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执行功能

2013-05-16

执行功能。你觉得这是什么呢?心理健康专家、教育者以及其他人在他们谈论人们行使自我控制能力的方式时会使用这个术语。执行功能涉及到我们所需要的、使生活井然有序的很多技能。

美国国家学习困难中心的专家们提到,我们使用执行功能来分析形势、做计划、行动以及改变想法。他们认为执行功能的问题和注意力缺失以及学习苦难有很强的联系。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可能有某些相同的特点——比如,工作记忆的毛病。

什么是工作记忆?这个术语现在被广泛用来替代“短期记忆”这个词。它是指大脑暂时储存、使用和理解最新的信息的能力。

研究者们提到良好的执行功能对于学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那些缺乏执行功能的学生们需要帮助才能在研究中来组织事务。他们在决定应该先处理哪两个或者三个任务方面有严重的问题。他们同样很难改换任务,或者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做一项任务。

这个学生还有可能觉得很难等待以及合作; 就算有可能冒犯他人,他还是有可能有不合时宜的话语或者行为。

伊利诺州州立大学心理系的Laura Berk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她说执行功能的技巧是能够被改进的。

比如说,Berk教授认为“西蒙说”这个游戏能帮助小孩子能通过什么都不做来练习自我控制的技能。孩子们被给定了指令,但是他们不能照做——除非发指令的人在给指令的时候先说“西蒙说……”

她还建议了一个叫做“冰冻(Freeze)”的游戏。孩子们随着音乐舞动直到音乐停止。然后他们必须得摆出一个给定的图片中的姿势。

她说给孩子一个在扮演游戏中使用想象力的机会也能帮助他们发展执行功能的技巧。

青少年和成人可以列一张清单,并形成确保他们能完成重要的任务的方式。科技可以在这方面提供帮助。比如说,在线的银行服务能被设置成自动付账。手机上的闹铃能够提醒某人,到点去工作或者去上课了。

(注:这里是VOA慢速英语的教育播报栏目。本文由Nancy Steinbach撰写。这是我们关于学习困难系列报道之七。您能从voaspecialenglish.com上找到更多的内容。我是播报员Steve Ember.)

2013-05-16

执行功能。你觉得这是什么呢?心理健康专家、教育者以及其他人在他们谈论人们行使自我控制能力的方式时会使用这个术语。执行功能涉及到我们所需要的、使生活井然有序的很多技能。

美国国家学习困难中心的专家们提到,我们使用执行功能来分析形势、做计划、行动以及改变想法。他们认为执行功能的问题和注意力缺失以及学习苦难有很强的联系。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可能有某些相同的特点——比如,工作记忆的毛病。

什么是工作记忆?这个术语现在被广泛用来替代“短期记忆”这个词。它是指大脑暂时储存、使用和理解最新的信息的能力。

研究者们提到良好的执行功能对于学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那些缺乏执行功能的学生们需要帮助才能在研究中来组织事务。他们在决定应该先处理哪两个或者三个任务方面有严重的问题。他们同样很难改换任务,或者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做一项任务。

这个学生还有可能觉得很难等待以及合作; 就算有可能冒犯他人,他还是有可能有不合时宜的话语或者行为。

伊利诺州州立大学心理系的Laura Berk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她说执行功能的技巧是能够被改进的。

比如说,Berk教授认为“西蒙说”这个游戏能帮助小孩子能通过什么都不做来练习自我控制的技能。孩子们被给定了指令,但是他们不能照做——除非发指令的人在给指令的时候先说“西蒙说……”

她还建议了一个叫做“冰冻(Freeze)”的游戏。孩子们随着音乐舞动直到音乐停止。然后他们必须得摆出一个给定的图片中的姿势。

她说给孩子一个在扮演游戏中使用想象力的机会也能帮助他们发展执行功能的技巧。

青少年和成人可以列一张清单,并形成确保他们能完成重要的任务的方式。科技可以在这方面提供帮助。比如说,在线的银行服务能被设置成自动付账。手机上的闹铃能够提醒某人,到点去工作或者去上课了。

(注:这里是VOA慢速英语的教育播报栏目。本文由Nancy Steinbach撰写。这是我们关于学习困难系列报道之七。您能从voaspecialenglish.com上找到更多的内容。我是播报员Steve Ember.)


相关内容

  • 异常儿童心理学
  • 异常儿童心理学 发展障碍是在儿童成熟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障碍.心理或行为障碍通常是指个体在行为.认知.情感或身体上出现的系列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之一种或几种:个体承受着痛苦的体验,机能(身体.情感.认知或行为)失调,面临由痛苦体验或机能失调而带来的更大的危险或劣势. 儿童发展障碍的特 ...

  • 自闭症儿童行为分析
  • 自闭症儿童行为分析 一.自闭症儿童行为: 1.社会交往障碍:大部分自闭症病儿婴幼儿期出现对人缺乏兴趣,母亲将其抱着喂奶时,他们不会将身体与母亲贴近,不会望着妈妈微笑,平常不注视父母的走动.6~7个月时还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不会像正常小儿一样发出伊呀学语声,只是哭叫或显得特别安静.有的病儿即使1~2岁 ...

  • 心理素质的结构与心理素质教育
  • 作者:陈旭 <社会心理科学> 2001年05期 一.心理素质的结构 现代素质概念是一个发展性概念,主要是指主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展,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或者说,人的素质是在先天生理基 ...

  • 儿童心理学电大学前教育本科专业
  • 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4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2.婴儿传记: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以传记的形式出 ...

  •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考点梳理28043
  •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及价值 第一节 教育与学前教育 一.教育 (1)教育的界定 1)教育的定义: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活动. 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的形式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 ...

  • 心理学问答题汇总
  •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答: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 ...

  • 学前教育原理自编重点2
  • 第1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学前教育的内涵 1.学前教育的含义:是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2.学前教育的年龄范 围:○ 1西周时期10岁以前.○21902年6岁开始4年.○ 31904年3-7岁开始4年.○ 4美国0-3岁早教0-8 ...

  • 教育学基础知识
  •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及其教育意义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即使有些问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会基于相关经验,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并且这种解释并不都是胡乱的猜测,而是从相关的 ...

  •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 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 不平衡性4差异性. 自我意识对人格的发展: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发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2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