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瓦斯地质基础

绪论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煤炭依然是世界上最经济最可靠的能源和能源战略资源。长期以来,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占70%。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煤炭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大。据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需求将达23亿吨和30亿吨左右,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煤炭将长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因而,煤炭的高产稳产和高效利用,是煤炭今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需要。

煤矿地质学是在我国煤矿生产实践中创建和发展起来,并直接为矿井建设和生产服务。它是综合各种地质知识,为解决矿井地质问题而形成的一门应用地质的技术科学。矿井地质主要研究煤矿床开发过程中有关地质矿产资源、技术和经济等问题,研究矿井地质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地质因素,解决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地质问题,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

一.地质学和煤矿地质学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科学,目前重点是研究地球的外部硬壳——地壳。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息的场所,也是人类的衣食之源。人类在地球上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并从地球中索取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山崩、泥石流等都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人类在从地壳中开采矿产、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及在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逐渐认识了地球,形成了地质学。

由于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地质学逐渐分成了许多学科,如矿物学、岩石学、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矿床学、水文地质学、煤田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这些分支学科各自侧重于研究地质学中的一部分内容,但彼此间都有内在联系。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在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也在逐渐扩大,不但出现了许多与地质学有关的边缘科学,如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力学、数学地质、遥感地质、宇宙地质学等,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指导生产建设的应用地质学科。

煤矿地质学就是利用地质学基础知识,研究煤的生成、煤的赋存状态、煤的储量及煤的用途,研究分析和解决影响矿井建设与生产的地质因素,进而指导采掘工程的正常进程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生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地质学科。

煤矿地质工作是在煤田地质勘探的基础上,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时期,直接为煤矿建设和生产服务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它包括从建井、开拓、掘进、回采直至矿井开采结束这一期间的全部地质工作。长期生产实践证明,这项工作在煤矿建设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矿井建设生产的设计、影响建设生产的地质因素处理及矿井水、火、瓦斯、矿山压力等灾害事故的防治,均需准确的地质情报作为决策的依据。因此,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建设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是煤矿建设生产的“尖兵”和“眼睛”。

煤矿地质工作方法是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在长期的煤矿生产实践中,广大地质工作者根据煤矿建设生产对地质工作的要求,将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去,并结合地球物理、采煤、测量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不断积累矿井地质资料,总结矿井地质工作经验,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法。

煤矿地质学主要研究煤矿建设、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地质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地质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地球概况、地质作用、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古生物和地史等有关基本知识。它们是研究任何地质学的分支学科都必须掌握的,在奠定了地质学的理论基础后,方能对煤矿地质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2.影响煤矿开发的地质因素,包括煤的形成、煤的物质组成和性质、煤的分类和用途,煤层的形态、结构、厚度和储量,煤层顶底板、地质构造、岩浆侵入体、岩溶陷落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矿井瓦斯、水、火、煤尘等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

3.获取煤矿地质信息及处理生产地质问题的方法,包括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煤矿建井时期的地质工作和生产阶段的地质工作。重点是井巷地质编录,对影响煤矿生产地质因素的判断与处理,煤矿常用地质图件的识读、编制和应用,以及储量计算和储量管理等。

二.煤矿地质学的任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煤矿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将越来越丰富。目前主要任务如下:

1.研究煤矿地质规律

根据地质勘探部门提供的原始地质资料和煤矿建设生产过程中揭露出来的地质现象,研究矿区煤系地层、地质构造,处理采掘工作中的地质问题。

2.矿井地质工作

进行矿井地质勘探、地质观察、地质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交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各阶段所需的地质资料,处理采掘工作中的地质问题。

3.矿井储量管理

计算和核实矿井储量,测定和统计储量动态,分析储量损失,编制矿井储量表,为提高矿井储量级别和扩大矿井储量提供依据,为生产正常接替、资源合理利用服务。

4.水文地质调查

地面与井下相结合,开展矿区水文地质调查。查明矿井水的来源、涌水通道、涌水量大小及其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研究和制定防治水措施与方案,同时为煤矿生产、生活寻找和提供优质水源。

5.地质灾害预测预报

对危及煤矿建设生产和人身安全的各种地质灾害,如瓦斯突出、水害、热害、煤尘、冲击地压、滑坡等,查明其形成机理,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突发时间及危害程度进行预测预报,提出防范措施与治理方案。

6.环境地质调查

开展矿区(井)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查明污染矿区(井)环境的地质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研究环境地质的治理措施,配合环保部门提出矿区(井)环境保护方案。

7.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调查研究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资源的性质、特征、储量、分布规律和利用价值,为变废为宝、综合利用.、保护环境、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三、煤矿地质学的性质与研究方法

煤矿地质学与煤矿的设计、建设和生产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用性和方法性。

研究煤矿地质学必须在辩证唯物论指导下,遵循“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过程。首先要深人现场,对井巷揭露的和地表出露的地质现象作周密细致的观测调查,并进行必要的取样和作相应的实验分

析,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积累资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规律,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再用所得到的理性认识去指导生产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充实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深刻、正确地反映矿井的地质情况,为煤矿生产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此外,还应注意,自然界的地质现象都是在各种地质作用长期反复影响下形成的,而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外界因素,也有不同的变化过程,故没有绝对相同的地质现象。因此,研究煤矿地质,切忌机械地照搬某种模式,要善于因地制宜,以辩证的观点抓住现象的本质和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四.矿山主专业学习煤矿地质学的意义

以煤矿地质学为理论基础的煤矿地质工作是直接为煤矿的建设生产服务的。它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收集地质资料,研究矿区和矿井的地质情况,为煤矿的开发提供依据。没有可靠的地质资料,便不可能作出正确的矿井设计,也不可能顺利地进行建井、采掘工作和实现安全生产。例如,掘凿一对竖井,若地质资料错误,会导致竖井不能按期移交生产,或达不到设计目的;对地质构造了解不清,直接影响采煤方法的选择和采煤机械化;储量计算不准确,将影响煤矿服务年限和生产的正常接续;对水文条件、瓦斯、煤尘、地热等没有查明,会影响安全生产,甚至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

采矿、通风、矿山测量等煤矿主专业学习煤矿地质学具有重大意义。

矿山测量也必须与煤矿地质工作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煤矿的生产建设。如确定开采范围、测定井口位置、标定钻孔位置及指导巷道掘进方向等,都要在了解煤矿地质知识的基础上方能实施。

生产实践证明,凡是重视煤矿地质工作的矿井,其生产建设就能正常安全顺利地进行;反之,凡是未开展煤矿工作的煤矿,由于缺乏足够的地质资料,对地质情况不清,往往造成施工中的被动局面,甚至生成不必要的损失。由此可知,煤矿地质工作关系到煤矿开发的正常高速发展及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在煤矿建设、生产,直到矿井报废的整个过程中,都应加强煤矿地质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工业机械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煤矿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新的地质理论,新的工作方法和手段被应用到矿井地质工作中,从而大大促进了矿井地质工作的发展。许多煤矿地质工作者,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一些实用有效的煤矿地质工作方法,为保证本地区煤矿的正常、安全、高效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这些实践经验,补充和完善矿井地质工作方法,对于促进煤炭工业的发展,加速煤炭生产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五.煤矿地质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煤矿地质工作是从煤矿建设生产中发展起来的直接为煤矿建设生产服务的地质工作。我国的煤矿地质工作是随着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它对煤矿建设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1953年,原燃料工业部在煤管总局中设立了矿井地质处;1954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煤矿矿井地质工作会议,会上对“关于建立矿井地质机构,作好矿井地质工作”作了指示,会后各局(矿)相继建立了独立的矿井地质机构,矿务局成立地质测量处,煤矿成立地质科,在局一级建立了钻探队,专门进行补充勘探工作,对煤矿生产做出了贡献;1956年、1964年,煤炭工业部生产司在开滦煤矿又先后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矿井地质工作会议,会上总结了工作和交流了经验,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矿井地质工作的发展。六十年代初期,煤炭部颁发了《矿井地质试行规程》、《煤炭储量管理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草案),进一步明确了矿井地质工作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矿井地质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煤炭工业部在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研究所和煤田地质勘探研究所建立了矿井地质和矿井水文地质的研究机构,开

展科学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丰富了矿井地质理论,提高了矿井地质工作的水平。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矿井地质工作一度处于瘫痪状态,使一些矿井造成资源丢失,或巷道报废,个别矿井被淹等情况。

1979年以来,煤炭工业部再次明确了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于1980年在吉林通化召开了矿井地质测量工作座谈会,会上明确了任务,讨论了地质测量工作如何面向生产,会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整顿了局、矿两级矿井地质机构,狠抓了基础工作;1982年,中国煤炭学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第一届全国矿井地质学术交流会,会上交流矿井地质研究成果,探讨了有关提高矿井地质工作水平的若干重大问题,并成立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1983年,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与湖南省煤炭学会在湖南湘潭市召开了“矿井中小型地质构造预测预报”学术会义,探讨了矿井中小型构造预测的方法和途径;1983年在陕西铜川召开了全国煤炭系统地质测量工作会议,并举办了建国以来首次地质测量技术革新展览,讨论和制订了《煤矿地质测量若干规定》;1984年,在哈尔滨市召开了“煤矿建井地质”学术会议;为了适应煤炭工业发展的需要,研究和解决煤矿建设与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煤炭工业部于l984年颁发了《矿井地质规程》(试行) 、《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 、《露天煤矿地质规程》(试行) 等,规程的制订试行,表明矿井地质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矿井地质工作在为煤矿生产服务过程中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985年,在大同召开了“煤矿采掘机械化矿井地质”学术会议;1986年,在成都召开了“煤矿安全地质”学术会议。上述学术会议的召开及有关规程的颁发,使矿井地质工作者在煤层对比、煤层冲蚀、矿井中小型构造、岩浆对煤层的破坏、矿井防治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煤矿的生产和安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矿井地质研究从理论到方法,没有突破性进展,研究队伍也逐渐缩小。众所周知,地质构造是影响煤矿安全和正常建设与生产的最重要因素。多年来,矿井地质工作者对矿井地质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第一线矿井地质工作者,为保障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矿井地质构造研究和评价的思路、方法和定量分析技术;矿井地质构造评价信息系统和定量评价模型、分维-评价矿井断裂复杂程度;结合探测手段,提出矿井地质构造发育和定量预测方案,以及构造与煤系岩性组合定量关系的研究等,代表了矿井地质构造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矿井地质构造研究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紧紧围绕生产和建设,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求精度很高,因此,难度是很大的。矿井地质构造研究和评价,特别是预测要达到真正定量且很实用,几乎是不可能的。定量研究,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中、小型构造仍然是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市场的需求关系得改变,煤矿生产进入了新的科学发展时期。矿井地质工作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其发展趋势:一是要提高地质预测预报的精度,由定性向定量发展;二是要扩大矿井地质工作的服务面,不仅要为煤矿生产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系统,还要为煤矿城市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资料。

绪论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煤炭依然是世界上最经济最可靠的能源和能源战略资源。长期以来,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占70%。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煤炭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大。据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需求将达23亿吨和30亿吨左右,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煤炭将长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因而,煤炭的高产稳产和高效利用,是煤炭今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的需要。

煤矿地质学是在我国煤矿生产实践中创建和发展起来,并直接为矿井建设和生产服务。它是综合各种地质知识,为解决矿井地质问题而形成的一门应用地质的技术科学。矿井地质主要研究煤矿床开发过程中有关地质矿产资源、技术和经济等问题,研究矿井地质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查明影响矿井生产的地质因素,解决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地质问题,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

一.地质学和煤矿地质学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一门自然科学,目前重点是研究地球的外部硬壳——地壳。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息的场所,也是人类的衣食之源。人类在地球上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并从地球中索取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山崩、泥石流等都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人类在从地壳中开采矿产、与自然灾害作斗争及在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逐渐认识了地球,形成了地质学。

由于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地质学逐渐分成了许多学科,如矿物学、岩石学、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矿床学、水文地质学、煤田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这些分支学科各自侧重于研究地质学中的一部分内容,但彼此间都有内在联系。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在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也在逐渐扩大,不但出现了许多与地质学有关的边缘科学,如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力学、数学地质、遥感地质、宇宙地质学等,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指导生产建设的应用地质学科。

煤矿地质学就是利用地质学基础知识,研究煤的生成、煤的赋存状态、煤的储量及煤的用途,研究分析和解决影响矿井建设与生产的地质因素,进而指导采掘工程的正常进程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生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地质学科。

煤矿地质工作是在煤田地质勘探的基础上,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时期,直接为煤矿建设和生产服务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它包括从建井、开拓、掘进、回采直至矿井开采结束这一期间的全部地质工作。长期生产实践证明,这项工作在煤矿建设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矿井建设生产的设计、影响建设生产的地质因素处理及矿井水、火、瓦斯、矿山压力等灾害事故的防治,均需准确的地质情报作为决策的依据。因此,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建设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是煤矿建设生产的“尖兵”和“眼睛”。

煤矿地质工作方法是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在长期的煤矿生产实践中,广大地质工作者根据煤矿建设生产对地质工作的要求,将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去,并结合地球物理、采煤、测量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不断积累矿井地质资料,总结矿井地质工作经验,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法。

煤矿地质学主要研究煤矿建设、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地质问题,总结起来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地质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地球概况、地质作用、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古生物和地史等有关基本知识。它们是研究任何地质学的分支学科都必须掌握的,在奠定了地质学的理论基础后,方能对煤矿地质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2.影响煤矿开发的地质因素,包括煤的形成、煤的物质组成和性质、煤的分类和用途,煤层的形态、结构、厚度和储量,煤层顶底板、地质构造、岩浆侵入体、岩溶陷落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矿井瓦斯、水、火、煤尘等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

3.获取煤矿地质信息及处理生产地质问题的方法,包括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煤矿建井时期的地质工作和生产阶段的地质工作。重点是井巷地质编录,对影响煤矿生产地质因素的判断与处理,煤矿常用地质图件的识读、编制和应用,以及储量计算和储量管理等。

二.煤矿地质学的任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煤矿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将越来越丰富。目前主要任务如下:

1.研究煤矿地质规律

根据地质勘探部门提供的原始地质资料和煤矿建设生产过程中揭露出来的地质现象,研究矿区煤系地层、地质构造,处理采掘工作中的地质问题。

2.矿井地质工作

进行矿井地质勘探、地质观察、地质编录和综合分析,提交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各阶段所需的地质资料,处理采掘工作中的地质问题。

3.矿井储量管理

计算和核实矿井储量,测定和统计储量动态,分析储量损失,编制矿井储量表,为提高矿井储量级别和扩大矿井储量提供依据,为生产正常接替、资源合理利用服务。

4.水文地质调查

地面与井下相结合,开展矿区水文地质调查。查明矿井水的来源、涌水通道、涌水量大小及其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研究和制定防治水措施与方案,同时为煤矿生产、生活寻找和提供优质水源。

5.地质灾害预测预报

对危及煤矿建设生产和人身安全的各种地质灾害,如瓦斯突出、水害、热害、煤尘、冲击地压、滑坡等,查明其形成机理,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突发时间及危害程度进行预测预报,提出防范措施与治理方案。

6.环境地质调查

开展矿区(井)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查明污染矿区(井)环境的地质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研究环境地质的治理措施,配合环保部门提出矿区(井)环境保护方案。

7.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调查研究煤系地层中伴生矿产资源的性质、特征、储量、分布规律和利用价值,为变废为宝、综合利用.、保护环境、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三、煤矿地质学的性质与研究方法

煤矿地质学与煤矿的设计、建设和生产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用性和方法性。

研究煤矿地质学必须在辩证唯物论指导下,遵循“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过程。首先要深人现场,对井巷揭露的和地表出露的地质现象作周密细致的观测调查,并进行必要的取样和作相应的实验分

析,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在积累资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规律,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再用所得到的理性认识去指导生产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充实和完善,使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深刻、正确地反映矿井的地质情况,为煤矿生产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此外,还应注意,自然界的地质现象都是在各种地质作用长期反复影响下形成的,而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外界因素,也有不同的变化过程,故没有绝对相同的地质现象。因此,研究煤矿地质,切忌机械地照搬某种模式,要善于因地制宜,以辩证的观点抓住现象的本质和主要矛盾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四.矿山主专业学习煤矿地质学的意义

以煤矿地质学为理论基础的煤矿地质工作是直接为煤矿的建设生产服务的。它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收集地质资料,研究矿区和矿井的地质情况,为煤矿的开发提供依据。没有可靠的地质资料,便不可能作出正确的矿井设计,也不可能顺利地进行建井、采掘工作和实现安全生产。例如,掘凿一对竖井,若地质资料错误,会导致竖井不能按期移交生产,或达不到设计目的;对地质构造了解不清,直接影响采煤方法的选择和采煤机械化;储量计算不准确,将影响煤矿服务年限和生产的正常接续;对水文条件、瓦斯、煤尘、地热等没有查明,会影响安全生产,甚至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

采矿、通风、矿山测量等煤矿主专业学习煤矿地质学具有重大意义。

矿山测量也必须与煤矿地质工作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煤矿的生产建设。如确定开采范围、测定井口位置、标定钻孔位置及指导巷道掘进方向等,都要在了解煤矿地质知识的基础上方能实施。

生产实践证明,凡是重视煤矿地质工作的矿井,其生产建设就能正常安全顺利地进行;反之,凡是未开展煤矿工作的煤矿,由于缺乏足够的地质资料,对地质情况不清,往往造成施工中的被动局面,甚至生成不必要的损失。由此可知,煤矿地质工作关系到煤矿开发的正常高速发展及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在煤矿建设、生产,直到矿井报废的整个过程中,都应加强煤矿地质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工业机械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煤矿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新的地质理论,新的工作方法和手段被应用到矿井地质工作中,从而大大促进了矿井地质工作的发展。许多煤矿地质工作者,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一些实用有效的煤矿地质工作方法,为保证本地区煤矿的正常、安全、高效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这些实践经验,补充和完善矿井地质工作方法,对于促进煤炭工业的发展,加速煤炭生产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五.煤矿地质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煤矿地质工作是从煤矿建设生产中发展起来的直接为煤矿建设生产服务的地质工作。我国的煤矿地质工作是随着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它对煤矿建设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1953年,原燃料工业部在煤管总局中设立了矿井地质处;1954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煤矿矿井地质工作会议,会上对“关于建立矿井地质机构,作好矿井地质工作”作了指示,会后各局(矿)相继建立了独立的矿井地质机构,矿务局成立地质测量处,煤矿成立地质科,在局一级建立了钻探队,专门进行补充勘探工作,对煤矿生产做出了贡献;1956年、1964年,煤炭工业部生产司在开滦煤矿又先后召开了第二次、第三次矿井地质工作会议,会上总结了工作和交流了经验,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矿井地质工作的发展。六十年代初期,煤炭部颁发了《矿井地质试行规程》、《煤炭储量管理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草案),进一步明确了矿井地质工作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矿井地质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制度化;煤炭工业部在煤炭科学研究院唐山研究所和煤田地质勘探研究所建立了矿井地质和矿井水文地质的研究机构,开

展科学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丰富了矿井地质理论,提高了矿井地质工作的水平。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矿井地质工作一度处于瘫痪状态,使一些矿井造成资源丢失,或巷道报废,个别矿井被淹等情况。

1979年以来,煤炭工业部再次明确了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于1980年在吉林通化召开了矿井地质测量工作座谈会,会上明确了任务,讨论了地质测量工作如何面向生产,会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整顿了局、矿两级矿井地质机构,狠抓了基础工作;1982年,中国煤炭学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第一届全国矿井地质学术交流会,会上交流矿井地质研究成果,探讨了有关提高矿井地质工作水平的若干重大问题,并成立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1983年,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与湖南省煤炭学会在湖南湘潭市召开了“矿井中小型地质构造预测预报”学术会义,探讨了矿井中小型构造预测的方法和途径;1983年在陕西铜川召开了全国煤炭系统地质测量工作会议,并举办了建国以来首次地质测量技术革新展览,讨论和制订了《煤矿地质测量若干规定》;1984年,在哈尔滨市召开了“煤矿建井地质”学术会议;为了适应煤炭工业发展的需要,研究和解决煤矿建设与生产中的各种地质问题,煤炭工业部于l984年颁发了《矿井地质规程》(试行) 、《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试行) 、《露天煤矿地质规程》(试行) 等,规程的制订试行,表明矿井地质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矿井地质工作在为煤矿生产服务过程中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985年,在大同召开了“煤矿采掘机械化矿井地质”学术会议;1986年,在成都召开了“煤矿安全地质”学术会议。上述学术会议的召开及有关规程的颁发,使矿井地质工作者在煤层对比、煤层冲蚀、矿井中小型构造、岩浆对煤层的破坏、矿井防治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煤矿的生产和安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矿井地质研究从理论到方法,没有突破性进展,研究队伍也逐渐缩小。众所周知,地质构造是影响煤矿安全和正常建设与生产的最重要因素。多年来,矿井地质工作者对矿井地质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第一线矿井地质工作者,为保障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矿井地质构造研究和评价的思路、方法和定量分析技术;矿井地质构造评价信息系统和定量评价模型、分维-评价矿井断裂复杂程度;结合探测手段,提出矿井地质构造发育和定量预测方案,以及构造与煤系岩性组合定量关系的研究等,代表了矿井地质构造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矿井地质构造研究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紧紧围绕生产和建设,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求精度很高,因此,难度是很大的。矿井地质构造研究和评价,特别是预测要达到真正定量且很实用,几乎是不可能的。定量研究,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中、小型构造仍然是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市场的需求关系得改变,煤矿生产进入了新的科学发展时期。矿井地质工作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其发展趋势:一是要提高地质预测预报的精度,由定性向定量发展;二是要扩大矿井地质工作的服务面,不仅要为煤矿生产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系统,还要为煤矿城市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地质资料。


相关内容

  • 瓦斯地质图编制
  • 瓦斯地质学 河南理工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地质工程系 1 第八章瓦斯地质图编制 2 v瓦斯地质图是瓦斯地质成果反映. v分析瓦斯分布.突出分布特点,计算瓦斯储量.瓦斯区域预测预报的基础图件.v瓦斯是地质作用产物,瓦斯地质图不仅反映瓦斯内容,也反映与瓦斯赋存与突出分布有关的地质条件. q8.1 瓦斯地质图 ...

  • [瓦斯地质学]考试资料1
  • <瓦斯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是发生在煤矿井下的一种复杂的瓦斯动力现象,表现为在很短时间(几秒至数十秒)内,大量的煤(几吨至数千吨)和瓦斯(数百至数百万米)由煤体向采掘巷道喷出,伴随着强大的冲击力,破坏煤壁,摧毁巷道,使风流逆转,煤流埋人,甚至造成 ...

  • 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资料收集清单
  • 贵州省矿井瓦斯地质图编制 基础资料收集清单 一.地质资料 (1)矿井地质勘探精查或详查报告,矿井生产修编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 (2)矿井设计说明书. (3)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构造纲要图,井上下对照图,地层综合柱状图. (4)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相关图件. (5)煤巷编录的构 ...

  • 非煤系瓦斯隧道天然气储渗特征与瓦斯超前预报及参数测试的研究
  • 非煤系瓦斯隧道天然气储渗特征与瓦斯超前预报及参数测试的研究 非煤系瓦斯隧道天然气储渗特征与瓦斯超前预报及参数测试的研究 白正伟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丰润 064000) 摘 要:隧道施工期间采取超前钻探是补充勘察赋存有害气体特殊地质的最有效方法,常规借鉴煤炭行业的瓦斯压力.绝对瓦 ...

  •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调研报告
  • 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研究报告 国家煤矿安监局科技装备司 按照总局.煤监局的工作部署,认真领会栋梁局长提出的关于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指示精神,我司会同中国煤科集团成立工作组,深入部分地区.企业开展调研和研讨,分析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现状和问题,研究提出了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工作思 ...

  • 煤层瓦斯涌出规律研究
  • 摘 要 本文采用瓦斯地质统计法对未采区进行瓦斯涌出量预测,以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资料为基础,确定出了合理的通风方式和瓦斯防治措施,研究结果对瓦斯涌出量预测和瓦斯灾害防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瓦斯涌出规律:瓦斯地质统计法:瓦斯涌出量预测 中图分类号TD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 ...

  • 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 - 煤炭网
  • 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 编辑:煤炭网[进入论坛] [网友评论0条] 2007-6-12 15:19:51 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 前  言 煤层气(煤矿瓦斯)属非常规天然气,是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国家高度重视煤层气开发和煤 ...

  •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
  •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 规范的性质1.1.规范的性质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以下简称规范)是煤炭资源地质勘查的技术标准,属于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推荐性标准. 规范中凡涉及到煤矿设计.建设.生产过程安全的条款都是强制性的,如有关水文地质. ...

  • 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2011-10-14
  • 关于印发<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2011]162号 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为进一步规范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加强煤矿瓦斯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安全 ...

  • 2015年瓦斯治理方案及措施
  • 目 录 1.矿井概述 ................................................. 3 1.1储量情况 ............................................... 3 1.2通风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