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信息技术参考答案

水信息技术参考答案

注:1.由于个人的力量有限,部分题的答案未找到,有些题过于简洁或冗余,敬请谅解。

3.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望大家多多参阅课本。

4.所有答案仅代表个人观点,望大家抱着求同存异的态度。

5.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13 by LAP 14—26 by伯英 27—39 by 杨敏)

1. 在流域内一定地点(或断面)按统一标准对指定的水要素进行系统、规范的观测以获取所需水信息而设立的观测场所称为测站;站网规划就是将测站按照一定的科学原则布设在流域的合适位置上。

2. 基本流量站网布设的原则包括1 线的布设 2区域的布设 3 分类原则

3. 中国站网布设存在的问题有:1 站网稀且分布不均 2 全国站网各自成一体,不能统一设站,造成资源浪费 3 经济条件制约 4 人类活动对站网的影响 5 测验实施落后

4. 1 选择条件 2 考虑因素 3 勘测调查 详见P16

5. 对测站的水位和流量关系起控制作用的断面或河段的水力因素总称。前者称为断面控制,后者称为河槽控制。

6. 1 基本水尺断面 2 流速仪测流断面 3 浮标测流断面 4 比降测流断面

7. 基线宜垂直于测流横断面;基线的起点应在测流断面线上;基线的长度应使测角仪器瞄准测流断面上最远点的方向线与横断面线的夹角不小于30度 详见P19

8. 有以下途径:1驻测 2巡测 3间测 4水文调查 5水质调查

9. 观测场地应避开强风区,其周围应空旷、平坦、不受突变地形、树木和建筑物以及烟尘的影响;除试验和比测的需要外,观测场最多设置两套不同观测设备。仅设一台雨量计时,观测场地面积为4m*4m;同时设置雨量计和自制雨量计时面积为4m*6m。详见P25

10. 1风力误差 2湿润误差 3蒸发误差 4溅水误差 5积雪漂移误差 6仪器误差 7测记误差 8仪器计量误差

11. 水位时河流、湖泊、水库以及海洋等水体的自由水面离固定基面的高程,是水流势能变化的标志之一。水位的作用包括直接使用和间接使用两个方面,前者指为水利、水运、防洪、防涝提供具有单独使用价值的资料;后者指为推求其他水文数据而提供的间接运用资料

12. 基面是指确定水位和高程的起始水平面 包括1绝对基面 2假定基面 3测站基面 4冻结基面

13. 一年中有多少天的日平均水位是高于或等于某一水位,则该水位值就是多少天的保证率水位;或一年中日平均水位高于或等于某一水位天数与该年总日数相除得保证率,该水位就此保证率水位

14、流量测流方法按工作原理划分有几种类型?(P51)

答:1、流速面积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由测定流速和测量过水断面面积两部分工作组

成,通过断面测量借以推算流量,即Q=AV,包括:流速仪法,航空法,比降面积法,积宽法,浮标法;2、水力学法 ;3、物理法;4、化学法;5、直接法:有容积法和重量法。

15、为什么要施测大断面?施测大断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6、什么叫流量模型?(P64)

答:以水流横断面、水面和流速矢端曲面(双重曲面)所包围的体积,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水道横断面之水的体积。

17、什么叫流速脉动现象?天然河道中脉动现象的一般规律是什么?测速时采取什么措施能减少流速的脉动影响?(P62)

答:流速脉动现象:水体在河槽中运动,受到诸如断面形状、坡度、糙率、水深、弯道、风、气压、潮汐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紊流,由水力学知:紊流内部水质点的瞬时流速,其大小、方向都随时间变化。

天然河道中脉动现象的一般规律:1)河底大于河面,岸边大鱼中泓(粗糙度引起)。2)山区河流大于平原河流(坡度大、流速急引起)。3)封冻时盖面冰下y值(脉动强度)也很大(边界约束、摩擦增加引起)。

测速时采取能减少流速的脉动影响的措施:

18、流速仪法测流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合理布置测速垂线?(P67)

答:基本原理:

1、理论上:v=f(h,b)

Q

2、实用上:

=∫0vdA=∫0vmhdb

AB

3、注意事项:

1)n不可能无限,因而,所求流量只可能是实际流量逼近值,而非真值。

2)因河道测流时间长,因此,实测流量是一个时间段平均值,而非瞬时值。

3)流速面积法Q=AV(V为均值,由Q/A计算出来的)。

合理布置测速垂线:

布设原则:1)根据所要求的流量精度及断面的形状,测速垂线布设:应能控制面地形

和流速沿河宽分布的主要转折点。

2)测速垂线布设位置应大致均匀,但主槽应较河滩为密。

3)测速垂线的位置应尽可能固定,以便于测流成果的比较,了解断面冲淤

与流速变化情况,研究测量垂线与测速点数目的精简等。

4)当断面形状或流速横向分布随水位级不同而有较明显的变化规律时,可

分离中、低水位级分别布设测速垂线。

19、流速仪法测流的流量是如何计算的?(P69)

答:基本思想是假定相邻两侧点之间、相邻两测速垂线之间、相邻两测深垂线之间的流速、面积均呈直线变化。具体步骤:

1、计算垂线平均流速:1)积深法的结果即垂线品均流速。

2)积点法根据垂线流速分布采用下列计算公式:

一点法:Vm=V0.6 ;

二点法:Vm=1/2(V0.2+V0.6);

三点法:Vm=1/3(V0.2+V0.6+V0.8)、Vm=1/4(V0.2+2V0.6+V0.8) ;

五点法:Vm=1/10(V0.0+3V0.2+3V0.6+2V0.8+V1.0);

六点法:Vm=1/10(V0.0+2V0.2+2V0.4+2V0.6+2V0.8+V1.0),还有十一点法

2、计算部分面积、流速、流量(采用平均分割法)

1)部分面积的计算:岸边部分:由岸和距岸第一条测速常规线所构成的岸边部分面积(左、右岸),至少包括一个岸边块。中间部分:以相邻两条测速垂线划分部分、将各个部分内的测深垂线间的断面积(块面积)相加,得出各个部分的部分面积。

2)部分平均流速计算:

岸边: 平均流速=岸边系数*面积

中间部分:部分平均流速为相邻两垂线平均流速的平均值。

部分流量计算:qi=ViAi

断面流量及其他水力要素计算:断面平均流速:V=Q/A

断面平均水深:H=A/B

3)计算部分流速、面积、流量(采用中间分割法)

20、什么叫相应水位?为什么要计算相应水位?(P71)

答:相应水位:再一次测流过程中,与该次实测流量值相等的瞬时流量所对应的水位。

21、什么叫全沙、含沙量、输沙率?(P95)

答:全沙输沙量S(kg,t):某一时段内通过测验断面的悬移质输沙干沙重量+某一时段内通

过测验断面的推移质输沙干沙重量

悬移质含沙量CS(g/m3,kg/m3):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悬移质干沙的重量。

悬移质输沙率QS、推移质输沙率Qb(kg/s):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横断面的悬移质或

推移质的重量。两者之和即为全沙输沙率。

22、河流泥沙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P94)

答:河流泥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径流对流域表面的侵蚀,二是上游河槽的冲刷。

23、悬移质输沙率测验的原理是什么?(P95)

答:

24、什么叫单沙和断沙?(P95)

答:单沙含沙量(单沙):断面上有代表性的垂线或测点的悬移质含沙量。

断沙:悬移质断面平均含沙量。

25、什么叫相应单沙?(P97)

答:与断面输沙率测验同时施测的对应单沙含沙量。

26、地下水监测站网布设原则是什么?(P110)

答:合理布设监测站,做到平面上点、线、面结合,垂向上层次分明,以浅层地下水监测站规划为重点,尽可能做到一站多用;优先选用符合监测条件的已有井孔;兼顾与水文监测站的统一规划与配套监测;尽可能避免部门间重复布设目的相同或相近的监测站。

27.答:书中第7章水质信息采集,22页收集水信息的基本途径,248页水文信息的收集.

28.水质常规监测项目包括表征水质状况的各项物理、化学和卫生学指标,以及流速、流量、水深、水温等水文气象指标。水污染动态监测:可采取河段(闸坝)定点监测和干支流河道、上下游间追踪监测相结合;河道水量水质同步监测和入河排污口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相结合,现场测定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等监测方式。 针对国内现状,应该采取动态监测,因为动态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河道水量水质变化,对大量高浓度污废水的排入、积蓄和下泄,有毒物质大量泄漏或翻沉,以及出现水质恶化或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提出预警,为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制定或采取防治应急措施提供依据。

29.水文调查是全面搜集与实地查明水文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如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的变化(包括数量及性质)的资料,以供水文分析研究及应用。

古供水研究的原理:洪水时期的河流及湖泊水面上漂流者由流域面上带来的孢子、花粉、草木、碎叶、根茎及有机质较多的泥沙等组成的悬浮质。因为洪水过程从涨水至退水,期间有一个洪峰,洪峰时刻产生短暂的平流,此时的悬浮质漂流物在河流两岸水位达到最高且流速近乎0的水流停滞处所如洞穴、平缓岸坡、支流河口的回水末端等逐渐沉寂。退水后这些沉积如遇有利的自然崩塌泥土和坡积物所覆盖掩埋,得以长久保存下来。

方法:1)对沉积物顶面的高程和沉积环境加以分析研究,特别是未经污染的洞穴和支流回水末端尖灭点等处,可以得到古洪水水位。

2)根据年代学原理,采用现代测年技术,可以根据所取样品中有机物的放射性强度,按衰变原理推求洪水事件的发生年代。

3)因为同次洪水沉积物可能在河段中多处发现,借此定出洪水水面比降,然后采用水力学模型或水位流量关系推出洪水流量。

4)由多次洪水水面线可以推得多次洪水,从而求得古洪水系列。

5)由地层上钻孔所取得的沉积资料,进行第四纪环境研究的分析化验,提供流域第四纪环境演变规律进行恢复构建所需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的信息。

30.单一曲线的使用条件是:稳定的Z-Q关系。含义:点绘的Z-Q关系点据密集地分布成一狭窄带状,且75%以上的中高水流速仪测流点据与平均关系线的偏离不超过±5%,75%的低水点或浮标测流点据偏离不超过±8%;关系点没有明显的系统偏离。

31、推求流量的步骤:在同一张图纸上一次点绘出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曲线;分析上述曲线的曲线特征,看其是否符合单一曲线的标准,有无特殊情况出现,以及分析突出点;通过点群中心定一条单一线;进行曲线检验,包括符号检验,适线检验、偏离数值检验、以及t检验;高低水延长;编制流率表,直接在流率表上查读,由

32、符号检验:判断两随机变量x和y的概率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适线检验:检查定线有无系统偏移。

偏离数值检验:检验测点偏离关系线的平均偏离值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借以用数据论证曲线定得是否合理。

t检验:判断稳定的Z-Q关系式否发生了显著变化、定线是否有明显的偏离等。

33、1)计算流量系数。根据水工建筑物的形式、出流方式、实测流量和水位等,选择条件适合的流量计算公式反算流量系数或效率系数。2)建立流量系数或效率系数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影响流量系数或效率系数的因素很复杂,可选取一两个能经常观测的主要因素和流量系数或效率系数建立关系。3)推求个各时刻的流量。率定出流量系数或效率系数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后,就用此关系,查出各种情况下的流量系数或效率系数,代入各自公式推求各时刻的流量。

34、1)单沙过程线的分析

2)单沙、断沙关系图的分析:

单沙、断沙关系的形态

 单沙、断沙关系良好,测点为稳定单一曲线

 单沙、断沙关系基本良好,测点有系统偏离

 单沙、断沙关系不好,关系点分布散乱

突出点的分析:在点绘的单沙、断沙关系图上,常有一些测点偏离点群或带组,这些偏离较远的测点,称为突出点。造成突出点偏离的原因:相应单沙代表性差或在测验计算中出错;断沙测验或计算中出错;特殊水情影响。

35、在水文观测值中,有些水文要素的误差必须用绝对误差,例如水位:有些水文要素的误差则可用绝对误差也可用相对误差,例如流量等。

36、精简分析的程序:(1)收集足够多次的、有代表性的、精度高的实测资料

(2)绘制有关图表,初步拟定精简方案

(3)计算方案精简前后的误差,检验方案是否成立,比较方案优劣

常测法的精简分析:

有精测法流量资料时,首先要选择典型的中、高、底水位级垂线平均流速横向分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垂线流速横向分布变化趋势,抽减流速变化缓慢的测速垂线,保留横向分布曲线的转折点垂线,并在测速垂线上抽减流速测点;在选定精简方案后,分别计算精简垂线测点后的断面流量及其以精测法流量为假定真值的相对误差;点绘所有精简分析测次的水位与流量误差关系图,分析流量误差沿水位级的变化情况,据以判断精简方案在高中低水位时的适用范围。

无精测法流量资料时,在相当数量的多垂线和多测点的测速资料后,分别求出一定频率的单项误差,用误差传播公式计算流量的综合误差,只要其误差符合流量测验规范的规定即可。

37、气象要素引起的潮汐称为气象潮汐。随着潮汐升降引起海水的水平运动,称为潮流。潮波沿河道溯流向上到了一定地段,涨潮流速恰与河水下泄流速相抵,潮水停止倒灌,此处称为潮流界。潮流界以上,潮波继续上溯,因各种摩擦阻力作用,波能不断消耗,波高逐渐降低,当传播到某一指定地点,波幅等于零,水位不再受潮汐影响,此处称为潮区界。

38、1)垂线分布:在涨潮流或落潮流比较强,流速比较大时,其垂线流速分布同于无潮河流,随着涨、落潮流的减弱,流速分布发生了变化。一般河底流速最先转变方向,逐渐地整个垂线发生流向的变化;在涨落潮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垂线上流向的变化有:⊙变化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流向变化是突变的,⊙流向的变化是旋转变化的,垂线上各测点流向是渐变的。

2)在憩流附近,一般岸边首先转流,并形成一段时期内涨落潮流同时存在的情况;在涨落潮流流速较大时,流向沿横断面的分布主要受断面形状和河道形势的影响。在憩流前后,断面上流向变化紊乱,其除受断面和河道形势的影响外,还与潮流、径流的强弱等因素有关。

3)流速随时间的变化:呈周期性变化,河口区一般涨潮流来势较猛,流速过程的斜率较陡;落潮流过程相对较缓,特别是径流较强、落潮流历时较长时,一段时间流速变化不大。

39、1)潮差是影响潮流的主要因素2)影响潮流变化的其它因素有河川的径流、潮流历时、河道形势和河床的变化等。河川的径流强弱,潮流强度的大小及潮流历时的长短,一般可以用测站的高、低潮水位(或高潮和低潮平均潮水位)、涨、落憩流水位及出现时间、上下游相邻站的高、低潮位较差等潮汐要素来反映,如: 河水流量大,河床容蓄多,使低潮位抬高,涨、落潮潮差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落潮憩流的出现时间延迟,落潮水位亦抬高,涨潮憩流的出现时间提前,涨潮流的历时缩短,潮流强度亦减弱;落潮流的历时加长,落潮流流速则相应增大。上游来水保持不变,潮流强度较大的潮流期,因涨潮流潮量增大,使高潮水位增高,落潮后使低潮水位落得较低,故涨、落潮差均增大。同时,高潮后至涨憩及低潮后至落憩的水位较差(简称负波高)亦都加大。反之,潮流强度较小的潮流期则相反。

水信息技术参考答案

注:1.由于个人的力量有限,部分题的答案未找到,有些题过于简洁或冗余,敬请谅解。

3.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望大家多多参阅课本。

4.所有答案仅代表个人观点,望大家抱着求同存异的态度。

5.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13 by LAP 14—26 by伯英 27—39 by 杨敏)

1. 在流域内一定地点(或断面)按统一标准对指定的水要素进行系统、规范的观测以获取所需水信息而设立的观测场所称为测站;站网规划就是将测站按照一定的科学原则布设在流域的合适位置上。

2. 基本流量站网布设的原则包括1 线的布设 2区域的布设 3 分类原则

3. 中国站网布设存在的问题有:1 站网稀且分布不均 2 全国站网各自成一体,不能统一设站,造成资源浪费 3 经济条件制约 4 人类活动对站网的影响 5 测验实施落后

4. 1 选择条件 2 考虑因素 3 勘测调查 详见P16

5. 对测站的水位和流量关系起控制作用的断面或河段的水力因素总称。前者称为断面控制,后者称为河槽控制。

6. 1 基本水尺断面 2 流速仪测流断面 3 浮标测流断面 4 比降测流断面

7. 基线宜垂直于测流横断面;基线的起点应在测流断面线上;基线的长度应使测角仪器瞄准测流断面上最远点的方向线与横断面线的夹角不小于30度 详见P19

8. 有以下途径:1驻测 2巡测 3间测 4水文调查 5水质调查

9. 观测场地应避开强风区,其周围应空旷、平坦、不受突变地形、树木和建筑物以及烟尘的影响;除试验和比测的需要外,观测场最多设置两套不同观测设备。仅设一台雨量计时,观测场地面积为4m*4m;同时设置雨量计和自制雨量计时面积为4m*6m。详见P25

10. 1风力误差 2湿润误差 3蒸发误差 4溅水误差 5积雪漂移误差 6仪器误差 7测记误差 8仪器计量误差

11. 水位时河流、湖泊、水库以及海洋等水体的自由水面离固定基面的高程,是水流势能变化的标志之一。水位的作用包括直接使用和间接使用两个方面,前者指为水利、水运、防洪、防涝提供具有单独使用价值的资料;后者指为推求其他水文数据而提供的间接运用资料

12. 基面是指确定水位和高程的起始水平面 包括1绝对基面 2假定基面 3测站基面 4冻结基面

13. 一年中有多少天的日平均水位是高于或等于某一水位,则该水位值就是多少天的保证率水位;或一年中日平均水位高于或等于某一水位天数与该年总日数相除得保证率,该水位就此保证率水位

14、流量测流方法按工作原理划分有几种类型?(P51)

答:1、流速面积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由测定流速和测量过水断面面积两部分工作组

成,通过断面测量借以推算流量,即Q=AV,包括:流速仪法,航空法,比降面积法,积宽法,浮标法;2、水力学法 ;3、物理法;4、化学法;5、直接法:有容积法和重量法。

15、为什么要施测大断面?施测大断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6、什么叫流量模型?(P64)

答:以水流横断面、水面和流速矢端曲面(双重曲面)所包围的体积,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水道横断面之水的体积。

17、什么叫流速脉动现象?天然河道中脉动现象的一般规律是什么?测速时采取什么措施能减少流速的脉动影响?(P62)

答:流速脉动现象:水体在河槽中运动,受到诸如断面形状、坡度、糙率、水深、弯道、风、气压、潮汐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紊流,由水力学知:紊流内部水质点的瞬时流速,其大小、方向都随时间变化。

天然河道中脉动现象的一般规律:1)河底大于河面,岸边大鱼中泓(粗糙度引起)。2)山区河流大于平原河流(坡度大、流速急引起)。3)封冻时盖面冰下y值(脉动强度)也很大(边界约束、摩擦增加引起)。

测速时采取能减少流速的脉动影响的措施:

18、流速仪法测流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合理布置测速垂线?(P67)

答:基本原理:

1、理论上:v=f(h,b)

Q

2、实用上:

=∫0vdA=∫0vmhdb

AB

3、注意事项:

1)n不可能无限,因而,所求流量只可能是实际流量逼近值,而非真值。

2)因河道测流时间长,因此,实测流量是一个时间段平均值,而非瞬时值。

3)流速面积法Q=AV(V为均值,由Q/A计算出来的)。

合理布置测速垂线:

布设原则:1)根据所要求的流量精度及断面的形状,测速垂线布设:应能控制面地形

和流速沿河宽分布的主要转折点。

2)测速垂线布设位置应大致均匀,但主槽应较河滩为密。

3)测速垂线的位置应尽可能固定,以便于测流成果的比较,了解断面冲淤

与流速变化情况,研究测量垂线与测速点数目的精简等。

4)当断面形状或流速横向分布随水位级不同而有较明显的变化规律时,可

分离中、低水位级分别布设测速垂线。

19、流速仪法测流的流量是如何计算的?(P69)

答:基本思想是假定相邻两侧点之间、相邻两测速垂线之间、相邻两测深垂线之间的流速、面积均呈直线变化。具体步骤:

1、计算垂线平均流速:1)积深法的结果即垂线品均流速。

2)积点法根据垂线流速分布采用下列计算公式:

一点法:Vm=V0.6 ;

二点法:Vm=1/2(V0.2+V0.6);

三点法:Vm=1/3(V0.2+V0.6+V0.8)、Vm=1/4(V0.2+2V0.6+V0.8) ;

五点法:Vm=1/10(V0.0+3V0.2+3V0.6+2V0.8+V1.0);

六点法:Vm=1/10(V0.0+2V0.2+2V0.4+2V0.6+2V0.8+V1.0),还有十一点法

2、计算部分面积、流速、流量(采用平均分割法)

1)部分面积的计算:岸边部分:由岸和距岸第一条测速常规线所构成的岸边部分面积(左、右岸),至少包括一个岸边块。中间部分:以相邻两条测速垂线划分部分、将各个部分内的测深垂线间的断面积(块面积)相加,得出各个部分的部分面积。

2)部分平均流速计算:

岸边: 平均流速=岸边系数*面积

中间部分:部分平均流速为相邻两垂线平均流速的平均值。

部分流量计算:qi=ViAi

断面流量及其他水力要素计算:断面平均流速:V=Q/A

断面平均水深:H=A/B

3)计算部分流速、面积、流量(采用中间分割法)

20、什么叫相应水位?为什么要计算相应水位?(P71)

答:相应水位:再一次测流过程中,与该次实测流量值相等的瞬时流量所对应的水位。

21、什么叫全沙、含沙量、输沙率?(P95)

答:全沙输沙量S(kg,t):某一时段内通过测验断面的悬移质输沙干沙重量+某一时段内通

过测验断面的推移质输沙干沙重量

悬移质含沙量CS(g/m3,kg/m3):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悬移质干沙的重量。

悬移质输沙率QS、推移质输沙率Qb(kg/s):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横断面的悬移质或

推移质的重量。两者之和即为全沙输沙率。

22、河流泥沙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P94)

答:河流泥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径流对流域表面的侵蚀,二是上游河槽的冲刷。

23、悬移质输沙率测验的原理是什么?(P95)

答:

24、什么叫单沙和断沙?(P95)

答:单沙含沙量(单沙):断面上有代表性的垂线或测点的悬移质含沙量。

断沙:悬移质断面平均含沙量。

25、什么叫相应单沙?(P97)

答:与断面输沙率测验同时施测的对应单沙含沙量。

26、地下水监测站网布设原则是什么?(P110)

答:合理布设监测站,做到平面上点、线、面结合,垂向上层次分明,以浅层地下水监测站规划为重点,尽可能做到一站多用;优先选用符合监测条件的已有井孔;兼顾与水文监测站的统一规划与配套监测;尽可能避免部门间重复布设目的相同或相近的监测站。

27.答:书中第7章水质信息采集,22页收集水信息的基本途径,248页水文信息的收集.

28.水质常规监测项目包括表征水质状况的各项物理、化学和卫生学指标,以及流速、流量、水深、水温等水文气象指标。水污染动态监测:可采取河段(闸坝)定点监测和干支流河道、上下游间追踪监测相结合;河道水量水质同步监测和入河排污口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相结合,现场测定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等监测方式。 针对国内现状,应该采取动态监测,因为动态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河道水量水质变化,对大量高浓度污废水的排入、积蓄和下泄,有毒物质大量泄漏或翻沉,以及出现水质恶化或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提出预警,为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制定或采取防治应急措施提供依据。

29.水文调查是全面搜集与实地查明水文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如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的变化(包括数量及性质)的资料,以供水文分析研究及应用。

古供水研究的原理:洪水时期的河流及湖泊水面上漂流者由流域面上带来的孢子、花粉、草木、碎叶、根茎及有机质较多的泥沙等组成的悬浮质。因为洪水过程从涨水至退水,期间有一个洪峰,洪峰时刻产生短暂的平流,此时的悬浮质漂流物在河流两岸水位达到最高且流速近乎0的水流停滞处所如洞穴、平缓岸坡、支流河口的回水末端等逐渐沉寂。退水后这些沉积如遇有利的自然崩塌泥土和坡积物所覆盖掩埋,得以长久保存下来。

方法:1)对沉积物顶面的高程和沉积环境加以分析研究,特别是未经污染的洞穴和支流回水末端尖灭点等处,可以得到古洪水水位。

2)根据年代学原理,采用现代测年技术,可以根据所取样品中有机物的放射性强度,按衰变原理推求洪水事件的发生年代。

3)因为同次洪水沉积物可能在河段中多处发现,借此定出洪水水面比降,然后采用水力学模型或水位流量关系推出洪水流量。

4)由多次洪水水面线可以推得多次洪水,从而求得古洪水系列。

5)由地层上钻孔所取得的沉积资料,进行第四纪环境研究的分析化验,提供流域第四纪环境演变规律进行恢复构建所需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的信息。

30.单一曲线的使用条件是:稳定的Z-Q关系。含义:点绘的Z-Q关系点据密集地分布成一狭窄带状,且75%以上的中高水流速仪测流点据与平均关系线的偏离不超过±5%,75%的低水点或浮标测流点据偏离不超过±8%;关系点没有明显的系统偏离。

31、推求流量的步骤:在同一张图纸上一次点绘出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曲线;分析上述曲线的曲线特征,看其是否符合单一曲线的标准,有无特殊情况出现,以及分析突出点;通过点群中心定一条单一线;进行曲线检验,包括符号检验,适线检验、偏离数值检验、以及t检验;高低水延长;编制流率表,直接在流率表上查读,由

32、符号检验:判断两随机变量x和y的概率分布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适线检验:检查定线有无系统偏移。

偏离数值检验:检验测点偏离关系线的平均偏离值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借以用数据论证曲线定得是否合理。

t检验:判断稳定的Z-Q关系式否发生了显著变化、定线是否有明显的偏离等。

33、1)计算流量系数。根据水工建筑物的形式、出流方式、实测流量和水位等,选择条件适合的流量计算公式反算流量系数或效率系数。2)建立流量系数或效率系数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影响流量系数或效率系数的因素很复杂,可选取一两个能经常观测的主要因素和流量系数或效率系数建立关系。3)推求个各时刻的流量。率定出流量系数或效率系数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后,就用此关系,查出各种情况下的流量系数或效率系数,代入各自公式推求各时刻的流量。

34、1)单沙过程线的分析

2)单沙、断沙关系图的分析:

单沙、断沙关系的形态

 单沙、断沙关系良好,测点为稳定单一曲线

 单沙、断沙关系基本良好,测点有系统偏离

 单沙、断沙关系不好,关系点分布散乱

突出点的分析:在点绘的单沙、断沙关系图上,常有一些测点偏离点群或带组,这些偏离较远的测点,称为突出点。造成突出点偏离的原因:相应单沙代表性差或在测验计算中出错;断沙测验或计算中出错;特殊水情影响。

35、在水文观测值中,有些水文要素的误差必须用绝对误差,例如水位:有些水文要素的误差则可用绝对误差也可用相对误差,例如流量等。

36、精简分析的程序:(1)收集足够多次的、有代表性的、精度高的实测资料

(2)绘制有关图表,初步拟定精简方案

(3)计算方案精简前后的误差,检验方案是否成立,比较方案优劣

常测法的精简分析:

有精测法流量资料时,首先要选择典型的中、高、底水位级垂线平均流速横向分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垂线流速横向分布变化趋势,抽减流速变化缓慢的测速垂线,保留横向分布曲线的转折点垂线,并在测速垂线上抽减流速测点;在选定精简方案后,分别计算精简垂线测点后的断面流量及其以精测法流量为假定真值的相对误差;点绘所有精简分析测次的水位与流量误差关系图,分析流量误差沿水位级的变化情况,据以判断精简方案在高中低水位时的适用范围。

无精测法流量资料时,在相当数量的多垂线和多测点的测速资料后,分别求出一定频率的单项误差,用误差传播公式计算流量的综合误差,只要其误差符合流量测验规范的规定即可。

37、气象要素引起的潮汐称为气象潮汐。随着潮汐升降引起海水的水平运动,称为潮流。潮波沿河道溯流向上到了一定地段,涨潮流速恰与河水下泄流速相抵,潮水停止倒灌,此处称为潮流界。潮流界以上,潮波继续上溯,因各种摩擦阻力作用,波能不断消耗,波高逐渐降低,当传播到某一指定地点,波幅等于零,水位不再受潮汐影响,此处称为潮区界。

38、1)垂线分布:在涨潮流或落潮流比较强,流速比较大时,其垂线流速分布同于无潮河流,随着涨、落潮流的减弱,流速分布发生了变化。一般河底流速最先转变方向,逐渐地整个垂线发生流向的变化;在涨落潮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垂线上流向的变化有:⊙变化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流向变化是突变的,⊙流向的变化是旋转变化的,垂线上各测点流向是渐变的。

2)在憩流附近,一般岸边首先转流,并形成一段时期内涨落潮流同时存在的情况;在涨落潮流流速较大时,流向沿横断面的分布主要受断面形状和河道形势的影响。在憩流前后,断面上流向变化紊乱,其除受断面和河道形势的影响外,还与潮流、径流的强弱等因素有关。

3)流速随时间的变化:呈周期性变化,河口区一般涨潮流来势较猛,流速过程的斜率较陡;落潮流过程相对较缓,特别是径流较强、落潮流历时较长时,一段时间流速变化不大。

39、1)潮差是影响潮流的主要因素2)影响潮流变化的其它因素有河川的径流、潮流历时、河道形势和河床的变化等。河川的径流强弱,潮流强度的大小及潮流历时的长短,一般可以用测站的高、低潮水位(或高潮和低潮平均潮水位)、涨、落憩流水位及出现时间、上下游相邻站的高、低潮位较差等潮汐要素来反映,如: 河水流量大,河床容蓄多,使低潮位抬高,涨、落潮潮差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落潮憩流的出现时间延迟,落潮水位亦抬高,涨潮憩流的出现时间提前,涨潮流的历时缩短,潮流强度亦减弱;落潮流的历时加长,落潮流流速则相应增大。上游来水保持不变,潮流强度较大的潮流期,因涨潮流潮量增大,使高潮水位增高,落潮后使低潮水位落得较低,故涨、落潮差均增大。同时,高潮后至涨憩及低潮后至落憩的水位较差(简称负波高)亦都加大。反之,潮流强度较小的潮流期则相反。


相关内容

  • 2015军事理论期末考试题
  • 2015军事理论期末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1. 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格局出现于( ).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参考答案:C 2. 主张"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的领导人是: A.叶剑英 B.邓小平 ...

  • 2015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初级)考试1
  • 2015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初级)考试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条码技术没有局限性( ) 参考答案:错误 2. 主要用于STA与AP之间协商.关系的控制,如关联.认证.同步是数据帧( ) 参考答案:错误 3.LTE无线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减少了系统时延,提高了 ...

  • 2015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初级)题库(继续教育培训考试)
  • 2015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初级) 一.单选题 1.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来置顶相应的位置隐私方针是( ) C.隐私方针 2.以下不是UWB的关键技术的是( )C.定位精确 3.( )是物流领域的重要终端系统,它有效解决了企业和用户之间需求不匹配的矛盾 B.配送中心 4.制度创新理论的创始人是( ...

  • 2009年4月全国自考公安决策学真题
  • 2009年4月全国自考公安决策学真题 考生:suwen8482752试卷类型:历年真题考试时间:150试卷总分:100 试卷创建时间:2009-05-20已有73人做过试 卷 试题提供:九州考苑 2009年4月全国自考公安决策学真题 考试流程:开始考试->确认交卷->评分方式->主 ...

  • 2015技师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题
  •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考核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守法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的要求.参考答案:正确 2.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参考答案:正确 3.爱岗敬业要做到 ...

  • 公需课实用办公技能
  • <实用办公技能>试题及答案 石油大学继续教育 一.多选题 1. 企业内刊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 A 制度解读B 员工意见建议C 重大经营事项D 重大活动E 福利与关怀 2. 劳动用工合同主要内容有(ABCDE ) A 劳动合同期限B 劳动报酬C 社会保险D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E ...

  • 2014年招标师考试[项目管理与招标采购]模拟试题与答案
  • 2014年招标师考试<项目管理与招标采购>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共51小题,共52.0分)单选题 第1 题: 非项目目标管理重点的是( ) A.市场竞争因素 B.进度计划 C.指标参数 D.非市场竞争因素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 项目管理目标的重点包括:基于项目发起人的市场竞争 ...

  • 软考信息处理技术员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
  • 软考信息处理技术员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 下面是由希赛软考学院提供的软考信息处理技术员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供您参考学习. 试题(1) (1)下列关于信息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B____. A.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进行传输 B.信息是不能被识别的 C.信息能够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传递,并且可以还原再现 ...

  • 采购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 10物流采购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狭义的采购,是指企业根据需求提出采购计划.审核计划.选好供应商.通过商务谈判确定价格和交货条件,最终签订合同并按要求收货付款的过程. 2.广义的采购,是指除了以购买的方式占有物品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包括租赁.借贷和交换等)取得物品使用权,来达到满足需求 ...

  • 2011-2012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信息技术试题(含答案)
  • 2011-2012第二学期合肥剑桥学校期中考试 高一信息技术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潘广林 第一卷 单项选择题(52分) 本部分共13道题,每题4分,共52分.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 1.吴为想要买到一张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他所需要的信息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