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题目(1)

(1)A

1.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是从(C )开始的。

A .1978年 B .1959年 C .1956年 D .1960年

2.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是(B )

A .1978年12月 B .1980年5月 C .1985年8月

3.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颐年堂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一个重要报告,即《论十大关系》。

4.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对苏联进行访问,中苏两国1950年2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5. 我党对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2)B

1.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C )

A.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关系B .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 的关系C .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日期是(A )

A .1848年2月B .1883年3月C.1818年5月

3. 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

4. 《论十大关系》明确了一个根本思想是 。

5. 大跃进是指年至年上半年中国在经济建设中发动的“高指标”的运动。

(3)C

1.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C )的发表。

A . 《哲学的贫困》 B . 《资本论》 C . 《共产党宣言》

2. 《论十大关系》确立了一个基本方针是(B )

A .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 .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C .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3.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探索的深化与拓展。 5.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D

1.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C )

A .圣西门、恩格斯、傅里叶B. 欧文、格里菲斯、圣西门 C. 圣西门、傅里叶、欧文

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

A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3. 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4.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966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扩

大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

5. 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其标志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发展国民经济,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开端。

(5)E

1.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是(C )

A .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B .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C .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D .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2. 中共八大的召开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A )

A . 良好的开端 B . 推向了一个高峰 C . 深化和拓展

3. 在我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工人阶级同名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4.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是 、 、 。

5. 整风运动是反对主观主义、 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6)E

1. (B )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A. 1953 B. 1956 C. 1958 D .1974

2. 党的十三大提出,到21世纪中叶,我党的十三大提出,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再翻再番,达到(A )水平,基

本实现现代化。

A . 中等发达国家B . 小康C. 现代化国家

3.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在《人民日报》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文章。

4.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5. 1956 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7)G

1. 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指哪两个一百年(C )

A . 建党100周年B . 建军100周年C . 建国100周年

2. 1. 党的八大召开的时间是(B )

A. 1949年B. 1956年C. 1958年D .1960年

3. 发展和解放生产力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概括。

5. 社会主义经历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社会实践运动阶段

三个发展阶段。

(8)H

1. 《论十大关系》公开发表的时间是( C)

A .1956年4月 B.1956年5月 C 。1976年12月

2. 邓小平第一次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是(B )

A .1978年12月 B.1979年12月 C 。1981年4月

3.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 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5. 在党的7 届 2中全会上我党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9)I

1.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保护(A )的政策。

A . 民族工商业B . 资本主义工商业C . 个体手工业D . 农业

2. 如何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主要是学习(C )经验。

A . 英国B . 美国C . 苏联D . 南斯拉夫

3.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4. 党的八大认为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 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5对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前提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10)J

1.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C )1978

A . 胡锦涛B . 江泽民C. 邓小平

2. 党的十八大于(A )在北京召开。

A .2012年11月B .2011年11月C. 2013年11月

3. 《论十大关系》标志道路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的开端。

4. 党的八大上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5.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

(11)K

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解决的是(A )问题

A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B )方针。

A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 .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3.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解放生产力是

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4. 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巩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5. 对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2)L

1.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C )

A.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关系B .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C .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单位的关系

2. 邓小平第一次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是(B )

A .1978年12月 B.1979年12月 C 。1981年4月

3.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4. 社会主义经历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社会实践运动阶段

三个发展阶段。

5.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13)M

1. 党的八大召开的时间是(B )

A. 1949年B. 1956年C. 1958年D .1960年

2.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C )

A .圣西门、恩格斯、傅里叶B. 欧文、格里菲斯、圣西门 C. 圣西门、傅里叶、欧文

3. 大跃进是指1958年至年1960上半年中国在经济建设中发动的“高指标”的运动。

4.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概括。

5. 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14)N

1. 党的十三大提出,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再翻再番,达到(A )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A . 中等发达国家B . 小康C. 现代化国家

2中共八大的召开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 )

A. 良好的开端B. 推向了一个高峰C. 深化和拓展

3. 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4. 党的八大认为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5.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是、。

(15)O

1.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 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C )

A . 建党100周年B . 建军100周年C . 建国100周年

3. 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其标志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探索的深化与拓展。

(1)A

1.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是从(C )开始的。

A .1978年 B .1959年 C .1956年 D .1960年

2.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是(B )

A .1978年12月 B .1980年5月 C .1985年8月

3.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颐年堂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的一个重要报告,即《论十大关系》。

4.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对苏联进行访问,中苏两国1950年2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5. 我党对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2)B

1.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C )

A.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关系B .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 的关系C .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日期是(A )

A .1848年2月B .1883年3月C.1818年5月

3. 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

4. 《论十大关系》明确了一个根本思想是 。

5. 大跃进是指年至年上半年中国在经济建设中发动的“高指标”的运动。

(3)C

1.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C )的发表。

A . 《哲学的贫困》 B . 《资本论》 C . 《共产党宣言》

2. 《论十大关系》确立了一个基本方针是(B )

A .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 .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C .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3.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探索的深化与拓展。 5.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D

1.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C )

A .圣西门、恩格斯、傅里叶B. 欧文、格里菲斯、圣西门 C. 圣西门、傅里叶、欧文

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

A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 .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3. 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4.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966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扩

大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

5. 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其标志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发展国民经济,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开端。

(5)E

1.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是(C )

A .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B .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C .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D .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2. 中共八大的召开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A )

A . 良好的开端 B . 推向了一个高峰 C . 深化和拓展

3. 在我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工人阶级同名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4.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是 、 、 。

5. 整风运动是反对主观主义、 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官僚主义。

(6)E

1. (B )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A. 1953 B. 1956 C. 1958 D .1974

2. 党的十三大提出,到21世纪中叶,我党的十三大提出,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再翻再番,达到(A )水平,基

本实现现代化。

A . 中等发达国家B . 小康C. 现代化国家

3.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在《人民日报》发布《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文章。

4.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5. 1956 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7)G

1. 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指哪两个一百年(C )

A . 建党100周年B . 建军100周年C . 建国100周年

2. 1. 党的八大召开的时间是(B )

A. 1949年B. 1956年C. 1958年D .1960年

3. 发展和解放生产力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概括。

5. 社会主义经历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社会实践运动阶段

三个发展阶段。

(8)H

1. 《论十大关系》公开发表的时间是( C)

A .1956年4月 B.1956年5月 C 。1976年12月

2. 邓小平第一次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是(B )

A .1978年12月 B.1979年12月 C 。1981年4月

3.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 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5. 在党的7 届 2中全会上我党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9)I

1.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保护(A )的政策。

A . 民族工商业B . 资本主义工商业C . 个体手工业D . 农业

2. 如何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主要是学习(C )经验。

A . 英国B . 美国C . 苏联D . 南斯拉夫

3.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4. 党的八大认为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 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5对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前提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10)J

1.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C )1978

A . 胡锦涛B . 江泽民C. 邓小平

2. 党的十八大于(A )在北京召开。

A .2012年11月B .2011年11月C. 2013年11月

3. 《论十大关系》标志道路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的开端。

4. 党的八大上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5.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

(11)K

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解决的是(A )问题

A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 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B )方针。

A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 .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3.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解放生产力是

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4. 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巩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5. 对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2)L

1.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C )

A.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关系B .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C .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单位的关系

2. 邓小平第一次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是(B )

A .1978年12月 B.1979年12月 C 。1981年4月

3.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4. 社会主义经历了社会思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社会实践运动阶段

三个发展阶段。

5.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13)M

1. 党的八大召开的时间是(B )

A. 1949年B. 1956年C. 1958年D .1960年

2.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C )

A .圣西门、恩格斯、傅里叶B. 欧文、格里菲斯、圣西门 C. 圣西门、傅里叶、欧文

3. 大跃进是指1958年至年1960上半年中国在经济建设中发动的“高指标”的运动。

4.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出了总结性的概括。

5. 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14)N

1. 党的十三大提出,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再翻再番,达到(A )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A . 中等发达国家B . 小康C. 现代化国家

2中共八大的召开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B )

A. 良好的开端B. 推向了一个高峰C. 深化和拓展

3. 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4. 党的八大认为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5.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目标是、。

(15)O

1.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2. 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C )

A . 建党100周年B . 建军100周年C . 建国100周年

3. 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其标志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探索的深化与拓展。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历年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 人教版历年中考作文题目 >>北京市 2013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目:好奇 >>天津市 2013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目:捡拾幸福 >>江苏省 2013年杭州市中考作文题目:懂得分享 2013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目:书里有个我 2013年苏州市中考作文题目:遥远的眼神 20 ...

  •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高等数学试题
  • 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入学考试高等数学试题 1.题目Z1-2(2)( ) A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A 2.题目20-1:(2)( ) A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A 3.题目20-2:(2)( ) A .A B .B C .C D .D 标准答案:B 4 ...

  • 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演讲题目参考
  • 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即兴演讲题目 [题目1]我的兴趣爱好 [题目2]谈谈内心和谐 [题目3]人最难超越的高度就是自己 [题目4]我的价值观 [题目5]谈谈与人相处 [题目6] 坚守心灵的一方沃土 [题目7]给快乐找个理由 [题目8]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题目9]心底无私天地宽 [题目10]人是需要一 ...

  • 美学美育在线作业及考试题目
  • 第一次作业: 第1题 提出音乐净化灵魂的主张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本题考核点是西方美学史 第2题 <理想国>的作者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考核点是西方美学史 第3题 古罗马的( )把审美教育看做心灵神圣的教育 ...

  • 丝路文化概要形考3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目1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丝绸之路上的岩画和岩刻的内容最多的是_____. 选择一项: A. 人物形象 B. 佛教内容 C. 动物形象 D. 经文 反馈 Your answer is correct. 正确答案 ...

  • 中国石油2014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及考试答案
  • 第一次作业 第1题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第2题 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地论述管理问题的著作是春秋末期的名书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 ...

  • 论文题目的含义与基本要素,论文题目
  • 题目是论文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学术界对于论文题目的评价极高,如"题目是论文的窗户""好的题目是论文成功的第一步""题目是论文的一半"等.题目"即为论文标题,在全文整体结构中,它是一面旗帜,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李伦良,科技 ...

  • 确认演讲稿的题目技巧
  • 什么是演讲的题目?说白了,就是一篇演讲的名字.也可称为标题.题名.名称. 演讲的题目是一篇演讲稿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与演讲的内容.风格.语调有直接关系.内容决定了题目,题目则鲜明地表现内容的特点. 一个新颖.生动.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题目有以下三个作用.第一,具有概括性.它把演讲的主题.内容.目的全面地 ...

  • 证券基础练习题
  • 题目1:( ) 是指证券是权利的一种物化的外在形式,它是权利的载体,权利是已经存在的. A. 证权证券 √ B. 要式证券 C. 设权证券 D. 资本证券 题目2:关于非公开发行,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 上市公司采用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行为 B. 上市公司采用公开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发行 ...

  • 中央企业班组长培训网络课堂在线作业
  • 一.判断题 题目1: 班组经济核算的目的是揭示矛盾.提出措施.挖掘潜力,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3 题目2: 能够指导班组经济活动,落实经济责任,提高经济效益是班组经济核算的作用.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3 题目3: 原材料.燃料.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