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荷兰风格派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小论荷兰风格派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摘要:

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因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艺术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

关键词:荷兰风格派 蒙德里安 凡·杜斯堡 发展历程 影响

正文:

众所周知荷兰是一个拥有童话风车的国度,我对她所孕育的风格派颇感兴趣,也想知道荷兰风格派对现代设计的影响,遂做论文。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而与卷入战争的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相互隔离。在极少外来影响的情况下,一些接受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观念启迪的艺术家们开始在荷兰本土努力探索前卫艺术的发展之路,且取得了卓尔不凡的独特成就,形成著名的风格派。

荷兰风格派运动,主张纯抽象和纯朴,外形上缩减到几何形状,而且颜色只使用黑与白的原色。同时它也被称为新塑造主义。

风格派正式成立于1917年,其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其他合作者包括画家列克、胡札、雕塑家万东格洛、建筑师欧德、里特维尔德等人。显然,风格派作为一个运动,广泛涉及到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因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艺术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对于风格派的这种艺术目标,蒙德里安更喜欢用“新造型主义”一词来表达。他把新造型主义解释为一种手段, “通过这种手段,自然的丰富多彩就可以压缩为有一定关系的造型表现。艺术成为一种如同数学一样精确的表达宇宙基本特征的直觉手段。”艺术的最终目的

“不是通过消除可辨别的主题,去创造抽象结构”,而是“表现他在人类和宇宙里所感觉到的高度神秘。”

蒙德里安及其伙伴们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有一个重要的宣传阵地——《风格》杂志。这份有影响的评论杂志自1917年创刊以来,为风格派的思想传播和作品汇合作出了很大贡献,风格派的名称亦源自于它。该杂志由凡·杜斯堡负责编务工作,蒙德里安是它的明星。直至1924年,《风格》杂志一直是新造型主义的重要舞台。随后,杜斯堡放弃了新造型主义的严格造型原则,而发表了基本要素主义宣言。他把矩形构图倾斜45度角,以追求一种更有动态的表现形式,这种斜线造型显然与蒙德里安所主张的直线相背离。不可否认的是, 《风格》杂志对欧洲前卫艺术有过重要的影响。以蒙德里安的作品《海堤与海·构成十号》为例:《海堤与海·构成十号》,1915年,布上油画,荷兰奥杜罗,库拉穆勒美术馆藏。海面重复的波浪,以及波光的闪烁变化,被提炼为诸多由水平和垂直的短线交叉而成的十字形。这些十字形,朝着上下左右四方连续地排列。线的长短不一呈现出线状图形的充满节奏的颤动 。 粗重的黑色线条控制着七个大小不同的矩形,形成非常简洁的结构。画面主导是右上方那块鲜亮的红色,面积巨大,饱和度高。左下方的一小块蓝色、右下方的一点点黄色与四块灰白色有效配合,牢牢控制住红色正方形在画面上的平衡。 “借由绘画的基本元素:直线和直角(水平与垂直)、三原色(红黄蓝)和三个中性色(黑、白、灰),这些有限的图案意义与抽象相互结合,象征构成自然的力量和自然本身。”

最后一件完成的作品,它明显地反映出现代都市的新气息。依然是直线,但不是冷峻严肃的黑色界线,而是活泼跳动的彩色界线。彩线间又散布着红、黄、蓝色块,营造出节奏变换和频率震动。充分体现出他的设计主张:线条和色彩是绘画的本质,应该允许独立存在。只有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是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绘画。

风格派的闻名遐迩与凡·杜斯堡的大力宣传也是密切相关的。这位自学成才且兴趣广泛的艺术家虽然在绘画上没有太多惊人的天赋,但却是一个极有号召力的理论家、演说家和宣传家。他在战争以后遍游欧洲大陆,通过演讲和宣传,使风格派的美学思想传遍欧洲各地,并对包豪斯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风格派的艺术实践是多方面的。除蒙德里安在绘画领域取得的无以伦比的成就外,里特维尔

德在建筑方面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他所设计的席勒住宅展示了风格派建筑的典型特征。他还设计过一把红黄蓝三原色椅子,虽然坐上去不太舒服,但充分体现了风格派的造型原则。万东格洛则以简洁的空间造型《体积关系的构成》来诠释新造型主义在雕塑领域的实践。从20世纪20年代起,风格派就越出荷兰国界,成为欧洲前卫艺术先锋。其美学思想渗入各国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等诸多领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风格派的艺术家们看到了社会的矛盾和混乱,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他们不懂得社会发展的规律,误以为用精神和艺术可以来拯救社会,可以用几何的、规则的抽象线条与色彩来建立一个精神王国,以取代资本主义世界。风格派的四点特征:(1)风格派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纯粹抽象,艺术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2)研究基本元素的组合,达到形式美的变化与统一;

(3)艺术家对非对称性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运用;(4)造型上,反复运用几何结构;色彩上,重视基本原色和中性色(黑、白、灰)。

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它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风格派作品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主要是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集合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对于非对称性的深入研究于运用,非常特别地反复应用横纵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风格派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对包豪斯和世界设计风格,还对现代建筑和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现代绘画简史》赫伯特·里德著,刘萍君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

《建筑与文化》 杨谦

《现代美学》 刘文谭

小论荷兰风格派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摘要:

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因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艺术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

关键词:荷兰风格派 蒙德里安 凡·杜斯堡 发展历程 影响

正文:

众所周知荷兰是一个拥有童话风车的国度,我对她所孕育的风格派颇感兴趣,也想知道荷兰风格派对现代设计的影响,遂做论文。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而与卷入战争的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相互隔离。在极少外来影响的情况下,一些接受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观念启迪的艺术家们开始在荷兰本土努力探索前卫艺术的发展之路,且取得了卓尔不凡的独特成就,形成著名的风格派。

荷兰风格派运动,主张纯抽象和纯朴,外形上缩减到几何形状,而且颜色只使用黑与白的原色。同时它也被称为新塑造主义。

风格派正式成立于1917年,其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其他合作者包括画家列克、胡札、雕塑家万东格洛、建筑师欧德、里特维尔德等人。显然,风格派作为一个运动,广泛涉及到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诸多领域,其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因而,平面、直线、矩形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亦减至红黄蓝三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艺术以足够的明确、秩序和简洁建立起精确严格且自足完善的几何风格。对于风格派的这种艺术目标,蒙德里安更喜欢用“新造型主义”一词来表达。他把新造型主义解释为一种手段, “通过这种手段,自然的丰富多彩就可以压缩为有一定关系的造型表现。艺术成为一种如同数学一样精确的表达宇宙基本特征的直觉手段。”艺术的最终目的

“不是通过消除可辨别的主题,去创造抽象结构”,而是“表现他在人类和宇宙里所感觉到的高度神秘。”

蒙德里安及其伙伴们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有一个重要的宣传阵地——《风格》杂志。这份有影响的评论杂志自1917年创刊以来,为风格派的思想传播和作品汇合作出了很大贡献,风格派的名称亦源自于它。该杂志由凡·杜斯堡负责编务工作,蒙德里安是它的明星。直至1924年,《风格》杂志一直是新造型主义的重要舞台。随后,杜斯堡放弃了新造型主义的严格造型原则,而发表了基本要素主义宣言。他把矩形构图倾斜45度角,以追求一种更有动态的表现形式,这种斜线造型显然与蒙德里安所主张的直线相背离。不可否认的是, 《风格》杂志对欧洲前卫艺术有过重要的影响。以蒙德里安的作品《海堤与海·构成十号》为例:《海堤与海·构成十号》,1915年,布上油画,荷兰奥杜罗,库拉穆勒美术馆藏。海面重复的波浪,以及波光的闪烁变化,被提炼为诸多由水平和垂直的短线交叉而成的十字形。这些十字形,朝着上下左右四方连续地排列。线的长短不一呈现出线状图形的充满节奏的颤动 。 粗重的黑色线条控制着七个大小不同的矩形,形成非常简洁的结构。画面主导是右上方那块鲜亮的红色,面积巨大,饱和度高。左下方的一小块蓝色、右下方的一点点黄色与四块灰白色有效配合,牢牢控制住红色正方形在画面上的平衡。 “借由绘画的基本元素:直线和直角(水平与垂直)、三原色(红黄蓝)和三个中性色(黑、白、灰),这些有限的图案意义与抽象相互结合,象征构成自然的力量和自然本身。”

最后一件完成的作品,它明显地反映出现代都市的新气息。依然是直线,但不是冷峻严肃的黑色界线,而是活泼跳动的彩色界线。彩线间又散布着红、黄、蓝色块,营造出节奏变换和频率震动。充分体现出他的设计主张:线条和色彩是绘画的本质,应该允许独立存在。只有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是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绘画。

风格派的闻名遐迩与凡·杜斯堡的大力宣传也是密切相关的。这位自学成才且兴趣广泛的艺术家虽然在绘画上没有太多惊人的天赋,但却是一个极有号召力的理论家、演说家和宣传家。他在战争以后遍游欧洲大陆,通过演讲和宣传,使风格派的美学思想传遍欧洲各地,并对包豪斯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风格派的艺术实践是多方面的。除蒙德里安在绘画领域取得的无以伦比的成就外,里特维尔

德在建筑方面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他所设计的席勒住宅展示了风格派建筑的典型特征。他还设计过一把红黄蓝三原色椅子,虽然坐上去不太舒服,但充分体现了风格派的造型原则。万东格洛则以简洁的空间造型《体积关系的构成》来诠释新造型主义在雕塑领域的实践。从20世纪20年代起,风格派就越出荷兰国界,成为欧洲前卫艺术先锋。其美学思想渗入各国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等诸多领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风格派的艺术家们看到了社会的矛盾和混乱,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他们不懂得社会发展的规律,误以为用精神和艺术可以来拯救社会,可以用几何的、规则的抽象线条与色彩来建立一个精神王国,以取代资本主义世界。风格派的四点特征:(1)风格派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纯粹抽象,艺术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艺术家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是:简化物象直至本身的艺术元素;(2)研究基本元素的组合,达到形式美的变化与统一;

(3)艺术家对非对称性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运用;(4)造型上,反复运用几何结构;色彩上,重视基本原色和中性色(黑、白、灰)。

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它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风格派作品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主要是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剥除,变成最基本的集合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对于非对称性的深入研究于运用,非常特别地反复应用横纵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风格派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对包豪斯和世界设计风格,还对现代建筑和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现代绘画简史》赫伯特·里德著,刘萍君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

《建筑与文化》 杨谦

《现代美学》 刘文谭


相关内容

  • 小议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 小议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仙桃市彭场镇彭场高级中学 熊红荣 内容摘要:拿破仑与欧洲反法同盟进行了多次战争.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侵略性和争霸性.它虽给欧洲人民带来了灾难,但它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加速了欧洲各国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关键词:拿破仑战争 性质 ...

  • 小议建筑装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的关系
  •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整个建筑风格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生活品质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高雅,舒适,美观的房屋才更加能够符合现代人的需要,而且人们对于内部的装修也更多地趋向于个性化的设计,在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建筑个性化装饰风格给人们带来的更加丰富的感受.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在 ...

  • 小议克隆技术对人类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 小议克隆技术对人类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但克隆与无性繁殖是不同的.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也叫无 ...

  • 小议"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 摘 要:"延安十三年"对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都有重要的意义,是党从弱小走向强大,最后带领着广大劳动人民取得胜利的十三年,是党的理论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得以建立的重要时期.通过对"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的认识,明白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历史 ...

  • 小议百团大战的利与弊
  • 高中历史小论文参赛作品 小议"百团大战"的历史作用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民权高中 高三A(3)班 指导教师: 郭光辉 联系电话: [1**********] 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军先后以105个团约20余万人的兵力,在华北敌后的广阔战线上同时出击,发动了震惊 ...

  • 小议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差异
  • 摘 要:本文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并导致了艺术根源的不同,从而影响着东西方艺术的差异.笔者进而提出发展多元文化艺术首要条件就是发展多元化的文化.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艺术:差异分析 艺术与文化有着很大的关联,但在它们之间又并非是直接作用的关系.艺术家都是不同国界的人,他们 ...

  • 小议中国古建筑营造特点及中西差异
  •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设计风格也越来越多,而部分商品房住宅小区及别墅设计采用了中国古建筑风格,本文结合古建筑营造特点,分析中西建筑差异,为广大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营造特点:中西差异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风格也日趋多样化.地产商为满足部分中国人的消费习 ...

  •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 第一讲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1. "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 2. "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 3. "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 4. "现代主 ...

  • 探索中国的崛起之路
  • 探索中国的崛起之路 --<大国崛起>读后感 内容提要:<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以历史故事的形式,描述了自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竞相登上世界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