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钳工实操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888

关于《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改介绍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是我校机电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技能课,钳工实际操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工种之一。由于学生吃苦少、身体素质差、独生子女多的现状,在钳工实际操作教学中突出存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学生对钳工实际操作认识不高,思想不重视,实际操作态度不端正;认为钳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少数学生怕苦怕累,甚至叫苦连天,不愿完成既定的实际操作训练任务,在实际操作中偷工减料,影响了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个别学生身体素质差,造成了体能难以胜任钳工实际操作训练需求的矛盾。有的学生尽管实际操作态度端正,训练也很刻苦,但是由于体能不足,影响了实际操作效果和教学质量。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了平面划线、钳工、锉削、锯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套丝、刮削及复合作业,另外还包括常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机械单调,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所以学生认为钳工实际操作很辛苦,不愿意学好。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提高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本学期在分析钳工实际操作项目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对实际操作教学进行了改革,让学生从消极对待变成积极参与,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钳工实际操作项目的特点

1、内容多,范围广,逻辑性差,枯燥乏味;

2、钳工实际操作所用设备和工具比较简单,如:锉刀、手锯、钢尺、锤子等,这些设备和工具,学生对钳工没有好奇心,缺乏求知欲。

3、钳工实际操作劳动强度大,体能消耗大,学生感到比较疲劳。由于钳工操作的特殊性,操作技能的形成必须要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

4、钳工实际操作时声音大,实际操作环境差,学生有心烦意乱的感觉。。

5、钳工效率低,进度慢,学生实际操作无兴趣。要锉好一个平面需要多次反复进行,有时一上午也锉不平一个工件,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乏味。

二、钳工实际操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钳工实际操作质量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既有钳工特点的制约,也有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本人针对钳工课题的特点,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

1、培养兴趣——是提高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实际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能干”向“会干”转变,由“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从根本上保证钳工实际操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①、教学方法有趣:在钳工实习教学中,运用口诀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如:锉削是钳工专业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锉削姿势正确与否,对锉削质量、锉削力的运用和发挥以及操作者的疲劳程度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锉削的操作姿势又很难掌握,于是采用口诀法教学:

两手握锉放件上,左臂小弯横向平,右臂纵向保平行,左手压来右手推, 上身倾斜紧跟随,右腿伸直向前倾,重心在左膝弯曲,锉行四三体前停, 两臂继续送到头,动作协调节奏准,左腿伸直借反力,体心后移复原位,

顺势收锉体前倾,接着再作下一回。

简短几句话,把从握锉,站立步位,姿势动作以及操作用力几方面加以形象的概括。学生记熟了口诀,明确了教师的要求,可按照口诀和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一是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教师可针对错误有的放矢,用口诀进行及时纠正,使得学生易记易改。

②、实际操作项目有趣:如果按照书本上的项目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时间长了大部分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此时指导老师应把实际操作项目设得有趣一些。本学期我就对实际操作项目进行大胆的改变,使得实际操作变得有趣多了。如以上两个项目学生认为实用,实际操作过程中感到比较有趣。绝大部分学生都较好完成了任务。

2、思想教育——是提高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的基础

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为提高实际操作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际操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勤学苦练,扎扎实实地掌握操作技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实际操作态度不端正的个别学生,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认真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实际操作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我牢固树立“思想教育与培养技能并重,思想教育先行“的原则,把思想教育贯穿于实际操作教学的全过程,提高了广大学生对钳工实际操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实际操作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概括地讲,学生中明显地出现了“四多四少”的可喜景象,即感到钳工实际操作时间短的多了,加班加点的多了,刻苦训练的多了,精益求精的多了;思想重视不够的少了,请假旷课的少了,应付凑合的少了,偷工减料的少了。

3、科学训练——是提高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的保证。

俗话说,苦练不如巧练。训练效果与训练时间有关系,但并不绝对与时间成正比。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是实际操作教学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学生体能普遍不足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尤为重要。如:我在“錾削”课题练习中,穿插“游标卡尺使用”这一课题;在“锉削”课题练习中,穿插“划线”课题练习;在“锯削”课题练习中,穿插“錾子的刃磨”练习。主要出发点为:变整天单调、枯燥的基本技能训练为穿插训练。在基本动作训练后,穿插有关《钳工工艺》的理论知识及另外的课题。这样学生得到了休息,体能得到了恢复。教学内容因为穿插而不显得单调、枯燥,也从根本上确保了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完成。最重要的是,穿插教学,很容易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去体会理论,检查理论,以实现学生较快的掌握钳工基本技能及钳工工艺学理论。

4、分层教学——是提高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学生素质有差别,体制有强弱,接受能力也有快有慢,因此,要区分层次,根据学生的体能、素质的不同,制订不同的训练考核标准,实施分层次教学,既让体力充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又让体力不足、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吃得了”,调动和维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比如对体能较差的学生可以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适当降低标准要求;要求体能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加大钳工量、提高钳工精度等。 5、

二、示范动作演示时“小班化”

教师的示范作用是训练成败的关键。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根据训练的内容和性质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可以是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要求学生说出教师示范的动作,教师再对学生叙述错误的地方给予纠正,也可以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指导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训练,教师再对训练中学生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 示范动作演示这一教学环节通常是由一位教师担任,存在着不能使每一位学生清清楚楚地观摩到老师的示范动作而影响形成记忆表象的弊端。为此,我在示范动作演示时将学生分成8~10人一个“小班”,根据“班”数多少请其他实习指导教师一起担任示范动作演示。这样既可以解决上述弊端,又可以加强实习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及时总结训练情况,纠正不规范动作

尽管学生听完了老师的讲解,观摹了老师的示范动作演示,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等原因,部分学生在实践时出现了各种各样不规范的动作。在纠正不规范动作时,我把学生实践时出现不规范动作的原因进行归类:第一类:因不专心听课而未掌握技能动作要领的,要及时补课。第二类:观摹示范动作不够仔细,再一次进行示范动作演示。第三类:动作迁延(即将以前所学动作应用到现学的动作上来。如学錾削时左手握錾子迁延到学锯割时左手握锯弓前端) 要分析以前所学动作与现在所学动作的区别与联系。第四类:专业思想波动大,课内外联合班主任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四、开展分层递进教育,转化“技能差生”

所谓“技能差生”,是指那些身体动作素质的操作技能水平等低于一般学生,连基本标准也难达到者,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动态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差。在每次技能训练的开始阶段,“技能差生”和其他同学一样,训练积极性很高,但是,他们因体能和素质差的原因,学习掌握技能动作要领慢,在失败和挫折中往往产生急躁心理,训练情绪和积极性会明显下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分层递进教育,设法为“技能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达到心理满足而乐于受教。具体做法是:首先,搞清“技能差生”的心理特征、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做到心中有数。训练时可有目的地穿插与技能训练成功有直接关系的服务性工作以提高其“成功感”。其次,根据每个“技能差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置目标。再次,建立各个“技能差生”的个人进步档案,采取分层递进、分类指导,尽量找其“闪光点”给予鼓励。“技能差生”在学习中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消除了原先的心理障碍,激发了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摘掉了“技能差生”的帽子。

五、优化教学手段

通常技能的教学手段是老师教:原理及要领宣讲——示范与分析——综合与指导;学生学:

听讲与理解——摹仿与实践——应用与创新。这种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中心,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扼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具体有3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组织讨论会。每堂实习课结束时的结束指导组织学生讨论本堂实习课的收获与创新,以组为单位,每位同学都在本小组发言,组长做好组织与记录工作。并且每组抽1~2名同学代表本组上台陈述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教钳工基本技能时,我就采用这种方法。这样既可以达到结束指导的目的又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得以集思广益,为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种方式:让学生讲课。在锉配实习教学刚,让学生先看懂图纸然后随机抽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担当教师的角色,讲解工艺步骤,然后组织全体同学讨论、评析,找出最佳工艺步骤。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担当一个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主持人的角色,让学生当主角自由发挥创造性思维。第三种方式:课堂辩论会。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仅仅表现在掌握技能、形成技巧,还表现为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解决生产中的新问题。在钳工维修实习教学时,先让学生看清楚设各损坏的部位,然后就损坏的原因、程度及维修方法开展课堂辩论会,学生围绕这一课题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后,得出真正损坏的原因所在,找到既经济又快捷的维修方法。这样使学生在辩论——实践——总结中完成了从技能到运用的转换过程,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充满信心。

我相信,教学改革只要大胆尝试,善于总结,不断完善,就一定能结出硕果。注重综合操作训练,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积极性。

钳工技能是机电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但要学好、掌握这项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钳工这个工种是既要技术,又要体力的。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应该怎样组织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思考,我认为, 要做好这项工作,应抓住以下六个方面: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

我校为职业类学校,学生素质和普通中学相比,差距较大。对机械专业而言,学生基础多数较差,且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一些学生就只想混张高中毕业证。文化课不必说, 专业理论课也不认真学。钳工这门课虽然是专业技能课,但仍有一些同学改不掉作风懒散的坏毛病。有的同学怕吃苦受累,学习不用心,干活不认真,这样下去,根本达不到实习的要求。 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有效实用的专业技能,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一方面,我校实行“双证”制度,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毕业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工业上紧缺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作为职业学校学生,练好专业技能,既是其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的特征,也是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钳工教学时,我并不是上来就把学生带到钳工车间开始讲解,而是先开一个动员会,强调上述观点,使学生认识到钳工技能实训的重要性,真正在内心觉得有必要学好练好钳工技能。

二、分解钳工实训目标,作到心中有数

学生光知道了“为什么学”还不够。由于平时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如果仅有一个总体实训目标,学生对自己每次课程必须达到的技能练习要求不够清晰,缺乏紧迫感,新鲜劲一过,又会懒懒散散。

在开始练习前,我将以前的同学参加技能鉴定的工件展示给同学,从工件的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精度、加工的方法与过程、考试工时几方面给学生进行分析,先让学生初步对他们应掌握的钳工技能有个总体了解,然后把从开始实训到参加技能考试之间的时间进行分配,指出在每个时间阶段内要掌握的技能,比如第一周的课是锯割练习,学生要做到基本掌握正确的锯割方法,保证锯割尺寸误差小于一个毫米,锯缝与基准面垂直度误差小于一个毫米。第二周锯割练习要控制尺寸误差小于半个毫米,并向学生指出,如果锯割尺寸误差不能准确控制,过小导致工件报废,过大则增加锉削工作量和劳动时间。学生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后,练习起来的时间观念就会增强。

三、 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打牢基础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其中的锯割和锉削又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这些操作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以锯割来说,许多学生刚开始可能并不是太重视,凭着一股冲劲,一口气锯下去,不一会儿就累的胳膊、手发酸,锯出的锯缝歪歪斜斜,参差不齐。实际上,正确的锯割动作,从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锯弓的握法,站立的部位,身体与胳膊运动的配合,用力的速度与大小,眼睛的注视部位都密切有关。正确动作的掌握,可以使学生节省很多体力,这样才能进行一连几个小时的练习。学生刚开始要对这些方面反复练习,逐步加强动作协调性,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并且随着大量的练习,逐渐提高锯割的精度,减少为下道锉削加工所留的余量。比如锯割后的切削余量大约达到0.2mm ,这样才算打牢了锯割的技能基础。再比如锉削加工时,学生对锉刀的握法、站立部位与姿势动作、操作用力、锉削方法等几方面的掌握也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锉刀能否端平,更是一个需要反复观察、反复纠正的训练,学生对自己姿势是否正确往往会“当局者迷”,通常要安排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只有当随手端起进行锉削都能基本做到水平,才能进行更高的练习。

四、培养感觉技能,锻炼反应能力

感觉技能是指与感觉器官的敏锐程度有关的技能,不同专业有其特殊的感官要求。在钳工技能实训中,仅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还远远不够。钳工的操作主要用手来完成,培养出一定手感就更为重要。感觉是否正确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加工工件的质量和速度,体现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对初级技工考核而言,加工的尺寸精度通常也要控制在丝米级。学生要对自己的下手有一定分寸。以锉削为例,学生需要了解当自己分别采用大板锉、中锉与油光锉时,每次锉削的锉削量大概值,以免下手不分轻重,开始尺寸超出,忍不住用力连锉几下,就把工件尺寸锉小了。这就要求学生多动手、多检测,多思考,多观察,通过科学训练,熟能生巧,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出一定的感觉技能。一般情况下,熟练的学生在锯割后留下约0.2mm 的余量,使用大板锉连锉十次左右, 将余量减少到约0.1mm, 然后使用中锉再锉削十余次, 余量控制在0.05mm 左右, 最后用油光锉修整。

五、注重综合操作训练,有针对性进行课题练习

在学生熟练的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重要阶段。教师应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这种训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如钳工技能训练中多数都要制作的一个小钉锤,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对于技能考核的要求,钳工的针对性练习课题较多,例如“凹凸T 形配”、“方孔配”等。

六、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

无论是单项操作技能练习,还是综合操作技能训练,在每次实训时都要建立一个评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标准,可以了解实训的要求,教师利用这个标准,方便对学生的技能水平作出评价;学生发现自己技能的不足,立即改进,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予以肯定,激发学

生的上进心。教师还应注意利用技能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增加竞争意识,形成你争我赶的局面,提高学生积极性。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针对目前这种状况,我们逐步做了如下几点探索与实践:

一、重视基础训练,强调钳工在工艺流程中的作用,突出其“特殊性”。

传统加工的基础训练是学生对机械制造认识的开端,只有具备了基本操作技能,才谈得上对工艺流程有所了解,对机械制造才会有整体认识。锉削、錾切、锯切、划线、钻孔、攻丝、套扣、装配等是钳工的基本操作,也是钳工加工的基本特征,其加工灵活,操作方便,在机加工中有着其他工种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部分教学内容最好借助实物进行讲解,且在实际操作中将各种具体操作与其他加工方式一一进行比较,突出其特殊性, 使学生从思想上对钳工的基础训练加以重视,通过他们的亲自观察、体验和感受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这种教育方式是他们容易接受的,比枯燥的理论说教效果好得多。实习方式和内容上也要有所改变,主要以指导性示范教学为主,以启发和培养工程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激发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创新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因此激发创造性思维是我们金工教学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钳工作为手工操作的工种,更有先天的优势走在改革的前列。关键要改变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与手段,采用指导性、提示性和启发性思维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打好基础。为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尝试改变沿袭多年的鎯头与螺母的加工,通过广泛征集资料,设计与制作了几种很有新意的课件, 可根据实习专业及实习天数的不同进行选择。如:简易书夹、翻斗汽车、抽油机模型等。其中,书夹的结构较为简单,可供实习时间在2天的班级使用。课件涉及到所有的基本操作,而且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设计,任意改变底座与夹板的形状,很容易提高他们的实习兴趣。翻斗车结构较复杂,适用于3天以上的实习,一般5人一组协作完成。此课件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创作欲望,通过一系列零部件的锯、錾、锉、划线、钻孔、弯曲、铆接等基本操作后,最后进行装配,修饰,喷漆等工作。此课件能全面地体现钳工的加工特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初步体会协作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抽油机模型的设计是按照实物一定比例缩小而成的。在实习中,可简化其中某些复杂部件的加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基本掌握抽油机的工作原理,了解主要部件的结构,特别是减速机构的基本传动原理,对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很有帮助。实践表明,通过课件改革,学生对钳工的实习兴趣大幅度提高,主观能动性增强,实习效果明显好转。而且许多同学从中认识到钳工不再是一项“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体力劳动,而是需要很高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和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高级劳动”。

三、适应市场需求,开阔视野,重视工程素质的培养。

金工实习正是为德育教育和工程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作为培养国家栋梁的直接贡献者,我们有义务在教学中作有意识地引导与实践,努力使工程素质教育有实质上的效果。

良好的德育教育贯穿于实习的全过程。从每天准点到达本岗位,不旷课,不早退,遵守本工种实习纪律,安全生产,实习结束要及时清扫场地到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工艺安排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及各项基本素质,我们还从教学内容上不断丰富、更新,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跟紧当前的发展形势,积极了解新工艺、新方法并用于课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与信心;同时,实际加工中不断改变教学手段,灵活利用现有的条件,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于到实际生产中来。在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让他

们进行划线、钻孔、攻丝等部件加工,或者是整机的装配等,让学生在真切的产品加工中体验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将是一些初步的经验积累。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钳工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我校钳工课程首次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将课堂从教室搬到实训车间,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把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紧密融为一体,在教学中实现了“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并和钳工技能鉴定紧密结合在一起。“理实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升,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操后理论或先理论后实操,而理论中有实操,实操中有理论。它是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觉得单调乏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及方法

在内容的选取上结合职业资格证考核和行业发展最新情况要求,通过各个训练项目串联理论与实践知识, 理论教学内容嵌入到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我们将钳工理实一体化教学分成七个模块,分别是:①划线②錾削③锯割④锉削⑤钻孔、⑥扩孔、铰孔⑦、攻(套)螺纹① 矫正。

(三)教学过程步骤:

1. 划分小组: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最好由班主任划分,共分四小组,让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分到一组,相互搭配,相互学习。分组后每个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管理小组在实习中所用的工、量、刃具以及本组学生的考勤、整队、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等等。小组最终算平均分以培养团队精神。

2. 实训工位安排及安全教育:带领学生熟悉实训场地,强调实训安全操作规程,上好第一堂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介绍钳工场地的我主要设备及相关的知识。课程结束后,让各小组按照学号,找到自己的工位,并要求组长在每位同学的工位上都贴上姓名标签,方便教师在教学中的管理。

3. 项目引领式的课堂教学:每天早晨一、二节课在教室进行理论学习,第一节课主要是总结前一天的实训情况,对实训过程中学生普遍出现的操作问题、重要的知识点和操作要领进行讲解、强调,巩固前一天的教学实训效果,并布置当天的实训任务,提出当天实训目标。第二节课上新的理论课程,主要讲解当天实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如《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并对钳工

技能考证中理论考试部分经常遇到的相关题目进行讲解,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实训操作中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依据基础,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积极性。

4. 实训项目课程教学:每天的三、四、五、六节课在实训场地进行实操练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单独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在现场进行示范、指导和监督,为学生提供理论和技能操作上的帮助。根据一、二节课布置的任务再次进行详细的讲解,要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引导他们想办法、找思路,最终使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例如:在做燕尾配合的加工过程中,先由老师带着学生分析加工图纸,让学生写出所有不同的加工工艺,然后由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哪个方案最为合理,最后确定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由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学习思考。在学生操作之前,由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强调动作要领,并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当学生动作不规范时,教师要及时指正,多观察学生,了解两个极端学生的特点,当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宜及时解答,而是先让学生自己讨论,若解决不了再解答。

5. 考核方法:主要分为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两个方面。

(1)实训考核:通过三周实训操作,学生一共要完成两个工件的加工。第一个工件比较简单,是四方铁制作,单燕尾配合及圆弧加工。主要是让同学们练习划线、锯削、锉削、钻孔等钳工基本操作和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常用的工具、量具和夹具的使用,为第二个燕尾配合工件的加工打下理论和操作技能基础,第一个工件应在第二周周四之前完成。第二个工件作为本课程实操部分的考核,是安徽省某年钳工中级技能鉴定实操题目,单燕尾配合,要求学生应在第三周周四前完成。学生要尽量独立思考操作完成该项目。

(2)理论考核:时间定在第三周周五下午进行,考试题目使用历年钳工技能鉴定的理论试题。

但学生的期末成绩,不仅仅是学生完成工件的评分和理论考试的得分,还包括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等。在评价时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后续知识学生的兴趣。

三、总结经验,扎实推进“理实一体化”课改

(一)根据教学要求修编教材。将钳工基本操作部分划分为七个部分:①锉削②锯割③划线④錾削⑤钻孔、扩孔、铰孔、攻(套)螺纹⑥刮研⑦锉配。每个部分都包括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相关图纸文件和资料、技术条件要求、工量具清单等内容。将其划分为若干学习单元,再针对每一周学生单元的设计及零件加工对学生进行技能的专项训练。教学内容以课题为主线,辅助以相关理论知识,把教学过程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由学习单元组成的部分,进而由若干部分串联成教材。

(二)七个教学部分中,各部分内容可交叉轮换进行。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

(三)注意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达标考核,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进行考核评定,填写成绩登记表,作为阶段学习成绩计入学生期末成绩。

关于《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改介绍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是我校机电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技能课,钳工实际操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工种之一。由于学生吃苦少、身体素质差、独生子女多的现状,在钳工实际操作教学中突出存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学生对钳工实际操作认识不高,思想不重视,实际操作态度不端正;认为钳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少数学生怕苦怕累,甚至叫苦连天,不愿完成既定的实际操作训练任务,在实际操作中偷工减料,影响了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个别学生身体素质差,造成了体能难以胜任钳工实际操作训练需求的矛盾。有的学生尽管实际操作态度端正,训练也很刻苦,但是由于体能不足,影响了实际操作效果和教学质量。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了平面划线、钳工、锉削、锯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套丝、刮削及复合作业,另外还包括常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机械单调,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所以学生认为钳工实际操作很辛苦,不愿意学好。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提高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本学期在分析钳工实际操作项目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对实际操作教学进行了改革,让学生从消极对待变成积极参与,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钳工实际操作项目的特点

1、内容多,范围广,逻辑性差,枯燥乏味;

2、钳工实际操作所用设备和工具比较简单,如:锉刀、手锯、钢尺、锤子等,这些设备和工具,学生对钳工没有好奇心,缺乏求知欲。

3、钳工实际操作劳动强度大,体能消耗大,学生感到比较疲劳。由于钳工操作的特殊性,操作技能的形成必须要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

4、钳工实际操作时声音大,实际操作环境差,学生有心烦意乱的感觉。。

5、钳工效率低,进度慢,学生实际操作无兴趣。要锉好一个平面需要多次反复进行,有时一上午也锉不平一个工件,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乏味。

二、钳工实际操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钳工实际操作质量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既有钳工特点的制约,也有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本人针对钳工课题的特点,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

1、培养兴趣——是提高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实际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能干”向“会干”转变,由“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从根本上保证钳工实际操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①、教学方法有趣:在钳工实习教学中,运用口诀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如:锉削是钳工专业最基本的操作技能,锉削姿势正确与否,对锉削质量、锉削力的运用和发挥以及操作者的疲劳程度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锉削的操作姿势又很难掌握,于是采用口诀法教学:

两手握锉放件上,左臂小弯横向平,右臂纵向保平行,左手压来右手推, 上身倾斜紧跟随,右腿伸直向前倾,重心在左膝弯曲,锉行四三体前停, 两臂继续送到头,动作协调节奏准,左腿伸直借反力,体心后移复原位,

顺势收锉体前倾,接着再作下一回。

简短几句话,把从握锉,站立步位,姿势动作以及操作用力几方面加以形象的概括。学生记熟了口诀,明确了教师的要求,可按照口诀和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一是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教师可针对错误有的放矢,用口诀进行及时纠正,使得学生易记易改。

②、实际操作项目有趣:如果按照书本上的项目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时间长了大部分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此时指导老师应把实际操作项目设得有趣一些。本学期我就对实际操作项目进行大胆的改变,使得实际操作变得有趣多了。如以上两个项目学生认为实用,实际操作过程中感到比较有趣。绝大部分学生都较好完成了任务。

2、思想教育——是提高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的基础

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为提高实际操作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际操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勤学苦练,扎扎实实地掌握操作技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实际操作态度不端正的个别学生,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认真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实际操作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我牢固树立“思想教育与培养技能并重,思想教育先行“的原则,把思想教育贯穿于实际操作教学的全过程,提高了广大学生对钳工实际操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实际操作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概括地讲,学生中明显地出现了“四多四少”的可喜景象,即感到钳工实际操作时间短的多了,加班加点的多了,刻苦训练的多了,精益求精的多了;思想重视不够的少了,请假旷课的少了,应付凑合的少了,偷工减料的少了。

3、科学训练——是提高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的保证。

俗话说,苦练不如巧练。训练效果与训练时间有关系,但并不绝对与时间成正比。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是实际操作教学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学生体能普遍不足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尤为重要。如:我在“錾削”课题练习中,穿插“游标卡尺使用”这一课题;在“锉削”课题练习中,穿插“划线”课题练习;在“锯削”课题练习中,穿插“錾子的刃磨”练习。主要出发点为:变整天单调、枯燥的基本技能训练为穿插训练。在基本动作训练后,穿插有关《钳工工艺》的理论知识及另外的课题。这样学生得到了休息,体能得到了恢复。教学内容因为穿插而不显得单调、枯燥,也从根本上确保了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完成。最重要的是,穿插教学,很容易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去体会理论,检查理论,以实现学生较快的掌握钳工基本技能及钳工工艺学理论。

4、分层教学——是提高钳工实际操作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学生素质有差别,体制有强弱,接受能力也有快有慢,因此,要区分层次,根据学生的体能、素质的不同,制订不同的训练考核标准,实施分层次教学,既让体力充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又让体力不足、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吃得了”,调动和维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比如对体能较差的学生可以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适当降低标准要求;要求体能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加大钳工量、提高钳工精度等。 5、

二、示范动作演示时“小班化”

教师的示范作用是训练成败的关键。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根据训练的内容和性质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可以是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要求学生说出教师示范的动作,教师再对学生叙述错误的地方给予纠正,也可以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指导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训练,教师再对训练中学生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 示范动作演示这一教学环节通常是由一位教师担任,存在着不能使每一位学生清清楚楚地观摩到老师的示范动作而影响形成记忆表象的弊端。为此,我在示范动作演示时将学生分成8~10人一个“小班”,根据“班”数多少请其他实习指导教师一起担任示范动作演示。这样既可以解决上述弊端,又可以加强实习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及时总结训练情况,纠正不规范动作

尽管学生听完了老师的讲解,观摹了老师的示范动作演示,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等原因,部分学生在实践时出现了各种各样不规范的动作。在纠正不规范动作时,我把学生实践时出现不规范动作的原因进行归类:第一类:因不专心听课而未掌握技能动作要领的,要及时补课。第二类:观摹示范动作不够仔细,再一次进行示范动作演示。第三类:动作迁延(即将以前所学动作应用到现学的动作上来。如学錾削时左手握錾子迁延到学锯割时左手握锯弓前端) 要分析以前所学动作与现在所学动作的区别与联系。第四类:专业思想波动大,课内外联合班主任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四、开展分层递进教育,转化“技能差生”

所谓“技能差生”,是指那些身体动作素质的操作技能水平等低于一般学生,连基本标准也难达到者,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动态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差。在每次技能训练的开始阶段,“技能差生”和其他同学一样,训练积极性很高,但是,他们因体能和素质差的原因,学习掌握技能动作要领慢,在失败和挫折中往往产生急躁心理,训练情绪和积极性会明显下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分层递进教育,设法为“技能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达到心理满足而乐于受教。具体做法是:首先,搞清“技能差生”的心理特征、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做到心中有数。训练时可有目的地穿插与技能训练成功有直接关系的服务性工作以提高其“成功感”。其次,根据每个“技能差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置目标。再次,建立各个“技能差生”的个人进步档案,采取分层递进、分类指导,尽量找其“闪光点”给予鼓励。“技能差生”在学习中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消除了原先的心理障碍,激发了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摘掉了“技能差生”的帽子。

五、优化教学手段

通常技能的教学手段是老师教:原理及要领宣讲——示范与分析——综合与指导;学生学:

听讲与理解——摹仿与实践——应用与创新。这种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中心,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扼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具体有3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组织讨论会。每堂实习课结束时的结束指导组织学生讨论本堂实习课的收获与创新,以组为单位,每位同学都在本小组发言,组长做好组织与记录工作。并且每组抽1~2名同学代表本组上台陈述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教钳工基本技能时,我就采用这种方法。这样既可以达到结束指导的目的又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得以集思广益,为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种方式:让学生讲课。在锉配实习教学刚,让学生先看懂图纸然后随机抽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担当教师的角色,讲解工艺步骤,然后组织全体同学讨论、评析,找出最佳工艺步骤。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担当一个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主持人的角色,让学生当主角自由发挥创造性思维。第三种方式:课堂辩论会。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仅仅表现在掌握技能、形成技巧,还表现为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解决生产中的新问题。在钳工维修实习教学时,先让学生看清楚设各损坏的部位,然后就损坏的原因、程度及维修方法开展课堂辩论会,学生围绕这一课题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后,得出真正损坏的原因所在,找到既经济又快捷的维修方法。这样使学生在辩论——实践——总结中完成了从技能到运用的转换过程,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充满信心。

我相信,教学改革只要大胆尝试,善于总结,不断完善,就一定能结出硕果。注重综合操作训练,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积极性。

钳工技能是机电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但要学好、掌握这项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钳工这个工种是既要技术,又要体力的。如何教好这门专业技能课,应该怎样组织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思考,我认为, 要做好这项工作,应抓住以下六个方面: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

我校为职业类学校,学生素质和普通中学相比,差距较大。对机械专业而言,学生基础多数较差,且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一些学生就只想混张高中毕业证。文化课不必说, 专业理论课也不认真学。钳工这门课虽然是专业技能课,但仍有一些同学改不掉作风懒散的坏毛病。有的同学怕吃苦受累,学习不用心,干活不认真,这样下去,根本达不到实习的要求。 为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有效实用的专业技能,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意愿。一方面,我校实行“双证”制度,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毕业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工业上紧缺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作为职业学校学生,练好专业技能,既是其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的特征,也是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钳工教学时,我并不是上来就把学生带到钳工车间开始讲解,而是先开一个动员会,强调上述观点,使学生认识到钳工技能实训的重要性,真正在内心觉得有必要学好练好钳工技能。

二、分解钳工实训目标,作到心中有数

学生光知道了“为什么学”还不够。由于平时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如果仅有一个总体实训目标,学生对自己每次课程必须达到的技能练习要求不够清晰,缺乏紧迫感,新鲜劲一过,又会懒懒散散。

在开始练习前,我将以前的同学参加技能鉴定的工件展示给同学,从工件的形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配合精度、加工的方法与过程、考试工时几方面给学生进行分析,先让学生初步对他们应掌握的钳工技能有个总体了解,然后把从开始实训到参加技能考试之间的时间进行分配,指出在每个时间阶段内要掌握的技能,比如第一周的课是锯割练习,学生要做到基本掌握正确的锯割方法,保证锯割尺寸误差小于一个毫米,锯缝与基准面垂直度误差小于一个毫米。第二周锯割练习要控制尺寸误差小于半个毫米,并向学生指出,如果锯割尺寸误差不能准确控制,过小导致工件报废,过大则增加锉削工作量和劳动时间。学生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后,练习起来的时间观念就会增强。

三、 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打牢基础

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有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其中的锯割和锉削又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这些操作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形成。以锯割来说,许多学生刚开始可能并不是太重视,凭着一股冲劲,一口气锯下去,不一会儿就累的胳膊、手发酸,锯出的锯缝歪歪斜斜,参差不齐。实际上,正确的锯割动作,从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锯弓的握法,站立的部位,身体与胳膊运动的配合,用力的速度与大小,眼睛的注视部位都密切有关。正确动作的掌握,可以使学生节省很多体力,这样才能进行一连几个小时的练习。学生刚开始要对这些方面反复练习,逐步加强动作协调性,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并且随着大量的练习,逐渐提高锯割的精度,减少为下道锉削加工所留的余量。比如锯割后的切削余量大约达到0.2mm ,这样才算打牢了锯割的技能基础。再比如锉削加工时,学生对锉刀的握法、站立部位与姿势动作、操作用力、锉削方法等几方面的掌握也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锉刀能否端平,更是一个需要反复观察、反复纠正的训练,学生对自己姿势是否正确往往会“当局者迷”,通常要安排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只有当随手端起进行锉削都能基本做到水平,才能进行更高的练习。

四、培养感觉技能,锻炼反应能力

感觉技能是指与感觉器官的敏锐程度有关的技能,不同专业有其特殊的感官要求。在钳工技能实训中,仅仅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还远远不够。钳工的操作主要用手来完成,培养出一定手感就更为重要。感觉是否正确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加工工件的质量和速度,体现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对初级技工考核而言,加工的尺寸精度通常也要控制在丝米级。学生要对自己的下手有一定分寸。以锉削为例,学生需要了解当自己分别采用大板锉、中锉与油光锉时,每次锉削的锉削量大概值,以免下手不分轻重,开始尺寸超出,忍不住用力连锉几下,就把工件尺寸锉小了。这就要求学生多动手、多检测,多思考,多观察,通过科学训练,熟能生巧,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出一定的感觉技能。一般情况下,熟练的学生在锯割后留下约0.2mm 的余量,使用大板锉连锉十次左右, 将余量减少到约0.1mm, 然后使用中锉再锉削十余次, 余量控制在0.05mm 左右, 最后用油光锉修整。

五、注重综合操作训练,有针对性进行课题练习

在学生熟练的掌握单项操作技能后,就要有计划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重要阶段。教师应根据实训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这种训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技能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如钳工技能训练中多数都要制作的一个小钉锤,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对于技能考核的要求,钳工的针对性练习课题较多,例如“凹凸T 形配”、“方孔配”等。

六、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作出评价

无论是单项操作技能练习,还是综合操作技能训练,在每次实训时都要建立一个评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标准,可以了解实训的要求,教师利用这个标准,方便对学生的技能水平作出评价;学生发现自己技能的不足,立即改进,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予以肯定,激发学

生的上进心。教师还应注意利用技能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增加竞争意识,形成你争我赶的局面,提高学生积极性。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针对目前这种状况,我们逐步做了如下几点探索与实践:

一、重视基础训练,强调钳工在工艺流程中的作用,突出其“特殊性”。

传统加工的基础训练是学生对机械制造认识的开端,只有具备了基本操作技能,才谈得上对工艺流程有所了解,对机械制造才会有整体认识。锉削、錾切、锯切、划线、钻孔、攻丝、套扣、装配等是钳工的基本操作,也是钳工加工的基本特征,其加工灵活,操作方便,在机加工中有着其他工种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部分教学内容最好借助实物进行讲解,且在实际操作中将各种具体操作与其他加工方式一一进行比较,突出其特殊性, 使学生从思想上对钳工的基础训练加以重视,通过他们的亲自观察、体验和感受来达到我们的目的。这种教育方式是他们容易接受的,比枯燥的理论说教效果好得多。实习方式和内容上也要有所改变,主要以指导性示范教学为主,以启发和培养工程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激发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创新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因此激发创造性思维是我们金工教学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钳工作为手工操作的工种,更有先天的优势走在改革的前列。关键要改变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与手段,采用指导性、提示性和启发性思维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打好基础。为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尝试改变沿袭多年的鎯头与螺母的加工,通过广泛征集资料,设计与制作了几种很有新意的课件, 可根据实习专业及实习天数的不同进行选择。如:简易书夹、翻斗汽车、抽油机模型等。其中,书夹的结构较为简单,可供实习时间在2天的班级使用。课件涉及到所有的基本操作,而且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设计,任意改变底座与夹板的形状,很容易提高他们的实习兴趣。翻斗车结构较复杂,适用于3天以上的实习,一般5人一组协作完成。此课件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创作欲望,通过一系列零部件的锯、錾、锉、划线、钻孔、弯曲、铆接等基本操作后,最后进行装配,修饰,喷漆等工作。此课件能全面地体现钳工的加工特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初步体会协作精神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抽油机模型的设计是按照实物一定比例缩小而成的。在实习中,可简化其中某些复杂部件的加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基本掌握抽油机的工作原理,了解主要部件的结构,特别是减速机构的基本传动原理,对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很有帮助。实践表明,通过课件改革,学生对钳工的实习兴趣大幅度提高,主观能动性增强,实习效果明显好转。而且许多同学从中认识到钳工不再是一项“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体力劳动,而是需要很高的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和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高级劳动”。

三、适应市场需求,开阔视野,重视工程素质的培养。

金工实习正是为德育教育和工程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作为培养国家栋梁的直接贡献者,我们有义务在教学中作有意识地引导与实践,努力使工程素质教育有实质上的效果。

良好的德育教育贯穿于实习的全过程。从每天准点到达本岗位,不旷课,不早退,遵守本工种实习纪律,安全生产,实习结束要及时清扫场地到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工艺安排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及各项基本素质,我们还从教学内容上不断丰富、更新,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跟紧当前的发展形势,积极了解新工艺、新方法并用于课堂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与信心;同时,实际加工中不断改变教学手段,灵活利用现有的条件,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于到实际生产中来。在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让他

们进行划线、钻孔、攻丝等部件加工,或者是整机的装配等,让学生在真切的产品加工中体验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将是一些初步的经验积累。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钳工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我校钳工课程首次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将课堂从教室搬到实训车间,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把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紧密融为一体,在教学中实现了“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并和钳工技能鉴定紧密结合在一起。“理实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升,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操后理论或先理论后实操,而理论中有实操,实操中有理论。它是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不觉得单调乏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及方法

在内容的选取上结合职业资格证考核和行业发展最新情况要求,通过各个训练项目串联理论与实践知识, 理论教学内容嵌入到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我们将钳工理实一体化教学分成七个模块,分别是:①划线②錾削③锯割④锉削⑤钻孔、⑥扩孔、铰孔⑦、攻(套)螺纹① 矫正。

(三)教学过程步骤:

1. 划分小组: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最好由班主任划分,共分四小组,让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分到一组,相互搭配,相互学习。分组后每个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管理小组在实习中所用的工、量、刃具以及本组学生的考勤、整队、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等等。小组最终算平均分以培养团队精神。

2. 实训工位安排及安全教育:带领学生熟悉实训场地,强调实训安全操作规程,上好第一堂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介绍钳工场地的我主要设备及相关的知识。课程结束后,让各小组按照学号,找到自己的工位,并要求组长在每位同学的工位上都贴上姓名标签,方便教师在教学中的管理。

3. 项目引领式的课堂教学:每天早晨一、二节课在教室进行理论学习,第一节课主要是总结前一天的实训情况,对实训过程中学生普遍出现的操作问题、重要的知识点和操作要领进行讲解、强调,巩固前一天的教学实训效果,并布置当天的实训任务,提出当天实训目标。第二节课上新的理论课程,主要讲解当天实训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如《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并对钳工

技能考证中理论考试部分经常遇到的相关题目进行讲解,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实训操作中有相应的理论知识依据基础,这样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积极性。

4. 实训项目课程教学:每天的三、四、五、六节课在实训场地进行实操练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单独完成实训任务,教师在现场进行示范、指导和监督,为学生提供理论和技能操作上的帮助。根据一、二节课布置的任务再次进行详细的讲解,要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做,引导他们想办法、找思路,最终使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例如:在做燕尾配合的加工过程中,先由老师带着学生分析加工图纸,让学生写出所有不同的加工工艺,然后由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哪个方案最为合理,最后确定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由被动地听变为主动地学习思考。在学生操作之前,由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强调动作要领,并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范。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当学生动作不规范时,教师要及时指正,多观察学生,了解两个极端学生的特点,当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宜及时解答,而是先让学生自己讨论,若解决不了再解答。

5. 考核方法:主要分为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两个方面。

(1)实训考核:通过三周实训操作,学生一共要完成两个工件的加工。第一个工件比较简单,是四方铁制作,单燕尾配合及圆弧加工。主要是让同学们练习划线、锯削、锉削、钻孔等钳工基本操作和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常用的工具、量具和夹具的使用,为第二个燕尾配合工件的加工打下理论和操作技能基础,第一个工件应在第二周周四之前完成。第二个工件作为本课程实操部分的考核,是安徽省某年钳工中级技能鉴定实操题目,单燕尾配合,要求学生应在第三周周四前完成。学生要尽量独立思考操作完成该项目。

(2)理论考核:时间定在第三周周五下午进行,考试题目使用历年钳工技能鉴定的理论试题。

但学生的期末成绩,不仅仅是学生完成工件的评分和理论考试的得分,还包括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等。在评价时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后续知识学生的兴趣。

三、总结经验,扎实推进“理实一体化”课改

(一)根据教学要求修编教材。将钳工基本操作部分划分为七个部分:①锉削②锯割③划线④錾削⑤钻孔、扩孔、铰孔、攻(套)螺纹⑥刮研⑦锉配。每个部分都包括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相关图纸文件和资料、技术条件要求、工量具清单等内容。将其划分为若干学习单元,再针对每一周学生单元的设计及零件加工对学生进行技能的专项训练。教学内容以课题为主线,辅助以相关理论知识,把教学过程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由学习单元组成的部分,进而由若干部分串联成教材。

(二)七个教学部分中,各部分内容可交叉轮换进行。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

(三)注意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达标考核,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进行考核评定,填写成绩登记表,作为阶段学习成绩计入学生期末成绩。


相关内容

  •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学习指导与习题]
  • 金属冲压加工:使您的产品从概念直达用户退休工程师 本书对模具成本预测.模具材料.冲压车间,各种冲压工艺经常出现的缺陷与改进措施,电子检测和控制技术用于模具设计中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地介绍,列举了很多实用的金属冲压变形和模具设计的方法.公式以及金属冲压加工的典型实例. 最新冲压工艺新技术及模具设 ...

  • 钳工教学计划大纲
  • 钳 工 1. 职业代码:6-06-01-01 2. 职业定义:从事设备机械部分维护和修理的人员 初级钳工培训计划 1. 培训目标 1.1总体目标 培训具备一下条件的人员:具有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具有简单加工工艺编写能力,掌握钳工基础知识和钳工常用设备的操作技能,能运用钳工基本技能独立完成设备机械部分的 ...

  • 机修钳工高级培训计划
  • 机修钳工高级培训计划与培训大纲 (一).机修钳工高级技师培训大纲 一.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机修钳工高级技师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培训对象能胜任机修钳工高级技师的各项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加强技能的训练,使培训对象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课时分 ...

  • 大学生实习思想汇报
  • 大学生实习思想汇报 汇报一:大学生实习思想汇报 此次是本人的毕业,自己希望通过本次实习能够达到在校期间综合理论的再学习和应用,力求适应并掌握书本以外的知识,增长和扩充知识面,增加对社会的接触,为下一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此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了解目前我们油田的家属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参与一个单位的家属 ...

  • 浅谈技工学校钳工技能考核改革
  • 浅谈技工学校钳工技能考核改革 作者:白领仪 来源:<职业·下旬>2009年第07期 目前, 钳工技能操作考核和技能比赛一直以锉配工件作为主要内容, 这与实习教学内容以及生产实际有所脱节,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更好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钳工技能考核改革势在必行. 一.考核存在的问题 1.考核 ...

  • 机制专业使用手动工具加工零件教学设计
  • <使用手动工具加工零件>课程标准 使用手动工具加工零件> 手动工具加工零件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课 计划学时: 计划学时:190 学分: 学分:5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1. 前言<使用手动工具加工零件> 是是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的一门综合 ...

  • [金工实习]教学计划(确定)
  • <金工实习>教学计划 一.实习目的 金工实习是机械专业和近机制类专业学生了解机械加工生产过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金工实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金属加工的主要工艺方法,独立完成简单零件主要加工方法的操作.通过实习,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遵守纪建的好习惯和理 ...

  • 基于机修钳工的技能要求的分析
  • 基于机修钳工的技能要求的分析 周建梅 (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广西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机修钳工的技术水平也 达到了一定高度,时代的发展要求机修钳工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下面主要从不同角度针对机修钳工在技能上的要求展开一系列分析,供大家参考.[ ...

  • 钳工培训计划及大纲
  • 钳工 培训教学计划与大纲 1 钳工教学大纲 一.实训教学要求 1.钳工实训课是机械类专业通用的一门基础技能实训课,是培养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钳工基本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工量具的正确使用及划线.锯.锉.錾.钻孔.攻套螺纹.刮削.装配测量等基本技能,并逐渐加深训练难度,进行锉配.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