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运输与保险+

一、我国内河运输

1、航道网分布的特点:

① 主要航道干线东西向分布。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除京杭运河外,长江、珠江、淮河

等主要内河航道干线均由西向东入海,与我国资源和经济分布的东、中、西差异有较好的配合作用。

② 绝大部分航道网分布在南方。江苏省的航道里程长达2.4万多千米,占全国总里程的

1/5以上,广东、浙江、湖南3省的内河航道里程均在1万千米以上。从航道密度看,以上海最大(412千米/千平方千米),其次为江苏(240千米/千平方千米)和浙江(106千米/千平方千米)。

③ 通航条件较好的航道集中于“三江两河”水系。可通航百吨以上船舶的航道绝大部分集中

在长江、珠江、黑龙江、淮河和京杭运河五大水系,“三江两河”航线合计3万千米,约占全国该类航道总里程的80%多,其中长江水系占42%。“三江两河”水系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占全国相应总里程的80%以上。

2、我国现在主要的内河航运6条干线

(1)长江

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约8万公里.干流自四川宜宾至入海口,全长2800余公里,可全年通航,是中国全年昼夜通航最长的深水干线内河航道;其中长江口至武汉航道可通5000

吨级的船舶;汉口至重庆间航道可通3000吨江轮,宜宾至重庆间航道可通航千吨以下轮船.干流,支流,湖泊与人工运河相互贯通联结,组成了中国最大的水运网.1949年后,重点整治了重庆到宜昌段的险滩,改善了航道设施,大大提高了川江通航能力.长江干,支流航道同成昆,京广,川黔,成渝,焦枝等铁路干线相交,还通过运河和局部地段的水陆联运,与淮河,珠江及浙闽水系相连.目前整个长江干流货运量比1949年初期增加约15倍,客运量增长12.6倍,沿线港口吞吐量增加12倍以上;所完成的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货运总量的42.6%.沿线主要港口有重庆,宜昌,沙市,城陵矶,武汉,黄石,九江,安庆,芜湖,马鞍山,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上海等.

目前,长江水运货运量已经超过国外内河水运发达的通航河流,成为目前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2010年,长江水运货物周转量64305.28亿吨公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634标箱,江海直达运量5.5亿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5.1%、20.6%、23.6%和9.0%.2010年,长江水系水运货物量为12.3亿吨,是密西西比河水系水运货物量的1.6倍.长江沿岸七省二市集聚了我国41%以上的经济总量.目前,长江水运承担了沿江企业生产所需80%的铁矿石、72%的原油、83%的电煤运输.

(2)珠江,是华南以广州为中心的最大水系,水运大动脉,通航价值仅次于长江.目前通航里程只及河长1/3,其中通航机动船只的仅占1/6,尚有很大发展潜力.

西江,是珠江水系主要内河航运干线.梧州至广州段可常年通航轮船,百色以下可通小型轮驳船,木帆船可上溯至云南境内.北江韶关以下可通轮船,韶关以上及各支流多可通航木帆船.东江除龙川以上至合河口只能通航木船外,龙川以下400多公里均可通航轮船.

(3)淮河,自古即为重要通航河流,后因12世纪末黄河夺淮,又遭历代人为破坏,淮河遂成害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40年来的努力,干支流航运量增长较快,80年代后期比1949年增长7倍.淮河水运潜力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4)黄河航运价值远不如长江,珠江等河流,贵德以上基本不能通航,贵德到中卫间只通皮筏,中卫一银川,西小召—河口,龙门—孟津及孟津—陶城铺间可通木船,陶城铺—垦利间可通小轮,垦利以下航道水浅则不通航.

(5)黑龙江、松花江,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通航里程约2200公里.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支流,可通航里程达1500公里,航运价值较大.黑龙江、松花江全年有冰封期5~6个月,冰封期间虽不能通航船只,但可发展东北地区特有运输方式——冰上运输.

(6)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路线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的修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缺少南北纵向天然航道之不足,对沟通中国南北物资交流有重要作用.京杭运河自兴修以来,几经变动,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整治,季节性通航里程已可达1100公里,自邳县以南660公里则终年通航.

二、管道运输

(一)西气东输

2000年2月国务院第一次会议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这是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

规划中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方式进行,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每年120亿立方米。工程在2000-2001年内先后动工,于2007年全部建成。是中国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天然气管道。

介绍:“西气东输”,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道管,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自新疆轮台县塔里木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库尔勒、吐鲁番、鄯善、哈密、柳园、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宝鸡、西安、洛阳、信阳、合肥、南京、常州等地区。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

规划:根据天然气的资源状况和勘探形势,国家决定启动西气东输工程,加快建设天然气管道,除了建成的陕京天然气管线,还要再建设3条天然气管线,即塔里木—上海、青海涩北—西宁—甘肃兰州、重庆忠县—湖北武汉的天然气管道,以尽快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满足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群众生活对天然气的迫切需要。从更大的范围看,正在规划中的引进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将与西气东输大动脉相连接,还有引进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天然气管道也正在规划,这两条管道也属“西气东输”之列。

(二)我国管道运输现状

1、陆上三大战略性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基本形成

随着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开工,我国西北、东北和西南陆上三大战略性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基本形成。

(1)西北油气进口通道

西北油气进口通道包括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资源来自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其中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和中亚天然气管道一期已经建成投产,是我国成功实施的第一条陆上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管道项目。这些管道的建成,不仅使我国摆脱资源引进单一海上通道的不利处境,增加了进口资源的安全性,还为中亚资源东流打开了通道。

(2)东北油气进口通道

东北油气进口通道主要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和中俄天然气管道,其中原油管道已经建成投产,天然气管道还在筹划中。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从中俄边境的漠河进入我国黑龙境内。该管道设计输油能力1500万吨/年,已于2010 年12 月投产运营。

(3)西南油气进口通道

西南油气进口通道包括中缅原油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市,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原油管道设计能力2000 万吨/ 年,天然气管道设计能力120 亿方/ 年。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已经于2010 年6 月开工建设,预计2013 年投产

2、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

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建油气管道总长度达到约8.2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4万公里,原油管道2.2 万公里,成品油管道2万公里,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 (1)原油管道

自1958 年我国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新疆克拉玛依到独山子炼油厂输油管道建成后,随着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油田的相继开发和大中型炼油厂的建成投产,输油管道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原油管道已经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和中部地区形成了区域性的输油管网。主干输油管道主要包括庆铁线及复线、铁大线、铁抚线、铁秦、秦京线、阿独线、西部原油管道、东黄线及复线、东临线及复线、鲁宁线、甬沪宁线及仪长线等。到2010年,建成原油管道2.2 万公里,原油管输能力5亿吨。 (2)天然气管道

我国天然气管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西气东输一线投产后管道建设的加速发展,全国性输气管网已基本形成。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形成了由西气东输系统、陕京系统、秦沈线、忠武线、涩宁兰及复线、长宁线、兰银线、淮武线、冀宁线、川气东送、榆济线等管道为骨架的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全国性供气网络,已建成管道总里程4万公里,干线管网总输气能力超过1000亿立方米/年,并已在西南、环渤海、长三角、中南及西北地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性天然气管网。 (3)成品油管道

我国成品油管道近年来得到较大的发展,并已在西北、西南和珠三角地区建成骨干输油管道,形成了“西油东运、北油南下”格局。主干成品油管道包括西部成品油管道、兰成渝成品 油管道、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茂昆成品油管道等。到2010年,建成成品油管道总里程2 万公里,管输能力1.9 亿吨/ 年

3、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洋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管道建设里程

石化和中海油也在规划相应的长输油气管道,中石化的管道主要集中在成品油管道,预计到2011-2015年新建管道1.4万公里以上,中海油主要集中LNG 管道和成品油管道,预计到2011-2015年新建管道0.8万公里以上。伴随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陕京三线等一批干线管道建成,沿线地方政府对天然气下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正在逐步增加,各地逐步成立省级管网公司,区域性、地方性天然气管网建设将成为新的市场热点,预计未来5 年总规模将达到8000 公里以上

一、我国内河运输

1、航道网分布的特点:

① 主要航道干线东西向分布。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除京杭运河外,长江、珠江、淮河

等主要内河航道干线均由西向东入海,与我国资源和经济分布的东、中、西差异有较好的配合作用。

② 绝大部分航道网分布在南方。江苏省的航道里程长达2.4万多千米,占全国总里程的

1/5以上,广东、浙江、湖南3省的内河航道里程均在1万千米以上。从航道密度看,以上海最大(412千米/千平方千米),其次为江苏(240千米/千平方千米)和浙江(106千米/千平方千米)。

③ 通航条件较好的航道集中于“三江两河”水系。可通航百吨以上船舶的航道绝大部分集中

在长江、珠江、黑龙江、淮河和京杭运河五大水系,“三江两河”航线合计3万千米,约占全国该类航道总里程的80%多,其中长江水系占42%。“三江两河”水系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占全国相应总里程的80%以上。

2、我国现在主要的内河航运6条干线

(1)长江

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约8万公里.干流自四川宜宾至入海口,全长2800余公里,可全年通航,是中国全年昼夜通航最长的深水干线内河航道;其中长江口至武汉航道可通5000

吨级的船舶;汉口至重庆间航道可通3000吨江轮,宜宾至重庆间航道可通航千吨以下轮船.干流,支流,湖泊与人工运河相互贯通联结,组成了中国最大的水运网.1949年后,重点整治了重庆到宜昌段的险滩,改善了航道设施,大大提高了川江通航能力.长江干,支流航道同成昆,京广,川黔,成渝,焦枝等铁路干线相交,还通过运河和局部地段的水陆联运,与淮河,珠江及浙闽水系相连.目前整个长江干流货运量比1949年初期增加约15倍,客运量增长12.6倍,沿线港口吞吐量增加12倍以上;所完成的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航运货运总量的42.6%.沿线主要港口有重庆,宜昌,沙市,城陵矶,武汉,黄石,九江,安庆,芜湖,马鞍山,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上海等.

目前,长江水运货运量已经超过国外内河水运发达的通航河流,成为目前世界上内河运输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河流.2010年,长江水运货物周转量64305.28亿吨公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634标箱,江海直达运量5.5亿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5.1%、20.6%、23.6%和9.0%.2010年,长江水系水运货物量为12.3亿吨,是密西西比河水系水运货物量的1.6倍.长江沿岸七省二市集聚了我国41%以上的经济总量.目前,长江水运承担了沿江企业生产所需80%的铁矿石、72%的原油、83%的电煤运输.

(2)珠江,是华南以广州为中心的最大水系,水运大动脉,通航价值仅次于长江.目前通航里程只及河长1/3,其中通航机动船只的仅占1/6,尚有很大发展潜力.

西江,是珠江水系主要内河航运干线.梧州至广州段可常年通航轮船,百色以下可通小型轮驳船,木帆船可上溯至云南境内.北江韶关以下可通轮船,韶关以上及各支流多可通航木帆船.东江除龙川以上至合河口只能通航木船外,龙川以下400多公里均可通航轮船.

(3)淮河,自古即为重要通航河流,后因12世纪末黄河夺淮,又遭历代人为破坏,淮河遂成害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40年来的努力,干支流航运量增长较快,80年代后期比1949年增长7倍.淮河水运潜力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4)黄河航运价值远不如长江,珠江等河流,贵德以上基本不能通航,贵德到中卫间只通皮筏,中卫一银川,西小召—河口,龙门—孟津及孟津—陶城铺间可通木船,陶城铺—垦利间可通小轮,垦利以下航道水浅则不通航.

(5)黑龙江、松花江,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通航里程约2200公里.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支流,可通航里程达1500公里,航运价值较大.黑龙江、松花江全年有冰封期5~6个月,冰封期间虽不能通航船只,但可发展东北地区特有运输方式——冰上运输.

(6)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路线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它的修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缺少南北纵向天然航道之不足,对沟通中国南北物资交流有重要作用.京杭运河自兴修以来,几经变动,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整治,季节性通航里程已可达1100公里,自邳县以南660公里则终年通航.

二、管道运输

(一)西气东输

2000年2月国务院第一次会议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这是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

规划中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方式进行,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每年120亿立方米。工程在2000-2001年内先后动工,于2007年全部建成。是中国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天然气管道。

介绍:“西气东输”,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道管,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自新疆轮台县塔里木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库尔勒、吐鲁番、鄯善、哈密、柳园、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宝鸡、西安、洛阳、信阳、合肥、南京、常州等地区。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

规划:根据天然气的资源状况和勘探形势,国家决定启动西气东输工程,加快建设天然气管道,除了建成的陕京天然气管线,还要再建设3条天然气管线,即塔里木—上海、青海涩北—西宁—甘肃兰州、重庆忠县—湖北武汉的天然气管道,以尽快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满足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群众生活对天然气的迫切需要。从更大的范围看,正在规划中的引进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管道将与西气东输大动脉相连接,还有引进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天然气管道也正在规划,这两条管道也属“西气东输”之列。

(二)我国管道运输现状

1、陆上三大战略性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基本形成

随着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开工,我国西北、东北和西南陆上三大战略性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基本形成。

(1)西北油气进口通道

西北油气进口通道包括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资源来自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其中中哈原油管道一期和中亚天然气管道一期已经建成投产,是我国成功实施的第一条陆上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管道项目。这些管道的建成,不仅使我国摆脱资源引进单一海上通道的不利处境,增加了进口资源的安全性,还为中亚资源东流打开了通道。

(2)东北油气进口通道

东北油气进口通道主要包括中俄原油管道和中俄天然气管道,其中原油管道已经建成投产,天然气管道还在筹划中。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从中俄边境的漠河进入我国黑龙境内。该管道设计输油能力1500万吨/年,已于2010 年12 月投产运营。

(3)西南油气进口通道

西南油气进口通道包括中缅原油管道和中缅天然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市,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原油管道设计能力2000 万吨/ 年,天然气管道设计能力120 亿方/ 年。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已经于2010 年6 月开工建设,预计2013 年投产

2、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

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建油气管道总长度达到约8.2万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4万公里,原油管道2.2 万公里,成品油管道2万公里,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 (1)原油管道

自1958 年我国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新疆克拉玛依到独山子炼油厂输油管道建成后,随着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油田的相继开发和大中型炼油厂的建成投产,输油管道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原油管道已经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和中部地区形成了区域性的输油管网。主干输油管道主要包括庆铁线及复线、铁大线、铁抚线、铁秦、秦京线、阿独线、西部原油管道、东黄线及复线、东临线及复线、鲁宁线、甬沪宁线及仪长线等。到2010年,建成原油管道2.2 万公里,原油管输能力5亿吨。 (2)天然气管道

我国天然气管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西气东输一线投产后管道建设的加速发展,全国性输气管网已基本形成。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形成了由西气东输系统、陕京系统、秦沈线、忠武线、涩宁兰及复线、长宁线、兰银线、淮武线、冀宁线、川气东送、榆济线等管道为骨架的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全国性供气网络,已建成管道总里程4万公里,干线管网总输气能力超过1000亿立方米/年,并已在西南、环渤海、长三角、中南及西北地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性天然气管网。 (3)成品油管道

我国成品油管道近年来得到较大的发展,并已在西北、西南和珠三角地区建成骨干输油管道,形成了“西油东运、北油南下”格局。主干成品油管道包括西部成品油管道、兰成渝成品 油管道、兰郑长成品油管道、茂昆成品油管道等。到2010年,建成成品油管道总里程2 万公里,管输能力1.9 亿吨/ 年

3、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洋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大管道建设里程

石化和中海油也在规划相应的长输油气管道,中石化的管道主要集中在成品油管道,预计到2011-2015年新建管道1.4万公里以上,中海油主要集中LNG 管道和成品油管道,预计到2011-2015年新建管道0.8万公里以上。伴随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陕京三线等一批干线管道建成,沿线地方政府对天然气下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正在逐步增加,各地逐步成立省级管网公司,区域性、地方性天然气管网建设将成为新的市场热点,预计未来5 年总规模将达到8000 公里以上


相关内容

  •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3课时)
  • 第四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3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如何在货物买卖合同中签订保险条款: 2. 了解并掌握海运货物保险的风险与损失: 3. 掌握我国海运货物保险条款中的各种险别及其承保范围: 4. 了解伦敦保险协会海运货物保险条款: 5. 掌握合同中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的计算等问题: 6. ...

  • 国际运输与保险名词解释,简答
  • 第一部分 国际货物运输 船舶赢得该国国籍. 18.托运人:是指与承运人签订运输合同,送交所云货物的人,通 第一章 国际货物运输总述 一.名词解释 国际货物运输:就是货物在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运输. 二.简答题 1.简述运输业的发展. 答:运输业是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它具有自己的特点. ( ...

  • 国内公路货物运输定额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公路货物运输定额保险条款 保险货物范围 第一条 凡在国内经公路运输符合国家规定的货物均可作为本保险的保险货物. 第二条 下列货物非经投保人与保险人特别约定,并在保险单上载明,不在保险货物范围以内:金银.珠宝.钻石.玉器.首饰.古币.古玩.古书.古画.邮票.艺术品.稀 ...

  • 17.铁路货物运输保险条款
  •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铁路货物运输保险条款 保险标的范围 第一条 凡在国内经铁路运输的货物均可为本保险之标的. 第二条 下列货物非经投保人与保险人特别约定,并在保险单(凭证)上载明,不在保险标的范围以内:金银.珠宝.钻石.玉器.首饰.古币.古玩.古书.古画.邮票.艺术品.稀有金属等珍贵财物. ...

  • 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精品
  • 发 票 号 码 保险单号次 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为被保险人) 的要求由被保险人向本公司缴付约定的保险费,按照本保险单承保险别和背后所载条款与下列特款承保下述货物运输保险,特立本保险单. 标记 包装及量 保险货物项目 保险金额(表格 ...

  • 国内水路.铁路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 国内水路.铁路货物运输保险条款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使保险货物在水路.铁路运输过程中,因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能够得到经济补偿,并加强货物运输的安全防损工作,以利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特兴趣办本保险. 第二章 保险责任 第二条 本保险分为基本险和综合险两种.保险货物遭受 ...

  • 海洋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 1.海洋货物运输保险单 marine cargo transportation insurance policy 发 票 号 码 保险单号次 invoice no. policy no. 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根据____________ (以下简称为被保险人)的要求由被保险人向本公 ...

  • 航空运输货物保险条款(2010 版)
  • 航空运输货物保险条款 (20102010版) 一.责任范围 责任范围 本保险分为航空运输险和航空运输一切险二种.被保险货物遭受损失时,本保险按保险单上订明承保险别的条款负赔偿责任. (一)航空运输险 本保险负责赔偿: 1.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雷电.火灾或爆炸或由于飞机遭受恶劣气候或其它危难事故而 ...

  • 货运保险案例分析
  • <国际货运与保险> 案例分析 8B104126:李江伟 8B104127:胡晓峰 8B104128:关静定 8B104129:王龙龙 8B104130:汤 超 8B104131:秦超凡 8B104132:孟进喜 「案情」 德国MY 公司(卖方)与捷高公司(买方)达成CIF 买卖合同,货物 ...

  • 公路运输合同纠纷代理词
  • 篇一: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代理词 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代理词 尊敬的审判员: 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受本案原告×××的委托及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的指派,担任×××诉北京×××客运有限责任公司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一案的诉讼代理人,现发表代理意见如下: 一.关于本案的案由. 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