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不良情绪的咨询案例报告分析

  摘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1例因失恋而形成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进行非标准化治疗。通过三次咨询,帮助求助者找出了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引导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审视,最终帮助求助者形成了较为理性的信念,基本消除了困扰求助者的不良情绪状况,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标。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1临床资料

  1.1人口学资料 李某,男,23岁,汉族,军校研究生学员,研究生一年级,未婚。

  1.2个人成长史 本案例求助者出生于江苏省一个城镇家庭,无重大疾病史,家庭关系较为和睦,独生子。从小父母忙于生意少于管教,主要由爷爷奶奶带,中小学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倍受家人宠爱。高中毕业顺利考入我校,去年本科毕业后与女友一同考上本校研究生队。求助者与女友相识约1年时间。

  1.3目前精神、身体、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况 据求助者自述,近期精神较差、烦恼、睡眠较差,身体无不适感,近期曾参加健康体检,结果正常,近期内学习态度较为消极,偶有旷课。

  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感知觉正常,定向力良好,思维意识正常,意志行为基本一致,自知力完整,能充分表明自己的想法且内容表述清晰,愿意听取客观意见,情绪低落。

  1.4心理测验结果 为了寻找原因,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后,做了如下心理测试:

  EPQ:E59;N43;P50;L30,偏外向稳定型人格。抑郁自评量表(SDS)SDS标准分为56分,略高于中国常模标准分53分;焦虑自评量表(SAS)SAS标准分为54分,据中国常模结果标准分50分,提示有轻度焦虑。

  2主诉和个人陈述

  求助者陈述:因女友提出分手,近1个月来心情烦闷伴失眠,学习积极性降低,睡眠质量较差。近6个月来经常与女友发生争执,因1个月前的一次冲突后,女朋友提出分手,之后感到心情烦闷,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求助者在与女朋友认识的前半年,两人关系一直很好,很少吵架。寒假期间都见过对方父母,亦得到双方父母的认可。尤其是近3个月来,两人一起经常参加对方同学与好友的聚会,一起外出游玩和购物,但在彼此之间的了解日益加深的同时,双方性格方面的一些差异也有所凸现,开始为一些小事而发生争执。一个月前在一次与同学的聚会中,自己觉得女友不应饮酒,结果女友却不听自己的劝告,自己非常恼怒,当着朋友的面高声指责女友,之后女友提出分手。自己觉得自己的出发点都是本着关心对方,但每次的结果是双方都很受伤,有时也觉得自己太冲动,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分手之后总是还念与女友昔日共处的美好时光,很想挽回这段恋情,但女友表示不愿再与自己继续交往,同时求助者又担心因自己的脾气再次伤害到女友,目前心里很矛盾,也很烦躁,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加之学习紧张,想通过咨询尽快解决目前这种痛苦的状况。

  3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

  该求助者,精神憔悴,身材中等,相貌英俊,着装整齐;意识清楚,行为举止正常;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均较强,掩饰性不高,基本配合较好。因现实情感问题的困扰自己主动前来咨询,符合心理咨询的基本条件。

  4评估与诊断

  4.1评估

  4.1.1生理检查 根据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结果,无器质性疾病,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4.1.2精神状况检查 意识清,仪表端庄,接触交谈合作。情绪低落,谈论到女朋友的情况时总是唉声叹气。未查获幻觉、妄想等异常症状,自知力完整,有明确求助要求。

  4.1.3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活动的三原则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②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③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求助者因失恋导致了近期心情不好,并影响工作和睡眠,自己已经意识到陷入感情危机中,主动寻求咨询师的帮助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求助者是在客观的"事件"刺激下而导致主观上情绪紊乱。因为情绪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背景,所以表现为工作效率下降是可以理解,表现了心理活动协调一致。求助者对症状及其产生的因果关系有很好的自知和理解并主动求治。因此,求助者的情绪变化是主导症状,按照"三原则"判断应当属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变化。

  4.1.4根据许又新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①体验标准:以求助者的个人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来评估,如求助者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本案例中的求助者心情郁闷,迷惑,吃不香,睡眠差。②操作标准:通过观察考察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和效应来评估,求助者的心理活动、社会效率和社会功能。如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高低、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等。该求助者学习、工作效率有所降低,不进行人际交往,社会功能下将。③发展标准:着重从求助者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该求助者从小受到家人的宠爱,独立性较强、有主见。现在因与女朋友发生矛盾,女友提出分手,同时认为自己脾气不好,感到经常伤害其他人,出现心理问题。

  根据上述三点,可以确定该求助者心理活动正常,属于心理咨询范围。

  4.2初步诊断 该求助者为一般心理问题(失恋所致情绪问题)。

  4.3诊断依据 ①由于女友提出分手,体验到负性情绪,郁闷,精神低落等。②不良情绪持续1个月不能自行缓解。③不良情绪反应有时难以控制,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④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它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⑤心理测量结果显示:该求助者属于外向偏稳定型人格,无抑郁,有轻度焦虑,考虑是由于与女友分手的事件造成。⑥根据许又新评估心理健康与否的三标准和郭念锋病与非病三原则,可以看出该个案符合一般心理问题诊断。

  4.4鉴别诊断

  4.4.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郭念锋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4.4.2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标准,该求助者心理冲突属常型,病程在三个月以下,社会功能受影响不严重,可排除神经症;

  4.4.3与抑郁症相鉴别 该求助者虽然有自责、懊恼、失眠等抑郁情绪,但这些症状是伴随症状不是主要症状,而且没有抑郁症消极悲观、自杀企图、自杀行为的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5咨询目标

  5.1近期目标 ①改善情绪状态;②逐步消除非理性信念;③恢复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④缓解睡眠不佳,提高睡眠质量。

  5.2长远目标 通过咨询改善认知,提高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形成成熟稳定的人格。

  6咨询方案

  6.1方法选择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个人与女友在一些事情上观念不同发生争执,引发矛盾产生感情危机,导致不良的心理反应。根据以上的分析在咨询实践中选择了针对性较强的合理情绪疗法。

  6.2治疗原理 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通过理性逻辑分析,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帮助解决其情绪和行为问题。

  6.3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6.3.1权利 ①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②对咨询过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③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

  6.3.2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③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和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6.4咨询的日程安排与费用 ①日程安排:咨询3次,1次/w,50min/次。②咨询费用:免费服务。

  7具体咨询过程

  本案例分为四个阶段:①心理诊断阶段,找ABC,制定目标(情绪和行为);②求助者领悟阶段,深入分析不合理信念,领悟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③修通阶段,运用技术,放弃原有非理性信念;④再教育阶段,在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重建新的反应模式。咨询师与求助者共进行了三次会谈。

  7.1第一次会谈:建立咨询关系确定咨询目标 良好的咨询关系对任何种类的心理治疗都非常重要,同时是治疗赖以持续下去的基础。本次谈话,是引导求助者对他的问题及其认识过程有一定的认知,并安排特定的学习过程来帮助求助者改变不适应的认知方式,使求助者一方面要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和不正确的观念加以细致的体验反省。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求助者自己在其它问题上尚有的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来解决目前问题。合理情绪疗法认为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所以,对于本案例的目标是发现并纠正该求助者的错误观念,以及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

  基本过程: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②介绍咨询有关事项和规划;③进行心理测验;④介绍治疗原理,初步拟定咨询方案。

  基本技术:①通过关注、共情理解等技术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求关系,形成一种密切合作的氛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②合理运用共情使求助者感到心情放松,使求助者负性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③用解释技术帮助求助者正确理解不良情绪虑的原因和临床表现,并向求助者介绍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会谈,求助者表示愿意接受合理情绪疗法并配合心理咨询。

  心理测验:包括EPQ、SDS、SAS三个问卷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可排除抑郁和焦虑神经症,提示求助者属偏外向稳定型人格,有轻度抑郁和焦虑情绪。

  以下是部分咨询会谈摘要:

  ……

  咨询师:你好!我很理解你目前的心理处境,每一个与你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与你有相同的感受。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的这种状况呢?

  求助者:我在这段时间,经过反复的思考,但是…… 我总是有很多问题想不通?

  咨询师:那你能不能说来听听?

  求助者:我们都认识一年多了,开始时我们彼此都非常欣赏对方,都到了无话不谈的程度,双方家长也认为我们比较合适,现在怎么能说分手就分手了!其实,我对她一直是很好的,可以说基本上什么事情都是依照她的意愿去做的,不知她为什么就从来都不听我的建议,上次的事情我也觉得自己过于冲动,但我都是为了她好,她应该理解我的初衷。

  咨询师:从你的情况看来,你是一个很重感情,对你的女友也很好的人,做事比较有主见,而且一旦自己认定自己是正确的事情就一定要让对方按照你的想法去执行,是这样吗?

  求助者:基本上是这样的。

  咨询师:你能说说你女友的情况吗?

  求助者:其实我们两个的个性是很相近的,都比较有主见,都很难接受对方的建议,也许跟她是独生子女有关系吧?很多方面她都比我优秀,能力很强,她还是我们队的队长助理,在管理和协调能力我很佩服她。

  ……

  布置咨询作业:让求助者分析自己信念中以偏概全、绝对化等非理性的观念。推荐一些与认知相关的心理学书籍给求助者阅读。

  7.2第二次会谈:领悟和修通阶段 第二次会谈进入合理情绪疗法的领悟和修通阶段,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会谈中主要是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即"产婆术"的辩论技术。(以求助者的不合理观点作进一步推理,引出谬误,从而使其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通过咨询来改变求助者的认知方向,建立新的合理观念。   以下是部分会谈内容。

  ……

  咨询师:能具体说说导致你和女友产生分歧的原因或事件吗?

  求助者: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非常尊重他的意见和建议,但她却基本不听我的劝告,就这点我很介意,也是我们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前面说的那件事(与朋友喝酒)的确让我有些恼怒,当时几乎失去了理智。

  咨询师:可以理解你当时的处境和心情。那你认为如果你的女朋友,再次回到你的身边你会向以前一样对她吗?

  求助者:可能不会了,但我怀疑我还会和以前一样的冲动,她不改的话。

  咨询师:其实我觉得有很多事应对和解决的方式会不止一种方式,换一种方法效果可能会更好些是不是?

  求助者:对!的确是这样,如果现在遇到那天的事情我绝对不会那么冲动了。但是……我从小在家里也和家人这样,经常发脾气伤害到其他人,尽管事后会后悔,但过后还会再犯。

  咨询师:从你所讲的,你是个容易冲动的人,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其实,我倒觉得你分析问题的能力却很强,也有主见,通常也希望大家能理解你,这样其实挺好的,不要给自己乱贴标签,你自己都认为自己脾气不好,谁还愿意接纳你呢?是这样吧?

  求助者:是,有道理。

  咨询师:接下来这里给你介绍以下人际关系中的"黄金法则"和"反黄金法则"……你的情况是不是属于后者?

  求助者:嗯!对对,看来我是用了"反黄金法则"。

  咨询师:下面我们在来学习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你的情绪问题其实是因为你的不合理的观念所致,你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怎样对你;你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别人就应该绝对按照你的要求去做,这种绝对化的认识你认为行得通吗?

  求助者:听您这么一说我感觉豁然开朗,我的想法的确有些绝对化……

  7.3第三次会谈:巩固新观念阶段 由于求助者自我剖析的主动性和领悟能力很强,咨询效果比较显著。根据情况咨询师结合对求助的个性特点,本次会谈主要是进一步在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进行教育帮助其重新建立较为理性的反应模式和应对方法。

  8咨询效果评估

  8.1求助者自我评估 求助者自述:最近几天,我的心情平静了,感觉自己在发生变化,能够学者逐步用理性的思维去应对相应的事件,近期的学习状态也有所改善,能够较好的参加一些队里组织的业余活动。通过咨询使自己在对恋爱和对人的看法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感到自我改变的不仅仅是情绪和行为,更重要的是自己对于很多问题的观念也有了根本的改变。

  8.2咨询师评估 通过三次会谈,该求助者非理性的观念逐步被理性观念所替代,情绪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观,睡眠问题基本消除,学习态度积极,能够主动参加一些社会交往活动和体育锻炼,说明求助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社会功能已基本改善,心理咨询的效果比较明显。

  编辑/申磊

  摘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对1例因失恋而形成一般心理问题的个案进行非标准化治疗。通过三次咨询,帮助求助者找出了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引导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审视,最终帮助求助者形成了较为理性的信念,基本消除了困扰求助者的不良情绪状况,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标。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案例

  1临床资料

  1.1人口学资料 李某,男,23岁,汉族,军校研究生学员,研究生一年级,未婚。

  1.2个人成长史 本案例求助者出生于江苏省一个城镇家庭,无重大疾病史,家庭关系较为和睦,独生子。从小父母忙于生意少于管教,主要由爷爷奶奶带,中小学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倍受家人宠爱。高中毕业顺利考入我校,去年本科毕业后与女友一同考上本校研究生队。求助者与女友相识约1年时间。

  1.3目前精神、身体、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况 据求助者自述,近期精神较差、烦恼、睡眠较差,身体无不适感,近期曾参加健康体检,结果正常,近期内学习态度较为消极,偶有旷课。

  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感知觉正常,定向力良好,思维意识正常,意志行为基本一致,自知力完整,能充分表明自己的想法且内容表述清晰,愿意听取客观意见,情绪低落。

  1.4心理测验结果 为了寻找原因,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后,做了如下心理测试:

  EPQ:E59;N43;P50;L30,偏外向稳定型人格。抑郁自评量表(SDS)SDS标准分为56分,略高于中国常模标准分53分;焦虑自评量表(SAS)SAS标准分为54分,据中国常模结果标准分50分,提示有轻度焦虑。

  2主诉和个人陈述

  求助者陈述:因女友提出分手,近1个月来心情烦闷伴失眠,学习积极性降低,睡眠质量较差。近6个月来经常与女友发生争执,因1个月前的一次冲突后,女朋友提出分手,之后感到心情烦闷,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求助者在与女朋友认识的前半年,两人关系一直很好,很少吵架。寒假期间都见过对方父母,亦得到双方父母的认可。尤其是近3个月来,两人一起经常参加对方同学与好友的聚会,一起外出游玩和购物,但在彼此之间的了解日益加深的同时,双方性格方面的一些差异也有所凸现,开始为一些小事而发生争执。一个月前在一次与同学的聚会中,自己觉得女友不应饮酒,结果女友却不听自己的劝告,自己非常恼怒,当着朋友的面高声指责女友,之后女友提出分手。自己觉得自己的出发点都是本着关心对方,但每次的结果是双方都很受伤,有时也觉得自己太冲动,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分手之后总是还念与女友昔日共处的美好时光,很想挽回这段恋情,但女友表示不愿再与自己继续交往,同时求助者又担心因自己的脾气再次伤害到女友,目前心里很矛盾,也很烦躁,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加之学习紧张,想通过咨询尽快解决目前这种痛苦的状况。

  3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

  该求助者,精神憔悴,身材中等,相貌英俊,着装整齐;意识清楚,行为举止正常;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均较强,掩饰性不高,基本配合较好。因现实情感问题的困扰自己主动前来咨询,符合心理咨询的基本条件。

  4评估与诊断

  4.1评估

  4.1.1生理检查 根据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结果,无器质性疾病,系统检查未发现异常。

  4.1.2精神状况检查 意识清,仪表端庄,接触交谈合作。情绪低落,谈论到女朋友的情况时总是唉声叹气。未查获幻觉、妄想等异常症状,自知力完整,有明确求助要求。

  4.1.3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活动的三原则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②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③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求助者因失恋导致了近期心情不好,并影响工作和睡眠,自己已经意识到陷入感情危机中,主动寻求咨询师的帮助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求助者是在客观的"事件"刺激下而导致主观上情绪紊乱。因为情绪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背景,所以表现为工作效率下降是可以理解,表现了心理活动协调一致。求助者对症状及其产生的因果关系有很好的自知和理解并主动求治。因此,求助者的情绪变化是主导症状,按照"三原则"判断应当属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变化。

  4.1.4根据许又新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①体验标准:以求助者的个人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来评估,如求助者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等。本案例中的求助者心情郁闷,迷惑,吃不香,睡眠差。②操作标准:通过观察考察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和效应来评估,求助者的心理活动、社会效率和社会功能。如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高低、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等。该求助者学习、工作效率有所降低,不进行人际交往,社会功能下将。③发展标准:着重从求助者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该求助者从小受到家人的宠爱,独立性较强、有主见。现在因与女朋友发生矛盾,女友提出分手,同时认为自己脾气不好,感到经常伤害其他人,出现心理问题。

  根据上述三点,可以确定该求助者心理活动正常,属于心理咨询范围。

  4.2初步诊断 该求助者为一般心理问题(失恋所致情绪问题)。

  4.3诊断依据 ①由于女友提出分手,体验到负性情绪,郁闷,精神低落等。②不良情绪持续1个月不能自行缓解。③不良情绪反应有时难以控制,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④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它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⑤心理测量结果显示:该求助者属于外向偏稳定型人格,无抑郁,有轻度焦虑,考虑是由于与女友分手的事件造成。⑥根据许又新评估心理健康与否的三标准和郭念锋病与非病三原则,可以看出该个案符合一般心理问题诊断。

  4.4鉴别诊断

  4.4.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郭念锋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4.4.2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标准,该求助者心理冲突属常型,病程在三个月以下,社会功能受影响不严重,可排除神经症;

  4.4.3与抑郁症相鉴别 该求助者虽然有自责、懊恼、失眠等抑郁情绪,但这些症状是伴随症状不是主要症状,而且没有抑郁症消极悲观、自杀企图、自杀行为的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5咨询目标

  5.1近期目标 ①改善情绪状态;②逐步消除非理性信念;③恢复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④缓解睡眠不佳,提高睡眠质量。

  5.2长远目标 通过咨询改善认知,提高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形成成熟稳定的人格。

  6咨询方案

  6.1方法选择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个人与女友在一些事情上观念不同发生争执,引发矛盾产生感情危机,导致不良的心理反应。根据以上的分析在咨询实践中选择了针对性较强的合理情绪疗法。

  6.2治疗原理 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的。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通过理性逻辑分析,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帮助解决其情绪和行为问题。

  6.3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6.3.1权利 ①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②对咨询过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③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

  6.3.2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③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和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6.4咨询的日程安排与费用 ①日程安排:咨询3次,1次/w,50min/次。②咨询费用:免费服务。

  7具体咨询过程

  本案例分为四个阶段:①心理诊断阶段,找ABC,制定目标(情绪和行为);②求助者领悟阶段,深入分析不合理信念,领悟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③修通阶段,运用技术,放弃原有非理性信念;④再教育阶段,在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重建新的反应模式。咨询师与求助者共进行了三次会谈。

  7.1第一次会谈:建立咨询关系确定咨询目标 良好的咨询关系对任何种类的心理治疗都非常重要,同时是治疗赖以持续下去的基础。本次谈话,是引导求助者对他的问题及其认识过程有一定的认知,并安排特定的学习过程来帮助求助者改变不适应的认知方式,使求助者一方面要对自己的认识过程和不正确的观念加以细致的体验反省。另一方面,也要发挥求助者自己在其它问题上尚有的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来解决目前问题。合理情绪疗法认为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所以,对于本案例的目标是发现并纠正该求助者的错误观念,以及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

  基本过程: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②介绍咨询有关事项和规划;③进行心理测验;④介绍治疗原理,初步拟定咨询方案。

  基本技术:①通过关注、共情理解等技术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求关系,形成一种密切合作的氛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②合理运用共情使求助者感到心情放松,使求助者负性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③用解释技术帮助求助者正确理解不良情绪虑的原因和临床表现,并向求助者介绍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会谈,求助者表示愿意接受合理情绪疗法并配合心理咨询。

  心理测验:包括EPQ、SDS、SAS三个问卷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可排除抑郁和焦虑神经症,提示求助者属偏外向稳定型人格,有轻度抑郁和焦虑情绪。

  以下是部分咨询会谈摘要:

  ……

  咨询师:你好!我很理解你目前的心理处境,每一个与你有类似经历的人都可能会与你有相同的感受。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的这种状况呢?

  求助者:我在这段时间,经过反复的思考,但是…… 我总是有很多问题想不通?

  咨询师:那你能不能说来听听?

  求助者:我们都认识一年多了,开始时我们彼此都非常欣赏对方,都到了无话不谈的程度,双方家长也认为我们比较合适,现在怎么能说分手就分手了!其实,我对她一直是很好的,可以说基本上什么事情都是依照她的意愿去做的,不知她为什么就从来都不听我的建议,上次的事情我也觉得自己过于冲动,但我都是为了她好,她应该理解我的初衷。

  咨询师:从你的情况看来,你是一个很重感情,对你的女友也很好的人,做事比较有主见,而且一旦自己认定自己是正确的事情就一定要让对方按照你的想法去执行,是这样吗?

  求助者:基本上是这样的。

  咨询师:你能说说你女友的情况吗?

  求助者:其实我们两个的个性是很相近的,都比较有主见,都很难接受对方的建议,也许跟她是独生子女有关系吧?很多方面她都比我优秀,能力很强,她还是我们队的队长助理,在管理和协调能力我很佩服她。

  ……

  布置咨询作业:让求助者分析自己信念中以偏概全、绝对化等非理性的观念。推荐一些与认知相关的心理学书籍给求助者阅读。

  7.2第二次会谈:领悟和修通阶段 第二次会谈进入合理情绪疗法的领悟和修通阶段,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会谈中主要是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即"产婆术"的辩论技术。(以求助者的不合理观点作进一步推理,引出谬误,从而使其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通过咨询来改变求助者的认知方向,建立新的合理观念。   以下是部分会谈内容。

  ……

  咨询师:能具体说说导致你和女友产生分歧的原因或事件吗?

  求助者: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非常尊重他的意见和建议,但她却基本不听我的劝告,就这点我很介意,也是我们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前面说的那件事(与朋友喝酒)的确让我有些恼怒,当时几乎失去了理智。

  咨询师:可以理解你当时的处境和心情。那你认为如果你的女朋友,再次回到你的身边你会向以前一样对她吗?

  求助者:可能不会了,但我怀疑我还会和以前一样的冲动,她不改的话。

  咨询师:其实我觉得有很多事应对和解决的方式会不止一种方式,换一种方法效果可能会更好些是不是?

  求助者:对!的确是这样,如果现在遇到那天的事情我绝对不会那么冲动了。但是……我从小在家里也和家人这样,经常发脾气伤害到其他人,尽管事后会后悔,但过后还会再犯。

  咨询师:从你所讲的,你是个容易冲动的人,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其实,我倒觉得你分析问题的能力却很强,也有主见,通常也希望大家能理解你,这样其实挺好的,不要给自己乱贴标签,你自己都认为自己脾气不好,谁还愿意接纳你呢?是这样吧?

  求助者:是,有道理。

  咨询师:接下来这里给你介绍以下人际关系中的"黄金法则"和"反黄金法则"……你的情况是不是属于后者?

  求助者:嗯!对对,看来我是用了"反黄金法则"。

  咨询师:下面我们在来学习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你的情绪问题其实是因为你的不合理的观念所致,你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怎样对你;你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别人就应该绝对按照你的要求去做,这种绝对化的认识你认为行得通吗?

  求助者:听您这么一说我感觉豁然开朗,我的想法的确有些绝对化……

  7.3第三次会谈:巩固新观念阶段 由于求助者自我剖析的主动性和领悟能力很强,咨询效果比较显著。根据情况咨询师结合对求助的个性特点,本次会谈主要是进一步在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进行教育帮助其重新建立较为理性的反应模式和应对方法。

  8咨询效果评估

  8.1求助者自我评估 求助者自述:最近几天,我的心情平静了,感觉自己在发生变化,能够学者逐步用理性的思维去应对相应的事件,近期的学习状态也有所改善,能够较好的参加一些队里组织的业余活动。通过咨询使自己在对恋爱和对人的看法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感到自我改变的不仅仅是情绪和行为,更重要的是自己对于很多问题的观念也有了根本的改变。

  8.2咨询师评估 通过三次会谈,该求助者非理性的观念逐步被理性观念所替代,情绪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观,睡眠问题基本消除,学习态度积极,能够主动参加一些社会交往活动和体育锻炼,说明求助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社会功能已基本改善,心理咨询的效果比较明显。

  编辑/申磊


相关内容

  • 一例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焦虑症的案例报告
  • 社会心理科学第24卷总第105期2009年第5期总第605 页 ·心理咨询师论坛· 作者简介:吴心灵,女,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现任职于大连医科大学心理学系,医学硕士,心理学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从事研究领域为健康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近3年参编.发表主要专著.论文5篇. 一例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焦 ...

  • 认知行为疗法及答辩
  • [概述]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 ...

  • 婚姻家庭咨询师考试论文案例
  •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婚姻家庭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一例因自卑而引发婚姻恐惧症 的婚姻咨询案例报告 姓 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码: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因自卑心里而引起的婚姻恐惧症 摘要:本案例是一自卑心理的案例.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整理,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是因其认知上存在 ...

  • 理性情绪疗法研究报告
  •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论文类型:研究报告 论文题目:理性情绪疗法理论 姓 名: 身份证号: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所在单位: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王佳 理性情绪疗法理论报告 王佳 单位 一.理性情绪疗法的概念和历史 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简 ...

  • 学生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 案例分析报告 八年级学生. 2.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 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我评价低.感知觉正常,记忆力下降. 3.个人成长史 独子,家庭经济条件一般.11岁时父母离异,他判给了父亲,母亲改嫁,但实际上父母离婚后,他一直与祖母(现已65岁)一起生活,由于父母很少照管他,祖母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他学习 ...

  • 一例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报告
  •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报告 姓名:王菊芳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贵州省贵阳市 所在单位:贵州鸿雅职业培训学校 一例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报告 单位:贵州鸿雅职业培训学校 姓名:王菊芳 ...

  • 一例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女大学生社交焦虑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姓 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一例社交焦虑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单位:武汉行友广告有限公司 [摘要]求助者张某,女,18 岁,大 ...

  • 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报告(范文)
  • 一例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重庆市助人自助心理中心 张三 摘要:本文是一例有疑病观念的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在其父突然心梗去世后开始担心自己会得心脏病.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问题基本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严重心理问题, ...

  • 大学生人际关系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 大学生人际关系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的 案 例 报 告 刘 飞 大众职业培训学校 摘要:本文是针对一名大二学生由人际关系不良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进行辅导的案例报告.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点,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案,采取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解除情绪困扰,使其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