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农讲所观后感.doc

摘要:中央农民讲习所旧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其学员日后多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在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到这里学习参观,在精神上受到了新的洗礼,重新认识到在那样一个民族危难空前的时代,我们的先辈们是怎样跟着坚定的选择了我们的党——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不畏牺牲英勇奋斗的。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对自己肩负的责任有了新的认识。

3月29日下午,我们一行人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一个民国初年的建筑群。这是位于武昌红巷13号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听那里的导游介绍,中央农民讲习所是于1926年底开始筹备的。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课,4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学生来自全国17各省,共800余人。学员学成后于1927年6月18日举行毕业典礼。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毛泽东主席任校长开办了农民讲习所第一期,也是最后一期。后来国共合作破裂了,农民讲习所就在也没有开办了。可是,就在农民讲习所的短短的三个月的学习后,一期学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坚定的共产党员,并在日后为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不由得满心好奇,这是怎样的一片土地呵!是怎样的思想洗礼使得这样一些农村青年树立起这样崇高的理想,坚定不移的跟随着我们的党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而奋斗终生?在从寻访的过程中,我在点点滴滴中寻找着答案。

走进农民运动讲习所,我看到的是葱葱的绿树和静静的篱笆,如果不是我们的到访,这里应该是一片阒然,只有那些物什在平静地述说着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那段历史。我首先来到教务部(那是一块黑色的小木牌,极工整的繁体毛笔字),里面有三张办公桌和几张藤躺椅。听导游介绍说,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老师多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请来的两党高级领导人,因为课时少而且大多是拨冗前来,所以一般是没有办公桌和休息室的,他们就是在这些藤躺椅上休息一下的。我不由的身感敬佩。作为高级领导人,在这样艰苦的教学条件下,依然愿意奔波授课,真的令人肃然起敬。我想他们的这种作风也一定深深的影响了农讲所的学员们,使大家明白要深入全面的了解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离开教务处,我们来到学校领导的办公室。依旧是很简单的陈设,三张办公桌和一张长桌(这就算是会议桌了)。我仿佛看到那些桌子上堆满了文件与作业,老师们正虔诚的工作着,因为在他们心中他们所耕耘的是火种,是明天的希望。 绕过穿堂,看到的是一间大礼堂,所谓礼堂就是一间大的教室,地下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长凳,看的出农讲所的学生的训练有素。听说毛泽东同志当年曾经在礼堂前的黑板上画过三条线(一条向左弯曲,一条向右弯曲,还有一条居中)来阐明矫枉必须过正的道理,从而说明中国的农民运动是对的好的。后来我们党沿着毛主席的正确领导终于获得了革命的胜利。据说毛主席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在这里进行它的首次亮相,并震惊四座的。当时,在礼堂里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连窗台上都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头。我想那也许是农民运动在那样的一个年代是一件怎么听都觉得新鲜的事情,可我也相信这样的思想的传播一定就像荒原上燃烧的火种一样烧遍神州!

退出礼堂,我们来到一片嫩青青的草地,正是初春时节,那嫩绿的芽儿正努力的探出头来。82年前的那个春天,800余学子就是在这片草地上开始了他们人生的新的旅程,就是在这个操场他们顶风冒雨坚持学习,就是在这方土地他们挥汗如雨刻苦训练。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可似乎还能从脚下的热土感受到当年那些热血青年的气息。

走出了农讲所,我们来到毛泽东同志当年在农讲所的故居,这里也是他与夫人杨开慧最后一次相聚的地方。这是一处民国时期的老式民宅,黑瓦白墙,厚重的木板门。每一间屋子的陈设都很简朴,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原来革命的传统是简朴,简朴的来源是革命者的生活作风与态度。只有有这样的坚毅与对革命的执着,才能在经历了革命的惊涛骇浪疾风骤雨之后依旧忠贞。

这次来到农讲所,对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触动。我明白了革命不是我们书本上的历史,而是我们的先人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铸造的,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和学习的。我也深刻的感受到在那个国家危亡的年代,我们伟大的党是我们民族崛起的希望,今天,在这个社会主义已蓬勃发展的年代,我们伟大的党仍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希望。这

一次的寻访更让我明白了新时代青年肩上的责任:昨日为民族崛起而读书的青年今日当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发奋图强,只为他日龙啸东方!

摘要:中央农民讲习所旧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其学员日后多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在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到这里学习参观,在精神上受到了新的洗礼,重新认识到在那样一个民族危难空前的时代,我们的先辈们是怎样跟着坚定的选择了我们的党——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不畏牺牲英勇奋斗的。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对自己肩负的责任有了新的认识。

3月29日下午,我们一行人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一个民国初年的建筑群。这是位于武昌红巷13号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听那里的导游介绍,中央农民讲习所是于1926年底开始筹备的。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课,4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学生来自全国17各省,共800余人。学员学成后于1927年6月18日举行毕业典礼。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毛泽东主席任校长开办了农民讲习所第一期,也是最后一期。后来国共合作破裂了,农民讲习所就在也没有开办了。可是,就在农民讲习所的短短的三个月的学习后,一期学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坚定的共产党员,并在日后为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不由得满心好奇,这是怎样的一片土地呵!是怎样的思想洗礼使得这样一些农村青年树立起这样崇高的理想,坚定不移的跟随着我们的党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而奋斗终生?在从寻访的过程中,我在点点滴滴中寻找着答案。

走进农民运动讲习所,我看到的是葱葱的绿树和静静的篱笆,如果不是我们的到访,这里应该是一片阒然,只有那些物什在平静地述说着半个多世纪以前的那段历史。我首先来到教务部(那是一块黑色的小木牌,极工整的繁体毛笔字),里面有三张办公桌和几张藤躺椅。听导游介绍说,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老师多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请来的两党高级领导人,因为课时少而且大多是拨冗前来,所以一般是没有办公桌和休息室的,他们就是在这些藤躺椅上休息一下的。我不由的身感敬佩。作为高级领导人,在这样艰苦的教学条件下,依然愿意奔波授课,真的令人肃然起敬。我想他们的这种作风也一定深深的影响了农讲所的学员们,使大家明白要深入全面的了解群众,依靠群众的力量才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离开教务处,我们来到学校领导的办公室。依旧是很简单的陈设,三张办公桌和一张长桌(这就算是会议桌了)。我仿佛看到那些桌子上堆满了文件与作业,老师们正虔诚的工作着,因为在他们心中他们所耕耘的是火种,是明天的希望。 绕过穿堂,看到的是一间大礼堂,所谓礼堂就是一间大的教室,地下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长凳,看的出农讲所的学生的训练有素。听说毛泽东同志当年曾经在礼堂前的黑板上画过三条线(一条向左弯曲,一条向右弯曲,还有一条居中)来阐明矫枉必须过正的道理,从而说明中国的农民运动是对的好的。后来我们党沿着毛主席的正确领导终于获得了革命的胜利。据说毛主席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在这里进行它的首次亮相,并震惊四座的。当时,在礼堂里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连窗台上都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头。我想那也许是农民运动在那样的一个年代是一件怎么听都觉得新鲜的事情,可我也相信这样的思想的传播一定就像荒原上燃烧的火种一样烧遍神州!

退出礼堂,我们来到一片嫩青青的草地,正是初春时节,那嫩绿的芽儿正努力的探出头来。82年前的那个春天,800余学子就是在这片草地上开始了他们人生的新的旅程,就是在这个操场他们顶风冒雨坚持学习,就是在这方土地他们挥汗如雨刻苦训练。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可似乎还能从脚下的热土感受到当年那些热血青年的气息。

走出了农讲所,我们来到毛泽东同志当年在农讲所的故居,这里也是他与夫人杨开慧最后一次相聚的地方。这是一处民国时期的老式民宅,黑瓦白墙,厚重的木板门。每一间屋子的陈设都很简朴,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原来革命的传统是简朴,简朴的来源是革命者的生活作风与态度。只有有这样的坚毅与对革命的执着,才能在经历了革命的惊涛骇浪疾风骤雨之后依旧忠贞。

这次来到农讲所,对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触动。我明白了革命不是我们书本上的历史,而是我们的先人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铸造的,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和学习的。我也深刻的感受到在那个国家危亡的年代,我们伟大的党是我们民族崛起的希望,今天,在这个社会主义已蓬勃发展的年代,我们伟大的党仍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希望。这

一次的寻访更让我明白了新时代青年肩上的责任:昨日为民族崛起而读书的青年今日当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发奋图强,只为他日龙啸东方!


相关内容

  •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 辛亥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1**********]12 柯美如 辛亥革命,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革命于湖北武昌爆发的,是中国一段旧历史的终点,也是中国一个新纪元的开端.通俗地讲,这里推翻了清朝,开创了民国,打倒了皇帝,诞生了总统. 在班级统一组织下,我们在一个晴朗 ...

  • 近现代史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 近现代史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清明时期的武汉落着丝丝小雨,阅马场的中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即原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庄严而又具有浓厚的历史感.走上碧樟广场,远远看见一位伟人面带忧国忧民的神情,一双眼睛像望穿历史般注视前方,原来那就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竖立在纪念馆门前.围绕铜像的小草绿油油的,生机勃 ...

  • 辛亥革命的观后感
  • 辛亥革命的观后感(一) 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的我们虽然还对辛亥革命有了解,可是我们已经不能真正的感受到当初的隆隆战火.那些苦痛人民的呻吟,还有那些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今天我们一起从<辛亥革命>这部电影中重温那场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见证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我在那鲜活的画面中真正 ...

  • 电影[雨中的树]观后感.doc
  • 电影<雨中的树>观后感 今天,公司组织观看了电影<雨中的树>,该片是向党的十八大献礼的重点影片,该片主要讲述"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李林森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燃尽生命谱写忠诚的感人故事. 影片选择了从李林森儿子李东阳的视角出发,追寻父亲的一生,其实也是探求 ...

  • [焦裕禄]观后感.doc
  • <焦裕禄>观后感 龙台镇中 李刚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话是焦裕禄的口头禅,也是我们工作过程的活生生的教材,只有干部真正把把群众的冷暖系在心上,经历并验证过,才能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千方百计地解决老百姓的困难. 在大 ...

  • 安全生产教育片观后感.doc.
  • 安全生产教育片观后感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于人类来说,安全永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无论是谁,都应该爱惜生命,在日常工作中了解一些保护生命安全的最基本常识. 炎热的6月,是一年举行一次的国家安全生产月.6月20日我们在公司的组织下光看了<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

  • 初二学生开学第一课观后感.doc
  • 感悟幸福的所在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幸福是什么,几乎没有人知道它的标准答案,因为幸福以各种形式在我们的身边出现,我们在亲情中感悟幸福,我们在友情中发现幸福,我们从梦想中创造幸福,我们在成长中收获幸福--. <开学第一课>似乎教会了我们幸福的意义.这是开学的第一课,也 ...

  • 十二怒汉观后感.doc
  • 观<十二怒汉>有感 关于公平.正义.民主的影视作品很多,这部影片虽然拍摄于半个多世纪以前,但是无疑却是最具代表性之一.乍一听到影片的名字,怎么也不会把它与民主联系到一块儿,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也开始明白名为此的目的了.Life is in their hands,Death is on ...

  • (新)梅花魂读后感(DOC)
  • 梅花魂读后感(DOC) 梅花魂读后感 第一篇 古人曾云: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从这些著名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出梅花是多么的纯洁,它那不畏严寒的品性曾经影响着多少世人.而我又想到了我们所学的课文<梅花魂>这一课,更加让我对梅花产生了许多敬佩之情.本文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