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专题课件

各位同学:

附件是《近代中外文化交流》选修课课件,请下载后不要外传。

另外,请大家思考:“在现代中外文化交流中构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重要性及方法”,这个是延伸题目,为必考知识,请课下准备。

几个概念的界定:

一、文化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

“文化”这个概念,在中国古已有之。最开始,“文”与“化”是分开的。 “文”与“化”并联使用见于战国时期成书的《易传》,其中有句话,叫做:“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以文教化”。西汉以后,“文”与“化”连成一个专用词,比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在这里,“文化”显然和武力征服相对应的,指的是文治教化。

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cultura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等多种含义。牛津大辞典解释“cultural”:“对思维、审美和风度的训练、发展和雕琢,是文明的精神部分。”这层意思和中国“文化”概念的“文治教化”的内涵比较接近。 概括起来,从最广义到最狭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最广义的文化概念是“人化说”,什么是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文化。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这个命题,决定了文化的问题主要是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人才有文化问题可言。 一般的文化概念是“观念形态说”,所谓观念形态,即以语言为符号传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和经济、政治相对应,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最狭义的文化概念是“知识说”,它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成果的精华,这就是知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这个概念指人们“运用文字的能力及知识水平”。

二、中学、西学/新学、旧学

“西学”是明末清初出现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词语,“新学”是十九世纪末开始流行的,二十世纪风行于世界的一个概念。辛亥革命以后,尤其是无私运动以后,“新学”一词及其内容就逐渐的消匿不彰,而“西学”一词却十分活跃。“新学”即“西学”是个模糊的说法。

中学与旧学即中国传统的知识与学问。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劝学篇》。

根据不同时期文化的内容和结构形式,各个事情使用的概念有所不同:洋务时期“中西之争”,戊戌维新时期“新旧之争”,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与旧文化之争”。

三、西学与实学

中国实学,实际上就是从北宋开始的“实体达用之学”。 从时限上,虽把“中国实学”的起点定于北宋,但明清之际是中国实学发展的高潮时期,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内涵上,它不同于佛、老的“虚无寂灭之教”,是由“实体”与“达用”构成的。“实体”又分为“实理实学”、“实心实学”和“实气实学”,“达用”又分为“经世实学”、“科技实学”、“启蒙实学”和“考据实学”(包括“史学经世”论和“明经致用”论)等,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立体结构。

近代的西学是作为经世、挽救民族危机的一种实学手段。

四、中外的概念和范畴

外国:早期是个模糊概念,早期称之为“夷”。地理概念不清晰。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包括:中欧、中美、中日、中非等国家与地区的交流。

本专题侧重于“西学东渐”,即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影响。对西方“东学西渐”,涉及的比较少。

从马戛(jia)尔尼来华谈起

1792年,大英帝国派遣以马戛尔尼为首的庞大使团,由英国朴茨茅斯港乘“狮子”号来华。

一、时代背景

英国:1583年,伊丽莎白向明万历皇帝致书,期求通商。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85年,在广州设立商馆。

1792年,乔治三世称霸世界的愿望不可遏制。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顺利完成和开展。

中国:康乾盛世的末期,闭关锁国。

乔治三世给马戛尔尼的信:

“在中国经商的英国臣民很久以来多余任何其他欧洲各国„我对于自己的远方臣民不能不予以应有的关怀,并以一个大国君主的身份要求中国皇帝对他们的利益予以应有的保护。”

二、路途见闻

1793年6月抵达中国东南沿海

“朝贡”待遇:牛20头,羊130头,猪120头,鸡100只,鸭100只,粉160袋,米160袋,满洲面包14箱,茶叶10箱,小米1箱,红米10箱,白米10箱,蜡烛10箱,蜜饯果子32箱,干制果子22箱,南瓜1000个,新鲜蔬菜四十捆等等。P16

“供给如此之周到,而礼貌又优渥异常,恐世界各国优待他国使者者,多不能与此东方帝国比也。

欢迎仪式:军队列队、唱戏、演出(临时搭建)、避让等等。

看法:对中国敬天、敬祖的不理解;认为中国妇女不漂亮。

与中国官员的交往:望远镜比观看演示火器重要。

三、磕与不磕得争论

马戛尔尼:“贵国皇帝钦派一位同本使地位身份相同的大员,穿着朝服在英王陛下御像前行使本使在贵国皇帝面前所行的同样礼节”。

乾隆皇帝:斥责狂妄无知。减少供给。

对这一事实的不同记载:

马戛尔尼:单膝下跪。

清朝官方记载:三跪九叩

温德:当地方式行礼。P242

两种不同的头。

四:不建交、不贸易

和珅不谈中英之间的贸易

马戛尔尼的六项请求:

1、允许登岸进行贸易

2、在北京设一洋行允许贸易

3、舟山设一小岛允许贸易

4、广州允许自由贸易

5、税率优惠

6、免征

p249

五、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朝贡

对英国的影响:闭目塞听、外强中干的帝国

六、结语

这是历史的交点

这是英国狮与中国龙的第一次正式接触

这是历史的阵痛

结局是失望和不信任

这是历史的切点

马戛尔尼的失败与“成功”p268

附录:

马戛尔尼使团名单

马戛尔尼贡品:

天体运行仪和望远镜

座钟

天体仪

地球仪

杂样器具

试探气候架一座

奇巧椅子一座

火镜

各种图片和画像

玻璃镶金彩灯

金线毯

大毯

黄色马鞍

车两辆

毛瑟枪

铜炮、榴弹炮

英国军舰模型

羽纱、洋布等

晚清时期的西学东渐

一、1840年以前的西学传播

1、自西徂(cu)东的传教士

伦敦会的马礼逊(1782—1834),1807年9月抵达澳门,然后进入澳门。第一位新教传教士。东印度公司的兼职秘书。

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1796—1857),1817年来华。

美国海外宣教会裨(bi)治文(1801—1861)、雅裨理(1804—1864)1830年抵达广州。 荷兰布道会德国传教士郭实腊(1803—1851)1831年底来华

美国传教士卫三畏(1812—1884)1833年来华。

伯驾(1804—1889)1834年来华。

中国籍传教士梁发,广东人,协助传教士翻译。

2、西书的出版和西报的创办

马礼逊和米怜马六甲印刷所的创办,铅合金活字、机械化印刷技术,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 书刊一类中文书刊;一类西文书刊

(1):宗教类书籍:马礼逊1814年出版《圣经》新约2000部。此后又出版了旧约全书。1840年,郭实腊、裨治文等文进行了修订名为《救世主耶稣新遗诏书》和《旧遗诏书》。

(2):科学类书籍:《地理便童略传》(1819)、《全地万国纪略》(1822)、《西游地球闻见略论》(1819)、《古今万国纲鉴》(1835)、《东西史记和合》(1820)、《大英国统志》(1834)等书。米怜主编的《生意公平意法》是最早向中国介绍资本主义经济知识的书,曾两次再版。

(3):报纸杂志类读物:《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815年马六甲;《特选撮要统记传》1823巴达维亚;《天下新闻》1828马六甲;《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广州;《澳门杂文篇》1833澳门;《依泾杂说》1837澳门;《各国消息》1838广州。

以上内容基督教第一,其次设计西方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字、社会风俗、自然科学等内容。在沿海传播,受众面有限。

3、教会学校的建立

1818年,马礼逊、米怜联合创办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 ,1843年迁往香港。 1823年新加坡书院;1825年,中国第一所女学设立于新加坡;1835郭实腊夫人在澳门设立学校;1839年中国书院设立于巴达维亚。

4、西医的着陆

伯驾,“新豆栏医局”到“博济医院”;曾为林则徐治疗疝气。

二、1840—1860间的西学传播

1、五口通商与西学传播的进展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

主要表现:

第一:文化出版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版内容的变化:宗教为主实用性、商业性、文化性的内容,宗教渗透在里面;1860年,华花圣经书房迁往上海,成为当代最大的印刷机关、上海的墨海书馆是当时传教士在华的出版中心。1844年—1859年出版各种书刊434种,史地科技书籍约28种。

第二:西人创设的图书馆开始在通商口岸出现

第三:教会学校在通商口岸的开设;女学的开设、规模不大,入学学生不多。

第四:教会医局纷纷成立

博济医院1842广州;华美医院1843宁波;厦门医院1844厦门;仁济医院1844上海;惠爱医院1848广州。

特点:

传播主体是西方的基督教传教士

内容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也传播了一些科学技术

影响微乎其微,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不及1%。

2、“开眼看世界的先驱”

林则徐《四洲志》译自穆瑞的《世界地理大全》(1836伦敦)

魏源《海国图志》1842年,50卷、100卷。

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十九世纪六十年重刻,梁启超、康有为等深受影响。) 姚莹《康輶纪行》,英法俄印度等国历史

梁廷楠《海国四说》、《夷氛闻记》等

费正清“此类书至少有22部”。

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形成和经世致用的学分复兴;世界观念的改变;

对西方的羡慕:

第一:西方的总统制;

第二:西方议院制;

第三:西方的教育制度;

3、引进自然科学的先驱

李善兰(1811—1882)浙江海宁人,1868年被郭嵩焘举荐出任同文馆总教习。

与传教士伟烈亚历、艾约瑟、韦廉臣曾合作翻译了8部西方科技著作:《几何原本》(后九卷)、《重学》20卷、《植物学》8卷、《代数学》13卷、《代微积拾级》18卷、《谈天》18卷、《圆锥曲线说》和《奈端数理》80卷。

王韬:(1828—1897),江苏长洲人。1854年受洗入教,1862年因传与太平军有染,逃往香港。1867—1870年在英国。《西学辑存六种》等。

4、晚清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

表现:

第一:“喜新厌旧”“竞为靡丽”之风盛行;穿洋服、吃洋餐、送洋礼物。

第二:马车观光、照相的出现。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衣有洋绉(zhou),帽有洋筒,挂灯曰洋灯,火锅名为洋锅,细而至于酱油之有佳者亦名洋秋油,颜料之鲜明者亦呼洋绿。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第三:经商观念的变化,“重农抑商”观念的变化

第四:对西方鄙夷态度的变化。

第五:西方一夫一妻制观念的接受和影响。

三1860—1895间的西学传播

1、调和中西文化的“中体西用”观和“西学中源说”

(1)概念:

“中体西用”观念的发展:所谓“体”,指的是中国传统“政教”,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伦理观念,封建社会统治者所规定的不可侵犯的最高社会准则。“用”指的是西洋“艺”。19世纪后期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中体西用”观发生了一些变化,从简单的西艺扩展到“西政”。

(2)表现: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薛福成《筹洋刍议》:“取西人器术之说,以卫我尧、舜、汤、文、武、周公之道”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当自躬”

郑观应:《盛世危言》:“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曾国藩:“使西洋人擅长之技,中国人皆能清晰”

李鸿章:“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兼讲中学,课以考经、小学、五经国朝律例等书” 郭嵩焘1875年《条议海防事宜》:“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强,又末中之一节也。”

两广总督张树生:“西人立国,自有本有末,虽礼乐教远逊中华,然逊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需,谋定而后动,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铁路、电线、水雷,此其用也。”

甲午战后新变化:这一时期,郑观应也改变了看法,思想家钟天纬也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甲午战后,这一主张更加强烈。

梁启超:“今日之学,当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

谭嗣同:《仁学》对封建制度进行批判。

沈毓桂:1895年在《万国公报》说:“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孙家鼐:“今中国京师创立大学堂,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

1898年5月,张之洞刊刻了《劝学篇》,内篇讲中学,外篇讲西学“,界定中体西用的内涵:“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史、西艺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3)评价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中兴起的一种旨在提倡西学,融合中西的独特的文化观念,也是当时先进人士为学习资本主义文明成果而做出的一种重要的理论概括。这一文化观的问世在洋务运动时期对于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开阔人民的视野,引导人民追求新知,对于传播西方近代文明,对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起到了标新立异的积极作用。随着危机的加深,人们对于中国社会症结人士的加深和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富强成因的认识加深,“中体西用”这种论式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洋务派也逐渐不能容忍超过这种范围去学习西学。这就是这种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和固有的矛盾。

调和中西文化的“中体西用”观是中国文化史上处理中西关系这个问题上的第一次尝试。事实证明它在传播西学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由于存在的固有矛盾,无法构成一种严整的新型文化观念体系。

2“以夷变夏”和“西学中源说”

“西学中源说”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

第二次流行是鸦片战争后。

表现:冯桂芬:“巢、燧、羲、轩数神圣,前民利用所创始,诸夷晚出,何尝不窃我余绪。” 李鸿章为设立江南制造局:“无论中国制度文章,事事非海外人所能望见,即彼机器一事,亦以算术为主,„而西人代数之新法,今日译出上海,显然脱胎四元,皆其智慧不能出中国之范围,已可概见。”

广东按察使和湖北布政使王之春:“泰西智士从而推衍其绪,而精理名言,奇迹淫巧,本不能出中国载籍之外。”

薛福成:西人星算之学,源自于中国的《尧典》和《周髀算经》,“其它有益国事民事者,安知其非取法于中华者也?”

陈炽:“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必有名儒硕彦抱器而西,致海外诸邦;制度文为转存古意”。 另外,汤震、陈虬等。

“西学中源说”为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派学习西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他们反对顽固派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而洋务派对这种学说的运用也恰当合理,但这种学说应该区别看待。

3、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严复留学英伦和对海外社会的接触。

由海军到政治,对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引介;

对严复一生的认识。

4、多种形式

同文馆、江南制造局、广学会、留学生等

5、西学的广泛传播和影响

第一:传播的范围开始扩大;

第二:传播的形式多种多样;

第三:中国人的主动传播构成了第三种传播渠道;

第四:民间书院开始教授西学,康有为的西学和1887年清政府批准科举考试增加算学。 第五:学会和报刊的创办;甲午战争爆发后,报刊更加突出。

第六:拼音方案的制定

总结:自然科学仍为主流,法政等社会科学书籍有所增加;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推动者是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科举制度的存在发展比较缓慢。

6、对这一时期西学传播的认识和评价:

洋务运动时期的西学传播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于开启中国人的智慧和国家观念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发展的比较缓慢。其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二是科举制度的存在。这一时期,西方自然科学的传播仍是主流,法政等社会科学译书有所增加,西方哲学开始传入,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按照自己的政治需要把接触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社会学说,介绍到了中国,和中国的封建主义展开了斗争。从而使中国只是分子的思想得到了一次很大的解放。

四1895—1912年之间的西学传播

1、从日本转介西学

原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中国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的破产;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从1896年起,清政府被迫选派13名学生留学日本。

1901年人数达到274人;

1902年608人;

1903年1300人;

1904年2400人;

1905年8000人;

1906年12000人;

表现:通过从日本译书转介西学;出现了新的机构和出版机构;译书种类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一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报纸、杂志同样是转载西学的载体;一些日本学者来到中国的学堂任教;

1897年,罗振玉在上海农学社,创办了《农学报》揭开了中国人翻译西书的序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沿海城市出现了许多出版机构,集出版、翻译为一体;主要有商务印书馆(1897年2月上海创办,是中国最著名的出版机构。)湖南编译社(1902年黄兴创办);留日学生创办的一些机构如会文学社、闽学会等;

从1896年到1911年,15年间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至少1014种。1902年中国出版书籍1094

种,其中日文书籍321种,占60.2%。

共有70余种,《译书汇编》、《游学译编》、《民报》、《大陆》、《新民丛报》、《新世界丛报》、《大陆报》等。

梁启超的记述:戊戌政变,继以庚子拳祸,清室衰微日益暴露,青年学子向率求学海外,而日本以接境故,赴者尤众。壬寅、癸卯间,译述之业特盛,定期出版杂志不下数十种。日本每一新书出,译者动则数十家,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然皆所谓“梁启超式”的输入,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同,惟以多为贵,而社会亦欢迎之。

郭沫若评价:中国就是这样倾力的像日本学习,又通过日本学习西洋文化。由于当时受到某种客观的特殊文化的限制,中国的资本主义的革命并为成功。但向日本学习的结果,却有巨大的收获。这个收获,既有助于打破中国古代的封建的因素,同时又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过程的作用。换言之,近代中国的文化,是在很多很多方面受到了日本的影响。

总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以日本为跳板和模版向西方学习。以东渡留学和聘请日籍教师为途径,以译书、报纸、杂志为载体,从日本引进了许多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这些转口输入的西学,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变革和思想变革,也使中国文化在一些方面受到了日本的影响。

2、民主共和思潮的兴起

孙中山(1866—1925)Sun Yat-sen

邹容

陈天华

同文馆与中西文化交流

1、被迫的明智之举

1861年,奕、文祥、桂良奏请咸丰:“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今日久视为具文,未能通晓,似宜量为鼓舞,以资观感。闻广东、上海商人,有专习英、佛、米三国文字语言之人,请敕各该省督抚,挑选诚实可靠者,每省各派两人,共派四人,携带各国书籍来京,并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资学习。„俟八旗学习之人,于文字言语悉能通晓,即行停止。”

两点问题:其一,形势所迫,应用之需。其二,无长远规划。

1862年,10名满族学生入馆学习,命名为“同文馆”。1863年,原俄文馆并入。同年设法文馆。学生各10名。1872年添设德文馆。1896年添设东文馆。

首任英文教习包尔滕(Burdon John Shaw),总理衙门规定只准讲授语言,不准“传教”。第一年薪金白银300两,第二年1000两。中国汉文教习月薪8两。

顽固派与洋务派之争:

1866年,奕奏请招收满汉科甲正途出身人员入馆学习。得到同治皇帝的批准。

山东道监察御史张盛藻认为:科甲正途是国家的储备人才,只准孔孟之书;让科甲正途人员学习是“重名利,轻气节”。

内阁大学士倭仁:“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可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

直隶州知州杨廷熙将“久旱无雨”归结为“天象之变,必因时政之失”。

这场辩论实际上反映的是中西之间文化之间的冲突。守旧派实际上是从文化上来保证中国文化处于不可置疑的地步,进而保证国家的独立。这种文化心态和时代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2、总教习丁韪良

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 , 1827—1916)出生在一个传教士家庭,十七岁考入印第安纳大学,后转入神学院攻读神学。1849年十一月结婚,之后与妻子、哥哥来中国传教。在宁波学习汉语和宁波话。后曾参与修约,扩大传教士权利。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建议美国支持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对抗。1860—1862在美国度假,1865年前后受聘同文馆。1868年回国进耶鲁大学进修国际法。1869年正式任总教习,后曾向总理衙门提出辞职。任期长达二十五年,年俸约六千两银子,职务为三品官员。1894年因健康原因回国。1897年再次来华,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二品顶戴,月薪500两银子。义和团运动期间回国,1901年来华,张百熙校长借经费紧张解聘所有外国教习。1900年曾带着毛瑟枪镇压民众运动,参与抢劫活动。1916年死于北京。

在科技方面,认为中国的官员在文学上是大人,在科学上是儿童。

对同文馆的贡献:

第一,实行新的课程计划。“八年计划”和“五年计划”;定期进行考试,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

第二,聘任各教习。对外语人才的培养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不少弊端。

第三,教学方法的改进。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习和实验;进行西书翻译。

3、同文馆的学生

由最初的旗人弟子到满汉学生兼习;由招生难到高贵人家子弟来学;

上海广方言馆和广东同文馆也为北京同文馆选派学生。

同文馆在其存在的40年中,为当时的外交、教育、洋务培养了一批急需人才。1911年前,同文馆的学生中出任外国公使的有21位:

例如:

汪凤藻:出使日本公使

张德彝:出使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公使

颜惠庆:出使德国、丹麦公使

陆征祥:出使俄国公使

庆常:出使法国公使

杨枢:出使日本、意大利公使

4、同文馆的译书

同文馆是近代最早且具有实力的官方翻译机构,其译书源于教学、教材的需要。同文馆创办之初紧密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外语作为最主要的教学内容,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对

西学认识的深化,成为学习西学的基础和工具。

同文馆作为新教育的开端,不仅把外语作为主要的学科,而且也安排学生学习其它西学课程。翻译,使同文馆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工作。至1898年,同文馆师生共翻译出版了26种书。

主要书目:《万国公法》、《格物入门》、《化学指南》、《法国律例》、《星轺yao指南》、《公法便览》、《英文举隅》、《富国策》、《各国史略》、《俄国史略》等。

影响:这些译著的内容包括算学、化学、格致、天文等自然科学,也包括各国历史、法律以及外国语工具书。它既满足了教学需要,提高、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又传播了西方科技文化知识,成为中西交汇的一个重要支流,对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中西文化交流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设立

晚清众多的翻译机构中,首屈一指的当属江南制造局的翻译馆。不仅是由政府创办,历史久,出书多,更主要的是它所译刊的西书中,科技著作占绝大比重。总言之,近代西方科技的引进,其大部分是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完成的。

1865年,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局,后来认识到国家富强的根本在科学技术的进步,“讲求轮船各项,若不从根本上用著实功夫,即学习皮毛,仍无裨于实用”,1868年开设翻译馆。徐寿、华衡芳在创办过程中出力颇多。

1867年下半年至1868年上半年,已经译出《汽机发轫》、《汽机问答》、《运规约指》、《泰西采煤图说》等四部书。

1869年,江南制造局在城南扩建。是年冬,广方言馆移入。楼上24间为翻译馆,下面50间及平房归方言馆。

2、译书与近代西方科技的引进(1868—1913)

分期:译书主要分为三期,开馆至1880年为第一期,1881—1895第二期,1895年以后为第三期。

按照初期安排,翻译《大英百科全书》,因为内容有些陈旧,新理新法没有收集,再就是为了制造局的发展要翻译“紧要之书”,注重眼前,急功近利,往往前者屈从后者。“而我中国之亟当讲求者,又在乎却有实际,立见施行。现既因制造而译书,无论枪炮轮船,实切中国之用,固宜因端竞委,实事研求。”

翻译馆主要的口译人员:傅兰雅-93;玛高温-2;伟烈亚力-2;金楷理-19;林乐知-10;舒高第-17;罗亨利-3;秀耀春-5;卫理-7;藤田丰八-4;

主要的笔述人员:徐寿、华衡芳、徐建寅、王德均、李善兰、李凤苞、赵元益等37人。 翻译方式口译笔述。傅兰雅主要承担科学与工艺技术类著作;林乐知各国史地、时事类著作;金楷理侧重航海和军工。

最终译了多少种书,现在各个专家、学者并为取得较为统一的意见。目前,各位学者较同意中国科学院王扬宗教授的意见,翻译馆译书183种,地图2种,译名表4种,连续出版物4种,共193种。他处所刊翻译馆译书8种,已译未刊40种。总计241种。

译书种类涉及:史志、交涉、兵学、学务、农学、工艺、格致、点学、声学、天学、医学、补遗、政治、兵制、船正、工程、矿血、商学、算学、化学、光学、地学、图学、附刻等24个门类。

3、傅兰雅的贡献

傅兰雅(1839—1928),英国传教士,1861年抵达香港。曾在同文馆 任英文教习。1868年5月受聘于江南制造局。信中:“我现在已获得了一个新的翻译职务,为中国政府翻译科学书籍。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开心过。”“我立即开始学习和翻译三个专题,上午学习和翻译关于煤和煤采掘的具体知识。下午钻研化学。而在晚上则研习声学。”从1868—1896的28年里,向中国翻译了大量的科学书籍,做了科学普及工作。1872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1899年还颁给他三等第一双龙勋章,以表彰他在西学传播过程中的贡献。

1896年,傅兰雅辞去了江南制造局的翻译工作,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邀请,担任东方语言学教授。对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颇多帮助。之后,以私人名义捐助一些钱,在上海开办盲童学校。他说“我几十年生活,全靠中国人民养我,我必须想一办法报答中国人民。”

4、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的影响

翻译馆大量译书, 使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开来,在中西文化交流这个特定的文化场内,虽然西学是以高势能的态势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低势能的文化决不是简单的照搬过来,。当时较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在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也受到筛选和选择,促进了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建立。在西学传播以后,三纲五常为自由、平等、民权、维新、共和邓新学所否定;声、光、化、电之说取代了炼丹术和阴阳五行之说;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地质学、社会学等纷纷出现;中国已有哲学、数学、天文学等也从西方吸纳新鲜的养分;近代科学方法也随着应用到各个学科之中;近代科学体系在翻译西书、传播西学的过程中得以建立。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是,从翻译馆总体情况来看,译书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一切服从急需实用,不考虑自然科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某一学科所译内容并不衔接,有些是较为先进的学术成果,有些是学科初级入门的常识。

严复和林纾的翻译活动

一、严复的翻译活动

1、西方文化的启蒙者

西学的接触和人生经历的不顺

2、严译名著

赫胥黎 《天演论》 原书1893, 译出 1897

亚当斯密 《国富论》1776 1901

斯宾塞 《群学肄言》 1873 1897

穆勒 《群已权界说》 1859 1903

甄克思《社会通诠》1900 1904

穆勒 《穆勒名学》1843 1905

孟德斯鸠 《法意》 1748 1904

耶方斯 《名学浅说》 1870 1909

卫西琴 《中国教育议》 1914

《欧战缘起》 1915

《支那教案轮》 1892 1899

3、信达雅的翻译风格

4、社会影响

鲁迅

毛泽东

胡适

严复的翻译在西学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进化论的传播,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严复的译著为中国文化史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学者脱离教会的影响,独立的翻译西方原著自严复始。直至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译书事业中起主导作用的并不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而是传教士,在晚清的主要翻译机构中,教会机构,即使较有影响的同文馆和江南制造局翻译官,也都有传教士把持。

第三,严复的译书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特点。他所译内容在那个“学问饥荒”的年代无疑是人们渴求的新知,给人们以启示,唤醒了民族精神,催人奋进竞争。在译著形式上,由于他中西学根底都很深厚,译文的风格为中国知识分子所熟悉并乐于接受。严复在翻译方法上和翻译风格上的许多独创为后来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林纾的翻译活动

1、 译林奇才——林纾

林纾(1852—1924),不懂外文却翻译了众多的作品,创造了独特的中译中述的翻译方法。日译四小时,成文六千言。1908年,15部作品文世。据统计,至其去世前,共翻译了英、美、法、俄、德、日、比利时、瑞士、希腊、西班牙、挪威等11国,98位作家的159部作品。

2、风靡于世的林译名著

3、林译名著的影响

第一,首开全面介绍西洋文学之端。

第二,开始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认识西方社会。

第三,开始了对西方文学的新认识。

第四,改变了小说在传统文学观念中的地位。

第五,对中国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学西传的先驱辜鸿铭

中美文化交流(上)

一 中美文化的接触

1、第一部介绍美国史地的中文著作

1784年,费城商人的“中国皇后”号来华。

纽约《独立报》称“一次远见卓识的、杰出的和成果丰硕的航行”

1830年,美国公理会裨治文来华,1838年撰成《美理哥国志略》,在新加坡印行。这是第一部介绍美国史地的中文著作,详尽介绍了美国各方方面的情况。

内容:

第一部分,美洲的发现;

第二部分,美国的地理位置、邻国、英法荷的殖民活动;

第三部分,加入联邦的18个州;

第四部分,介绍美国的人口、山脉、河流、气候、物产、制度等。

林则徐、魏源直接受到此书的影响

2、林鍼出海“测海窥蠡”

林鍼,1924年生,原籍福州,后移居厦门,家庭贫寒。年轻不爱学习,以他所学外语,为洋商担任翻译,应美国聘“舌人”工作海外之请,1847年6月抵达美国,1849年返回福建。《西海纪游诗》、《西海纪游自序》是此行的纪录。此书成之后,受到闽浙总督左宗棠阅视。 此书介绍了美国的概貌、美国的政治、美国的科学技术发明和文化教育情况。

一首诗来反映受此影响:

西极舟航古未通,壮游似子有谁同;

足心相对一球地,海面长秉万里风;

留心所收节药石,搜奇多识到虫鱼;

此行不负平生学,历尽波涛悟化工;

二、容闳与西学东渐

1、赴美留学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省香山县人。世代为农,父亲是忠厚朴实的庄稼汉,母亲纯朴贤惠。

1935年入传教士郭实腊夫人创办的女子教会学校(后召男生),1838年停办。容闳对郭夫人记忆犹新,有详细的描述。

1838—1941在家帮忙,维持生计。

1841年入马礼逊学校,耶鲁大学博士,传教士布朗负责校务。

1846年冬,因身体问题,布朗夫妇回国。容闳、黄胜、黄宽随去。

1847年1月——1847年2月

2、耶鲁大学毕业

先入马萨诸塞州的芒松学校读书,学习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英文、文学等。

资助受到问题,不做传教士“予虽贫,自由所固有。他日竟学,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与中国者为之。纵政府不利用,不必遂大有为,要亦不难造一新时势,以竟吾素志„传道固佳,未必即为造福中国独一无二之事业。”

1850年,布朗的努力,受到乔治亚州妇女会的资助,进入耶鲁大学。

汲取新知,成绩优异。

“盖既受教育,则予心中之理想愈高,而道德范围愈广,遂觉此身负荷极重,若在毫无知识时代,转不之觉也。更念中国国民,深受无限痛苦,无限压制”

毕业典礼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1854年,获学士学位回国。1876年,耶鲁大学授予他法学博士。

3、报国之志

向洪仁玕提出建设现代化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的方针。获赠四等爵位。

支持戊戌变法,与康有为、梁启超来往密切,自组织中国第一个国会,自任会长。

4、申请派遣中国留学生的努力

1855年夏,来伯驾公司作书记员,几个月后辞职而去。

同年冬,上海海关谋得新职。

1861年,做茶叶商。

1863年,曾国藩的幕僚致书容闳。

19世纪70年代,曾国藩、李鸿章联合上书,奏请派遣留学生出国,拟定了章程。

三、留学生与中美文化交流

1、留美幼童

闭关守旧的留学观念;

四批:

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出国

1873年6月12日第二批出国

1874年9月19日第三批出国

1875年10月15日第四批出国

广东84人,江苏21人,浙江8人,安徽4人等

学习上,主要学习一些军事工业,机械、开矿、造船、邮电、土木工程等。留美生对这些科目充满了新奇和兴趣。同时也受到了美国政治、经济、哲学、法律、文学等文化的影响。 因“西化”思想严重,1881年7月,清政府将全部留学生撤回。共计94名回国。

2、留学生在中美交流中的贡献和时代特点

第一、留学生具有一定的近代科技文化知识,能够在其岗位上成为重要的技术骨干,在实践中运用、传播西方的先进知识,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从事电报行业的留学生不仅是中国通讯事业的奠基者,而且是中国自办电报系统的主力。他们筹建了许多城市的电报通讯系统,并且为之奋斗终生。

第二,具有强烈的报国之心。留学生被迫撤回国内,并为因环境的冷漠和不公正的待遇而放弃学习和事业,强烈的爱国心始终激励着他们。如,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实施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滦河大桥,提前两年完工的京张铁路也是鲜明的写照。

第三,具有不畏列强,为国捐躯的民族感。留美生归国后,加入海军的20人,其中海军将领14人,大部分都参加了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和勇猛的斗志在战斗中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以致以身殉国,充分显示了留学生的强烈民族自豪感。

第四,留美生在各自岗位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逐步为社会各界所肯定,成为业务骨干,改变了社会舆论,表现了对西方教育的认可,在观念上发生了重大转变,把出国留学作为一种光荣和优遇,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和,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3、留美的热潮

1895—1908年近三百年赴美留学

途径:

A自费出国

B官派公费留学生

C 奖学金资助出国

D庚子赔款的资助

庚子赔款简介:

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自退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如果到第4年就派足了400人,则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要派50人赴美,直到退款用完为止。被派遣的学生,必须是“身体强壮,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恰当年龄”,中文程度须能作文及有文学和历史知识,英文程度能直接入美国大学和专门学校听讲,并规定他们之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

同时,中美双方还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负责建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于是,1909年6月,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这就是清华大学的雏形。1909年8月,内务府将皇室赐园---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肆业馆的馆址,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人,于10月份赴美。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 1910年8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400多人应考,最后录取了70人。这第二批庚款留

美学生中,后来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胡适,他当年考了个第55名。同榜中还有后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学家竺可桢等。

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在此后十多年间,据统计,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达1000多人。1928年8月17日,清华学校改名为清华大学,罗家伦出任校长。那一年开始公开招考留美公费生。1933年,又开始公开招考第一批庚款留英学生。

美国的退款,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京政府于1917年8月对德奥宣战,并停付庚款。大战平息后,中国也涉足于战胜国的地位,各国都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步美国的后尘,陆续放弃或退回了庚子赔款余额。退款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和实业中。只有日本分文不退,用这笔钱财发展军备,建立教育,遂速成为20世纪的强盛帝国。

中美文化交流(下)

一、林乐知与中美文化交流

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 ,1836—1907)。林乐知是美国传教士,他在中国以主编《教会新报》和《万国公报》而著名,与中国近代报刊史、近代思想史、近代教育史,都有密切的关系。他在中国活动半个世纪之久。

1、早年在美国

1836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双亲早逝。生活在姨夫家里。先后在亨利学院、埃莫雷大学读书。1858获学士学位。收到老师的影响,立志到非洲去传教。

大学毕业后同马丽·豪斯顿小姐结婚。

1859年12月—1860年6月到达上海。

2、在上海传教传教不成而自谋生路

1861年访问天京,拜会洪仁玕。美国南北战争,断绝教会联系。

1864年,在上海广方言馆担任西学教习。

1867—1883年在江南制造局担任教习、翻译。并兼任其他职业。清政府授予五品衔。

3、创办《教会新报》和《万国公报》

《教会新报》是林乐知在《上海新报》担任编辑期间自费创办的一份中文报刊。自筹经费、自己编辑、每星期出一张,定价一元。销路不畅,采取折价优待方法。

《教会新报》以宣传宗教为主,同时刊登一些教会新内容,少数时事和科学短文之类。 130期,刊登了赫德的《局外旁观轮》,开始对中国政治进行干涉。

第五卷起,林乐知开始把报分成教事近闻、政事近闻、杂事近闻、何格致近闻等。

1874年改名《万国公报》,把读者对象从一般的教徒扩大到政界、士农工商等人,成为舆论工具。

1883年,《万国公报》停刊

4、创办中西书院和中西女塾

中西书院是林乐知1881年在上海创办的一所教会学校。分为一、二院及大书院。首先强调宗教,诵读圣经和祈祷。学生分等入学。招生对象主要为买办子弟。

中西书院八年课程:

第一年,人字写字,讲解浅书,学习琴韵。

第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字句,学习西语、琴韵。

第三年,数学启蒙,各国地理,翻译选编,查考文法,学习西语、琴韵。

第四年,代数学,格致、书信,学习西语、琴韵。

第五年,天文、勾股法则、平三角、弧三角,学习西语、琴韵。

第六年,化学、重学、性理、微分、积分,学习西语、琴韵。

第七年,航海测量,万国公法、全体功用,翻译作文,等

第八年,富国策,天文测量,地学,金石学,学习西语、琴韵。

李鸿章等人未该院捐款。

1890年创办中西女塾,美国监理会妇女国外布道部的经济援助,海淑德女士主持校政。招生以买办家庭的女孩子为主,课程与中西书院大体相同,另增设音乐、家政等课。这对重男轻女的封建教育是个冲击,开了中国女子受教育的风气。

一些学生实用思想浓重,只学习外文。

5、参加广学会和主编《万国公报》

1887年,韦廉臣在上海创办了出版机构广学会。林乐知为协理。

1889年,《万国公报》复刊。

甲午战争前后,此报并不畅销。

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等受此影响很大。

林乐知写有《中东战纪本末》、《文学兴国策》、《中西关系略论》等。

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林乐知回国参加传教士联席会议,募得五万美元经费。1906年,林乐知最后一次回到美国,受到西奥多·罗斯福的特别接见。向总统汇报了1905年反美运动,他向总统建议加强对华的传教和教育事业。

1907年,正当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云集上海庆祝马丽询来华一百周年时,林乐知突然去世,终年七十一岁。

二、司徒雷登与中美文化交流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

司徒雷登是美国传教士,长期在中国从事教育事业,看日战争胜利后出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离开南京,1962年在美国去世。

1、童年和青年时期

1876年出生在中国杭州,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住宅里。其父司徒约翰为美国长老会的传教士,1869年被派来中国传教,1874年回美国结婚,童年再来中国。司徒雷登兄弟四人。童年在杭州度过。

1887年,12岁的司徒雷登被送回美国。

1896年,汉普顿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受到美国志愿国外传教运动影响”

作为传教士的后代,不得不带头表态作传教士。

1899年,入纽约协和神学院攻读神学。

1902年,神学院毕业,被封立为牧师。

1904年结婚。同年底,抵达上海。

2、在杭州和南京的早期活动

学习汉语,从1906年开始传教。

1908年,前往南京金陵神学院教书。长达11年。

1909年,其弟因猎枪走火中弹丧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担当美国合众通讯社的约请,担任南京特约记者。

1916年,出版《希腊文初阶》,是学习希腊文的教材。

1915年,回国,受到总统威尔逊的接见/

1918年底,筹办燕京大学。

3、办理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成立于1916年,是五个基督教差会,即美国的长老会、美以美会、美以美妇女会、公理会和英国的伦敦会合办。由北京汇文大学、通州华北协和大学、北京华北女子协和大学、

北京的一所神学院共同合并。1916在纽约和北京分别成立“托事部”和“董事会”。司徒雷登1919年被任命为校长。1926年,全校迁址到海淀新址。

拜访段祺瑞、孙传芳、张作霖、王精卫、孔祥熙等人募捐。

美国铝业大王霍尔、洛克菲勒募捐。

经过多年奔走,在海淀一代共购买七百多亩土地,建造了八十八座大小建筑物,布置了一块非常美丽的校园。到三十年代,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

办学方针:燕京大学的成立是作为传教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的是给传教徒的子女提供教育设施。,或更多的训练教会的工作人员。要让燕京大学在气氛上和影响上成为彻底的基督化,而又不使人看出他是传教运动的一部分。

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基督化的目的。形式上将宗教学院和燕京大学分开;减少讲授宗教课的教员;

第二,提高学校的学术标准。开设职业课;延聘名师;院系设置完备;加强国文系和汉学研究,成立哈佛燕京学社;

第三,中国的环境,国际性的标准。“使学生的头脑国际化,几乎是不知不觉的国际化,这就是同时把几个国家的、具有同样头脑的人,集中在一个社团里,可使眼睛大学的整个生活丰富和开阔起来。这样一种实验,应当在中国试行。”

第四,保证经费的来源。学费收入11万,常年经费83万,由纽约信托部、洛克菲勒财团、哈佛燕京学社、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等支持。

尽量克制学生的情绪,减少参加抗日游行活动。

从政治方面、学术方面、待人接物方面来看司徒雷登的活动。

4、 抗战时期的活动和出任驻华大使

1942年,大批教会学校迁到后方。在日本军营里呆了三年零八个月。

1946年7月任命为驻华大使。

发表演讲,要求基督教徒支持美、蒋的反革命活动。

1949年8月2日,离开南京返回美国。回国后向国务卿艾奇逊和总统杜鲁门作了汇报。 1949年12月,患严重的心脏病。

1952年,辞去驻华大使职务。撰写回忆录《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

1962年在华盛顿去世。

中英文化交流

一、英国的教会学校

1818年,米怜,马六甲英华书院,1843年前往香港。这是近代第一所基督教传教士开办的学校。

1844年,英国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在宁波开办了女子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识字、数学、地理等,并教授缝纫、刺绣。

传教士在香港、广州、上海、福州等地开办学校。

条件:外国在华创办的企业不断增多,需要的人才增多;中国人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懂西方科学技术的人才需要增多。

据统计,至1877年,英国在华所办学校已达120多所,主要有:

上海英华书院,1865年英国圣公会和中国绅商共同创办,第一任校长傅兰雅。

培真书院,1885年,英国浸礼会在山东青州创办。分神科和师范科。

北京协和医学堂,1906年创办于北京东单北大街。学制五年,2年基础,3年实习。

评价:英国在华的传教士创办学校,是为宣传基督教服务的,他们在学校进行宣传基督教的时候,同时也把自然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客观上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使中国进一步了解了西方,开阔了人的眼界,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二、墨海书馆

墨海书馆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印刷所,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创办。1817年,抵达马六甲,成为米怜的助手。后在巴达维亚建立了一所印刷所,成为与马六甲、新加坡鼎立的印刷所。

1843年,迁至上海。实行铅字印刷,郭嵩焘等前往观看。李善兰、王韬曾在此工作。 有诗写道:车翻墨海转轮园,百种奇编字内传;忙煞老牛深未解,不耕禾垄耕书田。 1844—1860年出版书籍171种,属于宗教教义等方面的占80% ,属于物理、天文、地理、历史方面的占19%。

主办的主要书籍:

数学方面,代数、微积分等。

天文学:《谈天》,介绍了太阳的结构、地球的构造、运动等。

物理学、重学浅识、重学

植物学:《植物学》

光学:《光论》

地理:《地理全志》、《大英国志》

医学:《妇婴新说》、《西医新论》

评价:墨海书馆共开办三十多年,已出版宗教书籍为主,也刊行自然科学书籍和科学期刊,是当时上海著名的西书出版中心。在墨海书馆工作过的麦都思、艾约瑟等西方传教士都熟悉汉语,自然科学知识渊博、又喜好交结中国学者文人,因此墨海树冠又是一所吸引、联络爱好西学的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机构和西学传播的中心。墨海书馆出版的西书,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时人了解西方的重要渠道,直接影响了鸦片战争的一批启蒙思想家和科学家。有些西书,特别是自然科学书籍,不仅在中国广泛传播,还被译介到日本,成为日本了解西学的重要窗口。

三 留英学生的派遣

1875年,福州船政学堂首次派学生赴欧参观、学习,成为中国近代向欧洲派遣留学生的先声。

1877年4月,由李凤苞、日意格率领,福州船政学堂的制造生14名,艺徒4名赴法学习,学驾驶的12名学生赴英国学习轮船驾驶,随员马建中、陈季同,翻译罗奉禄。1880年回国。

1881年,李鸿章又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和福州船政学堂选派10人,赴英、法、德留学,1884年11月回国。1886年,从北洋水师学堂选派24名,赴英、法留学,驾驶3年,制造学制6年。

评价:这三批学生出国之际,正是洋务运动事业蓬勃发展之时,北洋海军急需人才之际,因此,洋务派从其办洋务御侮的实际需要出发,派遣学生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这批留学生出国时都经过严格的挑选,具有一定的语言和科学基础知识,清政府对其留学期间所入学校、所修课程及实习都有明确的规定,所学与实际相结合,收到良好效果,为推动洋务运动,特别是海军建设和船政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格致书院和《格致汇编》

1875年9月建成,1876年2月12日开院,麦华佗、傅兰雅、伟烈亚力等为西人董事。 《格致汇编》1876年2月在上海创办。1892年停刊。最有特色的“读者问答”栏目。内容涉及西方科学技术的方方面面。(396)

五、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六、西学大师傅兰雅

中法交流

1、中法在教育事业上的合作

在晚清西方各国在华创办的学校活动中,法国远远落后与英国和美国,法国在华天主教创办学校多是小学,他们不注重启发中国人西方的科学和西方政治与社会思想。

“留法俭学会”,李石曾、吴稚晖等人。

2、王韬的欧洲之行及对法国大革命的介绍

麦都思的邀请,王韬1867—1870前往欧洲。《法国志略》、《普法战纪》。

3、张德彝的航海《三述奇》

1866年,随清廷大员斌椿和英国人赫德。1870年,“天津教案”随崇厚的外交使团到法国道歉。描写了法国巴黎公社的活动。

4、法国文学的汉译

林纾、吴光建、曾朴

吴光建,15岁入北洋水师学堂,留学英国伦敦大学,除学习海军,又兼攻欧美文学,回国后在北洋水师学堂学习。

曾朴,近代著名的小说家、出版家、法国文学翻译家,生于1872年。1895年,入北京同文馆法文班,1897年结识陈季同。

5、“达盖尔银版摄影法”的传入

“达盖尔银版摄影法”由法国人路易·达盖尔发明,利用银盐感光成像的方法。 传教士后在中国出版了摄影术的专书。

1892年,北京出现了第一家照相馆。

中日文化交流

一、中日文化交流与学习西方

1、《海国图志》对日本的启蒙

首先,扩大了日本人的视野,加深了对日本的认识。

其次,启发了日本人加强海防,抵御侵略的精神。

第三,给幕府维新志士以启迪,从而推动了明治维新运动。

2、罗森的《日本游记》

罗森,字向乔,广东南海人,在香港与传教士有来往,后来担任美国培理舰队的中文翻译。是1840年以后,第一个正式访日并进行中日文化交流活动的中国人。在日本期间与日本官员、文人、学者都有过深入的交流。所写的《日本游记》先后在香港的《遐迩贯珍》杂志上刊发过。

介绍了日本琉球、横滨、下田、北海道等地的风土人情;描述了日本的相扑比赛;山川、物产货币、风土人情;记述了近代欧美的近代化机械; 罗森的《日本游记》是中国第一部有价值的日本游记。

3、太平天国与明治维新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对日本政治思想界的影响。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消息通过各种途径传到日本,在日本社会各阶层中引起了很大震动。明治维新志士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结合日本社会现实,分析并吸取了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经验教训,得出了日本必须加紧实行变革维新的结论。

太平天国运动同时也为明治维新创造了好的国际条件,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革命牵制了西

方列强的力量,减轻了对日本的压力,有利于日本通过维新改革摆脱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

4、黄遵宪的《日本国志》

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大大加深了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和了解,是近代中国人研究日本的集大成的代表作。

1878年开始收集材料,1879年正式起草,1882年完成初稿,1885年又进行著述两年,1887年完成此书,1895年正式刊刻出版。

《日本国志》从各个角度深入研究了日本的历史和现状,阐述了效法日本,学习西方,实行变法维新。大大加深了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成为中国戊戌维新运动的启蒙读物,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深受影响。

二、留学日本和清末新学大潮

1、留日洪流

原因:处在严重民族危机下的中国知识分子,要求向日本学习,以挽救民族危亡。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如梦初醒,看到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是非常有成就的,纷纷主张效法日本作为中国学习西方的一条途径。

路途近,省费用,易考察;东文近于东文,易通晓;西书繁杂,日本已经进行了删改;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

日本政府主动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和日本朝野欢迎中国学生的态度,也是出现留日热的一个重要原因。

过程:1896年,驻日公使裕庚处于使馆工作的需要,从国内选拔13名学生赴日留学。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下令各省督抚选派学生赴日留学。

1903年,清政府颁发《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

1906年,出现下降趋势

一位日本学者描述道:学子互相约集,一声向右转,齐步辞别国内学堂,买舟东去,不远千里,北自天津,南自上海,如潮涌来。每遇赴日便船,必制先机搭船,船船坐满„总之分秒必争,务求早日抵达东京,此乃留学热衷之实情。

中国留学生自己创办的《留学生鉴》中阐明了留学动机:吾人不远千里,乘长风,破巨浪,离家去国,易苦以甘,津津然来留学日本者,果何为也哉?留学者数千人,问其志,莫不曰:朝政之不振也,学问之不修也,社会之腐败也,土地之日狭也,强邻之日薄也,吾之所大惧也。吾宁牺牲目前之逸乐,以求将来无际之幸福。

清末的中国留学生在日本进行了大量的文化交流活动,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经过日本消化和改造过的西学。留日学生的专业非常广泛,从政治、文史、外语、师范、军事、到理工、农医以致音乐、美术、体育,应有尽有,而且以学习文科的占多数,其中又以政法和军事占最多。这不仅反映留日学生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潮流,中国的有志青年渴求学习国外政治和文化教育制度,以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留日学生通过创办报纸杂志、编辑出版书籍等方式,把来自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向国内广泛传播,掀起了新学大潮。

留日学生中比较出名的有:

国民党元老:居正、宋教仁、张继、廖仲恺、胡汉民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董必武、李大钊

革命领袖:黄兴、秋瑾、林觉民、方声洞等

文学家、史学家:鲁迅、郭沫若

各位同学:

附件是《近代中外文化交流》选修课课件,请下载后不要外传。

另外,请大家思考:“在现代中外文化交流中构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重要性及方法”,这个是延伸题目,为必考知识,请课下准备。

1、谈谈晚清中外文化交流的四个阶段及特点 (课件里面有)

2、谈谈中体西用观对中国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影响?(课件里面有)

3、简单评价同文馆在晚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课件里面有)

4、江南制造局、翻译官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课件里面有)

5、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概述留美幼童在晚清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特点、作用(课件里面有)

6、评价中英文化交流的内容

7、在现代中外文化交流中构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重要性及方法”(必考)

各位同学:

附件是《近代中外文化交流》选修课课件,请下载后不要外传。

另外,请大家思考:“在现代中外文化交流中构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重要性及方法”,这个是延伸题目,为必考知识,请课下准备。

几个概念的界定:

一、文化

文化是什么?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多年来一直是文化学者、人类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问题;

“文化”这个概念,在中国古已有之。最开始,“文”与“化”是分开的。 “文”与“化”并联使用见于战国时期成书的《易传》,其中有句话,叫做:“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以文教化”。西汉以后,“文”与“化”连成一个专用词,比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在这里,“文化”显然和武力征服相对应的,指的是文治教化。

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cultura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等多种含义。牛津大辞典解释“cultural”:“对思维、审美和风度的训练、发展和雕琢,是文明的精神部分。”这层意思和中国“文化”概念的“文治教化”的内涵比较接近。 概括起来,从最广义到最狭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最广义的文化概念是“人化说”,什么是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文化。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这个命题,决定了文化的问题主要是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人才有文化问题可言。 一般的文化概念是“观念形态说”,所谓观念形态,即以语言为符号传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和经济、政治相对应,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 最狭义的文化概念是“知识说”,它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成果的精华,这就是知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这个概念指人们“运用文字的能力及知识水平”。

二、中学、西学/新学、旧学

“西学”是明末清初出现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词语,“新学”是十九世纪末开始流行的,二十世纪风行于世界的一个概念。辛亥革命以后,尤其是无私运动以后,“新学”一词及其内容就逐渐的消匿不彰,而“西学”一词却十分活跃。“新学”即“西学”是个模糊的说法。

中学与旧学即中国传统的知识与学问。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劝学篇》。

根据不同时期文化的内容和结构形式,各个事情使用的概念有所不同:洋务时期“中西之争”,戊戌维新时期“新旧之争”,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与旧文化之争”。

三、西学与实学

中国实学,实际上就是从北宋开始的“实体达用之学”。 从时限上,虽把“中国实学”的起点定于北宋,但明清之际是中国实学发展的高潮时期,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内涵上,它不同于佛、老的“虚无寂灭之教”,是由“实体”与“达用”构成的。“实体”又分为“实理实学”、“实心实学”和“实气实学”,“达用”又分为“经世实学”、“科技实学”、“启蒙实学”和“考据实学”(包括“史学经世”论和“明经致用”论)等,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立体结构。

近代的西学是作为经世、挽救民族危机的一种实学手段。

四、中外的概念和范畴

外国:早期是个模糊概念,早期称之为“夷”。地理概念不清晰。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包括:中欧、中美、中日、中非等国家与地区的交流。

本专题侧重于“西学东渐”,即对中国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影响。对西方“东学西渐”,涉及的比较少。

从马戛(jia)尔尼来华谈起

1792年,大英帝国派遣以马戛尔尼为首的庞大使团,由英国朴茨茅斯港乘“狮子”号来华。

一、时代背景

英国:1583年,伊丽莎白向明万历皇帝致书,期求通商。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85年,在广州设立商馆。

1792年,乔治三世称霸世界的愿望不可遏制。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顺利完成和开展。

中国:康乾盛世的末期,闭关锁国。

乔治三世给马戛尔尼的信:

“在中国经商的英国臣民很久以来多余任何其他欧洲各国„我对于自己的远方臣民不能不予以应有的关怀,并以一个大国君主的身份要求中国皇帝对他们的利益予以应有的保护。”

二、路途见闻

1793年6月抵达中国东南沿海

“朝贡”待遇:牛20头,羊130头,猪120头,鸡100只,鸭100只,粉160袋,米160袋,满洲面包14箱,茶叶10箱,小米1箱,红米10箱,白米10箱,蜡烛10箱,蜜饯果子32箱,干制果子22箱,南瓜1000个,新鲜蔬菜四十捆等等。P16

“供给如此之周到,而礼貌又优渥异常,恐世界各国优待他国使者者,多不能与此东方帝国比也。

欢迎仪式:军队列队、唱戏、演出(临时搭建)、避让等等。

看法:对中国敬天、敬祖的不理解;认为中国妇女不漂亮。

与中国官员的交往:望远镜比观看演示火器重要。

三、磕与不磕得争论

马戛尔尼:“贵国皇帝钦派一位同本使地位身份相同的大员,穿着朝服在英王陛下御像前行使本使在贵国皇帝面前所行的同样礼节”。

乾隆皇帝:斥责狂妄无知。减少供给。

对这一事实的不同记载:

马戛尔尼:单膝下跪。

清朝官方记载:三跪九叩

温德:当地方式行礼。P242

两种不同的头。

四:不建交、不贸易

和珅不谈中英之间的贸易

马戛尔尼的六项请求:

1、允许登岸进行贸易

2、在北京设一洋行允许贸易

3、舟山设一小岛允许贸易

4、广州允许自由贸易

5、税率优惠

6、免征

p249

五、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朝贡

对英国的影响:闭目塞听、外强中干的帝国

六、结语

这是历史的交点

这是英国狮与中国龙的第一次正式接触

这是历史的阵痛

结局是失望和不信任

这是历史的切点

马戛尔尼的失败与“成功”p268

附录:

马戛尔尼使团名单

马戛尔尼贡品:

天体运行仪和望远镜

座钟

天体仪

地球仪

杂样器具

试探气候架一座

奇巧椅子一座

火镜

各种图片和画像

玻璃镶金彩灯

金线毯

大毯

黄色马鞍

车两辆

毛瑟枪

铜炮、榴弹炮

英国军舰模型

羽纱、洋布等

晚清时期的西学东渐

一、1840年以前的西学传播

1、自西徂(cu)东的传教士

伦敦会的马礼逊(1782—1834),1807年9月抵达澳门,然后进入澳门。第一位新教传教士。东印度公司的兼职秘书。

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1796—1857),1817年来华。

美国海外宣教会裨(bi)治文(1801—1861)、雅裨理(1804—1864)1830年抵达广州。 荷兰布道会德国传教士郭实腊(1803—1851)1831年底来华

美国传教士卫三畏(1812—1884)1833年来华。

伯驾(1804—1889)1834年来华。

中国籍传教士梁发,广东人,协助传教士翻译。

2、西书的出版和西报的创办

马礼逊和米怜马六甲印刷所的创办,铅合金活字、机械化印刷技术,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 书刊一类中文书刊;一类西文书刊

(1):宗教类书籍:马礼逊1814年出版《圣经》新约2000部。此后又出版了旧约全书。1840年,郭实腊、裨治文等文进行了修订名为《救世主耶稣新遗诏书》和《旧遗诏书》。

(2):科学类书籍:《地理便童略传》(1819)、《全地万国纪略》(1822)、《西游地球闻见略论》(1819)、《古今万国纲鉴》(1835)、《东西史记和合》(1820)、《大英国统志》(1834)等书。米怜主编的《生意公平意法》是最早向中国介绍资本主义经济知识的书,曾两次再版。

(3):报纸杂志类读物:《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815年马六甲;《特选撮要统记传》1823巴达维亚;《天下新闻》1828马六甲;《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广州;《澳门杂文篇》1833澳门;《依泾杂说》1837澳门;《各国消息》1838广州。

以上内容基督教第一,其次设计西方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字、社会风俗、自然科学等内容。在沿海传播,受众面有限。

3、教会学校的建立

1818年,马礼逊、米怜联合创办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 ,1843年迁往香港。 1823年新加坡书院;1825年,中国第一所女学设立于新加坡;1835郭实腊夫人在澳门设立学校;1839年中国书院设立于巴达维亚。

4、西医的着陆

伯驾,“新豆栏医局”到“博济医院”;曾为林则徐治疗疝气。

二、1840—1860间的西学传播

1、五口通商与西学传播的进展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

主要表现:

第一:文化出版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版内容的变化:宗教为主实用性、商业性、文化性的内容,宗教渗透在里面;1860年,华花圣经书房迁往上海,成为当代最大的印刷机关、上海的墨海书馆是当时传教士在华的出版中心。1844年—1859年出版各种书刊434种,史地科技书籍约28种。

第二:西人创设的图书馆开始在通商口岸出现

第三:教会学校在通商口岸的开设;女学的开设、规模不大,入学学生不多。

第四:教会医局纷纷成立

博济医院1842广州;华美医院1843宁波;厦门医院1844厦门;仁济医院1844上海;惠爱医院1848广州。

特点:

传播主体是西方的基督教传教士

内容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也传播了一些科学技术

影响微乎其微,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不及1%。

2、“开眼看世界的先驱”

林则徐《四洲志》译自穆瑞的《世界地理大全》(1836伦敦)

魏源《海国图志》1842年,50卷、100卷。

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十九世纪六十年重刻,梁启超、康有为等深受影响。) 姚莹《康輶纪行》,英法俄印度等国历史

梁廷楠《海国四说》、《夷氛闻记》等

费正清“此类书至少有22部”。

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形成和经世致用的学分复兴;世界观念的改变;

对西方的羡慕:

第一:西方的总统制;

第二:西方议院制;

第三:西方的教育制度;

3、引进自然科学的先驱

李善兰(1811—1882)浙江海宁人,1868年被郭嵩焘举荐出任同文馆总教习。

与传教士伟烈亚历、艾约瑟、韦廉臣曾合作翻译了8部西方科技著作:《几何原本》(后九卷)、《重学》20卷、《植物学》8卷、《代数学》13卷、《代微积拾级》18卷、《谈天》18卷、《圆锥曲线说》和《奈端数理》80卷。

王韬:(1828—1897),江苏长洲人。1854年受洗入教,1862年因传与太平军有染,逃往香港。1867—1870年在英国。《西学辑存六种》等。

4、晚清社会文化观念的变迁

表现:

第一:“喜新厌旧”“竞为靡丽”之风盛行;穿洋服、吃洋餐、送洋礼物。

第二:马车观光、照相的出现。

“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衣有洋绉(zhou),帽有洋筒,挂灯曰洋灯,火锅名为洋锅,细而至于酱油之有佳者亦名洋秋油,颜料之鲜明者亦呼洋绿。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第三:经商观念的变化,“重农抑商”观念的变化

第四:对西方鄙夷态度的变化。

第五:西方一夫一妻制观念的接受和影响。

三1860—1895间的西学传播

1、调和中西文化的“中体西用”观和“西学中源说”

(1)概念:

“中体西用”观念的发展:所谓“体”,指的是中国传统“政教”,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伦理观念,封建社会统治者所规定的不可侵犯的最高社会准则。“用”指的是西洋“艺”。19世纪后期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中体西用”观发生了一些变化,从简单的西艺扩展到“西政”。

(2)表现: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薛福成《筹洋刍议》:“取西人器术之说,以卫我尧、舜、汤、文、武、周公之道”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当自躬”

郑观应:《盛世危言》:“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曾国藩:“使西洋人擅长之技,中国人皆能清晰”

李鸿章:“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兼讲中学,课以考经、小学、五经国朝律例等书” 郭嵩焘1875年《条议海防事宜》:“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强,又末中之一节也。”

两广总督张树生:“西人立国,自有本有末,虽礼乐教远逊中华,然逊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需,谋定而后动,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铁路、电线、水雷,此其用也。”

甲午战后新变化:这一时期,郑观应也改变了看法,思想家钟天纬也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甲午战后,这一主张更加强烈。

梁启超:“今日之学,当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

谭嗣同:《仁学》对封建制度进行批判。

沈毓桂:1895年在《万国公报》说:“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孙家鼐:“今中国京师创立大学堂,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

1898年5月,张之洞刊刻了《劝学篇》,内篇讲中学,外篇讲西学“,界定中体西用的内涵:“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史、西艺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3)评价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中兴起的一种旨在提倡西学,融合中西的独特的文化观念,也是当时先进人士为学习资本主义文明成果而做出的一种重要的理论概括。这一文化观的问世在洋务运动时期对于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开阔人民的视野,引导人民追求新知,对于传播西方近代文明,对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起到了标新立异的积极作用。随着危机的加深,人们对于中国社会症结人士的加深和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富强成因的认识加深,“中体西用”这种论式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洋务派也逐渐不能容忍超过这种范围去学习西学。这就是这种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和固有的矛盾。

调和中西文化的“中体西用”观是中国文化史上处理中西关系这个问题上的第一次尝试。事实证明它在传播西学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由于存在的固有矛盾,无法构成一种严整的新型文化观念体系。

2“以夷变夏”和“西学中源说”

“西学中源说”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

第二次流行是鸦片战争后。

表现:冯桂芬:“巢、燧、羲、轩数神圣,前民利用所创始,诸夷晚出,何尝不窃我余绪。” 李鸿章为设立江南制造局:“无论中国制度文章,事事非海外人所能望见,即彼机器一事,亦以算术为主,„而西人代数之新法,今日译出上海,显然脱胎四元,皆其智慧不能出中国之范围,已可概见。”

广东按察使和湖北布政使王之春:“泰西智士从而推衍其绪,而精理名言,奇迹淫巧,本不能出中国载籍之外。”

薛福成:西人星算之学,源自于中国的《尧典》和《周髀算经》,“其它有益国事民事者,安知其非取法于中华者也?”

陈炽:“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必有名儒硕彦抱器而西,致海外诸邦;制度文为转存古意”。 另外,汤震、陈虬等。

“西学中源说”为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派学习西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他们反对顽固派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而洋务派对这种学说的运用也恰当合理,但这种学说应该区别看待。

3、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严复留学英伦和对海外社会的接触。

由海军到政治,对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引介;

对严复一生的认识。

4、多种形式

同文馆、江南制造局、广学会、留学生等

5、西学的广泛传播和影响

第一:传播的范围开始扩大;

第二:传播的形式多种多样;

第三:中国人的主动传播构成了第三种传播渠道;

第四:民间书院开始教授西学,康有为的西学和1887年清政府批准科举考试增加算学。 第五:学会和报刊的创办;甲午战争爆发后,报刊更加突出。

第六:拼音方案的制定

总结:自然科学仍为主流,法政等社会科学书籍有所增加;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推动者是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科举制度的存在发展比较缓慢。

6、对这一时期西学传播的认识和评价:

洋务运动时期的西学传播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于开启中国人的智慧和国家观念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发展的比较缓慢。其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二是科举制度的存在。这一时期,西方自然科学的传播仍是主流,法政等社会科学译书有所增加,西方哲学开始传入,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按照自己的政治需要把接触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社会学说,介绍到了中国,和中国的封建主义展开了斗争。从而使中国只是分子的思想得到了一次很大的解放。

四1895—1912年之间的西学传播

1、从日本转介西学

原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中国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的破产;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从1896年起,清政府被迫选派13名学生留学日本。

1901年人数达到274人;

1902年608人;

1903年1300人;

1904年2400人;

1905年8000人;

1906年12000人;

表现:通过从日本译书转介西学;出现了新的机构和出版机构;译书种类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一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报纸、杂志同样是转载西学的载体;一些日本学者来到中国的学堂任教;

1897年,罗振玉在上海农学社,创办了《农学报》揭开了中国人翻译西书的序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沿海城市出现了许多出版机构,集出版、翻译为一体;主要有商务印书馆(1897年2月上海创办,是中国最著名的出版机构。)湖南编译社(1902年黄兴创办);留日学生创办的一些机构如会文学社、闽学会等;

从1896年到1911年,15年间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至少1014种。1902年中国出版书籍1094

种,其中日文书籍321种,占60.2%。

共有70余种,《译书汇编》、《游学译编》、《民报》、《大陆》、《新民丛报》、《新世界丛报》、《大陆报》等。

梁启超的记述:戊戌政变,继以庚子拳祸,清室衰微日益暴露,青年学子向率求学海外,而日本以接境故,赴者尤众。壬寅、癸卯间,译述之业特盛,定期出版杂志不下数十种。日本每一新书出,译者动则数十家,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然皆所谓“梁启超式”的输入,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同,惟以多为贵,而社会亦欢迎之。

郭沫若评价:中国就是这样倾力的像日本学习,又通过日本学习西洋文化。由于当时受到某种客观的特殊文化的限制,中国的资本主义的革命并为成功。但向日本学习的结果,却有巨大的收获。这个收获,既有助于打破中国古代的封建的因素,同时又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过程的作用。换言之,近代中国的文化,是在很多很多方面受到了日本的影响。

总结: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以日本为跳板和模版向西方学习。以东渡留学和聘请日籍教师为途径,以译书、报纸、杂志为载体,从日本引进了许多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这些转口输入的西学,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变革和思想变革,也使中国文化在一些方面受到了日本的影响。

2、民主共和思潮的兴起

孙中山(1866—1925)Sun Yat-sen

邹容

陈天华

同文馆与中西文化交流

1、被迫的明智之举

1861年,奕、文祥、桂良奏请咸丰:“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今日久视为具文,未能通晓,似宜量为鼓舞,以资观感。闻广东、上海商人,有专习英、佛、米三国文字语言之人,请敕各该省督抚,挑选诚实可靠者,每省各派两人,共派四人,携带各国书籍来京,并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资学习。„俟八旗学习之人,于文字言语悉能通晓,即行停止。”

两点问题:其一,形势所迫,应用之需。其二,无长远规划。

1862年,10名满族学生入馆学习,命名为“同文馆”。1863年,原俄文馆并入。同年设法文馆。学生各10名。1872年添设德文馆。1896年添设东文馆。

首任英文教习包尔滕(Burdon John Shaw),总理衙门规定只准讲授语言,不准“传教”。第一年薪金白银300两,第二年1000两。中国汉文教习月薪8两。

顽固派与洋务派之争:

1866年,奕奏请招收满汉科甲正途出身人员入馆学习。得到同治皇帝的批准。

山东道监察御史张盛藻认为:科甲正途是国家的储备人才,只准孔孟之书;让科甲正途人员学习是“重名利,轻气节”。

内阁大学士倭仁:“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可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

直隶州知州杨廷熙将“久旱无雨”归结为“天象之变,必因时政之失”。

这场辩论实际上反映的是中西之间文化之间的冲突。守旧派实际上是从文化上来保证中国文化处于不可置疑的地步,进而保证国家的独立。这种文化心态和时代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2、总教习丁韪良

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 , 1827—1916)出生在一个传教士家庭,十七岁考入印第安纳大学,后转入神学院攻读神学。1849年十一月结婚,之后与妻子、哥哥来中国传教。在宁波学习汉语和宁波话。后曾参与修约,扩大传教士权利。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建议美国支持太平天国与清政府对抗。1860—1862在美国度假,1865年前后受聘同文馆。1868年回国进耶鲁大学进修国际法。1869年正式任总教习,后曾向总理衙门提出辞职。任期长达二十五年,年俸约六千两银子,职务为三品官员。1894年因健康原因回国。1897年再次来华,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二品顶戴,月薪500两银子。义和团运动期间回国,1901年来华,张百熙校长借经费紧张解聘所有外国教习。1900年曾带着毛瑟枪镇压民众运动,参与抢劫活动。1916年死于北京。

在科技方面,认为中国的官员在文学上是大人,在科学上是儿童。

对同文馆的贡献:

第一,实行新的课程计划。“八年计划”和“五年计划”;定期进行考试,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

第二,聘任各教习。对外语人才的培养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不少弊端。

第三,教学方法的改进。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习和实验;进行西书翻译。

3、同文馆的学生

由最初的旗人弟子到满汉学生兼习;由招生难到高贵人家子弟来学;

上海广方言馆和广东同文馆也为北京同文馆选派学生。

同文馆在其存在的40年中,为当时的外交、教育、洋务培养了一批急需人才。1911年前,同文馆的学生中出任外国公使的有21位:

例如:

汪凤藻:出使日本公使

张德彝:出使英国、意大利、比利时公使

颜惠庆:出使德国、丹麦公使

陆征祥:出使俄国公使

庆常:出使法国公使

杨枢:出使日本、意大利公使

4、同文馆的译书

同文馆是近代最早且具有实力的官方翻译机构,其译书源于教学、教材的需要。同文馆创办之初紧密围绕着目标进行教学,外语作为最主要的教学内容,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对

西学认识的深化,成为学习西学的基础和工具。

同文馆作为新教育的开端,不仅把外语作为主要的学科,而且也安排学生学习其它西学课程。翻译,使同文馆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工作。至1898年,同文馆师生共翻译出版了26种书。

主要书目:《万国公法》、《格物入门》、《化学指南》、《法国律例》、《星轺yao指南》、《公法便览》、《英文举隅》、《富国策》、《各国史略》、《俄国史略》等。

影响:这些译著的内容包括算学、化学、格致、天文等自然科学,也包括各国历史、法律以及外国语工具书。它既满足了教学需要,提高、锻炼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又传播了西方科技文化知识,成为中西交汇的一个重要支流,对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中西文化交流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设立

晚清众多的翻译机构中,首屈一指的当属江南制造局的翻译馆。不仅是由政府创办,历史久,出书多,更主要的是它所译刊的西书中,科技著作占绝大比重。总言之,近代西方科技的引进,其大部分是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完成的。

1865年,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局,后来认识到国家富强的根本在科学技术的进步,“讲求轮船各项,若不从根本上用著实功夫,即学习皮毛,仍无裨于实用”,1868年开设翻译馆。徐寿、华衡芳在创办过程中出力颇多。

1867年下半年至1868年上半年,已经译出《汽机发轫》、《汽机问答》、《运规约指》、《泰西采煤图说》等四部书。

1869年,江南制造局在城南扩建。是年冬,广方言馆移入。楼上24间为翻译馆,下面50间及平房归方言馆。

2、译书与近代西方科技的引进(1868—1913)

分期:译书主要分为三期,开馆至1880年为第一期,1881—1895第二期,1895年以后为第三期。

按照初期安排,翻译《大英百科全书》,因为内容有些陈旧,新理新法没有收集,再就是为了制造局的发展要翻译“紧要之书”,注重眼前,急功近利,往往前者屈从后者。“而我中国之亟当讲求者,又在乎却有实际,立见施行。现既因制造而译书,无论枪炮轮船,实切中国之用,固宜因端竞委,实事研求。”

翻译馆主要的口译人员:傅兰雅-93;玛高温-2;伟烈亚力-2;金楷理-19;林乐知-10;舒高第-17;罗亨利-3;秀耀春-5;卫理-7;藤田丰八-4;

主要的笔述人员:徐寿、华衡芳、徐建寅、王德均、李善兰、李凤苞、赵元益等37人。 翻译方式口译笔述。傅兰雅主要承担科学与工艺技术类著作;林乐知各国史地、时事类著作;金楷理侧重航海和军工。

最终译了多少种书,现在各个专家、学者并为取得较为统一的意见。目前,各位学者较同意中国科学院王扬宗教授的意见,翻译馆译书183种,地图2种,译名表4种,连续出版物4种,共193种。他处所刊翻译馆译书8种,已译未刊40种。总计241种。

译书种类涉及:史志、交涉、兵学、学务、农学、工艺、格致、点学、声学、天学、医学、补遗、政治、兵制、船正、工程、矿血、商学、算学、化学、光学、地学、图学、附刻等24个门类。

3、傅兰雅的贡献

傅兰雅(1839—1928),英国传教士,1861年抵达香港。曾在同文馆 任英文教习。1868年5月受聘于江南制造局。信中:“我现在已获得了一个新的翻译职务,为中国政府翻译科学书籍。在我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开心过。”“我立即开始学习和翻译三个专题,上午学习和翻译关于煤和煤采掘的具体知识。下午钻研化学。而在晚上则研习声学。”从1868—1896的28年里,向中国翻译了大量的科学书籍,做了科学普及工作。1872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1899年还颁给他三等第一双龙勋章,以表彰他在西学传播过程中的贡献。

1896年,傅兰雅辞去了江南制造局的翻译工作,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邀请,担任东方语言学教授。对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颇多帮助。之后,以私人名义捐助一些钱,在上海开办盲童学校。他说“我几十年生活,全靠中国人民养我,我必须想一办法报答中国人民。”

4、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的影响

翻译馆大量译书, 使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开来,在中西文化交流这个特定的文化场内,虽然西学是以高势能的态势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低势能的文化决不是简单的照搬过来,。当时较为先进的西方文化,在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也受到筛选和选择,促进了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建立。在西学传播以后,三纲五常为自由、平等、民权、维新、共和邓新学所否定;声、光、化、电之说取代了炼丹术和阴阳五行之说;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地质学、社会学等纷纷出现;中国已有哲学、数学、天文学等也从西方吸纳新鲜的养分;近代科学方法也随着应用到各个学科之中;近代科学体系在翻译西书、传播西学的过程中得以建立。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是,从翻译馆总体情况来看,译书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一切服从急需实用,不考虑自然科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某一学科所译内容并不衔接,有些是较为先进的学术成果,有些是学科初级入门的常识。

严复和林纾的翻译活动

一、严复的翻译活动

1、西方文化的启蒙者

西学的接触和人生经历的不顺

2、严译名著

赫胥黎 《天演论》 原书1893, 译出 1897

亚当斯密 《国富论》1776 1901

斯宾塞 《群学肄言》 1873 1897

穆勒 《群已权界说》 1859 1903

甄克思《社会通诠》1900 1904

穆勒 《穆勒名学》1843 1905

孟德斯鸠 《法意》 1748 1904

耶方斯 《名学浅说》 1870 1909

卫西琴 《中国教育议》 1914

《欧战缘起》 1915

《支那教案轮》 1892 1899

3、信达雅的翻译风格

4、社会影响

鲁迅

毛泽东

胡适

严复的翻译在西学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进化论的传播,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严复的译著为中国文化史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学者脱离教会的影响,独立的翻译西方原著自严复始。直至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译书事业中起主导作用的并不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而是传教士,在晚清的主要翻译机构中,教会机构,即使较有影响的同文馆和江南制造局翻译官,也都有传教士把持。

第三,严复的译书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特点。他所译内容在那个“学问饥荒”的年代无疑是人们渴求的新知,给人们以启示,唤醒了民族精神,催人奋进竞争。在译著形式上,由于他中西学根底都很深厚,译文的风格为中国知识分子所熟悉并乐于接受。严复在翻译方法上和翻译风格上的许多独创为后来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林纾的翻译活动

1、 译林奇才——林纾

林纾(1852—1924),不懂外文却翻译了众多的作品,创造了独特的中译中述的翻译方法。日译四小时,成文六千言。1908年,15部作品文世。据统计,至其去世前,共翻译了英、美、法、俄、德、日、比利时、瑞士、希腊、西班牙、挪威等11国,98位作家的159部作品。

2、风靡于世的林译名著

3、林译名著的影响

第一,首开全面介绍西洋文学之端。

第二,开始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认识西方社会。

第三,开始了对西方文学的新认识。

第四,改变了小说在传统文学观念中的地位。

第五,对中国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学西传的先驱辜鸿铭

中美文化交流(上)

一 中美文化的接触

1、第一部介绍美国史地的中文著作

1784年,费城商人的“中国皇后”号来华。

纽约《独立报》称“一次远见卓识的、杰出的和成果丰硕的航行”

1830年,美国公理会裨治文来华,1838年撰成《美理哥国志略》,在新加坡印行。这是第一部介绍美国史地的中文著作,详尽介绍了美国各方方面的情况。

内容:

第一部分,美洲的发现;

第二部分,美国的地理位置、邻国、英法荷的殖民活动;

第三部分,加入联邦的18个州;

第四部分,介绍美国的人口、山脉、河流、气候、物产、制度等。

林则徐、魏源直接受到此书的影响

2、林鍼出海“测海窥蠡”

林鍼,1924年生,原籍福州,后移居厦门,家庭贫寒。年轻不爱学习,以他所学外语,为洋商担任翻译,应美国聘“舌人”工作海外之请,1847年6月抵达美国,1849年返回福建。《西海纪游诗》、《西海纪游自序》是此行的纪录。此书成之后,受到闽浙总督左宗棠阅视。 此书介绍了美国的概貌、美国的政治、美国的科学技术发明和文化教育情况。

一首诗来反映受此影响:

西极舟航古未通,壮游似子有谁同;

足心相对一球地,海面长秉万里风;

留心所收节药石,搜奇多识到虫鱼;

此行不负平生学,历尽波涛悟化工;

二、容闳与西学东渐

1、赴美留学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省香山县人。世代为农,父亲是忠厚朴实的庄稼汉,母亲纯朴贤惠。

1935年入传教士郭实腊夫人创办的女子教会学校(后召男生),1838年停办。容闳对郭夫人记忆犹新,有详细的描述。

1838—1941在家帮忙,维持生计。

1841年入马礼逊学校,耶鲁大学博士,传教士布朗负责校务。

1846年冬,因身体问题,布朗夫妇回国。容闳、黄胜、黄宽随去。

1847年1月——1847年2月

2、耶鲁大学毕业

先入马萨诸塞州的芒松学校读书,学习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英文、文学等。

资助受到问题,不做传教士“予虽贫,自由所固有。他日竟学,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与中国者为之。纵政府不利用,不必遂大有为,要亦不难造一新时势,以竟吾素志„传道固佳,未必即为造福中国独一无二之事业。”

1850年,布朗的努力,受到乔治亚州妇女会的资助,进入耶鲁大学。

汲取新知,成绩优异。

“盖既受教育,则予心中之理想愈高,而道德范围愈广,遂觉此身负荷极重,若在毫无知识时代,转不之觉也。更念中国国民,深受无限痛苦,无限压制”

毕业典礼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1854年,获学士学位回国。1876年,耶鲁大学授予他法学博士。

3、报国之志

向洪仁玕提出建设现代化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的方针。获赠四等爵位。

支持戊戌变法,与康有为、梁启超来往密切,自组织中国第一个国会,自任会长。

4、申请派遣中国留学生的努力

1855年夏,来伯驾公司作书记员,几个月后辞职而去。

同年冬,上海海关谋得新职。

1861年,做茶叶商。

1863年,曾国藩的幕僚致书容闳。

19世纪70年代,曾国藩、李鸿章联合上书,奏请派遣留学生出国,拟定了章程。

三、留学生与中美文化交流

1、留美幼童

闭关守旧的留学观念;

四批:

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出国

1873年6月12日第二批出国

1874年9月19日第三批出国

1875年10月15日第四批出国

广东84人,江苏21人,浙江8人,安徽4人等

学习上,主要学习一些军事工业,机械、开矿、造船、邮电、土木工程等。留美生对这些科目充满了新奇和兴趣。同时也受到了美国政治、经济、哲学、法律、文学等文化的影响。 因“西化”思想严重,1881年7月,清政府将全部留学生撤回。共计94名回国。

2、留学生在中美交流中的贡献和时代特点

第一、留学生具有一定的近代科技文化知识,能够在其岗位上成为重要的技术骨干,在实践中运用、传播西方的先进知识,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从事电报行业的留学生不仅是中国通讯事业的奠基者,而且是中国自办电报系统的主力。他们筹建了许多城市的电报通讯系统,并且为之奋斗终生。

第二,具有强烈的报国之心。留学生被迫撤回国内,并为因环境的冷漠和不公正的待遇而放弃学习和事业,强烈的爱国心始终激励着他们。如,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实施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滦河大桥,提前两年完工的京张铁路也是鲜明的写照。

第三,具有不畏列强,为国捐躯的民族感。留美生归国后,加入海军的20人,其中海军将领14人,大部分都参加了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和勇猛的斗志在战斗中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以致以身殉国,充分显示了留学生的强烈民族自豪感。

第四,留美生在各自岗位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逐步为社会各界所肯定,成为业务骨干,改变了社会舆论,表现了对西方教育的认可,在观念上发生了重大转变,把出国留学作为一种光荣和优遇,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和,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3、留美的热潮

1895—1908年近三百年赴美留学

途径:

A自费出国

B官派公费留学生

C 奖学金资助出国

D庚子赔款的资助

庚子赔款简介:

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自退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如果到第4年就派足了400人,则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要派50人赴美,直到退款用完为止。被派遣的学生,必须是“身体强壮,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恰当年龄”,中文程度须能作文及有文学和历史知识,英文程度能直接入美国大学和专门学校听讲,并规定他们之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

同时,中美双方还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负责建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于是,1909年6月,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这就是清华大学的雏形。1909年8月,内务府将皇室赐园---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肆业馆的馆址,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人,于10月份赴美。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 1910年8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400多人应考,最后录取了70人。这第二批庚款留

美学生中,后来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胡适,他当年考了个第55名。同榜中还有后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学家竺可桢等。

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在此后十多年间,据统计,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达1000多人。1928年8月17日,清华学校改名为清华大学,罗家伦出任校长。那一年开始公开招考留美公费生。1933年,又开始公开招考第一批庚款留英学生。

美国的退款,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北京政府于1917年8月对德奥宣战,并停付庚款。大战平息后,中国也涉足于战胜国的地位,各国都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步美国的后尘,陆续放弃或退回了庚子赔款余额。退款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和实业中。只有日本分文不退,用这笔钱财发展军备,建立教育,遂速成为20世纪的强盛帝国。

中美文化交流(下)

一、林乐知与中美文化交流

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 ,1836—1907)。林乐知是美国传教士,他在中国以主编《教会新报》和《万国公报》而著名,与中国近代报刊史、近代思想史、近代教育史,都有密切的关系。他在中国活动半个世纪之久。

1、早年在美国

1836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双亲早逝。生活在姨夫家里。先后在亨利学院、埃莫雷大学读书。1858获学士学位。收到老师的影响,立志到非洲去传教。

大学毕业后同马丽·豪斯顿小姐结婚。

1859年12月—1860年6月到达上海。

2、在上海传教传教不成而自谋生路

1861年访问天京,拜会洪仁玕。美国南北战争,断绝教会联系。

1864年,在上海广方言馆担任西学教习。

1867—1883年在江南制造局担任教习、翻译。并兼任其他职业。清政府授予五品衔。

3、创办《教会新报》和《万国公报》

《教会新报》是林乐知在《上海新报》担任编辑期间自费创办的一份中文报刊。自筹经费、自己编辑、每星期出一张,定价一元。销路不畅,采取折价优待方法。

《教会新报》以宣传宗教为主,同时刊登一些教会新内容,少数时事和科学短文之类。 130期,刊登了赫德的《局外旁观轮》,开始对中国政治进行干涉。

第五卷起,林乐知开始把报分成教事近闻、政事近闻、杂事近闻、何格致近闻等。

1874年改名《万国公报》,把读者对象从一般的教徒扩大到政界、士农工商等人,成为舆论工具。

1883年,《万国公报》停刊

4、创办中西书院和中西女塾

中西书院是林乐知1881年在上海创办的一所教会学校。分为一、二院及大书院。首先强调宗教,诵读圣经和祈祷。学生分等入学。招生对象主要为买办子弟。

中西书院八年课程:

第一年,人字写字,讲解浅书,学习琴韵。

第二年,讲解浅书,练习文法,翻译字句,学习西语、琴韵。

第三年,数学启蒙,各国地理,翻译选编,查考文法,学习西语、琴韵。

第四年,代数学,格致、书信,学习西语、琴韵。

第五年,天文、勾股法则、平三角、弧三角,学习西语、琴韵。

第六年,化学、重学、性理、微分、积分,学习西语、琴韵。

第七年,航海测量,万国公法、全体功用,翻译作文,等

第八年,富国策,天文测量,地学,金石学,学习西语、琴韵。

李鸿章等人未该院捐款。

1890年创办中西女塾,美国监理会妇女国外布道部的经济援助,海淑德女士主持校政。招生以买办家庭的女孩子为主,课程与中西书院大体相同,另增设音乐、家政等课。这对重男轻女的封建教育是个冲击,开了中国女子受教育的风气。

一些学生实用思想浓重,只学习外文。

5、参加广学会和主编《万国公报》

1887年,韦廉臣在上海创办了出版机构广学会。林乐知为协理。

1889年,《万国公报》复刊。

甲午战争前后,此报并不畅销。

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等受此影响很大。

林乐知写有《中东战纪本末》、《文学兴国策》、《中西关系略论》等。

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林乐知回国参加传教士联席会议,募得五万美元经费。1906年,林乐知最后一次回到美国,受到西奥多·罗斯福的特别接见。向总统汇报了1905年反美运动,他向总统建议加强对华的传教和教育事业。

1907年,正当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云集上海庆祝马丽询来华一百周年时,林乐知突然去世,终年七十一岁。

二、司徒雷登与中美文化交流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

司徒雷登是美国传教士,长期在中国从事教育事业,看日战争胜利后出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离开南京,1962年在美国去世。

1、童年和青年时期

1876年出生在中国杭州,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住宅里。其父司徒约翰为美国长老会的传教士,1869年被派来中国传教,1874年回美国结婚,童年再来中国。司徒雷登兄弟四人。童年在杭州度过。

1887年,12岁的司徒雷登被送回美国。

1896年,汉普顿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受到美国志愿国外传教运动影响”

作为传教士的后代,不得不带头表态作传教士。

1899年,入纽约协和神学院攻读神学。

1902年,神学院毕业,被封立为牧师。

1904年结婚。同年底,抵达上海。

2、在杭州和南京的早期活动

学习汉语,从1906年开始传教。

1908年,前往南京金陵神学院教书。长达11年。

1909年,其弟因猎枪走火中弹丧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担当美国合众通讯社的约请,担任南京特约记者。

1916年,出版《希腊文初阶》,是学习希腊文的教材。

1915年,回国,受到总统威尔逊的接见/

1918年底,筹办燕京大学。

3、办理燕京大学

燕京大学成立于1916年,是五个基督教差会,即美国的长老会、美以美会、美以美妇女会、公理会和英国的伦敦会合办。由北京汇文大学、通州华北协和大学、北京华北女子协和大学、

北京的一所神学院共同合并。1916在纽约和北京分别成立“托事部”和“董事会”。司徒雷登1919年被任命为校长。1926年,全校迁址到海淀新址。

拜访段祺瑞、孙传芳、张作霖、王精卫、孔祥熙等人募捐。

美国铝业大王霍尔、洛克菲勒募捐。

经过多年奔走,在海淀一代共购买七百多亩土地,建造了八十八座大小建筑物,布置了一块非常美丽的校园。到三十年代,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

办学方针:燕京大学的成立是作为传教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的是给传教徒的子女提供教育设施。,或更多的训练教会的工作人员。要让燕京大学在气氛上和影响上成为彻底的基督化,而又不使人看出他是传教运动的一部分。

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基督化的目的。形式上将宗教学院和燕京大学分开;减少讲授宗教课的教员;

第二,提高学校的学术标准。开设职业课;延聘名师;院系设置完备;加强国文系和汉学研究,成立哈佛燕京学社;

第三,中国的环境,国际性的标准。“使学生的头脑国际化,几乎是不知不觉的国际化,这就是同时把几个国家的、具有同样头脑的人,集中在一个社团里,可使眼睛大学的整个生活丰富和开阔起来。这样一种实验,应当在中国试行。”

第四,保证经费的来源。学费收入11万,常年经费83万,由纽约信托部、洛克菲勒财团、哈佛燕京学社、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等支持。

尽量克制学生的情绪,减少参加抗日游行活动。

从政治方面、学术方面、待人接物方面来看司徒雷登的活动。

4、 抗战时期的活动和出任驻华大使

1942年,大批教会学校迁到后方。在日本军营里呆了三年零八个月。

1946年7月任命为驻华大使。

发表演讲,要求基督教徒支持美、蒋的反革命活动。

1949年8月2日,离开南京返回美国。回国后向国务卿艾奇逊和总统杜鲁门作了汇报。 1949年12月,患严重的心脏病。

1952年,辞去驻华大使职务。撰写回忆录《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

1962年在华盛顿去世。

中英文化交流

一、英国的教会学校

1818年,米怜,马六甲英华书院,1843年前往香港。这是近代第一所基督教传教士开办的学校。

1844年,英国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在宁波开办了女子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识字、数学、地理等,并教授缝纫、刺绣。

传教士在香港、广州、上海、福州等地开办学校。

条件:外国在华创办的企业不断增多,需要的人才增多;中国人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懂西方科学技术的人才需要增多。

据统计,至1877年,英国在华所办学校已达120多所,主要有:

上海英华书院,1865年英国圣公会和中国绅商共同创办,第一任校长傅兰雅。

培真书院,1885年,英国浸礼会在山东青州创办。分神科和师范科。

北京协和医学堂,1906年创办于北京东单北大街。学制五年,2年基础,3年实习。

评价:英国在华的传教士创办学校,是为宣传基督教服务的,他们在学校进行宣传基督教的时候,同时也把自然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客观上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使中国进一步了解了西方,开阔了人的眼界,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二、墨海书馆

墨海书馆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印刷所,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创办。1817年,抵达马六甲,成为米怜的助手。后在巴达维亚建立了一所印刷所,成为与马六甲、新加坡鼎立的印刷所。

1843年,迁至上海。实行铅字印刷,郭嵩焘等前往观看。李善兰、王韬曾在此工作。 有诗写道:车翻墨海转轮园,百种奇编字内传;忙煞老牛深未解,不耕禾垄耕书田。 1844—1860年出版书籍171种,属于宗教教义等方面的占80% ,属于物理、天文、地理、历史方面的占19%。

主办的主要书籍:

数学方面,代数、微积分等。

天文学:《谈天》,介绍了太阳的结构、地球的构造、运动等。

物理学、重学浅识、重学

植物学:《植物学》

光学:《光论》

地理:《地理全志》、《大英国志》

医学:《妇婴新说》、《西医新论》

评价:墨海书馆共开办三十多年,已出版宗教书籍为主,也刊行自然科学书籍和科学期刊,是当时上海著名的西书出版中心。在墨海书馆工作过的麦都思、艾约瑟等西方传教士都熟悉汉语,自然科学知识渊博、又喜好交结中国学者文人,因此墨海树冠又是一所吸引、联络爱好西学的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机构和西学传播的中心。墨海书馆出版的西书,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时人了解西方的重要渠道,直接影响了鸦片战争的一批启蒙思想家和科学家。有些西书,特别是自然科学书籍,不仅在中国广泛传播,还被译介到日本,成为日本了解西学的重要窗口。

三 留英学生的派遣

1875年,福州船政学堂首次派学生赴欧参观、学习,成为中国近代向欧洲派遣留学生的先声。

1877年4月,由李凤苞、日意格率领,福州船政学堂的制造生14名,艺徒4名赴法学习,学驾驶的12名学生赴英国学习轮船驾驶,随员马建中、陈季同,翻译罗奉禄。1880年回国。

1881年,李鸿章又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和福州船政学堂选派10人,赴英、法、德留学,1884年11月回国。1886年,从北洋水师学堂选派24名,赴英、法留学,驾驶3年,制造学制6年。

评价:这三批学生出国之际,正是洋务运动事业蓬勃发展之时,北洋海军急需人才之际,因此,洋务派从其办洋务御侮的实际需要出发,派遣学生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这批留学生出国时都经过严格的挑选,具有一定的语言和科学基础知识,清政府对其留学期间所入学校、所修课程及实习都有明确的规定,所学与实际相结合,收到良好效果,为推动洋务运动,特别是海军建设和船政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格致书院和《格致汇编》

1875年9月建成,1876年2月12日开院,麦华佗、傅兰雅、伟烈亚力等为西人董事。 《格致汇编》1876年2月在上海创办。1892年停刊。最有特色的“读者问答”栏目。内容涉及西方科学技术的方方面面。(396)

五、西医在中国的传播

六、西学大师傅兰雅

中法交流

1、中法在教育事业上的合作

在晚清西方各国在华创办的学校活动中,法国远远落后与英国和美国,法国在华天主教创办学校多是小学,他们不注重启发中国人西方的科学和西方政治与社会思想。

“留法俭学会”,李石曾、吴稚晖等人。

2、王韬的欧洲之行及对法国大革命的介绍

麦都思的邀请,王韬1867—1870前往欧洲。《法国志略》、《普法战纪》。

3、张德彝的航海《三述奇》

1866年,随清廷大员斌椿和英国人赫德。1870年,“天津教案”随崇厚的外交使团到法国道歉。描写了法国巴黎公社的活动。

4、法国文学的汉译

林纾、吴光建、曾朴

吴光建,15岁入北洋水师学堂,留学英国伦敦大学,除学习海军,又兼攻欧美文学,回国后在北洋水师学堂学习。

曾朴,近代著名的小说家、出版家、法国文学翻译家,生于1872年。1895年,入北京同文馆法文班,1897年结识陈季同。

5、“达盖尔银版摄影法”的传入

“达盖尔银版摄影法”由法国人路易·达盖尔发明,利用银盐感光成像的方法。 传教士后在中国出版了摄影术的专书。

1892年,北京出现了第一家照相馆。

中日文化交流

一、中日文化交流与学习西方

1、《海国图志》对日本的启蒙

首先,扩大了日本人的视野,加深了对日本的认识。

其次,启发了日本人加强海防,抵御侵略的精神。

第三,给幕府维新志士以启迪,从而推动了明治维新运动。

2、罗森的《日本游记》

罗森,字向乔,广东南海人,在香港与传教士有来往,后来担任美国培理舰队的中文翻译。是1840年以后,第一个正式访日并进行中日文化交流活动的中国人。在日本期间与日本官员、文人、学者都有过深入的交流。所写的《日本游记》先后在香港的《遐迩贯珍》杂志上刊发过。

介绍了日本琉球、横滨、下田、北海道等地的风土人情;描述了日本的相扑比赛;山川、物产货币、风土人情;记述了近代欧美的近代化机械; 罗森的《日本游记》是中国第一部有价值的日本游记。

3、太平天国与明治维新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对日本政治思想界的影响。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消息通过各种途径传到日本,在日本社会各阶层中引起了很大震动。明治维新志士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结合日本社会现实,分析并吸取了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经验教训,得出了日本必须加紧实行变革维新的结论。

太平天国运动同时也为明治维新创造了好的国际条件,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革命牵制了西

方列强的力量,减轻了对日本的压力,有利于日本通过维新改革摆脱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

4、黄遵宪的《日本国志》

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大大加深了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和了解,是近代中国人研究日本的集大成的代表作。

1878年开始收集材料,1879年正式起草,1882年完成初稿,1885年又进行著述两年,1887年完成此书,1895年正式刊刻出版。

《日本国志》从各个角度深入研究了日本的历史和现状,阐述了效法日本,学习西方,实行变法维新。大大加深了中国人对日本的认识,成为中国戊戌维新运动的启蒙读物,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深受影响。

二、留学日本和清末新学大潮

1、留日洪流

原因:处在严重民族危机下的中国知识分子,要求向日本学习,以挽救民族危亡。甲午战后,中国知识分子如梦初醒,看到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是非常有成就的,纷纷主张效法日本作为中国学习西方的一条途径。

路途近,省费用,易考察;东文近于东文,易通晓;西书繁杂,日本已经进行了删改;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

日本政府主动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和日本朝野欢迎中国学生的态度,也是出现留日热的一个重要原因。

过程:1896年,驻日公使裕庚处于使馆工作的需要,从国内选拔13名学生赴日留学。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下令各省督抚选派学生赴日留学。

1903年,清政府颁发《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

1906年,出现下降趋势

一位日本学者描述道:学子互相约集,一声向右转,齐步辞别国内学堂,买舟东去,不远千里,北自天津,南自上海,如潮涌来。每遇赴日便船,必制先机搭船,船船坐满„总之分秒必争,务求早日抵达东京,此乃留学热衷之实情。

中国留学生自己创办的《留学生鉴》中阐明了留学动机:吾人不远千里,乘长风,破巨浪,离家去国,易苦以甘,津津然来留学日本者,果何为也哉?留学者数千人,问其志,莫不曰:朝政之不振也,学问之不修也,社会之腐败也,土地之日狭也,强邻之日薄也,吾之所大惧也。吾宁牺牲目前之逸乐,以求将来无际之幸福。

清末的中国留学生在日本进行了大量的文化交流活动,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经过日本消化和改造过的西学。留日学生的专业非常广泛,从政治、文史、外语、师范、军事、到理工、农医以致音乐、美术、体育,应有尽有,而且以学习文科的占多数,其中又以政法和军事占最多。这不仅反映留日学生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潮流,中国的有志青年渴求学习国外政治和文化教育制度,以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留日学生通过创办报纸杂志、编辑出版书籍等方式,把来自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向国内广泛传播,掀起了新学大潮。

留日学生中比较出名的有:

国民党元老:居正、宋教仁、张继、廖仲恺、胡汉民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董必武、李大钊

革命领袖:黄兴、秋瑾、林觉民、方声洞等

文学家、史学家:鲁迅、郭沫若

各位同学:

附件是《近代中外文化交流》选修课课件,请下载后不要外传。

另外,请大家思考:“在现代中外文化交流中构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重要性及方法”,这个是延伸题目,为必考知识,请课下准备。

1、谈谈晚清中外文化交流的四个阶段及特点 (课件里面有)

2、谈谈中体西用观对中国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影响?(课件里面有)

3、简单评价同文馆在晚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课件里面有)

4、江南制造局、翻译官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课件里面有)

5、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概述留美幼童在晚清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特点、作用(课件里面有)

6、评价中英文化交流的内容

7、在现代中外文化交流中构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重要性及方法”(必考)


相关内容

  •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师范类
  • 附件1: 本 科 课 程 计 划 东北师范大学本科课程计划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师范专业课程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拥有健康体魄和完美人格.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历史学专门人才.本专业将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 的培养模式来培养本专业的学生,帮 ...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科 硕士研究生 <中国对外关系史专题讨论>教学大纲(暂定) 2008年9月~2009年2月 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为国际关系学科(含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和外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教学采用课外阅读.课堂讨论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即在课外 ...

  •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案例
  • 2011年湖北省历史优秀案例评比 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案例 武汉市汉南区陡埠中学 2011-05-15 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案例 一.问题由来 其实,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由来已久.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一线的历史教师围 绕"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总结.学习与 ...

  •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教案
  • 专题三 一 "顺乎世界之潮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通过对维新派.革命派思想形成背景的分析,逐渐掌握综合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各派思想的比较,逐渐 ...

  •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知识结构
  • 必修二 经济(物质文明)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提示] 本专题主要涉及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古代经济政策四部分内容.古代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小农经济是古代农 业经济的基本模式.古代手工业主要有三种形 ...

  •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巡礼:"筑"梦珞珈山
  •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巡礼:"筑"梦珞珈山 今年7月,80多年前绘就的国立武汉大学建校177张图纸,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让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赵冰感到由衷骄傲. 位于湖光山色间的武汉大学宫殿式早期建筑群,80多年过去了,至今依然巍峨屹立,并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 西学东渐说课稿
  • <西学东渐>说课稿 永春三中 朱素珍 一.教材分析 [ 课 题 ] 说课课题: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 第五单元 第21课<西学东渐>. [教材地位作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的前四个单元中,第一.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思想文化.文艺的灿烂瑰宝:第三单元主要讲述了西方从人文主 ...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结构.框架(大括号)
  •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结构 必修二 经济(物质文明)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提示] 本专题主要涉及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古代经济政策四部分内容.古代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小农经济是古代农 业经济的基本模式 ...

  • 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3
  •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