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利湿小妙招

  补钾可预防中暑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凡中暑的病人,几乎都有血钾浓度下降现象,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倦怠无力、心跳不规则等症状,严重时会呈现昏迷状态。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项有趣而具有说服力的试验:将缺钾的白鼠放在酷热环境中,结果半数以上发生死亡,而补充钾盐者则全部安然无恙。由此可见,在炎热夏天,人们在日常膳食中应多配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茄子、番茄、黄瓜、榨菜、紫菜、海带、土豆、豆制品与桃子、香蕉、苹果、葡萄、西瓜、无花果等。同时,它们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等,故可提高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而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有条件者,也可取氯化钾口服液5~10毫升加冷开水适量饮服。   防暑降温饮热茶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对比试验,他们将受试者分为3组,让他们呆在温度、湿度相同的房间里,第一组喝冷饮(碳酸类冰冻汽水)、第二组喝凉茶、第三组喝热茶(绿茶)。结果表明:散热止渴效果最好的是热茶组,冷饮组最差,凉茶组居中,说明饮用后让人最觉凉爽舒适的饮料是热茶。   为何喝热茶可以防暑降温呢?这是因为夏天气温高,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或超过体温时,体内的热量只能以出汗蒸发的形式来散热,当热茶进入体内后,“热”刺激了人体的温度感受器,信息传递至体温调节中枢,再经过一系列的神经反射调节,皮肤毛细血管和毛孔迅速扩张,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分泌增强,汗液量增多,将人体内部的热带出体外,达到散热的作用。据分析,饮用热茶后,每出汗1克,将带走0.58卡路里热量,大约9分钟可使体温下降。这样产生的凉爽是持久的,从而在心底里感觉凉爽舒适。   夏日佳蔬马齿苋   马齿苋,又名长寿菜、马踏菜。马齿苋为药食两用食物,入食多鲜用,入药鲜、陈均可。   中医认为,马齿苋性味酸、寒,入大肠、肝、脾经,有清热解毒,消痈利尿之功,适用于湿热或热毒所致的痢疾,痈肿和淋症等。马齿苋性寒滑利,最常解血及大肠热毒,为中医临床治痢常用品。《本草纲目》言其“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滇南本草》言其“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生草药性备要》言其“治红痢症,清热毒”。   药理研究表明,马齿苋有抗菌作用,对志贺氏、宋内氏、斯氏及费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夏季气候炎热,饮食不洁,人们常易发生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传染病,常食马齿苋,可清热止泻,因而有“痢疾克星”之称。马齿苋对糖尿病有明显疗效。动物实验证实,其提取物能够延长糖尿病鼠、兔的寿命,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调整体内糖代谢过程,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效果。   马齿苋对心血管也有保护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地中海的居民由于经常食用马齿苋,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其它地区,经常用马齿苋调和在色拉油中食用的法国人,心脏病的发病率也很低。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马齿苋含有的脂肪酸,可使血管内细胞合成的抗炎物――前列腺素增多,血栓素A2也增加。前列腺素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有较强的扩张血管活性,血栓素A2是血小板聚集剂和收缩剂。   经常食用马齿苋,能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马齿苋粥 马齿苋30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马齿苋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马齿苋择洗干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纳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消痈利尿,适用于湿热或热毒痢疾,泄泻,疔疮疖肿、湿热淋症等。治疗疔疮疖肿时还可将药渣捣烂外敷患处,包扎固定,每日一换。   马齿苋扁豆粥 马齿苋100克,白扁豆花10朵,大米50克,食盐适量。将马齿苋、扁豆花洗净、切细、先取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马齿苋、豆花、食盐,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经期服用,连续3~5天。可清热养阴止血,适用于血热经来量多、口干欲饮,便秘尿黄等。   马齿苋鸡蛋 马齿苋30克,白扁豆花2朵,鸡蛋2个,调味品适量。将马齿苋、豆花洗净,切细、与鸡蛋、食盐调匀,置热油锅中煎熟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清热养阴,适用于产后腹痛,恶露不净等。   马齿苋汤 马齿苋100克,芒硝10克,将马齿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纳入芒硝溶化,先熏后坐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续5~7天。可清热解毒,散结止痛。适用于睾丸肿痛,阴囊湿疹等。   清热利湿说葫芦   葫芦,又名匏、瓠,为葫芦科植物,其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为药食两用食物。《诗经・邶风》言“匏有苦叶,济有深涉”,《诗经・卫风》言“齿如瓠犀”,《诗经・幽风》言“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等,说的都是葫芦,可见葫芦是一个古老的植物。   中医认为,葫芦叶性味甘、淡、平,入肺、脾、肾经,有利湿通淋,消肿止痛。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   葫芦瓜,即葫芦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秋季采用成熟而又未老的果实,去皮用。中医认为,有清热宣肺,利湿通淋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烦热口渴,小便不利,淋涩疼痛,肢体肿满,腹胀,黄疸等。   《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清热,行水,通肠。治五淋,消肿胀”。《饮膳正要》言其“主消水肿,益气”。《滇南本草》言其“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烦热”。《陆川本草》言其“润肺,治肺燥咳嗽”。《本草再新》言其“利水,治腹胀,黄疸”。营养分析表明,本品含葡萄糖、戊聚糖、维生素B、维生素C及脂肪、蛋白质、木质素等。药理研究表明,麻醉犬静脉注射葫芦煎剂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葫芦子,秋季采收,将成熟的果实剖开,取出种子,洗净,晒干。中医认为,葫芦子性味甘、寒,入肺、脾经,有解毒辟秽,活血消肿之功,适用于咽喉肿痛,跌打损伤,山岚瘴气等。《滇南本草》言其“煎汤,治哑瘴。治棒疮跌打,搽之。与生姜同服,治咽喉肿疼”。   葫芦皮,秋季采收,打碎,除去果瓤及种子,晒干,生用。中医认为,葫芦皮性味甘、平,入肺、肾经。有利水消肿,利湿退黄之功,适用于面目浮肿,大腹水肿,小便不利,黄疸等。《滇南本草》言其“通淋,除心肺烦热”。《本草再新》言其“利水,治腹胀,黄疸”。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葫芦粥 葫芦15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葫芦择洗干净,切块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时调入葫芦块,煮至粥熟后,加调味品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或将葫芦榨汁,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煮熟服食。可利湿通淋,消肿止痛。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葫芦叶粥 葫芦叶10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葫芦叶择洗干净,切细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时调入葫芦叶,煮至粥熟后,加调味品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将葫芦叶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服食,每日1剂。可利湿通淋,消肿止痛。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葫芦三皮汤 葫芦皮50克,冬瓜皮,西瓜皮各30克,红枣10克。将壳、皮、枣加水400毫升,煎取150毫升,分2次饮服,每日1剂。可健脾利湿,适用于脾虚湿盛之急性肾炎,小便短少,眼睑浮肿等。   葫芦蜜饮 葫芦、蜂蜜各适量。将葫芦去皮、洗净、切片,榨汁,加蜂蜜及冷开水各适量拌匀饮服,每日数次,连续3~5天。可清热宣肺,适用于肺热、肺燥咳嗽,胸痛,心烦口渴等。   胡献国 主任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宜昌市管优秀专家,现任宜昌远安中医院党支部书记。   近年从事的课题研究主要有:与市中医院合作的市级研究课题“伤寒论方的临床应用”,省级课题“珠子参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省级课题“中药复方镇痛灵的实验与应用研究”等。其中“中药复方镇痛灵的实验与应用研究”被省科技厅评为“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   从医以来,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中医学术文章百余件,出版中医著作60余部,获科研成果奖5项。代表作有《中医药典故与传说》、《医说成语》、《看红楼说中医》、《〈本草纲目〉中的粥疗方》、《百病自诊自疗丛书》等。

  补钾可预防中暑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凡中暑的病人,几乎都有血钾浓度下降现象,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倦怠无力、心跳不规则等症状,严重时会呈现昏迷状态。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项有趣而具有说服力的试验:将缺钾的白鼠放在酷热环境中,结果半数以上发生死亡,而补充钾盐者则全部安然无恙。由此可见,在炎热夏天,人们在日常膳食中应多配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茄子、番茄、黄瓜、榨菜、紫菜、海带、土豆、豆制品与桃子、香蕉、苹果、葡萄、西瓜、无花果等。同时,它们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等,故可提高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而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有条件者,也可取氯化钾口服液5~10毫升加冷开水适量饮服。   防暑降温饮热茶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对比试验,他们将受试者分为3组,让他们呆在温度、湿度相同的房间里,第一组喝冷饮(碳酸类冰冻汽水)、第二组喝凉茶、第三组喝热茶(绿茶)。结果表明:散热止渴效果最好的是热茶组,冷饮组最差,凉茶组居中,说明饮用后让人最觉凉爽舒适的饮料是热茶。   为何喝热茶可以防暑降温呢?这是因为夏天气温高,当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或超过体温时,体内的热量只能以出汗蒸发的形式来散热,当热茶进入体内后,“热”刺激了人体的温度感受器,信息传递至体温调节中枢,再经过一系列的神经反射调节,皮肤毛细血管和毛孔迅速扩张,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分泌增强,汗液量增多,将人体内部的热带出体外,达到散热的作用。据分析,饮用热茶后,每出汗1克,将带走0.58卡路里热量,大约9分钟可使体温下降。这样产生的凉爽是持久的,从而在心底里感觉凉爽舒适。   夏日佳蔬马齿苋   马齿苋,又名长寿菜、马踏菜。马齿苋为药食两用食物,入食多鲜用,入药鲜、陈均可。   中医认为,马齿苋性味酸、寒,入大肠、肝、脾经,有清热解毒,消痈利尿之功,适用于湿热或热毒所致的痢疾,痈肿和淋症等。马齿苋性寒滑利,最常解血及大肠热毒,为中医临床治痢常用品。《本草纲目》言其“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滇南本草》言其“益气,清暑热,宽中下气,润肠,消积滞,杀虫,疗疮红肿疼痛”。《生草药性备要》言其“治红痢症,清热毒”。   药理研究表明,马齿苋有抗菌作用,对志贺氏、宋内氏、斯氏及费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夏季气候炎热,饮食不洁,人们常易发生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传染病,常食马齿苋,可清热止泻,因而有“痢疾克星”之称。马齿苋对糖尿病有明显疗效。动物实验证实,其提取物能够延长糖尿病鼠、兔的寿命,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调整体内糖代谢过程,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浓度的效果。   马齿苋对心血管也有保护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地中海的居民由于经常食用马齿苋,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其它地区,经常用马齿苋调和在色拉油中食用的法国人,心脏病的发病率也很低。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马齿苋含有的脂肪酸,可使血管内细胞合成的抗炎物――前列腺素增多,血栓素A2也增加。前列腺素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有较强的扩张血管活性,血栓素A2是血小板聚集剂和收缩剂。   经常食用马齿苋,能降低血脂,保护心血管。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马齿苋粥 马齿苋30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马齿苋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或将鲜马齿苋择洗干净,切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纳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消痈利尿,适用于湿热或热毒痢疾,泄泻,疔疮疖肿、湿热淋症等。治疗疔疮疖肿时还可将药渣捣烂外敷患处,包扎固定,每日一换。   马齿苋扁豆粥 马齿苋100克,白扁豆花10朵,大米50克,食盐适量。将马齿苋、扁豆花洗净、切细、先取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马齿苋、豆花、食盐,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经期服用,连续3~5天。可清热养阴止血,适用于血热经来量多、口干欲饮,便秘尿黄等。   马齿苋鸡蛋 马齿苋30克,白扁豆花2朵,鸡蛋2个,调味品适量。将马齿苋、豆花洗净,切细、与鸡蛋、食盐调匀,置热油锅中煎熟服食,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清热养阴,适用于产后腹痛,恶露不净等。   马齿苋汤 马齿苋100克,芒硝10克,将马齿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纳入芒硝溶化,先熏后坐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续5~7天。可清热解毒,散结止痛。适用于睾丸肿痛,阴囊湿疹等。   清热利湿说葫芦   葫芦,又名匏、瓠,为葫芦科植物,其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为药食两用食物。《诗经・邶风》言“匏有苦叶,济有深涉”,《诗经・卫风》言“齿如瓠犀”,《诗经・幽风》言“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等,说的都是葫芦,可见葫芦是一个古老的植物。   中医认为,葫芦叶性味甘、淡、平,入肺、脾、肾经,有利湿通淋,消肿止痛。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   葫芦瓜,即葫芦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秋季采用成熟而又未老的果实,去皮用。中医认为,有清热宣肺,利湿通淋之功。适用于肺热咳嗽,烦热口渴,小便不利,淋涩疼痛,肢体肿满,腹胀,黄疸等。   《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清热,行水,通肠。治五淋,消肿胀”。《饮膳正要》言其“主消水肿,益气”。《滇南本草》言其“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烦热”。《陆川本草》言其“润肺,治肺燥咳嗽”。《本草再新》言其“利水,治腹胀,黄疸”。营养分析表明,本品含葡萄糖、戊聚糖、维生素B、维生素C及脂肪、蛋白质、木质素等。药理研究表明,麻醉犬静脉注射葫芦煎剂有显著的利尿作用。   葫芦子,秋季采收,将成熟的果实剖开,取出种子,洗净,晒干。中医认为,葫芦子性味甘、寒,入肺、脾经,有解毒辟秽,活血消肿之功,适用于咽喉肿痛,跌打损伤,山岚瘴气等。《滇南本草》言其“煎汤,治哑瘴。治棒疮跌打,搽之。与生姜同服,治咽喉肿疼”。   葫芦皮,秋季采收,打碎,除去果瓤及种子,晒干,生用。中医认为,葫芦皮性味甘、平,入肺、肾经。有利水消肿,利湿退黄之功,适用于面目浮肿,大腹水肿,小便不利,黄疸等。《滇南本草》言其“通淋,除心肺烦热”。《本草再新》言其“利水,治腹胀,黄疸”。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葫芦粥 葫芦15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葫芦择洗干净,切块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时调入葫芦块,煮至粥熟后,加调味品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或将葫芦榨汁,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煮熟服食。可利湿通淋,消肿止痛。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葫芦叶粥 葫芦叶100克,大米100克,调味品适量。将葫芦叶择洗干净,切细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时调入葫芦叶,煮至粥熟后,加调味品等,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将葫芦叶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服食,每日1剂。可利湿通淋,消肿止痛。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   葫芦三皮汤 葫芦皮50克,冬瓜皮,西瓜皮各30克,红枣10克。将壳、皮、枣加水400毫升,煎取150毫升,分2次饮服,每日1剂。可健脾利湿,适用于脾虚湿盛之急性肾炎,小便短少,眼睑浮肿等。   葫芦蜜饮 葫芦、蜂蜜各适量。将葫芦去皮、洗净、切片,榨汁,加蜂蜜及冷开水各适量拌匀饮服,每日数次,连续3~5天。可清热宣肺,适用于肺热、肺燥咳嗽,胸痛,心烦口渴等。   胡献国 主任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宜昌市管优秀专家,现任宜昌远安中医院党支部书记。   近年从事的课题研究主要有:与市中医院合作的市级研究课题“伤寒论方的临床应用”,省级课题“珠子参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省级课题“中药复方镇痛灵的实验与应用研究”等。其中“中药复方镇痛灵的实验与应用研究”被省科技厅评为“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   从医以来,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中医学术文章百余件,出版中医著作60余部,获科研成果奖5项。代表作有《中医药典故与传说》、《医说成语》、《看红楼说中医》、《〈本草纲目〉中的粥疗方》、《百病自诊自疗丛书》等。


相关内容

  • 夏季防暑的9个小妙招
  • 夏季防暑的9个小妙招 1.要尽量避免在11-15时高温时段出门,不要长时间在阳光曝晒或高温.高湿度.气流静止的环境下活动或工作. 2.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空调不要对着自己吹. 3.外出时要注意使用太阳伞.太阳帽.太阳 ...

  • 夏天祝福语
  • 送你个冰激凌,凉爽凉爽:送你碗冻啤酒,舒服舒服:送你颗幸运星,高兴高兴:送你束忘忧草,快乐快乐:送你句吉祥话,祝福祝福.夏日愉快! 送你泉水的清凉,瀑布的清爽,溪流的清洌,茉莉的清新,苦瓜的清苦,冰茶的清澈.愿你夏天清清清清清清清凉无极限! 我愿化作清风,在炎热的夏季,给你送去第一时间的清凉:我愿化 ...

  • 按照凉茶的不同功效
  • 按照凉茶的不同功效,凉茶可分为四类 一.清热解毒茶 主要适合内热,火气重的人.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山枝子.黄岑等.适饮于春.夏和秋季. 二.解感茶 主要医治外感风热,四时感冒和流感.代表药材有去年"非典"时期卖到天价的板蓝根.饮料型的有"邓老凉茶"等.此茶四 ...

  • 初夏祝福短信
  • 立夏温馨提醒:春去夏来天渐热,步行健体不宜车;冰镇啤酒虽解渴,切莫过量应少喝; 别忙去把空调惹,正常室温最适合. 春天,我为你播下了祝福的种子,祝愿你幸福平安,快乐健康.夏天来了,我为你浇洒 问候的清水,愿你清清凉,透心亮!今日立夏,清凉从此短信开始! 轻轻的春走了,正如夏轻轻的来,不带走一片友情的 ...

  • 古人的避暑妙招
  • 古人的避暑妙招 坐享在空调的阵阵凉风中,炎炎夏日也不怕不怕了.可如今崇尚低碳环保,如果不使用空调.电风扇这些现代化电器,你又会怎样避暑呢?虽然现在将要迎来凉爽的秋季,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的避暑妙招,为明年的酷夏带来一些灵感.这些妙招你能学到手,低碳夏日也能过得凉爽惬意. 凉友送风 古人主要靠扇子纳凉 ...

  • 夏季防暑小知识
  • 防暑宝典之一:喝什么? 夏天人们特别容易口渴,需要随时喝水,应该如何喝水才是科学的呢? 1.饮水莫待口渴时,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 2.大渴忌过饮,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 ...

  • 高温天气如何预防中暑
  • 健康提示: 高温天气如何预防中暑 近日,我国大部地区饱受高温炙烤之苦.气象学上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气温过高,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 ...

  • 中暑该怎么处理
  • 每年夏天,都有不少人因耐受不了闷热的天气而发生中暑.中暑的先兆是感到头痛.头晕,出汗多,口干渴,四肢酸困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若出现轻症中暑,体温往往升高到38度以上,并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有的则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重症中暑病情严重,如不 ...

  • 夏天防暑方法
  • 防暑宝之典一:什么喝 夏?人们天别容易口渴,需要随特喝时水,该应何喝水才是如科的学呢? ①饮 莫水口待渴时,口时表渴人明水体已分去失平衡细胞开,始水脱,时此水喝时为已晚: 大②渴忌饮过这,样水会喝胃难使适以,应成造良后不.果前人张主":欲不渴极而,饮不过饮多,这是防"止不择渴饮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