,即生成离聚体。如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等共聚物的离聚体。

(2)将烯烃类单体与丙烯酸酯共聚, 生成的共聚物再进行部分水解或皂化,使部分酯基变成酸基或盐基。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离聚体。

1.2.2 接枝

即将聚合物分子直接官能团化。该方法对于只需低程度官能团化的情况非常适合,特别是用来制备含磺酸基的离聚物。即用适当的磺化剂将选定的聚合物直接磺化接枝上磺酸基团,再用与前法相同的手段将其中和成盐形式的离聚物。

(1)将含双键或芳基的高聚物用试剂进行改性,在双键部位生成酸基。例如,将浓度为50~100g/L EPDM 己烷溶液与磺化剂乙酰基硫酸在室温下反应30min ,加醇终止磺化。将所得磺化聚合物用乙酸金属盐或碱的水-醇溶液处理,除去溶液后便得到EPDM 磺酸盐离聚体。

(2)先合成分子量为1500~6000的两端带羧基的遥爪预聚物,再与金属化合

物反应,生成所谓“ha-lato ”遥爪离聚体。

1.3 含离子聚合物的结构

目前,人们已经合成出各种链结构的离聚物,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离聚物结构示意图(从左到右分别为:无规型、紫罗烯型、ABA 嵌段型、AB 嵌

段型、远螯型、鸡冠型(正反))

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结构所决定的,许多作者[2-5]对离聚物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在离聚物中,离子对依靠静电力聚集起来形成离子聚集区。关于离子聚集区的形态结构,目前虽有不同的看法,但较多人认为主要以8对以下离子对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聚集体称为多重离子对(Multiplet ),它的尺寸较小,分布在基体中,不产生相分离。多重离子对又相互聚集,或以一个多重离子对为中心,其它离子对或多重离子对聚集在其周围而形成一个较大的离子聚集区,称为离子簇(cluster )。离子簇分布在基体中,呈相分离状态。现在通常认为离聚物具有一种“壳—芯”结构(Shell-Core model),其结构示意图见图2,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赋予离聚物具有较高的模量和玻璃化温度以及较高的枯度等特性。

图2 离聚物的“壳—芯”结构模型

离聚物的研究表征采用最多的是X 射线小角散射(SAXS )、电子显微镜、中子衍射、热分析和动态力学方法。目前证明离聚物中存在离子聚集体的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是来自SAXS 的数据分析[6,7]和电镜的直接观察[8],用它们可以测定粒度在数十到数千埃大小的粒子或微相畴大小,形状和分布状况。通过SAXS 试验,可得到离聚物中是否存在离子簇及离子簇的大小,间距、界面层厚度等信息。

1.4 含离子聚合物的分类

离聚物分类常见有两种方法,即Eisenberg 法[9]和Holliday 分类法[10],如下所示:

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常用的都是长共价键链的线性低离子含量聚合物,按含酸性基团的类型分为梭酸盐类和磺酸盐类。

羧酸盐类,如:

磺酸盐类,如:

1.5 含离子聚合物的特性

离聚物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它的化学结构,同时也依赖于离子聚集态结构。因此,研究离聚物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聚合物接上离子基团后,其性质发生相应变化。由于离子基团的引入,离聚物与其母体聚合物相比,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大大提高,最明显的是T g 升高。另外,离聚物的力学抗疲劳性、模量、熔体及溶液粘度、特征松驰时间等性质都会增加,断裂伸长下降。这些变化都是由于离聚物的特殊结构造成的,而变化的程度又与离聚物的类型(是侧酸基还是侧磺酸基等)、离子基团的含量、中和离子的种类(是过渡金属还是非过渡金属离子,是一价金属离子还是二价金属离子)、中和程度等因素有关。甚至同样组成的离聚物,因制备方法不同,二者性能也有差异[11]。 2 含离子聚合物的应用

2.1 含离子聚合物在木塑复合材料改性中的应用

木塑复合材料(WPC )是一类涵盖面广、产品种类多、形态结构多样的材料,具有优良的耐水和耐腐蚀性能以及可循环使用等优点。但是在WPC 的生产过程中,含极性基团的植物纤维与热塑性塑料基体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界面强度。为了提高这种界面结合强度,通常会在体系中添加偶联剂或界面相容剂。另外,目前很多商业木塑复合产品中的木粉的含量很高,产生了较低的应变极限和较差的抗冲击韧性。因此开发新的材料体系来增强WPC 的界面强度及提高木粉填充量的WPC 的抗冲击韧性有重要意义。

具有塑料和橡胶特性的有机离子聚合物(Ion Polymer)被证明可以有效地改进产品的韧性[12]。已经商品化的一种乙烯基离子聚合物——商品名Surlyn ,它是

乙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它们首次被杜邦公司于1960年进行商业化生产,并且被广泛应用在包装工业上[13]。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 )为基体材料,木粉作为填充材料,选择的Surlyn 离子聚合物为钠离子聚合物,研究钠离子聚合物改性杨木粉/HDPE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发现:离子聚合物可以明显提高杨木粉/HDPE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并且有突出的增韧效果,但是由于离子聚合物本身的弹性模量较低,导致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表明离子聚合物可以改进木粉和HDPE 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传统的木塑复合材料由于抗冲击韧性较低,目前大多用于户外景观#门窗等场合,利用离子聚合物进行改性后,有望在汽车内饰板、共挤复合地板表层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取得突破,从而提高整个木塑复合材料的产品附加值[14]。

2.2 含离子聚合物在涂料中的应用

由于社会需要使得涂料研究、涂料工业飞速发展,一方面迫切要求具有多种优良性能的涂料出现,另一方面,要求生产涂料的合成单休易得,合成涂料的价格便宜、无毒性和无污染等。这就使人们对离聚体在涂料方面的应用问题开始进行探讨和研究。近十几年来,有关这方面的专利文献不断涌现,通过对这些专利进行总结,我们得知,离聚体应用于涂料中,既可以作为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又可以作为涂料的次要或辅助成膜物质,如羧酸型、磷酸型、磺酸型等离聚体均可以用在涂料中。

今后离聚体涂料的研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通过利用离子聚合物的特性,进一步解决各种已有涂料的优良性能的互补利用问题,另一方面是把离聚体应用于涂料中,研制出新型的特种涂料。当前最引人注目的可说是阻尼涂料、防腐蚀涂料。

对于阻尼涂料,从目前来看,高聚物是阻尼涂料的主要基料。由于聚合物在粘弹状态下,具有很大的内摩擦,从而可将声波的一部分振动消耗,达到减振消声的目的。对于防腐蚀涂料,以前的一些防腐涂料都是在涂料的基料里加入一些无机或有机防腐剂。其实,这些防腐剂有相当一部分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在涂料中加入离聚体(羧酸型或磷酸型),或涂料基料本身就是离聚体,这样既可以起到缓蚀剂的作用,又会降低毒性且减少污染。总之,离聚体在涂料中应用得越来越多,可以预言,它将会使涂料领域更富有生气[15]。

2.3 含离子聚合物在生物中的应用

两性离子聚合物具有亲水的阴、阳离子基团,能够高度水化从而具有独特的抗生物污染性能,即能够阻抗非特异性蛋白质的吸附、细菌黏附和生物膜的形成。它的这种性能使得它们在生物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该背景,目前对两

性离子聚合物材料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用作防污涂层、抗菌涂层、抗凝血材料、生物医学诊断材料、药物传输载体和基因传递载体材料,此外还有生物分离膜和船体涂料等其他方面的应用。

经过研究者的不断探索与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具有抗生物污染背景的两性离子聚合物能够真正用于实际的生物医用相关领域,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社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6]。

2.4 含离子聚合物在钻井液中的应用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不断发展,钻遇地层日趋复杂,深井、超深井[17]、多分支井等特殊工艺井增多,这对钻井液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普通聚合物钻井液在现场应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耐温抗盐性能差,造壁性差,对泥页岩抑制能力差,静结构力强,井壁稳定性差。而两性离子聚合物用作钻井液处理剂既降低水眼能耗,抑制泥页岩水化膨胀,又可提高机械钻速。大量钻井实践表明,钻井液性能对保证深井和超深井的安全、快速钻进起着重要作用。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是以两性离子聚合物为主处理剂配制的钻井液。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密度低、对泥页岩抑制性强、水眼黏度低,高温下性能稳定,且能显著提高机械钻速降低综合钻井成本[18]。

目前,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在全国各大油田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并形成了两性离子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两性离子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两性离子聚磺体系钻井液及两性离子聚合物完井液体系[19]。

钻井液处理剂的研发推动了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的发展。普通聚合物处理剂不耐高温,易交联[20],而两性离子聚合物处理剂高温下性能稳定。两性离子聚合物分子链上因含阳离子和阴离子基团而与阴离子聚合物和阳离子聚合物的配伍性较好[21],受到各大油田的青睐。

2.5 含离子聚合物在弹性体中的应用

表1列出了已商品化的和尚在实验阶段的离聚体,其中属于离聚体弹性体的有聚丁二烯离聚体Hycar 、EPDM 磺酸盐离聚体Ionic Elastomer以及磺化丁基胶和磺化聚戊二烯离聚体。特别是EPDM 磺酸锌离聚体的性能很突出。根据磺酸盐基的含量不同,其性质可从柔性塑料变化到硫化橡胶。它可用作热塑性橡胶、软或硬泡沫塑料、弹性纤维、粉末橡胶、胶乳、涂料、胶粘剂等,还可用于聚合物改性。

EPDM 磺酸锌盐离聚体是粉末状产品,能与填料、橡胶操作油等混炼,制成耐老化且强度大的橡胶制品,如鞋底、垫片、胶管等。它与增塑剂硬脂酸锌共混后则呈热塑性橡胶性质,可在150~260o C 加工成型,其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接近聚氨基甲酸醋[22]。

表1 几个商品化及实验阶段的离聚体实例

3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对离聚物合成技术的发展,对离聚物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如在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酸性染料可染丙纶、液晶离聚物、特殊膜、增强材料、记忆性材料、体育用品、抗菌材料、生物药剂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离聚物是一种理论和应用价值都很高的高分子材料。随着人们对离聚物的认识日趋深入,新的离聚物体系不断出现,它们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展。今后离聚物的发展在已有领域将不断深入,并将开辟出更多的与其特点相适应的新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 Eisenberg A, Hird B, Moore R B. A new multiplet-cluster model for the morphology of random ionomers[J]. Macromolecules, 1990, 23(18): 4098-4107.

[2] Ding Y S, Register R A, Yang C,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ulphonated polyurethane ionomers based on toluene diisocyanate[J]. Polymer, 1989, 30(7): 1204-1212.

[3] Suchocka-Gałaś K. The state of ion aggregation in ionomers based on copolymers of styrene and acrylic acid—I. Thermal studies[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1990, 26(11): 1203-1206.

[4] Park J K, Park B K, Ryoo R. Critical ion concentrations for clusters in sodium sulfonated polystyrene lonomers[J]. 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1991, 31(12): 873-878.

[5] Clark J N, Higgins J S, Peiffer D G. Reduction in domain size in polymer mixtures via charge transfer interactions[J]. 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1992, 32(1): 49-56.

[6] Eisenberg A. Clustering of ions in organic polymers. A theoretical approach[J]. Macromolecules, 1970, 3(2): 147-154.

[7] Marx C L, Koutsky J A, Cooper S L. Morphology of butadiene‐methacrylic acid copolymers[J].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 Polymer Letters, 1971, 9(3): 167-171.

[8] Li C, Register R A, Cooper S L. Direct observation of ionic aggregates in sulphonated polystyrene ionomers[J]. Polymer, 1989, 30(7): 1227-1233.

[9] Eisenberg A., King M. Ion-containing polymers: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J].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olymer Letters Edition, 1977, 16(2): 99-100.

[10] Ding Y S, Register R A, Yang C, et al. Effect of cation local structure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ulphonated polyurethane ionomers based on toluene diisocyanate[J]. Polymer, 1989, 30(7): 1221-1226.

[11] 何嘉松, 汪军. 离子聚合物及其在高分子共混物中的增容作用[J]. 化学通报, 1994(06): 6-9.

[12] 曲桂杰, 刘景江. 离子聚合物在Nylon-1010/PP共混物中的增容作用[J]. 应用化学, 1996(4): 71-73.

[13] 魏德卿, 徐社阳, 旷文峰, 金勇. 离子聚合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皮革化工, 1997(2): 3-8.

[14] 李晶晶, 李大纲, 李爱军, 顾文彪, 郭勇. 离子聚合物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

研究[J]. 塑料工业, 2013(3): 104-107+119.

[15] 周诗彪. 离子聚合物在涂料中的应用[J]. 涂料工业, 1987(6): 29-32+4.

[16] 刘红艳, 周健. 两性离子聚合物的生物应用[J]. 化学进展, 2012(11): 2187-2197.

[17] 孙举, 王中华, 王善举, 郭金爱, 马文英, 杨海. 强抑制性高钙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 断块油气田, 2011(4): 541-544.

[18] 张建斌, 杨呈德, 雷跃州. 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在长庆油田的应用[J]. 钻井液与完井液, 1994(1): 40-48+79.

[19] 杨金荣, 马喜平. 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降滤失剂PADAM 的合成研究[J]. 钻采工艺, 2010(2): 101-104+142.

[20] 陈安猛. 耐高温聚合物钻井液降滤失剂的合成及作用机理研究[D]. 山东大学, 2008.

[21] 齐从丽, 马喜平, 吴建军. 新型两性离子聚合物在油田的应用现状[J]. 化工时刊, 2004(6): 20-24.

[22] 谢洪泉. 作为弹性体的含离子聚合物[J]. 合成橡胶工业, 1986(2): 135-142.

含离子聚合物的应用

摘要:本文对含离子聚合物的定义、制备、结构、分类和性质进行了介绍,并着重介绍了在木塑复合材料、涂料、生物、钻井液和弹性体中的应用。 关键词:含离子聚合物;应用

1 含离子聚合物的简介

1.1 含离子聚合物的定义

含离子聚合物(Ion-containing Polymer )又称离聚物(Ionomer ),是指碳氢分子链中含有少量离子基团的聚合物,通常认为离子基团的摩尔含量不超过15%[1]。它的主要部分是一个非离子性的主链,次要部分是一种可离子化的或离子性的共聚单体。这个次要部分通常为侧酸基的形式,可通过共聚单体与主链部分共聚而形成,也可用化学方法使非离子性部分改性成部分离子化的高分子材料。离聚物中由于离子键的缔合,在常温下分子链间形成物理交联,具有许多优良的、独特的物理性能。

1.2 含离子聚合物的制备

1.2.1 共聚合

把含有可离子化官能团(如羧基)的单体与烯类单体共聚合,再用所需抗衡离子的氢氧化物、醋酸盐或其它类似的盐中和共聚物形成离聚物。

(1)将烯烃类单体与含酸基(如羧酸基、磺酸基)的单体进行游离基共聚生成的共聚物再与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乙酸盐等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反应,即生成离聚体。如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等共聚物的离聚体。

(2)将烯烃类单体与丙烯酸酯共聚, 生成的共聚物再进行部分水解或皂化,使部分酯基变成酸基或盐基。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离聚体。

1.2.2 接枝

即将聚合物分子直接官能团化。该方法对于只需低程度官能团化的情况非常适合,特别是用来制备含磺酸基的离聚物。即用适当的磺化剂将选定的聚合物直接磺化接枝上磺酸基团,再用与前法相同的手段将其中和成盐形式的离聚物。

(1)将含双键或芳基的高聚物用试剂进行改性,在双键部位生成酸基。例如,将浓度为50~100g/L EPDM 己烷溶液与磺化剂乙酰基硫酸在室温下反应30min ,加醇终止磺化。将所得磺化聚合物用乙酸金属盐或碱的水-醇溶液处理,除去溶液后便得到EPDM 磺酸盐离聚体。

(2)先合成分子量为1500~6000的两端带羧基的遥爪预聚物,再与金属化合

物反应,生成所谓“ha-lato ”遥爪离聚体。

1.3 含离子聚合物的结构

目前,人们已经合成出各种链结构的离聚物,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离聚物结构示意图(从左到右分别为:无规型、紫罗烯型、ABA 嵌段型、AB 嵌

段型、远螯型、鸡冠型(正反))

物质的性质是由其结构所决定的,许多作者[2-5]对离聚物的形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在离聚物中,离子对依靠静电力聚集起来形成离子聚集区。关于离子聚集区的形态结构,目前虽有不同的看法,但较多人认为主要以8对以下离子对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聚集体称为多重离子对(Multiplet ),它的尺寸较小,分布在基体中,不产生相分离。多重离子对又相互聚集,或以一个多重离子对为中心,其它离子对或多重离子对聚集在其周围而形成一个较大的离子聚集区,称为离子簇(cluster )。离子簇分布在基体中,呈相分离状态。现在通常认为离聚物具有一种“壳—芯”结构(Shell-Core model),其结构示意图见图2,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赋予离聚物具有较高的模量和玻璃化温度以及较高的枯度等特性。

图2 离聚物的“壳—芯”结构模型

离聚物的研究表征采用最多的是X 射线小角散射(SAXS )、电子显微镜、中子衍射、热分析和动态力学方法。目前证明离聚物中存在离子聚集体的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是来自SAXS 的数据分析[6,7]和电镜的直接观察[8],用它们可以测定粒度在数十到数千埃大小的粒子或微相畴大小,形状和分布状况。通过SAXS 试验,可得到离聚物中是否存在离子簇及离子簇的大小,间距、界面层厚度等信息。

1.4 含离子聚合物的分类

离聚物分类常见有两种方法,即Eisenberg 法[9]和Holliday 分类法[10],如下所示:

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常用的都是长共价键链的线性低离子含量聚合物,按含酸性基团的类型分为梭酸盐类和磺酸盐类。

羧酸盐类,如:

磺酸盐类,如:

1.5 含离子聚合物的特性

离聚物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它的化学结构,同时也依赖于离子聚集态结构。因此,研究离聚物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聚合物接上离子基团后,其性质发生相应变化。由于离子基团的引入,离聚物与其母体聚合物相比,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大大提高,最明显的是T g 升高。另外,离聚物的力学抗疲劳性、模量、熔体及溶液粘度、特征松驰时间等性质都会增加,断裂伸长下降。这些变化都是由于离聚物的特殊结构造成的,而变化的程度又与离聚物的类型(是侧酸基还是侧磺酸基等)、离子基团的含量、中和离子的种类(是过渡金属还是非过渡金属离子,是一价金属离子还是二价金属离子)、中和程度等因素有关。甚至同样组成的离聚物,因制备方法不同,二者性能也有差异[11]。 2 含离子聚合物的应用

2.1 含离子聚合物在木塑复合材料改性中的应用

木塑复合材料(WPC )是一类涵盖面广、产品种类多、形态结构多样的材料,具有优良的耐水和耐腐蚀性能以及可循环使用等优点。但是在WPC 的生产过程中,含极性基团的植物纤维与热塑性塑料基体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界面强度。为了提高这种界面结合强度,通常会在体系中添加偶联剂或界面相容剂。另外,目前很多商业木塑复合产品中的木粉的含量很高,产生了较低的应变极限和较差的抗冲击韧性。因此开发新的材料体系来增强WPC 的界面强度及提高木粉填充量的WPC 的抗冲击韧性有重要意义。

具有塑料和橡胶特性的有机离子聚合物(Ion Polymer)被证明可以有效地改进产品的韧性[12]。已经商品化的一种乙烯基离子聚合物——商品名Surlyn ,它是

乙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它们首次被杜邦公司于1960年进行商业化生产,并且被广泛应用在包装工业上[13]。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 )为基体材料,木粉作为填充材料,选择的Surlyn 离子聚合物为钠离子聚合物,研究钠离子聚合物改性杨木粉/HDPE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发现:离子聚合物可以明显提高杨木粉/HDPE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并且有突出的增韧效果,但是由于离子聚合物本身的弹性模量较低,导致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表明离子聚合物可以改进木粉和HDPE 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传统的木塑复合材料由于抗冲击韧性较低,目前大多用于户外景观#门窗等场合,利用离子聚合物进行改性后,有望在汽车内饰板、共挤复合地板表层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取得突破,从而提高整个木塑复合材料的产品附加值[14]。

2.2 含离子聚合物在涂料中的应用

由于社会需要使得涂料研究、涂料工业飞速发展,一方面迫切要求具有多种优良性能的涂料出现,另一方面,要求生产涂料的合成单休易得,合成涂料的价格便宜、无毒性和无污染等。这就使人们对离聚体在涂料方面的应用问题开始进行探讨和研究。近十几年来,有关这方面的专利文献不断涌现,通过对这些专利进行总结,我们得知,离聚体应用于涂料中,既可以作为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又可以作为涂料的次要或辅助成膜物质,如羧酸型、磷酸型、磺酸型等离聚体均可以用在涂料中。

今后离聚体涂料的研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通过利用离子聚合物的特性,进一步解决各种已有涂料的优良性能的互补利用问题,另一方面是把离聚体应用于涂料中,研制出新型的特种涂料。当前最引人注目的可说是阻尼涂料、防腐蚀涂料。

对于阻尼涂料,从目前来看,高聚物是阻尼涂料的主要基料。由于聚合物在粘弹状态下,具有很大的内摩擦,从而可将声波的一部分振动消耗,达到减振消声的目的。对于防腐蚀涂料,以前的一些防腐涂料都是在涂料的基料里加入一些无机或有机防腐剂。其实,这些防腐剂有相当一部分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在涂料中加入离聚体(羧酸型或磷酸型),或涂料基料本身就是离聚体,这样既可以起到缓蚀剂的作用,又会降低毒性且减少污染。总之,离聚体在涂料中应用得越来越多,可以预言,它将会使涂料领域更富有生气[15]。

2.3 含离子聚合物在生物中的应用

两性离子聚合物具有亲水的阴、阳离子基团,能够高度水化从而具有独特的抗生物污染性能,即能够阻抗非特异性蛋白质的吸附、细菌黏附和生物膜的形成。它的这种性能使得它们在生物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该背景,目前对两

性离子聚合物材料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用作防污涂层、抗菌涂层、抗凝血材料、生物医学诊断材料、药物传输载体和基因传递载体材料,此外还有生物分离膜和船体涂料等其他方面的应用。

经过研究者的不断探索与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具有抗生物污染背景的两性离子聚合物能够真正用于实际的生物医用相关领域,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社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6]。

2.4 含离子聚合物在钻井液中的应用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不断发展,钻遇地层日趋复杂,深井、超深井[17]、多分支井等特殊工艺井增多,这对钻井液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普通聚合物钻井液在现场应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耐温抗盐性能差,造壁性差,对泥页岩抑制能力差,静结构力强,井壁稳定性差。而两性离子聚合物用作钻井液处理剂既降低水眼能耗,抑制泥页岩水化膨胀,又可提高机械钻速。大量钻井实践表明,钻井液性能对保证深井和超深井的安全、快速钻进起着重要作用。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是以两性离子聚合物为主处理剂配制的钻井液。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密度低、对泥页岩抑制性强、水眼黏度低,高温下性能稳定,且能显著提高机械钻速降低综合钻井成本[18]。

目前,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在全国各大油田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并形成了两性离子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两性离子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两性离子聚磺体系钻井液及两性离子聚合物完井液体系[19]。

钻井液处理剂的研发推动了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的发展。普通聚合物处理剂不耐高温,易交联[20],而两性离子聚合物处理剂高温下性能稳定。两性离子聚合物分子链上因含阳离子和阴离子基团而与阴离子聚合物和阳离子聚合物的配伍性较好[21],受到各大油田的青睐。

2.5 含离子聚合物在弹性体中的应用

表1列出了已商品化的和尚在实验阶段的离聚体,其中属于离聚体弹性体的有聚丁二烯离聚体Hycar 、EPDM 磺酸盐离聚体Ionic Elastomer以及磺化丁基胶和磺化聚戊二烯离聚体。特别是EPDM 磺酸锌离聚体的性能很突出。根据磺酸盐基的含量不同,其性质可从柔性塑料变化到硫化橡胶。它可用作热塑性橡胶、软或硬泡沫塑料、弹性纤维、粉末橡胶、胶乳、涂料、胶粘剂等,还可用于聚合物改性。

EPDM 磺酸锌盐离聚体是粉末状产品,能与填料、橡胶操作油等混炼,制成耐老化且强度大的橡胶制品,如鞋底、垫片、胶管等。它与增塑剂硬脂酸锌共混后则呈热塑性橡胶性质,可在150~260o C 加工成型,其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接近聚氨基甲酸醋[22]。

表1 几个商品化及实验阶段的离聚体实例

3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对离聚物合成技术的发展,对离聚物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如在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酸性染料可染丙纶、液晶离聚物、特殊膜、增强材料、记忆性材料、体育用品、抗菌材料、生物药剂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离聚物是一种理论和应用价值都很高的高分子材料。随着人们对离聚物的认识日趋深入,新的离聚物体系不断出现,它们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展。今后离聚物的发展在已有领域将不断深入,并将开辟出更多的与其特点相适应的新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 Eisenberg A, Hird B, Moore R B. A new multiplet-cluster model for the morphology of random ionomers[J]. Macromolecules, 1990, 23(18): 4098-4107.

[2] Ding Y S, Register R A, Yang C,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ulphonated polyurethane ionomers based on toluene diisocyanate[J]. Polymer, 1989, 30(7): 1204-1212.

[3] Suchocka-Gałaś K. The state of ion aggregation in ionomers based on copolymers of styrene and acrylic acid—I. Thermal studies[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1990, 26(11): 1203-1206.

[4] Park J K, Park B K, Ryoo R. Critical ion concentrations for clusters in sodium sulfonated polystyrene lonomers[J]. 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1991, 31(12): 873-878.

[5] Clark J N, Higgins J S, Peiffer D G. Reduction in domain size in polymer mixtures via charge transfer interactions[J]. Polymer Engineering & Science, 1992, 32(1): 49-56.

[6] Eisenberg A. Clustering of ions in organic polymers. A theoretical approach[J]. Macromolecules, 1970, 3(2): 147-154.

[7] Marx C L, Koutsky J A, Cooper S L. Morphology of butadiene‐methacrylic acid copolymers[J].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B: Polymer Letters, 1971, 9(3): 167-171.

[8] Li C, Register R A, Cooper S L. Direct observation of ionic aggregates in sulphonated polystyrene ionomers[J]. Polymer, 1989, 30(7): 1227-1233.

[9] Eisenberg A., King M. Ion-containing polymers: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J].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olymer Letters Edition, 1977, 16(2): 99-100.

[10] Ding Y S, Register R A, Yang C, et al. Effect of cation local structure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ulphonated polyurethane ionomers based on toluene diisocyanate[J]. Polymer, 1989, 30(7): 1221-1226.

[11] 何嘉松, 汪军. 离子聚合物及其在高分子共混物中的增容作用[J]. 化学通报, 1994(06): 6-9.

[12] 曲桂杰, 刘景江. 离子聚合物在Nylon-1010/PP共混物中的增容作用[J]. 应用化学, 1996(4): 71-73.

[13] 魏德卿, 徐社阳, 旷文峰, 金勇. 离子聚合物相互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皮革化工, 1997(2): 3-8.

[14] 李晶晶, 李大纲, 李爱军, 顾文彪, 郭勇. 离子聚合物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

研究[J]. 塑料工业, 2013(3): 104-107+119.

[15] 周诗彪. 离子聚合物在涂料中的应用[J]. 涂料工业, 1987(6): 29-32+4.

[16] 刘红艳, 周健. 两性离子聚合物的生物应用[J]. 化学进展, 2012(11): 2187-2197.

[17] 孙举, 王中华, 王善举, 郭金爱, 马文英, 杨海. 强抑制性高钙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 断块油气田, 2011(4): 541-544.

[18] 张建斌, 杨呈德, 雷跃州. 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在长庆油田的应用[J]. 钻井液与完井液, 1994(1): 40-48+79.

[19] 杨金荣, 马喜平. 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降滤失剂PADAM 的合成研究[J]. 钻采工艺, 2010(2): 101-104+142.

[20] 陈安猛. 耐高温聚合物钻井液降滤失剂的合成及作用机理研究[D]. 山东大学, 2008.

[21] 齐从丽, 马喜平, 吴建军. 新型两性离子聚合物在油田的应用现状[J]. 化工时刊, 2004(6): 20-24.

[22] 谢洪泉. 作为弹性体的含离子聚合物[J]. 合成橡胶工业, 1986(2): 135-142.


相关内容

  • 新型两性离子聚合物在油田的应用现状
  • 第18卷第6期化工时刊Vol. 18,No. 6 2004年6月Chemical Industry T ime s J un. 6. 2004 新型两性离子聚合物在油田的应用现状 齐从丽 马喜平 吴建军 (西南石油学院化工学院, 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 两性离子聚合物(ampholytic p ...

  • 锂 离 子 电 池
  • 锂 离 子 电 池 1. 概述: 锂离子电池的概念包括液态锂离子电池(LIB).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LIB)和软包 装锂离子电池,而通常我们所说的锂离子电池一般都特指液态锂离子电池(LIB). 1.1 液态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Battery,简称LIB)是在(金属)锂( ...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所谓"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实是锂离子电池各种子系列产品中的一种,实际上它的主要部件: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以及工作原理都和使用液体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一样,只是隔膜和包装材料不同,因此,归根到底它实质上,就是一种锂离子电池! 聚合物锂离子(Lithium ...

  • 离子液体的分类_合成与应用
  • 2005年第2期 化 学 教 育・7・ 离子液体的分类.合成与应用 张英锋1李长江1包富山1张永安2 (1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066000 2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摘要 离子液体易于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作为绿色溶剂可用于分离过程.化学反 应,特别是催化反应.以及电化学等方面,并已取得许 ...

  •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进展
  • 化 工 进 展 2003年第22卷第10期 CHEM I CAL IN DU ST R Y AN D EN GI NEER ING PROGR ESS # 1061 #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进展 申迎华 王 孟 王志忠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太原030024) 摘 要 结合国内 ...

  • 乳液聚合中乳胶粒粒径大小的影响因素
  • 乳液聚合中乳胶粒粒径大小的影响因素 概述 乳液聚合中,乳胶粒子的直径大小及其分布是表征聚合物乳液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分子设计中的核心体现在乳液聚合中乳胶粒大小及分布的控制上.粒径大小不同的乳液有不同的应用价值,如微乳液,粒径在 10~100nm 之间,是理想的小粒径.单分散聚合物颗粒的合成介质,在食 ...

  • 离子液体的分类.应用
  • 离子液体的分类.合成与应用 当前研究的离子液体的正离子有4类:烷基季铵离子 .烷基季瞵离子.1, 3-二烷基取代的咪唑离子 .N-烷基取代的吡啶离子记为.根据负离子的不同可将离子液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卤化盐.其制备方法是将固体的卤化盐与AlCl3混合即可得液态的离子液体,但因放热量大,通常可交替将2 ...

  • 配位化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
  • 配位化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 摘要 如今配合物已经普遍的渗透到许多自然科学领域和重工业部门,如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超分子化学.医学.催化反应,以及染料.电镀.湿法冶金.半导体.原子能等工业中都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在配位化学在矿物加工的应用情况,并在最后对配位化学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配位 ...

  • 液质联用发展史+液质联用仪原理+应用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一.液质发展史(写不写都行) 1.质谱发展简史 质谱作为检测器,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好的特点,与其他色谱技术相连接,已广泛的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欲学习液质,我们先了解一下质谱发展的过程-- 19世纪末,E.Goldstein在低压放电实验中观察到正电荷粒子,随后W.Wein发现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