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原则与方法未修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原则与方法(试行)

(1989年5月2日 国家环保局)

第一条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和其他有关文

件精神,为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特制定本原则与方法。

第二条 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目的是:加强评价单位的财

务管理,合理收取评价费用,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质量。

第三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收费额,应由建设项目的规模、行业特点、

建设项目所在地地域环境复杂程度等要素决定所需投入的实际工作量,并根据合理适度的原则确定。

第四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根据国家计委“关于颁发试行《工程

设计收费标准》的通知”总说明中规定,从工程前期可行性研究费用中列支,用于本规定附件中所列各项评价费用。

第五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执行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接受各级财政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辖区内已完成

的评价项目进行工作量与评价收费的定量分析。并以辖区的物价部门批准的气象、水文、卫生、环境监测等收费标准作为依据,核定该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

第七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由同级物价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定,并报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局备案。

第八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内容及计费原则见附件。 第九条 本原则与方法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物价局负责解释。 第十条 各地区、各部门已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凡与

本文有抵触的,一律以本文为准。

第十一条 本原则与方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内容及计费原则

为了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收费管理,根据近几年对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情况的剖析,提出主要评价工作内容分项收费的计费原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结合辖区内具体情况,制定收费标准。

承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视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提要》编制评价大纲,并根据评价大纲内容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中列出对应项目的收费额,汇总后与评价大纲同时报环境保护部门审查。 环境影响评价费用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1.调研、监测、实验、测试费:

包括大气、水体、噪声、振动、土壤、作物、放射性物质的采样人工费和监测分析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工程概况及人群健康状况调查费、以及气象、水文、地质、生物等实验费和观测工作费。

调研、监测、实验、测试费应统一按照辖区内经物价部门批准的气象、水文、卫生、环境监测、科研等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合理收取。

2.评价与报告编写费;包括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评价及影响评价费和评价大纲、报告书或报告表编写费(不包括实验、测试和上机费)。评价与编写费应以评价单位的综合评价能力核定。

由于评价与报告编写费主要受约于建设项目的规模和行业特征以及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为便于确定评价费,依据工程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和项目拟建地区环境境保护目标,将建设项目评价与报告书编写工作分为三类: Ⅰ类: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并邻近于生活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和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目标界区的大中型以上建设项目。

Ⅱ类: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并地处非敏感区域的大中型建设项目。 Ⅲ类:可能造成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并地处非敏感区域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和环境影响较大地处敏感界区附近的小型建设项目(含乡镇工业)。 其费用标准按下表填写。(详见表1)。

3.管理费:包括评价技术合同手续费、评价工作管理人员工资及补助费、税金。

(1)评价技术合同手续费应按本地区技术市场有关规定核计。

(2)评价工作管理人员工资和补助费:按实际参加评价管理工作人数及国家有关规定核计。

(3)税金:按国家规定交纳税金,其税金由评价总承担单位一次付清,协作单位不再另交税金。

4.杂项费:包括差旅费、资料费、计算费、印刷费、交通费、运杂费、室外采样仪器折旧费、不可预见费。

(1)差旅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出差地区标准确定驻勤补贴和野外津贴。不包括专家参加审查会的差旅费。

(2)资料费:所需气象、水文、地质等资料,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经物价部门批准的计价办法,按不同类型的资料收费标准支付。

持有环境监测、污染源调查及环境影响评价资料的单位可酌情收取费用,取费原则。

注:以一个工程师所需工作日和日值进行测算。上不得超过所提供资料成本的

10%。

(3) 计算费:按所需上机时间计收(不包括软件设计费)。

(4)印刷费:按实际成本核计。

(5)交通费(车辆、船只租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核计。

(6)室外采样仪器折旧费:按现场所用的仪器价值及本地区有关规定核计。 (7)运杂费:按实际托运所需开支核计。

(8)不可预见费:按评价总直接费用的5%计(暂定)。

5.审查费:包括评价大纲、报告书审查会议费,报告书技术审核费。(注:会议费指专家交通、住宿、伙食补助、咨询,以及会议室等费用)。

审查费原则上小于评价总经费的8%。以上收费不得用于环保部门本身的福利设施建设和发放奖金。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原则与方法(试行)

(1989年5月2日 国家环保局)

第一条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和其他有关文

件精神,为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特制定本原则与方法。

第二条 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目的是:加强评价单位的财

务管理,合理收取评价费用,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质量。

第三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收费额,应由建设项目的规模、行业特点、

建设项目所在地地域环境复杂程度等要素决定所需投入的实际工作量,并根据合理适度的原则确定。

第四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根据国家计委“关于颁发试行《工程

设计收费标准》的通知”总说明中规定,从工程前期可行性研究费用中列支,用于本规定附件中所列各项评价费用。

第五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执行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接受各级财政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辖区内已完成

的评价项目进行工作量与评价收费的定量分析。并以辖区的物价部门批准的气象、水文、卫生、环境监测等收费标准作为依据,核定该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

第七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由同级物价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定,并报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局备案。

第八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内容及计费原则见附件。 第九条 本原则与方法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物价局负责解释。 第十条 各地区、各部门已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凡与

本文有抵触的,一律以本文为准。

第十一条 本原则与方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内容及计费原则

为了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收费管理,根据近几年对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情况的剖析,提出主要评价工作内容分项收费的计费原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结合辖区内具体情况,制定收费标准。

承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视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提要》编制评价大纲,并根据评价大纲内容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中列出对应项目的收费额,汇总后与评价大纲同时报环境保护部门审查。 环境影响评价费用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1.调研、监测、实验、测试费:

包括大气、水体、噪声、振动、土壤、作物、放射性物质的采样人工费和监测分析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工程概况及人群健康状况调查费、以及气象、水文、地质、生物等实验费和观测工作费。

调研、监测、实验、测试费应统一按照辖区内经物价部门批准的气象、水文、卫生、环境监测、科研等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合理收取。

2.评价与报告编写费;包括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评价及影响评价费和评价大纲、报告书或报告表编写费(不包括实验、测试和上机费)。评价与编写费应以评价单位的综合评价能力核定。

由于评价与报告编写费主要受约于建设项目的规模和行业特征以及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为便于确定评价费,依据工程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和项目拟建地区环境境保护目标,将建设项目评价与报告书编写工作分为三类: Ⅰ类: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并邻近于生活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和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目标界区的大中型以上建设项目。

Ⅱ类: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并地处非敏感区域的大中型建设项目。 Ⅲ类:可能造成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并地处非敏感区域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和环境影响较大地处敏感界区附近的小型建设项目(含乡镇工业)。 其费用标准按下表填写。(详见表1)。

3.管理费:包括评价技术合同手续费、评价工作管理人员工资及补助费、税金。

(1)评价技术合同手续费应按本地区技术市场有关规定核计。

(2)评价工作管理人员工资和补助费:按实际参加评价管理工作人数及国家有关规定核计。

(3)税金:按国家规定交纳税金,其税金由评价总承担单位一次付清,协作单位不再另交税金。

4.杂项费:包括差旅费、资料费、计算费、印刷费、交通费、运杂费、室外采样仪器折旧费、不可预见费。

(1)差旅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出差地区标准确定驻勤补贴和野外津贴。不包括专家参加审查会的差旅费。

(2)资料费:所需气象、水文、地质等资料,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经物价部门批准的计价办法,按不同类型的资料收费标准支付。

持有环境监测、污染源调查及环境影响评价资料的单位可酌情收取费用,取费原则。

注:以一个工程师所需工作日和日值进行测算。上不得超过所提供资料成本的

10%。

(3) 计算费:按所需上机时间计收(不包括软件设计费)。

(4)印刷费:按实际成本核计。

(5)交通费(车辆、船只租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核计。

(6)室外采样仪器折旧费:按现场所用的仪器价值及本地区有关规定核计。 (7)运杂费:按实际托运所需开支核计。

(8)不可预见费:按评价总直接费用的5%计(暂定)。

5.审查费:包括评价大纲、报告书审查会议费,报告书技术审核费。(注:会议费指专家交通、住宿、伙食补助、咨询,以及会议室等费用)。

审查费原则上小于评价总经费的8%。以上收费不得用于环保部门本身的福利设施建设和发放奖金。


相关内容

  •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核报告编制规范
  • - 1 -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核报告编制规范 (2010 年版)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核报告编制的一 般性原则.内容和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委托中心进行的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审核报告的编制,其他单位.部门或地 方有关部门委托中心进行的规划 ...

  • 基于环境优先原则的城市协调发展评价_以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 f Eco l ogy 2008, 27(4) :675-680 基于环境优先原则的城市协调发展评价 以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白 钰 ** * 魏建兵 李一静 马振邦 摘 要 以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利用基于环境资源保护优先原则的协调度评价方 法, ...

  • 中山市横窝口水库往石塘水库调水工程可行性报告及环境影响
  • 中山市横窝口水库往石塘水库调水工程可行性报告及环境影响评价采购项目 (项目编号:XHTC-ZS-ZFCG-FW-064) 竞争性谈判文件 新华国际招标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2010年12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报 价 邀 请 函...................................... ...

  •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2017
  • 附件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及其他相关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进一 ...

  • 国家人力资源师二级总结
  •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第二版) 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师 (二级)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组织编写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2级)课本总结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1.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1)任务与目标的原则: 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 3)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 4)集权与分 ...

  • 2015年环评工程师考试大纲[最新版本]
  • 2015年环评工程师考试大纲 第一科目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所必需的法律法规.政策等相关知识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和在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中正确理解.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

  • 高级企业培训师考试重点
  • 第一章 岗位职务描述 一. 岗位职务描述文件的审核 岗位职务描述:含义按照职业.工种属性要求,并结合一定的相对独立活动组织所承担活动内容的要求,描述出某个特定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元素.图表(基本资料.工作资料.任职资格说明.工作环境)作用:1提高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2使技术投入更加合理3双向选择的依据 ...

  •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
  •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nature reserve ecotourism plan 前 言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是增强自养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促使自然保护区统一组织. ...

  • 人力资源师二级串讲内部资料
  • 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 1.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1)任务与目标的原则: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3)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2.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1)应充分考虑企业环境 企业规模 企业战略目标 信息沟通这4方面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