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试验确定承压含水层参数方法探讨

抽水试验确定承压含水层参数方法探讨

聂庆林,高广东,轩华山,聂秋月,聂士展,叶 强

1

1

1

2

3

1

(1.山东聊城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聊城 252000;2.河海大学水文学院,南京 210098;

3.聊城市国土资源局,聊城 252000)

摘要: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需要对地下含水层组参数进行分析确定水水源地采用抽水试验确定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实践,探讨定流量(单孔或多孔)行性,并对定降深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方法进行了探索。关键词:承压水;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参数;求参探讨

中图分类号:P64112    文献标识码:A    2(  ,,,以满足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项目取用水规划的需要。浅层地下水的评价论证,可开采量估算通常采用水量均衡法、数值法和统计分析法;但深层承压含水层组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比较成熟的方法相对较少,水文地质参数确定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成果的可靠程度,进而关系到水资源论证评价的科学性。本文结合两水源地抽水试验,探讨承压含水层组水文地质参数确定的方法问题。

对式(1)两边取对数可得:

lgS==lg+lgW

4πT42

(2)

式中,lgπ为常数。

4T

由于u=,则t=,为常数,两边取对

4at4au4a

2

2

2

数得:

lgt=lg+lg

4au

lgW(u)+lg-4πlg+lg4au

22

(3)

  由式(2)、(3)可知:lgS-lgt相当于

,与标准曲线lgW

1 定流量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111 单井抽水试验推求水文地质参数11111 方法原理

[1]

(u)-lg(1Πu)相似,只是纵横坐标相差一个常数,lgS-lgt是抽水试验观测孔的实测曲线(t为分钟)。据

此可根据抽水试验观测数据,采用图解分析法分析计算含水层参数。

操作步骤:首先制作标准曲线lgW(u)-lg(1Πu),

(1)

承压完整井非稳定流抽水的泰斯公式为:

S=W(u)=W

4πT4πT4at

2

再依据抽水试验资料在双对数纸上点绘lgS-lgt曲线,纵横坐标平行移动,找到一个最佳配合位置,使

lgS-lgt实测点据与标准曲线lgW(u)-lg(1Πu)重合度最好,然后固定两曲线图位置,任意找到一个配合点M(S,t取整数),读取其W(u)、1Πu、S、t的值,由下列公式计算含水层弹性给水度μe:

T=W(u),a=,μe=4πS4tua

2

式中:S———与抽水井距离r处的水位降深(m);

3

Q———抽水井流量(mΠd);

2

T———含水层导水系数(mΠd);

2

a———含水层压力传导系数(mΠd);

t———抽水历时(d);

W(u)———井函数,与a、t、r有关。

收稿日期:2008208222;修订日期:2009202220

作者简介:聂庆林(19562),男,高级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水

文预报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工作。

E2mail:[email protected]

11112 实例分析

以山东鲁西化工集团地下水水源地抽水试验为例,水源地内建有深水井4眼,其中3、1、2井孔呈西向东排列,3、1井间距21516m,1、2井间距19717m,4井孔在2井孔南422m,3、2井间距

#

#

#

#

#

#

#

#

#

#

#

#

#

#

#

414m,1、4井间距466m,3、4井间距600m。

根据试验条件共进行了2组单孔抽水试验,第一

###

组抽水孔为1,观测孔为2、3,抽水历时5d,水位恢

###

复观测2d;第二组抽水孔为3,观测孔为2、1,抽水历时3d。步骤如下:

(1)抽水前准备就绪后,同时量测取水孔与观测孔的静水位(精确至0101m),校正好测绳、钢卷尺、秒表等;开启抽水电泵各井孔并同时计时,约定在开机后第1,2,5,10,20,30,45,60,90,120,…,1440,…,分钟,持续观测取水孔与观测孔水位降深St,通过安装在取水电泵上的流量计读取各取水时间段的抽水量,得到抽水试验过程相应的稳定抽水流量、取水t时刻取水孔与观测孔的对应水位降深St等数据;

(2)可等同认为从停抽时刻起,有一个流量为Q的注水井

2

开始工作,其水位回升适用泰斯公式。当t≥5rΠa时,

S=213

lg21252

4πTr

lg21252+01183lgtTTr

=01183(4)

由此可见,不同时刻t与对应的水位恢复高度S(从停

抽时刻的稳定水位S0算起),在半对数纸上成直线,其斜率m=01,T01183。Tm

tSlgt,则t1时刻水S:

at1

ΔS1=S0-S1=01183lg21252

T

r

(5)

距离r1、r2,;

(3),  当t=t2时,以t1为起点,t2时刻水位恢复高度为:

ΔS2=S2-S1=01183(lgt2-lgt1)

T

St,得到取水孔和观测孔水位恢复的试验资料;

(4)根据试验资料采用图解分析法分析计算本次试验得到的含水层参数。

2组单孔抽水试验结束后,根据获得的数据,利用

##

图解分析法分析计算得2和1井孔各参数(表1)。112 利用水位恢复曲线法推求水文地质参数

[2]

(6)

(6),得:  联解式(5)、

a=

2

2125t1

×10

S-S

S-S12

×lg

t2

t1

  利用第一组单孔抽水试验的水位恢复资料,在半对数纸上点绘水位恢复高度S与对应时刻t关系图,图解计算得到各水文地质参数值见表1。

原理:某井以定流量Q抽水停止,水位恢复过程

表1 单孔抽水试验参数计算成果表

Table1 Calculationofaquiferparameterswithsingle2wellpumpingtests

试验分组及取水孔号

抽水流量观测孔号与取水孔距离(m)

T(m2Πd)

第一组1#

2743m3Πd

2#197.77201.38×10

0.000528261.24×100.00067

66

第二组3#

2699m3Πd

3#

2#414.01250

6

1#215.6967

6

215.68511.44×10

0.000598931.56×1060.00059

标准曲线图解法水位恢复曲线图解法

a(mΠd)

2

μe

T(m2Πd)a(mΠd)

2

1.51×10

0.000831.59×1060.00061

μe

注:1#井孔深51610m,取水段251106~50410m;2#井孔深52212m,取水段25315~51010m;3#井孔深47912m,取水段24218~47118m。

113 多孔抽水试验推求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假设含水层均质、各向同性、等厚且无限延伸,水力坡度很小。有n眼取水井布设,各井到中心井M的距离分别为r1,r2,…,rn,各井同时抽水流量分别为

Q1,Q2,…,Qn。在各井抽水影响下,根据势叠加原理

为确保试验所得水文地质参数能客观反映水源地含水层组透水和弹性释水特性,在客观条件允许时还应在单孔抽水试验基础上进行多孔(也称群孔)抽水试验,进一步验证单孔试验取得参数的合理性。

[1~2]

11311 方法原理

中心井M点的水位降深,应等于n眼井取水对它引起降深的总和,且各井均是定流量非稳定流抽水,各井对

#

M点的影响应符合泰斯公式,即有:

n

S=

2

i=1

∑S

2

i

=

4πTi=1

n

QW

i

ui(5)

riSri式中,ui==

4Tt4at

当ui×0101时,上式简化为:

n

源地含水层多组水文地质参数,其中2井孔取得2组

##

参数,1、3井孔各取得一组参数。对比分析可知,#

2井孔第一组参数与其它两孔参数接近,第二组单孔试验资料分析得到的参数值偏大,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观测孔距抽水孔距离较远,水位降深变化不灵敏,影响分析参数的精度,故确定水源地含水层参数时不予采用。各观测孔参数取不同方法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在此基础上将各组参数应用于抽水孔计算抽水量,以与(表3)。,2 ofaquiferparameterswith

multi2wellpumpingtests

取水孔编号抽水流量(m3Πd)

#

观测2距主孔(m)观测4#距主孔(m)

T(m2Πd)

S=

i=1

Si=

n

4πTi=1

i

n

ri

2

Qilg

ri

2

n

=

4πT

Qlg

1

+

4πT

Q

1

i

lgt(6)

  从式(6)可知,S与lgt为线性关系,将试验观测数据S、t点绘在半对数格纸上,即可图解分析得到含水层参数。11312 实例分析

111132进

行了1,1,观测孔为###2、4井,抽5d,1号井抽水流量Q1=2160mΠd,3井抽水流量Q2=1440mΠd。2取水孔抽

3

#

3

##

1#2160197.74667751.49×10

0.00052

6

3#[1**********]561.50×1060.00057

水时观测孔同步观测某一时刻t两孔水位降深S1、S2,时距要求同单孔抽水试验,取水停止后同样观测取水孔与观测孔恢复水位。

根据以上方法原理,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推求采用半对数图解法。本次试验在2孔同时抽水的条件

下,当≤0105时,降深方程可近似改写为:

4atΣS=ln

4πTα1r1+α2r2

2

2

半对数图解法

a(mΠd)

2

μe

注:1#、2#、3#井孔深与取水段同表1,4#井孔深599192m,取水段

20715~587192m。

2 定降深抽水试验推求水文地质参数

(7)

=01183

QΣlg

αT1r1+α2r2

2

+(01183

)lgtT

式中:α———取水孔抽水流量占总流量的比重;

r———观测孔与某取水孔的距离;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S-lgt曲线的直线部分的斜率m=01183

,由T

在利用抽水试验的方法确定水源地水文地质参数时,往往受外部环境条件的限制,水源地取水井孔的数量或观测条件不能满足单孔、群孔抽水试验的基本要求。如水源地取水井影响范围内无适合作为观测孔的管井,有井孔而一直处于取水状态不能专门作为观测孔使用等。因此,有必要研究单孔取水而无观测孔条件下,利用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定降深抽水试验推求水文地质参数,即是一种无观测孔条件下抽水试验确定含水层参数的方法。

[2]

211 方法原理

在无限承压含水层进行抽水,如果使井中水头H或降深Sw保持不变,那么抽水流量Q随着抽水时间的延续而减少,流量公式为:

Q=2πTSwG(tD)

G(tD)=

此得到T=01183

;m

从式(3)~(7)可以看出,直线的延长部分与横轴lgt交于t0点,即S=0时,t=t0,将此关系式代入式(7),得a=

αα2125t0

#

#

2

(8)dx(9)

据此由4、2观测孔降深资料图解分析得到含水层参数见表2。114 不同试验方法取得水文地质参数的对比分析

通过2组单孔、1组多孔抽水试验,分析得到本水

π

xe

-tx

D

2

()π-1

+lg2J0(x)

其中:Sw———取水井降深;

G(tD)———无越流系统定降深井流的流量函数;

表3 鲁西化工集团水源地水文地质参数分析成果对照表

Table3 ComparisonofthecalculatedhydrogeologicalparametersintheWesternShandong

ChemicalEnterprisewellfiledwithdifferentmethods

参 数

T(m2Πd)a(m2Πd)

2#7581.41×106

0.00054

1#9781.58×1060.00062

3#8601.48×1060.00058

多孔试验值

8161.50×1060.00055

采用值

8601.48×1060.00058

μe

  tD=

——无因次时间,a、rw意义同前;2—rw

取压缩后电泵取水量;当电泵出水量被压缩后,水位瞬间回升,以后逐渐下降,Sw时,第二次压缩出水量,Sw时,第三次5个回t2Q试验观测数据。在半对数格纸1ΠQ2t相关曲线图。

根据式(12)推求导水系数,得T=-lgt曲线量测斜率m。

mSw

J0(x)、Y0(x)———零阶第一类、第二类贝塞尔函

数。

4

当tD≥10时,定降深井流的流量公式可近似写为:

Q=

()

,由1ΠQ

  式(10),因为通常a

24

的值都很大而rw又很小,条件tD≥10很容易满足。上式可写为:

Q

本次水源地定降深抽水试验相关试验数据为:Sw

=1813,m=0100033hΠm=0100001375dΠm;

3

3

==

4πTSwTSw

lg

rr

2

w2w

lg

+

TSw

代人式(12)得到:T=727mΠd

μ然后由式(13)推求参数a、e之值。

2

lgt(11)

=01000116,rw=01108,代人(4~6)式得a

6

  由此可见,将1ΠQ-t数据点在单对数坐标纸上,

则出现直线段,此直线的斜率m为:

m=

=1142×10,μe=0100051。

TSw

,即T==

mSw

(12)

3 结论及建议

采用抽水试验确定水源地含水层组水文地质参数,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从2个水源地进行抽水试验的实践看,定流量单孔抽水试验确定水源地含水层组水文地质参数是一种便于操作、相对经济,且成果比较可靠的方法。由单孔和多孔抽水试验取得的含水层参数对比分析可知,单孔抽水时如观测孔距取水孔距离在合理的范围内(100~250m为宜,太远取水影响水位降深不灵敏,太近对水源地含水层特性代表性不足),参数分析结果与群孔抽水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能满足水源地评价与开发利用规划的需求。

抽水试验井孔位置的确定应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进行,所求参数适用于地质构造与含水层岩性相同或相近的区域,如选定的水源地范围较大,抽水试验布井时应充分论证其代表性,必要时划分单元布井抽水试验,分别确定参数。

(下转第49页)

当试验时间足够长,可相应得到若干组降深Sw一定时的t2Q试验观测数据,确定稳定的1ΠQ2lgt曲线,可读得曲线在1ΠQ轴上的截距(1ΠQ)0,利用公式

a=01445rw10

2

(13)

μ计算出含水层参数a,再根据T、a、e之间的关系推求出μe值。212 实例分析

以山东祥光铜业有限公司年产40×10t阴极铜项目水源地抽水试验为例,探讨定降深抽水试验确定含

水层参数的方法步骤。

试验过程:选择厂区西南部生产用取水井,作为定降深抽水试验井孔。开机后用阀门控制取水电泵出水量大小,并用安装在取水电泵上的流量计读取电泵单位时间抽取的水量。

3

开机初始取水量11916mΠh,015h后用阀门压缩电泵出水量,以此时水位降深Sw作为降深定值,并读

4

Researchonchangesandpredictionoftrendof

thegroundwaterregimeinHohhot

YANGLiang2ping,JIANGZhen2jiao,ZHAOYi2ting,ZHAEn2shuang

1

2

2

2

(11InstituteofHydrogeology&EnvironmentalGeology,CAGS,Shijiazhuang 050803,China;21SchoolofEnvironmentandResources,Jilin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6,China)

Abstract:Basedonformationofgroundwateranditsaffectingfactorsandconsiderationhydrogeologicalconditions,groundwaterregimetypesinthestudyareaareaquifermainlybelongstosubsurfacerunoffandexplorationtype,type,whilethegroundwaterregimeoftheconfinedaquiferistype.Onthebasisofanalysesofgroundwaterlevels,aestablishedwithBPnetwork,andthecharacteristicsandtrendofthedepressionconeofarepredicted.Keyw;regime;BPnetwork

责任编辑:汪美华

(上接第40页)

  定降深抽水试验推求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从祥

光铜业水源地抽水试验过程看,试验条件容易满足,简便经济,也能够确定水源地含水层组的参数,但试验时阀门控制取水流量比较困难,试验时间足够长时需多次调控阀门调减出流量以稳定降深,深井电泵调控难度较大。同时因条件限制,试验获取的参数不能采用其他方法验证,故不宜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水庭,施鑫源.地下水水文学[M].南京:河海大学

出版社,1991.

[2] 陈崇希.地下水不稳定井流计算方法[M].北京:地质

出版社,1983.

Methodsofdeterminingparametersofaconfinedaquiferwithpumpingtests

NIEQing2lin,GAOGuang2dong,XUANHua2shan,NIEQiu2yue,NIEShi2zhan,YEQiang(1.LiaochengHydrographicandWaterResourcesSurveyBureau,Liaocheng 252000,China;2.CollegeofHydrologyandWaterResources,Hohai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3.LiaochengMunicipalBureauofLandandResources,Liaocheng 252000,China)

Abstract:Itisnecessarytodetermineparametersofaquifersinevaluationofgroundwaterresourcesandcalculationofrecoverablegroundwaterwithdrawal.BasedonpumpingtestsconductedattwowellfieldsinnorthernShandongprovince,thepossibilityofdeterminationofaquiferparameterswithpumpingtestsunderaconstantpumpingrateisdiscussedinthispaper.Themethodofdeterminationofhydrogeologicalparameterswithpumpingtestsofconstantdrawdownisalsoexamined.

Keywords:confinedwater;pumpingtest;hydrogeologicalparameter;determinationofparameters

1

1

1

2

3

1

责任编辑:汪美华

抽水试验确定承压含水层参数方法探讨

聂庆林,高广东,轩华山,聂秋月,聂士展,叶 强

1

1

1

2

3

1

(1.山东聊城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聊城 252000;2.河海大学水文学院,南京 210098;

3.聊城市国土资源局,聊城 252000)

摘要: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需要对地下含水层组参数进行分析确定水水源地采用抽水试验确定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实践,探讨定流量(单孔或多孔)行性,并对定降深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方法进行了探索。关键词:承压水;抽水试验;水文地质参数;求参探讨

中图分类号:P64112    文献标识码:A    2(  ,,,以满足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项目取用水规划的需要。浅层地下水的评价论证,可开采量估算通常采用水量均衡法、数值法和统计分析法;但深层承压含水层组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比较成熟的方法相对较少,水文地质参数确定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成果的可靠程度,进而关系到水资源论证评价的科学性。本文结合两水源地抽水试验,探讨承压含水层组水文地质参数确定的方法问题。

对式(1)两边取对数可得:

lgS==lg+lgW

4πT42

(2)

式中,lgπ为常数。

4T

由于u=,则t=,为常数,两边取对

4at4au4a

2

2

2

数得:

lgt=lg+lg

4au

lgW(u)+lg-4πlg+lg4au

22

(3)

  由式(2)、(3)可知:lgS-lgt相当于

,与标准曲线lgW

1 定流量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

111 单井抽水试验推求水文地质参数11111 方法原理

[1]

(u)-lg(1Πu)相似,只是纵横坐标相差一个常数,lgS-lgt是抽水试验观测孔的实测曲线(t为分钟)。据

此可根据抽水试验观测数据,采用图解分析法分析计算含水层参数。

操作步骤:首先制作标准曲线lgW(u)-lg(1Πu),

(1)

承压完整井非稳定流抽水的泰斯公式为:

S=W(u)=W

4πT4πT4at

2

再依据抽水试验资料在双对数纸上点绘lgS-lgt曲线,纵横坐标平行移动,找到一个最佳配合位置,使

lgS-lgt实测点据与标准曲线lgW(u)-lg(1Πu)重合度最好,然后固定两曲线图位置,任意找到一个配合点M(S,t取整数),读取其W(u)、1Πu、S、t的值,由下列公式计算含水层弹性给水度μe:

T=W(u),a=,μe=4πS4tua

2

式中:S———与抽水井距离r处的水位降深(m);

3

Q———抽水井流量(mΠd);

2

T———含水层导水系数(mΠd);

2

a———含水层压力传导系数(mΠd);

t———抽水历时(d);

W(u)———井函数,与a、t、r有关。

收稿日期:2008208222;修订日期:2009202220

作者简介:聂庆林(19562),男,高级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水

文预报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工作。

E2mail:[email protected]

11112 实例分析

以山东鲁西化工集团地下水水源地抽水试验为例,水源地内建有深水井4眼,其中3、1、2井孔呈西向东排列,3、1井间距21516m,1、2井间距19717m,4井孔在2井孔南422m,3、2井间距

#

#

#

#

#

#

#

#

#

#

#

#

#

#

#

414m,1、4井间距466m,3、4井间距600m。

根据试验条件共进行了2组单孔抽水试验,第一

###

组抽水孔为1,观测孔为2、3,抽水历时5d,水位恢

###

复观测2d;第二组抽水孔为3,观测孔为2、1,抽水历时3d。步骤如下:

(1)抽水前准备就绪后,同时量测取水孔与观测孔的静水位(精确至0101m),校正好测绳、钢卷尺、秒表等;开启抽水电泵各井孔并同时计时,约定在开机后第1,2,5,10,20,30,45,60,90,120,…,1440,…,分钟,持续观测取水孔与观测孔水位降深St,通过安装在取水电泵上的流量计读取各取水时间段的抽水量,得到抽水试验过程相应的稳定抽水流量、取水t时刻取水孔与观测孔的对应水位降深St等数据;

(2)可等同认为从停抽时刻起,有一个流量为Q的注水井

2

开始工作,其水位回升适用泰斯公式。当t≥5rΠa时,

S=213

lg21252

4πTr

lg21252+01183lgtTTr

=01183(4)

由此可见,不同时刻t与对应的水位恢复高度S(从停

抽时刻的稳定水位S0算起),在半对数纸上成直线,其斜率m=01,T01183。Tm

tSlgt,则t1时刻水S:

at1

ΔS1=S0-S1=01183lg21252

T

r

(5)

距离r1、r2,;

(3),  当t=t2时,以t1为起点,t2时刻水位恢复高度为:

ΔS2=S2-S1=01183(lgt2-lgt1)

T

St,得到取水孔和观测孔水位恢复的试验资料;

(4)根据试验资料采用图解分析法分析计算本次试验得到的含水层参数。

2组单孔抽水试验结束后,根据获得的数据,利用

##

图解分析法分析计算得2和1井孔各参数(表1)。112 利用水位恢复曲线法推求水文地质参数

[2]

(6)

(6),得:  联解式(5)、

a=

2

2125t1

×10

S-S

S-S12

×lg

t2

t1

  利用第一组单孔抽水试验的水位恢复资料,在半对数纸上点绘水位恢复高度S与对应时刻t关系图,图解计算得到各水文地质参数值见表1。

原理:某井以定流量Q抽水停止,水位恢复过程

表1 单孔抽水试验参数计算成果表

Table1 Calculationofaquiferparameterswithsingle2wellpumpingtests

试验分组及取水孔号

抽水流量观测孔号与取水孔距离(m)

T(m2Πd)

第一组1#

2743m3Πd

2#197.77201.38×10

0.000528261.24×100.00067

66

第二组3#

2699m3Πd

3#

2#414.01250

6

1#215.6967

6

215.68511.44×10

0.000598931.56×1060.00059

标准曲线图解法水位恢复曲线图解法

a(mΠd)

2

μe

T(m2Πd)a(mΠd)

2

1.51×10

0.000831.59×1060.00061

μe

注:1#井孔深51610m,取水段251106~50410m;2#井孔深52212m,取水段25315~51010m;3#井孔深47912m,取水段24218~47118m。

113 多孔抽水试验推求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假设含水层均质、各向同性、等厚且无限延伸,水力坡度很小。有n眼取水井布设,各井到中心井M的距离分别为r1,r2,…,rn,各井同时抽水流量分别为

Q1,Q2,…,Qn。在各井抽水影响下,根据势叠加原理

为确保试验所得水文地质参数能客观反映水源地含水层组透水和弹性释水特性,在客观条件允许时还应在单孔抽水试验基础上进行多孔(也称群孔)抽水试验,进一步验证单孔试验取得参数的合理性。

[1~2]

11311 方法原理

中心井M点的水位降深,应等于n眼井取水对它引起降深的总和,且各井均是定流量非稳定流抽水,各井对

#

M点的影响应符合泰斯公式,即有:

n

S=

2

i=1

∑S

2

i

=

4πTi=1

n

QW

i

ui(5)

riSri式中,ui==

4Tt4at

当ui×0101时,上式简化为:

n

源地含水层多组水文地质参数,其中2井孔取得2组

##

参数,1、3井孔各取得一组参数。对比分析可知,#

2井孔第一组参数与其它两孔参数接近,第二组单孔试验资料分析得到的参数值偏大,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观测孔距抽水孔距离较远,水位降深变化不灵敏,影响分析参数的精度,故确定水源地含水层参数时不予采用。各观测孔参数取不同方法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在此基础上将各组参数应用于抽水孔计算抽水量,以与(表3)。,2 ofaquiferparameterswith

multi2wellpumpingtests

取水孔编号抽水流量(m3Πd)

#

观测2距主孔(m)观测4#距主孔(m)

T(m2Πd)

S=

i=1

Si=

n

4πTi=1

i

n

ri

2

Qilg

ri

2

n

=

4πT

Qlg

1

+

4πT

Q

1

i

lgt(6)

  从式(6)可知,S与lgt为线性关系,将试验观测数据S、t点绘在半对数格纸上,即可图解分析得到含水层参数。11312 实例分析

111132进

行了1,1,观测孔为###2、4井,抽5d,1号井抽水流量Q1=2160mΠd,3井抽水流量Q2=1440mΠd。2取水孔抽

3

#

3

##

1#2160197.74667751.49×10

0.00052

6

3#[1**********]561.50×1060.00057

水时观测孔同步观测某一时刻t两孔水位降深S1、S2,时距要求同单孔抽水试验,取水停止后同样观测取水孔与观测孔恢复水位。

根据以上方法原理,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推求采用半对数图解法。本次试验在2孔同时抽水的条件

下,当≤0105时,降深方程可近似改写为:

4atΣS=ln

4πTα1r1+α2r2

2

2

半对数图解法

a(mΠd)

2

μe

注:1#、2#、3#井孔深与取水段同表1,4#井孔深599192m,取水段

20715~587192m。

2 定降深抽水试验推求水文地质参数

(7)

=01183

QΣlg

αT1r1+α2r2

2

+(01183

)lgtT

式中:α———取水孔抽水流量占总流量的比重;

r———观测孔与某取水孔的距离;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S-lgt曲线的直线部分的斜率m=01183

,由T

在利用抽水试验的方法确定水源地水文地质参数时,往往受外部环境条件的限制,水源地取水井孔的数量或观测条件不能满足单孔、群孔抽水试验的基本要求。如水源地取水井影响范围内无适合作为观测孔的管井,有井孔而一直处于取水状态不能专门作为观测孔使用等。因此,有必要研究单孔取水而无观测孔条件下,利用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定降深抽水试验推求水文地质参数,即是一种无观测孔条件下抽水试验确定含水层参数的方法。

[2]

211 方法原理

在无限承压含水层进行抽水,如果使井中水头H或降深Sw保持不变,那么抽水流量Q随着抽水时间的延续而减少,流量公式为:

Q=2πTSwG(tD)

G(tD)=

此得到T=01183

;m

从式(3)~(7)可以看出,直线的延长部分与横轴lgt交于t0点,即S=0时,t=t0,将此关系式代入式(7),得a=

αα2125t0

#

#

2

(8)dx(9)

据此由4、2观测孔降深资料图解分析得到含水层参数见表2。114 不同试验方法取得水文地质参数的对比分析

通过2组单孔、1组多孔抽水试验,分析得到本水

π

xe

-tx

D

2

()π-1

+lg2J0(x)

其中:Sw———取水井降深;

G(tD)———无越流系统定降深井流的流量函数;

表3 鲁西化工集团水源地水文地质参数分析成果对照表

Table3 ComparisonofthecalculatedhydrogeologicalparametersintheWesternShandong

ChemicalEnterprisewellfiledwithdifferentmethods

参 数

T(m2Πd)a(m2Πd)

2#7581.41×106

0.00054

1#9781.58×1060.00062

3#8601.48×1060.00058

多孔试验值

8161.50×1060.00055

采用值

8601.48×1060.00058

μe

  tD=

——无因次时间,a、rw意义同前;2—rw

取压缩后电泵取水量;当电泵出水量被压缩后,水位瞬间回升,以后逐渐下降,Sw时,第二次压缩出水量,Sw时,第三次5个回t2Q试验观测数据。在半对数格纸1ΠQ2t相关曲线图。

根据式(12)推求导水系数,得T=-lgt曲线量测斜率m。

mSw

J0(x)、Y0(x)———零阶第一类、第二类贝塞尔函

数。

4

当tD≥10时,定降深井流的流量公式可近似写为:

Q=

()

,由1ΠQ

  式(10),因为通常a

24

的值都很大而rw又很小,条件tD≥10很容易满足。上式可写为:

Q

本次水源地定降深抽水试验相关试验数据为:Sw

=1813,m=0100033hΠm=0100001375dΠm;

3

3

==

4πTSwTSw

lg

rr

2

w2w

lg

+

TSw

代人式(12)得到:T=727mΠd

μ然后由式(13)推求参数a、e之值。

2

lgt(11)

=01000116,rw=01108,代人(4~6)式得a

6

  由此可见,将1ΠQ-t数据点在单对数坐标纸上,

则出现直线段,此直线的斜率m为:

m=

=1142×10,μe=0100051。

TSw

,即T==

mSw

(12)

3 结论及建议

采用抽水试验确定水源地含水层组水文地质参数,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从2个水源地进行抽水试验的实践看,定流量单孔抽水试验确定水源地含水层组水文地质参数是一种便于操作、相对经济,且成果比较可靠的方法。由单孔和多孔抽水试验取得的含水层参数对比分析可知,单孔抽水时如观测孔距取水孔距离在合理的范围内(100~250m为宜,太远取水影响水位降深不灵敏,太近对水源地含水层特性代表性不足),参数分析结果与群孔抽水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能满足水源地评价与开发利用规划的需求。

抽水试验井孔位置的确定应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进行,所求参数适用于地质构造与含水层岩性相同或相近的区域,如选定的水源地范围较大,抽水试验布井时应充分论证其代表性,必要时划分单元布井抽水试验,分别确定参数。

(下转第49页)

当试验时间足够长,可相应得到若干组降深Sw一定时的t2Q试验观测数据,确定稳定的1ΠQ2lgt曲线,可读得曲线在1ΠQ轴上的截距(1ΠQ)0,利用公式

a=01445rw10

2

(13)

μ计算出含水层参数a,再根据T、a、e之间的关系推求出μe值。212 实例分析

以山东祥光铜业有限公司年产40×10t阴极铜项目水源地抽水试验为例,探讨定降深抽水试验确定含

水层参数的方法步骤。

试验过程:选择厂区西南部生产用取水井,作为定降深抽水试验井孔。开机后用阀门控制取水电泵出水量大小,并用安装在取水电泵上的流量计读取电泵单位时间抽取的水量。

3

开机初始取水量11916mΠh,015h后用阀门压缩电泵出水量,以此时水位降深Sw作为降深定值,并读

4

Researchonchangesandpredictionoftrendof

thegroundwaterregimeinHohhot

YANGLiang2ping,JIANGZhen2jiao,ZHAOYi2ting,ZHAEn2shuang

1

2

2

2

(11InstituteofHydrogeology&EnvironmentalGeology,CAGS,Shijiazhuang 050803,China;21SchoolofEnvironmentandResources,Jilin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6,China)

Abstract:Basedonformationofgroundwateranditsaffectingfactorsandconsiderationhydrogeologicalconditions,groundwaterregimetypesinthestudyareaareaquifermainlybelongstosubsurfacerunoffandexplorationtype,type,whilethegroundwaterregimeoftheconfinedaquiferistype.Onthebasisofanalysesofgroundwaterlevels,aestablishedwithBPnetwork,andthecharacteristicsandtrendofthedepressionconeofarepredicted.Keyw;regime;BPnetwork

责任编辑:汪美华

(上接第40页)

  定降深抽水试验推求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从祥

光铜业水源地抽水试验过程看,试验条件容易满足,简便经济,也能够确定水源地含水层组的参数,但试验时阀门控制取水流量比较困难,试验时间足够长时需多次调控阀门调减出流量以稳定降深,深井电泵调控难度较大。同时因条件限制,试验获取的参数不能采用其他方法验证,故不宜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水庭,施鑫源.地下水水文学[M].南京:河海大学

出版社,1991.

[2] 陈崇希.地下水不稳定井流计算方法[M].北京:地质

出版社,1983.

Methodsofdeterminingparametersofaconfinedaquiferwithpumpingtests

NIEQing2lin,GAOGuang2dong,XUANHua2shan,NIEQiu2yue,NIEShi2zhan,YEQiang(1.LiaochengHydrographicandWaterResourcesSurveyBureau,Liaocheng 252000,China;2.CollegeofHydrologyandWaterResources,Hohai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3.LiaochengMunicipalBureauofLandandResources,Liaocheng 252000,China)

Abstract:Itisnecessarytodetermineparametersofaquifersinevaluationofgroundwaterresourcesandcalculationofrecoverablegroundwaterwithdrawal.BasedonpumpingtestsconductedattwowellfieldsinnorthernShandongprovince,thepossibilityofdeterminationofaquiferparameterswithpumpingtestsunderaconstantpumpingrateisdiscussedinthispaper.Themethodofdeterminationofhydrogeologicalparameterswithpumpingtestsofconstantdrawdownisalsoexamined.

Keywords:confinedwater;pumpingtest;hydrogeologicalparameter;determinationofparameters

1

1

1

2

3

1

责任编辑:汪美华


相关内容

  • 井损对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影响
  • 第22卷3期2010年3月 doi :10.3969/j.issn.1674-1803.2010.03.07文章编号:1674-1803(2010)03-0024-04 中国煤炭地质 COAL GEOLOGY OF CHINA Vol.22No.3Mar .2010 井损对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的影响 高 ...

  •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
  • 抽水试验确定渗透系数的方法及步骤 1.抽水试验资料整理 试验期间,对原始资料和表格应及时进行整理.试验结束后,应进行资料分析.整理,提交抽水试验报告. 单孔抽水试验应提交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其内容包括:水位和流量过程曲线.水位和流量关系曲线.水位和时间(单对数及双对数)关系曲线.恢复水位与时间关系曲 ...

  •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修改)31
  • ICS PXX 备案号:JXXX-200-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XXXX-200- P 代替DLJ203-81.SLJ1-81 水电水利工程 钻孔抽水试验规程 specification of pumping test in borehole for hydropower and ...

  • 第8章 地下水渗流分析
  • 8.1.1 地下水的基本性质 第 8 章 地下水渗流分析 8.1 概述 地下水泛指一切存在于地表以下的水,其渗入和补给与邻近的江.河.湖.海有密切联 系,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并随着季节变化.地下水根据埋藏条件可以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 承压水.包气带水位于地表最上部的包气带中,受气候影响很大.潜水和承压 ...

  • 黄河三角洲湿地地下水石油污染的数值模拟
  • ISSN1008-9446 CN13-1265/TE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ofChengdePetroleumCollege 2014年4月第16卷第2期, Vol.16,No.2,Apr.2014 黄河三角洲湿地地下水石油 污染的数值模拟 12 刘世恩,李波海 (1.承德石油高 ...

  • 深井降水抽水试验方案
  • 引航道深井降水抽水试验方案 一.工程概况 引江济汉工程是一条引长江水到汉江的特大型干渠,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航工程是结合引水干渠建设沟通长江.汉江中游航线的一项航运工程.工程所在地位于江汉平原中偏西北部,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到汉江兴隆河段,地跨荆州.荆门.潜江三市. 引江济汉通航工 ...

  •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及答案(1)
  • <地下水动力学> 习 题 集 第一章 渗流理论基础 一.解释术语 1. 渗透速度 2. 实际速度 3. 水力坡度 4. 贮水系数 5. 贮水率 6. 渗透系数 7. 渗透率 8. 尺度效应 9. 导水系数 二.填空题 1.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和中运动规律的科学.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 ...

  • 煤矿防治水规定释义
  • 煤矿防治水规定释义 一.<煤矿防治水规定>编写概况 为保证编写工作顺利进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成立了编写委员会,并于2008年3月在邢台召开了由15个单位30多位代表参加的专门会议.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规定>的名称,编写内容及编写分工等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组织调研 ...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610-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