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练习

《苏武传》练习

一、基础知识:

1.填空:

(1)班固,东汉著名的 ,《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 体例,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文学史上,司马迁与班固并称 。

(2)“二十四史”是指由《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它的前四史是 、 、 和 。

(3)班固又是东汉最著名的辞赋家, 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通哪个字。

①暴秦之欲无厌

②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

③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④辞决而行

⑤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⑦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⑧同舍生皆被绮绣

⑨独不怜公子姊邪

⑩可得闻与

3.选出“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 )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 张胜闻之,恐前济发,以状语武。

②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④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 士亦以此不附焉。

⑥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 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⑧ 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⑦ D.④⑥⑧

4.下列句中的“于”字已按其作用作了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赵氏求救于齐。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③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④望长安于日下。

⑤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 ⑥而耻学于师。

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⑧师不必贤于弟子。

A.①⑦/②⑥/③④/⑤⑧ B.①⑥/②⑦/③⑤/④⑧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皇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00多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C.《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运用多种文学手段,揭示人物的性格,将人物写的栩栩如生。文中的成语“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直到现在仍被广泛应用。

D.《鸿门宴》一文紧扣住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运用了对照的手法,使人物形象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语言运用精当,生动传神,其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一直沿用至今。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2)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3)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4)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7.下面是对本课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和缓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选择,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因此赢得了敌国的敬意。

D.卫律使尽威吓、利诱等手段,但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初,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子孙)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尸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注: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座,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官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禅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汉书·霍光传》)

1.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霍氏秉权日久 秉:执掌

C.客有过主人者 过:拜访 B.天下害之 害:陷害 D.威震主者不畜 畜: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夫奢则.不逊 ②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B.①而.又行以逆道 ②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C.①于更为.曲突,远徙其薪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D.①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 ②凡四方之士未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3.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B.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

C.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D.唯陛下察之。

4.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身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宜以时抑制,无使者(霍氏)至亡。

B.向使(您)听客之言,不费牛酒。

C.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霍氏)宜防绝之。

D.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徐福)居焦发灼烂之右。

5.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人之右,众必害之——一个人地位在别人之上,大家一定忌恨他。

B.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再修一个弯取的烟囱,把柴草移到远处

C. 灼烂者在于上行——被火烧的皮肉焦烂的人坐在上座

D.向使福说得行——假如徐福的主张能够实行

6.选出全为“霍氏诛灭”的原因的一项:( )

①霍氏奢侈 ②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③霍氏秉权日久

④徐生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 ⑤大将军霍光从骖乘 ⑥福独不蒙其功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徐生认为,人君倘若爱护臣子,就应该不让臣子生活奢侈,并且不让他们长时期秉权。

B.霍氏诛灭后,徐福上书朝廷,说明自己察微知著,建议皇上抑制霍氏,论功更应受赏。

C.在文中“焦头烂额为上客”一语喻指揭发霍氏变乱的人受到封赏。

D.“贵徙薪曲突之策”的喻意是应该重视那些带预见性的意见,防患于未然。

参考答案

一、1.(1)史学家 断代史 班马(2)《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3)《两都赋》

2.①“厌”通“餍”②“蚤”通“早”③“见”通“现”④“决”通“诀”⑤“乡”通“向”⑥“弊”通“敝”⑦“支”通“肢”⑧“被”通“披”⑨“邪”通“耶”⑩“与”通“欤”

3.C 4.D(向/对于/在/比) 5.C

6.略。 7.B

二、1.B(害:痛恨,忌妒) 2.A(表顺承,就)

3.D(这件事,余代霍氏) 4.C

5.B 6.C(④、⑥与霍氏被诛无关)

7..B(是另外一人上书朝廷,而徐福是在霍氏被诛之前上书皇上抑制霍氏的。) 参考译文:

当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说:“霍氏一定得死。人奢侈就不谦虚,不谦虚就一定玷辱皇上;此人也就是背叛天道。他的地位比别人高,大家一定忌妒他。霍氏掌权很久了,忌妒他的人很多了。全部人都忌妒他,而他又背天道而行,不等待死等什么?”于是上疏皇上说:“霍氏宽裕昌盛,皇上您即使想厚待他,应当适时抑制他,不要让他最后到死亡的地步。”上书三次,才听到。

后来,霍氏被杀,而告发霍氏的人都被封官。有人为徐生上书说:“我听说有个探望主人的客人,看见他家灶上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了些柴火。客人对主人说:“改为弯曲的烟囱,把柴火移走,否则将有火患。主人没理他。不久主人家果真失火,邻居们一起救火,有幸使火熄灭。于是主人杀牛备酒,感谢他的邻居。身上烧伤者在上座,剩下的各按他们的功劳就座,而独独不邀请说改烟囱为弯曲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假使当初听了那客人的话,不用牛、酒,最终可以使火患没有。如今按功劳而邀请宾客,提出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移走的人没有得到奖赏感谢,却把焦头烂额的人作为上宾吗?”主人于是醒悟而邀请他。今茂陵徐福屡次上书说霍氏会有变化,应当防止杜绝他。假如按福所说的做,那么国家不用分割土地出卖官爵,大臣死,叛乱等事都不会发生。往事既然已经发生,唯独徐福一人没有蒙受皇恩。希望皇上明察——重视徙薪曲突的方法,把它放在焦发灼烂之人的上面。”皇上于是赏福帛十匹,之后任他为郎。

宣帝刚被立为皇上时,到高庙祭祀,大将军霍光以骖乘的身份跟从,皇上心理害怕他,像背上长了芒刺一样。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光任了骖乘,天子才能从容地面对,感觉安全在身旁。一直到光死去。而他一族之人竟然全部被杀。因此民间流传说:“威严震主的人不能活。霍氏的祸,是从骖乘开始的。”

《苏武传》练习

一、基础知识:

1.填空:

(1)班固,东汉著名的 ,《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 体例,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文学史上,司马迁与班固并称 。

(2)“二十四史”是指由《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它的前四史是 、 、 和 。

(3)班固又是东汉最著名的辞赋家, 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通哪个字。

①暴秦之欲无厌

②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

③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④辞决而行

⑤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⑦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⑧同舍生皆被绮绣

⑨独不怜公子姊邪

⑩可得闻与

3.选出“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 )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 张胜闻之,恐前济发,以状语武。

②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④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 士亦以此不附焉。

⑥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 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⑧ 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⑦ D.④⑥⑧

4.下列句中的“于”字已按其作用作了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赵氏求救于齐。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③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④望长安于日下。

⑤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 ⑥而耻学于师。

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⑧师不必贤于弟子。

A.①⑦/②⑥/③④/⑤⑧ B.①⑥/②⑦/③⑤/④⑧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皇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00多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C.《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运用多种文学手段,揭示人物的性格,将人物写的栩栩如生。文中的成语“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直到现在仍被广泛应用。

D.《鸿门宴》一文紧扣住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性格,同时运用了对照的手法,使人物形象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语言运用精当,生动传神,其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一直沿用至今。

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2)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3)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4)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7.下面是对本课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和缓时期,本不应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选择,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表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因此赢得了敌国的敬意。

D.卫律使尽威吓、利诱等手段,但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初,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子孙)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尸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注: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座,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官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禅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汉书·霍光传》)

1.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霍氏秉权日久 秉:执掌

C.客有过主人者 过:拜访 B.天下害之 害:陷害 D.威震主者不畜 畜: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夫奢则.不逊 ②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B.①而.又行以逆道 ②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C.①于更为.曲突,远徙其薪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D.①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 ②凡四方之士未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3.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B.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

C.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D.唯陛下察之。

4.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身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宜以时抑制,无使者(霍氏)至亡。

B.向使(您)听客之言,不费牛酒。

C.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霍氏)宜防绝之。

D.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徐福)居焦发灼烂之右。

5.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人之右,众必害之——一个人地位在别人之上,大家一定忌恨他。

B.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再修一个弯取的烟囱,把柴草移到远处

C. 灼烂者在于上行——被火烧的皮肉焦烂的人坐在上座

D.向使福说得行——假如徐福的主张能够实行

6.选出全为“霍氏诛灭”的原因的一项:( )

①霍氏奢侈 ②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③霍氏秉权日久

④徐生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 ⑤大将军霍光从骖乘 ⑥福独不蒙其功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徐生认为,人君倘若爱护臣子,就应该不让臣子生活奢侈,并且不让他们长时期秉权。

B.霍氏诛灭后,徐福上书朝廷,说明自己察微知著,建议皇上抑制霍氏,论功更应受赏。

C.在文中“焦头烂额为上客”一语喻指揭发霍氏变乱的人受到封赏。

D.“贵徙薪曲突之策”的喻意是应该重视那些带预见性的意见,防患于未然。

参考答案

一、1.(1)史学家 断代史 班马(2)《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3)《两都赋》

2.①“厌”通“餍”②“蚤”通“早”③“见”通“现”④“决”通“诀”⑤“乡”通“向”⑥“弊”通“敝”⑦“支”通“肢”⑧“被”通“披”⑨“邪”通“耶”⑩“与”通“欤”

3.C 4.D(向/对于/在/比) 5.C

6.略。 7.B

二、1.B(害:痛恨,忌妒) 2.A(表顺承,就)

3.D(这件事,余代霍氏) 4.C

5.B 6.C(④、⑥与霍氏被诛无关)

7..B(是另外一人上书朝廷,而徐福是在霍氏被诛之前上书皇上抑制霍氏的。) 参考译文:

当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说:“霍氏一定得死。人奢侈就不谦虚,不谦虚就一定玷辱皇上;此人也就是背叛天道。他的地位比别人高,大家一定忌妒他。霍氏掌权很久了,忌妒他的人很多了。全部人都忌妒他,而他又背天道而行,不等待死等什么?”于是上疏皇上说:“霍氏宽裕昌盛,皇上您即使想厚待他,应当适时抑制他,不要让他最后到死亡的地步。”上书三次,才听到。

后来,霍氏被杀,而告发霍氏的人都被封官。有人为徐生上书说:“我听说有个探望主人的客人,看见他家灶上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了些柴火。客人对主人说:“改为弯曲的烟囱,把柴火移走,否则将有火患。主人没理他。不久主人家果真失火,邻居们一起救火,有幸使火熄灭。于是主人杀牛备酒,感谢他的邻居。身上烧伤者在上座,剩下的各按他们的功劳就座,而独独不邀请说改烟囱为弯曲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假使当初听了那客人的话,不用牛、酒,最终可以使火患没有。如今按功劳而邀请宾客,提出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移走的人没有得到奖赏感谢,却把焦头烂额的人作为上宾吗?”主人于是醒悟而邀请他。今茂陵徐福屡次上书说霍氏会有变化,应当防止杜绝他。假如按福所说的做,那么国家不用分割土地出卖官爵,大臣死,叛乱等事都不会发生。往事既然已经发生,唯独徐福一人没有蒙受皇恩。希望皇上明察——重视徙薪曲突的方法,把它放在焦发灼烂之人的上面。”皇上于是赏福帛十匹,之后任他为郎。

宣帝刚被立为皇上时,到高庙祭祀,大将军霍光以骖乘的身份跟从,皇上心理害怕他,像背上长了芒刺一样。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光任了骖乘,天子才能从容地面对,感觉安全在身旁。一直到光死去。而他一族之人竟然全部被杀。因此民间流传说:“威严震主的人不能活。霍氏的祸,是从骖乘开始的。”


相关内容

  • 苏武传精要练习
  • <苏武传>练习1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A.数通使相窥观.( ) B.汉天子,我丈人行.( ) C.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D.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A.稍迁至栘中厩监.( ) B.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 C.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

  • 苏武传教案1
  • 苏武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 ...

  • 苏武传(人教版高二必修)
  • 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过程.方法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2.探究学 ...

  • 人教版必修4[苏武传]教案设计
  • 苏武传(人教版高二必修)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过程.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 ...

  • 苏武牧羊通常被后人用来比喻什么
  • 苏武牧羊通常被后人用来比喻什么 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牧羊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至今流传非常广泛.这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对后世的影响力这么大呢?苏武牧羊主要讲述的是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牧羊十九年坚贞不屈,他不畏强权,永远保持着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苏武像苏武是汉朝人,当 ...

  • [苏武牧羊]教案(孙雅君)
  • 学校 课题 庆余小学 苏武牧羊 主备人 课 型 授课班级 孙雅君 新授课 学 科 课 时 授课人 语文 1 课时 授课时间 知识 与 教 技能 学 过程 与 目 方法 标 情感 态度与 价值观 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能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理解 课文的意思. 了解"苏武牧羊"故事的内 ...

  • 唯一被同情的叛徒
  • 中国人第一反感的,不是暴力,而是背叛. 杀人放火固然可恶,但比杀人放火可恶十分的,乃是汉奸,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也.儿时拌嘴,最高级别的"a批评"是:"你这个甫志高!"这个道理,连小儿都知道. 所以,我第一次看到<牧羊记> ...

  • 苏武牧羊北海边,鸿雁传书庆团圆
  • 苏武牧羊北海边,鸿雁传书庆团圆 木公的BLOG 苏武牧羊北海边,鸿雁传书庆团圆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不知为何,在欣赏邮票的时候,竟然不知不觉哼哼起感人肺腑的歌来,歌声中感悟着古人互通音讯的困难,感悟着"鸿雁传书"的渴望,感悟着母亲节前发 ...

  • 苏武传文档(2)
  •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 ...