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第八卷读书报告

《理想国》—第八卷读书报告

【著作名称】《理想国》

【著者】{古希腊}柏拉图(Plato) 著 郭斌和 张竹明 译

【出版信息】1986年8月第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页数】312-351(第八卷543A—569C)

【内容概要】

在《理想国》第八卷开篇伊始,苏格拉底①便将其之前与格劳孔等人讨论的,关于一个安排的非常理想的国家在制度上进行了描述性的总结,即:共产、共妻、共子,其统治者应为“哲学王”②。这也是之前几卷对于“理想国家”问题的一个总结。接下来便进入了关于“四种政制”的讨论,这也是《理想国》第八卷主要涉及的问题。

在进入“四种政制”的描述前,有必要对苏格拉底与其他人之前对于“贵族政制”③的讨论进行一定的阐述,这一政制与“四种政制”共五种政体之间,存在着“继往开来”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或者说蜕变过程也正是第八卷中主要的阐述内容。因此需要将这五种政体归入一个框架内进行分析。

所谓“贵族政体”(或称“王政”),按照著者的阐释,就是“如果是由两个以上的统治者掌权,便叫做贵族政治;如果是由统治者中的一个卓越的个人掌权,便叫做王政”④。在这种政体之下,尊崇统治者,完全不让战士阶级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非战争活动,重视教育,特别是文艺和德育被视为与国家品质息息相关的。实行公有制,共产、共妻、共子。规定统治者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竞技和战争等等,这都是“贵族政体”的显著特征。而这样的政体也正是著者所推崇的,在其看来,之后的四种政体都是由“贵族政体”蜕变且堕落而形成的。

首先产生的是“荣誉政制”(或称“军人政制”或称“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⑤)。在这一蜕变的过程中,著者首先提出了一个变化假设,即“政治制度的变动都是由于领导阶层的不和而导致的”。而蜕变的直接诱因是不合理的婚配与生育,这直接产生了“不是最优秀的统治者”。当这些人执掌了父辈的权利后国家便出现了弊病:轻视文体教育,使得年轻一代越来越缺乏教养。统治阶层中出现了失衡状态,而这种失衡也就导致了战争和仇恨。在著者看来,无论冲突发生在何时何地,“就是血统的冲突”。而护卫者阶层本来是为保卫原先的供养人的自由而存

在的,现在却突变为奴役和压迫他们的人了。至此,蜕变完成,政治体制变为了在现实中看来反而“受到广泛赞扬”的“荣誉政制”。这种国家和这种制度下,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勇敢,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好战,好胜,以及爱荣誉。

从“荣誉政制”中蜕变产生的是“寡头政制”,这是一种“根据财产资格的制度。政治权力在富人手里,不在穷人手里。”这种政制的产生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在荣誉政制下,私人手里的财产,被想法设法地挥霍浪费,掌握财产的人违法乱纪,无恶不作。男人如此,女人也依样效尤。人们互相模仿,因而在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就形成了同样的风气。恶性循环也就此产生:发了财的人越想发财,越瞧得起钱财就越瞧不起善德。这样,在一个国家里,有钱财的人被尊重了,善德和善人便不受尊重了。恶性循环继续:受到尊重的,人们就去实践;不受尊重的,就不去实践。最终,好胜和爱荣誉的性格被爱钱财取代。简而言之,这一过程就是“荣誉政制”之下少数握有权势的人聚敛财富的过程。自然,在这种制度下,崇拜金钱、寸利必得是最流行的价值观。

对于最大可能的财富贪得无厌的追求,是寡头政制过渡到民主政制(或称平民政制)的滥觞所在。在民主政制下,“统治者知道自己的政治地位是靠财富得来的,因而不愿意用法律来禁止年轻人中出现的挥霍浪费祖产的现象;他们借钱给这些浪荡子,要他们用财产抵押,或者收买他们的产业,而自己越来越富有,越来越有影响和声誉。”因此这种鼓励懒散和放荡的结果不断把世家子弟变为无产的贫民。统治者使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自己养尊处优。其后辈变得娇惯放纵、四体不勤,成了十足的懒汉,除了赚钱,什么都不爱,对于道德更是置若罔闻。但是城邦中确实充满了行动与言论自由,每个人都被准许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一来,这样的制度下会有最为多样的人物性格,在著者看来,“这是政治制度中最美的一种人物性格,各色各样,有如锦绣衣裳,五彩缤纷,看上去确实很美。”这种制度的宽容性也是前所未有的,对于所谓的“琐碎要求”不屑一顾。人们在这种制度下的生活也毫无秩序与节制可言,“经常心血来潮,想起什么就跳起来干什么说什么”⑥。这种人与民主制城邦一样,具有多面性复杂性,集最多习性于一身。

同寡头政制过渡到民主政制是以贪得无厌追求最大财富为滥觞相类似,民主政制下,过分追求了自由,同样导致了民主主义的崩溃,进而为僭主政制的产生

打下了基础。著者看来,正是“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其蜕变到极端的过程大致如此:民主的城邦渴望自由,有可能让一些坏分子当上领导者,民众尚未清醒过来之时,正派领导人想要加以约束,不让坏分子过分放任纵容,此时,社会就要指控这些正派者,认为其束缚了民主和自由,要求惩办他们。“当权的象老百姓,老百姓像当权的”,这种无政府主义慢慢渗透进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最后还渗透到动物身上去”,“连人们畜养的动物在这种城邦里也比在其他城邦里自由不知多少倍„„什么东西都充满了自由精神”。这样一来,僭主政制所由发生的“根”,一个“健壮有力的好根”,就此产生。而著者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层面,极端的自由其结果只能变为极端的奴役,极端的可怕的奴役,从极端的自由产生。“僭主”则是由民众不经过合法程序而推选的保护人蜕变而来,这种人成为领袖后,开始独裁统治,并且采取了一系列貌似合法又合理实则是为打倒反对者,进而彻底攫取国家最高权力的手段措施。为了保持独裁统治,僭主要用任何可能的手段清除异己甚至思想自由者。“这种清除和医生对人体进行的清洗相反,医生清除最坏的保留最好的,而僭主去留的正好相反。”而这也是僭主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利,非此不可的行动。当民众看清他们推选的领袖蜕变成“野兽”之时,已回天乏术了。而且僭主是“杀父之徒”——“人民如果不给其让路,他就要打他们”。僭主政制的独裁与专横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至此,《理想国》第八卷中关于这四种由贵族政治蜕变而来的四种政治以及它们之间变化联系的叙述就此告一段落。可以看到,五种政治(加上荣誉政制之前的贵族政制)之间存在的联系是“承上启下”的,每一种政治制度之下皆有其“善”的依据,而对这一依据过分追求的结果导致了制度与城邦的崩溃,进而蜕变为下一阶段的制度。

【读书心得】

在《理想国》第八卷中,以苏格拉底为主导的几位古希腊哲人以其富于逻辑推理、辩证发展思维的对话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城邦制度演变的形象图谱。暂且不论其政治观点正确与否、偏颇与否,其智慧的深度与广度使人不得不折服。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将其所论述的若干政体予以呈现,以便能够更为直观地将其解构与

分析,进而深入地理解其阐述的内容。

在柏拉图那里,贵族政制是一个真正的“理想国”理论的模型建构。而荣誉政制作为最接近贵族政制的政治体制,也是受到了广泛的赞扬的。而少数人统治的寡头政制,有着很多害处,在荣誉上次于前两个体制。民主政制接着寡头政制产生,虽然有着多数人统治的好处,但也同样具备着不少害处。僭主政制则是城邦最后的祸害,是城邦最大的不幸⑨。

柏拉图是“理念论”的思想者,从其著作中对于城邦政制的论述可以看到,他完全是按照一种不可能的或者说纯幻想的方式来构建其理论模型,是从“应然”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假设和推理。同时也应当看到,其政治理念与他的贵族身份地位也是相关联的。虽然他对于城邦制度的构想具有天真的成分,但这归根结底还是他针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弊病而提出的改良方案。

柏拉图提出的“哲学王”和共产制理念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实践,理想国模型的建构也成为了后世乌托邦和共产主义的蓝本。而其“理念论”为之后的哲学发展也开辟了一条路径,甚至影响了基督教及其神学。

古希腊人所谓知识,代表真理的全部,不是局部。这种浩瀚博大的学术情怀不禁令人心向往之。这里借用《理想国》的译者为本其所做的引言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柏拉图承先启后,学究天人,根深叶茂,山高水长,其人其学,成欤败欤?有着研究的必要。

① 关于《理想国》中的对话究竟是苏格拉底本人的见解还是柏拉图假苏格拉底之口表达的见解,学界尚无定论。本文的论述将忠于原文表达。

② “哲学王”即政治家应同时是哲学家,哲学家同时也应当是政治家。这样的政治体制在柏拉图看来是最好的,他的理念论认为只有把握至善理念的人统治才能避免灾祸,实现城邦的正义。

③ 关于“贵族政体”的讨论,并未出现在第八卷,可参见其他卷对此的讨论。

④ 参见《理想国》第八卷,P175,445D

⑤ 斯巴达城邦和克里特岛在传统上以尊崇武力,军国主义,严酷纪律,独裁统治而闻名,是典型的“军人政制”国家。斯巴达城邦中,男子上战场前,妻子们往往都是同样的一句话:“要么拿着盾牌回来,要么躺在盾牌上回来。”

⑥ 原文中,阿德曼托斯将这种毫无秩序节制的生活称为“平等主义信徒的生活”。

⑦ 在此定义为:该种政治制度崩溃且即将蜕变为下一阶段制度之时,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或者社会行为构成的社会状态集合。

⑧ 原文第八卷中并未详细阐述贵族政体的相关内容,此处为保持几种政体之间的连贯性与衔接性,因此加上了贵族政体及其相关内容。

⑨ 参见《理想国》第八卷,P313,544C

《理想国》—第八卷读书报告

【著作名称】《理想国》

【著者】{古希腊}柏拉图(Plato) 著 郭斌和 张竹明 译

【出版信息】1986年8月第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页数】312-351(第八卷543A—569C)

【内容概要】

在《理想国》第八卷开篇伊始,苏格拉底①便将其之前与格劳孔等人讨论的,关于一个安排的非常理想的国家在制度上进行了描述性的总结,即:共产、共妻、共子,其统治者应为“哲学王”②。这也是之前几卷对于“理想国家”问题的一个总结。接下来便进入了关于“四种政制”的讨论,这也是《理想国》第八卷主要涉及的问题。

在进入“四种政制”的描述前,有必要对苏格拉底与其他人之前对于“贵族政制”③的讨论进行一定的阐述,这一政制与“四种政制”共五种政体之间,存在着“继往开来”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或者说蜕变过程也正是第八卷中主要的阐述内容。因此需要将这五种政体归入一个框架内进行分析。

所谓“贵族政体”(或称“王政”),按照著者的阐释,就是“如果是由两个以上的统治者掌权,便叫做贵族政治;如果是由统治者中的一个卓越的个人掌权,便叫做王政”④。在这种政体之下,尊崇统治者,完全不让战士阶级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非战争活动,重视教育,特别是文艺和德育被视为与国家品质息息相关的。实行公有制,共产、共妻、共子。规定统治者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竞技和战争等等,这都是“贵族政体”的显著特征。而这样的政体也正是著者所推崇的,在其看来,之后的四种政体都是由“贵族政体”蜕变且堕落而形成的。

首先产生的是“荣誉政制”(或称“军人政制”或称“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⑤)。在这一蜕变的过程中,著者首先提出了一个变化假设,即“政治制度的变动都是由于领导阶层的不和而导致的”。而蜕变的直接诱因是不合理的婚配与生育,这直接产生了“不是最优秀的统治者”。当这些人执掌了父辈的权利后国家便出现了弊病:轻视文体教育,使得年轻一代越来越缺乏教养。统治阶层中出现了失衡状态,而这种失衡也就导致了战争和仇恨。在著者看来,无论冲突发生在何时何地,“就是血统的冲突”。而护卫者阶层本来是为保卫原先的供养人的自由而存

在的,现在却突变为奴役和压迫他们的人了。至此,蜕变完成,政治体制变为了在现实中看来反而“受到广泛赞扬”的“荣誉政制”。这种国家和这种制度下,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勇敢,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好战,好胜,以及爱荣誉。

从“荣誉政制”中蜕变产生的是“寡头政制”,这是一种“根据财产资格的制度。政治权力在富人手里,不在穷人手里。”这种政制的产生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在荣誉政制下,私人手里的财产,被想法设法地挥霍浪费,掌握财产的人违法乱纪,无恶不作。男人如此,女人也依样效尤。人们互相模仿,因而在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就形成了同样的风气。恶性循环也就此产生:发了财的人越想发财,越瞧得起钱财就越瞧不起善德。这样,在一个国家里,有钱财的人被尊重了,善德和善人便不受尊重了。恶性循环继续:受到尊重的,人们就去实践;不受尊重的,就不去实践。最终,好胜和爱荣誉的性格被爱钱财取代。简而言之,这一过程就是“荣誉政制”之下少数握有权势的人聚敛财富的过程。自然,在这种制度下,崇拜金钱、寸利必得是最流行的价值观。

对于最大可能的财富贪得无厌的追求,是寡头政制过渡到民主政制(或称平民政制)的滥觞所在。在民主政制下,“统治者知道自己的政治地位是靠财富得来的,因而不愿意用法律来禁止年轻人中出现的挥霍浪费祖产的现象;他们借钱给这些浪荡子,要他们用财产抵押,或者收买他们的产业,而自己越来越富有,越来越有影响和声誉。”因此这种鼓励懒散和放荡的结果不断把世家子弟变为无产的贫民。统治者使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自己养尊处优。其后辈变得娇惯放纵、四体不勤,成了十足的懒汉,除了赚钱,什么都不爱,对于道德更是置若罔闻。但是城邦中确实充满了行动与言论自由,每个人都被准许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一来,这样的制度下会有最为多样的人物性格,在著者看来,“这是政治制度中最美的一种人物性格,各色各样,有如锦绣衣裳,五彩缤纷,看上去确实很美。”这种制度的宽容性也是前所未有的,对于所谓的“琐碎要求”不屑一顾。人们在这种制度下的生活也毫无秩序与节制可言,“经常心血来潮,想起什么就跳起来干什么说什么”⑥。这种人与民主制城邦一样,具有多面性复杂性,集最多习性于一身。

同寡头政制过渡到民主政制是以贪得无厌追求最大财富为滥觞相类似,民主政制下,过分追求了自由,同样导致了民主主义的崩溃,进而为僭主政制的产生

打下了基础。著者看来,正是“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其蜕变到极端的过程大致如此:民主的城邦渴望自由,有可能让一些坏分子当上领导者,民众尚未清醒过来之时,正派领导人想要加以约束,不让坏分子过分放任纵容,此时,社会就要指控这些正派者,认为其束缚了民主和自由,要求惩办他们。“当权的象老百姓,老百姓像当权的”,这种无政府主义慢慢渗透进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最后还渗透到动物身上去”,“连人们畜养的动物在这种城邦里也比在其他城邦里自由不知多少倍„„什么东西都充满了自由精神”。这样一来,僭主政制所由发生的“根”,一个“健壮有力的好根”,就此产生。而著者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层面,极端的自由其结果只能变为极端的奴役,极端的可怕的奴役,从极端的自由产生。“僭主”则是由民众不经过合法程序而推选的保护人蜕变而来,这种人成为领袖后,开始独裁统治,并且采取了一系列貌似合法又合理实则是为打倒反对者,进而彻底攫取国家最高权力的手段措施。为了保持独裁统治,僭主要用任何可能的手段清除异己甚至思想自由者。“这种清除和医生对人体进行的清洗相反,医生清除最坏的保留最好的,而僭主去留的正好相反。”而这也是僭主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利,非此不可的行动。当民众看清他们推选的领袖蜕变成“野兽”之时,已回天乏术了。而且僭主是“杀父之徒”——“人民如果不给其让路,他就要打他们”。僭主政制的独裁与专横特点由此可见一斑。

至此,《理想国》第八卷中关于这四种由贵族政治蜕变而来的四种政治以及它们之间变化联系的叙述就此告一段落。可以看到,五种政治(加上荣誉政制之前的贵族政制)之间存在的联系是“承上启下”的,每一种政治制度之下皆有其“善”的依据,而对这一依据过分追求的结果导致了制度与城邦的崩溃,进而蜕变为下一阶段的制度。

【读书心得】

在《理想国》第八卷中,以苏格拉底为主导的几位古希腊哲人以其富于逻辑推理、辩证发展思维的对话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城邦制度演变的形象图谱。暂且不论其政治观点正确与否、偏颇与否,其智慧的深度与广度使人不得不折服。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将其所论述的若干政体予以呈现,以便能够更为直观地将其解构与

分析,进而深入地理解其阐述的内容。

在柏拉图那里,贵族政制是一个真正的“理想国”理论的模型建构。而荣誉政制作为最接近贵族政制的政治体制,也是受到了广泛的赞扬的。而少数人统治的寡头政制,有着很多害处,在荣誉上次于前两个体制。民主政制接着寡头政制产生,虽然有着多数人统治的好处,但也同样具备着不少害处。僭主政制则是城邦最后的祸害,是城邦最大的不幸⑨。

柏拉图是“理念论”的思想者,从其著作中对于城邦政制的论述可以看到,他完全是按照一种不可能的或者说纯幻想的方式来构建其理论模型,是从“应然”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假设和推理。同时也应当看到,其政治理念与他的贵族身份地位也是相关联的。虽然他对于城邦制度的构想具有天真的成分,但这归根结底还是他针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弊病而提出的改良方案。

柏拉图提出的“哲学王”和共产制理念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实践,理想国模型的建构也成为了后世乌托邦和共产主义的蓝本。而其“理念论”为之后的哲学发展也开辟了一条路径,甚至影响了基督教及其神学。

古希腊人所谓知识,代表真理的全部,不是局部。这种浩瀚博大的学术情怀不禁令人心向往之。这里借用《理想国》的译者为本其所做的引言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柏拉图承先启后,学究天人,根深叶茂,山高水长,其人其学,成欤败欤?有着研究的必要。

① 关于《理想国》中的对话究竟是苏格拉底本人的见解还是柏拉图假苏格拉底之口表达的见解,学界尚无定论。本文的论述将忠于原文表达。

② “哲学王”即政治家应同时是哲学家,哲学家同时也应当是政治家。这样的政治体制在柏拉图看来是最好的,他的理念论认为只有把握至善理念的人统治才能避免灾祸,实现城邦的正义。

③ 关于“贵族政体”的讨论,并未出现在第八卷,可参见其他卷对此的讨论。

④ 参见《理想国》第八卷,P175,445D

⑤ 斯巴达城邦和克里特岛在传统上以尊崇武力,军国主义,严酷纪律,独裁统治而闻名,是典型的“军人政制”国家。斯巴达城邦中,男子上战场前,妻子们往往都是同样的一句话:“要么拿着盾牌回来,要么躺在盾牌上回来。”

⑥ 原文中,阿德曼托斯将这种毫无秩序节制的生活称为“平等主义信徒的生活”。

⑦ 在此定义为:该种政治制度崩溃且即将蜕变为下一阶段制度之时,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或者社会行为构成的社会状态集合。

⑧ 原文第八卷中并未详细阐述贵族政体的相关内容,此处为保持几种政体之间的连贯性与衔接性,因此加上了贵族政体及其相关内容。

⑨ 参见《理想国》第八卷,P313,544C


相关内容

  • 读书报告会主持稿
  • “读书活动”汇报会串词 主持人:藤强强、张成徇、徐 静 藤: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张: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藤:首先,让我们全体师生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来宾的莅临指导,并向大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张:重庆市九龙坡区蟠龙小学“读书活动汇报会”现在开始! 藤:滚滚长江,孕育 ...

  • 读书报告--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读书报告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与大家不同的是我读的是一篇文章,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 卢新宁, 1966年12月出生,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1年获北京大学文学法学硕士学位. 现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 ...

  • 小学高年级主题拓展式阅读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 <小学高年级主题拓展式阅读的实践研究>主题活动研究报告 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 高语组 一.主题背景 <语文课陈标准>(2011版)要求要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小学六年级毕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再看我们现行使用的语文人教版教材,每一个单元从导语到课文,都是紧紧围绕着一个特定 ...

  • 读书报告的开头
  • 1.仔细体会本文的结构. 2.你认为这篇报告好在哪里?给出理由. 3,与你的初稿做个比较,确定你的读书报告的结构. 我设计这三个问题,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luo同学的读书报告,在结构上问题 较大,而且阅读时过于纠缠细节,缺乏整体的把握.这点我在此前的通信中已经指出,我希 望他能从陈先生的书评中 ...

  • 如何撰写读书报告
  • 如何撰写读书报告 以前,曾转贴一篇写读书报告的格式,没想到,对同志们的帮助那是相当地还可以! 着 实,初写读书心得或研究报告时往往不得要领. 确实,现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读书态度,训练独立思考的能力,导师常常要求学生在期 中或期末交读书心得报告或研究报告. 的确,以过来人之经验来说,比考试还辛苦哦! ...

  • 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
  • 商院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 十二年寒窗苦读换来了一张大学通行证,十二载书山攀登赢得了人生的半块虎符.这就是莘莘学子们走过的求学之路.那么走进大学校园后的大学生们的读书现状又是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在本院大学生中做了一份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做了如下总结. 一.大学生的读书现状 现状一:大学生读书时间少. ...

  • [骆驼祥子]读书报告
  • <骆驼祥子>读书报告 本书介绍: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它展示出一幅旧中国的真实图景,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主人公 ...

  • 高中生2016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 高中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随着甘校长的一声令下,2600多名学生踏上了50里的远足.同学们激情澎湃,一边迈着坚定的步伐,一边喊着激情飞扬的"口号",声音是如此的响亮,如此的振奋人心.这一切都在显示了他们的青春活力,活力四射似乎都想大声喊出来:"区区五十里算得了什么?长征我 ...

  • 马克思读书报告[乌托邦]
  • 读书报告 目: 名: 院: 业: 级: 号: 导教师: 职称: 200 年 月 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题 姓 学 专 班学 指 <乌托邦>读书报告 摘要:<乌托邦>是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代表作之一,该著作为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及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