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认识和解决问题不但要抓“主要矛盾”,还要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一种十分科学而又非常重要的方法,这也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那么,要认识中国的具体实际,就必须抓住决定中国具体实际的主要矛盾和内在因素。中国的具体实际,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社会的实际(即社会性质)和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而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发展的实际则主要表现为:1、中国社会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以上两点又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反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它变化又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社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突出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其本质都在阐述认识事物的存在、性质和发展过程,必须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一、 要认识事物的性质,就必须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本质和特殊的运动形式,从而把一事物同他事物区别开来.只有透过事物现象抓住其本质,才能达到对事物的真正把握.而每一事物的本质都是由它所包含的特殊矛盾决定的.因此我们要认识事物的特殊本质,就要对它自身内部的特殊矛盾进行分析.同时,在把握决定事物本质的特殊矛盾时,还要进一步对这个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因为更确切地讲,事物的性质和基本特征主

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任何事物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必有一方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而另一方则是处于被支配的、服从地位的次要方面.认识事物的性质就是要通过对矛盾双方各自的特点和地位及其相互联结的分析,找出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辩大体,识大局,抓本质,看主流”.这是达到对事物性质的正确认识之关键.

二、要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就必须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表现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认识事物的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推动这个过程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动力.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事物内部必然的自我的运动过程,即内部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因此,要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就必须深入到事物内部分析考察它的内在矛盾,找出其变化发展的根据和原因.例如,众所周知的“方仲永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方仲永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而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到了十二三岁虽然还能作诗,但已“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了20岁就变成了平庸无奇之人.就其从神童到庸者变化过程看,固然与其父“日板仲永还谒于邑人,不使学”有极大的关系,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放弃了自己的主观努力.

三、要认识事物的存在条件和发展趋势,就必须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事物的存在条件和发展趋势规定了事物的特征和面貌.然而,事

物的存在条件和发展趋势,正是事物本身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的结果.一切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统一体中存在和运动的.它们必须相互依存,共居一个统一体中,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这种同一性就是事物或矛盾存在的条件.一切矛盾的对立双方在统一体中又不是和平共处的,而是永远处于相互排斥、互相斗争之中的.斗争的结果,必然造成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双方的地位和特征发生变化,于是逐步显示出事物新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认识事物存在条件和发展趋势,实际上就是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结.

四、要认识一事物同他事物的关系,就必须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要受到周围其他事物的影响和作用,事物的属性往往就是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因此,要认识某一事物,就必须同时考察它同其他事物的各种关系.而事物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矛盾关系.因此,要全面地认识一个事物,就要认识它同周围其他事物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认识事物间由于各自内部矛盾斗争的推动而互相转化的各种趋势和可能.

总之,要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事物的性质、过程、条件、趋势和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对事物认识深化的程度正是取决于对诸种矛盾及其双方分析的程度.如果离开了矛盾分析法,人们就无法观察事物、理解事物、把握事物.因此,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一切事物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方法.

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认识和解决问题不但要抓“主要矛盾”,还要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一种十分科学而又非常重要的方法,这也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那么,要认识中国的具体实际,就必须抓住决定中国具体实际的主要矛盾和内在因素。中国的具体实际,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社会的实际(即社会性质)和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而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发展的实际则主要表现为:1、中国社会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以上两点又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反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它变化又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社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突出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其本质都在阐述认识事物的存在、性质和发展过程,必须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一、 要认识事物的性质,就必须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本质和特殊的运动形式,从而把一事物同他事物区别开来.只有透过事物现象抓住其本质,才能达到对事物的真正把握.而每一事物的本质都是由它所包含的特殊矛盾决定的.因此我们要认识事物的特殊本质,就要对它自身内部的特殊矛盾进行分析.同时,在把握决定事物本质的特殊矛盾时,还要进一步对这个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因为更确切地讲,事物的性质和基本特征主

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任何事物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必有一方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而另一方则是处于被支配的、服从地位的次要方面.认识事物的性质就是要通过对矛盾双方各自的特点和地位及其相互联结的分析,找出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辩大体,识大局,抓本质,看主流”.这是达到对事物性质的正确认识之关键.

二、要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就必须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表现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认识事物的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推动这个过程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动力.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事物内部必然的自我的运动过程,即内部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因此,要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就必须深入到事物内部分析考察它的内在矛盾,找出其变化发展的根据和原因.例如,众所周知的“方仲永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方仲永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而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到了十二三岁虽然还能作诗,但已“不能称前时之闻”;到了20岁就变成了平庸无奇之人.就其从神童到庸者变化过程看,固然与其父“日板仲永还谒于邑人,不使学”有极大的关系,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放弃了自己的主观努力.

三、要认识事物的存在条件和发展趋势,就必须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事物的存在条件和发展趋势规定了事物的特征和面貌.然而,事

物的存在条件和发展趋势,正是事物本身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的结果.一切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统一体中存在和运动的.它们必须相互依存,共居一个统一体中,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这种同一性就是事物或矛盾存在的条件.一切矛盾的对立双方在统一体中又不是和平共处的,而是永远处于相互排斥、互相斗争之中的.斗争的结果,必然造成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双方的地位和特征发生变化,于是逐步显示出事物新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认识事物存在条件和发展趋势,实际上就是具体分析事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结.

四、要认识一事物同他事物的关系,就必须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要受到周围其他事物的影响和作用,事物的属性往往就是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因此,要认识某一事物,就必须同时考察它同其他事物的各种关系.而事物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矛盾关系.因此,要全面地认识一个事物,就要认识它同周围其他事物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认识事物间由于各自内部矛盾斗争的推动而互相转化的各种趋势和可能.

总之,要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事物的性质、过程、条件、趋势和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对事物认识深化的程度正是取决于对诸种矛盾及其双方分析的程度.如果离开了矛盾分析法,人们就无法观察事物、理解事物、把握事物.因此,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一切事物所必须遵循的根本方法.


相关内容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版
  • 人类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1.认识世界2.改造世界 世界观: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 ...

  • 安徽理工大学徐休克辩证法与人生智慧期末考试答案
  •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三大规律以及主要范畴是什么? 2.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及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3.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4.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多样性包括那些内容? 5.怎样理解事物相互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关系?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6.为什么说新 ...

  • 2014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 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

  •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Ⅱ.考点解读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1.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

  • 哲学知识点
  • 第一课 学习哲学 运用哲学 1.理解: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同时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2)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 (3)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4)世界观 ...

  • 哲学生活(概念.主要包括.关系)
  • 必修四 哲学生活 概念: 1.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心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 2.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②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④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 4.认为 ...

  •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 (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题 及答案 1: 2: 3: 4: 5:第五次作业(概念题) 6: 7: 1:[论述题]文化 参考答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论述题]人的本质 参考答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

  •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汇总
  •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汇总 辩证的唯物论原理部分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因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承认自然界与社会的客观性. [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 ...

  • 世界的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人们在实践中不能不回答的问题,也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一些哲学家对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