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孩子教学反思(共9篇)

篇一:乡下孩子教学反思

《乡下孩子》教学反思

毛浓华

《乡下孩子》是一篇儿童诗,词句优美,描写了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游戏、劳动等生活情景。短短的几句话,写得很优美,但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读懂呢?对,在读字上下功夫。 因此在设计这个课时,我首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乡下孩子生活和活动的幸福,快乐、有趣,并进行适当的想象说话训练。比如在教学第一小节中,我通过将“欢唱的黄鹂”和“盛开的野菊”两个重点词语出示,指导朗读,用一句“这只黄鹂正在唱着欢乐的歌,谁能再来读好这个词语呢?”提问孩子们,然后进行朗读指导。在教学第二小节时,我则先进范读,再在齐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想象,想想乡下孩子会编什么样的故事?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紧张学习之后有放松的时间。在教学第三小节时,我则通过让学生想象“撑圆肚皮的小猪”和“乐坏馋嘴的猫咪”是什么样的,然后进行拓展,既朗读出了诗句的感情,又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总之,整堂课学生各式各样的读始终贯穿其中,使得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的教学目的得以达成。

篇二:《乡下孩子》教学反思

《乡下孩子》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以吟读为主,让孩子们自由想象,发表自己的理解。首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做到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在给孩子正音后,让学生二读课文,划出小节。想想每小节都写了乡下孩子什么有趣的事?接着,我让他们聆听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激发他们也要把课文读好的欲望。通过三次不同要求的读,使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逐步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课文绚丽多彩的插图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幻灯片,让孩子对文中景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飞舞的蝴蝶,游动的小鱼和漂亮的白鹅,可爱花狗,美丽的公鸡,馋嘴的猫咪,,憨厚的胖猪,清澈见底的溪水,盛开的野花等景物,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乡下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抓住“捉蝴蝶”----“遍故事”,“含草叶”----“吹歌曲”等词,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稍稍长大一些的“乡下孩子”在乐趣无穷的自然中玩耍、嬉戏的情景,感受“乡下孩子”无忧无虑的愉快心情。然后抓住“挖野菜”、“逮小鱼”等词让学生了解又长大一些的“乡下孩子”会在闲暇时帮父母做一些事了。通过“撑圆了”、“乐坏了”等词感受劳动的滋味----乐在其中!这些令人充满遐想的语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在层层深入地朗读过程中意会课文用词的贴切与精美,渐入佳境。通过朗读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诗句,学生们体会到了农村的广阔与前途的光明。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去学习,在读中去欣赏,去接受文本的魅力。 篇三:乡下孩子反思

《乡下孩子》是一首充满童真的小诗,它描绘了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的孩子特有的欢乐。 为学生再现乡村美好的生活情景,使他们觉得自己仿佛又置身于美丽的乡下,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阳光下捉蝴蝶、采草叶、吹歌曲、逮小鱼、挖野菜??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和课文内容相符的图片,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使他们轻松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在此基础上,我通过指名读,让学生进行点评,分节读,齐读,教师配乐示范读,学生自由读,反复朗读、吟诵,把诗歌的语言再转化为有声的图画,让学生把胸中的诗境与课文情境所展示的形象融合在一起,从而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抛出了本节课的交流话题:乡下孩子的生活怎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和词语,标注出来,并读一读,再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

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把乡下孩子生活的快乐,幸福,自由,有趣都一一说出来了。并说出了自己的体会。例“曾是妈妈怀里欢畅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这句话体会到孩子生活的很幸福。”“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体会到乡下孩子很快乐。”“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体会到孩子很聪明。”“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体会到乡下孩子很勤劳。”“逮一窜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体会到乡下孩子不但勤劳而且很能干。”孩子们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去思、去想、去创造,真切的体会到了乡下孩子生活的乐趣,领略到了诗文独有的意境美。

为了积极地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换位体验,创造想象,也来当一当小诗人。于是我又抛出了拓展问题:想象一下,乡下孩子还有哪些趣事呢?仿照书上句式说一说。这时,学生个个处于一种跃跃欲试、呼之欲出的状态。于是,智慧的火花不断在课堂上迸发。例如精彩发言:

窦晓玥“逮一只绿色的蝈蝈儿,送给邻居家寂寞的奶奶,让她感到温暖和快乐。”

窦晓妍“摘一串野果,撑圆了小刺猬的肚皮。”宋耀宇“采一束野花,编成美丽的花环,送给漂亮的妈妈。”

李若晗“画一幅图画,乐坏了邻居家的小妹妹。”

耿雷钧“挖一篮野菜,乐坏了馋嘴的小白兔。”

高易达的“捐一些零花钱,献给玉树受灾的小朋友们。”

刘文萱“摘一篮松果,乐坏了可爱的小松鼠。”

王佳睿“捡一片火红的枫叶,做一张贺卡,送给敬爱的老师。”

赵之恒“唱一首儿歌,送给亲爱的妈妈。”

杨洁“拔两个萝卜,乐坏了馋嘴的小白兔。”

李成玉“割一篮青草,撑圆了小羊的肚皮。”

崔轻扬“捉一串小虾,乐坏了饥饿的小鸭子。”

杜雨轩“摘一篮桃子,撑圆了小猴子的肚皮。”

张炎“采一篮蘑菇,乐坏了淘气的小白兔。”

杨浩笛“捉一只大青虫,送给美丽的大公鸡。”

??

每个学生的回答都是那么丰富生动而又趣味横生的。

语文的学习最终是要将别人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语言。于是我因势利导,让孩子们用笔记下自己的精彩瞬间,写一写自己做过的事和得到的乐趣。这样的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丰富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又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了句式,丰富了语言。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同桌互相检查这首诗的背诵,然后上机进入我们班级《快乐精灵》的博客圈,进行拓展阅读。

尽管这节课的容量很大,但孩子们都学得兴致勃勃,津津有味,而且都乐在其中,学有所获。

篇四:《乡下孩子》教案

《乡下孩子》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趣事,激发 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三.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情境法

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新词组让我们大家一起回顾下。(课件出示—全班齐读)。你们想知道乡下孩子是怎样度过自己的童年?她有什么本领?

(二)讲读课文,深入分析。

讲读第一小节

1.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2.师提问生回答:

师:谁“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使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生答师板书:乡下孩子)

师:这里说的是乡下孩子小时候的事还是现在的事?从课文哪个字可以看出?(曾:这里是曾经,过去的意思)

3.引导学生说一说:乡下孩子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4.细讲句节:

导入: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乡下孩子小时候是怎样的?

(1)引导学生感受妈妈的爱。(师引导生回答)

(2)全班齐读这句话。

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

师:乡下孩子觉得躺在妈妈怀里像什么?(生答师板书:欢唱的黄鹂)

师:你们见过黄鹂嘛?想听听黄鹂的歌声嘛?(课件显示黄鹂图片和叫声) 师:你们觉得黄鹂漂亮嘛?歌声欢快嘛?(板书:欢唱—谁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读出欢快的节奏。)

(3)引导学生感受爸爸的爱。(师引导生回答)

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师:乡下孩子小时候是在怎样与自己爸爸玩的?(生答师板书:盛开野菊—引导学生看课本图片了解什么是野菊)

(4)指导学生朗读“爸爸”“妈妈”时要读轻声。

(5)分析“野”字结构。(部首是里,结构是左右,组词:野外,野菊)

(6)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躺在妈妈怀里,骑在爸爸背上是什么感觉,体验父母对我们的爱。

(7)全班朗读第一小节,能背的同学尽量背下来。

讲读第2,3小节

过渡:在爸妈的呵护下,乡下孩子愉快的成长着,你们想知道乡下孩子在

童年时会玩什么游戏?有哪些本领嘛?

1.全班快速朗读第2,3小节,用笔画出乡下孩子会玩什么游戏?有什么本领?

2.请个别学生说一说(教师引导并板书:乡下孩子会—捉,会—含,会—挖,会—逮)。

3.捉蝴蝶,编歌曲。(想象力丰富,聪明)

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课件显示)

(1)引导学生想象乡下孩子捉蝴蝶的动作,想一想乡下孩子在捉到蝴蝶时的心情。

(2)请个别学生加上动作朗读这句话。

(3)解析“编织”:这里不是指妈妈编织毛衣而是指创造故事;让学生用编织造句。

4.含草叶,吹歌曲。(聪明)

导入:你们能用草叶吹出歌曲嘛?

含一片草叶,可以吹出动听的歌曲。(课件显示)

(1)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2)乡下孩子能用草叶吹出动听的歌曲,你们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聪明)

5.挖野菜,撑肚皮。(勤劳,能干)

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课件显示)

导入:想一想乡下孩子平时在家会帮她父母干什么家务活?(生回答师板书:挖野菜—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理解)

(1)课文中“撑圆的肚皮”说明了什么?(看课文插图理解,这里是说小猪吃得肚子圆鼓鼓的)

(2)乡下孩子把小猪养的肥肥的,你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懂事,勤劳,能干)。

(3)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6.逮小鱼,乐猫咪。(负责)

导入:乡下孩子喂饱了小猪接下来该喂家里的猫咪了。想一想她是怎样喂的? 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课件显示)

(1)思考“一串”是什么意思?(即很多的鱼)我们能不能把“一串”改成“一条”?

(2)想一想乐坏的猫咪是怎样的?它会说些什么话?(例如:感谢你!)

(3)学生齐读这句话。

7.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2,3小节。

(1)全班齐读2,3小节。

(2)问学生在这件事中最喜欢哪件事,把自己喜欢的那件事读给大家听并背诵。

(三).课外拓展:做一做看谁能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课件出示让学生做) a割一把青菜,喂饱了山羊。

b.端一盘骨头,乐坏了小狗。

c.抓一把米粒,撒给了小鸡。

d.拔两根萝卜,递给了兔子。

讲读第4小节

导入:乡下孩子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呀,有趣!谁来说一说乡下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幸福快乐的生活呢?

(1)全班齐读第4小节并回答问题(生答师板书:生—阳光 长—旷野)。

(2)解析“旷野”意思即空旷的原野,让学生造句。

(四).小节并引导学生回顾全文

(1)教师指板书引导学生回归全文。

(2)全班有感情朗读全文并背诵。(播放课文朗读mp3)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下节课抽查。

九.板书设计:

生:阳光

乡下孩子

长:旷野

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本课教学我就以读为主,通过各种形式地朗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并且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如:在教授“曾是妈妈怀里欢畅的黄鹂”一句时,

我抓住了“曾”,让学生体会自己小的时候,在妈妈身边是什么样子,时而撒娇,时而打闹,时而又甜甜地睡觉等等,告诉学生在妈妈的怀里孩子是多么的幸福呀!从而再引入诗句,学生真正体会理解到诗句含义,再进行朗读指导时,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如挖野菜,含草叶时,带领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读,学生们一样很容易就能恰如其分地进行有感情地表演朗读。学生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用内心的情感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演能力,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也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篇五:乡下孩子教学案例

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儿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

姜淑兰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二类生字和十个一类生字,.能正确、流利地读熟课文,学会书写“ 怀、坏、野”;

2.理解文中的词语,体会乡下生活的自由自在和无边的乐趣,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理念】

识字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乡下孩子》是一首短小、生动的小诗,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力求抓住认读的难点,提升识字的有效性;抓住理解的关键点,丰厚识字的内涵性;抓住想象的训练点,提升识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发现,在识字的过程中探究,在识字的过程总结出学习的规律,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让识字成为乐趣,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儿。

【教学过程】

一、城乡比照,引入新课: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书吗?今天老师特意为你们带来了一本图画书,这本书将带领我们走出城市,感受另外一片世界。

2.配乐播放绘本故事《俺们农村》中的部分图片;

3.交流: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

4.师:这本有趣的书叫《俺们农村》,你想认识那里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到农村去看看那里孩子的生活(板书“乡下孩子”)

【设计意图:生活在城里的孩子每天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的大楼、川流不息的马路和各种现代化的设施,对乡下孩子的生活很难体会,学好这一课首先要带领

学生入境。而图片则是最直观、最能产生深刻印象的媒介,所以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采用欣赏绘本的方法。《俺们农村》是一位七十多岁从未学过绘画技巧的河南农村老奶奶的作品,画面稚拙,孩子们特别喜欢,同时画面内容体现了农村特有的风貌和人们劳动、娱乐的场景,一下子将学生带进最淳朴的乡村生活中。】

二、抓住短语,读通课文:

1.师:乡下孩子的生活跟我们城里孩子有什么不同呢?读读这首小诗,要求把每个字都看到眼里,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读不通的地方来回多读几遍。

2.初读检查:开火车一人读一小节,其他同学用笔在读得不对的地方做个记号,正音、练读;

3.短语练读:“欢唱的黄鹂”变红,这个由“的”字连接的短语要连读,不能拖音,中

间的“的”要念得又轻又短。

(1)老师范读,然后指名读;

(2)这样的短语文中还有好几个(其他几个也变红)指名读,齐读。

4.再读课文:短语读好了,节奏就出来了,小诗就读得更好听了,谁再来读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如何才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学情,了解学生在认读上的难点,然后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本课的认读环节里,我设计了两个层次,首先是学生自己结合拼音认读课文,尝试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但这一目标在第一遍读课文后很难全面达成,于是我结合初读检查的结果,安排了第二个层次的认读,即短语的练读。原因有二:首先,本课短语很多,可以说是小诗的主要组成“单位”,并且包含了大部分的生字词,短语读正确了,课文基本上就能读正确;其次,在初读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读到带有“的”字的短语时拖音、唱读,影响了课文诵读的节奏和情感表达。初读环节通过这两个层次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扎实过好认读关,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随文识字,细读理解:

(一)感悟第一小节:乡下孩子的幸福

1.(出示小女孩的图)小朋友,你们看,乡下孩子朝我们走来了,这个孩子,她曾经是——(出示前半句齐读),她曾经是——(出示后半句齐读);

2.“曾”字是什么意思?那时乡下孩子还很小呢,爸爸妈妈可喜欢了,你瞧,她躺在妈妈的——,爸爸的——(妈妈的怀里,爸爸的背上)

3.可课文里说妈妈抱的是“欢唱的黄鹂”,爸爸背的是“盛开的野菊”这是怎么回事?

4.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体会:

(1)见过黄鹂吗?瞧(出示黄鹂图片),听(播放黄鹂叫声),黄鹂的叫声怎么样?就像孩子在笑、在唱、在叫,多好听啊!指名朗读前两行。

(2)她还是爸爸背上的野菊呢(播放野菊花图片),野菊真美,爸爸背上的小姑娘你觉得她怎样呢?(出示图)指名朗读后两行。

5.小朋友们也在妈妈怀里躺过,在爸爸背上趴过,那是什么感觉?适机教学“怀里”:妈妈吧她的爱通过这暖暖的怀抱传递给你了,所以“怀”的偏旁是?(老师给“竖心旁”描红),妈妈的心跟你贴得多近啊!

6.你能把温暖、幸福、快乐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课文第一小节虽然只有一句话,四小行,但却是全文理解上最难的,学生要通过“欢唱的黄鹂”和“盛开的野菊”两个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比喻,感受乡下孩子的在妈妈怀里、爸爸背上的快乐和幸福非常困难。比喻句的理解最有效的方法是寻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点,乡下孩子与黄鹂和野菊有什么共同特征呢?我让孩子们听一听黄鹂的叫声,感受叫声的悦耳;看一看山间、田野里的野菊,感受野菊的美丽。直观的欣赏让学生看到了乡下孩子。然而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教学还没有结束。“怀里”和“背上”是我设计的情感体验的抓手,尤其是生字“怀”的教学,借助偏旁巧妙地将“怀里”和幸福联系到了一起,让学生在充满温情的氛围里感悟、朗读。】

(二)体验二、三小节:乡下生活的乐趣

过渡:慢慢的,孩子长大了,她从妈妈的怀里、爸爸的背上走下来,发现周围有那么多好玩的事,她一下子就投入了进去,玩了起来,读读二、三小节,看看他们在玩些什么。

1.学生自读二、三小节;

2.你看到乡下孩子了吗?根据回答出示词卡:“捉蝴蝶、含草叶、挖野菜、逮小鱼”。你想跟他们一起去玩吗?

3.捉蝴蝶

(1)师:一个暖洋洋的午后,我们跟乡下孩子一起来到了田野里,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瞧,一只蝴蝶飞过来了,谁来捉住它。

(2)第一个孩子没有捉到,大家共同探讨怎样才能捉到蝴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指着板书“捉”字分析:脚步要轻出手要敏捷,手脚配合,学生再次表演。

(3)乡下孩子看着美丽的蝴蝶还编了个美丽的故事呢,她会编什么故事呢?(学生想象,编出各种故事)

(4)出示“编织”词卡,读读这个词,边读边观察这个词有什么特点,偏旁与什么有关?(出示图)妈妈用线在编织什么?在编织美丽的故事里,编织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田野里,捉了一只蝴蝶,还编了一个故事,你们羡慕不羡慕乡下孩子?你还想去玩什么?(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顺序根据学生回答来决定。)

4.含草叶

(1)你也来含一片试试?(学生上台面对大家表演)

(2)能吹响吗?如果是乡下孩子呢?猜猜她会吹什么歌?唱一句。这些动听的歌曲,乡下孩子能用草叶吹出来,你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评价:多能干、多厉害)

5.挖野菜

(1)根据学生回答,问:你准备挖多少?

(2)(指图)小猪吃得多饱呀,肚子有多大——撑圆了(出示词卡)做出动作认读,(评价:吃呀吃呀,肚子越撑越大,像个大气球了,真是贪吃的小猪啊)。

(3)谁能做着动作读这一句话?(时机范读)

6.逮小鱼

(1)喂饱了小猪,别忘了猫咪,谁想去逮小鱼?(出示小河里小鱼游动的动画)小鱼在水里可灵活了,我们城里的孩子会逮小鱼吗?学生交流。老师评:那是钓,那是捕。

(2)理解“逮”字:要用手直接去逮。平时我们常说“逮老鼠”、“逮小偷”、“逮蚂蚱”,“逮”字告诉我们动作要快,看老师的(老师表演“逮小鱼”的动作 )

(3)一条小鱼我们都不容易逮住,乡下孩子逮了多少?本领真大!这串小鱼把猫咪给“乐坏了”(出示词卡认读)乐坏了的猫咪喵喵叫,好像在说什么?(再读词卡,读出小猫的快乐)

7.男女生对读二、三小节,比一比谁传递的快乐多;

8.你们去过乡下吗?乡下还有哪些好玩的事让你也很羡慕?(板书其中一两个,如:捉蚂蚁、摘果子)捉蚂蚁干什么,摘果子干什么,谁学着课文编一编?

【设计意图:二、三两小节里课文安排了四件有趣的事情,这两小节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朗读、想象、表演等方式去体验,感受乡下孩子生活的快乐,对乡下孩子的生活充满憧憬。从形式上看,教学形式活泼、手段多样,媒体辅助生动有趣,以学生的想法来引领教学顺序,看上去“形散”。但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学坚持以识字为重点,做到“神不散”,并且,将识字与课文理解相结合,识得有效,识得有趣。例如,“捉”、“逮”、“撑”与表演相结合;“编织”与生活做对比,理解其多义。学生在课堂设置的情境中学会了捉蝴蝶,学会了逮小鱼,喜欢上了编故事,等等,尽情地表达、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深情而夸张地朗读,是学习这一部分的最佳课堂状态。 】

(四)诵读第四小节:乡下生活的遐想

1.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出示第四小节,师:哦,乡下孩子,生:——

2.读全诗:乡下孩子多么自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捧起书,我们一起读课文(先全班读,然后指名一个朗读好的学生当代表读)

总结:乡下是这么有趣,乡下孩子是那么快乐,我们城里孩子又有怎样的快乐,下节课让我们也做小诗人,也来写一写、编一编。

(五)指导书写:

1.出示“野、怀、坏”认读,辩读“怀、坏”

2.认识新偏旁;

3.分析结构,利用竖中线明确左右结构的字的两种情况:左右同宽,左窄右宽;

4.“野”字左右长度的比较,发现“上齐下不齐”的规律;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这首小诗,让人深刻感受到乡下是一个让人着迷和向往的地方。对于长期生活在城里,远离农村,远离自然的孩子们来说,这首小诗在他们的心灵里铺上了一片绿色,打开了童年生活的另一片天地。有人说孩子就

是诗人,在学习这首灵动、快乐的小诗时,孩子们的这种天赋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无需多刻意引导,孩子们的语言就是一句句诗,有的孩子说:“爸爸的背就是大地,孩子就像一朵野菊盛开在大地上。”多诗意!有个孩子在编织故事时这样想象:“蝴蝶在花丛里遇到了最美丽的花,他们结婚了。”多浪漫!有个孩子在放飞愿望时说:“我多希望光着脚丫,到乡下的田埂上走一走。”多自在!

这节课上,孩子们的心灵自然生长,童性得以抒发。除了教法上的有效、适切,更重要的是教师俯下身子,与孩子们一起感受快乐,与他们一起游戏,成为孩子们的伙伴,建立起宽松、愉悦、平等的学习氛围,真正让学习成为一件有趣的事儿!】

篇六: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折几根柳条,编一顶漂亮的草帽。

采几朵野花,做一个美丽的花环。

挖一些泥土,做几个可爱的泥娃娃。

捡几粒豆子,贴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拔几根萝卜,乐坏了可爱的小兔。

捉几条小虫,乐坏了馋嘴的小鸡。

抓几只小虾,乐坏了可爱的大白鹅。

割一篮青草,撑圆了小羊的肚皮。

4、乡下孩子 (第二课时)

灌南县长江路小学 陈双琴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启发他们想像,理解诗文内容。

2、通过学习诗文,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四课——乡下孩子(指读课题),知道了乡下孩子生活得——快乐极了。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看看乡下孩子生活的怎么样?

认读生字:

二、看图片 ,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美丽及乡下孩子的愉快生活

师:瞧。他们来了!

播放课件中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欣赏乡下美景,感受乡下孩子的快乐。 教师指课件中的画面,引说:

看,一望无边的原野——绿油油的;小河——碧澄澄的(碧蓝碧蓝的)

五颜六色的野花——竞相开放;乡下孩子在——挖野菜、喂小猪,采野花、扎小辫,唱

歌曲,多快乐!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感觉怎么样?(乡下真美呀!乡下孩子真快乐呀!??) 师:是的。乡下的景色多让人陶醉呀!生活在这里的乡下孩子多么快乐、幸福啊!

三、学习第一小节

1、谁来读一读课文第一小节?

这是说谁“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呢?

指引学生把话说完整:乡下孩子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这是说的乡下孩子小时候,还是现在呢?从哪个字看出?

理解“曾”就是“曾经,过去”。

大家一起说一说:乡下孩子曾是——??,曾是——??。

2、引导学生感受妈妈的爱

师:你们见过黄鹂吗?今天大家表现这么棒,就让大家欣赏一下吧!(课件展示黄鹂图片) 师:这就是黄鹂,怎么样?那黄乎乎的羽毛多引人注目呀!想听听它的欢唱声吗?(课件播放黄鹂的叫声)

师:多么悦耳、动听啊!板书“欢唱”,谁来读一读?

师:多可爱的小黄鹂呀!还有谁想读?

你就像一只欢唱的黄鹂!(板书全“欢唱的黄鹂”)

师:为什么说乡下孩子就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呢?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这样,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在妈妈怀里的感觉。大家闭上眼睛,现在我们躺在妈妈怀里,跟妈妈学说话“爸爸、妈妈”,跟妈妈学说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你在妈妈的引逗下“咯咯咯”地笑着,你“哑哑哑”挥舞着小手,踢蹬着小脚,你发出的每一个声音在妈妈听来都是那么动听。 躺在妈妈的怀里,感觉怎么样?谁来读一读第一句? 师:多欢乐的小黄鹂呀!还有谁想读?女生一起读一读!

(老师带领大家加“怀抱”和“欢唱”的动作)

3、引导学生感受爸爸的爱

小黄鹂稍稍长大些了,它又爬到了爸爸的背上。爸爸会背着乡下孩子干什么呢? 学生自由畅想。

师:在爸爸眼中,他的孩子多么漂亮、可爱呀!就像那——盛开的野菊。

板书“盛开的野菊” (师边板书边指导“里字旁”的笔顺,描述:野菊是一种花草,所以“菊”是草字头,下面是把“句”中的“口”换成了“米”。)

师:在乡下,野菊几乎随处可见,现在是秋天,正是野菊盛开的季节,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展示五彩缤纷的野菊图。——“想说什么?”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学生词汇积累。)

师:想想刚才录像中看到的乡下孩子,是不是和野菊一样漂亮、可爱?谁来读读第二小句?

多漂亮的野菊啊!你也来试试!(老师带领大家加“背上”和“野菊盛开”的动作) 爬在爸爸的背上多快乐啊!男生一起读一读!

4、小时候的乡下孩子尽情享受着爸爸妈妈的疼爱,他们多幸福啊!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爸爸妈妈的爱!

(师生一起朗读表演第一小节,能背诵的同学背诵。)

三、学习2、3小节

师: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乡下孩子愉快地成长着。他们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和我们平时的生活一样吗?

1、请学生拿出笔,自由练读课文2、3小节,画一画乡下孩子会玩哪些游戏,有些什么本领。

2、说一说:乡下孩子会 ,会 ,会 ,会 。

教师板书:捉 / 含 / 挖 / 逮

随机理解“ 逮”意思就是捉。

3、他们做得这些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

(1) 捉蝴蝶 编故事

师:五彩缤纷的野花儿散发出阵阵清香,引来了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你们想捉一只吗?

怎么捉呢?学生各支妙招。

师:让我们一起踮起脚尖儿,轻轻地,轻轻地,猛地一扑,呀!捉住了!乡下孩子喜滋滋地欣赏着这漂亮的蝴蝶,他在想些什么呢?

师:哦,到蝴蝶的家乡去,和蝴蝶姑娘一起跳舞,乡下孩子编织的故事可真美丽呀!让我们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课件展示: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师板书“编织”,理解“编织” 在这里不是指妈妈编织毛衣,而是指创造故事。 师:乡下孩子多有想像力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2) 含草叶 吹歌曲

师:乡下孩子还能干嘛?随学生回答在“含”后面板书“吹出”。

你能用草叶吹歌曲吗?你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

谁把这句话读一读?

(课件展示: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3) 挖野菜 撑猪肚

师:在乡下,连劳动都充满乐趣呢!(指挂图)瞧,乡下孩子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回家了,撑圆了——小猪的肚皮。

师:“撑圆了”说明什么?(看图说说小猪的可爱样:肚子撑得圆鼓鼓的;吃得都快走不动了;饱得不能再饱了??)

师:乡下孩子把小猪养得肥肥的,你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真懂事、真勤劳) 师:让咱们一起在朗读中感受一下劳动的乐趣吧!

生齐读“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

(4)逮小鱼 乐猫咪

师:小猪喂饱了,可别忘了小猫呀!带什么给猫咪呢?

对,小猫最喜欢吃鱼了。

课件出示“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谁来读一读?板书“乐坏”。 师:为什么说逮“一串”小鱼,不是“一条”呢?

小猫见到这么多鱼,会怎么样?(引导学生想像乐坏的猫咪是怎样的) 它好像在说什么?

师:小猫的欢乐把我们小朋友都带乐了,就让我们一起再快快乐乐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4、指导有情趣地读背2、3小节

师:(指板书)这些事儿多有趣啊!在这几件事中你特别感兴趣的是哪件事呢?能把那句诗加点动作表演出来吗?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乡下孩子有趣的生活。咱们一起来演一演吧! 完成练习:动词填空

5、迁移训练

师: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呀!看!他们又去——(课件展示)采几朵野花、割

一篮青草、逮几只蚂蚱、撒几把稻谷??

师:采了野花、割了青草干什么呢?我们也来做个小诗人,学着课文说说看。 课件出示句式:采一束野花, 。

割一篮青草, 。

撒几把稻谷, 。

折几根柳枝, 。

??

(1)分四小组分别讨论。

(2)交流:

采一束野花:送给亲爱的老师(妈妈、好伙伴、爷爷奶奶);

打扮自己的小辫(房间);

编个漂亮的花环??

割一篮青草:喂饱了可爱的小羊;

撑圆了白鹅的肚皮;

养肥了漂亮的白兔??

撒几把稻谷:乐坏了骄傲的公鸡;

逗一逗馋嘴的母鸡??

折几根柳枝:编个可爱的草帽??

(3)谁能把这几句连起来说一说,让它成为完整的一段诗?

(4)乡下孩子的生活真令人向往啊!小朋友,如果你们来到乡下,你还想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放开来去说。

捉几条小虫,乐坏了可爱的公鸡,填饱了鸭的肚皮。

捡几片石子,在河边打水漂。

放一个风筝,去问候天上的白云,去追逐天空的小鸟。

挖几条蚯蚓,去河边钓鱼,乐坏馋嘴的小鸭。

捉几只蟋蟀,看它们怎样格斗。

逮几只蝈蝈,送给邻居家的盲婆婆,听它们动听的歌唱。

捏几团泥巴,建几幢高楼大厦。

??

四、学习第4小节

师: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是太有趣了!为什么乡下孩子会有这么幸福快乐的生活呢?

1、 课件出示第4小节,指名读。

板书:生 阳光 长 旷野

随机理解“旷野”就是空旷的原野。

2、 引导学生回顾全文。

师指板书引说:乡下虽然不像城里有高楼大厦,有闪烁的霓虹灯,但那里有充足的阳光,有广阔的天地,有父母的呵护。我们的乡下孩子就像 —— 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就像 —— 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他们捉一只蝴蝶 —— 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 —— 能吹出动听的歌曲,挖一篮野菜 —— 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 —— 乐坏了馋嘴的猫咪。乡下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无拘无束、幸福愉快地成长着,因为他们 —— 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是呀,正是因为乡下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他们有充足的阳光和开阔的空间,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爸爸妈妈的关心,乡下孩子的童年生活是幸福快乐的。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小节,再次体会乡下孩子的幸福、快乐。

五、结束部分

1、此时,我真想马上飞到乡下去,闻一闻花草的芳香,听一听小鸟的歌唱,到旷野中去奔跑,躺在田埂上睡一觉??小朋友,你们想吗?

想的小朋友站起来,让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演一演,分享一下乡下孩子的快乐!

2、乡下太令人向往了,节假日的时候,让父母带你们到乡下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些乡下趣事,下次我们来交流。

板书设计:4、乡下孩子

欢唱的黄鹂

盛开的野菊

捉 编织 生 阳光

含 吹出 长 旷野

挖 撑圆

逮 乐坏

教学后记:

很少有人选择儿童诗来上公开课,《乡下孩子》又是一篇新课文,这次选择诗歌进行教学,是我对自己的一次挑战。怎样才能把这首简单的诗歌用一堂课的时间去诠释呢?怎样深入浅出让孩子感受到诗歌隽永的意境呢?怎样才能帮学生理解诗歌中精练的语言,又不破坏诗歌的美丽呢?怎样在这节课上让我的学生尽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而不只是流于形式的热闹、浮而不实呢?怎样不露痕迹地让三维目标在这节课中得以体现呢?我思考了很多很多?? 备课中,我汗颜自己语言的苍白,惭愧自己思维的狭隘,我那可怜的文学底蕴令我难以传达对诗歌的感想。我面对的是刚升入二年级的小朋友,可我的语言不够儿童化,环节不够情趣化,我该怎样吸引我的学生呢?我反复地朗读诗歌,教参翻了一遍又一遍;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求教、学习,教案修改了一次又一次;为了更美好地展现诗歌的意境,我细细雕琢着课件??。不管这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备课的过程对我就是一次锤炼和提高!

我追求完美,但能力不及,语文教学本身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上完后,我有成功的欣喜,也有不少的失落,我进一步充实、修改了教案,希望领导、老师们对我的课多多指点,不吝赐教!

篇七:乡下孩子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都树丽

教材分析

《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作者通过对乡下孩子游戏、劳动等童年生活的丰富描写,抒发了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真挚感人。全诗共四个小节,第一小节写乡下孩子幼小时生活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的情景;第二小节写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欢快游戏的情景;第三小节写劳动给乡下孩子带来的欢乐;最后一小节是对乡下孩子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幸福成长的赞美。全诗语言洗练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 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对象是农村孩子,他们对诗歌里描述的农村孩子的生活非常熟悉。而且,学生对诗歌很感兴趣,在上课前已有不少同学能熟练朗读这首诗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观察图画,激趣引入

1、出示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图,并引导学生用填空的形式说图意:( )的蝴蝶,( )的小鱼,( )白鹅,( )的公鸡,( )的猫咪,( )的小猪,( )的溪水,( )的野花。

说说这是什么地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我们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村子里的一草一木我们都很熟悉,谁能说说我们的村子是什么样的?在村子里都发生过 哪些有趣的事?

学生自由发言

3、是呀,我们农村的景色是那么美,小动物是那么可爱,乡下的孩子们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乡下孩子的幸福生活。

(设计意图:用直观形象的乡村画面给学生以视觉冲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作为乡下孩子,生活环境是如此优美,生活是如此丰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2、出示生词,检查认读情况。

怀里、黄鹂、编织、含草叶、馋嘴、猫咪、旷野

3、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这么多生字大家都认识了,真了不起,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识字方法。

4、指名分小节朗读诗歌。

5、合作学习并交流:每一节诗歌写了乡下孩子的什么有趣事情?

(设计意图: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进行想象,使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三、创设意境,读中感悟

1、导读第一小节。

师叙述:“我”是一个乡下孩子,你们觉得我漂亮吗?(学生观察画面后回答)“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特别喜欢我。你们知道我在妈妈怀里,爸爸背上干什么吗? 为什么说我是“欢唱的黄鹂”“盛开的野菊”?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这一小节作者用了两个比喻。把乡下孩子小时候在妈妈怀里“撒娇”“淘气”,在爸爸背上“顽皮”、“任性”的特点表现了出来。学生体会后,心灵碰撞、感悟,要让他们读出那份愉悦之情。)

2、 导读第二小节

师叙述:“我”慢慢长大了,爸爸妈妈把我带到田野里,那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好玩的东西可多呢。我很聪明,你们知道我在田野里玩什么呢?

让学生边读边观察画面,引导学生进入乡下孩子的生活情境。想象:“我”怎样捉蝴蝶,会编个什么样的故事?“我”选用什么样的草叶,会吹出什么动听的曲子?学生感悟后,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和背诵这一段。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那美好的瞬间,激发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爱生命,享受这幸福生活。)

3、 导读第三小节

师叙述:“我不仅聪明、灵巧,我也很能干,我常常帮爸爸妈妈干活,你们知道我会干什么呢?

学生自己阅读,观察画面想象:撑圆了肚皮后的小猪是什么样的?馋嘴的猫咪见到小鱼后又是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这一小节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虽然年龄很小,但也能帮助家里做些事情了,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迁移练习:

乡下孩子除了会挖野菜、逮小鱼,看图想象一下他们还会干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 例:割一把青草,馋坏了美丽的白鹅。

生:拾一串稻穗,乐坏了骄傲的公鸡。

生:拾一把麦穗,撑圆了公鸡的肚皮。

生:割一篮青草,喂饱了馋嘴的小山羊。

„„

师: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有趣!听小朋友这么一说,老师真想马上去到田野里听听青蛙的叫声,闻闻花草的芳香,快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你想吗?请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能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你是一个快乐的乡下孩子吗?

4、师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四、再读,背诵

1、乡下美,乡下的孩子更可爱,喜欢乡下吗?让我们一齐读儿歌,把你的喜爱读出来,加上动作试试,我们就是乡下孩子,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读好。

小朋友自己试着背背——指名背——齐背

五、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2、自学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

3、怎样才能把字写美观?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作指导。

野:里字旁,跟读两遍。“里”作偏旁时,最后一横变为提。

嘴: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上方,右边的“此”、“角”都要写得扁一些,不能拉长。 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怀:左窄右宽,下部齐平。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临写。

5、反馈检查。

(设计意图:汉字的书写,既要加强指导,更需要学生自主理解把握,掌握习字方法。)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的形式写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5 乡下孩子

怀里 黄鹂 欢唱

背上 野菊 盛开

捉蝴蝶 编故事 阳光下生

含草叶 吹歌曲 旷野里长

挖野菜 撑猪肚

逮小鱼 猫乐坏

教学反思:

《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词句优美,写了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游戏、劳动等生活情景。就是那短短几句话,要仔细琢磨起来,东西还不少。所以在设计教学时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乡下孩子生活和活动的幸福、快乐、有趣,并进行适当的想象说话训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重视学生学习思考过程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关注结果。

篇八: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学科( 第三 )册集体备课共(个)案

签名:

篇九:乡下孩子反思2

曾看过一篇文章,对现在的语文教学颇多微词。其中有一点是说现在的语文课是在教课文,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用教材教,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也认为笔者说的没错,多少年,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认为学生把课文读懂了,领悟了,一篇课文就学完了。虽然在课程改革之后,有所改变,但我认为也是小打小闹,改变不大。就从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来说吧,多数是指向教学内容的,如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想感情,而能力目标就比较欠缺了,大多时候都比较模糊。教学二年级《乡下孩子》时,我有意地注意了这一点,下面是我的一些教学感悟。

教学目标:

1、读课文的时候,能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课文中描绘的情景,理解课文内容。

2、用合适的词语形容一下乡下孩子的生活。

3、我们也是乡下孩子,试着也来编写一个小节。

我认为这样的目标比较明确,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标的。目标1是说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因为这是一首诗歌,读懂诗歌的方法之一就是透过文字进行想象。教学中,我利用图片和教师的描述引导学生想象第一小节,学生们感受到了乡下孩子享受着父母的爱,生活得非常幸福。目标2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孩子们用幸福、自由、快乐、勤劳等词语来形容乡下孩子的生活,可见他们真正读懂了课文。目标3是一种写的训练。课文语言优美,适合孩子们积累模仿,教学中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补充了很多内容,大大充实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们写的句子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幸福生活,站起来读的时候一个个都美滋滋的。

篇一:乡下孩子教学反思

《乡下孩子》教学反思

毛浓华

《乡下孩子》是一篇儿童诗,词句优美,描写了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游戏、劳动等生活情景。短短的几句话,写得很优美,但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读懂呢?对,在读字上下功夫。 因此在设计这个课时,我首先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乡下孩子生活和活动的幸福,快乐、有趣,并进行适当的想象说话训练。比如在教学第一小节中,我通过将“欢唱的黄鹂”和“盛开的野菊”两个重点词语出示,指导朗读,用一句“这只黄鹂正在唱着欢乐的歌,谁能再来读好这个词语呢?”提问孩子们,然后进行朗读指导。在教学第二小节时,我则先进范读,再在齐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想象,想想乡下孩子会编什么样的故事?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紧张学习之后有放松的时间。在教学第三小节时,我则通过让学生想象“撑圆肚皮的小猪”和“乐坏馋嘴的猫咪”是什么样的,然后进行拓展,既朗读出了诗句的感情,又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总之,整堂课学生各式各样的读始终贯穿其中,使得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的教学目的得以达成。

篇二:《乡下孩子》教学反思

《乡下孩子》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以吟读为主,让孩子们自由想象,发表自己的理解。首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做到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在给孩子正音后,让学生二读课文,划出小节。想想每小节都写了乡下孩子什么有趣的事?接着,我让他们聆听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激发他们也要把课文读好的欲望。通过三次不同要求的读,使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逐步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课文绚丽多彩的插图提供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幻灯片,让孩子对文中景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飞舞的蝴蝶,游动的小鱼和漂亮的白鹅,可爱花狗,美丽的公鸡,馋嘴的猫咪,,憨厚的胖猪,清澈见底的溪水,盛开的野花等景物,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乡下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抓住“捉蝴蝶”----“遍故事”,“含草叶”----“吹歌曲”等词,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稍稍长大一些的“乡下孩子”在乐趣无穷的自然中玩耍、嬉戏的情景,感受“乡下孩子”无忧无虑的愉快心情。然后抓住“挖野菜”、“逮小鱼”等词让学生了解又长大一些的“乡下孩子”会在闲暇时帮父母做一些事了。通过“撑圆了”、“乐坏了”等词感受劳动的滋味----乐在其中!这些令人充满遐想的语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走进教材,在层层深入地朗读过程中意会课文用词的贴切与精美,渐入佳境。通过朗读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诗句,学生们体会到了农村的广阔与前途的光明。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去学习,在读中去欣赏,去接受文本的魅力。 篇三:乡下孩子反思

《乡下孩子》是一首充满童真的小诗,它描绘了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的孩子特有的欢乐。 为学生再现乡村美好的生活情景,使他们觉得自己仿佛又置身于美丽的乡下,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阳光下捉蝴蝶、采草叶、吹歌曲、逮小鱼、挖野菜??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和课文内容相符的图片,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使他们轻松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在此基础上,我通过指名读,让学生进行点评,分节读,齐读,教师配乐示范读,学生自由读,反复朗读、吟诵,把诗歌的语言再转化为有声的图画,让学生把胸中的诗境与课文情境所展示的形象融合在一起,从而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抛出了本节课的交流话题:乡下孩子的生活怎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和词语,标注出来,并读一读,再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

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把乡下孩子生活的快乐,幸福,自由,有趣都一一说出来了。并说出了自己的体会。例“曾是妈妈怀里欢畅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这句话体会到孩子生活的很幸福。”“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体会到乡下孩子很快乐。”“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体会到孩子很聪明。”“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体会到乡下孩子很勤劳。”“逮一窜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体会到乡下孩子不但勤劳而且很能干。”孩子们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去思、去想、去创造,真切的体会到了乡下孩子生活的乐趣,领略到了诗文独有的意境美。

为了积极地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换位体验,创造想象,也来当一当小诗人。于是我又抛出了拓展问题:想象一下,乡下孩子还有哪些趣事呢?仿照书上句式说一说。这时,学生个个处于一种跃跃欲试、呼之欲出的状态。于是,智慧的火花不断在课堂上迸发。例如精彩发言:

窦晓玥“逮一只绿色的蝈蝈儿,送给邻居家寂寞的奶奶,让她感到温暖和快乐。”

窦晓妍“摘一串野果,撑圆了小刺猬的肚皮。”宋耀宇“采一束野花,编成美丽的花环,送给漂亮的妈妈。”

李若晗“画一幅图画,乐坏了邻居家的小妹妹。”

耿雷钧“挖一篮野菜,乐坏了馋嘴的小白兔。”

高易达的“捐一些零花钱,献给玉树受灾的小朋友们。”

刘文萱“摘一篮松果,乐坏了可爱的小松鼠。”

王佳睿“捡一片火红的枫叶,做一张贺卡,送给敬爱的老师。”

赵之恒“唱一首儿歌,送给亲爱的妈妈。”

杨洁“拔两个萝卜,乐坏了馋嘴的小白兔。”

李成玉“割一篮青草,撑圆了小羊的肚皮。”

崔轻扬“捉一串小虾,乐坏了饥饿的小鸭子。”

杜雨轩“摘一篮桃子,撑圆了小猴子的肚皮。”

张炎“采一篮蘑菇,乐坏了淘气的小白兔。”

杨浩笛“捉一只大青虫,送给美丽的大公鸡。”

??

每个学生的回答都是那么丰富生动而又趣味横生的。

语文的学习最终是要将别人的语言文字化为自己的语言。于是我因势利导,让孩子们用笔记下自己的精彩瞬间,写一写自己做过的事和得到的乐趣。这样的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丰富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又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了句式,丰富了语言。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同桌互相检查这首诗的背诵,然后上机进入我们班级《快乐精灵》的博客圈,进行拓展阅读。

尽管这节课的容量很大,但孩子们都学得兴致勃勃,津津有味,而且都乐在其中,学有所获。

篇四:《乡下孩子》教案

《乡下孩子》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趣事,激发 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三.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情境法

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新词组让我们大家一起回顾下。(课件出示—全班齐读)。你们想知道乡下孩子是怎样度过自己的童年?她有什么本领?

(二)讲读课文,深入分析。

讲读第一小节

1.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2.师提问生回答:

师:谁“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使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生答师板书:乡下孩子)

师:这里说的是乡下孩子小时候的事还是现在的事?从课文哪个字可以看出?(曾:这里是曾经,过去的意思)

3.引导学生说一说:乡下孩子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4.细讲句节:

导入: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乡下孩子小时候是怎样的?

(1)引导学生感受妈妈的爱。(师引导生回答)

(2)全班齐读这句话。

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

师:乡下孩子觉得躺在妈妈怀里像什么?(生答师板书:欢唱的黄鹂)

师:你们见过黄鹂嘛?想听听黄鹂的歌声嘛?(课件显示黄鹂图片和叫声) 师:你们觉得黄鹂漂亮嘛?歌声欢快嘛?(板书:欢唱—谁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读出欢快的节奏。)

(3)引导学生感受爸爸的爱。(师引导生回答)

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师:乡下孩子小时候是在怎样与自己爸爸玩的?(生答师板书:盛开野菊—引导学生看课本图片了解什么是野菊)

(4)指导学生朗读“爸爸”“妈妈”时要读轻声。

(5)分析“野”字结构。(部首是里,结构是左右,组词:野外,野菊)

(6)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躺在妈妈怀里,骑在爸爸背上是什么感觉,体验父母对我们的爱。

(7)全班朗读第一小节,能背的同学尽量背下来。

讲读第2,3小节

过渡:在爸妈的呵护下,乡下孩子愉快的成长着,你们想知道乡下孩子在

童年时会玩什么游戏?有哪些本领嘛?

1.全班快速朗读第2,3小节,用笔画出乡下孩子会玩什么游戏?有什么本领?

2.请个别学生说一说(教师引导并板书:乡下孩子会—捉,会—含,会—挖,会—逮)。

3.捉蝴蝶,编歌曲。(想象力丰富,聪明)

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课件显示)

(1)引导学生想象乡下孩子捉蝴蝶的动作,想一想乡下孩子在捉到蝴蝶时的心情。

(2)请个别学生加上动作朗读这句话。

(3)解析“编织”:这里不是指妈妈编织毛衣而是指创造故事;让学生用编织造句。

4.含草叶,吹歌曲。(聪明)

导入:你们能用草叶吹出歌曲嘛?

含一片草叶,可以吹出动听的歌曲。(课件显示)

(1)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2)乡下孩子能用草叶吹出动听的歌曲,你们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聪明)

5.挖野菜,撑肚皮。(勤劳,能干)

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课件显示)

导入:想一想乡下孩子平时在家会帮她父母干什么家务活?(生回答师板书:挖野菜—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理解)

(1)课文中“撑圆的肚皮”说明了什么?(看课文插图理解,这里是说小猪吃得肚子圆鼓鼓的)

(2)乡下孩子把小猪养的肥肥的,你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懂事,勤劳,能干)。

(3)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6.逮小鱼,乐猫咪。(负责)

导入:乡下孩子喂饱了小猪接下来该喂家里的猫咪了。想一想她是怎样喂的? 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课件显示)

(1)思考“一串”是什么意思?(即很多的鱼)我们能不能把“一串”改成“一条”?

(2)想一想乐坏的猫咪是怎样的?它会说些什么话?(例如:感谢你!)

(3)学生齐读这句话。

7.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2,3小节。

(1)全班齐读2,3小节。

(2)问学生在这件事中最喜欢哪件事,把自己喜欢的那件事读给大家听并背诵。

(三).课外拓展:做一做看谁能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课件出示让学生做) a割一把青菜,喂饱了山羊。

b.端一盘骨头,乐坏了小狗。

c.抓一把米粒,撒给了小鸡。

d.拔两根萝卜,递给了兔子。

讲读第4小节

导入:乡下孩子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呀,有趣!谁来说一说乡下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幸福快乐的生活呢?

(1)全班齐读第4小节并回答问题(生答师板书:生—阳光 长—旷野)。

(2)解析“旷野”意思即空旷的原野,让学生造句。

(四).小节并引导学生回顾全文

(1)教师指板书引导学生回归全文。

(2)全班有感情朗读全文并背诵。(播放课文朗读mp3)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下节课抽查。

九.板书设计:

生:阳光

乡下孩子

长:旷野

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本课教学我就以读为主,通过各种形式地朗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并且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如:在教授“曾是妈妈怀里欢畅的黄鹂”一句时,

我抓住了“曾”,让学生体会自己小的时候,在妈妈身边是什么样子,时而撒娇,时而打闹,时而又甜甜地睡觉等等,告诉学生在妈妈的怀里孩子是多么的幸福呀!从而再引入诗句,学生真正体会理解到诗句含义,再进行朗读指导时,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如挖野菜,含草叶时,带领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朗读,学生们一样很容易就能恰如其分地进行有感情地表演朗读。学生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用内心的情感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演能力,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也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篇五:乡下孩子教学案例

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儿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

姜淑兰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二类生字和十个一类生字,.能正确、流利地读熟课文,学会书写“ 怀、坏、野”;

2.理解文中的词语,体会乡下生活的自由自在和无边的乐趣,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理念】

识字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乡下孩子》是一首短小、生动的小诗,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力求抓住认读的难点,提升识字的有效性;抓住理解的关键点,丰厚识字的内涵性;抓住想象的训练点,提升识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发现,在识字的过程中探究,在识字的过程总结出学习的规律,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让识字成为乐趣,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儿。

【教学过程】

一、城乡比照,引入新课: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书吗?今天老师特意为你们带来了一本图画书,这本书将带领我们走出城市,感受另外一片世界。

2.配乐播放绘本故事《俺们农村》中的部分图片;

3.交流: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

4.师:这本有趣的书叫《俺们农村》,你想认识那里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到农村去看看那里孩子的生活(板书“乡下孩子”)

【设计意图:生活在城里的孩子每天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的大楼、川流不息的马路和各种现代化的设施,对乡下孩子的生活很难体会,学好这一课首先要带领

学生入境。而图片则是最直观、最能产生深刻印象的媒介,所以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采用欣赏绘本的方法。《俺们农村》是一位七十多岁从未学过绘画技巧的河南农村老奶奶的作品,画面稚拙,孩子们特别喜欢,同时画面内容体现了农村特有的风貌和人们劳动、娱乐的场景,一下子将学生带进最淳朴的乡村生活中。】

二、抓住短语,读通课文:

1.师:乡下孩子的生活跟我们城里孩子有什么不同呢?读读这首小诗,要求把每个字都看到眼里,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读不通的地方来回多读几遍。

2.初读检查:开火车一人读一小节,其他同学用笔在读得不对的地方做个记号,正音、练读;

3.短语练读:“欢唱的黄鹂”变红,这个由“的”字连接的短语要连读,不能拖音,中

间的“的”要念得又轻又短。

(1)老师范读,然后指名读;

(2)这样的短语文中还有好几个(其他几个也变红)指名读,齐读。

4.再读课文:短语读好了,节奏就出来了,小诗就读得更好听了,谁再来读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如何才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学情,了解学生在认读上的难点,然后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本课的认读环节里,我设计了两个层次,首先是学生自己结合拼音认读课文,尝试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但这一目标在第一遍读课文后很难全面达成,于是我结合初读检查的结果,安排了第二个层次的认读,即短语的练读。原因有二:首先,本课短语很多,可以说是小诗的主要组成“单位”,并且包含了大部分的生字词,短语读正确了,课文基本上就能读正确;其次,在初读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读到带有“的”字的短语时拖音、唱读,影响了课文诵读的节奏和情感表达。初读环节通过这两个层次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扎实过好认读关,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随文识字,细读理解:

(一)感悟第一小节:乡下孩子的幸福

1.(出示小女孩的图)小朋友,你们看,乡下孩子朝我们走来了,这个孩子,她曾经是——(出示前半句齐读),她曾经是——(出示后半句齐读);

2.“曾”字是什么意思?那时乡下孩子还很小呢,爸爸妈妈可喜欢了,你瞧,她躺在妈妈的——,爸爸的——(妈妈的怀里,爸爸的背上)

3.可课文里说妈妈抱的是“欢唱的黄鹂”,爸爸背的是“盛开的野菊”这是怎么回事?

4.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体会:

(1)见过黄鹂吗?瞧(出示黄鹂图片),听(播放黄鹂叫声),黄鹂的叫声怎么样?就像孩子在笑、在唱、在叫,多好听啊!指名朗读前两行。

(2)她还是爸爸背上的野菊呢(播放野菊花图片),野菊真美,爸爸背上的小姑娘你觉得她怎样呢?(出示图)指名朗读后两行。

5.小朋友们也在妈妈怀里躺过,在爸爸背上趴过,那是什么感觉?适机教学“怀里”:妈妈吧她的爱通过这暖暖的怀抱传递给你了,所以“怀”的偏旁是?(老师给“竖心旁”描红),妈妈的心跟你贴得多近啊!

6.你能把温暖、幸福、快乐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课文第一小节虽然只有一句话,四小行,但却是全文理解上最难的,学生要通过“欢唱的黄鹂”和“盛开的野菊”两个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比喻,感受乡下孩子的在妈妈怀里、爸爸背上的快乐和幸福非常困难。比喻句的理解最有效的方法是寻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点,乡下孩子与黄鹂和野菊有什么共同特征呢?我让孩子们听一听黄鹂的叫声,感受叫声的悦耳;看一看山间、田野里的野菊,感受野菊的美丽。直观的欣赏让学生看到了乡下孩子。然而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教学还没有结束。“怀里”和“背上”是我设计的情感体验的抓手,尤其是生字“怀”的教学,借助偏旁巧妙地将“怀里”和幸福联系到了一起,让学生在充满温情的氛围里感悟、朗读。】

(二)体验二、三小节:乡下生活的乐趣

过渡:慢慢的,孩子长大了,她从妈妈的怀里、爸爸的背上走下来,发现周围有那么多好玩的事,她一下子就投入了进去,玩了起来,读读二、三小节,看看他们在玩些什么。

1.学生自读二、三小节;

2.你看到乡下孩子了吗?根据回答出示词卡:“捉蝴蝶、含草叶、挖野菜、逮小鱼”。你想跟他们一起去玩吗?

3.捉蝴蝶

(1)师:一个暖洋洋的午后,我们跟乡下孩子一起来到了田野里,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瞧,一只蝴蝶飞过来了,谁来捉住它。

(2)第一个孩子没有捉到,大家共同探讨怎样才能捉到蝴蝶,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指着板书“捉”字分析:脚步要轻出手要敏捷,手脚配合,学生再次表演。

(3)乡下孩子看着美丽的蝴蝶还编了个美丽的故事呢,她会编什么故事呢?(学生想象,编出各种故事)

(4)出示“编织”词卡,读读这个词,边读边观察这个词有什么特点,偏旁与什么有关?(出示图)妈妈用线在编织什么?在编织美丽的故事里,编织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田野里,捉了一只蝴蝶,还编了一个故事,你们羡慕不羡慕乡下孩子?你还想去玩什么?(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顺序根据学生回答来决定。)

4.含草叶

(1)你也来含一片试试?(学生上台面对大家表演)

(2)能吹响吗?如果是乡下孩子呢?猜猜她会吹什么歌?唱一句。这些动听的歌曲,乡下孩子能用草叶吹出来,你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评价:多能干、多厉害)

5.挖野菜

(1)根据学生回答,问:你准备挖多少?

(2)(指图)小猪吃得多饱呀,肚子有多大——撑圆了(出示词卡)做出动作认读,(评价:吃呀吃呀,肚子越撑越大,像个大气球了,真是贪吃的小猪啊)。

(3)谁能做着动作读这一句话?(时机范读)

6.逮小鱼

(1)喂饱了小猪,别忘了猫咪,谁想去逮小鱼?(出示小河里小鱼游动的动画)小鱼在水里可灵活了,我们城里的孩子会逮小鱼吗?学生交流。老师评:那是钓,那是捕。

(2)理解“逮”字:要用手直接去逮。平时我们常说“逮老鼠”、“逮小偷”、“逮蚂蚱”,“逮”字告诉我们动作要快,看老师的(老师表演“逮小鱼”的动作 )

(3)一条小鱼我们都不容易逮住,乡下孩子逮了多少?本领真大!这串小鱼把猫咪给“乐坏了”(出示词卡认读)乐坏了的猫咪喵喵叫,好像在说什么?(再读词卡,读出小猫的快乐)

7.男女生对读二、三小节,比一比谁传递的快乐多;

8.你们去过乡下吗?乡下还有哪些好玩的事让你也很羡慕?(板书其中一两个,如:捉蚂蚁、摘果子)捉蚂蚁干什么,摘果子干什么,谁学着课文编一编?

【设计意图:二、三两小节里课文安排了四件有趣的事情,这两小节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朗读、想象、表演等方式去体验,感受乡下孩子生活的快乐,对乡下孩子的生活充满憧憬。从形式上看,教学形式活泼、手段多样,媒体辅助生动有趣,以学生的想法来引领教学顺序,看上去“形散”。但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学坚持以识字为重点,做到“神不散”,并且,将识字与课文理解相结合,识得有效,识得有趣。例如,“捉”、“逮”、“撑”与表演相结合;“编织”与生活做对比,理解其多义。学生在课堂设置的情境中学会了捉蝴蝶,学会了逮小鱼,喜欢上了编故事,等等,尽情地表达、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深情而夸张地朗读,是学习这一部分的最佳课堂状态。 】

(四)诵读第四小节:乡下生活的遐想

1.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出示第四小节,师:哦,乡下孩子,生:——

2.读全诗:乡下孩子多么自由、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捧起书,我们一起读课文(先全班读,然后指名一个朗读好的学生当代表读)

总结:乡下是这么有趣,乡下孩子是那么快乐,我们城里孩子又有怎样的快乐,下节课让我们也做小诗人,也来写一写、编一编。

(五)指导书写:

1.出示“野、怀、坏”认读,辩读“怀、坏”

2.认识新偏旁;

3.分析结构,利用竖中线明确左右结构的字的两种情况:左右同宽,左窄右宽;

4.“野”字左右长度的比较,发现“上齐下不齐”的规律;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这首小诗,让人深刻感受到乡下是一个让人着迷和向往的地方。对于长期生活在城里,远离农村,远离自然的孩子们来说,这首小诗在他们的心灵里铺上了一片绿色,打开了童年生活的另一片天地。有人说孩子就

是诗人,在学习这首灵动、快乐的小诗时,孩子们的这种天赋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无需多刻意引导,孩子们的语言就是一句句诗,有的孩子说:“爸爸的背就是大地,孩子就像一朵野菊盛开在大地上。”多诗意!有个孩子在编织故事时这样想象:“蝴蝶在花丛里遇到了最美丽的花,他们结婚了。”多浪漫!有个孩子在放飞愿望时说:“我多希望光着脚丫,到乡下的田埂上走一走。”多自在!

这节课上,孩子们的心灵自然生长,童性得以抒发。除了教法上的有效、适切,更重要的是教师俯下身子,与孩子们一起感受快乐,与他们一起游戏,成为孩子们的伙伴,建立起宽松、愉悦、平等的学习氛围,真正让学习成为一件有趣的事儿!】

篇六: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折几根柳条,编一顶漂亮的草帽。

采几朵野花,做一个美丽的花环。

挖一些泥土,做几个可爱的泥娃娃。

捡几粒豆子,贴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拔几根萝卜,乐坏了可爱的小兔。

捉几条小虫,乐坏了馋嘴的小鸡。

抓几只小虾,乐坏了可爱的大白鹅。

割一篮青草,撑圆了小羊的肚皮。

4、乡下孩子 (第二课时)

灌南县长江路小学 陈双琴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启发他们想像,理解诗文内容。

2、通过学习诗文,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四课——乡下孩子(指读课题),知道了乡下孩子生活得——快乐极了。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看看乡下孩子生活的怎么样?

认读生字:

二、看图片 ,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美丽及乡下孩子的愉快生活

师:瞧。他们来了!

播放课件中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欣赏乡下美景,感受乡下孩子的快乐。 教师指课件中的画面,引说:

看,一望无边的原野——绿油油的;小河——碧澄澄的(碧蓝碧蓝的)

五颜六色的野花——竞相开放;乡下孩子在——挖野菜、喂小猪,采野花、扎小辫,唱

歌曲,多快乐!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感觉怎么样?(乡下真美呀!乡下孩子真快乐呀!??) 师:是的。乡下的景色多让人陶醉呀!生活在这里的乡下孩子多么快乐、幸福啊!

三、学习第一小节

1、谁来读一读课文第一小节?

这是说谁“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呢?

指引学生把话说完整:乡下孩子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这是说的乡下孩子小时候,还是现在呢?从哪个字看出?

理解“曾”就是“曾经,过去”。

大家一起说一说:乡下孩子曾是——??,曾是——??。

2、引导学生感受妈妈的爱

师:你们见过黄鹂吗?今天大家表现这么棒,就让大家欣赏一下吧!(课件展示黄鹂图片) 师:这就是黄鹂,怎么样?那黄乎乎的羽毛多引人注目呀!想听听它的欢唱声吗?(课件播放黄鹂的叫声)

师:多么悦耳、动听啊!板书“欢唱”,谁来读一读?

师:多可爱的小黄鹂呀!还有谁想读?

你就像一只欢唱的黄鹂!(板书全“欢唱的黄鹂”)

师:为什么说乡下孩子就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呢?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这样,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在妈妈怀里的感觉。大家闭上眼睛,现在我们躺在妈妈怀里,跟妈妈学说话“爸爸、妈妈”,跟妈妈学说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你在妈妈的引逗下“咯咯咯”地笑着,你“哑哑哑”挥舞着小手,踢蹬着小脚,你发出的每一个声音在妈妈听来都是那么动听。 躺在妈妈的怀里,感觉怎么样?谁来读一读第一句? 师:多欢乐的小黄鹂呀!还有谁想读?女生一起读一读!

(老师带领大家加“怀抱”和“欢唱”的动作)

3、引导学生感受爸爸的爱

小黄鹂稍稍长大些了,它又爬到了爸爸的背上。爸爸会背着乡下孩子干什么呢? 学生自由畅想。

师:在爸爸眼中,他的孩子多么漂亮、可爱呀!就像那——盛开的野菊。

板书“盛开的野菊” (师边板书边指导“里字旁”的笔顺,描述:野菊是一种花草,所以“菊”是草字头,下面是把“句”中的“口”换成了“米”。)

师:在乡下,野菊几乎随处可见,现在是秋天,正是野菊盛开的季节,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展示五彩缤纷的野菊图。——“想说什么?”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调动学生词汇积累。)

师:想想刚才录像中看到的乡下孩子,是不是和野菊一样漂亮、可爱?谁来读读第二小句?

多漂亮的野菊啊!你也来试试!(老师带领大家加“背上”和“野菊盛开”的动作) 爬在爸爸的背上多快乐啊!男生一起读一读!

4、小时候的乡下孩子尽情享受着爸爸妈妈的疼爱,他们多幸福啊!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爸爸妈妈的爱!

(师生一起朗读表演第一小节,能背诵的同学背诵。)

三、学习2、3小节

师: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乡下孩子愉快地成长着。他们现在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和我们平时的生活一样吗?

1、请学生拿出笔,自由练读课文2、3小节,画一画乡下孩子会玩哪些游戏,有些什么本领。

2、说一说:乡下孩子会 ,会 ,会 ,会 。

教师板书:捉 / 含 / 挖 / 逮

随机理解“ 逮”意思就是捉。

3、他们做得这些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

(1) 捉蝴蝶 编故事

师:五彩缤纷的野花儿散发出阵阵清香,引来了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你们想捉一只吗?

怎么捉呢?学生各支妙招。

师:让我们一起踮起脚尖儿,轻轻地,轻轻地,猛地一扑,呀!捉住了!乡下孩子喜滋滋地欣赏着这漂亮的蝴蝶,他在想些什么呢?

师:哦,到蝴蝶的家乡去,和蝴蝶姑娘一起跳舞,乡下孩子编织的故事可真美丽呀!让我们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课件展示: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师板书“编织”,理解“编织” 在这里不是指妈妈编织毛衣,而是指创造故事。 师:乡下孩子多有想像力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2) 含草叶 吹歌曲

师:乡下孩子还能干嘛?随学生回答在“含”后面板书“吹出”。

你能用草叶吹歌曲吗?你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

谁把这句话读一读?

(课件展示: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3) 挖野菜 撑猪肚

师:在乡下,连劳动都充满乐趣呢!(指挂图)瞧,乡下孩子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回家了,撑圆了——小猪的肚皮。

师:“撑圆了”说明什么?(看图说说小猪的可爱样:肚子撑得圆鼓鼓的;吃得都快走不动了;饱得不能再饱了??)

师:乡下孩子把小猪养得肥肥的,你觉得乡下孩子怎么样?(真懂事、真勤劳) 师:让咱们一起在朗读中感受一下劳动的乐趣吧!

生齐读“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

(4)逮小鱼 乐猫咪

师:小猪喂饱了,可别忘了小猫呀!带什么给猫咪呢?

对,小猫最喜欢吃鱼了。

课件出示“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谁来读一读?板书“乐坏”。 师:为什么说逮“一串”小鱼,不是“一条”呢?

小猫见到这么多鱼,会怎么样?(引导学生想像乐坏的猫咪是怎样的) 它好像在说什么?

师:小猫的欢乐把我们小朋友都带乐了,就让我们一起再快快乐乐地读一读这句话吧!

4、指导有情趣地读背2、3小节

师:(指板书)这些事儿多有趣啊!在这几件事中你特别感兴趣的是哪件事呢?能把那句诗加点动作表演出来吗?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乡下孩子有趣的生活。咱们一起来演一演吧! 完成练习:动词填空

5、迁移训练

师: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呀!看!他们又去——(课件展示)采几朵野花、割

一篮青草、逮几只蚂蚱、撒几把稻谷??

师:采了野花、割了青草干什么呢?我们也来做个小诗人,学着课文说说看。 课件出示句式:采一束野花, 。

割一篮青草, 。

撒几把稻谷, 。

折几根柳枝, 。

??

(1)分四小组分别讨论。

(2)交流:

采一束野花:送给亲爱的老师(妈妈、好伙伴、爷爷奶奶);

打扮自己的小辫(房间);

编个漂亮的花环??

割一篮青草:喂饱了可爱的小羊;

撑圆了白鹅的肚皮;

养肥了漂亮的白兔??

撒几把稻谷:乐坏了骄傲的公鸡;

逗一逗馋嘴的母鸡??

折几根柳枝:编个可爱的草帽??

(3)谁能把这几句连起来说一说,让它成为完整的一段诗?

(4)乡下孩子的生活真令人向往啊!小朋友,如果你们来到乡下,你还想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放开来去说。

捉几条小虫,乐坏了可爱的公鸡,填饱了鸭的肚皮。

捡几片石子,在河边打水漂。

放一个风筝,去问候天上的白云,去追逐天空的小鸟。

挖几条蚯蚓,去河边钓鱼,乐坏馋嘴的小鸭。

捉几只蟋蟀,看它们怎样格斗。

逮几只蝈蝈,送给邻居家的盲婆婆,听它们动听的歌唱。

捏几团泥巴,建几幢高楼大厦。

??

四、学习第4小节

师: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是太有趣了!为什么乡下孩子会有这么幸福快乐的生活呢?

1、 课件出示第4小节,指名读。

板书:生 阳光 长 旷野

随机理解“旷野”就是空旷的原野。

2、 引导学生回顾全文。

师指板书引说:乡下虽然不像城里有高楼大厦,有闪烁的霓虹灯,但那里有充足的阳光,有广阔的天地,有父母的呵护。我们的乡下孩子就像 —— 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就像 —— 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他们捉一只蝴蝶 —— 能编织美丽的故事,含一片草叶 —— 能吹出动听的歌曲,挖一篮野菜 —— 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 —— 乐坏了馋嘴的猫咪。乡下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无拘无束、幸福愉快地成长着,因为他们 —— 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是呀,正是因为乡下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他们有充足的阳光和开阔的空间,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爸爸妈妈的关心,乡下孩子的童年生活是幸福快乐的。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小节,再次体会乡下孩子的幸福、快乐。

五、结束部分

1、此时,我真想马上飞到乡下去,闻一闻花草的芳香,听一听小鸟的歌唱,到旷野中去奔跑,躺在田埂上睡一觉??小朋友,你们想吗?

想的小朋友站起来,让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演一演,分享一下乡下孩子的快乐!

2、乡下太令人向往了,节假日的时候,让父母带你们到乡下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些乡下趣事,下次我们来交流。

板书设计:4、乡下孩子

欢唱的黄鹂

盛开的野菊

捉 编织 生 阳光

含 吹出 长 旷野

挖 撑圆

逮 乐坏

教学后记:

很少有人选择儿童诗来上公开课,《乡下孩子》又是一篇新课文,这次选择诗歌进行教学,是我对自己的一次挑战。怎样才能把这首简单的诗歌用一堂课的时间去诠释呢?怎样深入浅出让孩子感受到诗歌隽永的意境呢?怎样才能帮学生理解诗歌中精练的语言,又不破坏诗歌的美丽呢?怎样在这节课上让我的学生尽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而不只是流于形式的热闹、浮而不实呢?怎样不露痕迹地让三维目标在这节课中得以体现呢?我思考了很多很多?? 备课中,我汗颜自己语言的苍白,惭愧自己思维的狭隘,我那可怜的文学底蕴令我难以传达对诗歌的感想。我面对的是刚升入二年级的小朋友,可我的语言不够儿童化,环节不够情趣化,我该怎样吸引我的学生呢?我反复地朗读诗歌,教参翻了一遍又一遍;我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求教、学习,教案修改了一次又一次;为了更美好地展现诗歌的意境,我细细雕琢着课件??。不管这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备课的过程对我就是一次锤炼和提高!

我追求完美,但能力不及,语文教学本身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上完后,我有成功的欣喜,也有不少的失落,我进一步充实、修改了教案,希望领导、老师们对我的课多多指点,不吝赐教!

篇七:乡下孩子

《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都树丽

教材分析

《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作者通过对乡下孩子游戏、劳动等童年生活的丰富描写,抒发了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真挚感人。全诗共四个小节,第一小节写乡下孩子幼小时生活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的情景;第二小节写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欢快游戏的情景;第三小节写劳动给乡下孩子带来的欢乐;最后一小节是对乡下孩子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幸福成长的赞美。全诗语言洗练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 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对象是农村孩子,他们对诗歌里描述的农村孩子的生活非常熟悉。而且,学生对诗歌很感兴趣,在上课前已有不少同学能熟练朗读这首诗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养热爱农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观察图画,激趣引入

1、出示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图,并引导学生用填空的形式说图意:( )的蝴蝶,( )的小鱼,( )白鹅,( )的公鸡,( )的猫咪,( )的小猪,( )的溪水,( )的野花。

说说这是什么地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我们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村子里的一草一木我们都很熟悉,谁能说说我们的村子是什么样的?在村子里都发生过 哪些有趣的事?

学生自由发言

3、是呀,我们农村的景色是那么美,小动物是那么可爱,乡下的孩子们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乡下孩子的幸福生活。

(设计意图:用直观形象的乡村画面给学生以视觉冲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作为乡下孩子,生活环境是如此优美,生活是如此丰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2、出示生词,检查认读情况。

怀里、黄鹂、编织、含草叶、馋嘴、猫咪、旷野

3、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这么多生字大家都认识了,真了不起,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识字方法。

4、指名分小节朗读诗歌。

5、合作学习并交流:每一节诗歌写了乡下孩子的什么有趣事情?

(设计意图: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进行想象,使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三、创设意境,读中感悟

1、导读第一小节。

师叙述:“我”是一个乡下孩子,你们觉得我漂亮吗?(学生观察画面后回答)“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特别喜欢我。你们知道我在妈妈怀里,爸爸背上干什么吗? 为什么说我是“欢唱的黄鹂”“盛开的野菊”?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这一小节作者用了两个比喻。把乡下孩子小时候在妈妈怀里“撒娇”“淘气”,在爸爸背上“顽皮”、“任性”的特点表现了出来。学生体会后,心灵碰撞、感悟,要让他们读出那份愉悦之情。)

2、 导读第二小节

师叙述:“我”慢慢长大了,爸爸妈妈把我带到田野里,那儿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好玩的东西可多呢。我很聪明,你们知道我在田野里玩什么呢?

让学生边读边观察画面,引导学生进入乡下孩子的生活情境。想象:“我”怎样捉蝴蝶,会编个什么样的故事?“我”选用什么样的草叶,会吹出什么动听的曲子?学生感悟后,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和背诵这一段。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忆那美好的瞬间,激发孩子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爱生命,享受这幸福生活。)

3、 导读第三小节

师叙述:“我不仅聪明、灵巧,我也很能干,我常常帮爸爸妈妈干活,你们知道我会干什么呢?

学生自己阅读,观察画面想象:撑圆了肚皮后的小猪是什么样的?馋嘴的猫咪见到小鱼后又是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这一小节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虽然年龄很小,但也能帮助家里做些事情了,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

迁移练习:

乡下孩子除了会挖野菜、逮小鱼,看图想象一下他们还会干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 例:割一把青草,馋坏了美丽的白鹅。

生:拾一串稻穗,乐坏了骄傲的公鸡。

生:拾一把麦穗,撑圆了公鸡的肚皮。

生:割一篮青草,喂饱了馋嘴的小山羊。

„„

师: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有趣!听小朋友这么一说,老师真想马上去到田野里听听青蛙的叫声,闻闻花草的芳香,快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你想吗?请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能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你是一个快乐的乡下孩子吗?

4、师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四、再读,背诵

1、乡下美,乡下的孩子更可爱,喜欢乡下吗?让我们一齐读儿歌,把你的喜爱读出来,加上动作试试,我们就是乡下孩子,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儿歌读好。

小朋友自己试着背背——指名背——齐背

五、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2、自学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

3、怎样才能把字写美观?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作指导。

野:里字旁,跟读两遍。“里”作偏旁时,最后一横变为提。

嘴:口字旁要写在横中线上方,右边的“此”、“角”都要写得扁一些,不能拉长。 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怀:左窄右宽,下部齐平。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临写。

5、反馈检查。

(设计意图:汉字的书写,既要加强指导,更需要学生自主理解把握,掌握习字方法。)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的形式写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5 乡下孩子

怀里 黄鹂 欢唱

背上 野菊 盛开

捉蝴蝶 编故事 阳光下生

含草叶 吹歌曲 旷野里长

挖野菜 撑猪肚

逮小鱼 猫乐坏

教学反思:

《乡下孩子》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词句优美,写了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游戏、劳动等生活情景。就是那短短几句话,要仔细琢磨起来,东西还不少。所以在设计教学时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乡下孩子生活和活动的幸福、快乐、有趣,并进行适当的想象说话训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重视学生学习思考过程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关注结果。

篇八:乡下孩子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学科( 第三 )册集体备课共(个)案

签名:

篇九:乡下孩子反思2

曾看过一篇文章,对现在的语文教学颇多微词。其中有一点是说现在的语文课是在教课文,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用教材教,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也认为笔者说的没错,多少年,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认为学生把课文读懂了,领悟了,一篇课文就学完了。虽然在课程改革之后,有所改变,但我认为也是小打小闹,改变不大。就从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来说吧,多数是指向教学内容的,如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想感情,而能力目标就比较欠缺了,大多时候都比较模糊。教学二年级《乡下孩子》时,我有意地注意了这一点,下面是我的一些教学感悟。

教学目标:

1、读课文的时候,能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课文中描绘的情景,理解课文内容。

2、用合适的词语形容一下乡下孩子的生活。

3、我们也是乡下孩子,试着也来编写一个小节。

我认为这样的目标比较明确,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标的。目标1是说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因为这是一首诗歌,读懂诗歌的方法之一就是透过文字进行想象。教学中,我利用图片和教师的描述引导学生想象第一小节,学生们感受到了乡下孩子享受着父母的爱,生活得非常幸福。目标2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孩子们用幸福、自由、快乐、勤劳等词语来形容乡下孩子的生活,可见他们真正读懂了课文。目标3是一种写的训练。课文语言优美,适合孩子们积累模仿,教学中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补充了很多内容,大大充实了课文内容,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们写的句子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幸福生活,站起来读的时候一个个都美滋滋的。


相关内容

  • [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教学活动反思
  • <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教学活动反思 <城里老鼠和乡村老鼠>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语言活动,它通过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城里老鼠去乡下做客与乡下老鼠去城里做客时所引起的一系列有趣的事,引领孩子们去了解另一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为了有效开展这次活动,课前我不但自己收集许多有关城市 ...

  • 二 上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精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单元目标 识字1 more>> ·识字1-精彩教案好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实验教材分析 ·<识字1>课文内容 识字2 more>> ·识字2-经典教案教学设计 ·识字2-课文内容精彩推荐 识字3 ...

  • 21.[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 21.<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的专题是"乡村生活".随着课文的描述,像踏在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上,那些简朴的农舍前,挂满瓜架的是青.红的瓜,朴素而艳丽的是各色的花,屋后或是 ...

  •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乡下孩子]第1课时教案
  • 年级 课题 二 学科 乡下孩子 语文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孙雨薇 课时 2 教学目 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 1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 通过听配乐读.自由大声练读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正确.流利地朗 读课文. 3. 利用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并在这其中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情 感, ...

  • 乡下孩子教学实录Word文档
  • <乡下孩子>课堂实录 兴化市荻垛中心小学 董所娣 一.检查课前准备,对话导入课堂. 师:同学们,老师布置你们的有趣的家庭作业完成了吗? 生:完成啦! 师:老师要求你们回去听一听爸爸妈妈有趣的童年故事,同时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它记下来.谁来说说? 生:我用画画的方式来介绍爸爸妈妈的童年故事. ...

  • 四年级语文[麦哨]教学反思
  • 四年级语文<麦哨>教学反思 <麦哨>是人教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略读课文.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这篇课文,不仅文质优美,而且韵味隽永,值得品味感悟.通过教学,收获颇丰,有可取之处,也有 ...

  •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精品学习网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多少年了,备课的时候一直在反复抄写这条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课的时候,也反复在重复: ...

  • [乡下人家]教后反思
  • <乡下人家>教后反思 <乡下人家>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抓住乡村最普通的事物和场景,呈现出青瓜绿藤.鲜花盛开.雨后春笋.鸡鸭觅食.院落晚餐.月夜睡梦等六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 ...

  • 语文学科组教研工作总结
  • 语文学科组教研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计划,把六精落实到常规工作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心,加大课改的力度,深入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运用新颖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向教学管理要效益要质量.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以活动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