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差异浅谈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

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

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三、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 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探析

[摘要]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中西方文化在称谓与称呼、见面、宴客、女士优先等五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礼仪形态。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是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关键词]中西礼仪;文化差异;价值观念

一、中西礼仪文化差异

“礼仪”是社会文明化的产物,是一种人为建构的用来在社会交往中规定人们言谈举止等行为的交际规范。只要人类存在交往和交际活动,人类就需要通过礼仪来表达他们彼此的情感和尊重。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曾说过,“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中国自古以来号称礼仪之邦,热情好客,以礼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此也形成了丰厚的礼仪文化,剔除其中不合时宜的封建糟粕,结合时代变化发展的实际,丰富发展其文明进步的内容,依然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我国进入WTO 之后,与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交往日益频繁。如果不了解西方的礼仪风俗和传统习惯,就有可能会引起误会,导致交际无法进行。有些我们并不介意的言辞、举止,在外宾看来也许是失礼、

冒犯或无礼,从而形成人际沟通与交往的障碍。为了保证对外交往和接待服务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唐突和失礼,很有必要了解和熟悉各国礼仪习惯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客人,体现出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礼仪之邦的风范。 礼仪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人们言辞中、抬手举足之间往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性。文化不同,社会交际规范也千差万别。中西礼仪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称谓与称呼、宴客、中西禁忌习俗及女士优先礼仪等五个方面:

1、文化称谓与称呼礼仪的差异。英汉两种文化在这个问题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汉语文化中,称谓是分析性的,而在英语文化中,称谓是模糊笼统的。一个英语词cousin ,aunt 及un-cle 可以对应八个不同的汉语称谓。在称呼问题上,汉文化一向认为小的、年轻的必须尊敬老的、年长的。我们常说老张、李老、老先生、老太太、老人家、张大嫂、李大妈等,都是表示尊敬的称呼。而在英语文化中,除正式场合称先生、太太、小姐之外,相识的人之间无论年龄大小,皆可直呼其名,并认为是一种关系亲密的表示,即使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并没有唐突或不礼貌的感觉,这与中国的礼节习惯完全相反。中国孩子要是对父母、祖父母,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那一定会被认为是十分无礼。在西方,“老”是虚弱、老朽、不中用的代名词,称别人为“老”则是一种轻视无礼的表现。

2、见面礼仪的差异。中国人见面握手时身体微微前倾为礼,特别是与上级或贵

宾握手时,要恭敬地微欠上身表示尊敬,而西方国家认为这一动作显得过于卑贱。中国人往往喜欢用双手相握或右手紧握,左手抓住或拍打对方的肩或背,甚至搂着别人的脖子表示态度热情和尊重对方,英语国家的人对此深感厌恶,认为他过于亲密,表现出明显的虚伪和不真。中国人见面经常问“你吃了吗? 去哪了? 干什么去?”,西方人对此非常困惑,有时甚至愤怒,认为干涉了他们的私事。

3、宴客礼仪差异。中国人在餐桌上以劝酒劝菜为礼貌,劝客人多吃些多喝些,方显主人的热情好客,而西方人决不会勉强别人,客人往往随女主人动作。主人一般询问客人是否想喝点什么,客人应如实回答,客人如果谢绝,主人也不再勉强。中国人则会主动倒茶或拿饮料,且要不断加茶。西方人以喝完为礼貌,面对主人不断加茶。往往不知所措。殊不知中国人的习惯是不能让杯子空着,客人杯子空着说明主人没招呼好客人。

4、禁忌习俗差异。在西方,询问别人的年龄、工资、婚姻、恋爱等都是大忌,隐私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在中国,这些却是经常交谈的话题,人们不会感到不快或反感。登门拜访一般是先应预约,突然造访是社交禁忌。应邀吃饭,英语国家客人以准时或晚到几分钟为礼貌,提前到达则不仅为失札也会让女主人措手不及,中国人习惯提前几分钟到达以示尊敬。西方人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因为他们的救世主耶稣于13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据此产生了对13的恐惧和禁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想方设法避开13,宴客避免13人同坐一桌,门牌、房间号、楼房避免标号13。但在汉语文化里,“十三”却集“美恶于一身”,它既表示“爱抚,亲昵”,又表示“鄙视,轻视”。中国人最忌讳的数字是“四”,因为它与“死”同音。

5、女士优先礼仪。女士优先在西方和国际交往场合仍是广泛遵循的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无视这一原则是严重的失礼行为。在正式交际场合中,男女首次相识是否握手要由女士决定(除非男士地位极高或年龄极大) ,在室内握手时,除女主人外,其他女士一般不起立。现代交际场合中“女士优先”的礼仪还有诸如进出门让女士先行,上下电梯、汽车或进出门,男子主动为女士开门等。对于西方人的这种女士优先礼仪中国人很不习惯,中国人的两条优先原则是老、弱、病、残、孕优先和上级、长辈、贵宾优先。中国人之间没有女士优先的礼俗,相见是否握手要由上级或长者决定,在室内握手时,女士也必须起立。 二、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

一般来说,人际交往,本质上就是文化。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这是民族社会在长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各种地理气候、政治生态、经济等因素的无形凝聚,已成传统,相对坚固。它是一种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与作为异己文化的载体——外国人的交往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价值取向上的比较、碰撞或融合。价值观念体系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处于无形,但是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对文化群体具有规定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是这个文化群体无意识的民族性格的基础。每一种传统礼仪原则都反映了他所代表的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可以说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是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

1、“天人合一”和“天人两分”思想体系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中国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它提倡“以类和之,天人和一”(董仲舒) 的思想。中国人传统上把“天”看作自然,主张“天人合一”,亦即主张人应顺从自然规律,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哲学一直把“天人合一”视做一切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们认为自然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主宰整个宇宙万物,人们不思征服自然,而是努力顺其自然,通过改变自身去适应自然,顺从自然规律,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由于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自然的迷信、惧怕和崇拜,使人们不得不力求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

2、群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中国文化认为每个人不是孤立的独立个体,而是群体网络上的一分子。为了保持和谐的群体不至于分解离散,为了维护巩固良好的人际关系,群体之间形成了一些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例如:重义轻利,内省、自制、等级尊卑,集体主义和对群体依赖等价值观念。在以群体主义为取向的中国社会,人们的一言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谦卑或其衍生物“卑己尊人”的礼貌行为是人人所崇尚的。“礼”文化教导人们要尊敬长者和有地位者、懂得

礼让,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比如见了老人打招呼时应称“老先生”、“老师傅”、“老大娘”、“老大爷”等,见了有职位的人打招呼要称其职位以示尊敬。 以群体观念为特性的中国文化重视处理人际关系,以自谦尊人、相互关切、互相体谅和以诚待人为其特征,在交际时喜欢同人私事,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中国人喜欢标榜“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事无不可与人言”。因为按中国的礼貌传统,了解私事是接近对方、关心对方的友好表示,因此在问候语中常常使用涉及个人私事的问题。这些交际语在西方人看来是涉及隐私的话题,而在中国人的眼中则是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根深蒂固的群体意识使每个人习惯的透明生活,同样也形成了要求别人也透明的习惯。这样个人的行为和意志常常要受到周围无数有关无关、有形无形事物的制约,根本无所谓“隐私权”可育,个人的独立意识只是—个空虚的概念。 西方人最为推崇的却是个人独立自主的个人主义。他们把自由、平等、民主、权利作为人生存的前提,这种价值观念培养了其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西方人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freedom),崇尚平等(equality),这一“平等”观念体现在打招呼、称谓行为模式中,还表现为对陌生人甚至是家人的过分客气和礼貌,对待家庭成员甚至是晚辈也是“谢谢”挂在嘴边。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体文化是个体自主、利益均衡、互不侵犯、避免冲突,而且将交际规则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策略。对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西方社会来说,个人自由被当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必须遵守。隐私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可以保护个人自主,免受他人的控制与支配。西方人的隐私意识很强,例如与人交谈中人们忌谈个人的年龄或疾病,这样做是为了在社会群体中保持一种健康、年轻、完美的形象。作为一种隐私,人们回避个人的财产或收入这类话题,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有利于个人的生存和竞争。

3、宗教信仰的影响。中国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皇权胜于神权,没有一

种宗教占统治地位,我国就总体而言,是一个非宗教的国家,因此中国礼仪没有宗教色彩。然而在西方。基督教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公元4世纪时,基督教就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成为西方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如今,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中多数人都信奉基督教,仅美国基督教堂就多达四万多所。在西方历史上还曾多次爆发过影响深远的宗教战争,因此西方礼仪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西方女士优先礼仪受基督教文明以仰慕女性、崇拜女性为高尚情操的影响。对基督教徒(天主教与东正数) 来说。圣母玛丽亚树立了尊贵贞洁的形象,受到了普遍的尊敬。基督教文明尊崇玛丽亚为圣母,对心爱的女性像上帝一样顶礼膜拜,即使西方国家处在封建专制社会的中世纪时期,骑士的传统也是以保护女性为己任。骑士都要选择一位贵妇人作为尊敬、爱慕、服从的偶像,学会一套讨好、效忠、保护女人的本领,不惜为她遭受苦难,献出生命,这种“骑士风度”对社会风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对中西文化交际的启示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说.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即和谐、融合,能使事物得以发展。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文化交流,在承认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基础上吸收对方优秀的文化成果,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亦即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使自己的文化跟上时代,臻于先进的水平,才是一种积极可取的态度。

首先,礼仪是实现人际交往和谐的前提和保障。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形式更多,内容更复杂,但是作为维系人与人关系和谐的根本因素并没有变化,人与人关系和谐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之上。人与人关系和谐需要一定的社会礼仪作为黏合剂与润滑剂,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是如此。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及个人的素质,是^们跨文化之间有效沟通的前提和保障。 其次,礼仪的差异源于不同的文化内涵,其在历史演绎过程中都或多或少

的带有本土文化的特征,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仅要承认差异的存在,而且要理解和尊

重这些差异。跨文化交际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是避

免文化冲突、实现平等交往、成功合作的必要条件。有意识地学习和比较不同文化中礼仪的

差异,深刻领会其文化内涵,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能帮助我们预

测对方的交际行为,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最后,在跨文化交流

中要善于探寻文化的互通性,发掘不同文化中所存在的相近或相似的观念,加以现代化的阐

释,达成相互间的认同,从而建立一种互补互存的和谐关系。人人都有爱和被爱的心理需求,

“爱”贯穿在不同文化的观念中,是中西文化传统都可以接受的普遍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和各种关系时,平等友善的理念应贯穿交际行为的全过程。对于礼仪

文化中诸如此类的共性,我们应予以充分的发掘,使其成为多元文化展开交流、对话、商讨,

进而达到求同存异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 正视差异,求同存异,保持积极的沟通心态,

实现文化认同。在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注意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成

果,丰富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正确对人,正确待己,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只有这样,才

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

景,却有不同的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

大精深,影响深远,风靡世界。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

产、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国家曾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并且

汇集着各国的移民,因此这些国家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

习惯,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

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西方是一种理性

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热量和

维生素的多少,特别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

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

营养,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即便是口味千篇一律,甚至味同嚼蜡,他们

也会将它吃下去,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在饮

食上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实用与功利的目的。西方人认为,饮食仅是生存的手段,用以果腹充

饥而已,只不过它采用了一种更科学、规范和合理的方式。如他们的中小学校都配有营养师,

以保证青少年的营养充足和平衡。这种科学化理性化的饮食观念,是值得中餐借鉴的。但同

时这又使西餐在用料上受到极大的局限。如西方人不吃动物内脏以及一切他们认为没有营养

价值的东西。同时在烹饪技巧上也显得机械呆板,牛排就是牛排,鸡就是鸡,各式蔬菜也决

不会混杂串味,也不会变出多少花样来。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多

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

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

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讲求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如福建

名菜“佛跳墙”,里面有鸡肉、鸭肉、猪蹄筋、鲍鱼、参、猪肚、鱼翅等多种主料,还有数

种副料。这样调制出来的成品,个性全被埋没,而整体却光彩熠,这与中国人贬抑个性、讲

平均、重中和的中庸之道是相通的。中国饮食过分强调味感,以及用餐的精神享受,忽视营

养分析和营养的合理搭配,有其片面性。而西方饮食注重科学分析与营养,虽有其机械性,

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对维护人体的健康发展是积极的。因此,中餐在其发展中,应汲取西餐

的“科学”观念,取长补短,使之更为完善 中西方饮食内容的差异

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

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从动物身上取料炼而制。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由于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又加之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通常多食“素菜”,年节里才加进荤菜。这一饮食习惯又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认为,动物是“生灵”,而生灵是不可以杀死的,更不能食用。加之道教亦忌食鱼肉等荤腥,从而在中国大开素食之风,同时也推动了蔬菜类植物的栽培与烹调制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豆类制品技术的发展。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观念的普及,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类和奶类食品的比重。同样,西方人的饮食结构里,蔬菜类也明显在增加,中西方饮食结构已趋向融合。

中西方在饮食内容上的差异还表现在西方人喜爱冷食、凉菜,从冷菜拼盘、色拉到冷饮,餐桌上少不了冷菜。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等也都生吃。而中国人喜欢热食,除正菜前的小碟是冷菜外,主莱都是热的。在中国人看来,热菜凉了,就少了许多味,趁热吃才能吃出菜的味来,俗话说“一热三鲜”就是这个意思。中西方烹饪的差异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它以极强烈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引着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的中国人。烹调之于中国,简直与音乐、舞蹈、诗歌、绘画一样,拥有提高人生境界的伟大意义。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中餐工艺的变化较为复杂,很多菜点都费工费时,点缀过多,进盘的很多不能食用,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效果未必好。中国厨行有句话:“厨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强调厨师

个人对原料的选择、分档使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原料的标准对菜肴的出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西方人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肴制作规范化,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进食的目的首在摄取营养,只要营养够标准,其他尽可宽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厨师在食客一无苛求极其宽容的态度下,每日重复着机械性的工作,当然无趣味可言。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所有进盘的食品绝大多数都能食用,点缀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多选择新鲜、无污染、天然、操作工艺自然的,尽量发挥其本味,干货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供应商已根据原料的特点,使其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厨师不再是单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确定使用哪种原料。 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饮食方式也即怎么吃的问题,中西方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

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食客的进食量或者说是每个人所消耗的食物的量占总食物量的比例是不确定的。西方人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此外,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用餐器具的不同。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精美的

食物要有精美的器具搭配,并且要注意搭配和谐,菜肴与器皿在色彩纹饰、在形态上、在空间上都要讲求和谐相配,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不仅要一饱口福,还要从中得到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但西餐在装盘配器上不像中国人这样强调艺术美,其餐具的种类、菜肴的造型,都较为单调。简言之,西方人重在食物的内容,而中国人则强调菜肴的形式和从中获得的感受。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的餐饮器具正以“专业化、多元化、组合化”的新面孔亮相,为日常家庭用餐增添了新意和情趣。西方也开始注重对餐具的设计,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餐具,这些餐具通常都带有色彩和图案,并以各种不同的样式出现,具备了观赏性、趣味性等特点,并把餐具作为礼品来销售。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换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的食品。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

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

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

的礼仪行于世界。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之差异

马红梅(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PubIicScjenc 【摘要】: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笔者认为,饮食方面的差异是最为明显的. 也可以说是最为根本的。笔者试从饮食的观念、对象、方式以及性质出发谈谈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关键词】:中国;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7)0510191—0饮食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最重要不过的大事,饮食也是一种文化. 而且是整个文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能是核心成分。就中西方的饮食而言,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而且我们还可以透过饮食差异来洞察中西方人在民族形体、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等层面的差异。一饮食观念的差异中国的饮食观念表现为对美的追求,更具有感性美和艺术性。一道菜不但“色、香、味”俱全,常常还配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比如“孔雀迎宾”、“瓜灯之韵”、“半月沉江”、“桃园三结义”、“长生粥”、“凤凰胎”、“龙虎斗”、“全家福”、“东坡肉”等等,举不胜举。它的“色、香、味、名”都能激活你的每个细胞,勾起你无法抗拒的食欲,“名”让你一听就有想吃的欲望;“色”让你先睹为快、未尝便一饱眼福;“香”让你无法忍受美食的诱惑. 垂涎三尺不能解渴:“味”则让你从种种诱惑中彻底解放出来,一饱口福. 回味无穷,真是美不胜收啊! 一道菜,就能同时让你得到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全方位的满足。如果说“名”、“色”、“香”还只限于形式,只能称作“包装”的话,那么,不可否认的,“味”便是其内容和实质。中国饮食的独特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就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与配料和辅料之味以及调料之昧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产生一种溢于言表的调和之味。这正像中国一贯主张的“大一统”思想,“以天下为一家,

以中国为一人。”从整体出发,不管哪种原料都只是这道菜的一部分,不管哪个人也只是社会群体的一分子,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与中国饮食截然相反的是,西方的饮食很单调,即便有搭配,那也只是一种拼凑。就垒一盘“法式羊排”来说吧,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 加几片番茄便成。这仍然没有摆脱“羊排就是羊排,土豆就是土豆”的模式。在滋味上这些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道,一点儿也没有中国饮食的调和之美,更无艺术可言。西方的饮食观念倾向科学、理性化,他们最关心的是营养,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而对于食物的色、香、味却不是那么在乎。即便每顿饭菜的口味干篇一律,对人毫无食欲可言,但理智告诉他: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虽然这种饮食观念有点机械化,可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是有益的。西方另一个显著的饮食观念就是快,这也正是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必胜客”等快餐这么风靡的原因所在。虽然这种快餐饮食正符合了西方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个性特征,但似乎又与他们那重营养的心理相冲突,所以,很多西方人都把这些快餐称为垃圾食品,看来,他们在快与营养之间还是有了自己的 二饮食对象的差异西方人的饮食以肉类、奶制品和面食为主,他们几乎天天都在吃牛肉、啃面包、喝牛奶。而中国人则是以大米、面粉和蔬菜为主食。为什么西方人不选择大米为主食而中国人也不选择肉类为主食呢? 因为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的生产活动必然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人的生产活动所能产生的可供人选择的对象就是有限的,人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马克思和思格斯对此都有过极深刻的论述,他们指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就中西方人而言。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对其饮食对象的选择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的自然条件很利于农业发展。在它广阔的领土之上,有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和很多江河湖泽。还有广大的肥田沃土。而且,位居东亚的中国还受着典型季风气候的偏爱,强大的夏季风,在高温季节带来充沛的雨量。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华夏文化相比之下,西方的自然条件就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土地贫瘠,土质很薄. 缺少水分,不宜种水稻,但适合种植麦子和草,大片的草原养肥了大群的牛羊。再者,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这样,发达的畜牧业便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食品和奶制食品。西方人又很注重营养的摄取。因此,西方人一般都是大骨骼、高个子、长腿、宽肩、肌肉发达、身体健壮,但中国人却身材矮小、体质瘦弱。虽然这些食物给了西方人一个强健的体魄,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困扰——肥胖。据统计,西方人肥胖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饮食对象的不同并不能说明每个中西方人都酷爱自己民族的食品。实践表明。有中国人喜欢西餐的,也有西方人喜欢中餐的。但是,在商品经济不太发达. 交通不够便利,中西方不能顺利地进行商品交换时,人们也只能作出没有选择的选择。

三饮食方式的差异在中国,任何一次进餐,任何一个宴席,不管人数的多少,也不管是何目的,都只有一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我们暂且把它叫做“会餐制”。“会餐”,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人围桌而坐,把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 这样,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我们暂不论这种饮食方式的卫生程度如何,但它确实反映了汉民族“大团圆”的民族心理。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互相尊重、礼让的传统美德。但是,如果过分地“让”,那就成了退缩、懦弱;如果在办理公事上掺人个人的“人情”。那就成了拉关系、走后门。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在继承传统美德上应该取舍有道。把握好一定的度,不要把昨天的糟粕当成今天的宝贝. 更不能把祖宗的精华变成了我们的糟粕在西方,不管是自家人吃饭还是宴请宾客,都采用“分食制”,即根据人数的多少把食物分成几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互不相扰。虽然这种饮食方式符合卫生的要求,但这样总让人觉得缺少点儿什么,似乎过于冷清,没有中国人同桌共食的欢乐气氛。现在西方比较流行的自助餐也是这种分食制的变换

式。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这种饮食方式也突显了西方人以个人为本位,崇尚自由,注重个性的民族特点。早期的西方人基本上是游牧民族或航海民族,航海事业的发展。便利了他们到海外经商,也为他们进行海外殖民活动奠定了基础。长期的殖民活动不仅给西方人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也使西方入养成了酷爱独立、自由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为了经商,他们四处流动,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被大大削减,家庭观念也相对淡薄。由于是以个人的活动为中心,所以强调的自然就是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纵使在集体活动中,也要充分显示个人的相对独立性。为了要突显个人、强调个性,就必须要有较多的自由。因此,个人意识与自由意识往往难舍难分在个人意识浓厚的社会里,个人要求获得较多的自由,尽可能不受集体的限制和约束。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

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二、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

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三、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 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

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探析

[摘要]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中西方文化在称谓与称呼、见面、宴客、女士优先等五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礼仪形态。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是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关键词]中西礼仪;文化差异;价值观念

一、中西礼仪文化差异

“礼仪”是社会文明化的产物,是一种人为建构的用来在社会交往中规定人们言谈举止等行为的交际规范。只要人类存在交往和交际活动,人类就需要通过礼仪来表达他们彼此的情感和尊重。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曾说过,“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中国自古以来号称礼仪之邦,热情好客,以礼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此也形成了丰厚的礼仪文化,剔除其中不合时宜的封建糟粕,结合时代变化发展的实际,丰富发展其文明进步的内容,依然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我国进入WTO 之后,与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交往日益频繁。如果不了解西方的礼仪风俗和传统习惯,就有可能会引起误会,导致交际无法进行。有些我们并不介意的言辞、举止,在外宾看来也许是失礼、

冒犯或无礼,从而形成人际沟通与交往的障碍。为了保证对外交往和接待服务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唐突和失礼,很有必要了解和熟悉各国礼仪习惯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客人,体现出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礼仪之邦的风范。 礼仪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人们言辞中、抬手举足之间往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性。文化不同,社会交际规范也千差万别。中西礼仪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称谓与称呼、宴客、中西禁忌习俗及女士优先礼仪等五个方面:

1、文化称谓与称呼礼仪的差异。英汉两种文化在这个问题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汉语文化中,称谓是分析性的,而在英语文化中,称谓是模糊笼统的。一个英语词cousin ,aunt 及un-cle 可以对应八个不同的汉语称谓。在称呼问题上,汉文化一向认为小的、年轻的必须尊敬老的、年长的。我们常说老张、李老、老先生、老太太、老人家、张大嫂、李大妈等,都是表示尊敬的称呼。而在英语文化中,除正式场合称先生、太太、小姐之外,相识的人之间无论年龄大小,皆可直呼其名,并认为是一种关系亲密的表示,即使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并没有唐突或不礼貌的感觉,这与中国的礼节习惯完全相反。中国孩子要是对父母、祖父母,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那一定会被认为是十分无礼。在西方,“老”是虚弱、老朽、不中用的代名词,称别人为“老”则是一种轻视无礼的表现。

2、见面礼仪的差异。中国人见面握手时身体微微前倾为礼,特别是与上级或贵

宾握手时,要恭敬地微欠上身表示尊敬,而西方国家认为这一动作显得过于卑贱。中国人往往喜欢用双手相握或右手紧握,左手抓住或拍打对方的肩或背,甚至搂着别人的脖子表示态度热情和尊重对方,英语国家的人对此深感厌恶,认为他过于亲密,表现出明显的虚伪和不真。中国人见面经常问“你吃了吗? 去哪了? 干什么去?”,西方人对此非常困惑,有时甚至愤怒,认为干涉了他们的私事。

3、宴客礼仪差异。中国人在餐桌上以劝酒劝菜为礼貌,劝客人多吃些多喝些,方显主人的热情好客,而西方人决不会勉强别人,客人往往随女主人动作。主人一般询问客人是否想喝点什么,客人应如实回答,客人如果谢绝,主人也不再勉强。中国人则会主动倒茶或拿饮料,且要不断加茶。西方人以喝完为礼貌,面对主人不断加茶。往往不知所措。殊不知中国人的习惯是不能让杯子空着,客人杯子空着说明主人没招呼好客人。

4、禁忌习俗差异。在西方,询问别人的年龄、工资、婚姻、恋爱等都是大忌,隐私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在中国,这些却是经常交谈的话题,人们不会感到不快或反感。登门拜访一般是先应预约,突然造访是社交禁忌。应邀吃饭,英语国家客人以准时或晚到几分钟为礼貌,提前到达则不仅为失札也会让女主人措手不及,中国人习惯提前几分钟到达以示尊敬。西方人特别忌讳“13”这个数字,因为他们的救世主耶稣于13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据此产生了对13的恐惧和禁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想方设法避开13,宴客避免13人同坐一桌,门牌、房间号、楼房避免标号13。但在汉语文化里,“十三”却集“美恶于一身”,它既表示“爱抚,亲昵”,又表示“鄙视,轻视”。中国人最忌讳的数字是“四”,因为它与“死”同音。

5、女士优先礼仪。女士优先在西方和国际交往场合仍是广泛遵循的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无视这一原则是严重的失礼行为。在正式交际场合中,男女首次相识是否握手要由女士决定(除非男士地位极高或年龄极大) ,在室内握手时,除女主人外,其他女士一般不起立。现代交际场合中“女士优先”的礼仪还有诸如进出门让女士先行,上下电梯、汽车或进出门,男子主动为女士开门等。对于西方人的这种女士优先礼仪中国人很不习惯,中国人的两条优先原则是老、弱、病、残、孕优先和上级、长辈、贵宾优先。中国人之间没有女士优先的礼俗,相见是否握手要由上级或长者决定,在室内握手时,女士也必须起立。 二、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

一般来说,人际交往,本质上就是文化。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这是民族社会在长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各种地理气候、政治生态、经济等因素的无形凝聚,已成传统,相对坚固。它是一种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与作为异己文化的载体——外国人的交往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价值取向上的比较、碰撞或融合。价值观念体系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处于无形,但是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对文化群体具有规定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是这个文化群体无意识的民族性格的基础。每一种传统礼仪原则都反映了他所代表的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可以说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是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

1、“天人合一”和“天人两分”思想体系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中国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它提倡“以类和之,天人和一”(董仲舒) 的思想。中国人传统上把“天”看作自然,主张“天人合一”,亦即主张人应顺从自然规律,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哲学一直把“天人合一”视做一切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们认为自然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主宰整个宇宙万物,人们不思征服自然,而是努力顺其自然,通过改变自身去适应自然,顺从自然规律,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由于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自然的迷信、惧怕和崇拜,使人们不得不力求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

2、群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中国文化认为每个人不是孤立的独立个体,而是群体网络上的一分子。为了保持和谐的群体不至于分解离散,为了维护巩固良好的人际关系,群体之间形成了一些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例如:重义轻利,内省、自制、等级尊卑,集体主义和对群体依赖等价值观念。在以群体主义为取向的中国社会,人们的一言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谦卑或其衍生物“卑己尊人”的礼貌行为是人人所崇尚的。“礼”文化教导人们要尊敬长者和有地位者、懂得

礼让,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比如见了老人打招呼时应称“老先生”、“老师傅”、“老大娘”、“老大爷”等,见了有职位的人打招呼要称其职位以示尊敬。 以群体观念为特性的中国文化重视处理人际关系,以自谦尊人、相互关切、互相体谅和以诚待人为其特征,在交际时喜欢同人私事,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中国人喜欢标榜“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事无不可与人言”。因为按中国的礼貌传统,了解私事是接近对方、关心对方的友好表示,因此在问候语中常常使用涉及个人私事的问题。这些交际语在西方人看来是涉及隐私的话题,而在中国人的眼中则是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根深蒂固的群体意识使每个人习惯的透明生活,同样也形成了要求别人也透明的习惯。这样个人的行为和意志常常要受到周围无数有关无关、有形无形事物的制约,根本无所谓“隐私权”可育,个人的独立意识只是—个空虚的概念。 西方人最为推崇的却是个人独立自主的个人主义。他们把自由、平等、民主、权利作为人生存的前提,这种价值观念培养了其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西方人尊重个人权力,向往自由(freedom),崇尚平等(equality),这一“平等”观念体现在打招呼、称谓行为模式中,还表现为对陌生人甚至是家人的过分客气和礼貌,对待家庭成员甚至是晚辈也是“谢谢”挂在嘴边。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体文化是个体自主、利益均衡、互不侵犯、避免冲突,而且将交际规则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策略。对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西方社会来说,个人自由被当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必须遵守。隐私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可以保护个人自主,免受他人的控制与支配。西方人的隐私意识很强,例如与人交谈中人们忌谈个人的年龄或疾病,这样做是为了在社会群体中保持一种健康、年轻、完美的形象。作为一种隐私,人们回避个人的财产或收入这类话题,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有利于个人的生存和竞争。

3、宗教信仰的影响。中国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皇权胜于神权,没有一

种宗教占统治地位,我国就总体而言,是一个非宗教的国家,因此中国礼仪没有宗教色彩。然而在西方。基督教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公元4世纪时,基督教就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成为西方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如今,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中多数人都信奉基督教,仅美国基督教堂就多达四万多所。在西方历史上还曾多次爆发过影响深远的宗教战争,因此西方礼仪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西方女士优先礼仪受基督教文明以仰慕女性、崇拜女性为高尚情操的影响。对基督教徒(天主教与东正数) 来说。圣母玛丽亚树立了尊贵贞洁的形象,受到了普遍的尊敬。基督教文明尊崇玛丽亚为圣母,对心爱的女性像上帝一样顶礼膜拜,即使西方国家处在封建专制社会的中世纪时期,骑士的传统也是以保护女性为己任。骑士都要选择一位贵妇人作为尊敬、爱慕、服从的偶像,学会一套讨好、效忠、保护女人的本领,不惜为她遭受苦难,献出生命,这种“骑士风度”对社会风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对中西文化交际的启示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说.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即和谐、融合,能使事物得以发展。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文化交流,在承认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基础上吸收对方优秀的文化成果,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亦即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使自己的文化跟上时代,臻于先进的水平,才是一种积极可取的态度。

首先,礼仪是实现人际交往和谐的前提和保障。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形式更多,内容更复杂,但是作为维系人与人关系和谐的根本因素并没有变化,人与人关系和谐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之上。人与人关系和谐需要一定的社会礼仪作为黏合剂与润滑剂,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是如此。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及个人的素质,是^们跨文化之间有效沟通的前提和保障。 其次,礼仪的差异源于不同的文化内涵,其在历史演绎过程中都或多或少

的带有本土文化的特征,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仅要承认差异的存在,而且要理解和尊

重这些差异。跨文化交际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是避

免文化冲突、实现平等交往、成功合作的必要条件。有意识地学习和比较不同文化中礼仪的

差异,深刻领会其文化内涵,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能帮助我们预

测对方的交际行为,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最后,在跨文化交流

中要善于探寻文化的互通性,发掘不同文化中所存在的相近或相似的观念,加以现代化的阐

释,达成相互间的认同,从而建立一种互补互存的和谐关系。人人都有爱和被爱的心理需求,

“爱”贯穿在不同文化的观念中,是中西文化传统都可以接受的普遍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和各种关系时,平等友善的理念应贯穿交际行为的全过程。对于礼仪

文化中诸如此类的共性,我们应予以充分的发掘,使其成为多元文化展开交流、对话、商讨,

进而达到求同存异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 正视差异,求同存异,保持积极的沟通心态,

实现文化认同。在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注意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成

果,丰富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正确对人,正确待己,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只有这样,才

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

景,却有不同的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

大精深,影响深远,风靡世界。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

产、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国家曾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并且

汇集着各国的移民,因此这些国家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

习惯,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

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西方是一种理性

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热量和

维生素的多少,特别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

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

营养,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即便是口味千篇一律,甚至味同嚼蜡,他们

也会将它吃下去,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在饮

食上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实用与功利的目的。西方人认为,饮食仅是生存的手段,用以果腹充

饥而已,只不过它采用了一种更科学、规范和合理的方式。如他们的中小学校都配有营养师,

以保证青少年的营养充足和平衡。这种科学化理性化的饮食观念,是值得中餐借鉴的。但同

时这又使西餐在用料上受到极大的局限。如西方人不吃动物内脏以及一切他们认为没有营养

价值的东西。同时在烹饪技巧上也显得机械呆板,牛排就是牛排,鸡就是鸡,各式蔬菜也决

不会混杂串味,也不会变出多少花样来。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多

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

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

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讲求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如福建

名菜“佛跳墙”,里面有鸡肉、鸭肉、猪蹄筋、鲍鱼、参、猪肚、鱼翅等多种主料,还有数

种副料。这样调制出来的成品,个性全被埋没,而整体却光彩熠,这与中国人贬抑个性、讲

平均、重中和的中庸之道是相通的。中国饮食过分强调味感,以及用餐的精神享受,忽视营

养分析和营养的合理搭配,有其片面性。而西方饮食注重科学分析与营养,虽有其机械性,

但从根本上来说,它对维护人体的健康发展是积极的。因此,中餐在其发展中,应汲取西餐

的“科学”观念,取长补短,使之更为完善 中西方饮食内容的差异

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

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都从动物身上取料炼而制。比较注意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由于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又加之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植物类菜品占主导地位。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通常多食“素菜”,年节里才加进荤菜。这一饮食习惯又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佛教认为,动物是“生灵”,而生灵是不可以杀死的,更不能食用。加之道教亦忌食鱼肉等荤腥,从而在中国大开素食之风,同时也推动了蔬菜类植物的栽培与烹调制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豆类制品技术的发展。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观念的普及,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类和奶类食品的比重。同样,西方人的饮食结构里,蔬菜类也明显在增加,中西方饮食结构已趋向融合。

中西方在饮食内容上的差异还表现在西方人喜爱冷食、凉菜,从冷菜拼盘、色拉到冷饮,餐桌上少不了冷菜。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等也都生吃。而中国人喜欢热食,除正菜前的小碟是冷菜外,主莱都是热的。在中国人看来,热菜凉了,就少了许多味,趁热吃才能吃出菜的味来,俗话说“一热三鲜”就是这个意思。中西方烹饪的差异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它以极强烈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引着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的中国人。烹调之于中国,简直与音乐、舞蹈、诗歌、绘画一样,拥有提高人生境界的伟大意义。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中餐工艺的变化较为复杂,很多菜点都费工费时,点缀过多,进盘的很多不能食用,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效果未必好。中国厨行有句话:“厨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强调厨师

个人对原料的选择、分档使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原料的标准对菜肴的出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西方人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肴制作规范化,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进食的目的首在摄取营养,只要营养够标准,其他尽可宽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厨师在食客一无苛求极其宽容的态度下,每日重复着机械性的工作,当然无趣味可言。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所有进盘的食品绝大多数都能食用,点缀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多选择新鲜、无污染、天然、操作工艺自然的,尽量发挥其本味,干货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供应商已根据原料的特点,使其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厨师不再是单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确定使用哪种原料。 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饮食方式也即怎么吃的问题,中西方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

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食客的进食量或者说是每个人所消耗的食物的量占总食物量的比例是不确定的。西方人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此外,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用餐器具的不同。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精美的

食物要有精美的器具搭配,并且要注意搭配和谐,菜肴与器皿在色彩纹饰、在形态上、在空间上都要讲求和谐相配,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不仅要一饱口福,还要从中得到一种美的艺术享受。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但西餐在装盘配器上不像中国人这样强调艺术美,其餐具的种类、菜肴的造型,都较为单调。简言之,西方人重在食物的内容,而中国人则强调菜肴的形式和从中获得的感受。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国的餐饮器具正以“专业化、多元化、组合化”的新面孔亮相,为日常家庭用餐增添了新意和情趣。西方也开始注重对餐具的设计,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不同风格的餐具,这些餐具通常都带有色彩和图案,并以各种不同的样式出现,具备了观赏性、趣味性等特点,并把餐具作为礼品来销售。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换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的食品。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

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

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

的礼仪行于世界。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之差异

马红梅(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PubIicScjenc 【摘要】: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笔者认为,饮食方面的差异是最为明显的. 也可以说是最为根本的。笔者试从饮食的观念、对象、方式以及性质出发谈谈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关键词】:中国;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7)0510191—0饮食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最重要不过的大事,饮食也是一种文化. 而且是整个文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能是核心成分。就中西方的饮食而言,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而且我们还可以透过饮食差异来洞察中西方人在民族形体、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等层面的差异。一饮食观念的差异中国的饮食观念表现为对美的追求,更具有感性美和艺术性。一道菜不但“色、香、味”俱全,常常还配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比如“孔雀迎宾”、“瓜灯之韵”、“半月沉江”、“桃园三结义”、“长生粥”、“凤凰胎”、“龙虎斗”、“全家福”、“东坡肉”等等,举不胜举。它的“色、香、味、名”都能激活你的每个细胞,勾起你无法抗拒的食欲,“名”让你一听就有想吃的欲望;“色”让你先睹为快、未尝便一饱眼福;“香”让你无法忍受美食的诱惑. 垂涎三尺不能解渴:“味”则让你从种种诱惑中彻底解放出来,一饱口福. 回味无穷,真是美不胜收啊! 一道菜,就能同时让你得到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全方位的满足。如果说“名”、“色”、“香”还只限于形式,只能称作“包装”的话,那么,不可否认的,“味”便是其内容和实质。中国饮食的独特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就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与配料和辅料之味以及调料之昧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产生一种溢于言表的调和之味。这正像中国一贯主张的“大一统”思想,“以天下为一家,

以中国为一人。”从整体出发,不管哪种原料都只是这道菜的一部分,不管哪个人也只是社会群体的一分子,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与中国饮食截然相反的是,西方的饮食很单调,即便有搭配,那也只是一种拼凑。就垒一盘“法式羊排”来说吧,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 加几片番茄便成。这仍然没有摆脱“羊排就是羊排,土豆就是土豆”的模式。在滋味上这些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道,一点儿也没有中国饮食的调和之美,更无艺术可言。西方的饮食观念倾向科学、理性化,他们最关心的是营养,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而对于食物的色、香、味却不是那么在乎。即便每顿饭菜的口味干篇一律,对人毫无食欲可言,但理智告诉他: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虽然这种饮食观念有点机械化,可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是有益的。西方另一个显著的饮食观念就是快,这也正是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必胜客”等快餐这么风靡的原因所在。虽然这种快餐饮食正符合了西方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个性特征,但似乎又与他们那重营养的心理相冲突,所以,很多西方人都把这些快餐称为垃圾食品,看来,他们在快与营养之间还是有了自己的 二饮食对象的差异西方人的饮食以肉类、奶制品和面食为主,他们几乎天天都在吃牛肉、啃面包、喝牛奶。而中国人则是以大米、面粉和蔬菜为主食。为什么西方人不选择大米为主食而中国人也不选择肉类为主食呢? 因为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的生产活动必然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人的生产活动所能产生的可供人选择的对象就是有限的,人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马克思和思格斯对此都有过极深刻的论述,他们指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就中西方人而言。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差异对其饮食对象的选择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的自然条件很利于农业发展。在它广阔的领土之上,有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和很多江河湖泽。还有广大的肥田沃土。而且,位居东亚的中国还受着典型季风气候的偏爱,强大的夏季风,在高温季节带来充沛的雨量。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华夏文化相比之下,西方的自然条件就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土地贫瘠,土质很薄. 缺少水分,不宜种水稻,但适合种植麦子和草,大片的草原养肥了大群的牛羊。再者,西方人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这样,发达的畜牧业便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肉类食品和奶制食品。西方人又很注重营养的摄取。因此,西方人一般都是大骨骼、高个子、长腿、宽肩、肌肉发达、身体健壮,但中国人却身材矮小、体质瘦弱。虽然这些食物给了西方人一个强健的体魄,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困扰——肥胖。据统计,西方人肥胖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饮食对象的不同并不能说明每个中西方人都酷爱自己民族的食品。实践表明。有中国人喜欢西餐的,也有西方人喜欢中餐的。但是,在商品经济不太发达. 交通不够便利,中西方不能顺利地进行商品交换时,人们也只能作出没有选择的选择。

三饮食方式的差异在中国,任何一次进餐,任何一个宴席,不管人数的多少,也不管是何目的,都只有一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我们暂且把它叫做“会餐制”。“会餐”,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人围桌而坐,把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 这样,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我们暂不论这种饮食方式的卫生程度如何,但它确实反映了汉民族“大团圆”的民族心理。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互相尊重、礼让的传统美德。但是,如果过分地“让”,那就成了退缩、懦弱;如果在办理公事上掺人个人的“人情”。那就成了拉关系、走后门。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在继承传统美德上应该取舍有道。把握好一定的度,不要把昨天的糟粕当成今天的宝贝. 更不能把祖宗的精华变成了我们的糟粕在西方,不管是自家人吃饭还是宴请宾客,都采用“分食制”,即根据人数的多少把食物分成几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互不相扰。虽然这种饮食方式符合卫生的要求,但这样总让人觉得缺少点儿什么,似乎过于冷清,没有中国人同桌共食的欢乐气氛。现在西方比较流行的自助餐也是这种分食制的变换

式。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这种饮食方式也突显了西方人以个人为本位,崇尚自由,注重个性的民族特点。早期的西方人基本上是游牧民族或航海民族,航海事业的发展。便利了他们到海外经商,也为他们进行海外殖民活动奠定了基础。长期的殖民活动不仅给西方人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基础,也使西方入养成了酷爱独立、自由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为了经商,他们四处流动,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被大大削减,家庭观念也相对淡薄。由于是以个人的活动为中心,所以强调的自然就是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纵使在集体活动中,也要充分显示个人的相对独立性。为了要突显个人、强调个性,就必须要有较多的自由。因此,个人意识与自由意识往往难舍难分在个人意识浓厚的社会里,个人要求获得较多的自由,尽可能不受集体的限制和约束。


相关内容

  • 中西方不同时期绘画差异比较
  • 中西方不同时期绘画艺术风格差异比较 绘画艺术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意识形态,中西方不同时期文化背景的不同,造就了绘画艺术风格在形成和表现上的相异.所以我认为想要了解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首先我们要知道中西方不同时期是文化背景,在这种背景下找到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内涵,并且保持一个清晰的大脑,并在此基础上更加 ...

  • #中西方写实绘画差异
  • 中西方绘画中的美学差异 要谈中西方绘画中美学的差异,必须要从它们的根源说起.中国绘画脱胎于工艺装饰艺术, 古代中国绘画三大体系中的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都不同程度地传承了装饰艺术的典型特质,即平面性与装饰性的审美趣味,画者将表现对象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美化加工,而非追求写实的准确性.而西方绘画则溯源于 ...

  • 中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不同
  • 中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不同 由于中西方在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中西方传统绘画必然具有各自不同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在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上有着根本的差异.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中西方传统绘画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一.基于哲学与基于科学 ...

  •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富春山居图>与<星空> [ 内容摘要] 每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都具有独立的价值.有人曾说,艺术就是艺术,犹如水就是水一样,它的美学价值无需依赖其他事物而存在.不过,如果我们想更好地欣赏个别艺术作品,还是要首先了解人类艺术的全貌,唯有在这个历史全 ...

  • 油画风景中的意境及其价值
  • 油画风景中的意境及其价值 摘要: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对物象的描绘,把作者之情与表现之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它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山水画是一门讲究意境的艺术,对意境的自觉追求是它的一个特点,同时也是品评作品重要的审美标准.在西方油画传入中国 ...

  • 中西方美学的比较研究
  • B83中图分类号:摘 要 A文献标识码: 1672-789402-120-01文章编号:(2010) 由于社会背景.思维习惯和宇宙观的不同,使画的美学风貌,这主要指内在精神的表现,如古希腊的雕塑崇尚的是一种人体的美,追求的是一种纯真而高尚的情感:中世纪的建筑则体现了对神的膜拜,高高的尖塔峻拔耸立,直 ...

  • 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图示和艺术特征
  • 教学目标:1. 了解西方绘画从客观具象写实到主观抽象表现演进的大体脉络及其主要艺术语言和艺术特征.2. 感受.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近.现代西方绘画的学习. 教学难点:现代西方绘画的欣赏与评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导入新课:优秀油画作品图片直接导入--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 ...

  • 高中美术西方现代艺术鉴赏教学策略2
  • 高中美术西方现代艺术鉴赏教学策略 艺术作为人类世界的感性呈现,承载着人类精神史的广度和深度.西方学者巴赞认为,一个社会只有同艺术"结婚",才能生出文化之子;如果与文化离异,就只能导致野蛮,这个社会随之会变成文化的沙漠.高中教育在升学压力下,往往不重视审美教育,在以考分为主要参照的 ...

  • 从符号学看中国传统文化
  • 作者:李幼蒸 史学理论研究 1995年12期 第一部分:基本问题--思想背景 1.中国文化: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文化矛盾现象 20世纪世界文化带有一面倒的西方模式.因此,一方面一切非西方国家都以不同方式受到不同程度的西化:另一方面,西方各国对于非西方国家的文化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本世纪以来,西方和非西 ...

  • 克里姆特作品中线条的精神化倾向
  • 河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克里姆特作品中线条的精神化倾向 姓名:马高燕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美术学 指导教师:徐福厚 20090320 摘要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KIimt)是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是奥地利 "维也纳分离派"(ViennsSecession)的领袖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