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论文

深挖实验教学功能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的探索与实践

富顺县永年中学理综教研组:何付立

[引言]在人类社会语言的海洋里,有一个最诱人、最珍贵的词汇,它便是创造的孪生姐妹──创新。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适应社会的需求。而这些素质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实验 创新 探索 思维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也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的大小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最实处。

但是,就当前农村中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看,由于一些学校的实验设备、实施还不配套;实验教学人员缺乏以及一些教师实验教学的观念落后、教法陈旧等诸多原因,导致实验教学薄弱,实验手段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科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这与通过实验教学和实验手段,使学生有效掌握为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须的基础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技能、创造能力的中学科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相违背。因此,笔者开展深挖实验教学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二、实验教学功能的理论

1、实验认知功能

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认知功能:(1)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直观信息,语言刺激结合感官刺激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这是感性认知功能。(2)利用实验验证已有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是验证认知功能。(3)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某些物质的性质,得出科学结论,这是探索认知功能。这三方面的认知功能在中学科学教学中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如果能够将三方面优化结合,会提高实验教学的效能。此外,实验还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使知识网络化、结构化的实践过程。

2、实验操作功能

创造适合现代教学活动的科学实验环境氛围和实验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观察、量度获得最典型的感性认识,以最简洁的思维活动,建立概念,总结规律,并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手段,它包括一切在人工或非人工控制下,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而实验功能主要有创新功能,智育功能和协作功能等。

三、遵循的基本原则

(1)、明理性原则:在实验教学中说明理由、讲明道理,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主体性原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源作用及智力因素的操作功能,使学生的心理品质结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

(3)、全面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生理结构及功能等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形成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4)、立体性原则:实验教学与家庭、社会相互密切配合。把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协同起来,让学生形成立体交叉的信息网络。

四、操作策略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科学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科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1、创设情境,深挖情感功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精神。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宇博士曾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心理学家认为:缺乏直接观察的兴趣就会使学生的观察成为负担。反之,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观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而好奇心则是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探索活动的基础,是激起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许多科学家、学者的有关论述和经验都足以说明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做好实验的前提保障,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达到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教学《叶的蒸腾作用》时,教师首先出示实验现象,再介绍实验装置要求,然后问学生“干燥塑料袋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可能从下面的瓶里上去吗?可能从外界的空气中进去吗?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做出大胆的猜想并回答,也就是开始了探索创新。这时学生的探索创新的热情已经被激发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马上转移到老师的课题中来。也可鼓励学生设计趣味性实验:例如利用植物的向性运动原理,使幼苗的主根呈多种几何图形;用光合作用原理在一片叶子上印出自己的头像。当有人问他们苦不苦时,他们却回答“一点不苦,正相反,我很快活,因为我有兴趣。”的确,兴趣能让学生废寝忘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的动力。

(2)创设情境,培养想象力和发散力

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陈旧思维的训练。

如在演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一实验时,先向学生提出:在这个实验中你看到了哪些实验现象?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如何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创造也离不开学生的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就是由一个方向转移到多个方向的思维方式。在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或者有多种解法的题目。通过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一个目的。在平时的实验中,教师应多问几个 “为什么”,并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当教师听到一些比较好的回答时,要给予表扬,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3)营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设法创设宽松、民主、自由、平等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氛围。使学生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例如:学习碱的性质时,教材上为什么要加“碱的通性是指可溶性碱而言”这

一句话?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让学生自己通过补充实验,相互讨论,引导他们自己得出答案。在这过程中,我竭力创建一种宽松的氛围,积极肯定学生的猜测和想法,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加强。

2、 妙设计,深挖认知功能,强化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多向性

(1) 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例如:在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用三把相同的弹簧秤,如图连接,再让两位同学上来拉左右的两把弹簧秤(用力控制在量程内),请第三位同学分别读出三把秤的示数,根据读数让学生体会、研究现象,得出结论。这种做法,能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判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做实验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创新过程。

(2)将验证性型实验改为探索型实验

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可变依赖思想为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忠于实验数据的求实精神和领悟教材的思想方法。例如图1所示,由学生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算出其所受浮力的大小:

F 浮=F 向上-F 向下=P 水g(h+1)-P 水ghS =P 水gV 物,

再用图2所示让学生算出所受浮力大小:

F 浮=F 向上-F 向下=F 向上=P 水ghS =P 水SV 浸入

通过对计算结果分析,学生不难发现图l 中V 物和图2中V

是与物体排开水所受重力有关。 浸入分别是两种情况下排开水的体积,即规则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更准确地说

如何用实验来探索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的内在联系呢?继续引导学生分析寻求等量,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肯定、纠正,再由学生动手实验,总结归纳,得到了阿基米德原理。变验证实验为探索实验,不仅能让学生积极思考,开发智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成功学习、实验及解决问题的信心。

(3)将测量型实验改为设计型实验

将测量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可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实验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去设计实验,写出实验器材和步骤。对于器材,有些学生把课本上的玻璃杯换成了口杯,在步骤上,有些学生把倒入部分盐水改为全部倒入,还有些学生在步骤上先称空杯的质量,再称倒入盐水后的总质量„„,对于器材,我表扬了学生肯动脑筋;在步骤上我肯定了将盐水全部倒入的合理性,并对先称空杯后再倒入盐水称总质量的做法进行讨论,分析后得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将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由于杯底和杯壁还粘有盐水,使测得的体积小于杯中原盐水的体积,会造成较大误差。又如学过欧姆定律后,让学生自行设计测未知电阻的电路图,学生根据原理设计出下面几种电路图,图3所示,有的还说出他只需—个电压表也可测出来未知电阻Rx 的阻值。 我充分肯定了他们应用学过的知识画电路的做法,并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分析得出宜采用的电路,学生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3、 强实验,深挖操作功能,赋予学生创新空间

(1)拓展实验空间

将实验由课堂向课外、教室向家庭、学校向社会延伸;并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兴趣小组、开放实验室等。兴趣小组由于时间充裕、形式多样,加上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差异,因此更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实验操作,增减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第五册自然科学中《钢铁的锈蚀和防锈》一节,通过让学生对生锈和防锈的问题展开实验研究,在寻求问题的答案中,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在动手中增长才干。

(2)拓展实验内容。

自然科学中的实验不少来源于生活,因此补充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手欲望。

例如在学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白铁皮做的水桶、镀锌管等难以锈蚀?使他们明白锌的活动性比铁强这一道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既贴近了生活,又训练了学生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建舞台,深挖应用功能,展现学生创新风采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开放实验室,进行物理小制作比赛,使学生尝试到动手动脑的乐趣;指导学生进行小发明创造,撰写科技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科幻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兴趣特长,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同一问题,善于全方位、广角度、多途径去分析思考,从而,撞击学生的创造灵感,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

(三)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新意识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这个的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在以往的教学教学评价当中,往往是以学生的一次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每一个学生,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个评价方法自然也应该有所改进,而实验教学的评价似乎成了其中的重点。新的评价观点不仅仅应该看到学生在操作实验中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更应该重视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种评价还在起步当中,在实际操作时就更应该努力避免死板缺乏创造力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深入持久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实现陶行知“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伟大理想,才能造就一批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初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黄熠峰·1993年版

2、《实验教学》·吉林出版社·2001年第8期

3、《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王戟明·2002年

4、《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蒋顺平·2003年

永年中学理综教研组于2012年10月

深挖实验教学功能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的探索与实践

富顺县永年中学理综教研组:何付立

[引言]在人类社会语言的海洋里,有一个最诱人、最珍贵的词汇,它便是创造的孪生姐妹──创新。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适应社会的需求。而这些素质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实验 创新 探索 思维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也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的大小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最实处。

但是,就当前农村中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看,由于一些学校的实验设备、实施还不配套;实验教学人员缺乏以及一些教师实验教学的观念落后、教法陈旧等诸多原因,导致实验教学薄弱,实验手段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科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这与通过实验教学和实验手段,使学生有效掌握为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须的基础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技能、创造能力的中学科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任务相违背。因此,笔者开展深挖实验教学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二、实验教学功能的理论

1、实验认知功能

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认知功能:(1)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直观信息,语言刺激结合感官刺激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这是感性认知功能。(2)利用实验验证已有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是验证认知功能。(3)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某些物质的性质,得出科学结论,这是探索认知功能。这三方面的认知功能在中学科学教学中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如果能够将三方面优化结合,会提高实验教学的效能。此外,实验还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使知识网络化、结构化的实践过程。

2、实验操作功能

创造适合现代教学活动的科学实验环境氛围和实验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观察、量度获得最典型的感性认识,以最简洁的思维活动,建立概念,总结规律,并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手段,它包括一切在人工或非人工控制下,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而实验功能主要有创新功能,智育功能和协作功能等。

三、遵循的基本原则

(1)、明理性原则:在实验教学中说明理由、讲明道理,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主体性原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源作用及智力因素的操作功能,使学生的心理品质结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

(3)、全面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生理结构及功能等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形成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4)、立体性原则:实验教学与家庭、社会相互密切配合。把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协同起来,让学生形成立体交叉的信息网络。

四、操作策略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科学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科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1、创设情境,深挖情感功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精神。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宇博士曾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心理学家认为:缺乏直接观察的兴趣就会使学生的观察成为负担。反之,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观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而好奇心则是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探索活动的基础,是激起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许多科学家、学者的有关论述和经验都足以说明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做好实验的前提保障,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达到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教学《叶的蒸腾作用》时,教师首先出示实验现象,再介绍实验装置要求,然后问学生“干燥塑料袋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可能从下面的瓶里上去吗?可能从外界的空气中进去吗?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做出大胆的猜想并回答,也就是开始了探索创新。这时学生的探索创新的热情已经被激发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马上转移到老师的课题中来。也可鼓励学生设计趣味性实验:例如利用植物的向性运动原理,使幼苗的主根呈多种几何图形;用光合作用原理在一片叶子上印出自己的头像。当有人问他们苦不苦时,他们却回答“一点不苦,正相反,我很快活,因为我有兴趣。”的确,兴趣能让学生废寝忘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的动力。

(2)创设情境,培养想象力和发散力

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陈旧思维的训练。

如在演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这一实验时,先向学生提出:在这个实验中你看到了哪些实验现象?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如何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创造也离不开学生的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就是由一个方向转移到多个方向的思维方式。在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或者有多种解法的题目。通过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一个目的。在平时的实验中,教师应多问几个 “为什么”,并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当教师听到一些比较好的回答时,要给予表扬,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3)营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设法创设宽松、民主、自由、平等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氛围。使学生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例如:学习碱的性质时,教材上为什么要加“碱的通性是指可溶性碱而言”这

一句话?我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让学生自己通过补充实验,相互讨论,引导他们自己得出答案。在这过程中,我竭力创建一种宽松的氛围,积极肯定学生的猜测和想法,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加强。

2、 妙设计,深挖认知功能,强化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多向性

(1) 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例如:在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用三把相同的弹簧秤,如图连接,再让两位同学上来拉左右的两把弹簧秤(用力控制在量程内),请第三位同学分别读出三把秤的示数,根据读数让学生体会、研究现象,得出结论。这种做法,能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判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做实验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创新过程。

(2)将验证性型实验改为探索型实验

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可变依赖思想为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忠于实验数据的求实精神和领悟教材的思想方法。例如图1所示,由学生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算出其所受浮力的大小:

F 浮=F 向上-F 向下=P 水g(h+1)-P 水ghS =P 水gV 物,

再用图2所示让学生算出所受浮力大小:

F 浮=F 向上-F 向下=F 向上=P 水ghS =P 水SV 浸入

通过对计算结果分析,学生不难发现图l 中V 物和图2中V

是与物体排开水所受重力有关。 浸入分别是两种情况下排开水的体积,即规则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更准确地说

如何用实验来探索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的内在联系呢?继续引导学生分析寻求等量,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肯定、纠正,再由学生动手实验,总结归纳,得到了阿基米德原理。变验证实验为探索实验,不仅能让学生积极思考,开发智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成功学习、实验及解决问题的信心。

(3)将测量型实验改为设计型实验

将测量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可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实验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去设计实验,写出实验器材和步骤。对于器材,有些学生把课本上的玻璃杯换成了口杯,在步骤上,有些学生把倒入部分盐水改为全部倒入,还有些学生在步骤上先称空杯的质量,再称倒入盐水后的总质量„„,对于器材,我表扬了学生肯动脑筋;在步骤上我肯定了将盐水全部倒入的合理性,并对先称空杯后再倒入盐水称总质量的做法进行讨论,分析后得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在将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时,由于杯底和杯壁还粘有盐水,使测得的体积小于杯中原盐水的体积,会造成较大误差。又如学过欧姆定律后,让学生自行设计测未知电阻的电路图,学生根据原理设计出下面几种电路图,图3所示,有的还说出他只需—个电压表也可测出来未知电阻Rx 的阻值。 我充分肯定了他们应用学过的知识画电路的做法,并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分析得出宜采用的电路,学生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3、 强实验,深挖操作功能,赋予学生创新空间

(1)拓展实验空间

将实验由课堂向课外、教室向家庭、学校向社会延伸;并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兴趣小组、开放实验室等。兴趣小组由于时间充裕、形式多样,加上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差异,因此更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实验操作,增减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第五册自然科学中《钢铁的锈蚀和防锈》一节,通过让学生对生锈和防锈的问题展开实验研究,在寻求问题的答案中,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在动手中增长才干。

(2)拓展实验内容。

自然科学中的实验不少来源于生活,因此补充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手欲望。

例如在学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白铁皮做的水桶、镀锌管等难以锈蚀?使他们明白锌的活动性比铁强这一道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既贴近了生活,又训练了学生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建舞台,深挖应用功能,展现学生创新风采

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比如:开放实验室,进行物理小制作比赛,使学生尝试到动手动脑的乐趣;指导学生进行小发明创造,撰写科技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科幻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兴趣特长,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对同一问题,善于全方位、广角度、多途径去分析思考,从而,撞击学生的创造灵感,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华,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动中,也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

(三)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新意识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这个的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在以往的教学教学评价当中,往往是以学生的一次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每一个学生,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个评价方法自然也应该有所改进,而实验教学的评价似乎成了其中的重点。新的评价观点不仅仅应该看到学生在操作实验中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更应该重视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种评价还在起步当中,在实际操作时就更应该努力避免死板缺乏创造力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总之,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深入持久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实现陶行知“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伟大理想,才能造就一批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初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黄熠峰·1993年版

2、《实验教学》·吉林出版社·2001年第8期

3、《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王戟明·2002年

4、《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蒋顺平·2003年

永年中学理综教研组于2012年10月


相关内容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实验教学管理条例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实验教学管理条例 沪工程教[2004]100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为规范我校实验教学管理,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特制定本管理条例. 第二条实验教学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教学计划 ...

  • 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修订)
  • 四 川 大 学 文 件 川大教[2006]120号 关于印发<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 (修订)>的通知 校内各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的本科实验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学校重新修订了<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大学本科实 ...

  • 实验教学管理办法
  • 实验教学管理办法 实验教学是学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实验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进行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从实验基础入手,帮助学生掌 ...

  • 盆泉小学实验教学计划
  • 盆泉小学实验教学计划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为了普及实验教学,加强教育装备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效益,我校将扎实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采取多项有效措施,使我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教学教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建立机构,明确职责,完善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 ...

  • 兴桥中学实验教学计划
  • 兴桥中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建立机构,明确职责,完善管理制度 1.建立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科研处全面负责. 2.强化实验教学日常管理 (1)学校按要求制订实验室主管领导职责,实验员职责,科任教师职责,学生实验守则,职责分明,责任到人.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 ...

  • 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
  • 物理实验开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一.成果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大学物理实验是工科大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一门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系统性专业实验的开端,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多元化人才的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内容陈旧,与现实生产.生活及现代科学技术缺乏 ...

  • 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 摘 要:高校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中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合理化评价和分析,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及高校的教学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构建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意义,对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各级指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质量 高等学校的任 ...

  • 光学实验课程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 摘要:针对石河子大学在校物理专业以及部分工科学生,本研究分别从光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做了问卷调查,得到了比较真实的数据结论.通过分析问卷的反馈数据,本文对目前光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光学实验:教学模式:问卷调查 中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 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理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总结报告 一. 项目改革的背景.思路 材料是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我国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级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几十年来,我国的材料类专业高等教育 ...

  • 关于农村中学实验教学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 关于农村中学实验教学设备的配置 和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丁厚林 包万胜 汪建华 鲁代均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 1 课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大量的中学分布在农村.重庆市教科院在2004年对重庆各地区的40多所中学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乡镇中学及部分区县中学中,完成教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