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27.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因为它是本单元的基础(如:“切线的判断和性质定理”是在它的基础上研究的),也是高中解析几何中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

难点:在对性质和判定的研究中,既要有归纳概括能力,又要有转换思想和能力,所以是本节的难点;另外对“相切”要分清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是指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与有一个公共点含义不同(这一点到直线和曲线相切时很重要),学生较难理解.

3.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

(1)教师通过电脑演示,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并引导学生把“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研究的方法迁移过来,指导学生归纳、概括;

(2)在教学中,以“形”归纳“数”, 以“数”判断

“形”为主线,开展在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式教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掌握其判定方法和性质;

2、通过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向学生渗透分类、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从运动的观点来观察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教学难点: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研究及运用.

教学设计:

(一)基本概念

1、观察:(组织学生,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归纳:(引导学生完成)

(1)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

(2)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

(3)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

3、概念:(指导学生完成)

由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得出以下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1)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2)相切: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3)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研究与理解:

①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含义是“有且仅有”,这与直线与圆有一个公共点的含义不同.

②直线和圆除了上述三种位置关系外,有第四种关系吗?即一条直线和圆的公共点能否多于两个?为什么?

运用

看图判断直线l与 ⊙O的位置关系

相离 相交

相切

(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特征

1、迁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点o在⊙O内

(2)点o在⊙O上 d

(3)点o在⊙O外

2、归纳概括: d>r.

如果⊙O的半径为r ,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

(1)直线l和⊙O相交

(2)直线l和⊙O相切

(3)直线l和⊙O相离

(三)应用

,解决问题1: 设⊙O的半径为r,直线a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若d=r,则直线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相切或相交

解决问题2:已知圆的半径为r,直线l与圆没有交点,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的关系 解决问题3:直线l与半径为r的⊙O相交,且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r与d的关系是 .

解决问题4: 已知⊙A的直径为6,点A的坐标为

(-3,-4),则X轴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 Y轴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思考:求圆心A到X轴、

Y轴的距离各是多少? . d

d>r.

(四)小结:

1、知识:(指导学生归纳)

2、能力:观察、归纳、概括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应用能力.

随堂检测

1.⊙O的半径为3 ,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若直线1与⊙O没有公共点,则d为( ):

A.d >3 B.d

2.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等于⊙O的半径,则直线 和⊙O的位置 关系是( ):

A.相离 B.相交 C.相切

3.判断:若直线和圆相切,则该直线和圆一定有一个公共点.( )

4.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则以A为圆心,半径为1.7的圆与直线BC的位置关系是 。

(五)课外作业:教材P50,1、2、3.

作业:配套练习p37,4,5,6,7.

27.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和判定.因为它是本单元的基础(如:“切线的判断和性质定理”是在它的基础上研究的),也是高中解析几何中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

难点:在对性质和判定的研究中,既要有归纳概括能力,又要有转换思想和能力,所以是本节的难点;另外对“相切”要分清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是指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与有一个公共点含义不同(这一点到直线和曲线相切时很重要),学生较难理解.

3.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

(1)教师通过电脑演示,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并引导学生把“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研究的方法迁移过来,指导学生归纳、概括;

(2)在教学中,以“形”归纳“数”, 以“数”判断

“形”为主线,开展在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式教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掌握其判定方法和性质;

2、通过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向学生渗透分类、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从运动的观点来观察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教学难点: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研究及运用.

教学设计:

(一)基本概念

1、观察:(组织学生,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归纳:(引导学生完成)

(1)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

(2)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

(3)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

3、概念:(指导学生完成)

由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得出以下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1)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2)相切: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3)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研究与理解:

①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含义是“有且仅有”,这与直线与圆有一个公共点的含义不同.

②直线和圆除了上述三种位置关系外,有第四种关系吗?即一条直线和圆的公共点能否多于两个?为什么?

运用

看图判断直线l与 ⊙O的位置关系

相离 相交

相切

(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特征

1、迁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点o在⊙O内

(2)点o在⊙O上 d

(3)点o在⊙O外

2、归纳概括: d>r.

如果⊙O的半径为r ,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

(1)直线l和⊙O相交

(2)直线l和⊙O相切

(3)直线l和⊙O相离

(三)应用

,解决问题1: 设⊙O的半径为r,直线a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若d=r,则直线a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相切或相交

解决问题2:已知圆的半径为r,直线l与圆没有交点,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的关系 解决问题3:直线l与半径为r的⊙O相交,且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r与d的关系是 .

解决问题4: 已知⊙A的直径为6,点A的坐标为

(-3,-4),则X轴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 Y轴与⊙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思考:求圆心A到X轴、

Y轴的距离各是多少? . d

d>r.

(四)小结:

1、知识:(指导学生归纳)

2、能力:观察、归纳、概括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应用能力.

随堂检测

1.⊙O的半径为3 ,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若直线1与⊙O没有公共点,则d为( ):

A.d >3 B.d

2.圆心O到直线的距离等于⊙O的半径,则直线 和⊙O的位置 关系是( ):

A.相离 B.相交 C.相切

3.判断:若直线和圆相切,则该直线和圆一定有一个公共点.( )

4.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则以A为圆心,半径为1.7的圆与直线BC的位置关系是 。

(五)课外作业:教材P50,1、2、3.

作业:配套练习p37,4,5,6,7.


相关内容

  • 教案: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平行与垂直
  • 课 题: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平行与垂直 课 题: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平行与垂直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通过研究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条件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3.通过对 ...

  • 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案
  • 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了解空间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与类比加深了对这些位置关系的理解.掌握: (2)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 ...

  • [平行与垂直]教案
  • <平行和垂直>教案 单位:鹤山乡罗山小学 执教: 时间: 张 恩 华 2011年9月 <平行和垂直>教案 教学内容:平行和垂直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及画垂线和平行线.这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教材创设 ...

  • 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案
  • 张喜林制 4. 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给定的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通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体会到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越性,逐步养成自觉应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习惯. [教 ...

  • 圆全章教案
  • 圆教案 九 年 级 冯秀敏 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圆的有关概念,理解垂径定理并灵活运用垂径定理及圆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程:从感受圆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到圆形及圆的形成过程,讲授圆的有关概念.利用操作几何的方法,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通过复合图形的 ...

  • 切线的判定教案
  • <切线的判定>教案 陈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⑵了解判定切线的三种方法,并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正确的判定方法: ⑶掌握在解决切线问题中常用的辅助线作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到圆心的距离等于 ...

  • 初中数学平行线公开课教案
  • 平行线 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 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4了解"三线八角"并能在具体图形中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平行线的概念和平行 ...

  • 平行线判定教案
  • 课题:10.2平行线的判定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理解平行线的定义. 2.经历画平行线的操作理解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3.体验平行线的画法得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利用平行线判定方法1结合简单推理得出平行线判定方法2.方法3,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平行线的基本 ...

  • 平行与相交教案
  • <平行与相交 > 教案 授课教师:陈俊霞 单位 :产业集聚区克昌小学 教学内容:教材第39到41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掌握平行和相交的含义,能够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日常生活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