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池泥鳅养殖技术_路志鸣

第28卷第6期2007年11月1日

水产养殖

JournalofAquaculture

Vol.28No.6November1,2007

水泥池泥鳅养殖技术

路志鸣,吴红英

(新乡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

中图分类号:S964.3

文献标识码:B

新乡

453003)

文章编号:1004-2091(2007)06-0014-02

在农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修建水泥池养殖便于管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泥鳅,可以节省土地、益。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泥鳅的养殖周期一般为5~9个月,有当年苗(人工繁育苗)直接养成和隔年苗(野生苗)养成两种形式。放养的鱼种要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格健壮,规格尽量保持一致。

1.1

设施建设

水泥池

水泥池可建成地下式、地上式或半地上式。池

3.1鳅苗消毒

用食盐水消毒时,由于食盐溶液对泥鳅有较强

壁最好用24cm砖墙砌成,池底先用“三合土”打底,然后浇一层5~10cm的混凝土,内外壁及底面用水泥抹光。根据地形,可修成长方形或圆形,面积

的刺激作用,泥鳅分泌大量黏液,不利于泥鳅成活,故建议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用量为10~20mg/L,浸浴5~10min。

50~200m2左右,池深1.0~1.2m,水深0.5~0.7m。长

方形的池子容易修建,便于拉网,池底应向短边有一定倾斜度(2% ̄3%)。圆形池子排污能力较强,底面中心为全池最低处。

由于泥鳅具有避光性,水泥池上应搭建遮阳网,在炎热的夏季也起到降温的作用。

3.2鳅苗的放养

由于泥鳅对低氧的耐受力较高,其放养密度可

按春季水体缓冲度的上限来设计,这是泥鳅进行高密度养殖的依据之一。当年苗的放养规格3~5cm,密度200~300尾/m3;隔年苗的放养规格6~8cm,密度100~200尾/m3。

1.2排灌设施

排灌设施的要求是要能自行排尽池水,并能及

4.1

饲料与投喂

饲料

可以购买泥鳅专用(膨化颗粒和沉性颗粒)饲

时加注新水。在池子最低处设排水口,排水口直径高1.0~10~20cm,其上用直径60~80cm、1.2m的圆桶状滤网罩住,既避免因吸附污物而影响排水,又不伤鱼。在池外的排水口,可设一活动的竖立园管,池水从该管上部排出,该管的高度即为池水的深度,可根据需要设计该管的高度。将该管从排水口拔出,则可排尽池水。进水口应高于池水水面,水源如为地表水,进水口应用滤网罩住;如为地下水,在加水时应有一段曝气的过程,以便地下水增温、增氧。滤网网目为2mm。

料,也可以自己加工。参考配方:鱼粉10%~15%,豆粕25%~20%,花生饼20%,菜籽粕5%,啤酒酵母

5%,膨化玉米粉35%,另加食盐0.2%,磷酸二氢钙2%,添加剂。

4.2饲喂

饲料台面积1m2100m2池子设饲料台3~4个。

左右,其周边应有10cm左右的垂直沿,以防饲料团被泥鳅拱落水中。饲料台应沉入水中20cm左

右。

鳅苗入池第2d就可以投喂。将粉状配合饲料拌合成软团状置于饲料台上,如有条件,可将动物性饲料剁碎掺入中鳅20%、成鳅5%左右)。投(鳅苗40%、喂要做到“四定”,日投喂3次,6∶00、13∶00、20∶00。

日投饵量按池中泥鳅总重的3%~7%计算,并根据季节、天气、吃食情况适时增减,以投喂1h后无残饵为宜。放养野生苗时,放养后1星期内投饵量应为正常的50%,驯化适应后按正常投喂。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新建的水泥池首次使用前,需用清水浸泡15d

以上,无害后方可以放鳅苗。水泥池使用前“试水”用清水将池子洗刷干净,曝晒4~5d,然后用漂白粉(20g/m3)或三氯异氰尿酸钠(5~10g/m3)等消毒液全池泼洒消毒。24h后将消毒液排净,并加入新水

50~70cm,10d后就可以放泥鳅苗了。

3放养

第6期・技术与方法・路志鸣,等水泥池泥鳅养殖技术15

5.1

日常管理

换水

春秋季每7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

和杂物,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并做好记录。

6.1

病害防治

预防措施

1/3~1/2,夏季每3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

的1/5~1/4,并要彻底排出底层污水。

5.2光温控制

春秋季需要阳光照射,夏季需要遮阴。水温应

6.1.1消毒放养前对养殖池和鳅苗消毒。每15~

(20g/m3)或二氧化氯(0.15g/m3)全20d用生石灰

池泼洒,保持良好环境,并对食料台经常清洗消毒。

控制在30℃以下,以不超过28℃为佳。控制方法为池子上方设置遮阳网和加换新水。加换新水时要注意新水的量和温度,避免换水前后水温变化超过

6.1.2药饵每月投喂药饵1次,药物为大蒜素或

保肝解毒宁等,每次连喂3 ̄6d,可清热解毒,增强泥鳅体质,预防肠炎。

5℃。5.3

有害藻类的控制

青泥苔是泥鳅池中常见的有害藻类,常生长在池壁、滤网、饲料台,与水体浮游生物争夺营养,缠绕泥鳅,败坏水质。一旦发现必须清除。可用0.7×

6.2常见疾病的防治

6.3.1水霉病使用水霉净0.15~0.30g/m3全池泼

洒,1天1次连用3d。

10-6硫酸铜全池泼洒清除。

5.4观察摄食情况

每天投喂饲料时都应观察泥鳅聚集、摄食状态,观察长势,10 ̄15d抽样1次,抽查测算泥鳅生长速度、饲料系数,以便调整日投饵量和饲料配方。

6.3.2打印病溴氯海因0.15~0.20g/m3全池泼

洒,1天1次连用2d。

6.3.3烂鳍病聚维酮碘0.45~0.75g/m3全池泼洒1次,隔日再用1次。

(5∶6.3.4寄生虫病硫酸铜和硫酸亚铁2)合剂

或晶体敌百虫按0.5~0.7×10-6的浓度全池泼洒。1.0

g/m3的浓度全池泼洒。

(收稿日期:2007-08-13)

5.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巡塘

每天早中晚巡塘,及时捞除病泥鳅,清除残饵

!!!!!!!!!!!!!!!!!!!!!!!!!!!!!!!!!!!!!!!!!!! "

!!!!!!!!!!!!!!!!!!!!!!!!!!!! "

福建已成为台湾水产优良品种引进的重要基地

日前从在厦门召开的2007泛珠三角区域渔业经济合作论坛上获悉,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省已成为台湾水产优良品种引进的重要基地。

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介绍,福建通过台资企业等渠道先后引进了美国红鱼、甘脂鱼、吴郭鱼、虱目这些台湾名优品种引进后,经鱼、九孔鲍、斑节对虾、青石斑、龙胆石斑、菊花江篱等20多个优新品种。过消化、吸收、创新、推广,优化了福建渔业产业结构,其中相当部分品种已发展成为福建水产养殖的当家品种。

福建从台湾引进吴郭鱼育苗技术,成功地育出"永强1号"全雄性罗非鱼,并在福建规模繁育,年育鱼苗上亿尾。吴郭鱼人工育苗的成功带动了福建罗非鱼的发展,2006年全省罗非鱼养殖面积达31万亩,产量9.8万t。

闽南漳州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台湾引进九孔鲍鱼工厂化养殖设施和养成技术,大大加快了养鲍业的发展,目前全市鲍鱼工厂化繁养水面达130万m2,产量3300t,产值7亿元。

福州市成功引进台湾鲍鱼育苗、养殖和饲料加工技术,培育出黄鲍新品种,连江黄岐半岛、平潭岛、罗源县的鲍鱼养殖已具规模,全市鲍鱼养殖面积达520万m2,产量4349t。

(www.cafs.ac.c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8卷第6期2007年11月1日

水产养殖

JournalofAquaculture

Vol.28No.6November1,2007

水泥池泥鳅养殖技术

路志鸣,吴红英

(新乡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

中图分类号:S964.3

文献标识码:B

新乡

453003)

文章编号:1004-2091(2007)06-0014-02

在农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修建水泥池养殖便于管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泥鳅,可以节省土地、益。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泥鳅的养殖周期一般为5~9个月,有当年苗(人工繁育苗)直接养成和隔年苗(野生苗)养成两种形式。放养的鱼种要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格健壮,规格尽量保持一致。

1.1

设施建设

水泥池

水泥池可建成地下式、地上式或半地上式。池

3.1鳅苗消毒

用食盐水消毒时,由于食盐溶液对泥鳅有较强

壁最好用24cm砖墙砌成,池底先用“三合土”打底,然后浇一层5~10cm的混凝土,内外壁及底面用水泥抹光。根据地形,可修成长方形或圆形,面积

的刺激作用,泥鳅分泌大量黏液,不利于泥鳅成活,故建议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用量为10~20mg/L,浸浴5~10min。

50~200m2左右,池深1.0~1.2m,水深0.5~0.7m。长

方形的池子容易修建,便于拉网,池底应向短边有一定倾斜度(2% ̄3%)。圆形池子排污能力较强,底面中心为全池最低处。

由于泥鳅具有避光性,水泥池上应搭建遮阳网,在炎热的夏季也起到降温的作用。

3.2鳅苗的放养

由于泥鳅对低氧的耐受力较高,其放养密度可

按春季水体缓冲度的上限来设计,这是泥鳅进行高密度养殖的依据之一。当年苗的放养规格3~5cm,密度200~300尾/m3;隔年苗的放养规格6~8cm,密度100~200尾/m3。

1.2排灌设施

排灌设施的要求是要能自行排尽池水,并能及

4.1

饲料与投喂

饲料

可以购买泥鳅专用(膨化颗粒和沉性颗粒)饲

时加注新水。在池子最低处设排水口,排水口直径高1.0~10~20cm,其上用直径60~80cm、1.2m的圆桶状滤网罩住,既避免因吸附污物而影响排水,又不伤鱼。在池外的排水口,可设一活动的竖立园管,池水从该管上部排出,该管的高度即为池水的深度,可根据需要设计该管的高度。将该管从排水口拔出,则可排尽池水。进水口应高于池水水面,水源如为地表水,进水口应用滤网罩住;如为地下水,在加水时应有一段曝气的过程,以便地下水增温、增氧。滤网网目为2mm。

料,也可以自己加工。参考配方:鱼粉10%~15%,豆粕25%~20%,花生饼20%,菜籽粕5%,啤酒酵母

5%,膨化玉米粉35%,另加食盐0.2%,磷酸二氢钙2%,添加剂。

4.2饲喂

饲料台面积1m2100m2池子设饲料台3~4个。

左右,其周边应有10cm左右的垂直沿,以防饲料团被泥鳅拱落水中。饲料台应沉入水中20cm左

右。

鳅苗入池第2d就可以投喂。将粉状配合饲料拌合成软团状置于饲料台上,如有条件,可将动物性饲料剁碎掺入中鳅20%、成鳅5%左右)。投(鳅苗40%、喂要做到“四定”,日投喂3次,6∶00、13∶00、20∶00。

日投饵量按池中泥鳅总重的3%~7%计算,并根据季节、天气、吃食情况适时增减,以投喂1h后无残饵为宜。放养野生苗时,放养后1星期内投饵量应为正常的50%,驯化适应后按正常投喂。

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新建的水泥池首次使用前,需用清水浸泡15d

以上,无害后方可以放鳅苗。水泥池使用前“试水”用清水将池子洗刷干净,曝晒4~5d,然后用漂白粉(20g/m3)或三氯异氰尿酸钠(5~10g/m3)等消毒液全池泼洒消毒。24h后将消毒液排净,并加入新水

50~70cm,10d后就可以放泥鳅苗了。

3放养

第6期・技术与方法・路志鸣,等水泥池泥鳅养殖技术15

5.1

日常管理

换水

春秋季每7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

和杂物,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并做好记录。

6.1

病害防治

预防措施

1/3~1/2,夏季每3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

的1/5~1/4,并要彻底排出底层污水。

5.2光温控制

春秋季需要阳光照射,夏季需要遮阴。水温应

6.1.1消毒放养前对养殖池和鳅苗消毒。每15~

(20g/m3)或二氧化氯(0.15g/m3)全20d用生石灰

池泼洒,保持良好环境,并对食料台经常清洗消毒。

控制在30℃以下,以不超过28℃为佳。控制方法为池子上方设置遮阳网和加换新水。加换新水时要注意新水的量和温度,避免换水前后水温变化超过

6.1.2药饵每月投喂药饵1次,药物为大蒜素或

保肝解毒宁等,每次连喂3 ̄6d,可清热解毒,增强泥鳅体质,预防肠炎。

5℃。5.3

有害藻类的控制

青泥苔是泥鳅池中常见的有害藻类,常生长在池壁、滤网、饲料台,与水体浮游生物争夺营养,缠绕泥鳅,败坏水质。一旦发现必须清除。可用0.7×

6.2常见疾病的防治

6.3.1水霉病使用水霉净0.15~0.30g/m3全池泼

洒,1天1次连用3d。

10-6硫酸铜全池泼洒清除。

5.4观察摄食情况

每天投喂饲料时都应观察泥鳅聚集、摄食状态,观察长势,10 ̄15d抽样1次,抽查测算泥鳅生长速度、饲料系数,以便调整日投饵量和饲料配方。

6.3.2打印病溴氯海因0.15~0.20g/m3全池泼

洒,1天1次连用2d。

6.3.3烂鳍病聚维酮碘0.45~0.75g/m3全池泼洒1次,隔日再用1次。

(5∶6.3.4寄生虫病硫酸铜和硫酸亚铁2)合剂

或晶体敌百虫按0.5~0.7×10-6的浓度全池泼洒。1.0

g/m3的浓度全池泼洒。

(收稿日期:2007-08-13)

5.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巡塘

每天早中晚巡塘,及时捞除病泥鳅,清除残饵

!!!!!!!!!!!!!!!!!!!!!!!!!!!!!!!!!!!!!!!!!!! "

!!!!!!!!!!!!!!!!!!!!!!!!!!!! "

福建已成为台湾水产优良品种引进的重要基地

日前从在厦门召开的2007泛珠三角区域渔业经济合作论坛上获悉,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省已成为台湾水产优良品种引进的重要基地。

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介绍,福建通过台资企业等渠道先后引进了美国红鱼、甘脂鱼、吴郭鱼、虱目这些台湾名优品种引进后,经鱼、九孔鲍、斑节对虾、青石斑、龙胆石斑、菊花江篱等20多个优新品种。过消化、吸收、创新、推广,优化了福建渔业产业结构,其中相当部分品种已发展成为福建水产养殖的当家品种。

福建从台湾引进吴郭鱼育苗技术,成功地育出"永强1号"全雄性罗非鱼,并在福建规模繁育,年育鱼苗上亿尾。吴郭鱼人工育苗的成功带动了福建罗非鱼的发展,2006年全省罗非鱼养殖面积达31万亩,产量9.8万t。

闽南漳州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台湾引进九孔鲍鱼工厂化养殖设施和养成技术,大大加快了养鲍业的发展,目前全市鲍鱼工厂化繁养水面达130万m2,产量3300t,产值7亿元。

福州市成功引进台湾鲍鱼育苗、养殖和饲料加工技术,培育出黄鲍新品种,连江黄岐半岛、平潭岛、罗源县的鲍鱼养殖已具规模,全市鲍鱼养殖面积达520万m2,产量4349t。

(www.cafs.ac.c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关内容

  • 水泥池泥鳅养殖技术
  • 水泥池泥鳅养殖技术 1设施建设 1.1 水泥池 水泥池可建成地下式.地上式或半地上式.池壁最好用24cm 砖墙砌成,池底先用"三合土"打底,然后浇一层5-10cm 的混凝土,内外壁及底面用水泥抹光.根据地形,可修成长方形或圆形,面积50-200m2左右,池深1.0-1.2m ,水 ...

  • 养殖特大特长台湾泥鳅
  • 特大特长台湾泥鳅 目录 目录 特大特长台湾泥鳅,原产地为台湾,为台湾传统养殖品种,从80年代起在台湾地区养殖,至今已有30年.2012年开始被国内极少数养殖单位引进试养成功,2013年试养试养孵化成功,由广州市养殖场蒙传基,大量孵化繁殖并推向市场,在珠三角已有一定养殖规模.特大特长台湾泥鳅体大生长快 ...

  • 台湾泥鳅鱼塘的建设要点.
  • 因地形建塘 泥鳅养殖塘最好设计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宽度30到40米,长度80到120米,鱼塘面积4到8亩,有利于光照,水质调控和投喂管理.鱼塘最高水位1.5-2米.大水面.深水体可以更好的给予泥鳅生活空间,增加鱼塘溶氧载体,便于提高产量,降低发病风险. 鱼塘进排水设计安装. 进水口应高出水20公分, ...

  • 黄鳝的几种养殖技术
  • 黄鳝的几种养殖技术 塘口选择 要求水源丰沛,水质清新,环境安静,进排水方便,新建的土池要求埂高1米,池底宽3米,长7--8米,池埂.池底不渗漏,进水口一边的池底稍高,以利于进排水. 2 网箱设置 网箱可用聚乙烯网片制成,规格为3米X8米X1.5米,上沿高于池埂0.5米,接头部分绞合紧密,防止黄鳝逃跑 ...

  • 池塘养鱼考试试卷答案
  • <池塘养鱼>考试试卷答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池塘养鱼试卷(A )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混养:在同一水体(池塘)中放养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这一养殖形式称为混养. 2.蓄养:指暂养或囤养的过程. 3.综合养鱼:指以渔业为主体,渔.农.牧.副多 ...

  • 2015鳝鱼养殖创业计划书40
  • 项目咨询 内部*绝密 鳝鱼养殖 创业计划书 目 录 第一章. 鳝鱼养殖创业计划书(摘要)..................................................................4 鳝鱼营养分析: . ............................ ...

  • 台湾泥鳅人工繁殖及早期发育的研究
  • 284 doi:10.3969/j.issn.1001-1994.2014.06.003 41(6)水产科技情报2014, 台湾泥鳅人工繁殖及早期发育的研究 王韩信陈迪虎刘晓东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200433) 邱楚雯 摘 要:为了解台湾泥鳅的早期发育情况,对其进行人工催 ...

  • 创业计划书选修课
  • 湖北民族学院 创 创业课题:闲置农田泥鳅养殖计划 班 级: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 学 号: 姓 名: 业 计 划 书 目录 1. 事业描述-------------------------3 2. 竞争优势-------------------------3 3. 地点选择------------- ...

  • 稻田泥鳅养殖技术
  • 稻田泥鳅养殖技术 稻田养殖优点甚多:第一是在不破坏稻田原生态系统及不增加使用水资源的情况下,可以做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直接提高经济效益.第二是生态效应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泥鳅可直接吃掉水中的部分有害昆虫,起到生物防治虫害的部分功能,节省农药,减少了粮食污染. 泥鳅喜栖息于底层腐裂土质的淤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